以善制恶,必将人心向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月26日上午,53岁的山东省威海市退休女教师李建华遭遇歹徒入室抢劫,她身中数刀受伤,但与歹徒搏斗后最终占得上风。面对精神崩溃且受伤的19岁歹徒,李建华将其送到医院救治。此举引起广泛争论。(南方都市报,4月9日)

面对一个年富力强、穷凶极恶、持刀夺命的19岁歹徒,53岁的退休女老师李建华在搏斗中占得上风,并最终将其制服,转危为安。按常理,形势逆转之后,不说暴击歹徒,最起码也应该选择报警或求助于邻里等正常温和之举,哪有认贼作子,并为其遮掩,带其疗伤的道理?

菩萨心肠、大慈大悲的李老师,为我们演绎了现实版的《天鹅湖》和《伊恩?斯通之死》――不但为我们诠释了“真爱可以战胜邪恶”的道理,还让我们领略了她的大仁大义和以德报怨的人格魅力。

我在想,如果这个歹徒袭击的不是李老师,而是另一个53岁的妇女,又会是怎样的一种结果?从这点来说,对歹徒千刀万剐,恐怕也难抑民愤。因此,抱怨李老师善恶不分的人,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

笔者过去经常强调,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会成为歹徒、罪犯,与其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密不可分。在这里边,全社会或多或少都有关爱不够的责任。笔者看《忏悔录》等节目时常常会跟着他们一起流泪。这是因为罪犯中的很多人都是贫困、可怜家庭的孩子,走上犯罪道路,完全是因为陷入某种困境后绝望而不能自拔。面对这些人群,扪心自问,我们平时对他们关爱过多少?

新闻中的一个细节,再次让我感动――“大难不死”、逃过一劫的李老师对歹徒说:“你跟我儿子年纪差不多,父母养你这么大不容易,有什么困难我可以帮你,你干吗要干这种事?咱们去医院。”使得歹徒感动地当场喊“妈”。

这个细节告诉我们什么?歹徒的一声“妈”又说明什么?既说明李老师有一颗慈母胸怀,也说明歹徒日常生活中缺少母爱的关怀。

基督信徒对暴力的回答是,“以善制恶、以爱战胜仇恨”。李老师现遭遇的“抢劫风波”,让我们再一次领略了爱之力的强大――真爱可以战胜一切邪恶!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歹徒的生命同样宝贵。当我们越来越习惯于用法律去严惩罪犯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在道德离失中却变得越来越冷漠。

李老师说,“对待犯错误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行动去感化他。”这恐怕正是我们当前社会中最缺乏的,也是成人世界所难觅的。如果在和谐社会中,所有人都像李建华老师那样,做人宽容、宽厚,能替他人多着想,有多少问题青年将会被我们挽救于犯罪之前,而不会成为冷酷的“杀手”?用爱和温暖去感化他们,比起用冷冰冰、“是非分明”的法律去严惩他们,更人道也更具有社会现实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