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勘查工程--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比法:应用已知地区或已知矿床的成功经验来指导地质条件相似的地区或新矿床的找矿勘探工作。资源勘查:是在一定的地区,为找寻和评价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矿产而进行的地质调查研究工作。

资源勘查目的:发现矿点、矿化区、矿床,进行地质、经济、可行性评价。

γ异常点:凡符合下述三个条件者可称为异常点:a.γ(总量)测量值为围岩背景值的三倍以上;b.受一定的岩性、层位或构造控制;C.性质为铀或铀、钍混合且以铀为主。

γ异常带:γ异常分布受同一层位(岩性)或构造控制,其长度连续在20m以上者。或者受同一层位(岩性)或构造控制的断续异常,总长度大于40m 者、长度矿化系数在50%以上,均可称之为异常带。铀矿化点:凡异常点(带、晕)经地表或浅部初步揭露,并经地质研究及物探、化探测量,有矿化现象,但尚未确定有矿体存在,称为矿化点。

铀矿点:凡异常点(带)、矿化点经比较系统的浅、深部揭露,已大致查明矿化特征与控矿因素,圈定有工业矿体,普查储量大于或等于1t,小于100 t 时,称为铀矿点。

隐伏矿体:是指在矿床(体)形成后从未出露过地表,或露出过地表,但以后又为新的沉积物所覆盖的矿床(体)。

找矿地质判据:又称成矿地质条件。凡是影响和控制成矿元素富集、矿床形成和矿床分布规律的地质条件,称之为。

矿源体:指能为成矿作用提供丰富成矿物质的地层或岩体。

热源体:在成矿过程中促进围岩中成矿元素活化迁移,为元素重新分配和聚集创造条件。

有利围岩:提供良好的赋矿场所与环境条件。

找矿信息:是人们直接观察或用仪器设备及其他实验手段能够发现的成矿现象的总称。

原生矿化露头:是矿体出露地表之后,矿石未受氧化或轻微受到氧化,基本保持原有特点的露头。是寻找原生矿体的最直接标志。

铁帽:硫化物金属矿床,在酸性介质条件下,由于其中多数金属元素形成可溶性盐类并随水溶液迁移、流失,而铁在氧化作用下形成难溶性氢氧化物,在原地形成褐红色或褐黑色的残留体,俗称铁帽。成矿预测:以成矿地质条件、矿化信息和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运用逻辑判断、数学思维、哲学分析及其它科学手段,进行矿产资源的定性、定位、定量预测分析评价,包括成矿单元、成矿部位、范围的圈定、类别划分,计算预测资源和成矿单元的筛选及评价。

I级远景区:凡有重要矿床、矿点分布,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多种矿化信息集中,矿化标志明显的区段;II级远景区:凡成矿地质条件较好,虽无矿床矿点分布但有较为明显的矿化标志和较多的物化探异常的区段。

III 级远景区:根据地质类比,虽未发现直接的矿化信息但成矿地质条件良好,分析认为可能具有找矿前景的区段。

找矿方法:是指导找矿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方法总称。

碎屑找矿法:利用矿石、含矿岩石和蚀变围岩风化形成的机械分散晕进行找矿的方法。

砾石找矿法:指沿山坡、水系或冰川活动地带研究风化形成的矿砾,进而追索寻找矿床或矿体的方法。滚石法:利用矿体或围岩风化后,其机械破碎产物靠重力滚落或雨水冲刷到山坡的坡积物中或河谷的冲积物中,形成滚石分散晕,根据地形进行追索找矿。

河流碎屑法:利用矿体及近矿围岩风化后的机械破碎物被山洪或河流搬运,在河床中形成河流碎屑分散晕。

重砂找矿法:通过分析测定样品中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相对密度较大的矿物及其相对含量来寻找和追索矿体。主要应用于重金属或性质十分稳定的矿物——应用对象

地球化学晕:是指在成矿过程中,或成矿以后,各种地质作用的结果使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分散到矿体周围的围岩、地表的疏松堆积物、水体及植物中,形成相对富集的高含量地带。

地球化学找矿法:简称化探,利用矿床在形成及其以后的变化过程中,成矿元素或伴生元素形成的各种地球化学分散晕进行找矿的方法。

地球物理探矿法:利用各种地球物理信息找矿的方法总称。

普通物探方法:利用岩石和矿石在磁性、电性、密度、弹性等物理性质方面的差异(地球物理信息)来寻找矿体或研究地质构造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矿体地质:是指矿体本身所具有的一切地质特征,包括矿体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结构特征两部分。

矿体外部形态特征:指矿体在三维空间上所展示的外貌特征,特征标志包括:矿体的形状、产状、规模和空间分布规律。

矿体内部结构特征:矿石的自然类型,工业品级,夹石性质及其分布、比例,工业类型。

矿体变化性质:是矿体形态和内部结构标志的变化特点和变化规律。

矿体变化程度:是一个定量的概念。是指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标志在一定距离内的变化幅度、变化速度及变化范围。

控制矿体变化的因素:矿体变化性质与变化程度的

控制因素。

平差:是用各观测点相邻若干点标志值的平均值做为该点的数据(即趋势值)。

均方差:反映随机变量离散程度的参数,表示各个数据对其数学期望值(平均值)的偏离程度。

变化系数:是指变量观测值的均方差与观测值算术平均值之百分比。

含矿系数或含矿率:是指工业矿化地段(工业矿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与整个矿化地段(含矿体)的长度,面积或体积的比值。分线含矿系数和面含矿系数。

勘查类型:在矿体地质研究和总结以往矿床勘探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矿床的主要地质特点及其对勘查工作的影响,(即勘查的难易程度),将相似特点的矿床加以理论综合与概括而划分的类型。

勘查程度:是矿床地质勘探程度的简称。是指矿山设计与建设前,对整个矿床的地质和开采技术条件控制研究程度。

勘查网度(勘查工程间距或勘查工程密度):是指每个揭穿矿体的勘查工程所控制的矿体面积。

勘查技术手段:是为完成勘查任务所采用地各种工程和技术方法。

剥土(BT):在地表清除矿体上浮土的一种工程。

探槽(TC):在地表挖掘的一种槽行坑道。

浅井(QJ):指从地表向下掘进的一种深度和断面都较小,铅垂方向的地质勘查坑道。

平巷(PD):在地表有直接出口的水平巷道。

竖井:指在地表有直接出口的垂直坑探工程。

斜井:指在地表有直接出口的倾斜坑探工程。

石门:指在地表无直接出口与含矿岩系走向垂直的水平坑道,由于经常在围岩中掘进而得名。

沿脉:指无地表直接出口,沿着脉体走向或平行矿体平均走向掘进的水平坑道。

穿脉: 是指垂直矿体走向掘进并切穿矿体整个厚度的水平坑道,在地表无直接出口。

暗井、天井:自地下水平坑道掘j进的铅直探井。(向上-天井,向下-暗井)

勘探线:指一组基本垂直于走向矿体走向或平均走向的铅垂面(勘查剖面)在地表的投影线。

勘查网:指勘查工程布置在两组不同方向勘查线的交点上,构成网状的工程布置方式。

水平勘查:主要指用水平(勘查)坑道(沿、穿、石、平巷等)相互联系,沿不同深度的平面揭露和圈定矿体,构成若干层不同标高的水平勘查剖面,这种布置形式称之。

原始地质编录:指对探矿工程所揭露的地质现象,通过地质观察,取样,记录,素描,度量及其他相关工作,以取得有关实物和图件,表格及文字记录第一性原始地质资料的过程。原始编录成果:包括工程编录图件和文字描述,采集的样品、测试过程以及结果等,属实际材料范畴。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①真实性②及时性③统一性④针对性

矿体取样:是指从矿体及近矿围岩采集一部分有代表性的样品,经过加工处理,用以进行各种分析、测试、鉴定与试验,研究确定矿产质量,物化性质及开采加工技术条件的专门性工作。

矿石密度:是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矿石的质量。矿石湿度:指自然状态下,单位质量矿石中所含的水份,以含水量与湿矿石的质量百分比表示。

取样质量评定:为了评价样品最终结果的可靠程度,而对采样、样品加工及分析所进行的检查和评述工作。

矿产储量:指已被地质勘查工程(探槽、井探、钻孔)揭露的并已基本控制的矿产资源的蕴藏量。

探明储量:指地质勘查达到一定探矿工程控制程度,经过计算得到的储量。

远景储量:是指有一定勘查工程控制,但达不到D 级储量条件的那一部分经过计算得到的储量。

预测储量(资源量):是基于一般地质知识和理论推测存在的资源(推测储量)。

表内储量(可利用储量):是指符合当前的工业技术经济条件和相关法规、政策,可以被工业开采利用的矿产储量。

表外储量:是指不符合当前的工业技术经济条件和相关法规、政策,暂时不能被开采利用的矿产储量。可采储量:指能利用储量中(表内)扣除开采、设计损失的那部分储量后,可以实际经济开采的那部分储量。

地质可靠程度:主要指可度量的工程控制程度。

查明矿产资源:指经勘查工作已发现的固体矿产资源的总和,其形态、位置、产状、规模、品位、质量、数量已经查明。

潜在矿产资源:指对矿化潜力较大的地区经过预查得出的结果,有足够的数据并能与地质特征相似的已知矿床类型类比的那部分资源量。

预可行性研究: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初步评价。可行性研究:是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详细评价概略研究:指对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概略评价。

内蕴经济的:是指仅通过概略研究做了相应的投资机会评价,未做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

经济的:是指矿产的数量和质量是依据符合市场价格确定的生产指标计算的。

边际经济的:是指在可行性研究或预可行性研究当时,其开采是不经济的,但接近盈亏边界,只有将来由于技术、经济、环境等条件的改善或政府给予其它扶持的条件下可变成经济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