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无验潮水深测量中GPS解的质量控制方法
此 ,本文结合 实际工程应用 ,以及不 同传感器 测量成果之 间
的相 关 性 ,给 出 了 GP S R T K 平 面 和 高程 解 的质 量控 制 方法 。
一
的 GP S高程为 h t 和h 。
三种异常 的特点 ,给 出不 同情况 下的质量控制 方法 。
1 . 个 别 点 异 常
式中,( x t ,Y ,h )为定位解突变 t时刻 的平面坐标和
高程 ,( ) ( 0 , Y o ,h o )为突变段起始 t 。 时刻正确 的平面坐标和 高 程定位解 ; v 。 为突变时 的测量船速 ;e 为 突变 t时刻测量船
大量研究和实验表 明 ,无验潮模式 的水下地 形测量 中,
GP S R T K 数 据 的异常主 要表 现为 平面 及高程 坐标 的 “ 跳
变” ,在 时间序列上 ,按照动态测量 时出现 的频次 ,可将其
划 分 为 个 别 点 异 常 、 短 时异 常 及 长 时 间 的 异 常 。下 面 根 据 这
制方法 。实验验证 了该方法 的有效性 。
关 键 词 :无 验 潮 水 深 测 量 ;R T K 解 ;K a l ma n滤 波 ;GP S潮 位
中图 分 类 号 :P 2 2 8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 7 9 7 3( 2 0 1 3 )0 2 — 0 0 8 2 — 0 3
因此 ,在 无 验 潮 模 式 下 的 水 深 测 量 中 ,开 展 GP S R T K 解 的 质 量 控 制 问题 研 究 ,显 得 十 分 必 要 。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水下地形测量是海洋科学和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对于水下地形的测量和探测,通常会借助GPS技术进行定位,但是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GPS误差较大。
控制GPS误差对水下地形测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GPS误差控制的理论基础、水下地形测量中常见的GPS误差以及相应的对策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GPS误差控制的理论基础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是一种通过卫星进行地理定位的系统。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卫星发射的信号,接收器接收信号的时间差来计算出位置,然后通过三维定位的方法,得出具体的坐标。
但是由于接收信号的过程中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误差,所以控制这些误差是至关重要的。
GPS误差主要包括系统误差、接收机误差和环境误差等。
系统误差是由GPS系统本身引起的误差,例如卫星轨道误差、时间精度误差等;接收机误差是指接收器本身造成的误差,如接收机的误差、时钟误差等;环境误差是由周围环境产生的误差,例如大气层折射误差、多径效应等。
要控制GPS误差,就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水下地形测量中常见的GPS误差在实际的水下地形测量中,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GPS误差常常会进一步被放大。
具体来说,水下地形测量中常见的GPS误差主要有以下几种:1. 多径效应:水下地形测量中,GPS信号在水下传播时可能会因为水面的折射和海底的反射导致多径效应的产生,从而使得接收到的信号包含多个传播路径,进而引入误差。
2. 大气层折射:水下环境使得GPS信号经过水面传播时会受到大气层折射的影响,从而引入误差。
3. 潮汐和海流影响:海洋中的潮汐和海流会影响GPS信号的传播方向和速度,使得测量结果出现偏差。
4. 深度限制:由于水下环境的限制,GPS设备在水下的使用深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在水下测量中可能会存在深度限制导致数据不全的情况。
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对水下地形测量中的GPS定位造成一定的影响和误差,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控制这些误差。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的应用[]摘要:本文介绍了无验潮模式下GPS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原理,着重分析了船体姿态对测量精度影响,归纳总结了该模式下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流程和提高测量精度的相关措施,同时结合工程实例验证了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符合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精度要求。
关键词:无验潮模式;GPS;水下地形测量;精度分析1 引言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为了获得每一时刻的潮位,需设立验潮站以进行验潮观测,将观测的潮位资料进行内插,以作为水下地形点高程的起算面。
此方法工作量大,并且当测区超出验潮站的有效作用范围时将难以获得水下地形高程数据。
随着OTF技术的日益成熟, 整周模糊度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精确确定, 从而保证了GPS载波相位实时差分技术(RTK)能够在动态环境下获得厘米级的水平定位精度和高程定位精度[1]。
这使得在无验潮模式下采用GPS-RTK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成为可能。
本文通过不同水域的工程实例论证采用GPS-RTK作业方式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且详细叙述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作业步骤。
2 无验潮模式的水下地形测量原理与方法2.1 工作原理在无验潮模式下,在已知点上架设基准站,同时将GPS流动站架设于换能器正上方,利用GPS差分测量精确获取流动站相对基准站的相对高差,并通过该相对高差反求流动站的GPS相位中心的高程,利用测量所得的GPS高程以及测深数据,从而求出水底地面高程[2]。
测量原理如图1所示,图1中,已知点的正常高为,基准站天线高,流动站天线高(GPS天线相位中心到换能器的垂距),测深数据为,基准站GPS天线处的大地高和正常高分别为,,流动站GPS天线处的大地高和正常高分别为,,高程异常为。
由图1可知,基准站、流动站天线相位中心的正常高为:(2)式中为换能器相对于高程基准面的瞬时高程。
当基准站与流动站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30KM以内) 时,则下式成立(3)顾及式(1)、(2),则为(4)故水底地面的高程为(5)上述测量方法摒弃了传统的潮位观测,实施操作起来简单、快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的应用
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的应用本文将对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水深测量中的应用优势进行阐述,并结合案例进行探讨;对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标签: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内河水深测量0引言近年来,随着GPS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已被逐渐的应用起来。
传统内河水深测量一般采取交会定位,受到时空等诸多限制,而GPS技术不受时空等限制实现全天数据采集。
在内河水深测量中适宜的工况下应用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实现了操作自动化,提升了测量精度,有效降低了测量人员的工作强度。
1内河水深测量的相关概述1.1 GPS-RTK的工作原理GPS通过精准的定位,把实时性的载波进行相位差分并获得实时动态。
基准站需要观测记录GPS数据,并将坐标数据传输至流动站;流动站同步跟踪观测GPS数据,并把收到的基准站数据输入系统进行分析和处理。
对采集和接收的数据进行实时载波相位差分处理,最后计算出精准的定位信息。
差分处理法是RTK 技术中最为主要的数据处理方法。
1.2 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无验潮测深技术包括GPS RTK定位系统和测深系统,定位系统负责采集天线相位中心的当前平面坐标,并根据天线相位中心的高程推算换能器底部的高程;数字化测深仪负责测量换能器底部至河床的水深,通过简单的数学运算即可算出河床底部测量点的平面坐标及高程。
便携式计算机用于设置测深、定位设备进行同步观测记录,内业通过改正形成水下地形图。
2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在内河水深测量中的优势GPS-RTK无验潮测深技术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和测量精度,实现了厘米级的精度。
无验潮测深技术也不用再进行验潮站的水位记录,对潮位起伏大的水域其测量精度和准度更高。
3某内河水深测量分析3.1测区情况某地区为保护居民和行船的安全拟建一座防波提。
水下地形测量推荐方案(RTK无验潮)
上海华测水下地形测量RTK无验潮推荐方案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中国上海目录一 RTK技术原理 (3)二水下地形测量无验潮原理 (3)三具体施工流程 (4)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 (4)2.施工区域内参数的获取 (5)3.水下地形测量的实施 (5)4.内业数据的处理 (5)5.设备安装及界面示意图 (6)四.X900双频RTK性能介绍及主要指标 (10)(一)产品简介: (11)(二)产品优势: (11)(三)技术参数 (12)五.华测D330单频测深仪性能及技术指标 (15)六.标准配置清单: (16)七.华测售后服务承诺 (18)八:上海华测水上经典客户(排名不分先后) (19)水下地形测量推荐方案(RTK无验潮)目前RTK-GPS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定位方法已经很成熟,因其具备全天候、精度高、作用距离远、效率高的特点,与传统的测量方式相比有着巨大的优势,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工程测量之中。
特别是水上施工定位、水下地形测量的广泛应用,使得GPS成为海上船舶定位必不可少的选择,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解决了常规仪器不能解决的问题。
一RTK技术原理RTK GPS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
其系统组成主要有GPS接收设备、无线电数据传输系统及支持实时动态差分的软件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具体做法是:在基准点上设置参考站,连续接收可见GPS卫星信号,并通过数据链电台实时地将测站坐标及观测数据传送到流动站。
流动站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根据参考站传输来的数据,由软件系统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进行差分解算,实时的得出流动站的三维坐标及精度。
二水下地形测量无验潮原理水下地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水下某一点的泥面标高, 即A点的平面坐标(X, Y,Z)GPS(x,y,h0)水面A点(x,y,z )换能器ha s H其中:h=天线高a=吃水H=水深b=杆长b水底其中水底高程Z 只和h0及S 相关,与潮位无关,从而达到无验潮。
水下地形测量中的GPS误差分析及控制策略
水下地形测量中的GPS误差分析及控制策略摘要:在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当中GPS误差分析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下水形测量工作涉及到的范围比较广,实际的工作过程非常复杂,而且由于测量工作当中应用的技术也非常多,所以专业性也比较高,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在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当中,GPS误差工作主要是对测量工作中的数据误差的来源进行明确,最大限度的提高测量的精准度,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本文就对当前我国水下地形测量工作的GPS误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降低测量工作的难度,为日后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水下地形测量;GPS误差分析;改善策略一、水下地形GPS测量的原理GPS水下地形测量工作在我国的社会学科当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专业学科范围的相关内容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说在实际的测量过程当中有着非常高的要求。
一般的工作人员会首先在平原上的某处架设相关的基准站,然后在观测船上将流动接收站进行合理的放置,最后将其与数字测探仪进行有效的连接。
如果在实际的工作过程当中基准站的一部分坐标已经能够明确的确定,那么就需要对定位结果的改正值进行计算。
除此之外,还应该借助数据差分电台将改正的数据资料向流动站进行及时的传送,然后后者可以结合实际的接收情况和工作情况对定位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改正,保证坐标位置的确定性。
在使用数字测深仪测量水深的过程当中,也能够有效的对水下地形的高程进行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分析(一)差分定位误差差分GPS平面定位误差。
此种误差主要是对基准站和移动接收站之间的误差进行分析和研究,明确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使用差分技术能够对其中存在的公共误差进行及时的明确,并能够有效的提高动态定位结果的精准程度。
在应用位居差分和载波相位差分时,两站之间的距离越长越好,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地减少两者之间的误差,保证定位的准确性。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水下地形测量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水下沉积物调查、海底管道建设、沉船勘探等。
在现代水下地形测量技术中,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定位工具。
然而,GPS测量误差是水下地形测量的一大挑战,因为GPS信号在水下传播时会获得更大的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精度。
为确保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必须制定一些有效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1. 选择合适的GPS定位仪器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仪器的选择至关重要,应根据测量要求和场地环境,选用经济实惠且精度高的仪器。
在选择GPS仪器时,要考虑仪器的灵敏度、精度、信噪比、组件集成度、数据接口类型等因素,以确保所选仪器在水下环境中具备良好的定位精度。
2. 适当预处理GPS数据GPS数据预处理是保证测量精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常常需要对GPS 数据进行滤波、拟合、差分处理等方法,以提高数据精度。
同时,还可以采用多路径抑制技术和信号同步技术等措施,抑制GPS信号中的噪声和干扰,提高测量质量和精度。
3. 适应不同水深环境不同的水深环境对GPS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都有不同的影响。
在水太深或水下环境复杂的情况下,GPS信号的误差会变得更大。
因此,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时,应根据不同水深环境选择不同的GPS信号处理算法以及科学规划航线,以实现更高的定位精度。
4. 进行现场校准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发现GPS数据在不同深度下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进行现场校准以提高测量精度。
现场校准可以采用比较法、差分法和辅助测量法等,以保证所得水下地形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打破数据孤岛由于水下地形数据的传输和处理具有一定的困难性,数据孤岛现象较为严重。
为避免GPS测量误差,应加强数据共享和交流,实现水下地形信息的集成和共享。
同时,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应优先考虑数据可靠性,确保数据的精度和稳定性。
总之,水下地形测量中的GPS误差控制需要集成多种控制对策,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水下地形测量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任务,其中最大的困难在于GPS误差控制。
在水下环境中,GPS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海水的折射、多路径效应、信号衰减等。
因此误差控制对策的实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1. 换用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GNSS) 接收器。
GNSS与GPS所使用的卫星系统有很大区别,其中最重要的是GNSS系统采用了多个卫星系统,例如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洲的伽利略系统等。
GNSS接收器利用这些卫星信号来计算位置,从而提高了定位系统的精度和效率。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换用GNSS接收器可以减少GPS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2. 增加测量基准。
使用多个基准点可以帮助减小GPS误差,因为每个基准点的误差都是相互独立的。
在水下测量中,可以使用多个基准点来计算位置,从而降低GPS误差。
3. 采用增强现实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帮助优化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从而提高GPS精度。
具体方法是在接收器上安装多个天线,通过控制信号的衰减来实现多路径效应的抵消。
同时,增强现实技术还可以加入地形数据,从而改善测量结果的精度。
4. 优化测量点的布局。
布局优化是一种减小GPS误差的基本方法,它包括确定测量点的坐标和距离,以及选择最佳的测量方向和角度。
在水下测量中,应尽量选择远离污染物和障碍物的区域作为测量点,并在相邻的测量点之间安置足够数量的参考点,以提高GPS信号的稳定性。
5. 利用后处理算法。
后处理算法可以通过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来减少GPS误差。
目前常用的后处理算法包括差分GPS (Differential GPS, DGPS) 和实时动态网 (Real-Time Kinematic, RTK) 技术。
DGPS通过比较一个参考点和一个接收器的测量数据来校正GPS误差;RTK则通过与占星系统中的差分辅助 GPS 卫星进行通信来实时修正 GPS 的精度。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发表时间:2018-12-14T09:35:49.22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作者:刘强[导读] 科学的海洋勘探研究提供了精准的水下信息,特别是随着具有先进勘探测量技术的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应用,这也是未来海洋水下测量发展的总趋势,因此我们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其技术运用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因外部因素与内容因素导致测量信息数据不稳定,推动了提高海洋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
刘强山东港湾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日照 276800摘要:伴随着社会建设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使得各行业领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能源资源来为行业进步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受此影响由于陆地上有限的生存空间以及有限的能源资源的储量,导致了陆上自然资源在运用和开采方面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也直接促成了逐步向广阔的海洋进行资源深入开发与利用的趋势,而水下地形测量作为开发运用海洋资源进程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为进行合理、科学的海洋勘探研究提供了精准的水下信息,特别是随着具有先进勘探测量技术的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应用,这也是未来海洋水下测量发展的总趋势,因此我们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其技术运用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因外部因素与内容因素导致测量信息数据不稳定,推动了提高海洋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
关键词: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质量控制目前,从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应用来看,由于受到海洋地域、天气条件以及人员操作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信息准确度以及有效传递都大打折扣,但同时伴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络技术不断升级与运用,促使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得到开发与利用,其信息的精准程度以及传递效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勘探测量机构和部门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与使用。
一、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征为加快海洋发展进程作为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验潮水下测量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合理开发与利用为海洋水下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参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时伴随着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大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设备仪器以及勘探测量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水下地形测量当中,对水下测量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新时代测量技术做好质量控制,我们应当首先从验潮水下测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行逐步深入了解。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水下地形测量是指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水下地形,包括海洋、湖泊等水域中的地形测量。
由于水深较大,水下地形测量存在一些特殊性和困难,其中一个重要问题是GPS误差控制。
本文将针对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提出一些对策。
对于水下地形测量,我们可以采用多基站定位技术。
传统的GPS设备通常只使用一个基站进行测量,这样容易受到多路径效应和信号遮挡的影响。
而采用多基站定位技术,可以利用多个基站同时对目标进行定位,从而减小GPS误差。
多基站定位技术需要在水下地形测量中使用多个GPS设备,这样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我们可以采用差分GPS技术来减小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
差分GPS技术是指通过与参考站接收同一卫星信号,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比较,计算出两个站之间的差异,从而消除GPS误差。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参考站,将测量设备与参考站进行连结,利用差分GPS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修正,从而达到误差控制的目的。
我们还可以采用惯性测量单元(IMU)来辅助进行水下地形测量。
IMU是通过测量物体加速度和角速度来推测物体姿态和运动路径的设备。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IMU可以提供测量设备的运动信息,从而对GPS数据进行修正。
通过将IMU和GPS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减小GPS误差,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
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无线通信技术来辅助进行水下地形测量。
传统的GPS设备通常需要在水下进行有线连接,这样不仅增加了测量设备的复杂度,还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而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无线传输测量数据,大大简化了测量设备的布置和使用。
通过使用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实时传输GPS数据,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效率和精度。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包括采用多基站定位技术、差分GPS技术、惯性测量单元(IMU)和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等。
这些对策可以减小GPS误差,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组合不同的对策,以满足实际测量需求。
水下地形测量中的GPS误差分析及控制策略
需 采 取 针 对 性 的方 法 , 对 其 分 析 和 控 G P s 技 术可 在 局 部 范 围内 , 使 移 动 台 定 行提 供 便 利 , 而且 也可 以使 水 面深 度 计 算 难 度 更 为容 易 , 这与 水面 船 舶 航 行要
厂学 木
L/ ( C 的 G PS误 差 分 析 及 控 制 策 略
◎ 钟会华 J 东省水 利 电力 勘 测设 计研 究 院
摘 要: G P S 误 差 分 析 在 水 下 地 形 测 量 中不 可 或 缺 。水 下地 形 测 量 过 程 复 杂 , 专 业 性 强 ,对 测 量 工程 师专业要求较 高 。 分 析水 下地 形 测量 中的G P S 误差, 明确各 类误 差来 源 以及其 对 测量 精度 的 影 响。 依 据 实际 工程背景 , 提 出针 对性 的误 差控制 及解 决 方法, 将其对 水下地形 测量工作 的干扰 降 到最低 , 达 到 良好的作业 效果, 确保 后 续测量工作 的顺利进 行。 关键 词 : 水下 地 形测量 G P S 误 差 分 析 控 制
一
般 来说 , 普 通 的水下地形 测量
( 2 ) 差分G P s 时 间延 迟 。 基 准 站 差 求 也 是 一 致 的 。 现 阶段 我国在 这方面
2 . GP S水下地 形 测 量 原 理
分 信 号经 移 动 台接 收 之 后 , 改正差分.
的研 究 是 以深 度 上的理 论 基准 面 为主 , 通 过 精 确 的水 文 计 算 就 可 以得 到 理 论
并通 过 数 模 转 换 , 使 进 入移 动 台 G P S 接 的误 差 , 这 种 误 差 的存 在 又会 直接 影 响 收 机 的时 间 延长 。 其次 , 通 过 接 收 机 对 到理 论 上 深 度 基 准 面 的 精 确 性 , 造成 移 动 台 GP S 接 收 机 的 差 分 信 号 进 行 处 后 去 其他 研 究工 作难 以高 效 开展 。
无验潮水深测中GPS解的质量控制方法
无验潮水深测中GPS解的质量控制方法引言在海洋研究和海洋工程中,精确测量水深是至关重要的。
全球定位系统(GPS)已成为一种常用的测量方法,特别是在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时。
然而,GPS解算的质量控制方法在水深测量中至关重要,以确保准确的测量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GPS解算质量控制方法,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GPS解算质量控制方法1. 实时质量控制(RTQC)实时质量控制是一种基于实时数据监测和反馈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GPS解算过程中,通过对实时数据进行连续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和误差。
实时质量控制可以提高GPS解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实时质量控制的主要优点是实时性和反馈性,可以及时对数据异常进行处理。
然而,实时质量控制需要实时监测设备和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因此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和时间。
2. 后处理质量控制(PPQC)后处理质量控制是一种基于离线数据处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在GPS解算后,对GPS测量数据进行离线处理,通过对数据进行模型拟合、误差分析和校正,可以得到更准确的测量结果。
后处理质量控制的主要优点是精确性和灵活性,可以对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处理,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然而,后处理质量控制需要离线处理和较长的计算时间,对计算资源要求较高。
3. 组合质量控制(CCQC)组合质量控制是一种结合实时质量控制和后处理质量控制的方法。
在GPS解算过程中,可以将实时数据质量控制和离线数据质量控制相结合,以提高数据解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组合质量控制的主要优点是综合了实时性和精确性的优点。
通过实时监测和反馈,可以及时处理数据异常;通过离线处理,可以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然而,组合质量控制需要同时具备实时监测和离线处理的能力,对计算资源和时间要求较高。
结论在无验潮水深测中使用GPS解算的过程中,质量控制方法对于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实时质量控制、后处理质量控制和组合质量控制是常用的GPS解算质量控制方法。
GPS RTK无验潮测深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GPS RTK无验潮测深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摘要:GPS RTK无验潮测深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变得更经济。
本文首先阐述了GPS RTK技术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其次,分析了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时的注意事项。
同时,以一应用实例为例,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GPS RTK;无验潮测深;水下地形测量1.前言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是利用GPS RTK技术结合数字测深仪测量水深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可按距离或时间间隔,自动采集RTK确定的三维位置及水深数据,只要将GPS天线高量至水面,对测深仪进行吃水深度改正,便可高精度、实时、高效地测定水下地形点的三维坐标。
不用进行验潮改正大大减少了测量人员的劳动强度,自动化程度高,省工省时,精度高,全天候,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工程变得更经济。
2.GPS RTK技术水下地形测量的原理GPS RTK(Real Time Rinematic)实时动态定位技术是一项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它是利用2台或2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1台安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以作为基准站,其它作为流动站,这样基准站的电台连续发射差分数据,流动站上连续接收数据,流动站上就可实时计算出其准确位置,通过计算机中软件获取测深仪的数据,并自动滤波,形成水下地形原始数据,这种方法测量的平面位置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高程精度一般能够达到小于10 cm,对于测量水底地貌完全足够。
3.RTK无验潮水深测量时的注意事项RTK无验潮测深技术虽已逐步被使用,但是要想得到精确的水深测量图成果,需要考虑诸多因素的影响,只有有效控制每一项影响精度的因素,最终的成果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在使用RTK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时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1)内河进行无验潮水深测量时应沿河道在已知控制网点上进行比测。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下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它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海底资源的勘探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定位方法,可以实现对水下地形的精准测量。
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以及GPS信号在水下传播过程中受到各种影响,导致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如何有效地控制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通过研究GPS误差的来源、性质以及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误差控制对策,可以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来源及特点,介绍GPS误差控制的常见方法,重点讨论多普勒效应校正和水下超声波定位系统在误差控制中的应用,并对其他的误差控制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控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对地形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产生直接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存在及其对策,以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性。
通过深入研究GPS误差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分析不同的GPS误差控制对策,并比较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适用性。
尤其关注多普勒效应校正和水下超声波定位系统这两种常见的GPS误差控制方法,并探讨它们的原理、优势和局限性。
还将介绍其他一些可行的误差控制方法,如惯性导航系统、水下信标定位等。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水下地形测量领域提供更加完善和可靠的GPS误差控制对策,为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 正文2.1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水下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海洋调查工作,其精度直接影响到海底地形的准确性和海底资源的开发利用。
由于水下环境的复杂性和GPS信号的传播特性,水下地形测量中常常会遇到GPS误差的问题。
无验潮测深技术中影响测深精度的几种因素及控制方法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RTK with depth sounder to realize the depth measurement technology without tide sounding,analyzes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unding accuracy,and proposes the control methods to reduce the error and improve measurement accuracy. Key words: non - tide sounding; influencing factors; control method; accuracy of sounding
3. 2 船体姿态对深度的影响
测量船受涌浪影响,产生纵横摇摆,导致换能器杆不 能保持垂直状 态,这 种 受 倾 斜 角 度 的 影 响 同 样 会 产 生 水 深偏差,以船体横摇为例,如图 3 所示。
图 3 船体横摇对深度的影响
Fig. 3 Influence of ship shaking on sounding
4 结束语
两站测角高度测法具有较宽广的类型领域,具有较
大的发展使用空间,不仅对上述种类可以测量,而且对各 种超转塔、山顶楼亭尖、各位置避雷针和雷达高度等也都 能测量。只要 和 女 排 碑 高 一 样 目 标 确 定,任 何 项 目 的 高 都适用,甚至对 运 动 着 的 物 体 高 度,如 烟 花 高 度,只 要 稍 变革测法,让两 站 同 时 摆 测,就 能 达 到 目 的。 况 且,运 用 这种高度测法,还能测得测站到目标的平距和斜距。
浅析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浅析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1、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GPS RTK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
近些年随着RTK的普及和水上导航测量软件的日渐成熟,一种新型的水上测量方式得到推广,并渐渐成为日后发展的趋势,这就是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
本文结合实践经验,介绍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方法应用,以供参考。
2、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基本原理当前GPS实时动态相位差分(RTK)的定位精度普遍为:平面10mm+1ppm,高程20mm+1ppm。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的基本原理是利用RTK测得的GPS天线精确的三维坐标(X,Y,H),其中X、Y确定定位点的平面位置,RTK高程结合由测深仪同步测得的水深换算出同一平面位置上的水下泥面的高程或水深值,从而获得水下地形数据,见图1。
用户可以测得的数据:h:GPS天线到水面的高度H:GPS接收机测得的高程(水准高)S:测深仪测得的水面到水底的深度用户需要得到的最终数据:B:水底到水准面的距离即通常说的水深值C:水准面到水底的距离即通常说的水底高程由图1得出:C= (H – h)– S ; B= S –(H –h )3、港池航道水深测量的应用水深测量的作业系统主要由GPS接收机、数字化测深仪、数据通信链和便携式计算机及相关软件等组成。
测量作业分三步来进行,即测前的准备、外业的数据采集测量作业和数据的后处理形成成果输出。
在西光渔工地港池扫浅水深测量中,为满足施工图使用的需要,根据项目设计要求,需对该港池进行1∶500水下地形图测量。
测区内早期施测的I、II级导线点和IV等水准点,可以作为1∶500水下地形图测绘控制点。
本作业采用的主要仪器设备软件有:中海达公司生产的V8CORS RTK接收机2台套,其中1台作为岸台(基准站),1台为船台(流动站),中海达HD370全数字变频测深仪1台,便携式计算机1台,中海达海洋导航测量成图软件1套和南方CASS6.0成图软件1套。
3.1 测前的准备(1)建立任务,设置好坐标系、投影、转换参数及图定义。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水下地形测量是一项重要的海洋工程测绘技术,广泛应用于海洋资源勘探、海底管道和电缆铺设、海洋环境监测等领域。
在水下地形测量中,GPS系统是最为常用的定位技术之一。
然而,由于水下环境的特殊性,GPS系统的误差控制对策十分重要。
一、水下GPS的定位误差水下GPS的定位误差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
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是水下信号传播的不确定性和接收器高度的不同。
由于水分子的吸收和散射作用,GPS信号在水中的传播受到很大的阻碍,从而导致定位误差。
同时,水下地形的复杂性和不规则性也会对GPS系统产生干扰,使定位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为了减小水下GPS的定位误差,需采取以下控制对策:(一)选择适合的GPS天线选择适合用于水下GPS定位的天线是关键。
传统单频点天线由于其天线长度限制,承载GPS信号容量较小,更易受到水下噪声或大气层干扰,导致精度降低。
可以采用带有内置增益调整的双频点天线,以增加信号接收的容量,提高定位精度。
(二)权衡接收器高度水下GPS定位器的安装位置影响其高度,进而影响定位精度。
因此,在水下测量中,必须权衡接收器的高度。
一般情况下,水下GPS的定位精度随着接收器高度的降低而提高。
同时,接收器的安装位置和所在的水深区域也应充分考虑,以便克服水下GPS单点测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采用多路径技术多路径技术是指采用多个GPS信标,以优化GPS定位的技术。
采用多路径技术,可以在不同时刻同时采集不同位置的数据,并通过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得出水下地形模型。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GPS定位误差,提高测量精度,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四)采用差分GPS技术差分GPS技术是一种利用沿着一条基线量测的方式,对GPS定位误差进行校正的方法。
在水下GPS定位中,可以采用基线GPS定位的方法,实现对测量结果的修正。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GPS定位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五)加入水下氢原子或水银罗盘水下氢原子或水银罗盘是一种基于磁传感技术的定位设备,适用于水下定位。
无验潮模式下的GPS水下地形测量技术
< , !9:;.<=
%@’
波浪的瞬时变化使得船体姿态随之做瞬时的改变,这种 变对 ()* 在无验潮模式下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影响较大,不容 忽视。 姿态补偿即通过姿态参数对观测值进行修正,削弱波浪 测量的影响。 主要的姿态参数有四个: 船首晃动角 !、 横滚 "、 纵滚 # 和 动吃水 $%, 除 ! 外, 姿态参 "、 #、 $% 均会给深度方向产生影响。 数可采用通过姿态仪或 ()* 进行测定, 在文献 + # , 中对 ()* 测 姿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下面仅讨论姿态的补偿问题。 根据定义, 动吃水发生在垂直方面, 该方向上的位移量可 通过架设在船体中心 % 重心 ’ 上方的 ()* 天线相位中心的瞬 时高程信息反映出来,该高程减去 ()* 天线到换能器的垂 距, 便是换能器发射面的瞬时高程, 而换能器测量的深度正是 建立在该高程面的基础上, 因而说, 船体的动态吃水不用专门 去测定, 换能器的瞬时高程已经包含了该信息。 这是该法所特 有的, 也是相对传统方法测量精度较高的原因所在。 根据文献 + # , , 船体横滚和纵滚的测量原理如图 ! 所示。
#$
测绘科学
第 !" 卷 0A /G;BbD; -06/; B0-156:.160- 0- \,];D;1 E;B09G0/6160- 0A HIJ 69,K;/ % 2 ( = LMMM N5,-/= 7;0/B6;-B; ,-E J;901; H;-/6-K3 &’’"3 #^ P ^ Q R &’S#F&’^!=
以瞬时潮位资料, 获得点位的高程。这种模式在上述条件具备的情况下, 可取得完满的结果。但当验潮条件不具备 时, 该模式将不能获得测点的高程。为了弥补这一缺陷, 简化工作流程, 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 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思想, 该思想不用专门测定潮位, 而直接利用 ;<& 的 CDE 测量技术, 辅之以姿态测量 和补偿, 从而获得高精度的水底点高程。该方法被验证是正确的, 希望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无验潮模式;船体姿态;CDE 【 中图分类号 】<!!" 【 文献标识码 】F 【 文章编号 】>##? G !$#A = !##$ B #! G ##!? G #$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
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对策水下地形测量是指在水下环境中,利用GPS技术对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和定位。
由于水下环境复杂多变,水下地形测量的GPS误差控制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原因、影响以及对策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水下地形测量中GPS误差的原因1. 信号传输路径受阻由于水的折射作用,GPS信号在水下传输路径受阻,导致信号传输的损失和延迟,从而影响GPS测量的精度。
2. 水下多路径效应水下环境中存在大量水下结构、岩石等物体,GPS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发生多次反射,导致多路径效应,造成信号的混叠和衰减,影响GPS定位的准确性。
3. 水下环境干扰水下环境中存在海浪、海流等干扰因素,这些因素会对GPS信号的传输和接收造成干扰,进而影响GPS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1. 测量精度下降GPS误差会导致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下降,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测量成本增加由于GPS误差导致测量精度下降和稳定性降低,可能需要增加测量设备和费用,从而增加测量成本和投入。
1. 优化GPS测量设备通过优化GPS测量设备的硬件和软件,提高信号的传输和接收性能,降低GPS误差的影响。
2. 加强水下环境管理加强水下环境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减少水下结构、岩石等物体对GPS信号传输的干扰,降低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3. 开展水下地形测量前的地质勘探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前,开展地质勘探工作,了解水下地形的情况和特点,为GPS测量提供准确的参考和依据。
4. 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采用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将GPS和其他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和处理,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精度和稳定性。
5. 加强数据处理和分析加强对GPS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工作,充分利用数据处理软件和算法,减小GPS误差的影响,提高水下地形测量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6. 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加强水下地形测量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保障GPS测量工作的质量和稳定性。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
王真祥;周丰年;张美富;刘大伟
【期刊名称】《人民长江》
【年(卷),期】2008(039)019
【摘要】无验潮模式下的水下地形测量中,GPS定位质量直接影响着水下地形测量最终成果的精度,尤其是高程方向,为此,详细地研究了GPS RTK平面和高程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RTK测量中异常数据在时间序列上,按照出现的频次可分为个别点异常、短时异常及较长时间的异常.针对3种异常情况,分别提出了修正模型,并应用于精密水下地形测量中,取得了理想的结果.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王真祥;周丰年;张美富;刘大伟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上海,2001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1
【相关文献】
1.无验潮模式水下地形测量的水位改正方法 [J], 彭刚跃;郭珍珍
2.无验潮模式下的宁波杭州湾水下地形测量 [J], 王智明;孙月文
3.基于PPK无验潮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研究 [J], 魏荣灏;陈佳兵;徐达
4.基于PPK无验潮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研究 [J], 魏荣灏;陈佳兵;徐达
5.无验潮模式水下地形测量误差分析及优化 [J], 刘元;李国伟;王新田;李丰翔;王观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的质量控制方法摘要:伴随着社会建设发展步伐日益加快,使得各行业领域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能源资源来为行业进步提供不竭的发展动力,受此影响由于陆地上有限的生存空间以及有限的能源资源的储量,导致了陆上自然资源在运用和开采方面将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也直接促成了逐步向广阔的海洋进行资源深入开发与利用的趋势,而水下地形测量作为开发运用海洋资源进程当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为进行合理、科学的海洋勘探研究提供了精准的水下信息,特别是随着具有先进勘探测量技术的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应用,这也是未来海洋水下测量发展的总趋势,因此我们应当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其技术运用进行有效地质量控制,防止因外部因素与内容因素导致测量信息数据不稳定,推动了提高海洋水下地形测量的准确度和真实性。
关键词: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质量控制目前,从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应用来看,由于受到海洋地域、天气条件以及人员操作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导致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信息准确度以及有效传递都大打折扣,但同时伴随着信息化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络技术不断升级与运用,促使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得到开发与利用,其信息的精准程度以及传递效用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勘探测量机构和部门得到了积极的推广与使用。
一、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征为加快海洋发展进程作为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技术,验潮水下测量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为合理开发与利用为海洋水下资源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信息参数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同时伴随着进入电子信息时代,大批具有先进科学技术的设备仪器以及勘探测量技术被逐步应用到水下地形测量当中,对水下测量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新时代测量技术做好质量控制,我们应当首先从验潮水下测量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进行逐步深入了解。
从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运用实践当中可以了解到,所谓的验潮其主要内容指的是水位观测,其目的是通过对特定水域范围内的潮汐进行针对性观测活动,以获得相对应的潮汐观测资料,从而计算水域面积内潮汐的变化规律、平均海平面以及深度基准面,以此为基础对海域面积水下地形进行测量,将所收集到的相关潮汐信息以及地形信息提供给军事、交通、渔业、测绘等部门进行综合分析,其技术实质是对特定区域内测量点的水深变化进行分析,由此判断该区域范围内的水下地形结构、类型等方面,其技术的关键部分则在于对验潮站的设立,以长期验潮站和短期验潮站来区分,通过不断时间范围内计算平均海面和深度基准面进行计算,将一定时间区间内的潮汐水位变化情况进行汇总,每次单日时间以24小时为限制,通过信息流的方式进入信息处理终端进行计算,其所涉及使用的设备包含了井式自记验潮仪、浮子式验潮仪、超声波潮汐计以及即将在下面所提到的GPS验潮等[1]。
二、GPS验潮水下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伴随着社会发展进入了电子信息时代,以GPS定位技术为先导的水下测量技术通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被开发出来成为了未来水下地形测量勘探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之一,它的推广与使用是将GPS测量技术与现代互联网络数据传输技术相互融合的电子信息产物,以GPS实时动态测量技术为核心,通过在基准站安置GPS信号接收机,对所可以看见的GPS卫星信号进行实时对地链接观测,将所得到的信息数据,通过无线传输设备进行信息传递,发送给指定的信息接受观测,而观测人员将接收到的信息源进行精准定位,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将所接收到的信号源分别定位于立体模型内,将所需信息数据更加直观地反映给观测人员或数据分析计算人员。
其中所执行的国家技术标准主要包含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S131-2012)、《海港水文规范》(JTJ-145-2-2013)、《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 24356—D2009)等,而对于GPS信息数据处理方式主要以极限预处理GPS测绘软件进行,将所测量的地域范围基线标注处理完毕,通过技术软件进行数据平差,从而得到准确度较高适用性较强的参考数据[1]。
三、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的主要内容及特征而相对于验潮水下地形测量技术而言,无验潮水下测量技术则是伴随着互联网络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深入推广应用和不断的升级改造进程当中而诞生了一种水深地形测量方式,通过以上述提到的GPS RTK动态测量技术为基础,结合数字测深仪器,可以按照不同的地形测量需求,按照不同距离区间或是时间间隔,自行确定三维信号位置以及水深数据,重点将GPS信号天线设置在高于水面地域,加深对吃水深度的修正,提高水下三维地形坐标的精准度促使信息实时性、高效性得到充分提高,同时测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大大降低了测量人员的作业劳动强度,减少了失误率,进一步减少了测量作业无用功[2]。
其中技术的作业原理则表现为一种以载波相位观测为基础的实时差分GPS测量技术,利用两台以上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卫星信号,其中一台安置在一个固定的地方以作为基准站,其它作为流动站,这样基准站的电台连续发射差分数据,流动站上连续接收数据,流动站上就可实时计算出其准确位置,通过计算机中软件获取测深仪的数据,并自动滤波,从而可以形成水下地形原始数据,此类测量的平面位置精度能够达到厘米级,高程精度一般能够达到小于10 cm,特别适用于在复杂海域范围内水下地形的定位测量工作。
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在通常情况下实施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应当采取的是沿着相对固定的海流方向,在前期设置的已知控制网点进行多重数据的对比观测,通过将所进行观测的信息数据控制在一定的海域范围内,使得技术的准确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可以通过有效地规律推断,将实施技术范围控制在一定区域内,一般来讲对于海域水下测量应当在每隔5海里的范围内进行高程联测求取高程改正参数,对RTK的高程测量数据进行拟合改正。
另一方面,一般来讲进行水下地形测量为了确保数据准确度高、实施性较强等因素的影响,多半会依照离岸边不同的距离进行选择不同的RTK高程改正参数的测定方法。
多数情况下一般在离岸边五公里左右的距离范围内以两个控制点为最低数据观测定位,进行相关数据的参数测定,采取多批次多时段进行改正参数进行测定,从时间界定上来看,无验潮水下测量一般会选择持续进行24小时到48小时范围内进行观测,以验潮水下测量技术进行探索,在气候、海域条件可控制的情况下方可实施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2]。
第三方面,对于GPS信号数据传输来讲,一般频率则设定为1S,而测深仪的频率也会设定为0.35S的范围内,也就是说在实施GPS定位信息传输过程中以每一秒发出三个数据信号进行信息采集,同时数据信号的传输还受到了船速的影响,由于GPS动态定位技术在实施过程中所携带的测深仪在船体移动中容易受到水流速度以及波浪大小的影响,船速过快则会容易出现信息数据传输延迟的情况发生,与实际的测量数据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常情况下在工作过程中应该经常检查吃水深浅和测深数据,不能因船速过快,而造成大面积的假水深。
船速应均速,并且小于8 M/S的速度。
四、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主要的工作步骤对于水下地形测量活动应当主要通过内部数据采集与涉外数据链接传递两个部分的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共同完成了地形测量施工作业,具体主要包含了以下两个方面步骤:一方面,从内部数据的采集部分来讲,针对观测数据的采集过程,通常情况下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方式表现为部分测量单位或是测量机构为了减少劳动作业量,加快地形测量进度避免不必要的时间与资源浪费,会通过一些权威测量主导结构来进行获取,其数据的准确性是通过实地观测后形成的,以此为基础进行下一阶段的计算分析,从而得出该类地区的转换数据参数;另一种方式主要表现为自行获取,其优势则表现为能够获得第一手的数据参数资料,其数据可靠性、真实程度相对较高,通过临近岸边地区范围内设置不少于五个观测控制点,以地势平坦为优先,均匀的分布在观测区域当中,从而得到差分不同的信息数据,通过计算后得出对比参考数据[3]。
另一方面,从外部数据传递链接上来看,主要包含了基站的设定以及声速测定数据的对比,从前者上来讲,为了获得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同时受到复杂气候环境和水下地形因素的影响都会采用固定基准站与移动式基站两者相互结合使用,基准站在获得数据后通过信号传播方式将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发射,通过移动站进行信号接收将所得到的数据反映在控制观测点上同时进行传输数据的信息对比,通常情况之下一般认为平面和高程精度都在±10cm之内,可认为此次比测结果满足要求;从后者来讲,应当选择测试区域气候情况和地形情况相对稳定的范围内,通过船舶缓慢行驶带动声速测定仪采集不同水深和航速内至上而下的平均声速,随后将这个声速值输入测深仪中,进行测深仪水深比对[3]。
最后,在完成上述工作内容以后,则需要进行对所需计算分析的信息数据进行采集,在对信息处理终端进行启动后,要密切注视测深仪数据和回波是否正常以及RTK定位数据是否为固定解,同时在数据采集过程当中如果突发意外状况,立刻停止采集,待信息数据传送稳定后才可以继续进行信息采集[4]。
五、现阶段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GPS定位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虽然在进行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使用了以无验潮条件下GPS动态定位地形测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下地形测量的信息数据准确程度,但是由于其自身的特性以及外界不可抗拒因素的影响,导致了在使用GPS动态定位测量技术的过程出现了诸多的问题,最终影响了信息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具体表现如下:从内部影响因素来讲,首先由于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动态定位技术的运用是对电子信息技术与水下地形测量技术有机结合,其技术本身所蕴含大量具有实用价值意义的测深技术与数据分析技术在内,这也导致了数据技术的数量相对较多,涉及到的领域范围相对较广,容易在技术使用过程中造成混乱,无法针对数据参数对比、观测点设置等基础性工作进行正确的技术使用;其次由于GPS动态定位测量技术包含了大量电子信息设备,操作技术人员在特定观测环境下无法实施正常的操作规程,使得设备仪器不能够正常运行,导致了采集信息数据正确性缺失,同时造成了信息传递渠道阻塞;第三,在进行测量工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设计标准及要求完成基准站、移动站以及观测点、信息采集点的设置,导致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无法做到及时有效,造成了信息数据延迟,使得对比信息之间的误差逐步拉大,需要通过更多的信息观测数据来拉平数据之前的差距,其工作量和投入的物资数量增加[4]。
从外部影响方面来讲,主要指的是外界不可抗拒因素所导致出现的观测问题,一方面,由于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作业活动范围多半地处气象条件变幻莫测、地形结构相对复杂的区域内,使得包括海风、海浪以及暴雨等恶劣天气状况对于信息数据的采集、设备仪器的正常运转都带来了较大程度的影响,容易出现信息数据传播中断、观测点控制无法正常链接等现象;另一方面,受气象条件以及设备仪器未能正常运转的影响,导致了在信息采集过程中容易出现较大的信息数据波动,断断续续的信息数据无法准确捕捉观测型号形成准确的参数对比,最终导致测量信息失真,不能够做出正确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