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飘带王蒙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筝飘带王蒙读后感
导语:《风筝飘带》是王蒙的代表作,讲述了素素与佳原的爱情故事。
下面是我搜集的《风筝飘带》读后感。
欢迎阅读!
读《风筝飘带》是一个愉快的过程。
我本以为一切基于文革背景下的文章都是艰深的,苦楚的,扭曲的;但这篇则是我看过描写文革时期的文章中为数不多的洋溢着幽默讥诮基调的一篇。
《风筝飘带》还原了文革噩梦结束后社会的整体状况,着重刻画了刚返回城市的知识女青年范素素和其貌不扬但为人正直坦诚的小伙子佳原。
他们在素素工作的铺子相识,并慢慢发展成恋人,但这份真挚美好的感情却因世事的阻碍得不到祝福和肯定。
文章充满了二人对于生活的前途和梦想的思索与叩问。
从文章结构上来说,《风筝飘带》很大的部分是以主人公素素的意识流来展开的。
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方式,以主观的心理意识流程来安排叙事时空。
这种写作手法把现实和梦幻、主人公的回忆、怅惘、反省、迷惑和清醒等种种心理活动交织在一起,把素素直接的、片断的感觉和思维汇成畅流无阻、回旋往返的“意识流”。
同时,周围的环境也因人物当时的感觉折射出来。
“挨得很挤的惊叹号旁边”、“彬彬有礼地俯身吻向她们的忠顺的灯光”、“瘦骨伶仃的有气节的杨树和一大一小的讲友谊的柏树”、“寂寥的草坪和阔绰的广告牌”、“初冬的尖刻薄情的夜风”,仅仅在文章开头开头,作者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么一组充满主观感情的景物,后面的描写也亦然。
就内容而言,《风筝飘带》描写的只是素素和佳原的一次约会过程,但是作者对素素在等佳原时意识流动的详尽描写,却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素
素苦难的成长过程、佳原憨厚上进的性格特征、素素的家庭情况以及两人自相遇相识到相知相恋的过程,贯穿的是素素二十几年的成长经历和两个年轻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文章一开始就给了我们一个错综复杂的环境,并没有直接告诉读者这是素素和佳原约会的过程。
素素只是站在一群“暴发户”中等待佳原,任凭思想飘舞。
“20分钟过去了,佳原还没有来”,素素在百无聊赖之中回忆起佳原在路上救下被车撞倒的老太太,但是被诬赖为肇事者的过程,描绘了佳原老实善良的的形象,也间接地呈现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大家信仰性恶论”。
由此开始了意识的流动,也开始了素素的故事。
自然而然,素素想到了自己成长的过程。
那是一段苦难的,不堪回首的经历,“除了她的奶奶,这个城市对于她是冷淡的,不欢迎的。
城市轰她走。
”所以素素丢掉了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但她渴求理想呼唤爱情,向往一切属于青年人所应有的但是又被剥夺了的东西。
作者用素素的回忆,素素的成长,为我们描绘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的悲哀。
素素只是无数“上山下乡”的年轻人中普通的一个。
后来,虽然经过了爸爸的“过五关斩六将”之后,素素“回来了”,但是“失去了许多色彩”,只剩下了在清真饭堂了做服务员的繁琐了。
如果不是那个年代,素素该是一个前途多么光明的人啊:她给毛主席献过花,和毛主席握过手,她是毛主席的“娃娃”。
就算事隔这么多年之后,就算经历了苦难的知青生活之后,素素依然怀念这一切。
但是素素“茫然”,因为她“不再做梦了”,也不记得曾经做过的梦了,只剩下“一头冷汗,一身酸懒”了。
这就是素素的成长,也是他们那一代的年轻人成长的缩影。
接着,素素与佳原相遇相识了。
但是,素素的意识的一动,按照时间顺序,她想到了奶奶的生病,并又一次回忆起了自己的梦,一个有关风筝,有关风筝的
飘带的梦。
这时候,素素似乎又有了自己的梦,她的梦就像风筝那样子飞起来了;素素又拾起了自己最幸福的时光——“建国十年,她给毛主席献过花”。
这个时候,素素拾起的是什么梦呢?这是爱情的梦,是理想的梦。
在佳原跟素素说了“明天见”之后,“‘明天’两个字使素素的脸发烧。
明天就像屁股帘儿上的飘带,简陋,质朴,然而自由而且舒展。
像竹,像云,像梦,像芭蕾,像G弦上的泛音,像秋天的树叶和春天的花瓣。
”素素期待着,盼望着……接着佳原又教会了素素重拾梦想,“关键在于学习”。
之后,素素回忆起了家人对于二人爱情的反对以及家庭的背景。
我想:其实她的父母未必对佳原抱有成见,只是因周围环境的影响出于对自己女儿的关爱才对二人进行阻拦的。
问题似乎并非是素素与谁恋爱,而是是否恋爱。
自然,佳原与素素在偌大的北京城是找不到一块适宜谈情说爱的地方的。
作者有这样的一段描写:“三年了,他们的周末几乎是在寻找中度过的。
他们寻找坐的地方。
找啊,找啊,一晚上也就完了。
我们的辽阔广大的天空和土地啊,我们的宏伟的三度空间,让年轻人在你的哪个角落里谈情、拥抱和接吻呢?我们只需要一片很小、很小的地方。
而你,你容得下那么多顶天立地的英雄、翻天覆地的起义者、欺天毁地的害虫和昏天黑地的废物,你容得下那么多战场、爆破场、广场、会场、刑场……却容不下身高1米6、体重48公斤和身高1米7弱、体重54公斤的素素和佳原的热恋吗?”这是男女主人公不加引号的内心独白,但或许也是作者自己在独奏吧。
作家的使命感和流淌着的沸腾热血,将内心独白扩音、染色,使本应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变成了作者按耐不住的议论。
素素和佳原一同放飞的“风筝”可能会面临狂风暴雨的侵袭,谁也无法预料它到底能飘多高。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将永远不会松手。
选择写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是因为我对文革感到好奇,对当时发生的真实故事感到好奇,对那时年轻人的生活状态感到好奇,但最重要的是,我想弄清经历了这场文化劫难的人们能否找回曾经的生活,重拾人生的梦想,重拾个人应有的尊严。
文革,是历史的隐痛,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难以说清的。
当我看着那些纷繁的数据,黑白而疯狂的照片,不知道为什么,我总会感到惊恐和抵触,丝毫感受不到对于“政治的狂热”对于“伟人的莫大崇拜”。
一切的世事不可反驳地扭曲成一句话:“人性本恶,其善者人为也”,虽然我们万万不愿意答应。
就算有极左思潮,有领袖崇拜,有全民不可遏制的激情,为什么残酷会有一种麻醉性,为什么所有的伤害显得如此神圣?因而我不明白是什么将千万人的激情煽动起来?当我捧着历史书时,曾以为那就是时光的回现,后来才醒悟那上边的历史毕竟是人编的,到底能有多少真实?看不清历史,更看不懂政治,在胜者为王败者寇的逻辑下我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的,能看到的只是有人的地方就有一些无理取闹的争夺。
庆幸的是,还有着一批敢说真话的人们,敢写真话的作家,在劫难过后还给人们一份既简单又贵重的礼物。
《风筝飘带》的故事真实,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不是赤裸裸的批判,更多的是深沉的反思和美好的期望。
世事上,怎能说我们经历的所有的苦难都是个人为之?总有些是命中注定的吧:战火硝烟中的人们,无论是历史上的战役还是如今的现代化战争;文化苦旅中的难民,无论是文革中的普通群众还是难以求学的农民工子女。
深处不幸中的人们,何必太过激愤,何不秉持一颗积极乐观善良的真心。
然而这句话说来是多么容易,做起来又是何曾的困难啊!
反思的感觉很痛,但是也能让人清醒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