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围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建设“电路”精品课程
(在第一届电工电子课程论坛报告的大会发言)
课程负责人: 罗先觉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2005年11月
一、西安交通大学电路课程基本情况 二、建设电路精品课程的总体思路和规划 三、电路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现 四、建设效果 五、关于电路(第五版)编写的一些说明 六、关于教学服务系统 七、关于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由于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信号与系统”,电路课 程中可以不再讲授“复频域分析”的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3)教材《电路》的发展情况:
1979年,邱关源主编《电路(电工原理Ⅰ)》 出版,
1982年, 《电路(修订版)》出版,该教材获 1987年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1989年, 《电路(第3版)》出版。
电路课程网站和网络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 的客观环境,可以使学生方便地通过网络学习电路课 程。
◆电路网络课件:
电路 课件首页
课 课典 自 知 实 程 程型 测 识 践 向 内例 自 检 环 导 容题 练 索 节
课程导向:课程简介、预备知识、教学大纲、学时安排、
重点难点、参考书籍、教师介绍
课程内容:以章节顺序列出 典型例题:以章节顺序列出 自测自练:每章有小节练习、本章单元测验 知识检索:学术组织、科学家简介、
目前,按照新的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方 案,所有电类专业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实践性教 学包括6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和4学时的计算机 辅助分析。
这些实验改革,不但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工 仪器和仪表,学会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而且促使 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 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同时,弱化了复合支路的概念,对于 “ 回路方 程的矩阵形式 ” 和 “ 结点方程的矩阵形式 ” 则简 单介绍。
5、对复频域分析方法的考虑
全国大部分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设有 “信号与系统”。
息化建设的薄弱现状,首先于2001年研制了《电路课 程电子教案》,并已使用3届。普遍采用“多媒体电 子教案与常规教案相结合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其信 息量大、信息形象生动等优点,解决了学时少的矛盾。 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辟了新的途径。
(3)电路网络课件的制作和网站的建设
2003年6月开始组织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研 制电路课程网络课件,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电路课 程网站,从而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2)在《电路(第四版)》,“一阶电路”和 “二阶电路”作为两章介绍。这次修订,将两章合并 为一章。这样,对于换路、动态电路、过渡过程、初 始条件确定等内容的介绍更合理,避免了一些重复, 且有利于组织教学。
(3)将“拉普拉斯变换”和“网络函数”合并为 一章。其主要原因是,原“网络函数”一章内容较少, 并且该章不能脱离“拉普拉斯变换”,因而不能作为 独立的教学内容。
题
播像
课程介绍:任务和特点、适用专业、教学内容简介
教师介绍:
教学安排:教学大纲、学时安排 教材介绍:课程组教材、国内教材、国外教材
参考资料:国际学术组织、国内学术组织、电学科学家 习题和典型题:链接网络课件 实验指导:
电子教案: 网络课堂(网络课件):
信息交流(网上答疑)、BBS(自由论坛)、课程快讯等。
◆《电路考研精要与典型题解析》,陈燕等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2年。
◆《工程硕士电路考试指南》,刘崇新主编,西 安交大出版社,2002年。
(3)目前的编写任务:
◆《 电路(第五版) 》为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 电路(第五版)教学指导书及习题分析 》
◆《 电路(第五版)电子教案 》
其中,教材和电子教案已完成初稿。将与电路网 络课件、电路网站的资源共同形成立体化教学环境。
上述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本课程组教师的整体 学历和教学水平。
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既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又安心 基础课教学的师资队伍。
有4位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1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有3位教师出国学习。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 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而且给课程组队伍的持续发展建 立了良好的机制。
四、建设效果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实践环节:共给出了七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演示 (录像)、注意事项、 思考题
◆电路课程网站的建设
多媒体 电子教案
本站首页
网络 学习课堂
习
授教
课 教 教 教参题实课 师信
程 介
师 介
学 安
材考 介资
与 典 型
验视 指频
教 学
息 交
绍 绍 排 绍料例导点 录流
将“电路复频域分析法”移至信号与系统课程中 讲授。
强化了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内容,通过上机使学生 基本掌握Pspice在电路分析、设计及实验数据处理等
2、持续抓好教材的系列化和立体化建设
(1)课程组编写教材历史:
◆ 196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邱关源教授主编 的《电工基础(上册)》;
◆ 1978年邱关源率先在全国出版《电路(电工原 理Ⅰ)》,该教材为文革后出版的第一部高等学校电 路通用教材,及时吸取了国外电路教材的先进内容
4、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革实验
为了改变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面貌,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1997年,将计算机辅助分析引入实验电路设计和 实验数据分析比较。
从1997年始,电路课程实验达到一人一组,提高 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年,大幅度设置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设计并完成了10个电路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 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相结合。
保持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兼顾总学时减少情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与时俱进,建设立体化教材。除了传统形式的 纸质注教材外,将配齐《教学指导书及习题分析》、 《电子教案》。
3、《电路》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
(1)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内容从 “第1章 电路 模型与电路定律” 调整到“一阶电路”之前。
◆ 1982年,邱关源主编的《电路(修订本) 》 出版,并在1987年全国教材评选中获全国优秀奖。
◆ 1989年,邱关源主编的《电路(第三版) 》 出版,上、下册合计发行近120万册。
(2)近几年教材建设情况
1999年6月出版了“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 路(第四版)》。 除了主教材外,配齐了6部辅助教 材:
1、对电路课程的认识
(1)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 系的变化 :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强弱电专业的界 限,加强实践性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 发展,以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 人才培养的要求。
( 2)电路课程的变化:
总学时较过去有所减少 :100—120;70—90。
二、建设电路精品课程的总体思路和规划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 程。我们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全方位开展工 作。
◆充分发挥我校电路课程组的传统优势,精益求精。
◆狠抓电路课程在多媒体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和网 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源自文库弱环节。全体人员参与攻坚。
◆与我校网络学院开展联合攻关。
4、《电路(第5版)》新增内容简介
(1)在“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一章,增加了 “耦合电感的功率”一节。
(2)“电路的频率响应”单独作为一章介绍 。 除了谐振的内容外,增加了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 图和滤波器等内容。
(3)在 “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一章,增加 了“改进结点法”一节,并将一个元件作为一条支 路。
◆ “电路(第三版)”累计印量119万册;
◆ “电路(第四版)”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 材,1999年6月出版以来,累计印量60余万册。 且评 为西安交大优秀教材特等奖。
另外,还编写了大量的配套教材和辅助教材以及
(3) 获奖情况
电路课程 ◆ 198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首批一类课程称号, ◆ 1995年又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课程。 ◆ 1992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另外,结合计算机辅助分析,辅助设计实验电路, 了解实验无法观察到的电路复杂的系统行为。比较 计算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
使实验变得有趣味、有探索性,提高了学生对实 验的重视程度。
5、建立师资队伍持续发展的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依所在单位是全国 最早的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点之一和国家工科基础 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优势,通过学科建设和教学 改革,不断提高师资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3、我校电路课程在全国的地位
(1)师资力量雄厚
数十年来,在邱关源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努力下, 我校的电路课程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声誉。
目前,电路课程组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 水平高、教学效果优秀的师资队伍。
其中,教授2人,其中1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4人,讲师1人,助教1人。高级工程师2人。
博士—5人,硕士—1人,学士—4人。
1、2003年7月评为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
2、2004年7月陕西省精品课程;
3、2005年初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五、关于电路(第五版)编写的一些说明
1、对电路课程的认识 2、修订《电路》的指导思想 3、《电路》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 4、《电路》新增内容简介 5、对复频域分析方法的考虑 6、对扩充知识的考虑 7、立体化教材建设情况
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
(1)对青年教师,指定一名老教师传帮带。并 要求辅导、带实验、试讲。
(2)要求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能只局 限于1门课程的教学。
(3)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4)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
(5)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6)给中青年教师创造出国学习机会。
3、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加快课程信息化建 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
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将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有机结 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2)电子教案的制作与使用:针对我校课程信
总体规划:采取边建设、边完善,逐步申报学校 和陕西省精品课程,力争2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电路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现
1、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
1978年,在教学内容上率先引入电路方程的矩阵 形式;1983年开始将计算机辅助分析引入教学。
结合国家级教改项目“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及“电工电 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的研究工作,优化了电路课程的教学内容:
年龄:55岁以上1人,45—54岁4人,45岁以下5人。
(2)教材建设成绩显著:
我校的电路课程和电路教材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 誉,其中由邱关源教授主编的“电路”是全国高校使 用面最广的电路课程教材之一,
◆ “电路(第一版) ”为文革后的第一部电路教 材。
◆ “电路(第二版)”获1988年国家优秀教材奖;
一、西安交通大学电路课程基本情况
1、开课院系: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
学院、生命学院
总学分:4.5 总学时:80 课内学时:64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4
每年班级个数:50—60个小班 学生人数:1500—1800人
2、课程在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电路”课程为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 础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 课。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为电类专业的后续课程准备 必要的基础知识,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 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999年,“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路(第4 版)》出版。
2002年, 《电路(第5版)》列为“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目前编写工作进展顺利。
2、修订《电路》的指导思想
适应新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 内容体系;
继续保持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兼顾不同 层次、专业的需求的特点,有利于灵活、柔性地组 织教学;
◆ 《电路(第四版)学习指导书》,刘崇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 《电路与电磁场实验》,赵录怀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 《电路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赵录怀等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0年。
◆《电路(第四版)习题解析》,王仲奕等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2年。
(在第一届电工电子课程论坛报告的大会发言)
课程负责人: 罗先觉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电子教学实验中心
2005年11月
一、西安交通大学电路课程基本情况 二、建设电路精品课程的总体思路和规划 三、电路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现 四、建设效果 五、关于电路(第五版)编写的一些说明 六、关于教学服务系统 七、关于精品课程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由于课程体系中设置了“信号与系统”,电路课 程中可以不再讲授“复频域分析”的内容
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3)教材《电路》的发展情况:
1979年,邱关源主编《电路(电工原理Ⅰ)》 出版,
1982年, 《电路(修订版)》出版,该教材获 1987年国家级优秀教材奖。
1989年, 《电路(第3版)》出版。
电路课程网站和网络课件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 的客观环境,可以使学生方便地通过网络学习电路课 程。
◆电路网络课件:
电路 课件首页
课 课典 自 知 实 程 程型 测 识 践 向 内例 自 检 环 导 容题 练 索 节
课程导向:课程简介、预备知识、教学大纲、学时安排、
重点难点、参考书籍、教师介绍
课程内容:以章节顺序列出 典型例题:以章节顺序列出 自测自练:每章有小节练习、本章单元测验 知识检索:学术组织、科学家简介、
目前,按照新的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人才培养方 案,所有电类专业采用相同的教学大纲,实践性教 学包括6个实验(每个实验2学时)和4学时的计算机 辅助分析。
这些实验改革,不但使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电工 仪器和仪表,学会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而且促使 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 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
同时,弱化了复合支路的概念,对于 “ 回路方 程的矩阵形式 ” 和 “ 结点方程的矩阵形式 ” 则简 单介绍。
5、对复频域分析方法的考虑
全国大部分高校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和“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均设有 “信号与系统”。
息化建设的薄弱现状,首先于2001年研制了《电路课 程电子教案》,并已使用3届。普遍采用“多媒体电 子教案与常规教案相结合授课”方式,充分利用其信 息量大、信息形象生动等优点,解决了学时少的矛盾。 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开辟了新的途径。
(3)电路网络课件的制作和网站的建设
2003年6月开始组织全体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研 制电路课程网络课件,并在此基础上,建设了电路课 程网站,从而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
(2)在《电路(第四版)》,“一阶电路”和 “二阶电路”作为两章介绍。这次修订,将两章合并 为一章。这样,对于换路、动态电路、过渡过程、初 始条件确定等内容的介绍更合理,避免了一些重复, 且有利于组织教学。
(3)将“拉普拉斯变换”和“网络函数”合并为 一章。其主要原因是,原“网络函数”一章内容较少, 并且该章不能脱离“拉普拉斯变换”,因而不能作为 独立的教学内容。
题
播像
课程介绍:任务和特点、适用专业、教学内容简介
教师介绍:
教学安排:教学大纲、学时安排 教材介绍:课程组教材、国内教材、国外教材
参考资料:国际学术组织、国内学术组织、电学科学家 习题和典型题:链接网络课件 实验指导:
电子教案: 网络课堂(网络课件):
信息交流(网上答疑)、BBS(自由论坛)、课程快讯等。
◆《电路考研精要与典型题解析》,陈燕等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2年。
◆《工程硕士电路考试指南》,刘崇新主编,西 安交大出版社,2002年。
(3)目前的编写任务:
◆《 电路(第五版) 》为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 电路(第五版)教学指导书及习题分析 》
◆《 电路(第五版)电子教案 》
其中,教材和电子教案已完成初稿。将与电路网 络课件、电路网站的资源共同形成立体化教学环境。
上述措施的实施,大大提高了本课程组教师的整体 学历和教学水平。
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既有明确的科研方向又安心 基础课教学的师资队伍。
有4位教师已获得博士学位,1位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有3位教师出国学习。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教 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而且给课程组队伍的持续发展建 立了良好的机制。
四、建设效果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实践环节:共给出了七个实验,每个实验包括:
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实验演示 (录像)、注意事项、 思考题
◆电路课程网站的建设
多媒体 电子教案
本站首页
网络 学习课堂
习
授教
课 教 教 教参题实课 师信
程 介
师 介
学 安
材考 介资
与 典 型
验视 指频
教 学
息 交
绍 绍 排 绍料例导点 录流
将“电路复频域分析法”移至信号与系统课程中 讲授。
强化了计算机辅助分析的内容,通过上机使学生 基本掌握Pspice在电路分析、设计及实验数据处理等
2、持续抓好教材的系列化和立体化建设
(1)课程组编写教材历史:
◆ 1965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邱关源教授主编 的《电工基础(上册)》;
◆ 1978年邱关源率先在全国出版《电路(电工原 理Ⅰ)》,该教材为文革后出版的第一部高等学校电 路通用教材,及时吸取了国外电路教材的先进内容
4、围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革实验
为了改变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面貌,培养学生的 创新意识、实验技能和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1997年,将计算机辅助分析引入实验电路设计和 实验数据分析比较。
从1997年始,电路课程实验达到一人一组,提高 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0年,大幅度设置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 设计并完成了10个电路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并 与计算机辅助分析相结合。
保持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兼顾总学时减少情况和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与时俱进,建设立体化教材。除了传统形式的 纸质注教材外,将配齐《教学指导书及习题分析》、 《电子教案》。
3、《电路》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
(1)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的内容从 “第1章 电路 模型与电路定律” 调整到“一阶电路”之前。
◆ 1982年,邱关源主编的《电路(修订本) 》 出版,并在1987年全国教材评选中获全国优秀奖。
◆ 1989年,邱关源主编的《电路(第三版) 》 出版,上、下册合计发行近120万册。
(2)近几年教材建设情况
1999年6月出版了“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 路(第四版)》。 除了主教材外,配齐了6部辅助教 材:
1、对电路课程的认识
(1)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体 系的变化 :
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口径,淡化强弱电专业的界 限,加强实践性环节,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个性 发展,以适应21世纪科技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 人才培养的要求。
( 2)电路课程的变化:
总学时较过去有所减少 :100—120;70—90。
二、建设电路精品课程的总体思路和规划
2003年,教育部启动了高等教育精品课程建设工 程。我们的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目标全方位开展工 作。
◆充分发挥我校电路课程组的传统优势,精益求精。
◆狠抓电路课程在多媒体电子教案、网络课件和网 络资源建设等方面的源自文库弱环节。全体人员参与攻坚。
◆与我校网络学院开展联合攻关。
4、《电路(第5版)》新增内容简介
(1)在“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一章,增加了 “耦合电感的功率”一节。
(2)“电路的频率响应”单独作为一章介绍 。 除了谐振的内容外,增加了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 图和滤波器等内容。
(3)在 “ 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 一章,增加 了“改进结点法”一节,并将一个元件作为一条支 路。
◆ “电路(第三版)”累计印量119万册;
◆ “电路(第四版)”为“九五”国家级重点教 材,1999年6月出版以来,累计印量60余万册。 且评 为西安交大优秀教材特等奖。
另外,还编写了大量的配套教材和辅助教材以及
(3) 获奖情况
电路课程 ◆ 1988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首批一类课程称号, ◆ 1995年又被评为西安交通大学优秀课程。 ◆ 1992年获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 ◆ 1993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另外,结合计算机辅助分析,辅助设计实验电路, 了解实验无法观察到的电路复杂的系统行为。比较 计算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差异。
使实验变得有趣味、有探索性,提高了学生对实 验的重视程度。
5、建立师资队伍持续发展的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依所在单位是全国 最早的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博士点之一和国家工科基础 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的优势,通过学科建设和教学 改革,不断提高师资的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
3、我校电路课程在全国的地位
(1)师资力量雄厚
数十年来,在邱关源等老一辈专家教授的努力下, 我校的电路课程在全国具有很高的声誉。
目前,电路课程组已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学术 水平高、教学效果优秀的师资队伍。
其中,教授2人,其中1人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 4人,讲师1人,助教1人。高级工程师2人。
博士—5人,硕士—1人,学士—4人。
1、2003年7月评为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
2、2004年7月陕西省精品课程;
3、2005年初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五、关于电路(第五版)编写的一些说明
1、对电路课程的认识 2、修订《电路》的指导思想 3、《电路》教材内容结构的调整 4、《电路》新增内容简介 5、对复频域分析方法的考虑 6、对扩充知识的考虑 7、立体化教材建设情况
青年教师培养措施 :
(1)对青年教师,指定一名老教师传帮带。并 要求辅导、带实验、试讲。
(2)要求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不能只局 限于1门课程的教学。
(3)坚持教学和科研相结合,
(4)组织青年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教材编写
(5)鼓励中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6)给中青年教师创造出国学习机会。
3、注重教学方法改革、加快课程信息化建 设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
(1)教学方法的改革:树立了以教师为主导以
学生为主体组织教学、将传授知识与培养人才有机结 合、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在课堂教学中普遍采用了启发式和互动式的教学方法, 并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
(2)电子教案的制作与使用:针对我校课程信
总体规划:采取边建设、边完善,逐步申报学校 和陕西省精品课程,力争2年成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三、电路精品课程建设的具体措施和实现
1、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教学内容
1978年,在教学内容上率先引入电路方程的矩阵 形式;1983年开始将计算机辅助分析引入教学。
结合国家级教改项目“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及“电工电 子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的研究工作,优化了电路课程的教学内容:
年龄:55岁以上1人,45—54岁4人,45岁以下5人。
(2)教材建设成绩显著:
我校的电路课程和电路教材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 誉,其中由邱关源教授主编的“电路”是全国高校使 用面最广的电路课程教材之一,
◆ “电路(第一版) ”为文革后的第一部电路教 材。
◆ “电路(第二版)”获1988年国家优秀教材奖;
一、西安交通大学电路课程基本情况
1、开课院系:电气工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
学院、生命学院
总学分:4.5 总学时:80 课内学时:64 实验学时:12 上机学时:4
每年班级个数:50—60个小班 学生人数:1500—1800人
2、课程在相关学科人才培养中的地位
“电路”课程为电子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技术基 础课,是所有“强电专业”和“弱电专业”的必修 课。该课程主要任务是为电类专业的后续课程准备 必要的基础知识,在整个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 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999年,“十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电路(第4 版)》出版。
2002年, 《电路(第5版)》列为“十五”国家 级规划教材。目前编写工作进展顺利。
2、修订《电路》的指导思想
适应新的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 内容体系;
继续保持适应不同学校的教学要求和兼顾不同 层次、专业的需求的特点,有利于灵活、柔性地组 织教学;
◆ 《电路(第四版)学习指导书》,刘崇新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 《电路与电磁场实验》,赵录怀主编,高等教 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
◆ 《电路重点难点及典型题精解》,赵录怀等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0年。
◆《电路(第四版)习题解析》,王仲奕等编, 西安交大出版社,200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