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教学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特梭利教具
1960年代-1970年代
• 认知理论 • 代表人物 • 在课程与教学的运用
行为主义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历史
1970年代行为主义 1980年代后期认知行 为主义
行为改变技术 行为治疗
学生的学习兴趣 认知行为疗法
功能性行为分析
正向行为支持
8
应答性条件反射 巴甫洛夫的狗
无条件反应(生物的本能)
进 行 教 学
结 构 化 教 学
教 学 后 形 成 性 自 评 价 然
情 境 教 学
教 学 后 总 结 性 评 价
回合教学
• 将一个行为或活动进行工作分析,所分析 的每个单位行为都体现在训练的操作程序 中 。 • 例如:“拍拍手”:双手举起来→拍一下 (拍*下)→双手放下
• 有学习动机 • 具有模仿能力
全方位课程设计的要素
• • • • • • 学习目标 教材 学具 教学方法 练习时间 学习评价
无条件刺激
条件反应 中性刺激→条件刺激
获得 消退 泛化 分化 多级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过程分析
拉杠杆(R)
饥饿的小白鼠
S→R的联结 (操作性条件反射)
刺 激(S) 学习而来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相关概念 强化
惩罚
刺激
成正比
反应
第二篇
如何教
教育教学流程
教 学 前 评 价 课 程 设 计
回 合 教 学
工作分析
• 行为学派的方法;将整体行为的包含要素,有次 序的分析为较小的动作,以便于进行学习的方法。 • 要项: • 将目标动作依逻辑顺序细分成各个分解动作。 • 每个分解动作需要是具体、可观察、可评测的独 立行为。 • 依学生程度决定行为分析的细致程度,原则上一 次只教一项新技能。 • 将每个分解动作串联即可达成原来的教学目标。
统整课程
统整
常见的课程统整的模式
• • • • 融合模式(fusion) 多学科统整(multidisciplinary) 跨学科统整(interdisciplinary) 贯学科统整(transdisciplinary)
2014-6-22
第三篇
教什么
课程类型的发展
发 展 性 课 程 功能 性课 程︹生
主讲人:博士
2013.9.பைடு நூலகம்3
第一篇
理论篇
西方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缘起
•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 康米钮斯(Jan Aoms Comenius,1592-1670) • 洛克(John Locks,1632-1704) • 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 • 裴斯塔洛齐(Johann Heinrich Pestalozzi,1746-1822) • 福禄贝尔(Friedrich Wilhelm Froebel,17821852)
回合教学的要素
下 指 令
学 生 回 应 提 示 强 化 停 顿
结构化教学法
• • • • • 来源:结构化教学法(TEACCH) 元素: 视觉提示 结构化的空间 程序性流程
自然情境教学
• 意义:强调在真实情境或事先安排的类真 实情境中,进行沟通训练,以儿童为中心, 关注儿童的文化、社会经济背景、学习经 验等差异,教导儿童真实的沟通能力,即 使离开治疗室,儿童还是能够将他所学习 到的沟通技能应用于生活中


西方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的缘起
• 伊塔德( Itard,1775~1838) • 谢根( Seguin,1812~1880)在巴黎创办了世界上 第一所弱智者训练教育学校,并使用感觉运动训 练的方法教育训练弱智儿童 • 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1870-1952) • 1970年代以前:认知主义→皮亚杰、布鲁姆 • 1970-80年代中:行为主义 • 1980年代中期以后:认知行为主义、建构主义
全方位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
• • • • 学生的发展轨迹 班级中的差异教学 课程的包含范围 课程的调整:内容VS.能力
课程设计原则
• • • • • • • 由学生动机与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主) 共性与差异性 多感官的资讯刺激 允许学生犯错误 易于理解 给予学生与老师弹性 考量学生学习时的空间、移动性、环境布 置、时间等硬体需求
活实用 技能、 生活核 心︺
生 态 课 程
社区 本位 课程
︹社会
效度、 降低泛 化︺
融 合 性 课 程
全 方 位 设 计 课 程
全方位课程设计
• Universal Design for Learning;简称 UDL,通用课程设计 • 属于生态课程之一 • 意义:指所设计出来的教材与活动适 合所有学生学习,学生都有机会达成 他的学习目标,不论学生是否在听、 说、读、看、移动、写字等能力的差 异,所设计出来的课程在进行教学时, 可以达到最大的可用性。
自然情境教学原则
• • • • • • • • 以儿童的兴趣出发 以儿童为主导 在自然/类自然情境中进行干预 教学的执行者需要是儿童的重要他人 教学时兼顾沟通与交往的学习策略 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功能性 教学程序是自然性的 泛化是必要的程序
自然情境教学
• • • • 示范(模仿) 提示-示范 时间延宕 随机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