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文稿演示

合集下载

特殊教育中心培智学校劳动与技能课程标准

特殊教育中心培智学校劳动与技能课程标准

xxxx特殊教育中心培智学校劳动与技能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劳动技能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简单的劳动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职前劳动的知识和技能教育,通过劳动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形成热爱劳动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课程性质劳动技能课程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掌握生活必备的劳动技能,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且以实践学习为特征的必修课程。

课程具有以下性质。

(一)实践性实践性是劳动技能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最大特点,它要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直接经验获得劳动技能和劳动体验。

本课程基于“做中学”和“学中做”,强调知行统一、手脑并用,注重学生在操作、体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改善身心功能,提高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身心发展。

(二)生活性生活性是指劳动技能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体验生活、参与生活、适应生活。

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环境为依托,课程的资源来源于生活,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为背景,选择生活中必备且对学生发展有益的劳动技能作为核心教育资源,组织和设计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于生活,提高生活能力,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成长和发展。

(三)综合性综合性是指劳动技能课程具有多学科交又融合的特性。

本课程与生活适应课程内容结合紧密,与生活语文、生活数学、绘画手工和康复训练等课程有一定联系。

劳动技能的学习需要学生综合运用语文、数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认知、运动、沟通等多种能力,通过手脑并用的操作活动改善身心功能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技能的掌握(四)开放性开放性是指劳动技能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具有开放的特点。

本课程既要立足学生现实生活,又要关注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考虑课程的普适性,又要考虑学生生活环境的特殊性;既要适应当今社会的生活需求,又要体现未来发展趋势。

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课堂PPT)

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课堂PPT)

PARTTHREE 认真贯彻德、智、体、 语 文 、 数 学 、
美全面发展的方针,从弱智儿 音 乐 、 美 术 、
童出教身发学体.和对和训他智练们力,进有特行效点相地的应补实的偿际教其情育况智、思常
想 识
品 、
德、 劳动、
力和适应行为的缺陷。为使他 体 育 等 课 程 ,
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 虽 没 单 设 生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活 适 应 , 但
适应社会生活、自食其力的劳 动者打下基础。 要培养学生
是主
要内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 分 散 在 思 想
科学和爱社会主义的国民公德,品 德 、 常 识
懂得遵纪守法,讲究文明礼貌. 和 劳 动 等 课
使学生具有阅读、表达和计算 程中
的初步能力;发展学生的身心
6
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课程实施中处于最 上位,是课程实施各个环节的依据,包括教材编写、教学实 施、教学评价等。这一依据可以说是根本性的,是课程实施 的总指令。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特殊教 育提升计划(2014-2016)》为指导,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确定的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根 据培智学校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而研制。
《全日制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适应课程标准》 学习体会
2017年03月
目录
CONTENTS
01 什么是课程标准?
02 《生活适应》课程的追溯 03 《生活适应》课程标准的理解 04 《生活适应》课程标准的亮点与创新
PART 课程标准 ONE

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

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

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简介本讲义旨在解读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的相关标准,帮助教师、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标准。

通过本讲义的研究,您将了解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和要求,为学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指导。

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概述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国家教育政策和学校自身特点制定的。

该标准旨在培养学前儿童的综合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标准涵盖了学前教育的各个领域,包括语言与沟通、大运动与小运动、社会与情绪发展、艺术与创造力等。

标准解读语言与沟通语言与沟通是学前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标准要求学生能够听说读写,并能运用语言进行有效的沟通。

教师应通过游戏、故事以及日常情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学生还应该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大运动与小运动大运动与小运动是学前教育中的关键发展领域。

学生应该通过锻炼和体育活动,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和机会,以发展他们的大运动和小运动技能。

社会与情绪发展社会与情绪发展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目标之一。

学生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表达情感。

教师应该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鼓励学生与同伴互动,培养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

艺术与创造力艺术与创造力的培养是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生应该有机会参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应该提供创造性的活动和材料,激发学生的艺术天赋。

总结培智学校学前教育课程标准是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制订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标准涵盖了语言与沟通、大运动与小运动、社会与情绪发展、艺术与创造力等各个领域。

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促进他们的学习成长。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优秀课件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优秀课件
第二学段:要注重功能与实用性,密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 情景相联系,要将教学从学校课堂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偏 重体现功能性,以生活为中心,将生活逻辑作为教材编写 的基本线索,突出实用性
第三学段:要继续贯彻功能性的原则,教学密切联系生活 实际,并采用环境生态教学方式,向社区独立生活能力和 职业教育方面延伸。突出体现环境生态性,注意学生生涯 发展及其转衔,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要求相适应 ,设计体验社区、家庭生活的教学活动。
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使 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内容体系: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 实践三个方面。
(三)课程设计
总目标、领域、次领域、项目和教学目标
五个层次设计
1.学段划分:第一学段为1-2年级(兼顾学前教育) ,第二学段为3-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兼顾 职业教育)。
成,C稍加帮助完成,D帮助下完成,E未能完成)。在进入到下一个 内容。
二年级自闭症学生的短期个别化 教育计划——
长期目标:注意力训练 短期目标:认识和会说苹果 完成期限:每周四次,共六周 工序分析: 1认识苹果图片 2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苹果,说出苹果 3看到电脑屏幕上出现苹果,手触屏幕, 评估标准:四次练习,连续三次成功为B级.A==
划分98个项目:
智能发展 项目:41个; 社会适应项目:30个; 生活实践 项目:27个。
98个项目之下分642个长期目标:
课程标准编码:一级码(三个领域1.智能发展) 二级码(18个次领域1.1动作能力)三级码(98个 项目1.1.1姿势控制)四级码(642个长期目标 1.1.1.1能维持头颈部平衡以完成活动)。智能发 展领域1智能发展领域(实验稿)1.doc

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智能发展领域(实验稿)

全国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智能发展领域(实验稿)
1.2.6.1 能有正常的前庭感觉
1.2.6.2 前庭觉与视觉的协调
1.2.6.3 前庭觉与本体觉的协调
1.2.7本体觉:能侦测个体位置、力量、方向和身体各部位的动作,统合触觉与前庭觉做出迅速反应的一种感觉,它来自肌肉、肌腱、关节、韧带、骨骼等深层组织的感觉
1.2.7.1 能有正常的本体感觉
1.2.7.2 能感觉到肢体的位置
1.2.8.1 能调节动眼姿势
1.2.8.2 能具有身体识别能力
1.2.8.3 能进行感觉调节
1.2.8.4 能进行两侧性统合
1.2.8.5 能进行身体动作计划
1.2.8.6 能进行视动整合计划
1.3 认知能力
1.3.1记忆:在头脑中储存、积累、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1.3.1.1 能有物体恒存的概念
1.2.1.1 能有正常的视觉敏锐度
1.2.1.2 能注视眼前或周围的人事物
1.2.1.3 能追视人事物
1.2.1.4 能辨别不同物品
1.2.1.5 能辨别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图片和文字
1.2.1.6 能区分对象与背景物体
1.2.1.7 能对空间位置有知觉能力
1.2.1.8 能依据样本操作
1.2.1.9 能识别原色、间色、复色等
1.1.2移动力:转换姿势或移动身体,并能维持平衡
1.1.2.1 能翻身,包括仰卧、俯卧、侧卧等姿势转换
1.1.2.2 能由卧姿坐起来
1.1.2.3 能四肢协调地向前爬行
1.1.2.4 能四肢协调地向前跪行
1.1.2.5 能由坐姿站立起
1.1.2.6 能四肢协调地行走
1.1.2.7 能四肢协调地跑步
1.3.6推理: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结论或根据一般原理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数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数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第一部分前言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的一般性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数学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培智学校学生(以下简称“学生”)能够掌握的、必须的、和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生活数学课程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知识学习和生活技能形成的重要工具。

一、课程性质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及性、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生活数学课程的学习能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初步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为学生适应生活、适应社会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的培养目标。

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满足学生的个别化需求,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使得学生都能接受适合的数学教育,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发展的需要,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又要符合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特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理解、思考。

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以满足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

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教学活动应充分采用多感官并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科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科学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生活科学简介培智学校致力于提供全面的义务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目标。

其中,生活科学是关于科学知识和实践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探索并理解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概念和现象。

课程目标生活科学课程的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应用科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具体目标包括:-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生活的关系,并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和解决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究精神。

课程内容生活科学课程涵盖了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物质与变化:介绍物质的性质、变化和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2. 生物多样性:探索不同生物种类的特征和生态系统的关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3. 环境保护: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和解决方法;4. 科技与创新:介绍科技与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技应用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综合能力,生活科学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但不限于:-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现象,培养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展开合作研究,通过讨论和合作解决问题;-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科学概念和实践案例;- 视觉与实践:通过展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科学原理。

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成果并提供及时反馈,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课堂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合作研究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评估;- 作业与项目:布置科学实验报告、小组项目等任务,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测验与考试:定期进行科学知识和概念的测验,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结语通过生活科学课程,培智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成为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的综合人才。

我们将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5.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
“学段目标”分三个学段来阐述课程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 感态度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这种具体阐述,结合了每个学段的学习内容, 也结合了每个学段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
在阐述知识技能和数学思考的目标时,又会兼顾到课程的“常见的量”“数 与运算”“图形与几何”“统计”“综合与实践”五个领域。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报告提纲
一、培智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 课标的性质 • 课标的理念 • 设计思路 •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 • 数学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报告提纲
一、培智数学课程改革的经验与问题
二、课程标准中的内容
• 课标的性质 • 课标的理念 • 设计思路 • 数学课程的总目标 • 数学课程的学段目标 • 数学课程内容 • 实施建议
2. 课标的理念
评价观 三个目的(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
教学)。 按照个别化教育计划,有效实施差异性评价,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
价体系。
2. 课标的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观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须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
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 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教具学具作为学生学
4. 2009年由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办公室颁布《上海市
辅读学校实用数学课程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的实用数学课程。
1. 课标的性质
生活数学课程是培智学校义务教育阶段的一般性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 发展性、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培智学校学生要回归社会,在社会中生活,数学的学习就成了他们参与社会生 活的基础。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王辉Email:**********************南京特院特教与学前学院第一部分前言●《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简称¡°课标¡±,下同)是新时期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培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依据。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身心发展和特殊教育的基本规律,促进学生的自身协调发展,并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课标设计借鉴了当前国际社会智力与发展性障碍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培智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吸纳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培智教育的鲜明特色。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在培智学校就读的所有学生。

●根据培智学校教育的特点,本课标为综合文本,不再单独分册编写。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体现了保障儿童教育权利,实现教育平等的课程性质。

课标提供了兼顾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全面发展和显著个别差异的教学内容,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实践三个方面,按照学生接受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过程来规划教学目标系统。

课程设置目的在于提高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使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理念与特色●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采用以儿童为主体,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借鉴了智力/发展性障碍研究的新理念●课程借鉴了国内外关于智力与发展性障碍研究的新成果。

我国1987年首次颁布了与国际社会一致的智力障碍概念和标准;2006年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时,我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颁布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确定了新的智力残疾的概念和标准。

这一概念表述为:¡°智力残疾是指智力显著低于一般人水平,并伴有适应行为的障碍。

此类残疾是由于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障碍,使个体活动和参与受到限制,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11
• 特点 Ø工具性,人文性,生活性相统一。
12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培养学生适应生活的语文素养 • 语文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
与建构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 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 • 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和能力,思 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体现。 • 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质凝练的核心内容。
23
• 阅读:具有初步的阅读能力。
q能阅读简单的应用文及个人资料;
q能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例如:表格、说明书、时刻
表、购物清单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具有初步的阅读兴趣。
q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累计阅读绘本
或图书 18 本以上;
q能累计诵读或背诵儿歌、童谣、儿童诗、古诗 18-
50 首。
*写50个以上 *握笔姿势
中 书写(描写或抄写)生活中常用词语—写50-100个— 修改错字—使用不同的笔—书写习惯、写字姿势 *能用硬笔按笔顺规则书写汉字 *写100-300个
高 硬笔书写—写100-300个—书写习惯 *写300-500个
四、实施建议
31
(一)建立学科目标体系
主要解决问题: • 将课程标准中的内容与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目
52
2.开发利用其他课程资源 • 文本资源:如教师用书,教与学的辅助用书等。 • 媒体与信息技术资源:视频、电影、电视、广
播、网络等。 • 各种活动:如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
会、戏剧表演等。 • 各类场所,如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超市、商场、银行、车站、餐厅等。 • 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等。
*300~500个
*汉语拼*尝音试、自主声识母字、韵母、声调、音节

培智学校各科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各科课程标准

二、培智学校各科课程标准1. 生活语文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语文学段一 1 智力发展1.3认知能力1.3.1 记忆 1.3.1.4 能回忆刚刚经历过的事件1.3.5 概念形成 1.3.5.1 能理解物品名称1.4语言能力1.4.1语前能力1.4.1.1 能进行有意注意1.4.1.2 能对指定的刺激有探索的精神1.4.1.3 能静坐或等待至得到下一个指示1.4.1.4 能主动模仿动作1.4.1.5 能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指示1.4.2 语用能力1.4.2.1 愿意用语言表达需求1.4.2.2 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1.4.2.3 能结合情境理解语言或图片讯息1.4.2.5 能与人交流1.4.2.6 能用适当的烟瘾、语速和语调进行表达1.4.3 非语言沟通1.4.3.1 能对他人的目光有反应1.4.3.2 能对他人的表情有反应1.4.3.3 能对他人的身体动作有反应1.4.3.4 能对他人发出的语音、语调有反应1.4.3.5 能对他人出示的图片有反应1.4.3.6 能用表情表达情绪和需求1.4.3.7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1.4.3.8 能用语音、语调表达需求1.4.3.9 能用图片表达需求1.4.5 言语理解1.4.5.1 具有聆听能力1.4.5.2 能理解常用具体名词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语文学段一 1 智力发展 1.4语言能力 1.4.5 言语理解 1.4.5.3 能理解抽象名词1.4.5.4 能理解代词1.4.5.5 能理解常用动词1.4.5.7 能理解常用形容词1.4.5.9 能理解简单句1.4.5.10能理解禁止、否定的词句1.4.5.16能理解儿歌、童谣,获得语感和美感1.4.6 语言表达 1.4.6.1 能模仿发音1.4.6.2 能说常用物品名称1.4.6.4 能说代词1.4.6.5 能说具体动词1.4.6.8 能说陈述句1.4.7 识字与阅读 1.4.7.1 前阅读能力1.4.7.2 能注意环境中的视觉信息1.4.7.4 能认读常用汉字1.4.7.5 能认读常用词汇1.4.7.6 能认读句子1.4.7.7 能朗读课文1.4.8写字与习作 1.4.8.1 写前准备1.4.8.3 能书写简单汉字2 社会适应 2.2人际关系 2.2.1 角色认识 2.2.1.1 能认识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角色2.2.1.2 能认识不同情境中他人的角色2.4 社会责任 2.4.1 遵守规则 2.4.1.1 能有规则的概念2.4.1.2 能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语文学段二 1 智能发展 1.3 认知能力 1.3.5 概念形成 1.3.5.2 能描述个别对象的特征1.3.5.3 能描述某类物品的共同特征1.3.5.5 能说两类以上事物的上位概念1.3.5.6 能以一个简单的记号来代表某物1.4 语言能力 1.4.2 语用能力 1.4.2.1 愿意用语言表达需求1.4.2.2 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1.4.2.3 能结合情境理解语言和图片讯息1.4.2.4 能使用合乎情境的语言1.4.2.5 能与人交谈1.4.2.6 能用适当的语言、语速和语调进行表达1.4.2.7 能与人维持交谈1.4.3 非语言沟通 1.4.3.2 能对他人的表情有反应1.4.3.3 能对他人的身体动作有反应1.4.3.5 能对他人出示的图片有反应1.4.3.6 能用表情表达情绪和需求1.4.3.7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1.4.3.8 能用语音、语调表达需求1.4.3.10能使用沟通辅具与人沟通1.4.5 言语理解 1.4.5.3 能理解抽象名词1.4.5.6 能理解抽象动词1.4.5.7 能理解形容词1.4.5.8 能理解副词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语文学段二 1 智能发展 1.4 语言能力1.4.5 言语理解1.4.5.9 能理解简单句1.4.5.11能理解常用疑问句1.4.5.12能理解含有介词的句子1.4.5.13能理解含有连词的句子1.4.5.14能理解含有助词的句子1.4.5.15能理解别人叙述的一段话1.4.5.16能理解简短儿童文学作品,获得语感和美感1.4.6 语言表达1.4.6.3 能说抽象名词1.4.6.4 能说代词1.4.6.5 能说具体动词1.4.6.6 能说抽象动词1.4.6.7 能说含形容词、副词的短句1.4.6.8 能说陈述句1.4.6.9 能说否定句1.4.6.10能说疑问句1.4.6.11能说复杂句1.4.6.12能说一段话1.4.6.15能描述生活经验1.4.7 识字与阅读1.4.7.3 能认读拼音1.4.7.6 能认读句子1.4.7.7 能朗读课文1.4.7.8 能认识常用标点符号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语文学段二1 智能发展 1.4 语言能力1.4.7 识字与阅读1.4.7.9 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1.4.7.10能阅读图文结合的文章1.4.7.11能阅读记叙文1.4.7.15能使用字典、词典等工具1.4.7.16能有良好的阅读习惯1.4.8 写字与习作1.4.8.2 能书写汉语拼音字母1.4.8.3 能书写汉字1.4.8.4 能书写词语1.4.8.5 能写句子1.4.8.6 能写一段话2 社会适应2.2 人际关系 2.2.1 角色认识2.2.1.1 能认识自己在不同情境中的角色2.2.1.2 能认识不同情境中他人的角色2.2.1.3 能认识各种觉得的权利义务2.4 社会权责2.4.1遵守规则2.4.1.1 能具有规则的概念2.4.1.2 能了解生活中的各种规则2.4.2 认识权责 2.4.2.2 能了解自己的权利2.6使用常识 2.6.1 自然常识 2.6.1.1 能了解实用的自然常识课程领域次领域项目教学目标生活语文学段三1智能发展 1.3认知能力 1.3.5概念形成 1.3.5.2 能描述个别对象的特征1.3.5.3 能描述某类物品的共同特征1.3.5.4 能为某类物品下操作性定义1.3.5.5 能说两类以上事物的上位概念1.3.5.6 能以一个简单的几号来代表某物1.3.6推理 1.3.6.1 能做文字推理1.3.7解决问题 1.3.7.3 能一句原理原则解决问题1.4语言能力 1.4.2语用能力 1.4.2.2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1.4.2.3能结合情节理解语言图片信息1.4.2.4能使用合乎情境的语言1.4.2.5能与人交谈1.4.2.6 能用适当的语言。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

培智课程的基本共识
以生活核心
个别化教育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1.借鉴了当前国际社会智力残疾的最新研究 成果: ICF “支持”理念 。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 泛,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 2.体现培智教育的鲜明特色: 个别化教育将逐步成为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 形式。 3.本课标为综合文本,不再单独分册编写。

2.教师使用课标时应该通过观察和教学诊断对学生进行整 体了解、综合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兴趣、个性 特点的教学目标,再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 评估教学成效。 评估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施---评估教学效果





例子:1.4.5语言理解1.4.5.11能理解疑问句 评估: 0:对疑问句无反应。 1:对疑问句稍加反应。 2.在协助下能理解简单的疑问句(饿吗?) 3.能理解简单的疑问句(吃不吃饭?) 4能理解常用的疑问句(妈妈为什么生气了 ?)
过去:“先有教材后有学生” 。
现在和未来:“先有学生后有教材”。
第三部分
教学活动设计 ——将IEP中的教学目标转化成教学活动四月 主题.doc
教学主题 教学目标
劳动技能
生活语文
生活数学
生活适应
主题1
主题2
主题6
教学 单元
主题3
主题5
主题4
教学主题 集体教学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小组教学 教学目标3 个别教学 学科补救 教学 康复训练
1. 起步走,统一要求
2. 教会学生所有目标
个别化教育实施模式的关键:桥梁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位置
个 别 化 教 育 计 划
“7+5” 模式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1.3.6 推理:从具体事物或现象中归纳出一般结论或根据一般原理推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1.3.6.1 能做文字推理 1.3.6.2 能依据某些原则推理 1.3.6.3 能发现事物间的关系或规律 1.3.6.4 推理时能具可逆性 1.3.7 解决问题:以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过程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1.3.7.1 能依据自己的经验与记忆解决问题 1.3.7.2 能用错误排除法解决问题 1.3.7.3 能依据原理原则解决问题 1.3.7.4 能发散思维解决问题 1.3.7.5 能寻求帮助解决问题 1.3.7.6 能在众多解决问题的方案中选择合理的方案 1.3.7.7 能把解决问题的方法迁移到其他环境 1.3.7.8 能根据主题进行创作 1.4 语言沟通 1.4.1 语言能力:幼儿说出第一个字(有意义的音)前所应具备的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模仿能力等。 1.4.1.1 能进行有意注意 1.4.1.2 能对指定的刺激有探索的动机 1.4.1.3 能静坐或等待至得到下一个指示 1.4.1.4 能主动模仿动作 1.4.1.5 能主动积极配合各项指示 1.4.2 语用能力:在特定语景中理解语言和生成语言的能力。 1.4.2.1 愿意用语言表达需求 1.4.2.2 能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4.2.3 能结合情景理解语言或图片信息 1.4.2.4 能使用合乎情境的语言 1.4.2.5 能与人交谈 1.4.2.6 能用适当的语音、语速和语调进行表达 1.4.2.7 能与人维持交谈 1.4.2.8 能围绕某一话题与人对话 1.4.2.9 能把握沟通的时机 1.4.3 非语言沟通:以身体语言(非语言行为)作为载体,即通过人的目光、表情、动作和空间距离等来进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往。 1.4.3.1 能对他人的目光有反应 1.4.3.2 能对他人的表情有反应 1.4.3.3 能对他人的身体动作有反应 1.4.3.4 能对他人发出的语音、语调有反应 1.4.3.5 能对他人出示的图片有反应 1.4.3.6 能用表情表达情绪和需求 1.4.3.7 能用肢体语言表达需求 1.4.3.8 能用语音、语调表达需求 1.4.3.9 能用图片表达需求 1.4.3.10 能使用沟通辅具与人沟通 1.4.4 构音能力:构音系统由口腔、鼻腔、咽腔及其附属器官所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构音器官是下颌、唇舌、软腭,它们各自的灵活运动以及它们之间 的协调运动是产生清晰、有意义言语(语音)的必要条件。 1.4.4.1 能建立正确的言语呼吸模式 1.4.4.2 能提高言语呼吸支持能力 1.4.4.3 能建立正常的呼吸与发音的协调模式 1.4.4.4 能发音放松 1.4.4.5 能建立正常的声音响度模式 1.4.4.6 能建立正常的音调模式

培智学校低年段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培智学校低年段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

培智学校低年段数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一、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性质明确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性质,是制定培智学校数学教学目标与实施数学教学的关键。

培智学校实用数学课程吸收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等性质的同时,从当前培智学校学生障碍类型复杂、障碍程度重等实际情况出发,增加了“实用性”和“可接受性”。

(一)基础性数学的学习是培智学校学生回归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基础。

他们需要知道时间,会看钟表;需要饮食,应该知道控制食量;穿衣服要知道温度、湿度;掌握身体状况,知道身高、体重;出门乘车,要学会购票刷卡;去商场购物,要学会使用钱币,计划花钱消费;等等。

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体现,即适应生活的基础性。

(二)普及性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具有普及性,首先是由义务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

2006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所有适龄儿童“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这是我们认识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属性的法律依据,也是实施数学课程应遵循的准则。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也强调指出:“义务教育是国家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这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认识培智学校数学课程的具体属性。

(三)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培智学校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课程的地位,要着眼于培智学校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促进他们整体的和谐发展。

数学课程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提供最基本的,并能促进培智学校学生继续发展的数学教育。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要适应培智学校学生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使他们学会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的应用意识,并能够在情感、态度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可持续发展。

《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标解读》课件

《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标解读》课件

目录123研制基础研制说明课标解读教学实施4研制基础1针对轻度智力残疾儿童的《全日制弱智学校(班)教学计划(征求意见稿)》及1990-1993年间编写的教材开展教学。

1987-1993年2《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为依据针对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开展教学。

1994年10月3教育部颁发了《课程方案》以后,各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课程改革,课程整体呈现出生活化和功能性的倾向,“适应生活”成为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设置和课程模式体现出丰富的地区和校本特色。

2007年2月研制思路功能性课程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部分或者全部代替传统的一般性课程;它强调通过独立生活技能、职业技能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的教育促使学生成长为符合社会要求的公民。

功能性课程关注个人在日常生活领域,包括家庭、社区、工作场所、休闲和学校环境中所需要的技能和行为的发展,强调学生所学的一定要与学生的家庭和社区生活实际相联系,为学生未来自食其力做准备。

研制说明劳动与技术教育应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操作学习、设计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活动,其内容主要包括劳动实践、技能练习、工艺制作、简易设计、技术试验、职业体验等。

教育部在2003年颁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课程,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四个方面。

《培智学校劳动技能课程标准》突出劳动知识的普及、劳动技能的训练和适应能力的培养,因此与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的课程指导纲要相比,提高生活技能学习的比重,降低技术学习的比重,弱化对技术的理解、感悟与创造,强调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与普教课标的关系课标解读框架结构•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实践性生活性综合性开放性课程基本理念关注学生生活需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突出学生实践体验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康复课程设计思路学段划分目标制定内容安排开放性是指劳动技能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具有开放的特点。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2020年整理).pptx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讲义(2020年整理).pptx
(一)个别化教育的要求 《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提出了¡°学校应全面推进个别化教育,为每个 智力残疾学生制订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要求。个别化教育指为每位学生量身 定 制的教育计划,并依据该计划建立支持系统,实施教育教学和相关服务,并进行评估。
如 何 依 据 本 课 标 拟 定 个 别 化 教 育 计 划 是 实 施 个 别 化 教 育 的 关 键 环节,特作进一步说明。 拟 定 个 别 化 教 育 计 划 包 括 进 行 教 育 测 评 、个案综合分析,确定重点选择 目标,制定班级教学计划等步骤。各个步骤按以下方式进行: 1.教育测评 在 智 力 测 验 、适应行为测评基础上,为每个学生做进一步的身心特点和课程起点的 测评,了解分析他的教育教学需求。首先,进行身心特点调查,了解学生的身体发育的基本情 况, 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与康复需求等;第二,进行课程测评,依据本课程标准从智能 发展、
1.一般性课程的教学要求 (1) 第一学段 本 学 段 各 科 教 学 要 依 循 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起 点 、速度及水平,并与学生 实际的生活需求相 结合,在相应的课程中要求学生学会照顾自我,关心他人,形成良好 的生活方式,养成健 康的生活习惯,准备成为家中生活自理的成员。
生 活 语 文 课 程 教 学 应 从 学 生 学 6习 沟 通 开 始 。适合个体的沟通方式是引 导学生进入课程的
领域目标:领域 1,领域 2,领域 3 分段目标:学段 1,学段 2,学段 3 分科目标:1.生活语文、2.生活数学、3.生活适应、4.劳动技能、5.唱游与律动、 6.绘 画与手工、7.运动与保健、8.信息技术、9.康复训练、10.艺术与休闲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一、教学要求
为 了 适 应 培 智 学 校 学 生 障 碍 程 度 越 来 越 重 ,障碍类型越来越复杂,多 重障碍越来多的 情况,本课标的教学目标体系适用于个别化教育,也可以在分科教学中 使用,分别说明如 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EP的内容:个案综合分析
长期目标:课标明确
短期目标:教学目标
为什么要有个别化教育计划 ——学生如何学会642个教学目标
过去:
今天和明天:
1. 起步走,统一要求 2. 教会学生所有目标
1.生长发育中自然会 2.多种学习方式渠道 3.只有部分目标需要 教学 4. 需要教学目标进入
IEP
个别化教育实施模式的关键:桥梁
课程 个别化教育计划 教学
个别化教育计划的位置
“7+5”
个 别
模式


育 计
主题

教学
如何拟定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一步:成立实施小组。成员?? 第二步:制定计划的步骤: 1、实施小组分析学生的能力和需求。 2、确定满足学生需求的内容和目标。 3、设定与特殊需要相关的资源。 4、设计学生能达到的结果以及评估标准。 例子:
642个目标三个学段在7+3学科课程中的分布情况实施: 按教育部颁布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以生
活为核心进行教育教学。依据学生实际,按课程目标、单 元、主题、教材等流程进行。在教学活动设计时注意结合 学生的特点与个别需求,进行分层教学。 1.本课标的642个教学目标体系可以整体综合使用,也可以 配置到《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设置的一 般性课程和选择性课程中使用。(分科教学+主题教学)2 三大领域实验稿\3各科课程.rar3-生活适应(实验)1.xlsx
会穿鞋的个别化教育计划的设计
长期目标:会穿鞋 完成期限:2个月 短期目标: 1、区分左右鞋(2周左右) 2、学会穿鞋带(3周左右) 3、学会系鞋带(4周左右) 工序(以第三个短期目标为例) 学生的基点:已经能够区分左右鞋,并学会穿鞋带。 工序分析: 1两个鞋眼里留下的两段鞋带,调节到长短相近; 2把穿在鞋眼里的鞋带抽平、拉紧,但不要过紧; 3把两根鞋带交叉起来,抽紧; 4鞋带的两头各折成双股; 5把双股鞋带打一个蝴蝶结,抽紧。 评估标准:联系5次中连续成功4次为A(A独立完成,B口头提示下完
成,C稍加帮助完成,D帮助下完成,E未能完成)。在进入到下一个 内容。
二年级自闭症学生的短期个别化 教育计划——
新的课程标准*
划分98个项目:
智能发展 项目:41个; 社会适应项目:30个; 生活实践 项目:27个。
98个项目之下分642个长期目标:
课程标准编码:一级码(三个领域1.智能发展) 二级码(18个次领域1.1动作能力)三级码(98个 项目1.1.1姿势控制)四级码(642个长期目标 1.1.1.1能维持头颈部平衡以完成活动)。智能发 展领域1智能发展领域(实验稿)1.doc
2.课程结构: 总目标:使智力残疾学生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
法》赋予所有适龄儿童少年的受教育权利,尊重其个别差 异,发掘其潜力,康复其功能,促进其智能发展,推进其社会化 进程,提升其生活实践能力,最终将他们培养成为自立自强, 适应生活,服务社会的公民。
学段要求:
第一学段:要依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点、速度及水平,并 与学生实际的生活需求相结合。偏重体现发展性,遵循儿 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序阶
0:对疑问句无反应。 1:对疑问句稍加反应。 2.在协助下能理解简单的疑问句(饿吗?) 3.能理解简单的疑问句(吃不吃饭?) 4能理解常用的疑问句(妈妈为什么生气了
?)
第二部分
个别化教育计划设计
什么是个别化教育计划(IEP)
为一个残疾儿童量身定做的教育计划

台湾做的比较好。培智学校认同度高,其他类特教学校也可以做)
(一)课程标准的特点:
1.借鉴了当前国际社会智力残疾的最新研究 成果:
ICF “支持”理念 。需要环境提供全面、广泛 ,有限和间歇的支持” 。
2.体现培智教育的鲜明特色: 个别化教育将逐步成为培智学校的主要教育
形式。 3.本课标为综合文本,不再单独分册编写。
(二)课程性质 课程设置目的:在于提高智力残疾儿童的
2.教师使用课标时应该通过观察和教学诊断对学生进行整 体了解、综合分析,找到适合学生学习需求、兴趣、个性 特点的教学目标,再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实施教学活动, 评估教学成效。
评估分析---确定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设计----教学实施---评估教学效果
例子:1.4.5语言理解1.4.5.11能理解疑问句 评估:
(二)当前培智学校的学生:
(1)智力障碍的学生 三项指标: 智商IQ在可训练范围及需要康复范畴 具有显著的社会适应障碍
18周岁以前患病 (发育年龄期间)或年龄 更大者
(2)发展性障碍的其他学生 发育年龄期间出现:运动障碍、社交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等
结论:学生决定课程
二、培智学校课程介绍
培智课程改革的基本共识:
第二学段:要注重功能与实用性,密切与学生的实际生活 情景相联系,要将教学从学校课堂扩展到家庭和社区。偏 重体现功能性,以生活为中心,将生活逻辑作为教材编写 的基本线索,突出实用性
第三学段:要继续贯彻功能性的原则,教学密切联系生活 实际,并采用环境生态教学方式,向社区独立生活能力和 职业教育方面延伸。突出体现环境生态性,注意学生生涯 发展及其转衔,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生活要求相适应 ,设计体验社区、家庭生活的教学活动。
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绍文稿演示
(优选)培智学校课程标准介 绍
第一部分:学生与课程 第二部分:个别化教育计划 第三部分:评估与教学活动
第一部分
学生与课程
一、学生
(一)特教学校面对的学生:
从程度上,面向日益严重的学生 从类别上,面向多重障碍的学生
学生导致特教学校功能的变化:
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普通学校融合教育的资源中心 。
独立生活能力,促进其平等参与社会,使 他们拥有尊严、获得幸福、实现人生价值 ,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内容体系:从智能发展、社会适应和生活 实践三个方面。
(三)课程设计
总目标、领域、次领域、项目和教学目标
五个层次设计
1.学段划分:第一学段为1-2年级(兼顾学前教育) ,第二学段为3-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兼顾 职业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