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
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初步反馈意见
受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广东省教育厅教育发展评估中心委派,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组一行11人,于2009年12月17日至19日对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进行了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

几天来,评估组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开展评估工作,先后听取了荔湾区教育局江智涛局长的推荐意见,梁盛祥校长的自评报告,查阅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学科教学的有关档案资料,进行了部分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召开了学校行政领导、教师、学生座谈会,听课47节(18节推荐课,优秀率34%,优良率83%),基本覆盖了所有学科,并在体育等学科进行了学生学业状况抽查测试,察看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及各功能室。

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全面考察了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保障、教学实施、教学效果等方面的情况,形成评估意见。

一、基本评价
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完全中学,占地2.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

前身是创办于1948年的私立众贤中学。

1950年更名为大北中学,1953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将大北中学改办为公立广州市第十二中学,2005年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2006年3月,更改为现名。

评估组一致认为:“广州市西关外国语学校,有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师队伍团结敬业,综合素质高。

是一所办学特色鲜明,校园文化浓郁,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潜力巨大的外语特色学校”。

(一)积极探索实践,发展定位准确
西关外国语学校61年办学历程,是不断探索发展道路的历程,2005年被评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学校遵循“德、诚、正、朴”的校训,秉承“培养走向世界的一代新人”的办学理念,把握教育发展脉搏,于2006年初,确立了办“现代化、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外国语学校”的奋斗目标,对学校发展进行了准确定位。

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学校走特色强校之
路,外语教学水平逐步提升,科技环境教育不断加强,体育传统项目得到保持与发展。

特色的打造,促进了学生、教师、学校和谐有个性地发展。

形成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二)加强制度建设,打造高效管理体制
一是坚持民主治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教职工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绩效工资制“四制并行”的管理模式。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党委、教代会、学生团体的监督保证作用。

制定了一整套学校管理制度,规范了管理,提高了效能。

“党政协调、勤政廉洁、结构合理、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已初步形成。

二是构建了较为完善的新课程实施机制。

学校坚持每周“集体备课听课制”;坚持实施“年级组长、科组长负责制”,增强了年级组长、科组长的责任感,提高了工作效率;学校实行以科组为管理层级的年级组、教研组并存的管理体制,有效加强了学校对教学的监控和管理。

三是初步建立了发展性的评价机制。

学校坚持实施科组、备课组教师自评、互评制,增强了备课组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学校实施学生评教评学制,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不仅仅关注教育教学的最终效果,注重了过程评价,在评价方法上注意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学校出台了《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并重新编定了《学生管理手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完善了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

“制度主导”的管理运作机制,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水平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逐步使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轨道。

学校被评为广州市民主管理三星级单位(最高级别),广州市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一是大力开展校本培训。

学校先后开设了《外国语学校模式下中学教育教学模式的建构与探讨》和《德育全员培训》校本课程,聘请了张道真教授为顾问,指导学校英语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后邀请了郭巧智、刘良华、林淑媛、姚继业、崔康常、温风、强海燕等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到校讲学。

多名校内骨干教师走上了校本培训讲坛,加强了校内培训。

二是不断加强校本教研,促进科研兴校力度。

学校坚持“教学课题化、科研成果化,成果实践化”,逐步形成了“分管校长——分管行政——教研员——科组长——科研骨干——全体教师”的科研组织体系。

学校实施了“特约教研员制”,加强了教学研究的力量。

学校通过《新课程实施中同伴合作学习的研究》课题实施,开展了同伴合作学习研究,促进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

三是引入竞争机制,激活教师发展潜能。

学校坚持“聘用、考核、培养”相结合,采取“公开岗位、平等竞争、双向选择、择优聘用、目标管理”的办法,将竞争机制引进教师队伍,制定了《教师教学自我评价表》,从职业道德等十个方面进行自评。

形成了“上岗靠本事,待遇看贡献”的良好竞争局面,提高了优秀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化水平;
四是培养青年教师,夯实学校发展基础。

青年教师的教育和培养已形成常规套路。

通过“老带新”结对子、外出培训、继续教育,以及公开课、“五个一”(一份计划,一份教学设计,一堂公开课,一份考试题,一篇论文或总结)的评比活动,“一、三、五、八”成才工程(一年入门,三年上路,五年出成果,八年成骨干),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目前一批青年教师被确定为省、市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已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

五是鼓励外出学习,注重校际合作。

学校通过“走出去”的方式,鼓励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多次组织教师到香港、深圳、成都等地的高校和中学交流学习;学校还创造条件,选派多名教师到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进修学习。

学校邀请了一批外籍教师来校开展口语教学工作;学校和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等高等院校签订了合作协议,外聘优秀法语、德语和日语人才,整体提升学校外语教学水平。

目前,一支“素质高、能力强、效果好”的优秀教师队伍基本形成,并实现良性发展,为学校教学水平的稳步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

(四)、推进课程改革,打造课程特色
学校是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样本学校。

依据《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意见》,制定了《新课程实施方案》,在保证开齐国家课程的前
提下,着力进行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

先后制定了《学校课程开设方案》、《校本课程计划》、《模块说明及选修建议》、《学分认定方案》等,逐步形成课程建设特色。

一是科学规划发展,形成外语课程特色。

学校开发编印了《英语大世界系列教程》校本教材,包括《英语口语教程》、《英语阅读教程》、《外国文学选读》、《荔湾新八景》、《校园英语100句》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英语校本教材,还开设了日语、法语,德语等小语种课程,供学生选修。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创建了独特的英语情景教学区,构建了适合学生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外语教育课程体系,形成了校园外语学习氛围,突出了外语教学特色。

近三年,学校有多名学生在市级以上英语竞赛中获奖。

高二学生彭嘉宝,郭璐同学被选拔为中美交换生,公费赴美留学。

学校国际化教育交流的绿色通道正在形成。

二是发挥传统优势,形成排球课程特色。

学校面对全体学生开设《软式排球》校本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一定的排球技术。

同时,学校积极探索“体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促使专业队员把对体育的热爱迁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之中,努力做到“体教兼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学校排球队连续五届代表广州市参加省运会比赛。

女队连续取得五届冠军,男队取得一届冠军,四届亚军,并多次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青少年排球队切磋球艺,在中外青少年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多年来,学校为省运动队和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批体育专门人才。

学校是“全国先进传统项目学校”,广东省、广州市排球传统项目学校,全国中学生排球协会会员学校。

(五)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全面发展
一是注重德育团队建设,构建德育网络。

学校成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和指导学校的德育工作;学校重视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工作指导,成立了班主任工作委员会;建立了副班主任制度,培养班主任队伍的后备力量;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德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学校形成了以“教导处--级组--班主任”为主干力量的德育管理网络,层级管理清晰,职责明确;建立了以“团
委—学生会—学生级委会”为核心的学生自我管理机构,促进学生“自我成长,自我批评、自我教育”;学校协调家庭和社会力量,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德育网络,学校、各年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学生教育问题,加强家校沟通的力度;学校有兼职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制讲座。

二是依托校本研究,进行新时期素质教育工作探索。

学校开展了区级十五规划课题《综合素质评价过程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探索》的研究,开展了“主题班会专题系列”研究实验,围绕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法制教育、诚信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生学分认定制度》,重新建构了学生评价体系;研发了学生综合评价系统软件,借助信息技术优势提高了评价的科学性、直观性,并做到了及时反馈;学校一直注重对学生的正面激励作用,通过一系列的评比竞赛活动,建立了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

三是开展科技环境教育,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学校一方面通过学科课堂主渠道渗透科技环境教育;另一方面,通过“科技创新大赛”、“环保征文”、“科技讲座”、“社区宣传”、“五个一”(做一个发明作品、设计一个创新方案、读一本或一篇科普文章、看一部科技电影、写一篇科技论文)评比活动等,增强学生的科技环境意识。

近三年来,学生参加国家、省、市学科竞赛多次获奖,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环保竞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广东省青少年创意大赛一等奖等多项国家和省级奖励,08届排球队员汤年辉同学,在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中获奖并顺利进入名牌大学学习。

学校高考成绩始终位于同类学校前列,本科升学人数有所提升,实现了学生教育的“低进高出”。

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均达99%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84%,违法犯罪率为零。

学校生源质量不断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学校是国家级绿色学校,广州市文明窗口单位,广州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连续8年被评为广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先进单位,荔湾区五星级书香校园等荣誉称号。

二、发展建议
(一)进一步完善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基础规划建设
希望区委、区政府一如既往地支持关心学校发展,进一步落实人员编制,满足正常办学要求;迅速启动国际交流中心、学生公寓和体育馆的建设,增强办学实力,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进一步完善新课程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学校发展
建议学校不断完善教师专业化发展机制,加大科研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资源整合,提升管理水平,推进新课程实施;学校要全面总结这几年所取得的成绩,根据新课程改革和学校发展要求,进一步提炼发展理念,形成系统的办学理论,并内化为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在打造以英语特色教学强校的同时,促使各学科均衡协调发展,真正实现“现代化、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全面发展。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九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