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主题征文精选3篇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政主题征文精选三篇【2020版】
篇一
当今世界,物欲横流,人们无利而不往,廉洁修身,有时已被金钱、名声、利欲抛之于脑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如何抵制万千诱惑,辟一方净土,行为官之廉,修行政之德,磨砺群众赋予的锐亮之剑则成了具有时代意义的重大课题。
说到廉洁,古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砥砺精神之道,今有周恩来总理“四菜一汤”招待客人的廉政之行。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恶奢侈、倡俭朴的传统,把拥有清贫、清正、清苦作为众望所归,视为无价之宝。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在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时候,无不重道义,由此而使人性笃实、生活充实、神情踏实。对领导干部而言,以德生俭,以俭养德,不仅是素质要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廉洁修身是一种信念和操守,是“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的爱国情怀;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不悔选择;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追求。廉洁修身,就是要把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作为自己须臾不可忘却的根本,深怀为民之心,善谋利民之策,常思便民之行,多干惠民之事。把勤政廉洁视为生命的第一要义,工作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努力做到清廉为官,勤政为民。
再说腐败遭致祸害,纵览古今,这样的反面教材我们也接触很多。古有乾隆宠臣和珅,搜刮民脂民膏,数目之大、数量之多无人能及;今有曾在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任职的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的金钱财物,数目多达
544万余元,造成了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和极端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些人因为自己的一己私念失足悔恨,贪图一时的享受却落得了一世的骂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贪污腐败的根源在于人们无休止的欲望。为官先为人,一个真正清正廉洁的好官首先是一个忠诚正义的好人,我们党员干部要坚持内外兼修,从小事做起,严格自律,在不断强化外部制约的同时苦练内功,加强对自我的约束,提高自身道德修养。用“如履薄冰”的精神对待权力,要以百般的意念和坚持去接受烈火的冶炼,钢锤的煅打,雨水的淬浇,然后铸身为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显露锋芒,彰显锐气,作党的忠义之剑、社会的正义之剑,人民的护卫之剑。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腐败政自明。做一个洁净之人。净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具有的一种品质。只有做到内心净、身手净、风气净,只有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看得住心神,经得住考验的党员干部才能自纯自清,永葆本色;勤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保持的一种习惯。只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戒非分之想,才能保持思想的纯洁;而慎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当坚持的工作方法,只有慎权慎独慎微,管得住自己,抵制住诱惑,经得起考验,始终做到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事,坦坦荡荡做人,才能得到人民的肯定和承认,才能无愧于人民公仆这个光荣的称号。
修廉洁之身,行为官之廉;砺锐亮之剑,修行政之德,是一种追求,亦是一种境界。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该做到一心为公,不计个人得失,不以个人好恶行使权
力,要始终坚持原则,申张正义,公道正派。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淡泊名利,一身正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篇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中国的酒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们对酒的认识不断变化,文人墨客们嗜好的酒也不再具有那么浓厚的文化氛围,养生、斗酒等也被公款消费带来的恶劣影响和巨额的公款支出所取代。更有甚者,在官场酒文化的熏陶下献出了脆弱的生命。据《中国酒患调查》显示:全国“破过酒戒”的人不少于8亿,其中“喝酒成瘾”的酒民接近2亿;每年产酒380亿公斤,喝掉300亿公斤。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酒产品生产国、消费国。而在酒品消费中,公务消费又占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在“两袖清风一肚子酒精”、“酒是粮食精,越喝越年轻”的豪言壮语怂恿下,越来越多的公务人员饱受“酒精”的折磨。相信除了酗酒成性的酒疯子,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健康浸泡在酒精里,对于喝酒的危害,相信公务员都心知肚明。那么,为什么仍有那多公务员在“酒精考验”的道路上“前仆后继”?更有胜者,把喝酒作为一种“灰色技能”。因为从现实来看,在一些地方,喝酒已经成了一种官场文化和潜规则,更是公务员们体现能力、开展工作甚至安身立命的重要方法和手段。
俗话说,“酒能乱性”。无论是在民间还是在官场,常常会有一些人酒后“失态”,
轻则引来贻笑大方,重则“坏事”、“惹事”、“闹事”。特别是一些领导干部,由于酒后控制不住自己,要么管不住自己的嘴,胸脯一拍就表态、承诺;要么管不住自己的手,随意打人、伤人;要么管不住自己的腿,两脚一抬就进色情场所。这些官员的酒后“失德”,既败坏党风政风,使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受到严重损害,更会使自己和家人身败名裂。
许多官员受到了酒精的“毒害”,而无法分清是公务性应酬还是私人性交往,使得酒精文化中的内容和涵义也越发的具有引申意味了。迎来送往要“以酒助兴”,请客吃饭要“以酒显赫”,结交办事要“以酒为媒”,酒消费成为礼尚往来的必不可少的感情投资。其实,纵论起官场酒消费大多是在进行人情消费和人情投资而已。但凡投资是需要回报的,有的人希望回报地位;有的人希望回报利润;有的人要的是铁关系;有的人要的硬靠山。既然有人投资,就要有人“欠债”,无论对方何种索取,人情投资都要求受惠者有义务为投入者提供所需,有责任为其“办事”。
总而言之,在酒桌上,逼着官员频频举杯、干杯往往不是感情好的体现,而是想通过酒精来麻醉你,让你失态,“感情投资”后则是少不了的真正的“资本运作”。
有的官员说:“喝酒对身体是有益的”。过度喝酒危害极大,那些热衷于喝大酒、喝好酒的人说出这样的话一是对自己和家人不负责,二是对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人民不负责。试问一个这样的人,如何能够成为人民公仆?再问一个嗜酒如命、放纵自己的人,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和子女?
如何遏制这种官场“酒文化”体现出来的公务接待不良风气呢?一是要制定完善公务接待制度,严格按照标准,加强审计;二是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遏制公款吃喝的同时,坚决查处各种行贿受贿;三是宣传部门要加大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刹住“吃喝风”,呼吁社会监督举报,让每一个公务人员自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也为我们的下一代树立良好形象。
篇三
两个被工作困扰的年轻人到寺院里找一位得道高僧,称自己的工作太苦闷,实在呆不下去了。高僧闭着眼,就说了五个字:不过一口饭,然后就不理会他们了。年轻人似乎都悟道了,于是下山。其中一位很快辞职,回家乡务农,几年后因为搞创新,闯了一条致富路;而另一位则仍旧在原来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继续工作,几年后也升职加薪,谋得不错的生活。两人年轻人不解,便讨论起当时对高僧赠予的五个字的理解,辞职的年轻人说“不过一口饭”,我没必要为此受气,有更适合我的地方,所以我选择离开另谋出路;另一年轻人则说,我理解的是只是为了挣口饭吃,凡事受点累受点气算得了什么,少发牢骚、少发脾气,做好本份,所以我就坚持下来了。
他们都认为自己理解正确,便又去寺院中找那位高僧求解。高僧仍紧闭双目,徐徐说道:不过一念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