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
什么是媒介融合
![什么是媒介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aa5de40816fc700abb68fc77.png)
一、什么是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这种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更多的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
“媒介融合”( 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
媒介融合的实质是消费者可以用无所不能的终端通过无处不在的网络,获取各自所需要的服务。
定义1.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其最简单的定义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
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I·浦尔认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 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的“媒介融合”更多是指各个媒介之间的合作和联盟。
3.喻国明教授在《传媒经济学》中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所依赖的技术越来越趋同,以信息技术为中介,以卫星、电缆、计算机技术等为传输手段,数字技术改变了获得数据、现像和语言三种基本信息的时间、空间及成本,各种信息在同一个平台上得到了整合,不同形式的媒介彼此之间的互换性与互联性得到了加强,媒介一体化的趋势日趋明显。
类型“新闻业融合”五种类型广义的“媒介融合”包括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结合、汇聚甚至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的融合,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媒介融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早在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便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新闻业融合”)的类型,前三种是从“媒介组织行为”来划分的,后两种则是以从业人员的角度进行划分的:1.所有权融合大型的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的媒介,因此能够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如美国佛罗尼达坦帕市的媒介综合集团,美国俄亥俄州的新闻电讯集团,都是将各自在同一地区所拥有的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和网站进行了融合。
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5cd8060066f5335a8121a8.png)
龙源期刊网
媒介融合的概念界定与内涵解析
作者:
来源:《中国广播》2012年第05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蔡雯教授认为,“媒介融合”包含三个必不可少的核心内容:媒介内容的融合、传播渠道的融合、媒介终端的融合。
并指出“媒介融合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此外,我国其他研究者也曾提出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
我们认为,媒介融合是缘于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而导致的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和过程。
媒介融合的内涵与外延可概括为四个层面,即媒介技术的融合、媒介业务的融合、媒介所有权的融合以及媒介政府规制的融合。
1.媒介技术融合。
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最为本质的一点,它包涵信息源融合、传输渠道融合、接收终端融合三方面。
2.媒介业务融合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业务形态融合、业务技能融合、业务战术融合、业务战略融合。
3.媒介所有权融合,从广义上讲,媒介所有权的融合,既包括传媒领域内部各媒介机构之间的所有权融合,也包括传媒机构通过跨行业、跨领域发展,与其他领域内的相关机构所形成的所有权融合。
4.媒介政府规制融合,在媒介融合的进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媒介融合的重要外部环境之一。
媒介融合的源流,含义,背景
![媒介融合的源流,含义,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8406997f011ca300a6c39049.png)
概念的源流融合一词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核心。
国外源流媒介融合0(Media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IthielDeSofaPool)提出"1983年他在其5自由的科技6(八"TechnologiesofFreedom)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0(the convergenceofmodes)"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径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随着媒介的发展和技术的更新,媒介融合呈现出诸多全新的特质"媒介融合的核心思想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0.近几年,不断有西方学者尝试对/融合新闻0或/融合媒介0做出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美国南加州大学安利伯格传播学院教授Larry Pryor认为,/融合新闻发生在新闻编辑部中,新闻从业人员一起工作,为多种媒体的平台生产多样化的新闻产品,并以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大众,通常是以一周七日!每日24小时的周期运行"0.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融合媒介0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0"-2003年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李奇#高登(RichGordon)便根据不同传播语境下Convergence所表达的含义归纳了美国当时存在的五种/媒介融合0的类型:1!所有权融合(ownershipC"nvergenee);2!策略性融合(Ta"tiCalc"nvergenee)3!结构性融合(StructuralConvergenee);4!信息采集融合(Information一gathering convergenee);5!新闻表达融合(St"rytellingor presentationeonvergenee)"同一年,美国的另一位学者戴默(Lor1Delno)和其他几位在美国鲍尔州立大学(BanStateuniversity)任教的学者在融合连续统一体:媒介新闻编辑部合作研究的一种模式中也提出融合连续统一体。
新闻传播中的媒体融合
![新闻传播中的媒体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167a24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4.png)
新闻传播中的媒体融合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闻传播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革。
媒体融合作为其中最重要的一环,不仅改变了新闻报道的方式和手段,也对传媒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新闻传播中的媒体融合现象,并分析其带来的影响。
一、媒体融合的定义及形式所谓媒体融合,是指不同类型的传媒机构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共同合作,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整合互联网、电视、手机等多种媒体形式,打破传统单一形态的局限,实现信息的跨媒体、全媒体传播。
其具体形式包括平面媒体向网络媒体的转型,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深度结合,手机新闻的崛起等等。
二、媒体融合的意义和目的1. 拓宽传播渠道:媒体融合使得传媒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发布信息,例如通过网站、微博、手机APP等多种形式,将新闻及时、快速地传递给受众。
2. 提升传播效果:通过融合多种媒体形式,可以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传播信息。
例如,通过视频、图片等多媒体元素的运用,提升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和感染力。
3. 完善媒体体验:媒体融合可以为受众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
通过定制化推送、互动评论等功能,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增强传媒机构与用户之间的联系。
三、媒体融合的影响与挑战1. 影响传媒机构的运营模式:传统媒体机构在媒体融合过程中需要进行资源整合、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发展。
同时,媒体融合也增加了传媒机构之间的竞争,使得媒体行业更加市场化。
2. 挑战传媒专业素养:传媒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跨媒体的传播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模式。
同时,他们还需要关注信息真实性、传播伦理等问题,维护媒体行业的公信力。
3. 改变受众的获取方式:新媒体的兴起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他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等终端获取新闻资讯。
这对传统媒体形态提出了挑战,同时也为媒体融合提供了发展空间。
四、媒体融合的应用案例1. 新闻APP:新闻机构通过开发手机APP,将新闻实时推送给用户,并提供个性化推荐、收藏、评论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媒介融合案例分析
![媒介融合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6c01b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6.png)
媒介融合案例分析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的结合与融合,通过整合不同媒体的优势,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和用户体验。
下面是一个媒介融合案例的分析。
案例背景:某时尚品牌推出了一款新的女装产品,并希望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进行推广。
媒介融合方案:该品牌选择了电视、杂志、社交媒体和线下活动四个媒介进行融合。
1. 电视广告:品牌录制了一支精彩的电视广告,展示了产品的时尚和风格,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
2. 杂志广告:品牌在知名时尚杂志中发布了多个广告版面,增加了品牌在目标受众中的曝光和认可度。
3. 社交媒体推广: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产品图片和视频,品牌吸引了更多的粉丝和关注者,增加了品牌的可见度和声誉。
4. 线下活动:品牌举办了一场时尚秀,邀请了明星和媒体人士参加,并开设了体验店,让消费者可以亲自感受和购买产品。
分析:1. 媒介渠道多样化:通过选择不同的媒介,品牌覆盖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并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
2. 媒介融合增强传播效果:通过在电视广告中展示产品的时尚和风格,再通过杂志广告和社交媒体推广加强品牌形象的塑造,品牌传播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得到了增强。
3. 用户体验优化:通过线下活动举办时尚秀和体验店的方式,品牌让消费者可以亲自感受和购买产品,提高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4. 线上线下结合:通过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和线下活动的举办,品牌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打造了更全面的品牌形象。
结论:该品牌通过媒介融合的方式进行推广,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曝光度和认可度,并通过线下活动和社交媒体的结合,实现了品牌形象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媒介融合不仅提升了传播效果,也增强了用户体验,为品牌带来了更多的商业价值。
媒介融合专题重点归纳总结
![媒介融合专题重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a321754f12d2af90342e622.png)
媒介融合专题一、定义及内容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教授伊契尔·索勒·浦尔首先提出:媒介融合就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狭义:将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在一起,产生"质变",形成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如电子杂志。
广义:一切媒介及其有关要素的融合,不仅包括媒介形态,还包括媒介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融合。
换言之,媒介融合是信息传输通道的多元化下的新作业模式,是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通道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
媒介融合(蔡雯教授定义)是指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
表现:报纸+互联网→网站和电子报或APP电视+互联网→视频网站1、媒介技术融合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支撑的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这一概念中所有内涵中最为本质的一点。
可细分为三方面:其一,信息源融合。
(三网融合)其二,传输渠道融合。
它是指基于网络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以往不同媒介类型、不同形态信息内容的传输信道由单一性、差异化走向互动联合,从而形成具有共同性、兼容性的多媒体网络传输平台,对媒介内容进行集成和分销。
其三,接收终端融合。
这是指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下,媒介消费者所使用的信息接收终端设备(信宿),呈现出多种功能融于一体的特征。
如互联网电视机2、媒介业务融合可细分为以下四方面:其一,业务形态融合。
承载着媒介信息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的媒介形态,融合为多媒体形态,从而使信息内容的叙事形式实现融合。
其二,业务技能融合。
业务形态的融合要求传媒从业者所掌握的技能也趋于多方位甚至全方位发展。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db75f51f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3.png)
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新闻传播面临着巨大的变革,这是由媒介融合的进步所引起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多元化新闻需求的增长,传统的单一媒介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
因此,融合新闻应运而生,它以多媒体的方式组织报道,实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与协同,为大众提供全面、多角度、深度的新闻信息,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一、融合新闻的内涵融合新闻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介平台进行新闻生产、传播与评论的新形态。
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纸质媒体,还涵盖了互联网、挪动互联网等新兴媒介形式。
融合新闻通过整合各种媒介平台的资源和专业知识,以多媒体的手段呈现新闻内容,实现了媒介之间的有机融合。
融合新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起首,它可以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新闻服务。
通过不同媒介平台的协同作用,大众可以依据自己的需求和爱好选择不同的新闻媒介,得到满足个人需求的新闻信息。
其次,融合新闻具有即时性和实时性。
互联网和挪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传播速度变得更快,大众可以随时随地得到最新的新闻信息。
再次,融合新闻还能够提供更加丰富和深度的报道。
通过多媒体手段,新闻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展示,使读者能够多维度地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
二、融合新闻带来的机遇融合新闻为新闻传播带来了许多机遇。
起首,它实现了不同媒介之间的互动和协同,提高了新闻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传统的媒介往往只能提供有限的信息,而融合新闻可以通过整合各种媒介平台的资源,提供更加全面、多角度的报道,使大众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
其次,融合新闻可以满足大众对个性化、多样化新闻需求的需求。
不同的人对新闻内容的需求各不相同,融合新闻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推举算法,依据用户的爱好和偏好提供相应的新闻内容,增加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再次,融合新闻还可以推动传媒机构的创新和转型。
传统媒介的衰退已经不行逆转,传媒机构需要通过融合新闻的方式,转变经营模式,提高核心竞争力。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https://img.taocdn.com/s3/m/c38aa88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4.png)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的阐释一、概述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的理论,近年来在传媒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它指的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技术的推动下,不同类型的媒介形态在内容、渠道、平台等方面实现深度融合,从而形成一个全新的媒介生态系统。
媒介融合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介的运营模式,也深刻影响了媒介社会的结构和发展。
媒介融合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传播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它强调媒介之间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通过打破媒介之间的壁垒,实现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有效利用。
媒介融合也反映了媒介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媒介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媒介形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传媒产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媒介融合为传媒产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会,使得媒体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平台传播信息,提高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媒介融合也加剧了传媒市场的竞争,要求媒体机构必须具备更强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深入研究和探讨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对于理解媒介社会的演变规律、推动传媒产业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媒介融合进行阐释和分析,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 媒介融合概念界定与背景介绍在探讨媒介融合作为一种媒介社会发展理论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媒介融合的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并深入了解其产生的背景。
简而言之,是指不同媒介形态、功能、传播手段、所有权、组织结构等要素的汇聚与结合。
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并在随后的学术研究中得到不断深化和拓展。
媒介融合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更是媒介形态、传播方式、受众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背景来看,媒介融合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技术根源。
随着卫星技术、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介的界限逐渐模糊,新媒体形态层出不穷,媒介终端的功能也日益强大。
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
![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https://img.taocdn.com/s3/m/30a415e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59.png)
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在当今信息时代,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已经成为媒体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与互动愈发频繁。
本文将就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定义、特点和影响。
一、媒介融合的定义媒介融合是指不同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和信息技术之间的互动与交融。
传统媒体如电视、广播、报纸等与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之间的融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
媒介融合的核心是信息共享、互动传播和全媒体报道,使得信息传播更加丰富多元化。
二、跨媒介传播的特点跨媒介传播是指利用不同媒体渠道和平台来传播信息和内容。
通过跨媒介传播,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媒体之间无缝衔接,形成多维度、多角度的传播效果。
跨媒介传播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样性:跨媒介传播可以实现信息内容的多样化,适用于不同受众需求和传播目的。
2. 效果浸透:跨媒介传播可以使信息在不同媒体上重复呈现,提高信息传播效果。
3. 互动性:跨媒介传播可以实现媒体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共享,增强用户参与感和传播效果。
4. 整合性:跨媒介传播可以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传播效果最大化。
三、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的影响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对媒体产业、传播方式和受众需求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媒体内容丰富多元化:媒介融合和跨媒介传播使媒体内容更加立体化、多元化,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2. 传播效果提升:跨媒介传播可以整合不同媒体资源和信息内容,提升传播效果,增强传播广度和深度。
3. 媒体形态更新迭代:媒介融合促使传统媒体不断更新迭代,发展出新型互动传播方式和技术手段。
4. 用户参与度增加:跨媒介传播增强了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参与度和互动性,使得传播更具社会化和个性化特点。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与跨媒介传播是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和方向,对媒体产业、传播形式和传播效果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媒介融合_概念_动因及利弊
![媒介融合_概念_动因及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cbf132d328ea81c758f5787e.png)
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丁柏铨(南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南京210093)摘要:在我国现有国情条件下,媒介融合的内涵主要包括:物质即工具层面的融合、操作即业务(包括新闻业务和经营业务)层面的融合、理念即意识层面的融合,有赖于制度(规制)创新提供保障。
媒介融合之利在于:使各种媒介都有所获益、如虎添翼,使新的媒介形态随之产生,使新闻从业者能量得到更大程度释放,使媒体创新和新闻创新空间有所拓展。
但对媒介融合的如下弊端不应低估:新闻从业者的业务精专不被强调,其个性特点趋于弱化,对传播活动的人文底蕴有所忽视,媒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生错位。
如何兴利避弊?回答是:理性认识媒介融合,理性应对媒介融合,理性参与媒介融合。
关键词: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利弊;理性思考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1)11-0092-08上篇作为传播业界的一种引人注目的实践,媒介融合随新媒体X的兴盛而出现,是世界上多个国家所共有的现象。
当今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在新媒体方面的差距,较之在历史上、在传统媒介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的差距要小。
虽然媒介融合的实践由西方率先进行,此概念由西方学者先行提出,但是媒介融合的现实在中国业已存在,并且逐渐形成了蔚为大观之势。
在当下,中国的媒介融合正处于/现在进行时态0。
一、对媒介融合概念及内涵的理解就媒介融合的概念,此前的相关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很有道理而又不尽相同的见解,颇能给人以启发。
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 Nachison,将媒介融合界定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0。
¹这一/联盟0,当是纸质媒介、广播媒介、电视媒介和网络媒介等共同形成之盟。
而三个修饰语,则分别涉及了/联盟0的三个层面。
/战略的0)))/联盟0所涉的宏观谋略层面;/操作的0)))/联盟0所涉的具体业务层面;/文化的0))) /联盟0所涉的深厚底蕴层面。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https://img.taocdn.com/s3/m/60191482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0.png)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媒体发展的主流趋势。
在过去,传统媒体之间相互独立,彼此没有交集,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媒体形态的多样化,不同形式的媒体已经开始相互融合,在内容、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展开合作与交流。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不仅改变了媒体传播的方式,也对媒体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本文将对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融合进行浅析,以期为读者提供对该话题的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二、内容融合在新媒体时代,内容融合是媒介融合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形式的媒体可以通过共享、交流和合作的方式,实现内容的互通互联。
电视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视频直播和点播,报纸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新闻阅读和信息发布,广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实现音频节目的分享和传播。
内容融合推动了媒体传播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满足了观众和用户对媒体内容多样性的需求,扩大了媒介传播的影响范围。
三、技术融合四、商业模式融合在新媒体时代,商业模式融合是媒介融合的重要方面。
传统媒体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广告、订阅和发行等传统收入来源,而新媒体的商业模式主要依靠内容付费、电商和粉丝经济等新兴收入来源。
媒介融合可以通过跨界合作和资源整合,实现商业模式的转型和升级。
电视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内容付费和粉丝经济,报纸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实现新闻订阅和广告推广,广播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实现电商和品牌营销。
商业模式融合为媒体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了媒体行业的创新和进步。
媒介融合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媒介融合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模式和传播方式,推动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升级。
传统媒体可以通过融合新兴媒体,实现内容和技术的更新换代,拓展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提高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媒介融合也促进了新兴媒体的发展和壮大。
新兴媒体可以通过融合传统媒体,获取内容和资源的优势,提升用户体验和服务品质,拓展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新闻传播学媒介融合知识点总结
![新闻传播学媒介融合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273415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8e.png)
新闻传播学媒介融合知识点总结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新闻传播学中的媒介融合已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研究领域。
媒介融合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格局,也对新闻传播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媒介融合的相关知识点。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与内涵媒介融合,简单来说,就是指不同媒介形式在技术、内容、渠道等方面相互融合,形成新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
这种融合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媒体类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而是涵盖了互联网、移动终端、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
从技术层面看,媒介融合得益于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各种媒介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传播和交流。
例如,通过数字编码,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信息可以实现统一处理和传输。
在内容方面,不同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和整合。
新闻报道不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形式,而是可以通过多种媒介进行呈现,如一篇新闻可以同时有文字报道、图片展示、视频解读等。
渠道的融合则让信息传播更加广泛和便捷。
传统媒体纷纷建立自己的网站、社交媒体账号,同时新兴媒体也与传统媒体合作,共享资源和渠道。
二、媒介融合的驱动因素1、技术进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为媒介融合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高速的网络连接、智能终端的普及,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和传播信息。
2、受众需求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对信息的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和即时化。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全面、深入、及时的信息,并且能够与媒体进行互动和交流。
3、市场竞争的压力在竞争激烈的媒体市场中,媒体机构为了扩大影响力、提高竞争力,纷纷寻求创新和突破。
媒介融合成为了一种有效的策略,能够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4、政策法规的支持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法规,鼓励媒体创新和融合发展,为媒介融合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媒介融合的主要形式1、所有权融合即不同媒介机构归属于同一所有者,通过资源整合实现融合发展。
例如,一家传媒集团同时拥有报纸、电视台、网站等多种媒体。
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
![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f89f4c3087c24028915fc320.png)
媒介融合含义、形式和发展态势的认识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传播的载体(媒介)也在经历巨大的变革,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直到手机。
不过,随着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原本泾渭分明的几种媒介之间已经悄然兴起一场新的融合,即“媒介融合”。
“媒介融合”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提出。
1983年他在其《自由的科技》一书中提出了“传播形态融合”。
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的发展是导致历来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的原因。
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目前,在国内,媒体融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报纸与网络的融合。
1997年人民日报、新华社先后推出自己的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等十几家传统媒体也紧随其后进行了颇具规模的跨媒体合作,推出了千龙新闻网……今天,国内大大小小的报纸几乎都有各自的网站、各自的电子版。
电视与网络的融合。
2002年4月4日,新华网同北京电视台《荧屏连着我和你》栏目进行跨媒体合作。
使网络和电视媒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合作的内容涉及《荧屏连着我和你》最新节目的内容实录、往期回顾以及访谈话题和观众的征集、编导手记、媒体评论、嘉宾手记等诸多内容。
报纸与报纸的合作——报业联盟。
2001年,西北五省区的主流都市报组建了一个互动联盟,成员包括三秦都市报、兰州晨报、新消息报、西海都市报、新疆都市报五家报纸。
联盟成员在新闻宣传、广告经营、报纸发行等方面进行了合作。
报纸和电视融合。
2006年1月22日,大连日报社主办的北方体育报联合大连数字电视教育频道、大连沿海传媒有限公司创办北方体育报电视版,标志着我国第一家专业报纸电视版项目启动。
其他媒体融合方式。
如手机报、手机电视等。
目前,各类报纸大多开设了自己的手机报。
大部分由报社与电信部门合作。
另外,还有报纸、电视、网络与图书出版业的融合,不同网站之间的合作等等。
随着媒介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以及媒介改革的深入,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
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7022573b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a.png)
媒介融合的概念介绍媒介融合是指不同类型的媒体之间的融合与整合,通过互相借鉴和补充,创造出更丰富、更有创意的媒体形式和内容。
在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媒体发展的趋势,对于传媒行业和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媒介融合的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广播等面临着受众流失和传播途径单一的问题,而新兴媒体如互联网、移动设备等则迅速崛起,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和娱乐的主要渠道。
在这个背景下,媒介融合应运而生。
媒介融合的意义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它不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内容形式,也为受众提供了更便捷的获取方式。
媒介融合还推动了传媒行业的创新和发展,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媒介融合的形式媒介融合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跨平台传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媒体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延伸传播渠道,而新兴媒体则通过传统媒体的报道和宣传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种跨平台传播使得信息能够更广泛地传达给受众,也为媒体机构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2. 内容整合媒介融合还包括不同媒体之间的内容整合。
例如,报纸、电视和互联网可以通过整合新闻报道、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新闻产品。
这种内容整合不仅能够满足受众对不同形式信息的需求,也能够提升媒体的竞争力。
3. 互动体验媒介融合还促进了受众参与的互动体验。
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等互动平台,受众可以与媒体进行实时互动,发表评论、参与讨论等。
这种互动体验不仅增强了受众的参与感和忠诚度,也为媒体提供了更多的用户数据和反馈,有助于优化内容和服务。
媒介融合的挑战媒介融合虽然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技术问题媒介融合需要依赖先进的技术支持,包括互联网、移动设备、数据分析等。
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技术更新的压力。
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
![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https://img.taocdn.com/s3/m/e02461ab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69.png)
三、治理对策研究
1、加强监管:政府应加强对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 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鼓励企业履行社会责 任。
2、保障农民权益: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应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建立公平、 公正的土地流转市场。同时,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在农村经济中 的地位和作用。
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媒介融合的思考与总结
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无法逆转的趋势,它不仅推动了信息传播的革 新,也重新定义了媒体生态。本次演示通过深入探讨媒介融合的概念和层次,结 合实际案例分析了不同层次之间的内在和具体应用。
从内容融合到平台融合再到经营融合,媒介融合不断升级,使得传统媒体与 新兴媒体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而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这种融合还将继续深化, 未来可能出现更加复杂多元的媒介形态。
面对媒介融合的大潮,媒体机构需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新发展思路,充分挖 掘和利用不同类型媒体的优势,提高信息传播效果。受众也应提高媒介素养,善 于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并做出理性判断。
总之,媒介融合概念的解析与层次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现象的内 在规律和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媒介融合必将走向 更深层次,为信息传播领域带来更多创新与变革。
一、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互渗透、融合, 形成一种多层次、多维度的传播形态。它打破了传统媒体间的界限,将各种媒介 资源进行整合,实现信息的一次采集、多次生成、多元传播。
与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相比,媒介融合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跨媒体传播,将 信息在不同类型的媒体间传递;二是多元化内容,融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 等多种形式;三是互动性增强,受众可随时参与信息的传播和反馈。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8304acc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a.png)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许多人都有过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写作的过程是人们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论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急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传播的焦点,2015年央视春晚便是这一融合的新生儿。
本文分析媒介融合的内涵,以央视2015年的羊年春晚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介;媒介融合;融合价值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
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
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
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
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
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
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
媒介融合案例
![媒介融合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b1858d09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a9.png)
媒介融合案例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融合和互动,是信息传播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各种媒体形式之间的互动和融合成为了一种新的传播模式,也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变化。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媒介融合的案例,了解一下它们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的。
首先,媒介融合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终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之间的融合成为了一种趋势。
比如,很多传统媒体都建立了自己的新媒体平台,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来传播新闻信息,实现了线上线下的互动和融合。
这种媒介融合不仅扩大了新闻传播的渠道,也提高了信息传播的效率和速度,使得新闻能够更快地传播到全球各地,真正实现了全媒体时代的到来。
其次,在文化创意产业领域,媒介融合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视、音乐、游戏等娱乐产业之间的融合越来越紧密。
比如,很多影视作品会推出与之相关的游戏、音乐专辑等衍生品,通过跨媒体的营销和宣传,实现了文化产品的多元化和全方位的传播。
这种媒介融合不仅拓展了文化产品的市场空间,也提升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使得文化创意产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此外,在教育和科技领域,媒介融合也为教学和科研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比如,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跨地域、跨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合作,打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高了教学和科研的效率和质量。
这种媒介融合不仅促进了教育和科技的创新发展,也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模式。
综上所述,媒介融合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媒介融合将会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拥抱媒介融合,不断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把握好媒介融合的机遇,迎接未来的挑战。
媒介融合的概念
![媒介融合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4254082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f.png)
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的概念一、引言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沟通方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模式,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媒介融合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地探讨。
二、定义媒介融合是指不同媒介之间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传播模式和文化形态。
它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和多元化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一种多层次、多维度、多样化的传播形式。
三、特点1. 多样性:媒介融合具有多种形态和表现方式,可以是数字与传统媒体之间的结合,也可以是不同数字媒体之间互相结合。
2. 互动性:媒介融合强调用户参与和交流,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双方可以进行互动。
3. 定制性:通过对用户需求的分析和挖掘,实现个性化定制信息服务。
4. 实时性:信息更新快速,并能够实现即时传递。
5. 多平台性:媒介融合可以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传播,如手机、电视、电脑等。
四、类型1. 嵌入式媒介融合:将数字技术嵌入到传统媒体中,如数字电视、数字报纸等。
2. 并行式媒介融合:同时使用多种数字技术进行信息传播,如微博、微信等。
3. 交互式媒介融合:通过用户参与和互动实现信息传播,如社交网络等。
4. 跨平台式媒介融合:将信息在不同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和传播,如网站、APP等。
五、影响1. 促进信息流通:媒介融合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壁垒,使得信息可以更加自由地流通和共享。
2. 提高用户体验:通过个性化定制服务和互动交流,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和使用体验。
3. 推动产业发展:媒介融合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4. 拓宽知识渠道:通过多样化的传播形式和内容,拓宽了人们的知识渠道和视野。
5. 深化文化交流:媒介融合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六、结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和传统媒体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定制性、实时性和多平台性等特点。
不同类型的媒介融合形式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媒介融合的内涵、典范及意义作者:王俊义时静来源:《科技视界》2015年第25期【摘要】随着新媒体的急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传播的焦点,2015年央视春晚便是这一融合的新生儿。
本文分析媒介融合的内涵,以央视2015年的羊年春晚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介;媒介融合;融合价值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
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
媒介融合被提升至国家层面,映射出它的重要战略意义。
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
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
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
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
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
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
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
”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均有可取之处,却因立足的媒介文化环境和媒介研究视角不同,显得媒介融合定义难下定论。
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涉及到的相关系数较为庞杂,但“它肇始于技术创新,加速于制度创新,深化于市场创新,最终表现为产品创新”的规律是不变的。
因此把握好媒介融合的内涵比下定义更为合理。
有鉴于此,笔者将媒介融合的内涵囊括于三个维度之下:一是,传播介质方面的融合。
介质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是承载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基础工具,媒介融合就是要将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介质与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技术相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全媒体平台。
二是,业务经营方面的融合。
新老媒介的融合必将冲击传统的业务操作与媒介经营,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学会并掌握融媒体下的新闻采写技能、摄影摄像技能、不同媒介的编辑与传输技能等,还得树立融媒体的工作视眼,将工作实践立足于媒体融合大格局之下。
媒介融合也改变着经营管理方式,机构的兼并与重组、资本的运作与经营等具体操作,都需要依据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整合与联动,以破除独立经营的弊端。
三是,价值理念的融合。
媒介融合不仅要改变原有媒介形态,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还要践行融合理念,而不是简单相加。
媒介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是系统性工程,它有自身发展规律,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与摸索。
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呼唤制度与理念创新,使不同媒介与融合大势相匹配,真正产生融合实效。
2 媒介融合的成功典范: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央视春晚历经3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春节不可缺少的年度盛宴。
三十多年来,央视春晚始终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年来,在新媒体巨浪的卷携下,央视春晚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受到瓜分,收视率连年下跌。
然而,2015年央视春晚却不拘一格,改头换面,充分将多媒体炫酷科技嫁接到联欢晚会,在媒介融合大潮下成功涅槃。
借力新型媒介,创新媒介产品,强化品牌文化。
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的结果,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地推进与演化,其特征多趋向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
”央视春晚作为一档品牌节目,过去几十年间,缺乏品牌形象意识,被业界笑称只会“联欢”的节目。
2015年羊年春晚一反常态,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嵌入荧屏,并借助多维媒介科技,大力开发媒介产品,形成了宣传曲、宣传片、吉祥物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观众生动地了解春节与春晚的同时,也助推了自身品牌文化的传播。
特别是微信红包的发放,以及春晚首个吉祥物“阳阳”的开发,不仅传递了传统春节文化,寄寓了新年愿望,还极大地跃动了观众的欲望与激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产品研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春晚栏目形象,增强了品牌的识别度。
拓展传播渠道,争取市场份额,扩大栏目影响。
多元传播渠道的共融与多维声像技术的集成应用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变化。
这种变化看似新媒体对老媒体进行冲击,实质是新老媒体的一种交混与更新、优化与培植,关键在于媒体顺势而为,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与运筹。
以往央视春晚只在央视、卫视频道,以及个别海外媒体播出,而今年破格将直播权授予像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并加深了与微信、微博、客户端、You Tube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呈现出多渠道融通与联动的繁荣,扩大了央视春晚的声势影响。
索福瑞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晚的荧屏总收视率为29.6%,虽不及去年,但人均收视时长较往年大幅增加,是2014年的2倍有余,达155.55分钟/人。
央视春晚栏目组为了扩大海外声势,还特意邀请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参加首次春晚海外推荐会,并与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合作,开展2015年春晚预热活动。
此外,在海外播发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春节活动等方面也做了巨大努力,有效扩展了春节文化和央视春晚的传播渠道,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正是媒介市场化时代的制胜法宝。
更新价值理念,增强受众体验,提升春晚价值。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由大众传媒的“点对面”向传媒分众的“点对点”过度,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传媒为其量身定制资讯、娱乐服务的用户。
这种传媒趋向直接引发社会阶层和文化需求的“碎片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
为了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媒体只有揣度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传者至上”的价值理念,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
2015年羊年春晚之所以获赞,就是栏目组能够站在媒介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节目设置,从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需要。
春晚期间,央视通过微信“摇一摇”平台,与观众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微信祝福在185个国家之间传递了约3000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月370余万次。
再如“晒晒全家福”,观众通过新型媒介,将全家福上传到央视演播现场,直接拉近了与春晚现场的距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
这样的媒介创制,不仅激发了全民跨屏互动的热情,传递了新年夙愿,还把“溜走”的观众再次拉回荧屏,提升了央视春晚的价值,堪称传统媒体携新媒体的一次华丽亮彩。
3 媒介融合的意义新媒体携领传统媒体奏演的融合之势如火如荼,它刷新了媒介发展历史,催生了新的社会变革力量,改变着社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互动、媒介内容、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融合价值。
有利于打造无界的社会互动空间。
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而媒介技术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这些新的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过去独占信息的权力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变得岌岌可危,民主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为潮流。
媒体融合大势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主动权,信息传播和渠道选择受制于国家利益和精英阶层,公众无法看到信息的天然状貌。
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呈现出多元化的传受趋势,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传播的欲望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崩发出他们对社会的长期关切。
媒介融合大势正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重置话语权的期望,有效连接了“上下层”的平等对话,缓解了社会气压。
有利于开发高品质的媒介传播内容。
传统媒体形态比较单一,技术手段应用也相对有限,新型媒介技术的开发,使媒介形态变得繁华,为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化提供了先决基础,媒体融合可以将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传统媒体与高技术的新型媒介进行统和,对传媒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二次加工、处理和采编,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媒介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味,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
有利于推进高级的媒介运营模式。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清晰的媒体边界变得模糊不堪,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独立运作的媒体企业与其它媒体合作,重新划分利益地盘,带来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的调整。
媒体融合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力,扬长避短,共同架构高效的媒介组织与营销方略。
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技术、电视设备和技术应用都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向新兴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内容研发和节目生产的优势,但在多屏传播上存在欠缺,因此电视台有针对性地改进了组织管理体系和产业经营体系,如研发了全流程的采编播体系,建立起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乐动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产品体系,搭建了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和跨媒体的传播效果考评体系,有效地做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09).[2]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世纪婚姻”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http://[OL/J].[3]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4]数据来源:2015年央视春晚索福瑞数据统计[Z].[5]黄升民,陈素白.社会意识的表皮与深层——中国受众广告态度意识考察[J].现代传播,2006(02).[责任编辑:刘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