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决策】财务分析与管理决策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其目标是为财务报表使用者做出相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所以说,使用者无法使用的财务分析报告都是无用的。作为财务部门撰写的财务分析报告主要是提供给企业经营者使用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撰写的角度却是投资者或者政府,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的分析报告会被企业管理者嗤之以鼻的原因。决策是人们在政治、经济、技术和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 决策是管理中经常发生的一种活动; 决策是决定的意思, 它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根据客观的可能性, 在占有一定信息和经验的基础上, 借助一定的工具、技巧和方法, 对影响目标实现的诸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判断选优后, 对未来行动作出决定。当然,在决策过程中,我们还要考虑非经济因素。即要注意将各种可计量因素与不可计量因素、财务评价与非财务评价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所做出决策的科学性,使主观判断与客观经济情况相适应,尽量避免决策的失误。财务在做决策分析时,必须满足:1)企业自身的核算准确;2)所有的数据必须建立在同一个标准的基础上;3)必须以会计准则进行核算。经营决策分析常用的方法:差量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等。1、差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指当两个备选方案具有不同的预期收入和预期成本时,根据这两个备选方案间的差量收入、差量成本计算的差量损益进行最优方案选择的方法。如果差量损益为正,说明比较方案可取;如果差量损益为负,说明被比较方案可取。2、边际贡献分析法边际贡献分析法,指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比不同备选方案所提供的边际贡献的多少进行选优的一种方法。这个方法适用于开发新产品的决策、是否接受特殊订货的决策、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等。尤其适用于多个方案的择优决策。3、本量利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是根据各个备选方案的成本、业务量与利润三者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特定情况下确定最优决策方案。此法适用于生产工艺设备选择的决策、新产品投产的决策等。以K公司为例,简单阐述一下,财务人员在公司决策的层面如何装“B”的。

1生产前的产品决策

品种决策旨在解决生产什么产品的问题,例如,生产何种新产品、亏损产品是否停产、零部件是自制还是外购、半成品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工等。在品种决策中,经常以成本作为判断方案优劣的标准,有时也以边际贡献额作为判断标准。1、生产哪种产品企业有剩余的产能可供使用,在有几种新产品可供选择时,一般采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决策。在运用边际贡献分析法进行备选方案的择优决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2)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边际贡献总额减专属成本后的余额),然后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剩余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总额,能够正确地进行择优决策。2、亏损产品的决策亏损产品是指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销售收入小于销售成本的产品。对于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需要以变动成本法为基础。这时候需要分为,生产能力无法转移和生产能力可以转移进行分析。1)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是指当亏损产品停产后,闲置下来的生产能力无法被用于其他方面,即不能转产,也不能将有关设备对外出租。决策思路:只要亏损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大于0就应该继续生产,因为停产亏损产品不但不会减少亏损,反而会扩大亏损。2)生产能力可以转移时。亏损产品能够提供边际贡献额,并不意味着该亏损产品一定要继续生产。如果存在更加有利可图的机会,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边际贡献额,那么该亏损产品应该停产。决策标准:只要转产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大于亏损产品的剩余边际贡献总额,就应停产亏损产品。在转产决策中,转产的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大于亏损的产品提供的边际贡献总额,就应作出转产的决策。3、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由于所需零部件的数量对自制方案或外购方案都是一样的,因而这类决策通常只需要考虑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成本高低,在相同质量并保证及时供货的情况下,就低不就高。影响自制或外购的因素很多,因而所采用的决策分析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梧桐树下和小郑一般采用增量成本分析法。1)自制不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在由自制转为外购,而且其剩余生产能力不能利用的情况下。决策思路:自制单位变动成本高于购买价格时,应该外购;自制单位变动成本低于购买价格时,应该自制。2)自制需要增加固定成本的决策在企业所需零配件由外购转为自制时需要增加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如购置专用设备而增加的固定成本),或由自制转为外购时可以减少一定的专属固定成本的情况下,自制方案的单位增量成本不仅包括单位变动成本,而且应包括单位专属固定成本。如果停产外购,则自制时所负担的一部分固定成本(1000×40)将由其他产品负担,扣除因买价低于自制单位成本而节约的成本以及自制需要增加的专属固定成本,此

时企业将减少利润。3)外购时有其他收入的决策必须把其他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作为自制方案的一项机会成本,并构成自制方案增量成本的一部分。这时,应将自制方案的变动成本与其他收入(或转产产品的边际贡献额)之和与外购成本相比,择其低者。4)不分配采购费用的决策在前面的决策中,采购费用、储存费用等,忽略不计或分配计入单位变动成本。但是,采购费用通常更接近于固定成本,可以将此类费用单独予以考虑。思路:应先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的总成本,然后再加以比较,择其低者。在计算自制方案和外购方案总成本时,既要计算基本费用(包含:自制中的生产成本、外购中的购买价格),又要计算附属费用(包含:自制中的生产准备费用、保管费用等,外购中的订购费用和保管费用)。4、半成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当半成品可以对外销售时,存在一个产品加工到什么程度的问题。决策思路: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大于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成本,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以进一步加工前的半成品销售。注意:进一步加工前的成本与决策无关,在此不用考虑。5、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联产品,指使用同种原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来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经济价值较大的产品。在分离以前发生的成本属于联合成本,要按售价等标准分配给各种联产品。分离后的联产品,有的可以直接出售,有的则可以继续加工后出售。联产品在分离后继续加工的追加变动成本和专属固定成本,称为可分成本。联合成本是沉没成本,决策时不予考虑;可分成本是与决策相关的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决策思路: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入大于可分成本,应进一步加工。

2生产时生产流程的决策

生产工艺,指加工制造产品或零件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及加工方法的总称。1)生产产品的年产量已确定的决策K公

司每年生产产品1000件,情况如表:思考:使用A设备的年相关成本=1500+1000×120=121500(元)使用B设备的年相关成本=2000+1000×150=152000(元)使用C设备的年相关成本=4000+1000×200=204000(元)从计算结果看出,使用A设备生产的成本最低,所以应该选择使用A设备生产产品。2)生产产品的年产量不确定的决策K公司有设备A每年折旧费15000元,设备B每年折旧费25000元。现在准备生产产品,若用设备A生产,则需支付一次性改装费用50000元,若用设备B生产,则需支付一次性改装费用60000元。用设备A生产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50元,用设备B生产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60元。思考:由于生产产品的产量不确定,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分析。设A、B设备的成本无差别点为产量X,则有:50000+50X=60000+60XX=1000(件)A、B设备的成本无差别点为产量1000件,当产品的产量在1000件时,不管用设备A,还是设备B,两种设备的使用成本是相等的。当产品的产量在1000件以上时,应该选择用设备A进行生产;当产品的产量在1000件以下时,应该选择用设备B进行生产。

3销售前产品定价的决策

定价决策,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选用合适的产品定价方法,为销售的产品制定最为恰当的售价,并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不同价格策略,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一种产品价格制定得适当与否,往往决定了该产品能否被市场接受,并直接影响该产品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市场占有率。产品销售价格的高低,价格策略运用得恰当与否,都会影响到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良好的销售定价管理,可以使企业的产品更富有吸引力,扩大市场占用率,改善企业的相对竞争地位。产品价格的影响因素:1)价值因素: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的大小决定着价格的高低;2)成本因素:虽然短期内的产品价格有可能会低于其成本,但从长期来看,产品价格应等于总成本加上合理的利润,否则企业无利可图,难以长久生存;3)市场供求因素:产品需求量大于供应量,产品供不应求,会推动价格的上升,反之,如果供过于求,会对价格产生向下的压力;4)竞争因素:市场竞争程度的不同,对定价的影响也不同。竞争越激烈,对价格的影响也越大。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几乎没有定价的主动权;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竞争的强度主要取决于产品生产的难易程度和供求形势;5)政策法规:每个国家对市场物价的高低和变动都有限制和法律规定。同时国家会通过生产市场、货币金融等手段间接调节价格。企业在制定定价策略时一定要很好地了解本国及所在国有关方面的政策和法规。在K公司中经常针对不同的情况,使用不同的方法:1)实现利润最大化这种目标通常是通过为产品制定一个较高的价格,从而提高产品单位利润率,最终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适用于在市场中处于领先或垄断地位的企业,或者在行业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并能长时间保持这种优势的企业。2)保持或提高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是指企业产品销售额在同类产品的平均销售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也称市场份额。它是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好坏和产品竞争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企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其产品价格往往需要低于同类产品价格,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