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创办于1952年,是国家鉴于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安置归难侨的带有事业性质的农场,先后安置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近2万人。农场(侨区)位于陆丰市东部,北纬23.5度,东经115.8度,区辖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其中归难侨5500人,当地居民1万人,外来人口5000人,常住人口总户数3812户,总劳力5798人,其中国家职工2753人(归难侨2273人)。侨区辖石古、华兴、屯寮、尖山4个科级办事处9个行政村。
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创办于1952年,是国家鉴于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安置归难侨的带有事业性质的农场,先后安置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近2万人。农场(侨区)位于陆丰市东部,北纬23.5度,东经115.8度,区辖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其中归难侨5500人,当地居民1万人,外来人口5000人,常住人口总户数3812户,总劳力5798人,其中国家职工2753人(归难侨2273人)。侨区辖石古、华兴、屯寮、尖山4个科级办事处9个行政村。
农场(侨区)土地面积3176.87公顷(国有土地1835.67公顷,集体土地1335.2公顷)能利用和开垦的土地1596公顷,耕地691.33公顷,其中水田551.73公顷,旱地139.5公顷,水稻面积稳定在933.33公顷,果园面积486.67公顷,鱼塘面积98公顷,林地216.67公顷。
1994年7月,汕尾市委、市政府决定在陆丰华侨农场的基础上设立汕尾市。此后华侨农场便改名为“华侨管理区”。
汕尾市华侨管区
(原名陆丰华侨农场)
农 场 概 况
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又称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是汕尾市直辖的县级管理区,行使县级****行政、经济管理职能,享受县级政策、贫困侨场和沿海开放区等诸多优惠政策待遇。
广东省陆丰华侨农场,创办于1952年,是国家鉴于当时特殊历史条件下安置归难侨的带有事业性质的农场,先后安置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近2万人。农场(侨区)位于汕尾市东部,北纬23.5度,东经115.8度,区辖面积32平方公里,总人口2万人,其中归难侨5500人,当地居民1万人,外来人口5000人,常住人口总户数3812户,总劳力5798人,其中国家职工2753人(归难侨 2273人)。侨区辖石古、华兴、屯寮、尖山4个科级办事处9个行政村。
“本土”印尼菜
在叙说所谓的“本土”印尼菜的同时,我觉得有必要说说什么是“本土”印尼菜,也是我因而于此言之所谓的由来。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缅甸、印尼排华,扰乱相继发生,在文教领域里,对待华侨的暴行,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为残酷,不宣布理由,各地地方执政者容许或纵容暴徒占领,关闭所有华侨学校和社团,无一幸免。学生失学凄然相顾,老师失业泫然切齿,有些地方华侨住宅商店被抢劫烧毁,老弱被残杀,妇女被虐待,惨无人道。遭难华侨只有忍气吞声,闪避它处,或携幼扶老,挥泪离境回国,因为历代侨居海外,家乡无家可投。为此国家在广东、福建、广西、云南等省区先后建设数个华侨工厂和数十个华侨农场,当时根据按籍安置的原则,少数安置在工厂,大多数归国难侨由华侨农场负责接待安置。
虽然各种菜式不同,但用料几乎都离不开椰子、辣椒、棕树糖、虾酱、花生、石栗子、阿参酸果以及各种浓烈的香料和葱蒜等,而辣椒更是每一道印尼菜所不可缺少的。
因为天气热,加上每一菜式都离不开辣椒,故印尼人需要象中国人进食时那样把饭菜保持温热;相反地,他们无论煮熟了什么东西,都要摆凉了才吃,且喜欢边吃边饮冷冻水。冷、凉、冻是他们的饮食习惯,据说这样才不致因吃太多辛辣的食物而上火。
(文章内容来自华侨中学2000届初三QQ群)
在饮食方面,归侨们仍保留着东南亚的饮食习惯。比如,逢年过节或有客人到访,一般家庭都是宰鸡杀鸭来款待,而归侨的习俗就不同,他们兴做原侨居国的传统糕点及菜肴来款待客人。
这里我们来说说下印尼菜的特点,“千岛之国”的印度尼西亚,地处热带雨林,温度高,雨水多、风力小,湿度大。独特的气候条件,造成印尼土壤肥沃,植物茂盛,蔬菜种类繁多,甚至温带地区产的蔬菜亦有栽种。热带水果应有尽有;香料更是世界的主要出口国。长长的海岸线,又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海产--这些都是我们在中学地理课本上就可以看到的。但是印尼菜肴的特点,我们就知之甚少。印尼人的主食以大米为主,肉类、家禽、海产以及各式各样的蔬果为主要副食品。由于地区广阔,民族众多,所以印尼不同的岛屿和区域人们的口味也各不相同。如苏门答腊人喜辛辣,西爪哇人喜酸辣,而爪哇族人却偏重甜辣。菜谱方面则主要有咖喱菜、巴东菜及娘惹菜(“娘惹”是当地人对中印混血女性的称呼)等。
下面我就来介绍下本土印尼菜主要的菜肴。
1、点心
千层糕(大板)
拉必司
椰糕
2.菜肴
加多加多
巴东牛甜品
但是说实在的,曾经许多城市里有过多家印尼菜馆,都是归侨开的,但因为大饮食习惯问题,这完全是不可能去与什么潮菜啊湘菜啊比的。而食客大都局限于归侨、侨眷。再说提供正宗的印尼菜配料,基本上都是到香港或者回印尼才能买到。这无形中又提高了成本。所以很多菜馆都倒了。这也是我在此提及的主要原因,希望此菜系不要在本土灭绝啊。
农场(侨区)区位优势优越,毗邻港澳,投资环境日臻完善。位于汕头、深圳两大经济特区之间,交通十分便捷,广汕(国道324线)、深汕高速公路贯穿境内,距深汕高速公路内湖路口、东港路口及惠普高速公路葵潭路口均不足10公里,往广州、深圳、汕头汽车行程分别为3.5小时、2小时和1小时;海运便利,距直航香港的汕尾港(口岸)和甲子、碣石港分别为76KM和24KM;全区拥有装机容量2万门的邮电大楼,已开通程控电话3000门,并开通开办了数据通讯、因特网、视聆通、电子商务、电报传真、特快专递等现代通信服务。拥有独立的电网,35KV输变电工程已落成通电,电力充足,电价优惠。水资源丰富,万吨自来水工程已完工通水。农场(侨区)内还拥有得天独厚的,经国家、省级十二个部门严格技术鉴定的偏硅酸型优质天然矿泉水资源,是生产各种食用饮料的优良用水。农场(侨区)内行政管理部门、金融、医疗、娱乐、学校等配套齐备,为投资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农场(侨区)的归侨来自世界十三个国家,独特的异国风情、好客淳朴的民风,令无数踏足侨区土地的人们宾至如归,留连忘返。
印尼菜烹饪方面多采用煎、炸、炒、炭烤和,至于蒸和炖是较少见的。
最早期的归侨落户的虽然已有近半个世纪,但他们仍或多或少保留着异乡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并与安置地的饮食习惯相融,形成独特的“侨派饮食文化”。因各大华侨农场安置的大都是印尼归侨,之所以在安置地归侨桌上的主要菜肴自然是与当地饮食融汇的本土“印尼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