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学生姓名:毛水榕
院系: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专业:人口学
指导老师:万向东教授
20011 年 8 月 8 日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文献综述与研究设计
【论文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社区邻里间关系的日益淡漠与人们对回复往昔邻里间和睦融洽关系的渴求之间的矛盾,使得城市社区邻里间关系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相关学者的重视,研究成果丰硕。
本文试图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探讨国内外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相关的研究情况,对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试图从中探讨出新型邻里关系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文献综述;研究设计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这是孟子对理想邻里关系的描述。
传统的中国社会在千年来也是如此演绎着,“远亲不如近邻”,相互帮助、闲聊、串门,父辈、子辈、孙辈,世世代代传承着。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作为现代文明敏感地带和前沿阵地的城市,其居民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邻里关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已被现代社区多元化的新型邻里关系所代替,邻里矛盾也更加突出。
原先在人际交往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邻里关系逐渐走向衰落,变得越来越淡薄和冷漠。
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的转变,不仅是一个学术和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到社会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的现实问题。
从现有文献来看,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众多领域的学者普遍表现了对城市邻里关系问题的关注,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
本文试图运用文献综述的研究方法,探讨国内外城市社区新型邻里关系相关的研究情况,对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为之后的研究初步做出一个研究设计。
二、国外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研究综述
产业革命引发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日益成为人类文明的重要基地,城市社区的出现,使得多学科学者将目光转向城市中的邻里关系研究。
西方学者有关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成果往往分散于各种著作中,纷繁复杂,交叉着多种学科。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思想包括邻里关系和社区理论,它对城市及住区的规划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影响一直延伸至今。
(一)邻里单位理论
“邻里单位”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佩里(1920年代)提出,其最初作为一
种居住区规划理论而存在,目的是要在汽车交通开始发达的条件下,创造一个适合于居民生活的、舒适安全的和设施完善的居住社区环境。
邻里单位的理论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得到进一步的深化和发展。
其中以美国新泽西州的新城雷德朋最为著名。
雷德朋的设计(1928年)针对1920年代不断上升的汽车拥有量和行人、汽车交通事故数量,提出了“大街坊”的概念。
就是以城市中的主要交通干道为边界来划定生活居住区的范围,形成一个安全的、有序的、宽敞的和拥有较多花园用地的居住环境。
邻里单位概念首次提出“邻里”概念,并发展出“大街坊”概念,为之后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邻里单位设计过于注重功能主义,忽视了空间规模范围与人认知控制能力间的关系,1960年后在西方逐渐被社区模式理论所替代。
(二)社区理论
社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理解为社会的缩影, 因而社会整体背景的变迁必然会对社区及其运行产生各种影响。
1887年,滕尼斯《Community and Society》一文公开发行出版,社区理论随之产生。
社会学界关于城市社区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有两种,“城市社区邻里关系与社会网络研究”是其中与邻里关联度紧密的一种理论,这主要是对社区居民归属感、成员共同情感或邻里关系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包括三种不同的理论:
1、社区消失论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是齐美尔、沃思和韦伯等古典社会学家。
尽管研究方法不尽相同,但他们均有着基本的观点:在前工业社会,普遍存在着小规模的、相互熟悉的、同质性较强的人群,他们参加同类的工作并具有类似的兴趣爱好。
由此,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趋于一致,对某种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也更容易产生认同感。
然而,城市社区的出现必然会导致大量的潜在差别,特别是文化上的差异性和职业上的专业化差异明显扩大,由此促进了“社会裂化”的过程,社会的分异进而导致了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抱负的差异, 社会认同感将因此而削弱, 其结果是使城市社区的存在失去应有的基础。
1938年,沃思在《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一文中正式提出“社区消失”的观点,认为城市社区的存在基础被动摇甚至摧毁了。
可见,在齐美尔特别是沃思看来,滕尼斯所讲的社区在城市中己不复存在,故称之为“社区消失”。
2、社区发现论
60年代,美国社会学界有人开始向沃思的观点提出质疑,社区消失论逐渐被社区发现论取而代之,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包括甘斯(Gans, H. J. )、斯塔塞( Stacey, M. ) 以及刘易斯等。
甘斯(1962)在大城市的移民区进行考察,得
出这些移民的生活方式并无显著的变化,人际关系也无解体的情况,认为他们的社会合作与人情味仍然相当强;大城市的众多人口、高密度和异质性,对这些移民的影响很小。
后来,他进一步提出(1977),许多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仍保留着自己小圈子内的活动,在这些圈子内,人与人之间仍保留着亲密与互助互信的关系;圈外的陌生人似乎与他们毫无关系,对他们的生活、行为方式和人际关系以及精神心理并无多少影响。
如我们所熟知的“小意大利”、“唐人街”、“旧本城”、“犹太人区”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
萨脱斯( Suttles, 1968) 等人的研究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 认为当代城市中确实存在着具有地域范围的社区。
城市化引起的大规模社会变迁既没有造成城市社区的衰败, 更不会使城市社区趋于消失。
3、社区解放论
社区解放论是70年代由费舍尔(Claude S. Fiseher)、费尔曼和雷顿( B.wellman and B. Leighton)提出来的。
韦尔曼和雷顿于1979年发表《社会网络,邻里关系和社区》一文,他们总结了以往城市社会学家对社区研究的主要特点,指出直到70年代,社区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研究一直局限在同一地域的邻里关系之间,邻里之间因物理或空间上的接近而形成的群体关系纽带成为社区讨论的唯一基础;这种研究视角将会导致社会学忽视人们其他重要的日常活动和社会交往领域,而社区的概念也会缠绕在对场所和居住的强调之中。
由此他们认为:对于那些早出晚归的居民来讲,如果仅考虑邻里关系,我们的研究会忽略掉这部分人在居住区域之外的社会亲密关系。
因而,韦尔曼和雷顿提出应打破对邻里关系的强调,重新思考社区的概念,他们主张社区居民应从地域和场所的局限中解放出来,接触和结交更广泛范围的朋友,建立超出邻里关系甚或根本与邻里关系无关的初级群体关系。
这就是“社区解放”,即从社区地域中解放出来。
综上所述,国外对于城市社区邻里与邻里关系的研究经历了从强调物质空间层面到物质、社会、环境及心理等并重的发展过程。
国外有关城市邻里的研究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时间, 其研究成果无疑是中国学者研究中值得借鉴的宝贵财富。
但也应该看到, 国外有关成果基本上就是以发达国家为背景获得的, 不同经济社会类型的国家间的城市社区比较研究尚未得到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三、国内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和经济繁荣为我国城市发展带来了巨大动力,也为城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的建设创造了较为坚实的社会经济背景,可居性与适居性成了当前比较热门的谈论话题,由此,“邻里关系”也很自然的进入到了当今学者的研究与探讨中。
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众多
领域的学者普遍表现了对城市社区邻里关系问题的关注,所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概括起来主体有这几方面: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现状描述;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影响因素;城市邻里关系与小区模式设计;不同类型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演变过程;新型邻里关系发展模式的探讨。
下文试图从上述角度出发对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
(一)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现状描述
现状描述是研究的基础,不少学者对我国城市社区邻里间关系现状进行了探讨。
《邻里之间——当今城市邻里关系调查》(2007)表明,当前中国都市居民邻里关系状况如下:邻居间相互交往少、交往程度低;邻居间缺乏深入了解,相互了解程度低;邻里关系的相互支持功能弱化,相互支持功能程度较低。
李芬(2004)进一步研究中表明,城市邻里不再局限于地缘关系,还与亲缘关系(含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业缘关系、趣缘关系等交织在一起,构成其对象来源;同时,互帮互助式的理想邻里让位于“有礼有节”的现实邻里。
从总体看来,都市居民邻里关系呈现淡化与表层化的特点。
这表现在:从横向看,邻里范围的缩小。
在前些年,一个居委会,一个胡同,大家在心理上都视为邻里,而现在即使一栋楼,也是“纵是相逢不相识”,在心理上很难相互认同;从纵向看,表现为邻里交往深入程度的降低,彼此的了解只停留于诸如“家里有几个人”这样的表层次上,深入了解的程度较低。
(二)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影响因素
对于现代城市邻里间关系的弱化现象的相关影响因素,学者黎甫(2007)认为,首先是传统社区结构解体,现代新型社区模式不完善;其次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繁忙,流动性大;再次是邻里间没有足够的交往空间,缺少公共沟通平台;最后是物业管理公司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服务缺失。
而李芬(2004)在基于武汉城区的实证研究中表明,老年人群、文化程度较高、家庭代际多于(或等于)三代、或者婚姻状况较接近于社会常态,获得良好邻里关系的可能性就更高。
廖常君(1997)更从城市问题的角度提到,近年来治安恶化与城市邻里关系淡漠也紧密相关、互为因果。
治安恶化反过来使得人们神经紧张, 加强防范, 装铁门, 安猫眼, “家人自扫门前雪”, 不敢管别人的事, 见义勇为、相互关心的事少了。
这些又妨碍了邻里之间的交往, 使淡漠的邻里关系雪上加霜。
(三)城市邻里关系与小区模式设计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冷漠引起了社会居民的担忧,希望能回复往昔邻里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
为此,环境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领域的学者从小区模式设计的方向进行研究探讨,试图寻找有利于邻里关系和谐的小区设计模式。
杨曙光
(2006)、毕均健(2008)、宋言奇(2004)、黎成松(2009)等虽然研究侧重点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持有这样共同的观点,即认为安静的居住环境,人性化的公共服务设施,一定数量的公共绿地以及安全性、文化性有利于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
同时,蔡海飞(2006)进一步提出,现代邻里关系应当兼顾公共性与私密性,应是二者的辩证统一,不仅需要物质空间的支撑,同时需要相应组织活动的切入,而且二者必须是相辅相成的。
学者黎甫(2007)提出更为具体性的设计方案,如社区“少年宫”;社区“沙龙”;网络社区;社区俱乐部等。
任兰(2009)认为现代新型小区模式的最好状态是“亲密不过分”、“互助不互扰”、“共生不陌生”。
(四)不同类型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演变过程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孔子在《论语·雍也》中已对邻里有所提及:“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可见,邻里关系在我国已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
然而,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过程中发现,较少研究涉及对于不同类型社区邻里关系的演变过程。
在一些对于现代社区邻里关系研究的文献中,仅有一篇文献涉及了对单位社区的阐述,其涉及范围也是较为狭窄的,着眼点还是放在商品房社区。
在所查阅的相关文献中,李国庆的《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特质——以北京为例》一文则较全面地介绍了北京市的不同社区的演变历史及其社区邻里关系特质,较为详细地对北京市不同时期三类社区的邻里关系作了介绍。
作者将北京市三类社区的形成配合城市政策的转变作了大致的介绍,然后分别对三类社区的邻里关系按照时代的转变进行了阐述。
(五)新型邻里关系发展模式的探讨
邻里关系冷漠的现状,对往昔邻里之间和睦融洽关系的向往,使得不少学者对未来新型邻里关系的发展模式提出了设想。
《社区邻里关系发展的一种趋势——单位大院及SOHO①居住模式的启示》(张威,2008)一文还引用了一种新型的居住模式——SOHO模式对新型社区邻里关系的发展进行了一种预见性的探讨。
作者认为,社区邻里关系因网络的推广而出现了一种“重构”的发展趋势。
网络对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它已经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通过合理地利用网络,也必将能够促成一场“社区革命”。
长期形成的居住模式和社会布局,甚至对很强的变革力量也有明显的遏制作用——虽然这种转变是缓慢、无序、失衡而又不彻底的,但网络带给邻里关系的“重构”以新的希望。
而其他学者(杨贵华、钟爱萍,2007;周兰蓉,2009)也认为,有效沟
①SOHO 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意为小型化办公和家庭办公模式. 通过网络和辅助设备, 在居住场所中人们能够支配的时间与活动将大幅度增加. 人们可以在白天“工作时间”接待登门拜访的邻居或客人,也可以在参与社区活动时,通过网络协调活动参与者的时间,以求社区居民参与度的最大发挥。
通的平台、发挥网络沟通的优势,发展专业化的社工服务,提供完备的咨询和调节机构等,有利于构建新型邻里关系的发展模式。
学者万向东以广州萝岗区政府购买项目“联合一家”为例,从“理论研究走向社区实践”的角度,提出了另一种新型的和谐社区模式。
四、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一)研究内容的分散性
参与研究的学科比较庞杂,社会学、心理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建筑学等均有所涉猎。
同一内容、同一角度、同一层次的重复研究较多,国外研究偏重于理论探讨,而国内研究则往往倾向于现状描述,而对于宏观影响与微观互动的研究可谓凤毛麟角。
这样,就显得相关研究十分零散,肤浅而单薄,缺乏系统性与专门性。
(二)研究方法的单一性
文献法、实地观察法等定性研究方法运用较多,即使使用了问卷调查的定量研究,也还存在着规范的问题。
通常来说,很多研究只是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根本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学或统计学方法。
由此导致资料的处理分析方法以单变量描述居多,复杂变量的解释性研究较少。
相当多的研究结论是在对象选择、样本选取、概念操作化、变量测量、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方面存在众多限制的情况下得到的。
而在具体运用个案访谈的研究方法时,则往往因拒访率过高的担忧和出于对隐私的尊重而陷入泛泛而谈、点到为止的尴尬境地。
(三)邻里关系发展演变的相关研究不足
城市邻里关系的发展有着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有的研究者直接将当今邻里关系弱化作为结论而缺少对其相应的研究,导致的结果就是研究出的对当今邻里关系建构上措施、手段的可行度不足;而有的尽管给出了邻里弱化的探讨,但又比较缺乏系统性,因而后续研究的结论容易趋向片面,不利于更有效的引导当今邻里关系的建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由于现代社会仍旧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街道社区及单位大院,虽然商品房社区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但是通过对街道社区及单位社区邻里关系的研究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新型社区邻里关系的建设具有指导性的意义,在三者的比较研究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新型社区的发展道路。
因而本文的研究思路就是通过深入案例实证分析,梳理城市邻里关系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从中探讨出新型邻里关系的发展模式。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建国以来,我国经历了三种类型的社区:街道社区、单位社区、商品房社区。
这三种不同类型社区中,居民间邻里关系是如何演变的?在如今以商品房社区为主的都市中,怎样的邻里关系是现代城市社区最好的状态?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三种不同类型邻里关系的梳理、比较以及对实例的深入分析,探索出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发展的新模式。
(二)研究思路
1、搜集整理“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相关文献,对文献进行综述,发现前人研究的贡献与不足,确定研究主题。
同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社会学理论知识以及与部分居民的日常聊天,提出研究假设。
2、深入阅读相关文献,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走访一些知情人,并向相关专家咨询,形成初步的问题结构,然后进行试访,修改完善访谈结构并设计调查问卷,确定问卷抽样方法。
3、选取合适的不同类型的社区,实地进行深访和问卷派发,搜集资料。
对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将量化的数据和访谈的深度资料进行整合。
通过梳理三个不同类型邻里关系的发展脉络,从中探讨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发展的新模式。
(三)研究方法
1、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采取自填问卷法、结构式访问法、非参与观察法以及文献研究法。
(1)自填问卷法:对居民进行较简单的问卷调查,大致了解不同类型社区居民对当今邻里关系的看法以及意见。
(2)结构式访问法:对选定的各社区居民进行多次深入访谈,获取第一手资料,弥补问卷调查的缺陷,同时以个人访谈材料作为实例分析。
(3)非参与观察法:通过走访各种不同类型的社区,运用人类学的非参与观察方法,直接观察各社区人们的活动和生活,以获取直接的资料。
(4)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及系资料室,并借助数字化图书馆、数据库以及网络搜索等方式,查阅了大量相关书籍、学术期刊、电子图书,以了解该问题的研究现状、相关理论及一些研究结论。
由此,通过调查问卷,能获取大量规范性的调查信息,利用计算机处理后,能得到丰富的统计结果;同时利用访谈调查,收集大量非规范但具有深度的信息
和一些可追溯性的信息,为提出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发展的新模式提供有利材料。
2、数据分析方法
对本研究采的资料,笔者将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定量分析
研究所有定量资料的统计分析都将借助统计软件SPSS来完成,主要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定性分析
访谈资料将在本研究中作为实例加以分析,同时,个别访谈材料及文献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将运用到定量分析结果的解释及其它分析中,丰富并完善自身的研究。
(四)研究假设
1、不同类型的社区,居民间邻里关系不同。
整体上看,街道社区、单位社区、商品房社区的邻里间关系趋向于弱化,即街道社区邻里关系最为密切融合,单位社区次之,商品房社区邻里关系最为疏远。
2、城市居民期望回复往昔邻里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期望能寻找到现代城市社区邻里关系最好的状态。
3、小区模式设计对邻里关系能产生相关影响,良好的小区设计模式,有利于邻里关系的改善;同时,网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促进邻里关系的改善。
(五)研究框架
1、研究背景及意义
2、文献回顾
(1)国外文献回顾
(2)国内文献回顾
3、研究的理论基础
(1)邻里与邻里关系
(2)街道社区
(3)单位社区
(4)商品房社区
4、实证调查研究分析
(1)案例介绍
(2)邻里关系分析
5、问卷数据整理及统计结果分析
6、新型社区邻里关系发展新模式的探讨
参考文献:
【1】费孝通.江村经济[M].商贸印书馆,1998
【2】陈一筠.城市化与城市社会学[M].北京:光明日报社出版社,1986
【3】沃思.作为生活方式的城市化 1938
【4】王明乾. 邻里规划理论的运用和发展探索
【5】桂勇.城市“社区”是否可能?——关于农村邻里空间与城市邻里空间的比较分析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6)
【6】田凯 朱敏.邻里之间——当今城市邻里关系调查 社会视野 2007 (20)
【7】仇晶.城市社区居民邻里互动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11月
【8】张威.社区邻里关系发展的一种趋势——单位大院及SOHO居住模式的启示[A].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9】魏书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当代城市邻里情感危机.1996.5
【10】廖常君. 城市邻里关系淡漠的现状、原因及对策[J].《城市问题》,1997(2)
【11】李芬.城市居民邻里关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城区的实证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4
【12】许建和. 住区邻里交往问题分析及对策[J].《华中建筑》,2008(6)
【13】蔡海飞. 城市社区现代邻里关系的构建[N].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
【14】黎甫.浅谈邻里关系与社区建设[A],2007
【15】宋言奇.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的空间效应[J].《城市问题》,2004(5)
【16】杨曙光. 城市邻里关系与住宅组团设计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6 (7)
【17】任兰. 新型邻里关系浅谈[N]. 蚌埠党校学报,2009(1)
【18】毕均健.城市邻里型住区模式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年6月
【19】李国庆. 社区类型与邻里关系特质——以北京为例[N].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7(2)
【20】程玉申,周敏. 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A].《社会学研究》,1998(4)
【21】钱城. 居住小区邻里关系的心理分析[J].《工业建筑》,1999(4)
【22】陈笑. 加强邻里交往的景观设计手法 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3】杨贵华,钟爱萍.改善睦邻关系 重建邻里网络——厦门市社区邻里关系调查分析[N].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5)
【24】桂凯,马廷,汪周生.试论物业服务对城市邻里文化的促进作用 安徽文学 2010 (5)
【25】周兰蓉.谈新时期和谐邻里关系之发展 蚌埠党校学报2009(1)
【26】Gans, H. J, 1962, The Urban Villagers, New York: Free Press.
【27】Gans, H. J, 1977, Urbanism and Sub urbanism as Ways of Life: A Re2eva lunation of Definitions, in Callow, A. B.Jr. ( ed) , American Urban History, 2nd ed. ,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507- 521.
【28】Stacey, M, 1969, The Myth of Community Stud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20, 134- 146.
【29】Suttles, G. D, 1968, The Social Order of the Slum: Ethnicity and Territory in the Inner Cit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0】Fischer, C. S, 1976, The Urban Experience, New York: Harco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