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一、前言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发展需要具备高速、便捷、安全、舒适和环保等多方面的要求,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可以满足这些要求,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概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是指对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交通运输发展进行规模、结构、功能布局、技术标准、适用政策和投资等多方面的定位和规划,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以实现国家对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
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重要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通过科学规划,能够使交通运输体系发挥最大的效益,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时还可以引导投资,减少资源浪费和决策错误。
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1.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概念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是指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和交通需求,采用适当的建设措施和技术,建立完善的交通运输系统。
2.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内容(1)城市道路建设:道路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输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建设合理的城市道路网络可以使城市交通运输更加便捷和流畅;(2)公路建设:公路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公路建设内容包括高速公路、普通公路、国道、省道、县道等;(3)铁路建设:铁路是重要的陆上运输载体,具有运输能力大、速度快、安全性好、能耗低等优点,铁路建设包括高速铁路、普通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
(4)航空建设:航空是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方式,建设先进的机场和航线可以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5)水上运输建设:水运是内陆地区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弥补地理间的不便,通过修建可靠的港口、航道、码头等基础设施,可以提高水运效率和安全性。
四、结语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通过科学规划和优化建设,可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体系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优化城市交通结构,提高交通效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以下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主要内容:1.交通战略定位与目标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首先要明确城市交通的战略定位与目标。
根据城市性质、规模、空间布局等要素,确定城市交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措施。
例如,建立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
2.交通需求预测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需要对未来的交通需求进行预测。
这可以通过交通需求模型来实现,根据城市人口、经济增长、就业岗位等因素,预测不同交通方式的出行量、出行时间等指标。
例如,预测未来公共交通、私家车、自行车等出行方式的出行量和出行时间等。
3.交通网络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需要构建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道路、轨道、公交、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
在道路网规划中,要确定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不同等级道路的数量、长度、位置和功能等。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要确定轨道线路的数量、长度、走向、站点位置等。
在公交和出租车规划中,要确定公交线路的数量、长度、走向等参数,以及出租车的数量、分布等。
4.交通枢纽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需要确定交通枢纽的位置和功能。
交通枢纽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地铁站、公交站、火车站、机场等。
在规划中,要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和衔接,提出合理的交通组织和设施配置方案。
例如,建立多层次立体换乘体系,实现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无缝衔接。
5.静态交通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还需要考虑静态交通问题,包括停车设施和自行车道的规划。
在停车设施规划中,要确定停车设施的类型、数量、位置和分布等。
在自行车道规划中,要确定自行车道的规模、位置和通行能力等。
此外,还需要提出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的措施。
6.智能交通系统规划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需要将智能交通系统纳入其中。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中国"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旨在推进现代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实现全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要求,本规划以实现全国的现代综合交
通运输体系完善有效发展为重点,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要素有机融入
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形
成全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构良性优化、体系功能更加完备、运
行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水平更加普惠、安全稳定可持续的新格局,
为实现全国经济社会稳定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本规划对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提出了目标:加快推进公共
交通发展,加快建设全国联通的现代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建设集结、
支线、通道、新兴等6大网络;加大改造投入,实施重大项目建设,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加大综合运输方式改革力度,完善交通政策制度;开展新型运输技术信息活动,建立新型智慧交通系统;实施专业运力
保障措施,推动运输科技创新;完善安全风险预警体系,推进交通安
全可持续发展。
本规划的出台是实施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全
国经济社会持续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是推进全国交通运输工作的
有力支撑。
规划的实施必将有效推动全国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十四五”规划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一、概况1、城市对外交通逐步形成公路为主体,铁路、水路相辅佐的综合交通体系。
现状城市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2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3%,人均3.6平方米。
2、对外公路交通中:200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99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线路里程2647公里,包括高速公路81公里、一级公路145公里、二级公路539公里、三级公路344公里、四级公路1538公里;等级系数为3.05,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81.6%。
“五纵五横”(五纵:s218省道、葛丹线-S222、镇荣线、G104、S224;五横:G312、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S101、S321)的公路主骨架已经形成。
其中312国道主城段、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已逐步成为主城内部的快速干道。
城市对外交通包括区域性过境交通和城市辐射交通两部份。
312国道、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为区域性过境道路。
城市辐射交通包括镇句公路、宁镇公路、镇荣公路、镇丹公路和镇澄公路。
3、公路客运站场形成“一中心八站”的公路客运站场枢纽布局。
火车站公路客运站为中心站,南门、南水桥、黄山、电力路、中山西路站、三茅宫、东宫、大港为八个客运公用站。
货运站场形成长江路、三茅宫、大港三个货运交易市场。
市区客运站场总面积35896平方米,货运站场总面积5000平方米。
基本上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目标。
2000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517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236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3343万吨,货运周转量156563万吨公里。
4、城市铁路有三条,分别是沪宁铁路、老沪宁线(3#线)、镇大铁路。
沪宁铁路境内全长72.416公里,全部为双轨铁路,是沪宁线间繁忙的区段之一。
老沪宁线(3#线)经镇江西站穿越市区,在市区范围内与沪宁线两交接点间长6.3公里,全日有4对车次,对市区道路交通干扰很大。
镇大铁路经谏壁至大港,全长24.9公里,主要承担大港地区的货运交通。
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
综合交通体系的规划和建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规划综合交通体系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将从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等方面展开介绍。
一、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交通主要分为地铁、轻轨、公交、出租车等。
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相比其他交通工具更为快捷高效,能够减少了交通拥堵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负面影响。
同时,公交和出租车也在城市公共交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个体出行和城市交通上下班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规划优质公共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才能更好地解决城市出行问题。
二、道路网络道路网络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
良好的道路通行系统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确保城市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
规划建立地下综合管廊,对于道路交通疏导、提高城市避难能力、改善城市环境、节约用地等方面也发挥重要的作用。
此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道路网络和交通出行变得更为智能、便捷,例如建立车联网和智慧交通系统。
三、水路运输水路运输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
港口、码头是水路运输的重要节点,能够实现城市与周边城市、国家和国际间的联通。
规划发展水运,缩小内陆城市与海洋之间的距离,发展多式联运,提高物流效率和水运对城市经济的贡献。
四、航空运输航空运输是现代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人快速跨越“时空”的工具,能够促进城市与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规划建设航空枢纽,发展通航格局和航空产业,以此推动城市的发展。
总之,规划综合交通体系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
公共交通、道路网络、水路运输和航空运输是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统筹规划,将不同交通工具无缝衔接,提高城市交通的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人们出行的便利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住房和城镇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旳.................................................................................................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作阶段与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旨在建设安全、连续、可靠、高效的运输体系,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交通运输资源优化配置,降低运输成本,实现交通运输系统全方位提升。
一、推进陆路交通运输发展。
积极推动高等技术领域的科技革新,持续深化公路运输改革,完善一次设施和交通服务规范。
实施焦点项目,加强大中型桥梁建设,完善高速公路及复线设施,发展省际电子收费体系,深入推进智慧公路建设,促进安全、高效的公路客运运输。
二、推进水路交通运输发展。
积极推动水路运输信息化、绿色化改革,加快确立和完善河流航道规范,制定水运服务质量保证机制,实施航运技术升级改造项目。
完善智能化管理运行管理系统,促进安全、高效的水路货运运输。
三、推进空中交通运输发展。
完善民航交通系统的规划布局,提升航空运输管理水平,加大航空信息化建设力度。
积极推动机场综合改建进程,完善准点、航空安全及航道效率等设施,促进安全、高效的民航客运运输。
四、推进铁路交通运输发展。
完善动车组运行系统,全面提升客运、货运服务功能,发展多式联运、仓储物流和站站联运等新兴业态。
加强铁路建设综合管理,完善智慧综合应用系统,促进安全、高效的铁路客货运输。
五、推进交通运输大数据技术发展。
大力发展路况信息化、客服化、智慧检修等各类交通运输技术,建立覆盖铁路、公路、航空等多种交通运输形式的全国多场景跨界大数据应用体系,深入实施交通运输大数据技术,提升整体运输能力。
六、推进交通运输安全改革。
严厉打击非法乘坐行为,有效调控和防范汽车违章乱收费、拖欠货物费用等行为,完善涉交通运输的法律及行政执法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险改革。
经过以上改革,实现十四五年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目标,为实现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以及“十三五”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与建设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与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与建设变得愈发重要。
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既能满足人们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又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因此,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和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首先,规划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第一步,它要求我们全面了解交通运输的需求和现状,合理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
我们可以通过调查问卷、交通流量监测和专家评估等方式,对人们的出行习惯、交通线路的繁忙程度等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形成科学准确的规划方案。
在规划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多层次、多维度的考虑,从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确保规划方案的可持续性和综合效益。
其次,建设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核心环节,要求我们合理规划交通线路和设施、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机制。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整体规划和协同发展,通过合理布局交通路网,形成快速、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公共交通和环保交通的建设,提高车辆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空气质量,从而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
此外,我们还应该加强交通组织与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智能性,提升出行体验,为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另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与建设还需要与城市发展规划相互配合。
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二者相互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注重城市与交通的一体化规划,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的空间布局和交通的发展方向,使交通运输更好地服务于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合理利用土地和资源,实现城市与交通的双赢,避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无论是规划还是建设,都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市场的有效引导。
政府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投资和财政支持,推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与建设。
同时,市场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机制,推动交通运输服务的优化和提升。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是指针对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中的关键问题和重点难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一揽子具体实施方案和措施的规划文件。
以下是一份关于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的重点专项规划,包括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措施等内容。
一、规划目标1.优化交通布局,提升综合交通网络的覆盖范围和质量水平。
2.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设施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3.增强交通管理水平,提高综合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4.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促进综合交通的互通互联和便捷快速。
二、重点任务1.建设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网络(1)完善高速公路网络布局,优化高速公路的服务能力和通行效率。
(2)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网络,优化交通组织,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
(3)加强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联通,提高综合交通的互联互通程度。
(4)建设便捷高效的公交、地铁等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提供便民出行服务。
(5)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2.提升交通基础设施水平(1)加强交通设施建设,扩大投资规模,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
(2)推动交通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改造,提高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和运行效率。
(3)加强交通设施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3.加强交通管理水平(1)完善综合交通运行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2)推进交通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综合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3)加强交通管理人员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4.推动交通一体化发展(1)加强各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综合交通的互通互联程度。
(2)推动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服务水平。
(3)推进交通创新发展,鼓励新技术、新模式在综合交通领域的应用。
三、实施措施1.加大资金投入,保障综合交通建设和发展的资金需求。
2.建立健全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和审批制度,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3.加强政府对综合交通建设和管理的领导和支持,提高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能力。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领域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成为了当务之急。
本文将探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的概念、内容、方法和发展趋势等方面。
一、概念与内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指的是以综合交通运输为主要目标的城市交通规划和设计。
其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公交系统、停车设施、交通管理、交通设施等。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全面、高效、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方法与技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主要分为三个层次: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详细设计。
总体规划主要包括城市总体交通规划、道路交通规划、轨道交通规划、公交运输规划、停车设施规划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具体的交通运输项目进行研究和设计,包括桥梁、隧道、交通枢纽、公交车站等。
详细设计则是直接落实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各项措施,包括道路设计、轨道交通路线优化、停车场位置安排、公交线路规划等。
技术方面,Vissim、ArcGIS、AutoCAD等软件的应用不断普及,交通工程建模和仿真成为了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和设计中的重要手段。
此外,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也有望助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
三、发展趋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需要考虑到未来的需求和创新。
未来,交通移动将更加智能、便捷和绿色,基于大数据和互联网的交通平台将得到广泛应用,共享经济在交通领域的应用也将成为趋势。
在此背景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与设计将发生以下变化:1. 社会化交通模式的扩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社会化交通模式的兴起将进一步加速综合交通体系的建设。
在综合交通体系中,不同交通工具之间的转换将更加便捷,市民出行将更加灵活。
2. 智能化交通系统的发展随着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将更加智能化,交通拥堵、事故、违章等问题将得到更加精准的预测和调度,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也将大幅提升。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已成为当代城市规划与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分析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一、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1.道路系统规划道路系统规划是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的核心之一。
它涵盖了道路设计、交通标志、路面材料选择、人行道建设、交通信号灯等多方面内容。
道路规划需要考虑交通需求、车辆密度、行人流量、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以确保道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2.地铁系统规划地铁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铁规划需要考虑地形地貌、城市密度、人口分布等因素,以达到方便、快捷、安全的目的。
同时,也需要充分考虑环保、地质、气候、施工成本、动车组车辆技术和风格等因素。
3.停车场规划停车场的规划需要考虑停车需求、车位规划、收费标准、周边交通状况等因素。
停车场的选择和规划可以影响到城市交通的畅通程度,因此,停车场规划应该充分的配合其他交通体系规划。
4.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需要考虑自行车停放、管理、收费、站点布局等因素。
同时,为了防止自行车乱停乱放,保证市民骑车的安全,公共自行车系统规划应该充分考虑关键节点和关键路段的安全问题。
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与设计的意义1.促进城市发展城市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设计可以提供一个便捷、舒适、可持续的交通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统筹规划和有序发展的基础。
2.优化城市交通结构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设计可以调整城市交通结构,提高城市道路的通行能力,缓解城市拥堵问题。
同时,它还可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效率,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车辆的拥有和使用量,从而优化城市交通结构。
3.提高城市生活质量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优化交通环境和服务,使市民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舒适,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活质量。
4.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设计可以鼓励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人车辆的使用量,从而降低城市能源消耗,提高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
“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国发〔2012〕18号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关键时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等衔接,制定《“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发展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一)现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97万亿元,比“十五”时期增长171%,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由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管道共同组成的“五纵五横”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
铁路客运专线、区际干线及西部铁路大规模开工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西部开发八条公路干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一批专业化煤炭、原油、铁矿石、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以长江、珠江等水系和京杭运河为主体的内河水运格局基本形成;枢纽和干、支线机场建设有序推进;跨区域油气骨干管网初具规模;北京、上海等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初步成网;综合交通枢纽起步建设;国防交通保障能力明显提高。
2.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掌握了高速铁路成套技术,铁路重载运输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部分地区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电子不停车收费;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舶的建造水平大幅提升;空管新技术推广应用;铁路、公路、机场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深水筑港、河口航道治理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4.29•【字号】吕政办发〔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4.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现将《吕梁市“十四五”大数据发展应用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2021-2025年)》《吕梁市“十四五”“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市域中心城市及城乡人居环境建设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公共卫生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吕梁市“十四五”人力资源开发、教育改革发展规划》《吕梁市“十四五”应急管理体系和本质安全能力建设规划》等10个“十四五”市级专项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吕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29日吕梁市“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前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我国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节点。
为科学指导“十四五”时期吕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以《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吕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统领,并与《“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山西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山西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等规划相衔接,充分考虑吕梁市交通运输发展情况,制定本规划。
江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交通现代化
分层分类完善交通网络,加强互联互通和一体衔接,推动大南昌都市圈和城市交通运输协同运行,率先推进 都市圈交通运输现代化。
(一)加快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互联互通。
加强南昌至武汉、南昌至岳阳高速铁路通道建设,加快推进通山至武宁、阳新至武宁、通城至铜鼓、九江至 黄梅等省际高速公路建设,完善赣鄂湘省际国省道网络,实现南昌与武汉、长沙等城市群内中心城市之间1-2小 时通达。围绕长江黄金水道,统筹协调赣鄂湘三省长江航运运营组织,提升多式联运效率和货运服务水平。
(二)加快构建大南昌都市圈一体化交通网。
规划建设大南昌都市圈市域(郊)铁路,适时启动南昌至抚州、南昌至德安、南昌至安义市域(郊)铁路建 设,建成南昌轨道交通4号线及1、2号线延伸线,推进南昌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的申报及开工建设,加快形 成大南昌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成南昌绕城西二环、抚州东临环城等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瑞昌至武 宁、阳新至武宁至樟树、彭泽至东乡等高速公路,推进景德镇至鄱阳至南昌等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加强都市圈城 际公路建设,积极推进三清山大道南延对接丰厚一级公路工程、赣新大道等项目建设,加快形成大南昌都市圈连 接东西、贯通南北、内畅外联的“两环九射线”综合运输通道,基本建成以南昌市中心城区和赣江新区为核心的 多层次、放射状、强联通的综合,交通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实现新跨越,我省在中部乃至全国的 交通枢纽地位显著提升。
——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更加完善开放。以京九、沪昆为主轴的“六纵六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形成,“陆 水空”三大国际战略通道不断完善。铁路方面,重点推进以南昌“米”字型高铁为核心的“一核四纵四横”①高 速铁路网建设,南北向高速铁路全面贯通,到2025年,铁路通车总里程达到5500公里以上,力争200公里/小时及 以上高速铁路通车里程达到2400公里,实现350公里/小时高速铁路设区市全覆盖。公路方面,高速公路重点推进 京九、沪昆“大十字”八车道和设区市绕城高速公路建设,到2025年通车里程达到7500公里以上;普通公路路网 结构不断优化,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例力争达到95%(同口径),县道三级及以上比例达到70%,乡镇基本实现 通三级及以上公路,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比例达到60%。机场方面,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枢纽功能全面增强,“一 主一次六支”民用运输机场网络全面形成,通用机场达到20个以上,到202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 达到3400万人次、40万吨。港航方面,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1200公里,基本形成“两横一纵四支”内河高等 级航道网和“两主五重”②现代化港口体系,港口年通过能力达到3.8亿吨,集装箱年通过能力达到200万标箱以 上。(①“一核”指南昌,“四纵”指合福通道、银福通道、京九通道、武咸宜吉通道,“四横”指沿江通道、 杭渝通道、沪昆通道、渝长厦通道。②“两主”指南昌港、九江港,“五重”指赣州港、宜春港、吉安港、上饶 港、鹰潭港。)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指在城市规划中,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的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科学性原则。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综合考虑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二是统筹性原则。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统筹考虑交通运输的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城市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和规划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三是可操作性原则。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的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可行的规划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四是可持续性原则。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性,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的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
它不仅要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而且要考虑交通运输的安全、经济、环境等因素,综合分析和研究,确定可行的规划措施,以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遵循科学性、统筹性、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原则,以保证城市发展的顺利进行。
城市交通建设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城市交通建设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交通系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则是实现高效、便捷、可持续的城市交通体系的关键。
本文将探讨城市交通建设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旨在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城市交通建设的意义和挑战城市交通建设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
然而,城市交通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由于城市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压力加大,出行需求快速增长。
其次,城市交通网络繁杂,道路拥堵严重,公共交通不完善,这导致交通效率低下,人们的出行时间长,交通成本高。
最后,城市交通系统与环境保护之间存在矛盾,尾气排放和交通噪音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二、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重要性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基础和保障。
它强调协调各种交通方式的发展,包括道路、轨道交通、水路交通和空中交通等。
通过综合规划,可以优化交通网络布局,提高交通效率,减少拥堵和排放,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还可以促进城市的区域协调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出行体验。
三、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要素实施综合交通体系规划需要考虑多个要素。
首先是道路规划,包括道路网的布局和道路交通设施的建设。
其次是公共交通规划,包括公交线路的设计和公交站点的设置。
此外,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还需要充分考虑非机动车和步行交通,鼓励低碳出行方式的发展。
最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还需要考虑智能交通技术的应用,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交通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实践案例近年来,我国各地积极推进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例如,北京市通过建设地铁、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等,实现了交通体系的大幅优化。
上海市通过开展智能交通建设,提高了交通管理水平。
广州市通过规划和建设广州南站、广州东站等综合交通枢纽,提高了区域交通的便捷性。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1.12.09•【文号】国发〔2021〕27号•【施行日期】2021.12.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21年12月9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的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和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保障。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发展环境“十三五”时期,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基本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获得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为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基础保障,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加强交通运输保障、促进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年里,我国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综合交通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基本贯通,高速铁路运营里程翻一番、对百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5%,高速公路对20万人口以上城市覆盖率超过98%,民用运输机场覆盖92%左右的地级市,超大特大城市轨道交通加快成网,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京张高速铁路等超大型交通工程建成投运。
战略支撑能力不断增强,中欧班列开行列数快速增长,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建设,交通扶贫百项骨干通道基本建成,新建、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47万公里,新增通客车建制村超过3.3万个,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快递网点基本覆盖全部乡镇,建制村实现直接通邮。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单一交通方式已无法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为了满足不同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出行的效率和舒适度,综合交通体系逐渐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而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是指制定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以推动综合交通体系逐步完善并为城市交通发展注入新的能量。
一、规划背景交通作为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城市功能的运行和发展。
城市交通现状呈现出交通方式单一、道路拥堵、能源消耗高、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无疑已成为制约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者着手制定综合交通体系发展重点专项规划。
二、规划目的该规划的目标是:通过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使城市交通更加智能、便捷、快速、安全,有效满足不同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同时,规划将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创新设计、优化服务作为目标,加强城市交通分布、流向和运营的信息化、智能化、标准化、统一化,不断提高城市交通组织、管理和运营水平,促进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建设,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规划内容(一)城市道路交通发展规划通过加强城市道路网格布局,建设高效的出行环线和隧道系统,缓解城市道路拥堵,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同时,规划将注重行人和非机动车出行安全和便利,加强城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实现交通流信息真实、可靠、准确、实时共享等功能。
(二)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规划将注重提高公共交通出行舒适度和服务质量,加强公共交通智能调度和运营管理,建立科学的公共交通线路和节点体系,主要推动公共交通无人驾驶技术创新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示范推广。
(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划规划将注重推进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强交通枢纽、换乘站和服务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推进跨界、联程、跨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打造世界一流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综合交通发展2024年综合交通规划
城市轨道交通等。
加强交通拥堵治理,推广智能交通技术,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
03
率。
2023年工作计划
01
深入推进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确保项目按 计划推进和完成。
02
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高各种交通方式的换乘 效率和便利性。
03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 等低碳出行方式。
2024年工作计划
法规限制
交通法规对于新兴交通方式、技 术创新的限制可能制约综合交通 规划的实施。
城市规划调整
城市规划的调整可能影响到交通 基础设施的布局和交通流量的分 布,从而增加综合交通规划的难 度。
技术风险
技术成熟度
新兴交通技术如自动驾驶、智能交通系统等的发展成熟度直接影响到 综合交通规划的实施效果。
技术更新速度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
鼓励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共享 出行模式,减少私家车使用频率,降 低交通拥堵压力。
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1 2
加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公共交通场站、车辆等基础 设施水平,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和舒适度。
推进公共交通智能化发展
利用智能化技术,实现公共交通实时调度、信息 查询等功能,提高公共交通便捷性和准时率。
01 完成综合交通规划确定的主要建设任务,形成高 效、便捷、绿色的综合交通体系。
02 加强交通科技创新,推动智能交通、自动驾驶等 前沿技术的应用。
03 提升交通服务水平,加强交通安全监管和应急救 援能力建设。
06
资源需求和预算安排
人力资源需求
01
交通规划专家
负责整体交通规划的制定、评估 和调整,需要具备丰富的交通规 划经验和专业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第一章城市对外交通一、概况1、城市对外交通逐步形成公路为主体,铁路、水路相辅佐的综合交通体系。
现状城市对外交通用地面积为26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3.3%,人均3.6平方米。
2、对外公路交通中:2001年,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399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1.04公里/平方公里。
其中等级公路线路里程2647公里,包括高速公路81公里、一级公路145公里、二级公路539公里、三级公路344公里、四级公路1538公里;等级系数为3.05,干线公路好路率达到81.6%。
“五纵五横”(五纵:s218省道、葛丹线-S222、镇荣线、G104、S224;五横:G312、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S101、S321)的公路主骨架已经形成。
其中312国道主城段、随着行政区划调整已逐步成为主城内部的快速干道。
城市对外交通包括区域性过境交通和城市辐射交通两部份。
312国道、沿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为区域性过境道路。
城市辐射交通包括镇句公路、宁镇公路、镇荣公路、镇丹公路和镇澄公路。
3、公路客运站场形成“一中心八站”的公路客运站场枢纽布局。
火车站公路客运站为中心站,南门、南水桥、黄山、电力路、中山西路站、三茅宫、东宫、大港为八个客运公用站。
货运站场形成长江路、三茅宫、大港三个货运交易市场。
市区客运站场总面积35896平方米,货运站场总面积5000平方米。
基本上实现了“车进站、人归点”、“货畅其流、人便于行”的目标。
2000年全市完成公路客运量517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32367万人公里;公路货运量3343万吨,货运周转量156563万吨公里。
4、城市铁路有三条,分别是沪宁铁路、老沪宁线(3#线)、镇大铁路。
沪宁铁路境内全长72.416公里,全部为双轨铁路,是沪宁线间繁忙的区段之一。
老沪宁线(3#线)经镇江西站穿越市区,在市区范围内与沪宁线两交接点间长6.3公里,全日有4对车次,对市区道路交通干扰很大。
镇大铁路经谏壁至大港,全长24.9公里,主要承担大港地区的货运交通。
原为地方铁路,现已通过置换,转让为上海铁路局。
另市区范围内有厂矿专用线18条及军事专用线2条,共长23.3公里。
主要有:镇江焦化厂(5.6公里)、华东列电(1.0公里)、铁路采石场(2.5公里)等。
铁路货场现状为“两站三场”。
分别为镇江站(客运)、镇江南站、西站货场、南门货场、大港货场。
2001年全年完成客运量706.1万人次,其中到达量372.3万人次,货运量424.9万吨,其中到达量316.2万吨。
5、对外航道为黄金十字水道的长江、运河。
镇江港长江第三大枢纽港。
镇江段长江岸线长146.5公里。
南岸长105.2公里,北岸长41.3公里。
镇江港为组合港,主要由:高资、老港、谏壁和大港港区组成。
2001年,港口拥有码头泊位135个,其中万吨级码头泊位19个。
2001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579万吨;年客运量4.6 万人次。
6、镇江现无航空港,也无直升机起降点。
对外航空主要依托南京和上海。
目前距南京禄口机场约90公里,距常州奔流机场约50公里。
二、存在问题1、交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公路网等级偏低,港站建设落后,不能满足城市经济和小汽车发展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公路里程少、等级低,公路发展滞后与国民经济的增长;公路网的整体服务功能欠佳,布局不合理;17%的二级以上高等级公路承担了公路运输总量的96.4%,公路资源使用不合理,交通峰值相对集中;航道里程少,分布不均,东西不能连片成网;航道等级低,通航条件差;龙门港区运力不足,需要扩建增容;港区疏港道路不足,联运能力差。
镇大铁路技术标准低,运量小、经济效益差,需要改造。
2、对外交通运输与城市布局不尽协调。
铁路及货场切割城市,严重干扰了城市交通;过江通道不足,与苏北交通联系不便;公路客货运站场规模小,布局不尽合理。
3、沪宁高速公路接线高路基分隔丹徒新区,制约城区的发展空间,随着城市由沿江发展转化为沿江、沿路T型发展,高速公路接线及收费站对城市路网格局的影响越来越突出。
4、水运中转枢纽地位受到冲击。
水路客货运量较大幅度,水路客货源流失严重,对我市水运中转枢纽地位形成了冲击。
5、长江岸线利用有待加强控制,港区生产陆域纵深偏小,新港区生产附助设施不配套,港口能力滞后。
6、交通运输信息网络体系落后,物流技术尚未广泛推广应用。
货运站场小而散,市场交易自成一体,缺乏横向协作,中心交易市场地位没有确立;货运站场设施、设备落后,基本上没有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没有形成货流、车流的信息网络系统,不能发挥综合服务功能。
7、缺乏民用机场和直升机起降点。
随着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和一体化发展,航空运输的潜在需求增大,同时高端需求的商务飞行和直升机旅游需要建设民用机场,无航空,就无交通优势。
三、规划目标1、以需求为导向,以支持城市经济发展和提高城市环境为目标,增强城市辐射和带动作用,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设施配套、高度发达的城市对外交通体系,巩固和发挥镇江的交通枢纽地位和作用。
2、适应现代交通发展趋势,根据客运高速化、货运物流化的发展要求整体规划城市对外客货运交通系统。
3、充分重视利用铁、公、水联运条件,增强集散和中转能力,以内贸为主,发展区域物流,将镇江建成连接南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城市。
4、充分利用润扬大桥建设契机,将镇江建成由沪宁高速公路和镇溧高速公路组成的新“黄金十字”交通枢纽城市。
四、规划布局以沪宁高速和海溧高速公路构成的新“黄金十字“为构架,形成“一港、一场、一环、二站、六放射”的对外交通体系。
一港——镇江组合港,包括大港港区、龙门港区、谏壁港区和高资港区;一场——地方小型机场;一环——市区对外的沿江高速公路;二站——沪宁铁路站和京沪高速铁路站;六放射——由镇江至句容、扬中、丹阳和茅山、宝华、新桥的一级公路,形成半小时交通圈,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集聚力。
1、铁路拆除影响城市交通环境的老沪宁线(3号线)及高家门专用线,新建六摆渡龙门港区专用线,扩建镇江客运站,增加始发车辆;建设六摆渡铁路西站,利用大桥优势吸引扬州客流,同时发挥联运优势加快西部开发。
加速沪宁高速铁路建设,对沪宁铁路电气化改造,促进铁路运输高速化。
根据规划的京沪高速铁路走向在南徐分区312国道旁建设高速铁路镇江站。
加快沿江铁路建设,提高现有镇大铁路标准和运输能力,增强大港辐射能力。
沿江铁路从大港到上海南翔,与现有镇大铁路相接。
规划沿江铁路与沿江高速、沿江公路间距合理,公用一个通道,减少对丹阳等沿江地区地块的分隔。
配合南京都市圈建设,在312国道绕城段以北与沪宁高速铁路间规划预留沪宁快速轨道(城际铁路)通道。
在高速铁路站附近建设大型换乘交通枢纽。
建设“有环放射”布局的城市轻轨系统,高资、大港在主城东西向放射线上,谷阳分区、高速铁路站、三茅中心、火车站、丁卯分区在环线上,构筑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
远景建设宁镇城市间铁路交通,强化镇江与南京之间的联系。
规划铁路与南京至龙潭的铁路交通相接、结合过江桥隧,跨江连至扬州铁路系统,向南与苏锡常都市圈的城际铁路相连,形成华东地区连动发展的铁路交通系统,实现都市圈之间的铁路公交化。
2、公路新建和完善对外交通干线,提高城市通达性,合理布置客货站场。
拓宽改造沪宁高速公路,完善镇溧高速公路建设,新建沿江高速公路、南京—环太湖高速公路和镇江第二过江通道连接线等高速公路主骨架。
对第二过江通道(五峰山桥位)和扬中—泰州桥位两个通道位置同时加以控制。
按一级公路标准,拓宽改造312国道和沿江一级公路,建设完善滨江快速路、101省道(延伸至扬中八桥镇)、镇句公路(延伸至禄口国际机场)、镇宝公路和葛丹公路等。
进一步加强城际之间,城市与各县(市)、镇之间的对外交通联系。
规划区内建设完善由沪宁高速公路、南京—环太湖高速公路、沿江高速、镇溧高速和第二过江通道连接线构成的“三横二纵”高速公路主骨架,对五峰山桥位和扬中汽渡桥位两个通道位置同时加以控制,为第二过江通道建设创造条件。
注:长度为区域内长度,单位公里。
竭力兴建促进沿江开发的沿江高速公路,形成区内继沪宁高速后的第二条重要的对外高速干道。
遵循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联网畅通工程”和国省道“网化工程”的统一部署,完成省网化工程中的区域主干线:省道101、省道321、省道218、省道224、句蜀路、句容至禄口机场、镇扬大桥接线高速公路工程。
其次完成镇江市到各县、县到县、市到重点乡镇、县到重点乡镇区域内次干线的建设与改造,为配合大港港区建设,改、扩建港区一级公路。
逐步形成开放式公路网骨架。
主城的对外公路交通形成“一环六放射”的格局。
“一环”由润扬长江公路大桥、312国道、沿江公路、五峰山大桥组成的不闭合环,是城市的环城快速通道,拦截并分流进入市区的车流。
“六放射”分别如下:1)主城经高资、下蜀、宝华至龙潭,为西部放射。
2)主城经韦岗、东昌、陈武至句容,为西南部放射。
3)主城经西麓、上党、上会、白兔、宝堰至茅山,为南部放射。
4)主城经三山、河阳至丹阳,为南部放射。
5)大港经埤城、建山至新桥,为东南部放射。
6)大港经大路至扬中,为东部放射。
市区客运站布置采用“一城多站,分散布置”的形式。
现镇江客运中心站在西部,在丁卯区内兴建直接为丁卯开发区服务的客运站,结合高速铁路客运站同步规划建设镇江汽车客运南站。
此外大港、高资、丹徒新区、韦岗、上党、辛丰、葛村等地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公路客运站。
货运站结合市区物流中心统一规划。
对外客运交通枢纽规划两处,分别为新老火车站,面积约0.5平方公里。
该地区交通线路众多,交通地位突出,应统一规划,同时加强地下空间的开发规划,合理组织各种交通方式,有机衔接铁路、轨道交通、公交等换乘枢纽。
规划公路枢纽:保留镇南立交、沪宁高速公路立交;改造312国道与朱方路及沪宁高速镇江支线立交;加快建设镇溧高速公路与世业洲、跃进路、312国道、镇荣公路、沪宁高速公路等立交;规划新增沿江高速公路与高资通江路、园中路、镇句路、镇溧高速公路、西环路、沪宁高速公路镇江支线、312国道、东环路、谏辛路、雩龙路、葛丹公路、烟墩山路、第二过江通道等立交枢纽。
3、水运规划港口由大港、高桥、谏壁、老港、龙门、高资、青年农场、夹江等港区组成。
完善和扩建大港港区,使大港成为以集装箱为主的长江外贸口岸;高桥港区规划为大型沿江工业企业专用深水码头区及深水公用港区。
谏壁港区以货主码头为主;调整老港港区功能,适当规划建设专用旅游码头;龙门港区沿江统筹安排客、货运码头,造船工业、桥位及水源保护区;高资港区发展以公用码头和货主码头为主的承接江海轮泊位的港口。
青年农场港区、夹江港区规划为企业专用码头区和公用港区。
保留龙门长江客运站及镇扬汽渡、世业洲、江心洲、大港汽渡和高资汽渡。
利用水上“黄金十字”优势,疏浚大运河,苏南运河镇江段航道由四级标准提高至三级标准,并新建谏壁三线船闸,提高市区对外内河水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