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媒体在中国
解构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及其社会影响

2 0 1 2 年底 ,我 国博客 使 用人数 约为 3 . 7 3 亿 ,约 占我 国
6 %。近 年 来 ,微 博 的快 速 发 展 对博 客 、 社 会 化 媒体 有 众 多 具体 的类 型 或应 用 ,最典 型 网 民数 的6 而常 见 的 ,有 博客 、微 博 、社 交 网络等 。这 些 类型 特 别是 对 那 些 独立 平 台的博 客 服 务 带来 了较 大 的 冲 或 应 用 ,可 以 作 为单 独 的 平 台存 在 ,如 新 浪 博 客 、 击 ;但 另一 方 面 ,由于 主 流微 博 和 社 交 网站 目前 都
而 网 民之 间 则通 过 这 一社 会 化 媒 体平 台而 形 成某 种 整合 和 协作 ,提供 了可 能 。博 客开 启 了We b 2 . 0 的自 或松 散 或 紧密 的社 会 网络 联 系 。网 民们 自己对 “ 社 媒 体 时 代 ,社 会 的知 识生 产 和 知 识传 播 ,因 为有 了 会化 媒 体 ” 的 界定 是 :社 会 媒 体 和 一般 的社 会 大众 博客 ,发 生 了 根本 性 的变 化 ,从 中 心化 到 社会 化 或 媒体 最 显 著 的不 同 ,是 让 用户 享 有更 多 的 选 择权 利 去 中心化 的趋 势从此 一发不 可收 。 和编 辑 能 力 , 自行 集 结 成某 种 阅 听社 群 ( 见 维基 百  ̄2 0 1 3 年5 月3 0日版 “ 社 会化 媒体 ”词 条 )。
务 平 台或 豆 瓣 等 阅读 分 享 类 网站 ,都不 同程 度 地蕴 的 渗透 率 仍 在 增 加 ,但 从 博客 的使 用而 言 ,除 了 专
涵 了社会化 媒体 的元 素 。
业 类 博客 和 “ 超级 博 客 ”仍 然 保 持 较 高 的点 击 率 和 影 响 力之 外 ,普 通个 人 博 客 的使 用 数 量 已开 始 下 滑
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

社会化媒体发展现状及其趋势分析社会化媒体是指具有互动性的多媒体数字交流平台,包括社交网络、微博、博客、在线论坛、虚拟社区等。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式,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影响。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当时的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
2002年,出现了第一个追求个性化的社交网络Friendster,在短短几个月内便吸引了数百万用户。
此后,MySpace、Facebook、Twitter等社交网络陆续问世,以其方便、快捷、低成本等优点赢得了广大用户的青睐。
除了社交网络,微博、博客等平台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国内微博巨头新浪微博上线于2009年,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最大的微博平台。
博客则是更加主打个人化,提供了一个自由发表意见和分享知识的空间。
虚拟社区也成为社会化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魔兽世界、QQ群、微信群等,其社交性质不亚于社交网络,用户在其中可以交流思想、分享资源、建立社交关系等。
1.移动化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会化媒体也不断向移动平台转移,成为一个移动化时代的代表。
国内的微信、QQ空间、快手、抖音等应用,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沟通和娱乐工具。
2.个性化未来社会化媒体将更加注重个性化定制,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
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角度进行个性化推荐,提供更加准确的内容,将成为社会化媒体发展的趋势。
3.融合性社会化媒体将不断向融合方向发展,与其他互联网应用、传统媒体等形成深度融合,如社交电商应用、社交媒体平台推出自己的内容等。
以此,社会化媒体将成为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服务平台。
4.全球化社会化媒体除了在国内发展迅速,也在海外市场崛起。
Facebook、Twitter等海外社交网络成为国际领先的社交平台。
未来,社交平台也将更加注重跨国合作、全球拓展,推动更加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总之,社会化媒体在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发展趋势。
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图

分类: 软件产品 2012-08-02 10:12 573人阅读 评论(0) 收藏举报活动协作平台myspace网络facebooksocial中国社会化媒体格局概览图(2011-04-17 13:36:33)转载▼标签:分类:E商&企管中国比较全的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 Marketing)概览图(来源:CIC)。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营销社会化媒体营销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在线社区,博客,百科或者其他互联网协作平台媒体来进行营销,销售,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维护开拓的一种方式。
一般社会化媒体营销工具包括论坛,微博,博客,SNS,Flickr和Video 等。
在网络营销中,社会化媒体主要是指一个具有网络性质的综合站点,而它们的内容都是由用户自愿提供的,而不是直接的雇佣关系。
社会化媒体营销三个重要的方面1、创建大量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视频,tweet,博客来吸引关注,并且自然成为了病毒性内容。
病毒性传播不是通过购买广告位,而是用户自发传播。
2、建立多种渠道让公司品牌的粉丝或者公司能够以多种方式来推广自己(双向的),比如Twitter,Myspace,Facebook等。
3、开展对话。
社会化媒体营销不是全部都是由企业控制,他允许用户参与和对话。
一个设计糟糕的社会化媒体活动可能会产品适得其反的作用。
社会化媒体营销必须要全员参与并且尊重用户。
如何开展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如何开展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开展一个社会化媒体营销活动,我们需要想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我们的营销活动目标客户是谁?2.我们这次社会化媒体营销的目标是?3.我们的营销策略是?4.我们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媒介和平台是?5.如何科学的评价活动的效果.分享分享到新浪Qing1喜欢阅读(295)┊评论(0)┊收藏(0)┊转载(4)┊喜欢▼┊打印┊举报1。
社会化媒体营销

社会化媒体营销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后2.0时代,每个人的内心渴望自我实现。 这种“自我实现”在网络中就体现为: 写“我”想说的微博、 看“我”想看的视频、 加“我”想交的好友… 来构建一个以“我”为中心的信息传播与接受的体系。
一、社会化媒体概述
游戏化模式和 社交游戏
QR 二维码
1、用户会变得更加聪明、理智; 2、创造出更多自己的话题,发表更多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整个LBS市场将逐渐分化,消费者只会在认定某项服务对他们有价值的情况下,才会持续地使用并产生习惯。
通过游戏营销,品牌能够收集到越来越多的用户资料;并且,用户参与游戏及胜利结果分享给自己的社会化人际圈子中,品牌也在同时获得了这位用户整个社会化圈子里的所有网民的信息。
02
2011 年9 月,开心网与诺基亚今年主打的高端机型 N9 达成合作,共同开发在 Meego 系统下的开心网客户端,并将其内置于 N9 手机当中,为开心网众多白领用户提供了更便捷的互动交流途径。
03
相关事件:
中国社交网站的运营发展
与第三方开发商合作 → 推行开放平台
2010年是互联网开放的元年,社交网站的开放策略自然也是顺应这样的一个趋势。不过对比国外Facebook 的发展来看,其早在2007年就推出开放平台,因此国内社交网站的开放平台相对来说还处于初期,且对于相应分成比例合作模式等并非十分成熟。
点评:
点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
五、其他案例
02
统一方便面新品“汤达人”上市完全依靠社会化媒体整合营销提升汤达人的关注度与认知度 整合博客评测、论坛事件、原创视频、FLASH游戏等形式与内容 2个月点击超过200万次 超过200家网站与媒体自发转载 土豆与56连续一周的首页推荐视频 对搜索引擎效果产生积极影响
社会化媒体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及传播

2022.11科技以及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大众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也从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逐渐转移到了各种网站以及手机APP 等各种新兴媒体上。
随之改变的还有信息的生产源头,技术赋权使互联网上的内容生成开始由用户主导,打破了传统单方向的传播格局。
各种社会化媒体为人们的交往联系提供了虚拟的空间,也改变了传统企业、品牌的营销思维。
在这个一切皆可商品化的社会,城市为了提升自身形象和知名度,也需要将自身作为一个产品进行营销宣传。
在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形象的构建方式被改变,传播手段也受到了一些影响。
一、社会化媒体传播特点社会化媒体是“互联网上基于用户社会关系而建立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
是在Web2.0的技术背景下,集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为一体,为用户提供广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
作为一个高交互性平台,社会化媒体可供人们进行内容生产与沟通交流,为用户彼此之间建立关系、分享意见提供虚拟空间。
1.用户成为社会化媒体主角社会化媒体实现了信息流通的双向性,改变了网络时代的传播方式。
在社会化媒体中,用户生产的内容充斥整个虚拟互动空间,作为核心维持着社会化媒体的运行。
一切都是以“人”为中心的。
以前普通人缺乏传播反馈的渠道,只能被动地接收信息,因此传者与受者身份并不平等,但是在社会化媒体被广泛使用的时代,网络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用户同时拥有传者与受者两种身份,所接收的信息是其他用户所生产的内容,所发布的信息也会被他人获得,传受双方不仅地位平等,交流的方式也是平等的。
2.裂变式传播拓展分享范围社会化媒体的互动方式主要有点赞、评论、分享等。
虽然许多新的互动形式已经随着应用的多样化而发展出来,但是“转、赞、评”这三样功能作为实现互动的基本手段还是必不可少。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分享功能,分享是用户在社会化媒体上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相比于自己撰写发布,转发别人的内容更加省时省力,不需要成本就可以达到目的,因此现在的人们热衷于分享,分享成为信息在社会化媒体中传播的主要动力。
社会化媒体在中国

社会化媒体在中国摘要:wed2.0时代的到来,预示着我们不仅仅是信息的接受者,还是信息的编辑者、提供者和创造者,社会化媒体应运而生,将这个时代的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
通过社会化媒体,我们将个人的知识、对某件事情的看法、新奇古怪的事物等信息上传到互联网上,实现信息的共享,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关键词:web2.0;社会化媒体;共享;互动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2-0-01一、社会化媒体的产生社会化媒体是人们彼此分享见解、信息、思想并建立关系的平台。
相对于主流媒体而言,每个人都可以在上面创建、评论和添加社会媒体内容。
主要的形式有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和内容社区等。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而在《2011年中国网民社交网站应用研究报告》中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我国社交网站用户数量为2.44亿,社交网站用户网民比例为47.6%。
庞大的网名和社会网络用户为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的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社会化媒体的诞生标志是1994年中国第一个论坛——曙光bbs的建立。
随后,随着论坛、博客、微博等社会化媒体的不断诞生,显示着社会化媒体在中国的繁荣发展。
二、社会化媒体的特征社会化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媒体,给予用户极大的参与空间,它的特征如下:参与:用户除了可以通过社会化媒体浏览信息之外,还可以贡献、创造信息。
公开:免费使用的特性使得社会化媒体拥有大量的用户,在不侵犯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用户可以畅所欲言。
交流: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的传播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交流方式,双向传播,增强信息的分享,增大用户之间的互动。
对话:评论、转发等功能使用户之间能进行沟通、对话。
社区化:以共同的爱好形成一个个小社区。
连通性:通过链接功能,可以将多种社会化媒体联合起来,实现转换媒体形式的方便性。
社会化媒体语境下中国新闻专业主义的困境与重构

其一 ,1 9 9 9 年 ,郭镇之在一项对 中央电视台 社会现实权威和可信的发言人这一角色提升为拥 《 焦 点访 谈 》 的研 究 中 ,引入 了 “ 新 闻专 业 主 有 了展 示 “ 权威 版 本 ”世 界 的权 力 ,这 一 观点 也
关 键 词 :新 闻专业主义 ;新 闻伦理 ;社会 化媒 体 ;文化权威 ;阐释社群 中图分类号 :G 2 1 0 . 7 文献标示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0 — 2 8 0 4( 2 0 1 5 )0 4 — 0 1 5 4 — 0 6
《 新京报》 的深度报道主编刘炳路 曾在一篇 时 ,就假定 了这种关 系的可变性 ……在现代 时 名为 《 自媒体时代 ,终结还是新起航 ? 》 的文章 期 ,运动速度和更快 的移动手段在稳步增长 ,掌 握 了最 为 重要 的权 力 工具 和统 治 工 具 。 ”[ 2 1 尽管 中描 述 了这样 的场 景 :
2 0 1 1 年 5月2 6日上 午 1 1 时 ,我和一名记 者去 亦庄 看
鲍 曼 的本 意是 批 判 权 力 ( 的漂 泊 不 定 ,短 暂 易
副作 房 ,一路上 这位记 者不断往 江西打 电话 ,核 实抚 州爆 炸 逝 ,难 以捉摸 )所产生 的没有 预料到 的 “
,而数 字 技 术所 带 来 的流 动性 、碎 片化 ,恰 案 的最新 消息 。另外一名记 者 ,已在从 长 沙去往 当地 的 用 ”
年代 后 兴起 的独 立报 刊作 为职业 化 报 刊旦 通过 对美 国新 闻历史 的研 究 发现 ,l 9 世纪 7 0 的基 础之上 而 展开 。
2024年社会化媒体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社会化媒体市场分析报告1. 市场概述社会化媒体是指通过互联网和移动设备,以用户生成的内容为主,并以社交互动为基础的在线媒体平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设备的普及,社会化媒体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给用户带来了更多的社交和交流机会,也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营销和推广渠道。
2. 市场规模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社会化媒体用户数量已经突破30亿人,占全球互联网用户总数的近50%。
其中,移动社交媒体用户占比高达90%,显示了移动设备在社会化媒体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预计未来几年,社会化媒体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用户数量和用户活跃度都将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3. 市场竞争社会化媒体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力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用户规模和活跃度: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用户数量和用户活跃度是评判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Facebook、Instagram、Twitter等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度活跃的用户群体。
•广告和营销能力:社会化媒体平台提供了广告和营销工具,帮助企业实现品牌推广和用户增长。
Facebook和微信等平台的广告和营销能力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
•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社会化媒体市场的竞争还体现在技术创新和用户体验上。
推出新的功能和服务,提升用户体验,能够为平台赢得更多的用户和市场份额。
4. 市场趋势社会化媒体市场的未来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趋势:•移动化:移动设备在社会化媒体市场中的地位将会继续增强。
移动社交媒体用户数量和活跃度将继续增长,移动平台将成为企业进行营销和推广的重要渠道。
•视频内容:视频内容在社会化媒体中的重要性日益上升。
用户对于视频的需求和观看时间不断增加,社会化媒体平台需要加大对视频内容的支持和推广。
•用户UGC(用户生成内容)的重视:用户生成的内容在社会化媒体中的价值越来越高。
社会化媒体平台需要更好地支持用户生成内容的展示和传播,提高用户参与度和互动性。
5. 市场挑战社会化媒体市场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隐私和安全问题:随着社会化媒体用户数量的增长,用户隐私和信息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媒体分析

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媒体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化媒体的兴起,这一新型媒体形态成为了人们交流、获取信息、传递信息以及社交的重要方式。
本文从社会化媒体的概念、特点、优缺点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社会化媒体的概念社会化媒体是指以Web2.0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媒体,通过让用户参与内容创作和分享,形成了一个开放、协作和共享的平台。
社会化媒体的特点是用户可以自由地、快速地发布信息,其主要表现形式包括博客、微博客、社交网络、在线协作平台、移动应用软件等。
二、社会化媒体的特点1.用户为中心社会化媒体的最大特点就是将用户和他们所产生的内容作为中心。
用户可以自由地发布和分享信息,这有助于用户之间的互动交流,增加了用户的粘性。
2.内容多样性由于社会化媒体是用户创造的,内容来源非常丰富多样,内容的质量和数量也不受限制。
在社会化媒体中,用户可以分享他们的点滴心情,发布自己的观点、经历、鉴定结果等,也可以发布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
3.实时性社会化媒体可以实时更新,用户发布和信息更新速度均很快。
尤其是微博客,确保了信息的及时性,这样可以实现实时的社交交流。
4.互动性社会化媒体促进了用户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分享更快、方便,且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社会化媒体,用户可以像在现实世界中一样,轻松地与家人、朋友或陌生人联系,分享观点、交换信息、建立关系、获取帮助等。
三、社会化媒体的优缺点1.优点1)提高个人影响力社会化媒体的内容容易传播,因此可以提高用户的个人影响力。
通过社会化媒体,一个普通用户可以与人交流、分享、鼓励,建立广泛的人际网络。
2)平等和共享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
这种平等和共享的氛围可以促进社区的成长和发展。
3)提高用户忠诚度由于社会化媒体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和实时性,它可以促进用户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从而提高用户忠诚度。
《社会化媒体——理论与实践解析》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

04
一、群体结构及其影响
(二)群体内的权力结构
网络中的群体传播往往是在一定 权力结构关系影响下展开的。个体 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与意见的形成 不单纯取决于个人既有倾向,在很 多时候还取决于权力中心以及其他 成员的态度。
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 ——放大的个体
目录
第一节 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一般动机 第二节 网民在网络中的一般行为特点 第三节 社会化媒体中的网民个体 第四节 社会化媒体中的几种典型互动行为 第五节 社会化媒体与群体互动 第六节 社会化媒体对网民个体的影响 第七节 社会化媒体时代中国网民的几种典型行为
第一节 网民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一般动机
个体的“数据”有两种形式: 个体被动产生的数据内容和 个体主动产生的数据内容。
个体数据又有内容型数据和 活动型数据之分。网络化生 存使活动型数据成为个体人 生中的重要痕迹。
数据记录的个人碎片,反映 个人历史,累计形成社会史 的一部分。
二、主动设置角色的个体
主动设置角色 个体的数据化过程,也是其在虚拟空间里进行自我角色 的设定和扮演的过程。 角色的分类 先赋性角色与获得性角色、活跃角色与潜隐性角色、正式 角色与非正式角色、现实角色与虚拟角色。 角色的社会心理学功能和角色扮演心理过程
基于这一权利的分层,可能会产生两种方向的人群结合: 一是处于同一层级的人,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地位,有时会形成横向结盟; 二是处于不同层级的人,出于相互的认同关系,会形成一种纵向的结盟。 这种权力结构,不仅会使人群出现分化,也会影响到网络信息传播的格局,以及网络 舆论的形成。
四、“群氓的智慧”还是“群体性迷失”?
社会化媒体在中国

维基:维基站点就像一个公共数据库,人们可以在上
面添加内容,或对现有的内容进行修订和增补。最著名的维基 站点是维基百科,一 本在线的百科全书,仅英文资料就超过 150 新浪爱问等也应该也算为 维基的一种形式。
播客 Podcast,是Ipod+broadcasting。它是数字
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2009年,微博 这个全新的名词,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 伴随而来的,是一场微博 世界人气的争夺战,各路名人开始以微博为平台,在网络中聚集人气。 新的传播工具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草根英雄,往往只在一夜之间便能因 寥寥数语从默默无闻到新的话语传播者。 2009年7月中旬开始,国内大批老牌微博(饭否、腾讯滔滔等)停止运 营,一些新产品开始进入大众视野,如大围脖,Follow5,贫嘴,新浪微 博。其中Follow5在2009年孙楠大连演唱会上的亮相, 是国内第一次将 微博引入大型演艺活动。 2010年国内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报 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 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较2010年增加1.9%。2011年上半 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 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 至今,新浪微博用户数超过1亿,得益于抢占了先机,而且在整体的 战略执行上也比较彻底到位,所以获得了现在的地位。仅仅两年时间, 新浪微博就为新浪生下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金蛋’。
1.Social Networking Sites/社会关系网络 2. Video Sharing Sites/视频分享网络 3. Photo Sharing/照片分享网络 4. Collaborative Directories/合作词条网络 5.News Sharing Sites/新闻共享网络 6. Content Voting Sites/内容推选媒体 7. Business Networking Sites/商务关系网络 8. Social (Collaborative)Bookmarking Sites/社会 化书签
社会化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社会化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新闻传播的形式和趋势也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论是从新闻的传播速度,还是新闻的内容和形式,社会化媒体都在极大地影响着新闻的传播规律和方式。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社会化媒体对新闻传播的影响。
一、传播速度社会化媒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的传播速度非常快。
当一个重要的新闻事件发生,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相关信息便会在第一时间内大量涌现,以至于那些传统的新闻机构可能还没有从事态当中完全反应过来,相关的社交媒体平台上已经在大声地展开讨论了。
这使得新闻传播开始更加的去中心化,不再局限于正规的新闻机构和媒体。
普通的人们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开始参与到新闻的传播中来,而这也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毕竟,对于那些新闻事件来说,每一个发声的人都是一个潜在的报道者。
这也使得新闻传播的多样性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信息来源日益丰富,新闻传输速度更快。
二、互动性社会化媒体的另一个特点则是非常互动。
人们不再是单纯地接收新闻,而是可以直接对新闻进行互动和交流。
例如,可以在社交平台上对新闻进行评论、点赞、转发、跟帖等等。
这种互动性与反馈机制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和体验。
通过社交媒体进行新闻互动,读者可以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而这些都是以往传统新闻平台所无法替代的。
此外,社交媒体上出现的新闻反馈还可以激发用户对于相关事件的兴趣,也可以刺激用户对于热点话题的关注程度,从而带动新闻传播的更广泛和深入。
三、内容形式的多样化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在报道内容上也必须向多样化的方向转型。
人们接受新闻的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
可以看到,社交媒体上不再只是单一的文字报道,还有很多吸引眼球的图表、视频、动画甚至是漫画。
这些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同时也确保了新闻传播的多样性与创新性。
四、受众人群的扩大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新闻内容的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传统的新闻媒体在传播时往往会面临地域限制等问题,而社交媒体则不会受到这一限制。
社会化媒介

社会化媒介社会化媒介是随着互联网普及出现的一个概念,社会化媒体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末,自1995年第一个BBS网站“曙光"上线至20m年,天涯、猫扑、西祠胡同等部分主流网络社交平台纷纷出现,社会化媒体迎来了其在本土的第一个发展高潮。
社会化媒介的客体 ,即受众 ,既可以接受信息 ,同时也可以自己生产和传播信息 ,并且拥有能够“单兵作战”的能力。
社会化媒介从某种程序上也被称之为“可互动交流的”多媒体 , 他变革了“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传播方式 ,转变为“多对多”的对话方式。
旧式的媒体执行的是“制作+ 播出”的形式 ,信息符号由媒体向受众传播 ,只在单一途径进行交流。
而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是双向的、多向的 ,方向并不统一、方式也多元化 ,具有分散性、开放性。
从信息传播的角度讲,社会化媒介主要包括论坛社区、社交网站、博客、微博、位置签到、问答、维基等形式。
麦克卢汉提出媒介四定律一“媒介放大律、媒介过时律、媒介再现律、媒介逆转律,认为媒介演化中使人的感官放大,跨越时空的再现,使得传统媒介过时,逆转成了特殊的电子媒介的时代”麦克卢汉认为随着电子媒介的发展导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在技术面前人是无力的,技术是媒介演化的决定力量。
媒介即讯息论是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媒介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人类有了媒介才可能从事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是这个时代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为世界的新方式,传播媒介的变革改变了人类的感觉,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创造出新的社会行为类型。
麦氏是泛媒介论者,他的媒介的概念是广义的,不仅包括一般媒介,而且包括交通运输工具等。
社会化媒体也是基于人际关系所形成的复杂网络,每一个人都是这个复杂网络中的节点,这一复杂网络具有强大的连通性、小世界特性和强传染性。
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

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与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交媒体作为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重要平台,已在我国社会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剖析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以期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深入的视角,了解我国社交媒体行业的全景画卷。
我们将概述我国社交媒体的基本现状,包括主流平台的用户规模、活跃度、内容类型等关键指标,以及社交媒体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情况。
我们将梳理我国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博客、论坛,到如今的微博、微信、短视频等多元化平台,分析每个阶段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
我们将展望我国社交媒体的未来趋势,探讨技术革新、政策监管、用户需求变化等因素如何共同塑造社交媒体的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我国社交媒体行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相关从业者、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二、我国社交媒体的现状我国社交媒体正处于一个多元化、互动性强、影响力大的发展阶段。
目前,我国社交媒体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多样化的社交媒体平台层出不穷。
除了微信、微博等综合性社交媒体平台外,短视频、直播、社交电商等新型社交媒体平台也迅速崛起,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社交需求。
这些平台通过独特的内容形式和交互方式,吸引了大量用户的关注和参与。
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实时性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用户可以通过点赞、评论、转发等方式实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了一种高效的信息传播和互动机制。
同时,社交媒体平台也通过算法推荐、个性化内容推送等方式,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参与度。
再次,社交媒体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还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公共事件和舆论场中,社交媒体成为了信息传播和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对社会舆论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我国社交媒体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信息过载、虚假信息、网络暴力等问题仍然存在,需要平台方加强监管和治理。
社会化媒体视角下政府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

社会化媒体视角下政府形象塑造与传播策略研究作者:常佳来源:《科学导报》2024年第54期政府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对政府行为及政府人员在推行政策、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的综合素质、整体能力和工作成果的总体评价。
政府为了向民众展示一个更加便民、高效、廉洁的形象,积极网罗人才,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实时更新政府状态,告知群众“政府将要做什么、正在做什么以及做了什么”。
新的传播途径极大地缩小了政府和民众之间的距离,既有利于政府直接倾听来自最底层的呼声,又能为政府工作提供可靠的政策依据。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形象传播设有专门的宣传部门,利用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介,进行方式较为集中且单一化的传播,虽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专业性和真实性,但却面临着传播形式单一、发布周期较长、传播信息不完善、公众对政府形象感知片面的困境。
20世纪以来,特别是2009年微博创立、2011年微信诞生、2016年抖音上线以后,政府的形象宣传也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由纸媒为主,电视、广播为辅转变为传统媒体与社会化媒体融合发展的多元化传播,政府形象利用5G、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势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如政府相关机构开通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短视频及政务门户网站,发布信息、收集民意、服务大众,向公众展示风采、分享趣事。
普通网民通过社会化媒介构建的网络交流平台,问政、参政、议政,为完善政府形象建言献策。
传统媒体时代,政府给公众留下的印象是自带威严、庄重严肃的,这种刻板印象与其传播方式密不可分。
政府通过图文、音频、短视频、直播等更容易吸引公众的方式,直观生动的宣传形象,让政府与公众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公众可以敞开心扉向政府说出心里话,政府可以及时反馈公众诉求令公众满意,政府形象也从“高冷”变得“亲民”起来。
社会化媒体的出现,让政府积极行动,紧跟时代步伐,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扎实履职作为,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在保证政府威信依然在的前提下,服务却更加贴心、暖心、得人心,这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不谋而合。
主流社会化媒体大盘点

主流社会化媒体⼤盘点如今,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这个词语开始频繁出现于⼈们每天接触的各种信息中,从Mark Zuckerberg的Facebook 的风靡,到校内⽹、开⼼⽹等社交⽹站在中国的崛起,再到微博的⽕热,拥有超过4亿⽹名的中国俨然已经形成了⼀种⼈⼈谈论社会化媒体的氛围。
但是,当⼈们⾼谈阔论社会化媒体前景的同时却很少有⼈熟知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和类别,的确,社会化媒体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中国,我们更应该去研究它是如何去改变世界的,从⽽更好地利⽤社会化媒体,造福全社会。
本⽂按照⼤致的发展进程罗列了⼏类常见的社会化媒体并做了简短的介绍:1.BBS、社区早期的社会化媒体,即时性⽐不上Twitter、微博等。
⽤户以发帖、回帖的形式进⾏交流,任何⼈都可以发起⼀个讨论话题,是具有类似爱好的⽹民线上集会的场所。
2.合作词条⽹络代表性⽹站:Wiki。
Wiki是⼀种可以由⽤户编辑和修改内容的⽹站。
⽤户可以不断地完善某⼀词条,也可以在讨论区进⾏讨论。
3.信息分享⽹站⽤户可上传⾃⼰喜欢的视频、照⽚或⽂档等与⼤家分享,信息分享⽹站使其过程更加简单,并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机制,使⽤户能分享到更优质更实时的信息。
4.博客博主可以发表⽂章的形式来经营⾃⼰的博客,拥有读者并与读者通过回帖的形式交流。
5.SNS社交⽹站最常见的有Facebook、Twitter、⼈⼈⽹等,此类⽹站建⽴了可供⽤户扩⼤⾃⼰社交圈、分享信息以及相互交流的平台。
在此把专业化的社交⽹站也归于这⼀类,它们服务于特定⽤户,如⼤街⽹就是⼀款转为求职者提供的产品。
当然,社会化媒体远不⽌本⽂所提及的这些,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分类能罗列的,甚⾄还有集多种功能于⼀体的社会化媒体,如⾖瓣⽹。
以上所提及的⽹站功能也并不局限于其所属分类。
但是⽆论如何,社会化媒体都是基于Web2.0的给⽤户极⼤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更加⼈性化的内容来源使得其潜⼒⽆穷。
参考资料:David Merman Scoot《The New Rules of Marketing and PR》。
国内外主流社会化媒体网站与工具。实用

国内外主流社会化媒体网站与工具
编者按:近年来,国内外各种社会化媒体网站与工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让人眼花缭乱,大有应接不暇之感。
为了帮助读者快速了解现有社会化媒体网站及工具的基本情况,本文对主流的社会化媒体网站与工具进行了梳理和归纳。
一、主流社会化媒体网站
(一)国内主流社会化媒体网站
1、视频、图片网站
2、社交网站
3、百科
4、博客
5、微博
6、论坛
(二)国外主流社会化媒体网站1、主流社交网站
2、主流博客网站
3、主流社会书签网站
4、其他主流网站
二、主流社会化媒体工具
(一)国外主流社会化媒体工具
1、主流社会化媒体搜索工具
2、主流信息订阅工具
3、主流信息聚合工具
4、主流统计分析工具
(二)国内主流社会化媒体工具1、主流社会化媒体搜索工具
2、主流信息订阅工具
3、主流信息聚合工具
4、主流统计分析工具
序
号
工具名称说明
1 谷尼(Goonie)
网络舆情监控分
析系统
由谷尼国际软件(北京)有限公司研发,既支持指定网站新闻、
博客、论坛监测,也支持整个互联网的舆情监控;智能识别非
法网络信息;自动发现负面报道、热点新闻事件、热点论坛贴
子。
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从纯粹的娱乐休闲到学习工作、甚至是衣食住行,我们基本上都可以和网络找到关联点,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兴起更是紧密了这种联系。
2000年开始,社会化网络和社会化媒体得到迅速发展。
2002年,MySpace成立,到2006年,它已经成为世界上最热门的社会化网络,同一年Twitter成立,社会化媒体越来越受到追捧。
也是在这一年,国内首家户外媒体即时交易平台360媒体网成立。
6年以来,360媒体网见证了国内广告媒介的巨大变革,社会化媒体营销等新兴媒体营销模式的发展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关注。
近些年,随着国内网民数量的激增,互联网产业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特别是09年新浪微博的推出带动了国内“社会化媒体”的火热,调研机构Netpop最近的一份研究表明,国内注册社会媒体网站的用户已经达到2亿,这一数目超过美国等其他互联网大国同一类型的数据。
在庞大的网民基数的背后,中国网民也表现出了其在互联网上的高活跃度。
我们看到,具有中国特色的而互联网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甚至连“元方,你怎么看”带有恶搞性质的网络用语也登上了国家官方媒体。
事实上,社会化媒体的平台早已不再是单纯为用户提供娱乐休闲,而是已经发展成为受营销者们追捧的新型营销手段,社会化内容正在改变人们在线购物方式。
有调查显示,当人们想要购买某样东西的时候,社会化媒体上的内容会改变他们的想法。
39%的18岁到34岁的人会在社交网站上寻求购买意见;而手机、消费电子产品、化妆品和婴儿护理用品这几个类别的产品,通过社交媒体对购买者的决策影响最大。
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优势,社会化媒体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更广泛的与消费者沟通的平台,这使得企业能够更有针对性和更多样化的方式来吸引目标受众的关注,并对他们产生影响。
当然这种信息的优势一旦被作为传播企业负面信息的渠道时,就会产生比任何一种传播渠道更加不可控、更加快速的效果。
可见,尽管社会化媒体的潜力很大,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它的正反两面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化媒体在中国:同族异构
近期已经有很多关于中国政府对互联网控制监管的报道。
虽然网络监管看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但对于万网民来讲却这并不是什么大事。
他们最近关心什么?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和其他人成为在线好友。
几年间,中国互联网上的信息资讯开放程度远远超出了大家的想象。
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由国有媒体编辑过滤信息的国家来讲,是一个很大的飞跃。
简要回顾
现今,中国网民正积极参与到各类社交媒体(——尤其是本土社交媒体平台)活动中去。
本土的社交媒体平台在很多方面都与西方平台存在差异。
企业有必要了解中国消费者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并利用这些平台展开研究,发布产品,公关危机管理等。
相比完全禁止浏览国外网站,对浏览权限进行限制的这种做法为中国社交媒体创造了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
虽然, , 在中国被禁,但与其相似的中国站点正在茁壮成长。
波士顿咨询公司通过一些数据的比对发现:中国网民的平均在线时间为小时天,超过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在线时间,与日本和美国持平(详情请见“ ’ ”).
多种因素促成中国网民比其他国家网民更乐意参与社交媒体活动。
这些因素包括:城乡移民造成的两地分隔,独生子女的孤单,以及政府干预媒体所带来的信息信任危机等。
“ 音乐事件”的调研报告发现,亚洲年轻人线上和线下的好友数基本相同。
但唯独在中国,年轻人线上的好友数超过真实好友。
在这种线上线下形成交集的情况下,分清虚拟网络与现实生活就已经不太重要了。
在中国,这种将社交媒体融入到人们生活中的情况比其他国家要紧密的多。
中国网民的积极参与并讨论,将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
近期,奥美()在中国进行的一项研究指出:的网民已经开始发起或参与到关于企业的线上讨论中。
了解社交媒体对于在华企业已经不再是一件奢侈品—而是一件必须品。
当前,缺少与网民的互动会被认为丢失了一个机会。
由于社交媒体拥有庞大影响力和渗透作用,如果不能了解消费者对公司的线上评论,将成为一种商业风险。
不同社交媒体平台比较
为了清楚解释社交媒体在亚洲的发展,奥美数字影响力团队开发了一系列社交媒体“靶子”,将国际性平台至于外圈,而相对应的本土化平台至于内圈。
(见图示,原图请见:)
与其他国家一样,中国“靶子”系统的优缺点也很明显。
比如,上图显示对应的本土化产品是新浪微博(), 对应的本土化网站则是土豆和优酷(, ).
此种对比方法虽然有一定意义,但也容易产生误导。
中国的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和网络行为习惯在应用过程中都对其相应的国际产品做了一定变化和改良。
这种改变不仅是由审查造成的。
与其他亚洲国家一样,网络应用的本土化改良是由语言,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数字生态系统基础所影响。
数字生态系统——围绕在线交流人群集中的平台——在一个国家甚至是国与国之间都会有很大不同。
就连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都会在平台这方面存在着本质的不同。
比如:即使没有政府管制,日本和韩国的网民仍更愿选择()和,而不是那些国际上知名的社交网络。
.优酷土豆
不同的社交媒体使用方式对网络和相关国家的参与度给予了一定解释。
比如,中国网民对于视频网站的使用方式和美国人在使用时就截然不同。
不同于观众经常观看的简短型可爱动物
或犯家庭短片,优酷和土豆上的内容基本被长篇视频填满,而且为专业制作。
中国网民每天在视频网站耗费的时间大概是个小时,而美国人在上的时间仅仅为分钟或更短。
对于所呈现的内容,中国视频网站更像是一个在线电视台。
虽然个人也会制作上传视频,但大多数线上视频内容还是专业团队制作的。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引进国外的节目进行字幕编辑,在美国上映后很短时间内上传到国内平台。
这一方式所形成的奇怪结果之一就是:像《越狱》这种的知名电视节目,虽然没有及时在中国电视台播放,但在中国同样聚集了规模庞大的粉丝。
除了这些非官方引进的节目,优酷和土豆上对原创内容的需求也使那些专门制作在线视频的公司得到了很多好处。
然而在某些方面,这些网站的结构更像是,而非.
优酷和土豆这种电视型网站反应了中国年轻人的使用习惯。
当中国大学生得知中国社交媒体的参与度处于时间领先的位置,他们往往会对此表示出怀疑,因为他们往往认为美国应该列为第一。
我比较热衷这样的调研方法:让上周曾经看过的学生举手示意;但往往没有人回应。
当我问他们是否在过去小时内看过优酷或者土豆,全班都会笑着把手举起来。
这种向社交媒体的转换大大超越了新媒体受欢迎程度的调研结果——它影响了整个广告行业。
对于中国这种的现状,传统媒体已不能有效地接触到一批重要人群。
就像上边我举的例子,一个精心策划的广告如果放在播放,可能会失掉一大批大学生群体。
.新浪微博
中国和国外社交媒体中的一些不同,多来自于文化和语言上的差异。
虽然新浪微博在微博界是个后来者,但是在启动后的第三年,年新浪微博却成为了中国最火爆的微博平台。
(中国虽然封锁了,但仍有一小撮中国人和驻华外国人通过独特的方式绕过封锁。
)
和类似,新浪微博的消息发布也限制在个字,用户可以关注好友并关注他人发布的有意思的微博和评论。
这个平台中存在的微小但是重要的不同,会让人们有一种克隆的感觉,但比更好。
比如,新浪微博允许用户发布视频和照片(还可以通过手机发布音频——2011-02-15,译者注),对其他人的更新给予评论,在转发过程中增加评论。
相比新浪微博近的注册用户通过手机发布微博,在美国仅有小于的用户通过手机发布更新。
这种现象说明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成长,同时也体现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一个重大趋势。
也许中国和海外社交媒体最显著的不同就在于中文和英文通过微博发布的信息长度所包含的信息量。
这种不同可以通过比较戴尔这个善于使用社交媒体的公司在使用不同语言交流时的差异。
个字的信息对于英文来说很短,尤其当包含链接的时候。
戴尔通常用来进行促销活动的推广,比如:“今日热门:购买戴尔迷你或上网本获得免费环保轻便型外壳!.” 这条个字的微博基本上已达到了文字上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