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老视验配Microsoft Word 文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老视验配

第一节老视与调节

一、老视的定义

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近点移远,年龄相关性的视近困难称为“老视”。

随着年龄增长,眼调节能力逐渐下降,从而引起患者视近因难,以致在近距离工作中,必须在其静态屈光矫正之外另加凸透镜才能有清晰的近视力,这种现象称为老视(Presbyopia)。

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不是病理状态,也不属于屈光不正,是人们步人中老年后必然出现的视觉问题。

二、老视的机制

正常眼睛注视5m以外远距物体时,调节完全放松,所注视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当物体移近时,要想使得物体也成像在视网膜上,就需要眼球的总屈光力增加,眼球就是利用了晶状体的调节变化能力,根据所注视物体的远近来调整屈光力,这就是调节。调节力的大小取决于注视物体离眼球表面的距离,等于该距离(以米为单位)的倒数。

远点:在调节完全静止状态下,眼睛能清晰聚焦的最远点,称为远点;正视眼的远点在无穷远处;近视眼的远点在眼前某一距离;远视眼的远点在眼球后(虚点);

近点:在眼处于最大调节时,所能清晰聚焦的最近一点,称为近点;正视眼和近视眼的近点均在眼前其一距离,远视眼的近点在眼球后更远处。

远点和近点之间的距离称为调节范围,远点和近点(单位为屈光度时)两者的差,称为调节幅度,调节幅度即为眼球所能产生出来的最大调节力。

如图所示,当正常眼睛注视眼前40cm距离的视标时,所需的调节就是2.50D;当注视眼前25cm 的视标时,调节就是4.00D;当注视5m以外的视标时,调节就近乎为零。

经典调节理论认为:调节是通过眼内晶状体形状的改变而实现的。如图2所示,

当调节放松时,眼睛聚焦在远点,此时睫状肌松弛、悬韧带紧张,晶状体呈扁平状;当调节时,睫状肌收缩并向前内移动,悬韧带松弛,减少了对晶状体的牵拉,使晶状体形状变凸,增加了屈光力。晶状体形状的改变主要发生在晶状体的前表面。

年老后可因睫状肌的收缩力下降,囊膜的弹性下降,基质成分硬化及可塑性下降,在视近调节时,晶状体的表面不能达到预期的弯度,因而不能产生预期的焦力。近来有学说认为老视的病理机制更主要是因巩膜弹性下降,限制了睫状肌收缩空间所致。

三、老视的临床表现

早期表现为看不清小字阅读物,被迫将目标移远。照明不足的情况下,因瞳孔散大,景深变浅,视网膜上的弥散圈变大,目标更加模糊。长时间近读发生头痛、恶心、眼球发胀、眼睑搔痒甚至演化为慢性结膜炎、睑缘炎。近读后看远发生视力模糊,表现为一过性近视,看远后近读,发生短时间模糊,称为“调节迟钝”。

四、调节与年龄的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调节在逐步下降,但因不影响近读,常不被人觉察。到40岁时,因调节均值为5.80D,在看25 cm的近目标时需用4.00D调节,眼睛仍可保持约1.80D叫储备调节,约占全部调节的l/3,故尚不发生视近困难,但超过40岁后,调节近一步下降,在视近时眼的储备调节已不足眼全部调节的1/3,就会逐渐发生视近困难。现将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列表如下(表6-1)。

表6—1不同年龄调节正常值列表

健康状况等等。

老视症状出现的迟早与眼原有屈光状态明显有关。本行矫正的远视眼老视出现较早,而近视眼患者则出现较晚,如:-3.00D.S.—-4.00D.S.近视,其调节远点分别在眼前33~25crn,

故年纪大时虽调节力已所剩无几,但以其远点作近点使用,可终身不必戴用老视眼镜。然须将原近视镜摘掉,以裸眼视近。除此外,老视症状的出现还与个人工作性质、生活习惯、身体素质等有关。

一般在视近工作时,为了保持眼的舒适,直保留有1/2的调节力,即有1/2调节幅度未使用,换言之,即眼的调节幅度最宜为视近所需调节的两倍,否则易出现视疲劳。如阅读距离33Cm,需用十3.00D调节,而45岁时调节幅度为+3.50D,可见此时几乎要动用全部调节力,故不可能持久,这就须借助凸球面透镜来替代调节,此即谓“近附加值”(near addition)。所以配老视镜时,必须要了解其调节幅度,必须保留适当量的调节,这个量基本上为调节幅度1/2,惟此才能持久、舒适的从事近距离作业。

五、老视的矫正原则

若把眼的全部调节平均分为三份,则在近读时使用中段调节最为合理,最少诱发老视的各种临床表现,这就意味着在采用正透镜替代被测眼的调节时,至少使其保持相当于全部调节1/3量的储备调节,计算公式如下。

D p=D d-0.6 D a(公式6—1)

式中D p为老视矫正眼镜焦度,D d为习惯近读距离所需的调节焦度,D a为被测眼具备的全部调节焦度。

例6-1 设:被测者50岁,尚存全部调节焦度2.00D,习惯的阅读距离为25 cm,

求:被测者适度的老视矫正眼镜的焦度。

解:D p=-4.00-0.6×2.00=2.80(D)

答:被测者适度的老视矫正眼镜焦度约为2.75 D。

第二节老视的验配流程

一、确定试验性近附加

对于任何老视者,验光的第一步就是做屈光不正的检测,即进行规范的验光,准确的屈光不正的验光和矫配,是老视验配的成功开端,因此,验配医师必须建立这个观念,并首先熟练规范的验光程序。

准确验光并完全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近附加的测量要在屈光完全矫正状况下,择定标准工作距离,两眼同时视的状态下进行。检测时,选择合适的视标(阅读物),合适的照明系统,在最后确定处方时,还要根据个体需求进行合理调整。

老视加光度数的测量

在远矫的基础上,临床一般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获得初步阅读附加度数:①调节幅度测量,然后根据一半原则作为初步加光参数;②根据年龄进行试验性附加;③根据负相关调节(NRA)和正相关

调节(PRA);④根据融像性交叉柱镜测试。在以上初步阅读附加基础上,根据配戴者的个性,如习惯阅读距离,习惯阅读字体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处方。

或根据下面的几种方法(可选其中一种),选择性试验性阅读镜附加。

1)“调节幅度的一半原则”,将被测者的习惯阅读距离换算成屈光度,减去被测者调节幅度的一半,就是试验性附加度数了。

2)年龄和屈光不正。

3).FCC,FCC的测量结果也可用于试验性度数。

(2)再精确测量附加的度数。在试验性附加的基础上,做NRA/PRA,使用NRA和PRA检测结果,相加后除以2,其结果加入原试验性附加。

(3)最后确定度数:以上的测量在标准阅读距离(40cm进行),此时根据被测者的身高和阅读习惯距离移动阅读卡,对阅读附加也进行相应的补偿调整,增加+0.25或增加一0.25D等。

(4)试镜架试戴和评价

(5)开出处方(应包括远距处方和阅读附加)

举例

第一步:试验性阅读附加(根据“一半调节幅度”的原则)+2.50D

习惯阅读距离转换成屈光度一1.50D

被测者的调节幅度为3.00D的一半

为试验性阅读附加+1.00D

第二步:精确阅读附加度数(通过NRA/PRA)

NRA/PRA=+1.25/一O.75D(测试在原试验性附加+1.00D的基础上进行)

+0.25D NRA和PRA之和除以2

+1.00D 试验性阅读附加(第一步)

+1.25D 精确阅读附加

第三步:最后确定阅读附加度数

+1.25D 由第二步获得

+O.25D 根据被测者的身材和阅读习惯调整

+1.50D 将该度数放置在试镜架上

第四步:试镜架配戴和阅读适应

OD:远距处方;OS:远距处方Add:+1.50D阅读范围:

试验性阅读附加度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