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单元 12. 家乡的桥》教案_0

合集下载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家乡的桥梁。

(2)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的情感,增强对桥梁建筑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家乡的桥梁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对家乡桥梁历史文化背景的深入了解。

三、教学准备:1. 课文《家乡的桥》及相关生字词卡片。

2. 家乡桥梁的图片、地图等资料。

3. 写作纸张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观察课文的插图,让学生说出图中桥梁的名字和特点,引出本课的主题《家乡的桥》。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理解和运用。

(3)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意境和情感。

3.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家乡的桥梁。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对家乡桥梁的了解和感受。

(3)教师点评并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家乡、传承家乡文化。

4. 写作练习:(2)教师批改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背诵课文《家乡的桥》。

(2)复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进行运用练习。

(3)观察和描述家乡的其他桥梁,与家人分享。

2. 拓展作业:了解我国著名的桥梁,如赵州桥、南京长江大桥等,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对问题的思考能力。

2. 课文朗读和背诵评估:检查学生对课文《家乡的桥》的朗读和背诵情况,确保他们能够流利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内容。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桥梁形态和建筑特色;2.能够简单描述桥梁的历史和故事;3.能够通过描写语言,表达对家乡桥梁的情感和感受。

二、教学内容1.家乡桥的形态和建筑特色;2.家乡桥的历史和故事;3.描写家乡桥的情感和感受,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形态和建筑特色、桥梁的历史和故事,并引导学生简单描述桥梁的历史和故事;2.教学难点:通过描写语言,让学生表达对家乡桥梁的情感和感受。

四、教学方法1.集体授课法:共同探讨、共同学习;2.小组讨论法:多角度视角,分享思考;3.个别辅导法:针对学生不同,采取不同方法进行引导。

五、教学过程1. 热身(10分钟)教师放映图片,展示不同形态、不同图案的桥梁,引导学生畅想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故事和历史。

2. 正片(3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和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形态和建筑特色、桥梁的历史和故事,引导学生在讲述的同时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展示城市化进程给家乡桥梁带来的挑战和变化,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家乡还需要保护什么。

3. 练习(15分钟)教师布置阅读练习,内容为相关家乡桥梁的历史故事,要求学生进行阅读和简单整理,用语言表达故事背后的情感和感受。

4. 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关于家乡桥梁的知识、情感和思想,强化理解。

六、教学评价1.学生表述桥梁的形态和建筑特色,并简单描述桥梁的历史和故事;2.学生通过描写语言表达对家乡桥梁的情感和感受;3.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情感和思想进行理解和总结。

七、教学资源准备1.教学课件;2.家乡桥梁的图片、模型等观察材料;3.相关家乡桥梁的历史和故事;4.相关阅读材料。

八、教学反思本教案将知识点(家乡桥梁的形态和建筑特色、桥梁的历史和故事)与情感和思想(对家乡桥梁的情感和感受,城市化进程等变化对家乡桥梁的影响)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对家乡深入了解,增加自豪感和自我价值感。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

《家乡的桥》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桥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让学生学会使用正确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桥的结构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提高对桥的认识和理解。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表达自己对桥的看法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的文化差异。

二、教学重点1. 掌握桥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学会使用正确的词语和句式来描述桥的结构和特点。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桥的各类型及特点的描述。

2. 学生对桥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桥的知识。

2. 使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具体的桥梁,加深对桥的理解。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课文材料,包括关于桥的定义、功能、结构等知识。

2. 准备一些桥梁的图片或视频,用于辅助教学。

3. 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桥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桥梁的美和功能。

2. 阅读课文:让学生阅读关于家乡桥梁的课文,了解桥梁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3.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桥梁的结构、功能和特点,结合课文中的实例进行说明。

4.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具体的桥梁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桥梁的认识和感受。

七、课堂练习1.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题:(1)桥是一种连接两岸的建筑物,它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

(2)桥梁的支撑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桥梁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允许人们在桥上行走和行驶车辆。

2.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桥梁是如何保证安全的?(2)桥梁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八、作业布置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桥梁的短文。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课 家乡的桥》教案

(西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2课 家乡的桥》教案

第12课家乡的桥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家乡小桥的特点.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3.品味课文语言,体会作者爱乡,怀乡之情.教学准备1.推荐诵读王维的《归崇山作》一诗,了解诗意.2.多媒体课件.教学重难点了解小桥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情怀.教学过程一,谈话启发,引出课题读《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青山绿水环绕,这就是美丽的江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课文走进江南,去领略迷人的江南景致,尤其是那令作者无比留念的家乡的桥.(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生字,词;想一下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学情况.三,品读课文,了解特点1.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家乡的桥.2.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小桥多,桥形独特,桥名美.3.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地方,读出美感.重点指导:(1)桥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那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2)夜里,你撑条小船穿过去,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夜里给你的感觉是什么,你会听到什么要求读出夜的宁静,和谐,体会情境美.(3)有趣的是,在青石上凿就的桥名,字体也各不相同,或篆或隶,或楷或草,有的飘逸潇洒,有的刚劲雄健,跟桥相衬相映,又平添了几分情趣.课件演示草,篆,隶,楷字体,体会”飘逸潇洒”“刚劲雄健”等词的意思,并通过给各种桥配不同字体的桥名体会”相衬相映”.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自己的感悟.四,探究体验,感悟桥趣家乡的小桥不仅造型千姿百态,而且桥的名字也非常美,让人领略到江南水乡的特色,真令人向往!在这么美的地方一定留下了我们愉快的童年生活.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5段,思考:(1)这一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2)说说桥乡孩子可以参加哪些活动想象一下他们在各项活动中的乐趣.2.指名反馈.引导学生读好重点句,说说体会.“实在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舒展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我们送入了梦乡……”3.小结:家乡的桥真是我们的乐园!有感情地朗读第5段.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总结.作者忘不了家乡的桥是因为(),(),()……是啊,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回忆,令人向往.难怪作者爱乡的情怀如此浓烈,难怪他一直最恋的还是家乡的桥.2.读了课文,也说说我们的家乡.家乡的什么地方是你的乐园说给大家听听.修改意见教学后记。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家乡的桥》教案

西师大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教案第—课时教学要求: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查字典理解:“缀”、“撷取”、“刚劲雄健”、“飘逸潇洒”等词语意思。

2、通读课文,理清层次。

3、初步理解江南桥多的原因,造型和名称的特征,作者把家乡桥称作“我们的乐园”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师:同学们,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建了许多雄伟壮观的大桥。

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与桥有关的课文,题目叫(板书)1、家乡的桥2、齐读课题3、审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哪些内容?二、预习课文。

1、生字组词。

2、查字典,理解预习3的词。

3、通读课文,了解大意。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字组词。

注意读音,组词是否正确。

2、理解词意。

①缀——连接,组合。

课文指石阶一阶一阶连接上去。

②撷取——摘取。

课文指如意桥的桥名是从王维的诗句中摘取而来的。

③刚劲雄健——强劲有力。

课文指石桥上凿就的桥名字体强劲有力。

④飘逸潇洒一一自然、大方、洒脱、不拘束。

课文指石桥上凿就的桥名字自然、大方、洒脱、不拘束。

3、通读课文,了解各节的大意。

①故乡江南的小河多。

(板书:河多)②小桥的数量多。

(板书:小桥多)③小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板书:造型多)④小桥的名称美,来历多,字体各不相同,关于小桥的故事多。

(板书:名称美)⑤小桥给孩子们带来无穷的乐趣,是孩子们的“乐园”。

(板书:乐趣多)⑥作者最忆家乡的桥。

(板书:忆桥)四、根据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故乡江南的小河多。

第二段:(2—5)介绍故乡小桥的特点。

第三段:(6)作者最忆家乡的桥。

五、练习读课文。

六、作业:1、完成练习册查字典作业。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每词抄四遍。

3、读课文三遍。

板书:河多小桥多1、家乡的桥造型多名称美乐趣多忆桥第二课时课教学要求:1、学习课文1——3节,重点训练学生分三步体会用词的好处。

2、朗读课文第三节,完成课后练习三填空(1)。

3、准备背诵第三节。

教学过程:一、学习课文第一节。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一、教学目标1.了解桥的分类和特点;2.善于发现家乡的人文景观;3.认识桥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和保护桥梁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教案所涉及的教材为“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中的《故事&知识》单元第二篇《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一文简洁生动,介绍了家乡桥的种类、特点,并提醒人们保护桥梁,爱护家乡环境。

文章紧贴生活,反映了人们对于身边事物的关注和珍惜。

三、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理解桥的定义和分类,特别是家乡桥的特点;2.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家乡的人文景观,并形成珍惜的态度;3.学生能够认识桥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具有保护桥梁、爱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认识桥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并具有保护桥梁、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阅读教材,听取教师讲解;2.游览家乡中的桥,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3.观看相关图片,理解桥的分类和特点;4.绘制家乡桥的草图,并口头表述。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材、图片、草图纸等。

2. 导入“桥是人类文明的创造”这句话,我们是否认为是真的呢?为什么这么说?3. 学习1.阅读教材《家乡的桥》,带领学生了解桥的分类,特别是家乡桥的种类和特点。

2.游览家乡中的桥,边走边谈,了解其历史背景和特点。

3.向学生展示桥的分类图片,理解桥的种类和特点。

4.让学生自行绘制家乡的桥的草图,并口头表述。

4. 总结通过学习和游览,学生理解桥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家乡桥的历史背景及其重要性,同时也提高了环保意识和保护桥梁的意识。

5. 作业绘制家乡桥的细节部分,比如桥上的雕刻、桥墩的位置和形状等,并写一篇文章,表达对桥的感悟和珍惜之情。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教案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参与感增强,易于理解。

而且,游览家乡中的桥,让学生亲身感受桥梁文化的魅力,更容易形成对家乡桥的认同和珍惜之情。

此外,通过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绘制家乡桥的草图,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桥的建构,加深了对桥的认识和认同。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课《家乡的桥》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课《家乡的桥》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

西师版五年级语文下第2课《家乡的桥》教案教学反思板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课文《家乡的桥》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桥的喜爱之情。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多种阅读形式,感受作者对家乡桥的情感表达。

2.2运用比较、讨论等方法,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3学会通过描绘事物,传达自己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3.2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1.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1.3学会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绘。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2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联系生活,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桥。

1.2板书课题《家乡的桥》,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好奇心。

2.课文阅读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2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节奏、情感。

2.3学生分段朗读,理解课文内容。

3.分析课文3.1分析课文结构,划分段落层次。

3.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指导学生学会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3.3分析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4.课堂讨论4.1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4.2分组讨论,每组选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5.课堂练习5.1设计描绘家乡事物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作。

5.2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6.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措施。

四、板书设计家乡的桥1.桥的形态2.桥的变迁3.桥的回忆4.桥的情感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让学生体会到家乡的美好,培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家乡的桥》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家乡的桥》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家乡的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的桥》的内容,并理解人们对桥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3.增强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增强他们的乡土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文本来感受桥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复印本文教材。

2.PPT和投影仪。

3.学生课文复印件。

4.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放映西湖上的断桥残雪的图片,并问同学们是否知道它的文化内涵。

引导学生说出断桥的意义,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感受桥文化。

2. 阅读和分析文章1.学生独立阅读《家乡的桥》并回答问题。

2.学生交流答案并教师进行点拨,梳理文章的基本内容。

3.教师带领学生朗读文章,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分析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法。

3. 回答问题1.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认为最感人的地方是什么?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希望向我们传递什么样的信息?3.文章中的桥体现了哪些文化内涵?4. 情感表达活动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心形,让学生上来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对家乡桥的喜欢之感,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情感表达能力。

2.学生进行互动展示,让学生模仿爱国诗人的情感进行表达。

5. 总结归纳教师让学生回顾文章的主旨和文化内涵,总结教学重点和难点,让学生进一步提高对文章的感性认知。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桥文化的内涵,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由于采用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使他们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节奏和学习任务。

教师也应该注重课程的设计和活动的组织,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家乡的桥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本文的基本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

(2)了解家乡——洛阳的景观和文化底蕴,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3)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和描述家乡的美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提高情感交流的能力。

(2)发展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营造班级和谐、爱国情感浓厚的课堂氛围。

(2)学会尊重、欣赏和保护家乡的文化和自然资源,促进环保意识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家乡的桥(1.5课时)三、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掌握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学会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对家乡的感情和描述家乡的美好。

四、教学难点1. 识读生字词,掌握相关概念,如历史文化等。

2. 理解古桥的历史文化价值,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意识。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的现场讲解与举例说明,来帮助学生更好了解当前所学内容。

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来发掘文中的美好内容;同时,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共同纪录并表达对家乡的热爱和美好。

六、教学手段1. 实物或图片。

2. PPT演示。

七、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导入新课:通过垂钓行动中所了解的桥洞,初步探究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的桥。

2. 创设情境:请学生想象一下,当他们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看见一座仿佛蕴含着历史文化的古桥,会有什么感受?(二)阅读讲解1. 教师讲解:通过图片和板书的形式,介绍大禹治水时期留下的“凌汇桥”,并告诉学生这是洛阳著名的古桥。

2. 听读理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本内容,老师(或课代表)向全班读出一遍文章,让学生跟着读。

3. 短文解读:分段讲解文本,阐述文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或某项知识。

4. 词语辨析:解释一些不熟悉的新词语或词组,例如“框架式”、“石拱桥”、“雅致雄浑”、“别有洞天”。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教案

《家乡的桥》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家乡的桥梁,了解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

(2)培养学生观察、调查和分析桥梁的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语文、数学、美术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方式,了解家乡桥梁的现状。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桥梁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运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家乡桥梁的风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发展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珍惜资源的意识。

(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桥梁的现状调查。

2. 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介绍。

3. 桥梁设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具有创意的桥梁。

4. 家乡桥梁的多媒体展示。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桥梁的现状,培养学生关注家乡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桥梁设计,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参观法: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家乡桥梁,了解桥梁的现状。

2. 调查法:学生分组进行桥梁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 访问法:邀请桥梁设计师或专家,为学生讲解桥梁的设计和建造。

4. 小组合作法: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桥梁设计。

5.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展示家乡桥梁的风貌。

五、教学课时本教案共需10课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1-2课时:了解家乡桥梁的现状,收集相关信息。

2. 第3-4课时:学习桥梁的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

3. 第5-6课时:进行桥梁设计,小组合作完成设计方案。

4. 第7-8课时:邀请专家讲解桥梁设计和建造,学生修改设计方案。

5. 第9-10课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家乡桥梁,总结教学。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家乡桥梁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桥梁。

2. 课堂讲解:介绍桥梁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桥梁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家乡小桥的特点,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2.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爱桥、怀乡之情。

3.学习用总分段式写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小桥的特点,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体会作者思乡之情。

难点:学习用总分段式写话。

教学准备:
教师:相关课件
学生:预习本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大屏出示几张江南的图片,教师问:知道这是哪里吗?(江南)请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

学生汇报。

2.师:江南,顾名思义,意为长江之南,江南以风景如画、繁荣发达著称,所以无数文人墨客纷纷用诗文表达了他们对江南的喜爱、怀念。

比如在白居易眼中,江南是这样的: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跟老师一起读)
而在江南长大的王申浩眼中,他的家乡是这样的:我的故乡在江南,弯弯绕绕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生齐读)师:你读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河长(多),对河的喜爱之情。

师:“网布”把家乡一条条小河纵横交错的样子写得十分形象。

2.师:小河长,小桥多。

桥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还连接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

真可谓是“无桥不成路,无桥不成村”,它与乡亲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于是王申浩写下了《家乡的桥》(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学习单上的第1题
大屏出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家乡桥的特点?
2.学生完成自学要求,完成后坐端正。

3.学生汇报,教师展示:桥多、造型千姿百态、名称美、孩子们的乐园
4.师:大家找得又快又好!你们能介绍一下经验吗?(找中心句、关键词)
三、细读感悟
1.师: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家乡桥的特点写清楚的呢?以造型千
姿百态一段为例,请大家快速地读第三自然,说说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把家乡桥的特点写清楚的?(大屏出示)
生:抓住过户桥和单孔桥进行描写,突出了家乡桥的造型千姿百态。

2.师:下面我们就边读边感受作者家乡的桥的造型吧。

(图文结合,学生美读)
师:同学们读得真好,接下来请大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用刚才的方法,在2、4、5自然段中选择感兴趣的一段学习,并完成学习单上相的对应的题,再读一读。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汇报合作成果,教师相机指导。

四、情感升华
1.师:家乡的桥,梦中的桥!在桥边玩累了,荡一条小船进桥洞,会展四肢平躺着,那凉悠悠的风,轻轻荡漾的波,转眼就把你送入梦乡……(大屏出示最后一句话)多么惬意呀,大家看到结尾用了省略号,有什么作用呢?(令人遐想和回味,把作者的情感由恋桥转为思乡,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句话。

五、练习写作
1.师:在作者对家乡的无尽相思中,我们结束了本课课文内容的学习。

回顾本课表达方法,大家发现了什么?
总结:像课文中2-5自然段这样,中心句放在前面,后面的句子围绕中心句展开的段式,叫做总分段式。

2.师:请大家看到学习单背面,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练习中的一道题写话,注意用上今天学习的总分段式。

六、作业:
1.积累本课描写优美的词句。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12.家乡的桥
桥多
造型千姿百态
名称美
是孩子们的乐园
学习单
1.课文从、、、
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乡桥的特点。

2.作者用等词写出了小桥的多。

3.作者是从、、
把家乡桥名称美的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4.作者从、、
把桥是孩子们的乐园这个特点写清楚、写具体的。

练习:
(1)下课了,操场立刻成了。

同学们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