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及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概述_周琪
60万一针“干细胞治疗”有用吗
龙源期刊网 60万一针“干细胞治疗”有用吗作者:来源:《科学大观园》2018年第12期近些年,伴随着“干细胞”这一概念的产生,与之相关的各种干细胞疗法层出不穷,“干细胞美容”“干细胞抗衰老”等等真假难辨,到底什么是干细胞,什么是干细胞治疗,听听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周琪院士的解读。
日前,“中国富豪乌克兰续命记”这一话题在社交平台刷屏,四位富豪在中介公司的组织下,远赴乌克兰接受“胚胎干细胞治疗”,试图抗衡自然规律,用钱去买健康买长寿。
一针的价格将近60万,他们愿意花400万年轻30岁,不在乎没效果,只要没副作用就行。
院士眼里的干细胞治疗5月20日,在国家动物博物馆举行的2018全国科技周“科学之夜”活动上,周琪院士为到场的小观众和科普爱好者举办了一场名为《神奇的干细胞与细胞治疗》,对“60万一针”这一热点问题进行了正面回应。
周琪院士在讲座中回应要点如下:1.干细胞治疗的相关管理与宣传亟待加强。
自古至今,人人都有长生不老的梦,希望延缓衰老、延续生命,更有人称干细胞可以治疗糖尿病、肾病等各种疾病。
看看美国怎么做的,大家知道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一向监管很严,对干细胞市场也是如此,随便找几个例子:2011年,加强临床监管的政策;2016年,强制性管理干细胞市场;2018年,FDA要求对美国干细胞诊所及加州细胞治疗中心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而销售之干细胞产品发出永久禁止令。
这两家就是被很多人标榜在干细胞治疗方面的臨床效果比较好的机构,为什么被发起联邦诉讼?为什么被永久禁止?这些消息在我国为何没有传开?为什么美国的严格监管政策没有人拿出来说?为什么我们很多网站的新闻都把干细胞宣传成为包治百病、长生不老的万能细胞?我们要反思科学素养和普及知识的能力是否齐备。
2020年中国的生命科学(干细胞篇)
2020年中国的生命科学(干细胞篇)【字体:大中小】 时间:2010年1月18日0 来源:生物通------------------------------------------------------------------------------------------------------------------------------------摘要:以10年作为一个周期展望未来正在流行,正值2010年,21世纪的头10年刚过去,这10年中国不仅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生命科学也精彩无比,然而这只是生命科学精彩序幕的开始,更精彩的演绎且看下个10年。
生物通报道,以10年作为一个周期展望未来正在流行,正值2010年,21世纪的头10年刚过去,这10年中国不仅经济取得巨大的发展,生命科学也精彩无比,然而这只是生命科学精彩序幕的开始,更精彩的演绎且看下个10年。
无论是经济、国防甚至是科技领域,不少来自国外的声音都提出中国将称霸的口号!正如笔者不久前看的一篇警世文章中提及的一般,看GDP不能仅看数量,更应该看质量,我们看到中国这些年在科学领域SCI文章的数量的同时也该看到质量,具体就不赘述(有兴趣请看上一篇文章:2020年中国的生命科学世界)。
本篇文章我们将谈谈2020年中国可能在生命科学哪些领域取得可观的成绩。
干细胞为什么干细胞要放在第一个谈呢?不可否认地,干细胞是目前基础研究、再生医学研究领域中最热门的话题。
就连对生命伦理要求严苛的美国、欧洲各国都忍不住克服重重阻碍,企图在干细胞研究领域取得长足的发展。
从美国解禁胚胎干细胞研究,到NIH批准多株胚胎干细胞系成为合法研究株可窥见一斑,更有甚者,不少科学家认为如果再不解禁,美国可能在干细胞领域失去第一的地位,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年代,再要追赶恐怕望尘莫及。
此外,美国不仅在基础研究方面解禁了胚胎干细胞,在临床上,2009年FDA 批准了2个临床胚胎干细胞试验开展计划。
ips细胞的研究大事记
ips细胞研究大事记来源:新华网干细胞是人体内可以转化为各种器官和组织的细胞,过去只能从胚胎中获得。
2007年11月,美国和日本科学家分别宣布独立发现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干细胞的方法,得到的干细胞称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又名iPS细胞。
这一发现分别被《自然》和《科学》杂志评为2007年第一和第二大科学进展。
iPS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却绕开了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面临的伦理和法律等诸多障碍,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近两年来有关进展不断。
2008年4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学家报告称,他们将实验鼠皮肤细胞改造成iPS细胞,然后成功使其分化成心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及造血细胞。
2009年2月,日本东京大学科学家宣布,成功利用人类皮肤细胞制成的iPS细胞培育出血小板,而且从技术上说用iPS细胞培育人类红细胞和白细胞都是可能的;紧接着,日本庆应大学科学家又宣布,成功用实验鼠的iPS细胞培育出鼠角膜上皮细胞。
2009年3月伊始,iPS细胞研究便相继迎来两项重大突破。
英国和加拿大科学家发现了不借助病毒、安全将普通皮肤细胞转化为iPS细胞的方法;美国科学家则在《细胞》杂志上宣布,他们可以将iPS细胞中因转化需要而植入的有害基因移除,且保证由此获得的神经元细胞的基本功能不受影响。
2009年7月,iPS细胞研究在临床应用道路上又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
据英国《自然》杂志网站23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周琪和高绍荣等人利用iPS细胞克隆出活体实验鼠,首次证明iPS细胞与胚胎干细胞一样具有全能性。
该成果让人们看到了iPS细胞具有实用性。
人们完全可以期待,在一系列危险和潜在危险被一一规避后,尚处在实验室阶段的iPS细胞研究,将能很快应用于人类疾病的临床治疗。
各国争相领跑iPS细胞研究来源:新华网由于触及伦理道德等问题,曾被普遍看好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一直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7年,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的诞生令科学家们将注意力投向这一争议性小的干细胞研究领域,一些国家的政府更是以极大的热情,或加大投入,或制订鼓励政策,推动这一新兴的干细胞研究。
再生医学:让机体焕然一新
再生医学:让机体焕然一新
沈建苗
【期刊名称】《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年(卷),期】2000(000)012
【摘要】@@ 有关统计数字表明,目前美国有4000余位病人在等待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疾病最严重的患者才被列入等候者名单,其中又只有约2300人在今年能非常幸运地获得心脏.其他许多病人则将在等待中死亡.rn人们希望有更多的人登记成为器官捐赠者.但即便如此,也解决不了器官匮乏问题,因为病人对可移植器官的需求每年增加约15%.
【总页数】3页(P27-28,18)
【作者】沈建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318.11
【相关文献】
1.整合优势资源推进再生医学发展——广州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技术联盟 [J], 李春丽
2.再生医学蓄势待发访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周琪 [J], 李则
3.第十一届全国再生医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大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J],
4.第二届国际再生医学与创面修复学会再生医学论坛在加州成功举办 [J],
5.第十二届全国再生医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学术研讨会暨第八届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学组学术年会首届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分会血管再生学组学术年会会议通知(第一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周琪院士:干细胞的神奇奥妙
周琪院士:干细胞的神奇奥妙2015年,一篇发表于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的论文指出,干细胞是人体内的“种子细胞”,它的增长和衰减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那么,有没有一种可能,把可以无穷无尽扩增的“种子细胞”分化成各种功能细胞补充人体的各种需要呢?这其中又蕴藏了怎样的应用前景?又会存在哪些风险?中国科学院周琪院士做客《中国经济大讲堂》,揭秘干细胞的神奇奥妙。
周琪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兼任科技创新发展中心主任、北京分院院长、动物研究所所长。
“器官重建与制造”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
研究领域包括生殖、发育、干细胞等研究与转化。
他以“普惠、安全、有效的干细胞疗法”为己任,建立国家干细胞资源库,探索干细胞药物研发的路径,致力解决人口健康的重大需求。
01、干细胞研究风靡全球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器官衰竭等疾病日益增多,越来越多人开始考虑健康和疾病治疗的新方式。
像常见的帕金森、老年痴呆,甚至是老龄化导致的肌肉萎缩等,都在尝试干细胞治疗。
数据表示,截至今年10月,全球开展的干细胞药物研发大概有几百种!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中国,在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都投入了大量经费和人员。
在各国的支持下,我们开展了大量的干细胞研究,进行了干细胞走向临床应用的初步尝试。
我们对此有一个系统和全面的布局,成立了中国科学院的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研究院,将推动多领域交叉融合。
02、干细胞在帕金森病上的探索干细胞并不是包治百病的,最主要的就是找准适应症。
就拿老龄化后常见的帕金森病来说,它的主要症状就是病人存在运动障碍,想动时候动不了,动起来了又停不下来。
虽然导致帕金森病的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帕金森病人都缺少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多巴胺神经元。
特定脑区里的多巴胺神经元大量死亡以后,将导致局部多巴胺分泌量下降。
而把人胚干细胞分化为多巴胺神经元后,注入缺损的部位,这是我们在十几年前开始涉足干细胞治疗的时候第一个尝试的疾病。
干细胞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
干细胞如何创造生命的奇迹?作者:暂无来源:《科学中国人》 2019年第23期文周琪周琪,1970年生,黑龙江人。
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现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所长,曾任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主要从事细胞重编程机制和命运调控、干细胞多能性获得与维持等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推动再生医学和干细胞的转化应用。
先后获得发展中国家科学院生物学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周光召基金会杰出青年基础科学奖、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genOway国际转基因技术奖等科技奖项。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干细胞?我们每一个人的由来,也是每一个我们看得到的小动物的由来,从受精卵开始,早期的胚胎发育、卵裂会形成各种各样的组织、器官,这个发育的过程,对于所有的哺乳动物都是一样的,这个过程很神奇,我们这样复杂的个体全部是从一个细胞来的,所有纷繁复杂的个体,所有不同的组织类型,都是按一个细胞发育来的,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样一个细胞,它能变成我们所有的人,也可以变成我们所有人的组织和器官,这类的细胞它是具有万能性的,可以多潜能地分化,可以无穷无尽地复制,这就是干细胞的最基本的特征。
为什么人可以献血?献血以后为什么没有影响健康?为什么我们的血液可以救其他的病人?因为干细胞的存在。
因为有造血干细胞,人的血细胞是可以源源不断地产生的,大概我们每一天有1.5亿个红细胞死亡,每分钟会有3万个皮肤细胞死亡,即使对于成年人而言大概7到10年骨骼可能也会更新一次,以往我们认为心脏没有干细胞,大脑没有干细胞,现在科学家一个一个地证明,都存在干细胞。
我们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都是因为有这些最基本的细胞存在。
记住,干细胞,第一可以无穷无尽地扩增、复制,第二可以分化成为它想成为的所有的细胞类型,这就是干细胞最核心的基本概念。
如果我们把细胞来源简单地分一下类的话,以出生为界,大概我们会接触到三类不同的干细胞。
周琪院士:新型干细胞
龙源期刊网
周琪院士:新型干细胞
作者:
来源:《大众健康》2016年第02期
《细胞》2015.12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周琪实验室创造出一种新型干细胞——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这是首例人工创建的、以稳定二倍体形式存在的异种杂合胚胎干细胞,为研究进化上不同物种间性状差异的分子机制和X染色体失活提供了新型的有利工具。
这些具有胚胎干细胞特
性的异种二倍体杂合干细胞将为进化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和遗传学等研究提供新的模型和工具,完成更多的生物学新发现。
干细胞研究与再生医学前景展望
干细胞研究与再生医学前景展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研究成为医学界热门的话题之一。
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这种特性给予了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无限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干细胞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潜在的应用前景。
干细胞可以从多个来源获得,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源自早期胚胎,具有极高的再生潜力,可以分化为几乎所有细胞类型。
然而,由于胚胎干细胞的获取过程涉及到胚胎的摧毁,引发了伦理争议。
相比之下,成体干细胞是从成人组织或器官中提取的,分化潜力较低,但也能够分化为特定的细胞类型。
干细胞在再生医学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首先,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各种难治性疾病。
例如,心脏病是目前世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但干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并用于修复受损的心脏组织。
此外,干细胞也可以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
通过将干细胞注射到患者的大脑中,这些细胞可以分化为受损区域所需的神经细胞,促进病情的改善。
其次,干细胞具有再生和修复组织的能力。
例如,骨髓移植术中使用的造血干细胞可以为白血病患者提供正常的造血功能。
同样地,干细胞也可以用于创伤性损伤的治疗。
通过注射干细胞到创伤部位,这些细胞可以刺激组织再生,促进伤口愈合。
除了治疗疾病和创伤,干细胞还可以用于药物研发和毒性测试。
干细胞可以分化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如肝细胞和心肌细胞,这些细胞可以用于测试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干细胞进行药物测试,可以减少对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的需求,降低研究成本,提高药物研发的效率。
然而,干细胞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由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研究人员需要解决如何控制和引导细胞分化的问题。
其次,干细胞治疗可能引发免疫排斥反应,因为干细胞通常是由捐赠者提供,而不是从患者自身获得。
因此,寻找合适的免疫抑制剂和避免免疫排斥反应的问题仍然需要解决。
未来,干细胞研究在再生医学领域有巨大的潜力。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
2023-2024学年湖北省九师联盟高三10月联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20世纪到现在,一直有一种“干细胞旅游”的说法,什么叫“干细胞旅游”呢?干细胞从原理上来讲它可以分化成任何细胞,具有医疗价值。
“干细胞旅游”指的是患者前往他国接受通常未经认证、具有潜在危险的干细胞移植治疗。
20世纪几乎整个东南亚都是“干细胞旅游”的目的国,现在“干细胞旅游”的目的国,已经转移到了欧洲。
这些干细胞的治疗,在目前来看,到底有多少科学价值?有多少临床价值?有多少经济价值?它可能经济价值很大,科学价值不够。
有些实施流产胎儿细胞治疗的机构宣称,400万元可以恢复健康状态,年轻30岁,这到底有多大的科学价值?人类对于长生不老的梦想、返老还童的梦想,是亘古以来就有的。
从秦始皇的时候,找寻灵丹妙药,就是他的梦想。
那一时期,炼丹在我国就出现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发现能够返老还童的灵丹妙药。
唐朝是炼丹的盛世,但唐朝有记载的服仙丹死亡的皇帝就有6个。
怀揣着一个长生不老的梦想,最后变成了对自己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的这些炼丹的术士们,给我们提供了什么教训呢?梦想和现实之间是有差距的,保持健康和延续生命的治疗要找到科学依据。
现在的干细胞治疗,打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比喻,跟当年的“鸡血疗法”是类似的。
年轻朋友不太知道,但你们至少知道一件事,我们现在有一个俗语,说这个人很精神,跟打了鸡血一样的。
这个歇后语传下来的时间不长,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兴起的。
当年“鸡血疗法”,被称为一个包治百病的疗法。
就是把鸡血抽出来以后,注射到人的皮下肌肉里面,号称有很好的疗效。
什么疗效呢?面色红润、精神旺盛可以不睡觉,可以有很多机能的改善。
我每一次在比较“鸡血疗法”这些说辞和现在一些公司宣传干细胞治疗效果的时候,都会发现有异曲同工之效。
人类从秦始皇,甚至再早,到今天,一直对健康充满了渴望,对于一些维护健康、展开治疗的新手段,充满了幻想。
一些伪科学的出现也不足为奇。
存脐带血的好处多,切勿随意丢弃
存脐带血的好处多,切勿随意丢弃现如今为孩子保存脐带血的家庭越来越多,也有很多的人了解了存脐带血的好处。
脐带血中含有丰富造血干细胞,可用于治疗80多种疾病。
截至目前,全球已完成超过50000例脐带血移植,是人类重要的生命资源再生医学是目前世界医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前景极为广阔,是各国科学家研究的热点。
具体是指利用生物学及工程学原理,生成有功能、有生命力的身体组织器官,修复或替换身体内老化、生病、受损的组织器官。
或是以其他方式,来刺激体内组织和器官再生的方法。
而再生医学中对成体干细胞的研究最早就是围绕着造血干细胞开始的。
造血干细胞也是目前为止应用最成熟的成体干细胞。
而在近几年,国内外不少科学家都开展了脐带血在再生医学的临床试验。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脐带血移植研究及临床实践的专家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对于自体脐带血移植的效果说了一句话:“自体脐带血植入速度很快。
”在美国临床试验数据库(ClinicalTrials)上,总共有900多项与脐带血有关的临床试验。
其中,可查找到18项脐带血用于脑瘫治疗的临床试验,10项脐带血用于脑卒中治疗的临床试验,48项脐带血用于糖尿病治疗的临床试验。
国内脐带血的发展也非常迅速。
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周琪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研究。
这项研究作为一个全新的领域,每一个进步都是伴随着科技创新和突破产生的。
他说:“干细胞和再生这个领域我们前面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复制的。
这个领域是只知道需求,不知道怎么去走到这个需求,所以我们要在一个完全没有路的情况下走一条路,这种挑战和压力可能会更大。
而这条路不一定美国走的就是对的,也不一定日本走的是对的。
我们完全可能会去引领一个全新的、再生的这条道路。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脐带血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人们也开始慢慢的接受新事物,对于存脐带血应该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积极为孩子保存。
人体细胞再生医学领域新进展综述
人体细胞再生医学领域新进展综述细胞再生医学是一项前沿的医学领域,旨在利用不同类型的人体细胞进行组织和器官再生。
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正日益增多,为治疗各种疾病和受损组织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近年来,人体细胞再生医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1. 干细胞研究:干细胞是在人体中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特殊细胞。
干细胞可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能够转化为所有类型的细胞,包括神经细胞、心肌细胞等。
而成体干细胞存在于成年人的各种组织中,如骨髓、脂肪组织和胃肠道。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利用干细胞进行组织和器官再生,例如利用皮肤干细胞治疗烧伤等。
2. 器官再生:人体细胞再生医学领域还致力于器官的再生。
目前最成功的例子之一就是肝脏再生。
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和再生医学技术,成功地在实验中再生了肝脏,并且进行了动物模型试验。
此外,心脏、肺和肾脏等器官再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器官再生技术的发展有望解决器官移植的供需矛盾,并减少排斥反应的风险。
3. 组织工程:组织工程是一项综合利用细胞、支架和生物材料来再造受损组织的技术。
利用组织工程技术,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地再生了骨骼、肌肉和皮肤等组织。
这项技术对于创伤和先天性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的研究还探索了利用组织工程技术再生复杂组织如器官和血管的可能性。
4. 基因组编辑技术:基因组编辑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细胞基因组中的特定部分来治疗疾病和改善人体功能的方法。
最有名的基因组编辑工具是CRISPR/Cas9系统。
这一技术已经在实验室中成功地用于编辑人类胚胎细胞,以纠正一些遗传病变。
然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在临床上治疗人类疾病仍面临一些伦理和安全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5. 3D打印技术:3D打印技术在人体细胞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也有显著的进展。
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利用3D打印技术生成了复杂的组织结构,如血管、皮肤和软骨等。
这种技术为组织和器官移植提供了新的选择,并且减少了供体器官的需求。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制备、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制备、生物学特性、优势及临床应用前景摘要:2012年10月8日,John B. Gurdon与Shinya Yamanaka 因制备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被授予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两位科学家在相差40多年的时间内,探索着一个共同科学问题。
1962年,戈登教授发现细胞的特化是可以逆转的。
在一项经典实验中,他将美洲爪蟾的皮肤细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细胞中,结果发现部分卵细胞依然可以发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继续发育成为成熟的爪蟾。
戈登爵士做出这一重大发现之时,正是山中伸弥出生之年。
2007年,山中博士所在的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发现诱导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特征的方法。
此方法诱导出的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助力。
诺贝尔奖委员会认为,他们精彩的成果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发育的传统观念,关于细胞命运调控和发育的教科书内容已被重新改写。
关键词: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制备方法、生物学特性、与ES细胞相比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与试行治疗方案引言: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s〕具有类似于胚胎干细胞(ESC)的全能性,又无道德伦理争议,而且来源广泛,防止了免疫排斥反应,为整个干细胞生物学领域和临床再生医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因而被评为2008年年度十大进展之首。
山中博士亦因在细胞重编程领域的杰出奉献,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在疾病的模型建立与机制研究、细胞治疗、药物的发现与评价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在用于临床治疗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其安全性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采取了多种措施提高诱导性多潜能干细胞的安全性。
本文重点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制备方法、生物学特性、与ES细胞相比具有的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和面临的问题及从理论上设计应用诱导性多能干细胞临床治疗帕金森病方案进行论述。
转基因和克隆动物
克隆动物:即动物的无性繁殖,主要借助于核移植技术, 将供体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后者不经过 精子穿透等有性过程即被激活,分裂并发育成个体, 使得核供体的基因得到完全复制。
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a-1抗胰 蛋白酶的母羊。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千美元一升。一只母 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 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同样,荷 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 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 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二、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
㈠ 转基因动物研究的简要回顾 1977年,Gordon首先用微注射的方法将外源mRNA和
DNA注射到非洲爪赡胚胎,发现被注入的核酸完全有功能。 1980年Brinster等利用小鼠胚胎作了类似的研究,表明外 源DNA能够在胚胎细胞转录表达。这些工作奠定了生产可 以“获得新功能”的转基因动物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从1980年底至1981年,有6个研究组相继报道成功地 获得了转基因小鼠。Palmiter将5’调控区缺失后的大鼠生 长激素基因与小鼠金属硫蛋白1基因启动子相连接,然后 将融合基因注入受精小鼠的雄原核,生出21只小鼠,其中 7只为转基因阳性鼠。在阳性鼠中,2号鼠在出生后74天时, 体重达到同窝非转基因小鼠平均体重的1.87倍,这便是著 名的“超级小鼠”.
克隆动物的技术路线
主要包括供核的分离、受体细胞的去核、核卵重 组、重组胚的融合、核移植胚的培养与移植。
克隆动物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克服动物种间杂交障碍,创造出新的物种,培育良种 快速繁殖扩群 加快珍稀动物繁殖,抢救濒危动物 为了解细胞发育的潜能性,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相互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
个人主要先进事迹丁瑞军同志主要先进事迹丁瑞军,男,1964年出生,中共党员,硕士,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材料器件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长期从事红外焦平面技术研究。
负责完成多项国家型号任务中的核心探测器件研制工作,解决了红外探测器阵列研制、深低温CMOS读出电路设计及红外焦平面可靠性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推动实现了红外焦平面技术从应用研究向工程化应用的转化。
目前,丁瑞军同志带领团队承担着国家重大专项等十几项研究任务。
他先后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20多篇,制定了GB/T17444国家标准“红外焦平面阵列特性参数测试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2009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培养计划。
刘羽寅同志主要先进事迹刘羽寅,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大本学历,现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钛合金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
从事钛合金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研究30多年,是我国钛合金领域的知名专家,为我国航空、船舶等领域的多个重点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第二发明人,她参与研制成功的航空发动机关键材料高温钛合金被某先进发动机选用,使我国高温钛合金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她主持研制的某舰船发动机用钛合金,达到国际水平,已经批量应用于我国船舶某高新工程;主持建立的钛合金棒线丝生产基地,推动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化升级。
承担完成了钛合金材料国家重点配套项目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30余项。
获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奖项和荣誉称号。
闫保平同志主要先进事迹闫保平,女,1950年出生,中共党员,博士,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总工程师,研究员。
任院信息办主任期间主持我院历史上首个信息化规划——“十五”信息化规划,并圆满组织实施。
她在国内首次明确提出e-Science理念和“数字化科学院”,并主持我院“十一五”信息化规划的研究工作。
此后一直致力于e-Science的应用实践。
体细胞重编程研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体细胞重编程研究及其在再生医学中的应用前景摘要:体细胞重编程是指分化的体细胞在特定的条件下被逆转后恢复到全能性的状态,或者形成胚胎干细胞系,或者进一步发育成一个新的个体的过程。
目前,体细胞重编程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核移植、特殊细胞间融合、特定培养条件下的细胞扩增以及病毒转染遗传因子诱导。
利用特定多能性遗传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中制造而成的细胞称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nduced human pluripotent stem,ips)。
人类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和人类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都拥有分化为不同类型干细胞的能力,但ips细胞更为优越的是ips 可通过人类体细胞的“重设”获得。
与es细胞相比,ips细胞的获得方法更简便,且不受伦理道德因素的约束,因此被认为是非常有用的研究工具,同时其在再生医学中也有着巨大的潜力。
关键词: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重编程条件优化重编程机制再生医学【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002-021体细胞重编程研究发展由于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 cell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使其一直备受国内外医学科研工作者的青睐。
但是,由于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取材触及伦理道德问题,所以已被很多国家法律明令禁止,相关的研究也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2006年8月,日本的yamanaka研究组利用反转录病毒载体,分别将24种转录因子按不同组合方式导入小鼠成纤维细胞,成功确定了oct4、sox2、klf4和c-myc四种转录因子可将终末分化的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2]。
2007年11月,该研究组又用同样的方法将人皮肤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ips细胞,从而正式掀起了ips细胞应用于疑难疾病临床治疗的研究热潮。
周琪院士:干细胞再生医学离我们还有多远
周琪院士:干细胞再生医学离我们还有多远
衰老是人类生命进程的必然规律,人体器官的衰老和功能退化,是导致各类疾病的重要原因。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影响人体发育、衰老和疾病治疗的生命种子——干细胞!
衰老是人类生命进程的必然规律,人体器官的衰老和功能退化,是导致各类疾病的重要原因。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家们找到了一种影响人体发育、衰老和疾病治疗的生命种子——干细胞!
展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8期2016年8月V ol. 28, No. 8Aug., 2016生命科学Chinese Bulletin of Life Sciences文章编号:1004-0374(2016)08-0833-06DOI: 10.13376/j.cbls/2016109收稿日期:2016-07-01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1020101)*通信作者:E-mail: zhouqi@中国及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概述周 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 100101)摘 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已成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日益表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前景和产业潜力,有望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医学难题。
近年来,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多项重大成果,已成为世界干细胞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概述了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实施进展情况,并为我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干细胞;再生医学;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图分类号:Q813 文献标志码:A An overview of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in China and a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OU Qi(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Abstract: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represen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reas that is advancing life sciences. Stem cell research and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have promised a successful cure of a variety of serious human diseases such as neural degenerative diseases and injuries. Over the past decades, a blossom is appearing in周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
主要从事细胞重编程机制和命运调控、干细胞多能性获得与维持等研究工作,并致力于推动再生医学的发展和干细胞的转化应用。
国际首次获得体细胞克隆大鼠、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小鼠;建立了孤雌胚胎干细胞、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等多种新型多能性干细胞系,获得单倍体胚胎干细胞来源的转基因小鼠和大鼠;首次创建了新型的异种杂合二倍体胚胎干细胞;利用经过基因组印记修饰的孤雌单倍体干细胞建立了“同性生殖”的新方法;发现可以判断干细胞多能性水平的分子标识并揭示其调控机制;建立了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的多种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合作在体外获得功能性精子等。
推动建立了国际干细胞临床标准和临床级胚胎干细胞库;建立了多株临床级干细胞,开展了细胞治疗及药物筛选等临床前基础研究及安全性评估等工作。
现已在Cell 、Nature 、Science 、Nature Biotechnology 、Cell Stem Cell 等多家刊物发表SCI 论文一百余篇。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科院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项奖励。
网络出版时间:2016-08-24 11:37:48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31.1600.Q.20160824.1137.020.html生命科学第28卷834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群体,可以进一步分化成为各种不同的组织细胞,从而构成机体各种复杂的组织和器官。
干细胞可以应用到几乎涉及人体所有的重要组织器官及人类面临的许多医学难题,在细胞替代、组织修复、疾病治疗等方面具有巨大潜力。
基于干细胞的再生医学研究代表了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正在引领现有临床治疗模式发生深刻变革,并成为新医学革命核心,将有望帮助人类最终实现修复和制造组织器官的梦想。
干细胞相关研究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进展,并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从1990年骨髓移植,到2007年胚胎干细胞技术成功应用于基因组编辑,再到2012年动物克隆及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研究,干细胞及其相关研究近年内三次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
近年来,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快速发展,整体研究水平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已经逐渐成为一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干细胞研究力量。
1 中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发展现状1.1 我国大力支持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发展近年来,我国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确立为重要战略部署领域,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资源平台建设以及产业化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2011年,科学技术部发布的《“十二五”生物技术发展规划》中将干细胞领域技术研发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突破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重点布局干细胞领域的基础研究及技术研发。
2012年,国务院印发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也高度重视再生医学与生物技术的融合,新型医用生物材料及组织工程器官的开发和产业化发展。
“十二五”期间,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等,我国不断强化对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的资助强度和研究布局,已经累计投入约40亿元用于支持相关研究。
其中,“973”计划共投入9.92亿元支持项目45项;“863”计划支持项目1项,经费1.1亿元;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支持项目4项,经费8.09亿元。
同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也对该领域进行持续资助,每年资助经费4亿元左右。
2015年,科学技术部将“干细胞研究与转化研究”设立为科技改革后首批重点研发计划的试点专项,计划“十三五”期间(2015~2020年)在干细胞基础与转化方面持续加强投入与布局,整体提升我国在干细胞及其转化应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加快科研成果的应用。
此外,我国重视干细胞研究临床转化的政策规范制定工作。
2015年3月,为加强对干细胞临床研究的有效监管,国家卫生计生委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制定并发布《干细胞临床研究管理办法(试行)》、《干细胞制剂质量控制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
上述相关文件的出台改变了我国干细胞临床研究无规可循的状况,将促进干细胞临床研究的健康发展,并对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转化研究及产业市场的形成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1.2 我国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发展快速,部分领域国际领先政府的大力支持促进我国干细胞领域实现快速发展,我国干细胞领域研究已经跻身国际领先行列。
根据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提供数据,2011~2015年,SCI数据库共收录干细胞相关论文115 697篇,其中我国发表论文19 145篇,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2位。
我国发表论文的年均增长率为26.12%,显著高于国际平均8.55%。
此外,我国干细胞技术相关专利申请数也呈现整体大幅上升的态势,2011~2015年,我国干细胞技术专利申请总量2 248件,国际排名第2位。
同时,我国在国际整体专利申请量的占比也大幅增长,从2011年的14.35%增长至2015年的26.12%,增加了11.77个百分点。
我国在体细胞重编程、多能性建立及其调控等China in the field of stem cell research, and consequently, China is becoming an indispensable player in the global community of stem cell research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Here, we outline the current status of stem cell research and its clinical translation in China,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em Cell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put forward several suggestions for a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brilliant future of the stem cell research in China.Key words: stem cells; regenerative medicine; CAS Strategic Priority Research Program周 琪:中国及中国科学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概述第8期835研究领域取得了众多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成果,如首次证实非胚胎来源的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具有发育的全能性[1-2];阐明多能性因子的作用机制、DNA 和RNA甲基化等表观修饰调控与多能性建立相互作用的途径和机制;率先发展利用小分子实现体细胞重编程和转分化[3-4]、利用转分化途径快速制备神经干细胞和肝脏细胞等功能细胞[5-9]、利用单倍体干细胞进行遗传筛选和遗传修饰等多种关键技术。
疾病动物模型研究是我国的优势领域,在包括小鼠、大鼠、猪、猴等不同模式动物的平台建设,和重要基因修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方面取得了多项领先性成果,包括首次利用单倍体干细胞技术制备小鼠和大鼠转基因模型[10-12];利用CRISPR技术快速制备多基因敲除大鼠、获得基因突变的猪血液病模型和获得世界首例基因突变猴模型等[13-16]。
此外,针对干细胞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建立了若干猪和灵长类研究基地,能够为干细胞转化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在资源储备、转化应用和产业化方面,我国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建立了干细胞库,对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所需的重要干细胞资源进行储备。
我国正在积极开展一批干细胞临床试验,包括利用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病、脏器缺损、视网膜色素变性、尘肺、脊髓损伤等,已在干细胞结合智能生物材料修复子宫壁治疗不孕不育症、干细胞改善重症肝病的肝功能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