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构造地质学 第一卷 思想方法与构架(侯泉林 编著)思维导图

合集下载

侯泉林:高等构造地质学01序

侯泉林:高等构造地质学01序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参考书 1. 单文琅,宋鸿林,傅昭仁,仁建业,1991,构造变形 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实践。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 许志琴,1984,地壳变形与显微构造,地质出版社。 3. McClay K.K. 1992, Thrust Tectonics. 4. 侯泉林等,1995,闽西南前陆褶皱冲断带,地质出版 社。 杂 1. 2. 4. 志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q 课堂讨论和提问
1. 针对讲课内容和展示的野外和镜下构造现象进 行讨论和提问 2. 针对读书报告讨论和提问
q 考核方式
1. 课堂开卷30% 2. 读书报告60% 3. 课堂讨论和提问、考勤等10%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己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教学大纲
第五章 韧性剪切带
1. 2. 3. 4. 基本类型和几何特征 糜棱岩的特征和鞘褶皱 剪切指向的判定和总位移量的测定 古应力估算
第六章 伸展构造和变质核杂岩
1. 伸展构造类型 2. 拆沉作用 3. 变质核杂岩 4. 伸展构造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
1. 多读书 -培养自学能力和严谨的学风 2. 多思考-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多实践-培养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科学家的基本素 养 4.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创新,关键是创新能力培养
q 2-3篇读书报告
• 与课程有关的任何内容(兴趣、过去或现在的研 究工作) • <3000字(图文并茂) • 主要参考文献是英文(>1篇) • 超出讲 课 内容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试用版本创建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结构图



冬夏海陆气压差异
的 形
季风 东亚季风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环流 南亚季风.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13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最简单最基本的形式
地面冷 热不均
大气垂 直运动
水平气 压差异
大气水 平运动
热力环流
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高低纬度间热量的差异。
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差异。
.
14
太阳辐射对各纬度加热不均
.
17
冬夏海陆的气压差异及亚洲的季风环流
一月 七月
亚欧大陆 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
北太平洋 气压中心
阿留申低压
东亚季 风风向
南亚季 风风向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印度低压 夏威夷. 高压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18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
大气环流主要通过降. 水对气候产生影响 19
干燥 极地高气压带
冰原气候
90º
地球的形状
.
6
公转的意义
一、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极圈 内出现极昼现象。
2.赤道全年昼夜平分;春秋分全球昼夜平分。
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
• 正午太阳高度随季节变化规律是:
• 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 年中最大值,赤道以南各地达最小值。
地形
城市的形成
自然条件 对城市的 影响
气候 水 矿产
城市的分布 城址和形态 城市的兴衰
自然条件影 响交通线路
线路走向 线网密度 分布格局 运输方式
.
45

地质构造最全整理PPT课件

地质构造最全整理PPT课件
17
2.研究内容
确定节理的成因、对节理进行分期、统计节 理的间距、数量、密度,确定节理的发育程 度和主导方向等。
节理的分期可根据节理的交切关系进行,比 如后期形成的节理常将先期形成的节理错开, 或者受到先期形成的节理的限制。
18
3.资料整理:
节理玫瑰花图、等密图和电算处理等。
19
节理分期
2
节理分类
按节理的成因分类,节理按成因可分为 原生节理、构造节理和表生节理。
3
(1)原生节理
指岩石形成过程形成的节理,如玄武岩的 柱状节理
4
(2)构造节理
是岩石受地壳构造应力作用产生的,这类 节理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规律性,发育深 度较大,对地下水的活动和工程建设的影 响也较大。构造节理与褶皱、断层及区域 性地质构造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它们常 常相互伴生,是工程地质调查工作中的重 点对象(相对于节理、表生节理)。
11
4.根据节理与褶皱轴的关系,可 将节理分为:
(1)纵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平行 (2)横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直交 (3)斜节理:节理走向与褶皱轴向斜交
12
与岩层走向关系
13
与褶皱轴向关系
14
5.按张开程度进行分类
宽张节理:节理缝宽度>5mm; 张开节理:节理缝宽度3~5mm; 微张节理:节理缝宽度1~3mm; 闭合节理:节理缝宽度<1mm。
岩脉,而不改变其方向; 剪节理的发育密度较大,节理间距小而且具有等间距性,
在软弱薄层岩石中常常密集成带出现。
8
张节理
9
剪节理
10
3.按节理与岩层走向关系分类
1)走向节理:节理延伸方向大致与岩层走 向平行。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02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喷出岩的形成过程1:喷出地表
喷出岩的形成过程2:逐渐冷却凝固
喷出岩的形成过程3:形成喷出岩
多姿多彩的流纹岩山
柱状玄武岩山
流纹岩 安山岩
玄武岩
岩浆岩成因
花岗岩球状风化壳
花岗岩结构均匀,质地坚硬,颜色美观,是优质建筑石料,花岗岩不易风化, 颜色美观,外观色泽可保持百年以上,由于其硬度高、耐磨损,
赤铁矿 磁铁矿 黄铁矿 黄铜矿 方铅矿
黑色金属 有色金属 贵金属 稀有金属
石英、长石和云母 花岗岩
非金属矿
方解石
石灰岩和大理岩
滑石、石膏和磷灰石
在非金属矿中,以能
能源、宝石
源矿物和宝石矿物最 为重要。
知识梳理 ZHISHISHULI
1.矿物 (1)概念: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者化合物。
矿物分类——按属性(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赤铁矿
磁铁矿
黄铁矿
黄铜矿
矿物分类——按属性(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石英
长石
云母
方解石
花岗岩中的主要矿物是石英、长石、云母, 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是常见的造岩矿物。
磷灰石
滑石
矿物分类——按属性(金属矿物、非金属矿物)
金刚石
黄玉
矿物分类
矿物的分类
金属矿
除了用作高级建筑装饰工程、大厅地面外,还是露天雕刻的首选之材。
沉积岩
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日晒、雨淋以及生物作用(风化)下,逐渐形成砾石、沙子、黏土等,这 些风化过程产生的碎屑物质,被风、流水、冰川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漫长的岁月,压紧、固结而形成的 岩石叫沉积岩。一般来说,具有层理构造;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两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要特征。

高等构造地质学

高等构造地质学

高等构造地质学
4
第4页,本讲稿共14页
三、构造变形是多种成因、多种级别、多期次形成的。多成 因是指动力来源是多样化的,如地幔对流、地球旋转、天体 因素等。多种级别是构造存在不同的尺度。多期次是指地壳 形成的构造是长期的,构造发展是多幕的,其构造形成则由 多种样式叠加在一起。
四、受地球动力学背景的控制,伸展构造、收缩构造、 走滑构造、垂直构造共同组成了沉积盆地内多种构造 样式的基本类型。
高等构造地质学
高等构造地质学
1
第1页,本讲稿共14页
石油构造是指控制油气 生成与聚集的构造,石油构 造包括不同尺度的构造类型, 大尺度的石油构造是指含油 气区的区域构造,这类构造 控制着含油气区的分布与演 化;也可以是控制油气生成 与聚集的盆地构造。中尺度 的石油构造是指盆地内的正 向构造或负向构造。小尺度 的石油构造则是一些构造要 素组成的构造,如断层遮挡、 储集层顶面弯曲或发生变形 或变位。除此之外,还有显 微构造,其对构造变形与储 集层的储集性能研究也非常 重要。
高等构造地质学
6
第6页,本讲稿共14页
1、挤压应力作用导致岩层褶皱、断裂,形成山系、褶皱带、 逆冲断裂带、俯冲带等收缩构造。
2、张应力作用导致地壳开裂变薄或裂陷,形成各种 样式的伸展构造。
3、剪切应力作用造成岩层平移或走滑,形成走滑构造。
4、上升与下降作用是地壳垂直运动的形式之一,由 于地壳的上升与下降,造成了隆起与凹陷,形成了压 实、底辟等垂直构造。
在沉积盆地中,最常见的是由开裂环境转化为收缩环境, 负向构造转化为正向构造,或反之,前者称为正反转构造, 后者叫做负反转构造,这是由于区域应力场的转化所造成的。
由于构造的转化作用,可以使盆地构造具有多重力学性质, 构造样式常常是多期变形的结果,这就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 了复杂的格局。一些地区由于多期构造的叠加,形成了不同 类型油气藏的叠加;不同构造样式的组合,使不同类型的油 气藏在空间上组合在一起,形成复式油气聚集带。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 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

地理必修一每章框架图精细高中地理必修一思维导图高中地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知识点框架图来对整体的思路进行梳理,一个好的思维导图对于地理的学习也是非常帮助的。

1高中地理必修一精细框架图1地理必修一重要知识点总结1.1地球的宇宙环境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8.24焦/cm2.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1)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4)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

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构造地质学--第一章绪言ppt

构造地质学--第一章绪言ppt

显微构造研究过程
a. 野外采样 b. 室内精确定向
c. 岩相学观测
d. 组构测量与分析 e. 将组构数据恢复到野 外地质 f. 综合解释地质现象 g. 建立地质构造模型
43
课程安排计划和考试
课程总学时64学时,其中讲课40学时,课堂 实习(讲课+实习)24学时。 实习地点: 主楼608室 实习课请带实习指导书、铅笔、橡皮、三角 板、量角器。
地震诱发印度洋大海啸(2004年12月26日)
2016/3/6
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海啸 前(左)和后(右)卫星遥感图片对比
四川汶川映秀镇2008年“5.12”大地震
地震前美丽的北川县城
遭遇地震浩劫后的北川县城
汶川地震是印度板块惹的祸
• 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 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 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 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 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 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 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 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 累,最终在龙门山北 川——映秀地区突然释 放。
岩石圈的层圈结构
构造层次
由于构造应力可以影响地壳很大深度,近地表的变形与 地下深处的变形表现形式和变形机制是不同的。通常将 地壳内不同深度、不同温压条件和不同岩性中具一种主 要变形机制的区段,称为构造层次。
构造旋回
构造旋回:构造发展的阶段性和周期性,简称旋回。1909年美国T.C.张伯伦 首次提出构造旋回概念。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根据对褶皱带内岩层间角度不整合的研究发现,造 成地壳岩层褶皱的强烈运动只出现在几个不太长的地质时期内。地壳构造发 展历史就是由相对平静时期到激烈运动周期性交替出现的历史,每次更迭 便构成一个旋回,称为构造旋回。在地壳激烈运动期间,岩层强烈褶皱并上 升成为造山带,故也称褶皱旋回或造山旋回。在一段平静时期之后,地壳发 生的短促而强烈的构造运动时期,称为构造幕或造山幕、褶皱幕。一个规模 大、持续时间长的构造旋回中会出现多次构造幕。1887年法国学者M.A.贝 特朗首先划分出休伦、加里东、海西、阿尔卑斯4个褶皱期。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以德国学者W.H.施蒂勒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发展了 构造旋回的概念,并制订出全球统一的构造旋回,即休伦旋回(晚元古代)、 加里东旋回(早古生代)、海西旋回(又译华力西旋回,晚古生代)、阿尔 卑斯旋回(中、新生代),进而将这4个旋回概称为新地巨旋回。至此,构造 旋回成为反映全球地表发展阶段的概念,又称为大地构造旋回。1962年,黄汲 清将阿尔卑斯旋回进一步划分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3个次一级的构造旋 回。

高级构造地质学课件

高级构造地质学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褶皱与断层的相互关系
01
褶皱和断层是构造地质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密 切的相互关系。
02
断层常常在褶皱形成过程中产生,同时也会影响褶皱的形成和
形态。
褶皱和断层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地壳的构造格局和地表形态。
03
05
岩层与岩体的构造分析
岩层的基本构造特征
沉积岩层
具有层理构造,岩层之间有明显 的界面,岩性、颜色、粒度等在
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进行地质勘查,评估地质条件对工程 的影响,确保工程安全。
01
城市地下空间开发
对城市地下空间进行地质勘查,了解地 下岩土性质、水文地质条件,为城市地 下空间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02
03
农业地质勘查
研究土壤、地下水等农业地质条件, 为农业生产和土地改良提供科学指导。
环境地质研究
01
0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和运 动机制,为进一步从事地质学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
掌握构造地质学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方法。
了解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和 运动机制。
掌握构造地质学的研究方法和 应用领域。
能够运用构造地质学的知识构造地质学基础 • 板块构造理论 • 褶皱与断层 • 岩层与岩体的构造分析 • 构造地质学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高级构造地质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球岩石圈的构造变形、运动和演化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以及地球岩石圈的结构、组成和演化历史。
从早期的地壳运动理论到现代的板块 构造理论,构造地质学经历了漫长的 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们 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逐渐揭示了 地球板块运动的奥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