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T在口腔正畸中的的应用.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BCT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
锥束CT(Cone Beam Computer Tomography,CBCT),也可以称为锥束容积断层(Cone Beam V01umetric Tomography, CBVT),其图像系统称为锥束容积图像(Cone Beam V01umetric Imaging,CBVI)。
从本世纪初开始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口腔临床专业开始接受这种技术。
目前CBCT已经广泛的应用于齿槽外科、正畸科、颌面外科、种植科、关节科、牙体内科、牙周科等多学科,辅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指导临床治疗等,CBCT已经成为近几年来口腔研究的一个热点。
CBCT与传统CT相比的优点
CBCT与螺旋CT均为容积扫描。
CBCT采用低能射线,射线呈锥束状(cone shaped xray beam)发生,射线与传感器同步围绕病人旋转一周或不足一周即可成像,扫描过程只需十几秒到几十秒。
CBCT的传感器主要分两种形式:图像增强型CCD传感器(Image Intensifier,II)和无定型硅平板传感器。
图像增强型传感器,由于图像需要多步聚焦,间接成像,成像精度差,成像效率在50%左右,而且传感器表面的碘化铯或磷的镀层,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有降解,需要重新更换传感器。
平板传感器是目前最新的形式,其优点有:直接成像,没有图像变形、更清晰;传感器面积减小;寿命更长;动态范围更好,成像效率在98%。
其表面为无定型硅,理论上讲也会有降解,只是因为这种技术才刚刚开始使用,关于使用寿命的定论还没有明确。
CBCT较传统CT的优势有以下几点:1、扫描范围灵活:可以扫描特定的诊断区域,也可以扫描全部的颅面部;2、图像精度高:与被投照物之间比例1:1,可以进行实际测量;3、扫描时间短;4、辐射剂量小;5、图像伪影减少;6、对头位的要求低。
正因为CBCT的高精度低辐射的优点,CBCT在口腔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将其综述如下:
正畸领域的应用。
1.三维诊断,3D头影测量
正畸治疗前的诊断分析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步骤,理想的治疗计划和治疗效果评价都基于治疗前的正确诊断。
目前2维的头影测量分析已成为治疗前基本的诊
断步骤,头影测量分析包括Downs,Steiner,Tweed,Ricketts and colleagues, Jacobson’s WITS分析等,为临床医生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辅助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但二维图像的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7,不能提供全面的诊断信息,无法反映左右侧的差异,在颜面不对称患者中有明显的局限性,而且受头位影响较大,图像可靠性同样有其缺陷性。
CBCT放射剂量小,适合于口腔应用,而且可以提供三维的更加全面的颌面信息。
CBCT不仅能够提供头颅侧位片和曲断片提供的信息,还可以评价每个牙齿的排列位置,牙根倾斜度,牙槽骨垂直向颊舌向的骨量,骨密度等。
而基于CBCT三维重建技术后的三维投影测量技术正在不断成熟,极大地扩展了对患者头颅颌骨特征的诊断,尤其是在颌骨不对称的测量分析中较传统的头影测量具有明显的优势5,6。
但是目前三维投影测量的特征点的选取目前仍然没有形成共识,目前多数情况下仍选择CBCT向侧位片转化利用二维头影测量方法进行评价。
R.Olszewski1等基于传统的头影测量手段在CBCT三维重建模型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建立与传统头影测量相对应的参考平面和标志点。
Sun-Hyung Park2等提出基于三维CT数据建立9个参考平面和19个参考标志点,证实3维CT图像可以用于颌面部形态学分析,而且参考点的具有充分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Manuel O. Lagravère3同样基于CBCT数据建立了参考平面和参考点用于三维头影测量分析。
Ana Emilia F. de Oliveira4通过159名正颌外科患者选择30个参考点反复测量3次,从而评价参考点的选择的可靠性,证实三维CT头影测量参考点的定点可靠性较高。
Katsumata A5和Maeda M6利用CBCT对颌面不对称病例进行分析测量,证实3D评价颌面不对称较二维头影测量更具有优势,基于3D-CT颜面不对称的分类较二维分类更明确。
总之目前基于CT的三维测量定点仍没有统一的标准,但其应用的前景是肯定的。
2.埋伏牙的诊断治疗
牙齿的阻生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而以尖牙阻生就诊最为常见,流行病学统计发现尖牙阻生发病率为1%-3%,目前多利用开窗后正畸牵引治疗。
阻生齿的位置判断是治疗成功的基础,目前临床多利用普通的牙片、曲断片等二维X线片进行诊断评价,但二维X线片有图像失真,重叠等局限性,在诊断埋伏牙位
置时容易诊断偏差导致错误的治疗。
CBCT技术在口腔中的应用简化了阻生齿的诊断和治疗,CBCT在较小放射剂量下为临床医生提供阻生齿部位的三维图像信息,通过三维向图像的分析可清楚地判断阻生齿的位置以及与邻近神经等结构的位置关系以及牙根是否弯曲,牙齿覆盖的骨量等。
而CBCT数据的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通过调整不同的阈值条件,选择性的重建不同组织结构(牙齿,颌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准确,直观的三维图像,辅助临床医生确定开窗部位以及牵引方式。
Dania Tamimi8等指出CBCT是一种重要的诊断阻生牙齿的重要手段,而三维重建后的图像更加直观,提高了临床医生诊断治疗埋伏牙的水平。
Leah Walker9利用CBCT分析19位患者的27例阻生尖牙,证实CBCT在尖牙阻生诊断中有明显的优势。
Deng-gao Liu10利用CBCT对175例尖牙阻生患者进行评价,发现尖牙阻生位置差异很大,其中唇向阻生67例,腭向74例,原位阻生31例,远中阻生12例,水平阻生18例,反向阻生8例,而且如果触碰侧切牙牙根94.3%的患者会发生根吸收。
Jorge Faber11利用CT三维重建的牙齿模型的STL(structured triangular language)模型,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个体尖牙粘结的牵引装置,更加有效地的简化了临床操作和成功率。
3.骨量分析评价
在正畸力的作用下牙槽骨不断发生改建从而实现牙齿移动,因此牙槽骨的状况直接影响正畸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的稳定。
下颌前牙区唇舌向牙槽骨骨量有限,前牙内收时必须考虑牙槽骨的骨量问题。
对CBCT三个断面的图像进行测量评价,不仅治疗前可以评价骨量指导正畸治疗,治疗后骨量测量有利于评价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Sarikaya S等利用螺旋CT评价内收前后牙槽的厚度变化,研究正畸内收前牙对齿槽骨的形态影响。
King KS14等对生长发育期儿童腭骨厚度进行测量,证实腭部骨量与年龄并无直接相关性,而且腭部骨厚度变异较大,在植入腭部微螺钉支抗时,进行CBCT骨量评价是必要的。
目前微螺钉已成为重要的正畸支抗形式,而常规植入部位为上颌第一磨牙与第二前磨牙之间,上颌颧牙槽脊,腭中缝等部位。
植入部位骨量有限,植入时方向,植入点稍有偏差易于导致微螺钉触及牙根等问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对植入部位骨量进行评价十分必要。
CBCT可提供三维向上的图像信息,利用
CBCT数据可以测量评价牙根间的骨量,骨皮质厚度,软组织厚度,进而确定最佳的植入角度和植入部位以及植入微螺钉的长度和直径,已有众多的学者借助于CBCT对不同的植入部位的骨量进行评价,指导临床医生微螺钉的植入12-17。
Paola Maria Poggio15等利用CBCT不同断面图像对上下颌牙根间植入位置不同高度骨量进行测量,制定了牙根间植入位置的安全区间(safe zone),指导临床的微螺钉植入。
Antonio Gracco12对患者的腭部骨厚度在不同的部位利用CBCT进行测量发现腭部前段较后段骨量大,但后部仍有足够骨量植入腭部微螺钉。
Baumgaertel S16和Seong-Hun Kim17分别基于CBCT数据对颧牙槽脊计入部位和第一磨牙近中牙根间微螺钉植入部位进行测量分析,确定植入高度以及植入角度。
Kim SH13等对CBCT数据三维重建后利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微螺钉的植入外科导板,提高植入精度和安全性。
4.正畸扩弓效果评价
快速扩弓广泛应用与青少年上颌宽度不调和后牙反颌以及牙列拥挤的治疗中,而快速扩弓的生物力学机制,腭中缝和后段牙齿对扩弓力的反应一直是正畸医生研究的重要方向。
目前对快速扩弓已有众多的研究,而大多利用前后石膏模型,咬合片,头颅正位片,有限元等方法。
而CBCT应用于口腔中后,为临床医生和学者定量研究扩弓后各组织结构的变化提供非失真的三维图像信息。
快速扩弓后主要反应在三个方面:骨性扩弓,牙槽骨扩弓,牙齿倾斜。
基于CBCT可以测量腭中缝的开大量,牙弓扩宽量,后牙在扩大力作用下牙根牙冠的移动量,进而对扩弓的各组织反应定量评估,为探讨快速扩弓生物力学机理提供基础。
Brett J. Garrett18等利用CBCT对扩弓后患者的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位置宽度变化,腭中缝,鼻宽度,上颌窦等横向变化。
证实CBCT 是研究RME后相关组织变化的安全可靠的方法,可更好的分析扩弓后牙齿倾斜,骨缝扩宽,牙槽骨颊向改建等变化。
Kitichai Rungcharassaeng19等利用CBCT图像对扩弓后后牙段颊侧骨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测量,分别对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颊侧骨厚度和颊侧骨高度变化进行测量,证实年龄,扩弓装置,初始颊侧骨量,以及扩弓时间等与牙齿倾斜和颊侧骨量变化有相关性,而扩弓时间和保持时间与骨的形态变化和牙齿的位置变化并无相关性。
F.A. Zabir20借助CBCT的DICOM 数据,利用Mimics软件建立人类上颌的扩弓模型,为进一步研究扩弓作用机制和
应力分布提供有效的工具。
5.正畸矫治后牙根吸收情况判断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容易出现在压低前牙以及大范围内收的情况下。
目前对于牙根吸收的研究较多,评价方法也较为丰富,传统的牙片,曲断片等是评价牙根外吸收的重要手段,但是图像的重叠以及图像比例的失真等局限性,影响诊断牙根吸收的准确性。
对于正畸治疗中牙齿发生移动,尤其是切牙牙轴变化后,治疗前后根尖片缺乏可比性,诊断牙根吸收会有明显的局限性。
CBCT三维图像提供更为可靠,全面的诊断信息,在诊断牙根吸收中有明显的优势。
Alexander Dudic21等对22例临近正畸治疗结束的患者275颗牙齿分别利用CBCT和曲断全景片评价牙根吸收情况,发现CBCT较全景曲断片有更高的检出率,而且CBCT评价牙根吸收严重程度上较曲断片有更高的准确性。
Liedke GS22对59颗牙齿利用不同的分辨率CBCT对评价牙根吸收可靠性分析,证实CBCT是诊断牙根吸收的可靠手段,而0.3mm像素分辨率是诊断牙根吸收的最佳设置条件。
总之,CBCT提供可靠全面的高分辨率图像信息,可以作为诊断和研究牙根吸收的可靠工具。
(6)颞下颌关节生长以及治疗后改建评价
颞下颌关节是下颌骨的生长发育中心,随着生长发育的进行颞下颌关节也随之发生改建和生长,从而促进下颌骨和面部的生长发育。
而髁状突的位置和形态决定了下颌骨的位置和咬合状态,尤其对于下颌后缩2类错颌畸形的治疗,髁状突形态和位置的改建对于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以往对于2类错颌治疗前后评价主要依赖于头影测量重叠分析,二维的测量分析只能评价单侧髁状突位置变化而且图像重叠,拍摄时头位变化等影响评价的精度。
CBCT提供三维的图像信息,三维重技术和图像配准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于治疗前后的评价效果更加直观准确,可直观的评价髁状突形态的变化和位置的变化。
CBCT对于纵向评价下颌骨髁状突变化提供了有效而安全的工具,会极大的促进对于髁状突硬组织生长变化的研究。
众多的学者对于CBCT评价TMJ的效果进行研究评价其精度。
Oana Bida Honey23等对比CBCT和二维影像对于评价髁状突磨损的精度差异,证实CBCT有
较高的可靠性,对于评价髁状突磨损有较高的精度。
Hilgers ML24等利用CBCT测量25例干燥头颅模型髁状突和下颌骨不同部位距离,并与实际测量比较从而评价CBCT测量的精度。
证实在测量髁状突以及下颌骨时,CBCT的精度较高而侧位片,前后位片等精度较低。
Honda K25等证实对于诊断颞下颌关节硬组织异常,CBCT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对于软组织,MRI仍然是首选的诊断手段。
Kijima N26等对109例患者的191个关节凹骨厚度进行测量,并对髁状突的形态进行分类,研究关节凹骨厚度与年龄性别以及髁状突形态之间的相关性,证实关节凹骨厚度与上述因素并无直接相关性。
Nakajima A27等对三例不同的正畸患者利用CBCT诊断评价,其中对一例TMD患者利用CBCT诊断分析髁状突的位置和形态变化,证实对于正畸医生CBCT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工具。
(7)OSAS诊断治疗
OSAS是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障碍疾患,大约4%的成年人受此疾病的困扰,而对于青少年多数是正畸医生最早接触并发现的。
OSAS患者呼吸道阻塞的部位不同而分为很多亚类。
阻塞和狭窄的部位的确定和阻塞的特点的分析对于临床研究其病理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同样至关重要。
常规的诊断方法是利用侧位片的测量评价,但是这种二维的图像无法评价横向的狭窄,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有很多学者利用螺旋CT评价气道的狭窄,可以有效的评价但是较大的放射剂量限制了其应用。
而CBCT兼有较低放射剂量和三维图像信息的优点。
利用气道的阈值不同与其他组织分离,三维重建从而获得整个上呼吸道的容积大小和前后向,横向的宽度大小,从而定量的评价阻塞的位置,对堵塞性呼吸障碍做明确的诊断,而利用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配准后,进而评价治疗效果和改善情况。
Hongjian Shi28等利用气道CBCT的DICOM数据,经过阈值调整进行三维重建,实现气道与周围组织分离,进而三维的测量气道的宽度变化,评价上呼吸道容积,进而证实CBCT横断面测量和三维重建萃取上气道模型测量是有效而便利的一种方法。
Cameron Aboudara29等对比了侧位片和CBCT在反应气道体积的诊断作用,发现头颅侧位片和CBCT在诊断气道狭窄时具有相关性,但二维头颅侧位片在反应三维气道容积方面较CBCT有明显的缺点,CBCT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检查气道的工具。
Jennifer A30等利用CBCT三维重建评价阻鼾器对气道的治疗效果,证实CBCT 是评价气道宽度体积变化有效地工具,而阻鼾器可以有效的实现OSA患者气道改
建。
Takumi Ogawa31等利用CBCT对比了正常人与OSA患者气道的形态和容积的差异,建立了OSA患者气道的形态特征,用于区分OSA患者与正常气道。
总之,CBCT与传统的二维图像信息相比具有图像质量高,诊断信息更为丰富可靠,放射剂量相对较小等优点,为正畸医生提供三维的影像信息,拓宽了正畸医生的诊断范围和可靠性,在正畸治疗前测量分析,埋伏牙诊断、OSA气道状况分析中可以提供更为有效地诊断信息,辅助正畸医生对各类疾患做出准确的诊断。
而CBCT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信息可更为直观的评价治疗效果,图像配准对于评价对比正畸治疗前后的变化更为直观和准确,定量测量治疗前后的变化。
治疗前后的CBCT图像对比为研究正畸治疗的生物力学机理和生理的改建变化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图像质量高,放射剂量小等优点保证了CBCT在正畸诊断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随着CBCT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相信在正畸中的应用会更加的广泛,促进正畸临床和科研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
1. Olszewski R, Cosnard G, Macq B, Mahy P, Reychler H. 3D CT-based cephalometric analysis: 3D cephalometric theoretical concept and software [J]. Neuroradiology. 2006 Nov;48(11):853-6
2.
2. Park SH, Yu HS, Kim KD, Lee KJ, Baik HS. A proposal for a new analysis of craniofacial morphology by 3-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6 May;129(5):600.e23-34.
3. Lagravère MO, Major PW. Proposed reference point for 3-dimensional cephalometric analysis with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2005 ;128(5):657-60.
4. de Oliveira AE, Cevidanes LH, Phillips C, Motta A, Burke B, Tyndall D. Observer reliability of three-dimensional cephalometric landmark identification on cone-beam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9 Feb;107(2):256-6
5.
5.Katsumata A, Fujishita M, Maeda M, Ariji Y, Ariji E, Langlais RP. 3D-CT evaluation of facial asymmetry [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5 Feb;99(2):212-20
6.Maeda M, Katsumata A, Ariji Y, Muramatsu A, Yoshida K, Goto S, Kurita K, Ariji E. 3D-CT evaluation of facial asymmetry in patients with maxillofacial deformities [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6 Sep;102(3):382-90. Epub 2006 Apr 21
7.Kamiishi H, Miyasato Y, Kosaka M. Development of the 3D-cephalogram: a technical note [J]. J Craniomaxillofac Surg. 2007 Jun-Jul;35(4-5):258-60. Epub 2007 Jun 29.
8. Dania Tamimi; Khaled ElSaid.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n the Assessment of Dental Impactions [M]. Seminars in Orthodontics, Volume 15, Issue 1, Pages 57-62, March 2009, 9. Walker L, Enciso R, Mah J. Three-dimensional localization of maxillary canines with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5 Oct;128(4):418-23 10.Liu DG, Zhang WL, Zhang ZY, Wu YT, Ma XC. Localization of impacted maxillary canines and observation of adjacent incisor resorption with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Oral Surg Oral Med Oral Pathol Oral Radiol Endod. 2008 Jan;105(1):91-8.
11.Faber J, Berto PM, Quaresma M. Rapid prototyping as a tool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planning for maxillary canine impaction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6
Apr;129(4):583-9.
12. Gracco A, Lombardo L, Cozzani M,Siciliani G.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with CBCT of palatal bone thickness in growing patients [J]. Prog Orthod 2006: 7: 164–174.
13. Kim SH, Choi YS, Hwang EH, Chung KR, Kook YA, Nelson G. Surgical positioning of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 with guides fabricated on models replicated with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7: 131: S82–89
14. King KS, Lam EW, Faulkner MG,Heo G, Major PW. Predictive factors of vertical bone depth in the paramedian palate of adolescents [J]. Angle Orthod 2006: 76: 745–751.
15. Poggio PM, Incorvati C, Velo S,Carano A. Safe zones’’: a guide for miniscrew positioning in the maxillary and mandibular arch [J].. Angle Orthod 2006: 76: 191–197.
16.Baumgaertel S, Hans MG. Assessment of infrazygomatic bone depth for mini-screw insertion [J]. Clin Oral Implants Res. 2009 Jun;20(6):638-42.
17. Kim SH, Yoon HG, Choi YS, Hwang EH, Kook YA, Nelson G. Evaluation of interdental space of the maxillary posterior area for orthodontic mini-implants with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9 May;135(5):635-41
18. Garrett BJ, Caruso JM, Rungcharassaeng K, Farrage JR, Kim JS, Taylor GD. Skeletal effects to the maxilla after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assessed with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8 Jul;134(1):8-9
19. Rungcharassaeng K, Caruso JM, Kan JY, Kim J, Taylor G. Factors affecting buccal bone changes of maxillary posterior teeth after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7: 132: 428 e421–428.
20. Fariza Ariffah Zabir, A. S. Abdullah, N. A. Abu Osman, Z. Radzi, N. A. Yahya and N. H. Abu Kasim. Acquiring Anatomical Representation of Human Maxilla for 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 4th 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08 BIOMED 2008
25–28 June 2008 Kuala Lumpur, Malaysia.
21.Dudic A, Giannopoulou C, Leuzinger M, Kiliaridis S. Detection of apical root resorption after orthodontic treatment by using panoramic radiography and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of super-high resolution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9 Apr;135(4):434-7.
22. Liedke GS, da Silveira HE, da Silveira HL, Dutra V, de Figueiredo JA. Influence of voxel size in the diagnostic ability of cone beam tomography to evaluate simulated external root resorption [J]. J Endod. 2009 Feb;35(2):233-5.
23.Honey OB, Scarfe WC, Hilgers MJ, Klueber K, Silveira AM, Haskell BS, Farman AG. Accuracy of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imaging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comparisons with panoramic radiology and linear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7 Oct;132(4):429-38.
24.Hilgers ML, Scarfe WC, Scheetz JP, Farman AG. Accuracy of linear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measurements with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digital cephalometric radi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5 Dec;128(6):803-11.
25.Honda K, Matumoto K, Kashima M, Takano Y, Kawashima S, Arai Y. Single air contrast arthrography for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using limited 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for dental use [J]. Dentomaxillofac Radiol. 2004 Jul;33(4):271-3.
26. Kijima N, Honda K, Kuroki Y, Sakabe J, Ejima K, Nakajima I.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mandibular head morphology and thickness of the roof of the glenoid fossa in
symptomatic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J]. Dentomaxillofac Radiol 2007: 36: 277–281.
27. Nakajima A, Sameshima GT, Arai Y, Homme Y, Shimizu N, Dougherty Sr H. Two- and three-dimensional orthodontic imaging using limited cone beam-computed tomography [J]. Angle Orthod 2005: 75: 895–903.
28.Hongjian Shi, William C. Scarfe and Allan G. Farman. Upper airway segmentation and dimensions estimation from cone-beam CT image datasets [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Radiology and Surgery. Volume 1, November,2006.
29. Aboudara C, Nielsen I, Huang JC, Maki K, Miller AJ, Hatcher D. Comparison of airway space with conventional lateral headfilms and 3-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rom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J]. 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 2009 Apr;135(4):468-79.
30. Jennifer A. Haskell, John McCrillis, Bruce S. Haskell, James P. Scheetz, William C. Scarfe, and Allan G. Farman. Effects of Mandibular Advancement Device (MAD) on Airway Dimensions Assessed With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M]. Seminars in Orthodontics. Volume 15, Issue 2, June 2009, Pages 132-158
31. Takumi Ogawa, Reyes Enciso, Werner H. Shintaku, Glenn T. Clark. Evaluation of
cross-section airway configuration of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M]. Oral Surgery, Oral Medicine, Oral Pathology, Oral Radiology, and Endodontology, Volume 103, Issue 1, January 2007, Pages 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