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摄像实验课指导书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功能和操作方法。
3. 学会运用摄像技巧进行画面构图和拍摄。
4. 提高对电视节目制作的实践能力。
二、实验器材1. 摄像机:索尼A7S III、佳能C300 Mark II等。
2. 三脚架:云台三脚架、折叠三脚架等。
3. 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等。
4. 灯光设备:LED灯、钨丝灯、柔光箱等。
5. 传输设备:硬盘、U盘、SD卡等。
三、实验内容1. 摄像机操作:熟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包括开机、关机、拍摄模式切换、曝光调整、白平衡设置等。
2. 画面构图:学习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三分法、对称法、前景与背景等。
3. 摄影技巧:掌握摄像机的运镜技巧,如平移、旋转、拉近推远等。
4. 灯光运用:了解灯光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灯光调整画面亮度、色彩和质感。
5. 录制与剪辑:学会使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和剪辑。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检查摄像机、镜头、三脚架等器材是否完好,确认电池电量充足。
2. 摄像机操作:熟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进行开机、关机等操作。
3. 画面构图:选择拍摄场景,运用画面构图原则进行拍摄。
4. 摄影技巧:根据拍摄需求,运用摄像机的运镜技巧。
5. 灯光运用:调整灯光设备,调整画面亮度、色彩和质感。
6. 录制与剪辑:使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视频录制和剪辑。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摄像机操作: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能够独立完成拍摄任务。
2. 画面构图:拍摄的画面构图合理,符合画面美学的原则。
3. 摄影技巧:运用摄像机的运镜技巧,使画面更具动态感。
4. 灯光运用:调整灯光设备,使画面亮度、色彩和质感得到提升。
5. 录制与剪辑:成功使用视频剪辑软件完成视频录制和剪辑。
六、实验总结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学会了运用摄像技巧进行画面构图和拍摄。
3. 提高了实践能力,为今后的电视节目制作打下了基础。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2)

《教育电视系统》实验指导手册指导教师:班级:学号:姓名:实验二摄像系统基本操作(2)一、实验仪器设备:松下NV-MD9000EN、NV-MD10000及SONY198P摄像机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地点:影视制作实验室四、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摄像机的4个操作要领——平、稳、匀、准。
五、实验内容及步骤摄像机的4个基本操作要领为了更好地利用摄像机拍摄出质量优良的画面,摄像人员必须掌握摄像的基本操作要领。
1.平a)“平”的含义:是指画面中的地平线一定要平,不能倾斜。
b)在绝大多数的摄像画面中,不是有水平线条就是有垂直线条,如果画面中的这些线条不是歪就是斜,便会给观众造成某种错觉。
这是摄像中的一大忌讳。
c)如果是肩扛摄像机操作,应当利用画面中景物的垂直线,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线条作为参考,校正寻像器边框与这些线条相平等,大体就可以做到“平”的要求。
d)如果是使用三脚架拍摄,确保画面地平线的关键是摆平三脚架。
2.稳拍摄的画面要保持稳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动。
如果画面不稳定,就会给人以不安全的感觉,容易造成视觉疲劳。
画面的稳定是对摄像人员的基本要求。
操作时一般多为两种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
1)支架式:即摄像机固定到摄像机三脚架云台上,摄像师握住摇把和调焦杆,用眼睛贴近寻像器取景构图,以此来进行拍摄的方式。
e)调节三脚架的高低,以及水平。
对运动镜头拍摄时,应预先将云台的锁扣拧松,使摄像机能上下左右摇动。
f)演播室内使用时通常用摄像机遥控器,遥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变焦杆,分别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脚架拍摄的最大好处就是能获得稳定的画面,尤其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情况下,也能得到稳定的画面。
因此在电视节目制作中要尽量作用三脚架。
2)手持式:a)肩扛的姿势:又可分为站姿和跪姿站姿:肩扛摄像机正对被摄物,两脚自然分开,重心在两脚中间。
右肩扛着摄像机,右手把在扶手上,并操作电动变焦以及录像机的启停。
左手放在聚焦环上进行焦点调节,并作为支撑点;右眼贴近寻像器,观察图像构图。
电视摄像课程设计指导书

电视摄像课程设计指导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本课程的课程设计实际是学生学习了《电视摄影》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新闻、广告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抓取现场新闻与突现广告被摄主体的意识和方法,熟练运用摄像手段、技巧,表现和传达新闻信息、广告信息,培养学生基本的、必要的电视造型设计、视觉表达能力和技巧。
二、课程设计的要求——各有侧重:传播学专业的同学侧重于新闻摄像的视觉表现,广告学、广告设计专业的同学侧重于广告摄像的视觉表现。
——体现电视特点:电视是声音与图象的结合体。
要综合运用画面、字幕、声音(画外音与同期声)等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受众的视觉系统与听觉系统,从而在单位时间内实现视觉表现的信息最大化。
新闻摄像特别提倡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抓取反映新闻形象的现场纪实镜头。
求新,求内容的新鲜,形式的新颖,实现二新的统一;求真,求事实的真实,形象的真实,实现二真的统一;求活,求活的形象,活的气氛,实现二活的统一;求情,求情感和情趣,实现二情的统一;求意,求深刻的意义,深邃的意境,实现二意的统一。
广告摄像指以推销(或推行)的物品或形象为被摄主体,以引导受众进行某种行为为主要目的商业摄像。
依被摄主体性质不同,可选择产品广告、形象广告或公益广告等。
其主体既可以是物品(产品),也可以是人,还可以是单位(企业)的形象等。
——课设作品要富有创意,构思新颖,主题鲜明;镜头富有美感,给人以视觉冲击;课设作业须提供VCD光盘。
——须写出2500字以上的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内容应包括作品的创意构想、视觉表现重点、实现构想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与解决对策、主要体会等。
用A4纸打印。
三、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1)按照新闻学、广告学原理的要求进行设计;(2)按照电视摄像构图、用光、机位选择与取景、静止摄像、运动摄像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设计;(3)对新闻、广告镜头进行电视蒙太奇组合设计。
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和步骤以新闻、广告摄像的视觉表现为课程设计题目,确定设计题目方向和设计目标,确定初步设计方案。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书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实验一摄像机原理及操作方法实验目的:1.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组成,熟悉相关功能键的操作,初步掌握摄像机的使用。
2. 学会正确保养摄像机。
实验场所及器材:室外练习,使用器材:松下MD9000 摄像机“愚山”学生三角架操作步骤:1. 认识镜头寻像器及各按键的功能。
2. 学会正确安装电池录像带。
按下电池插槽上的“PUSH”键,取下电池再安装上。
将录像带准确放入机子内。
3. 将推拉按钮推至“on”开设相继开始构图。
4. 按下“Record”键盘,摄像机显示于屏右上方出现“REC”开始录像。
在按下“Record”键停止录像。
5. 推拉键上有“T”“W”两项,代表推近和拉远。
实验二固定画面拍摄实验目的:1. 进一步熟悉摄像机的使用。
2. 明确固定画面的概念,初步掌握固定画面的拍摄方法。
3. 学会使用三脚架。
实验要求:拍摄前必须先写好分镜头稿本,明确创作理念以及拍摄的具体步骤。
实验场所及器材:户外练习使用器材:松下MD9000 摄像机“愚山”学生三角架操作步骤:1. 选择较好的机位将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掌握其升降摇移。
2. 做好准备工作后,打开摄像机,根据事先准备好的稿本进行拍摄。
3. 拍摄完成后回放拍摄效果。
实验三电视画面与造型元素实验目的:明确电视摄像的各类造型元素并加以应用。
实验要需:通过反复的训练要能够合理应用景别、拍摄角度、运动构图等造型元素合理画面,已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实验场所及器材:室外练习,使用器材:松下MD9000 摄像机“愚山”学生三角架操作步骤:1. 根据事先准备好的稿本进行拍摄。
2. 画面构图要完整、合理。
3. 采用不同的景别分别进行拍摄,拍摄后回放拍摄效果。
实验四光学镜头及其应用实验目的:掌握光学镜头的概念与使用。
实验要求:了解光学镜头的特征,在实验中运用长焦镜头、广角镜头即变焦镜头所具有的功能。
实验场所及器材:室外练习,使用器材:松下MD9000 摄像机“愚山”学生三角架操作步骤:1.根据事先准备好的稿本进行拍摄。
电视摄像实训指导书

《电视摄像》课程实训指导书应用文科(文化与传媒类)实践教学体系研究课题组2011.6前言电视摄像是新闻、广告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是学好影视专业知识从事影视创作的基础,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艺术性与技术性并重,所涉及的知识量大而且面宽。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画面语言、掌握电视摄像的技术和艺术方法,了解各种影视手段的表意特点,能够独立的摄制电视节目。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摄像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电视摄像构图、运动摄像、人物对话场面的拍摄与调度、变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固定画面的拍摄、摄像用光等内容。
教师应认真教授课程理论,并把理论学习与实训课紧密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印证、掌握。
课程涉及诸多门类学科,要督促学生多方涉猎,提高自身的素养;引导学生观摩各类影视作品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
目录实训一摄像机基本结构和原理实训二专业摄像机的使用(Dsr250P)实训三手持摄像机拍摄实训四不同焦距镜头的拍摄实训五运动镜头拍摄实训六电视画面的空间造型实训七线条与形状的拍摄练习实训八光影和色彩的运用实训九电视场面调度练习实训十人工灯光造型实训一:摄像机的基本原理和镜头操作实训目的: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原理、分类、构造、镜头使用方法。
重点掌握各类镜头的分类、各类镜头的表现能力和功用。
学习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维护方法,了解摄像前的准备工作,熟练掌握摄像机的基本调试方法。
实训器材:sony DSR-250P摄像机、适配器、miniDV磁带、三脚架。
实训内容:1.摄像机的原理分类。
2.摄像镜头的构造。
3.摄像镜头的使用方法。
4.各类镜头及其表意功能。
5.摄像机的常规维护。
6.电池、磁带、灯光、话筒、三角架等摄像机附件的准备与维护。
实训步骤: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能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使用不同镜头焦距、物距、光圈来获取不同景深。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录编技术”实验指导书(一)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演播室系统及节目制作四、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信号流程3.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的节目制作流程和制作工艺五、主要设备摄像机、录像机、视频切换台、CCU、RCP六、实验内容: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结合演播室系统框图讲解信号流程3.介绍数字演播室的特点七、实验步骤1.讲解数字演播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2.结合演播室系统框图讲解信号流程3.介绍数字演播室的特点4.介绍数字演播室节目的制作流程及制作工艺5.分组实践操作八、实验结果:能够简要画出演播室视频系统框图,完成实验作业。
执笔人:刘忠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演播室系统摄像机部分四、实验目的:1.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系统连接、操作及使用2.了解数字演播室系统中CCU、RCP的作用3.熟悉掌握RCP的使用及利用RCP来调整摄像机五、主要设备:摄像机、CCU、RCP六、实验内容:讲解摄像机、CCU、RCP的构造和使用七、实验步骤:1.讲解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的系统连接、操作及使用2.结合演播室系统讲解CCU、RCP的作用3.介绍数字演播室中RCP各部分的作用及功能4.利用RCP来调整摄像机5.分组实践操作八、实验结果学会使用摄像机、明确CCU的作用及RCP的简单操作。
执笔人:刘忠实验室主任:系主任:姜秀华一、实验课程编码:103021二、实验课程名称:电视摄录编技术三、实验项目名称:数字摄像机镜头调节及参数调整(设计性实验)四、实验目的:1.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镜头的使用2.掌握数字演播室系统中摄像机处理放大器的调节、菜单参数的使用五、主要设备摄像机、CCU、RCP、六、实验内容熟练摄像机的操作,学会用菜单调整摄像机参数和录像机录像。
电视摄像实验1摄像机的操作和使用

电视摄像实验1摄像机的操作和使用实验一摄像机的操作与使用【实验目的】:1.熟悉摄像机上的各个接口,开关旋钮和指示器的符号、作用。
2.掌握、熟悉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熟悉并掌握三脚架的使用。
4.了解使用摄像机时的注意事项。
【实验设备】:1.DSR-250P摄像机每组一台2.DVCAM或DV录像带每组一盘3.电池、麦克风每组一套4.三脚架【实验容和步骤】:一、拍摄前的准备(一)安装电池、开启电源步骤:将电池的边线与摄录一体机的边线对齐,将电池安装在摄录一体机的后部;向下滑动电池,直到“LOCK(锁定)”箭头与摄录一体机的标线对齐;将POWER(电源)开关设置为ON(打开)。
备注:要取下电池,按住电池松开键,向上拔出电池。
摄录一体机也可以使用AC(交流)电源适配器。
(二)安装磁带步骤:按箭头方向滑动OPEN(打开)键的同时打开带舱盖;按带窗朝外且REC/SAVE(记录/写保护)开关朝上的方向插入磁带。
关闭带舱盖,直到咔哒一声锁住。
备注:DSR-250P摄录一体机可以使用标准和小型的DVCAM/DV磁带。
如果安装的是小型的DV磁带,需要推动导杆至小型磁带对齐标记。
弹出磁带,按下EJECT(出带)键取出磁带。
将磁带上的REC/SAVE(记录/写保护)开关滑动到SAVE(写保护)的位,可以防止意外擦除磁带容。
(三)使用寻像器或液晶屏取景1、使用寻像器根据操作人员的视力和摄像机在肩膀上的位置,将寻像器调节到最舒适的位置。
调节亮度与对比度钮,以获得最佳的观察与监视状态。
要调整寻像器的前后、左右位置,需松开前后位置锁定键和左右位置调整环;可以调整寻像器屏幕的可见度,使画面清晰,但不会影响摄录一体机输出的视频信号的质量。
2、使用液晶屏按液晶屏的方向滑动OPEN(打开)键,然后打开液晶屏。
拍摄的图像显示在液晶屏上;要关闭液晶屏,可将液晶屏开关设置为OFF(关闭),或使液晶屏朝向摄录一体机机身关上液晶屏。
备注:DSR-250P摄录一体机的液晶屏可以打开90°,并可朝电池的方向旋转90°,而朝镜头一侧旋转180°。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47页word

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三峡大学文学院2004年2月实验目录前言实验一、摄像机的功能和基本操作实验二、摄像机的调整和高级操作实验三、固定镜头的拍摄实验四、运动镜头的拍摄实验五、ENG综合训练实验六、EFP综合训练实验七、ESP综合训练前言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电视摄像》实验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系统地阐述《电视摄像》的实验理论和实验技术的实验教学资料,是学生获得科学实验知识、掌握本课程实验技术、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实验教学人员开展广播电视技术基础实验教学、指导教学实验的基本依据。
本实验与《电视摄像》课程教学配套进行,通过对本实验指导书所规定的各个实验的练习,掌握电视摄像机的基本操作要领和电视画面的拍摄技巧,掌握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掌握三点布光法和电视场面调度,掌握ENG、EFP、ESP的拍摄制作过程,并为以后学习广播电视节目编导和制作打好基础。
同时,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创新的实验素养和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训练学生踏实、刻苦、严谨的科学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优良品德。
进行《电视摄像》实验教学时,应给学生讲授必要的实验理论和知识,这些实验理论和知识是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术原理,是指导学生获得科学实验知识、掌握实验技术、培养科学实验能力的重要前提。
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操作常用仪器设备的能力,选择正确的实验研究方法的能力,采集和处理数据的能力,观察、分析、判断实验过程的能力,正确编写实验报告的能力,综合分析、归纳、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能力等。
本课程的教学时数共48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学时,实践教学24学时,安排有7个教学实验。
其中实验一~实验四为验证性实验,每一个实验为2学时;实验五~实验七为综合性实验,各个实验学时数安排分别为4学时、6学时、6学时。
所有这些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前预习,实验后撰写实验报告。
《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指导书__

莆田学院《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指导书专业:广告学汉语言文学系2009年9月《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训)指导书一、授课对象四年制本科新闻学、教育技术专业。
二、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三、实验(训)的性质、目的与任务1、实验(训)性质《电视摄像与编辑》实验(训)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训),是新闻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接触电视节目制作的开端,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实验(训),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方法,得到用视听语言思维和表达的基本训练。
2、实验(训)的目的培养学生进行电视拍摄与编辑的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手实践能力、视听表达能力、简单设计能力。
3、实验(训)的任务操作摄像机与编辑机,拍摄、编辑电视短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电视摄像与编辑方法,加深对《电视摄像与编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实验一摄录一体机的使用(2学时)一、实验内容摄录一体机的拍摄、回放与调整。
二、实验目的1、了解摄像机的基本结构;2、掌握摄像机的操作方法;3、掌握手持执机方式。
三、实验要求1、掌握摄像机上各按键的功能。
2、能在磁带上纪录一段素材。
3、能够进行手动和自动聚焦。
4、能够使用用手动光圈。
5、能够进行白平衡的调整。
6、拍摄画面较稳定。
四、实验原理摄像机从部件上分为镜头、机身、寻像器、话筒、电池几部分。
镜头可分为固定镜头和变焦镜头。
镜头最前面的一组镜片就是聚焦用的,旋转其外环即可进行调整。
聚焦调整有手动和自动两种,可以通过机上的控制键进行选择。
自动聚焦在许多情况下都可以得到清晰的画面,但有些情况不可以。
如透过不清洁的玻璃,表面过于光泽、一部分靠近镜头另一部分远离镜头时、有条纹的物体、白墙等平面物体、较暗的物体等。
改变光圈的大小可以改变光通量的多少,光圈大小也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调节方式。
自动光圈是根据整个图像的平均亮度来确定日光值,当照明均匀,景物明暗反差适中时,可使用自动光圈。
但在特殊情况下,可能产生日光不问候语的问题。
如逆光、反差大、亮度不足或特别亮、亮度变化不定时要手动光圈。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

《电视摄像》实验指导书目录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 (2)实验二机位与画面造型特点 (3)实验三电视画面的取景与构图 (4)实验四固定拍摄与画面造型 (6)实验五运动拍摄与画面造型 (7)实验六摄像时的声音拾取 (8)实验七场面调度与轴线原则 (10)实验八电视作品拍摄 (11)实验一摄像的准备和基本操作一、实验目的1.了解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了解电视摄像机的基本结构与组成。
3.掌握摄像机的操作规程、调整与操作方法。
4.了解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熟练掌握手持与固定执机方式。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专业数字摄像机(HVR-A1C)、配用电池、三角架、监视器、白纸1张三、实验内容及要求1.实验内容:(1)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摄像机的构成,各功能按钮的功能与使用。
(3)摄像机的操作步骤。
(4)摄像机的执机方式。
2.实验要求:本次实验分组进行;每组成员4-5人。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1.实验原理学习电视摄像,首先要从学技术开始,即要学会如何操作摄像机。
摄像机是精密的电子仪器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规程和步骤进行使用,要注意一些使用事项,要了解摄像机的结构,以正确的姿势和操作步骤使用摄像机进行电视画面的拍摄。
2.步骤(1)介绍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熟悉专业摄像机的构成、开关按钮,了解其功用及使用方法。
(3)摄像机的操作、调整步骤与方法。
(4)熟悉三脚架的结构与操作方法。
(5)练习手持、肩扛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6)练习固定执机方式,掌握执机要领。
五、使用注意事项1.摄像机是精密贵重的设备,请在使用前认真学习摄像机的使用注意事项。
2.摄像机及其附件设备,如果不会使用或者没学好,都不能乱动,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
3.在老师演示讲解的过程中,需要适当地做笔记。
六、实验结果分析及实验报告要求:1.实验结果分析要求(1)记录和分析摄像机使用的注意事项。
(2)写出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件。
电视摄像_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
2.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和功能。
3. 学会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并了解不同拍摄技巧的应用。
4. 分析电视画面构图和光线、色彩在电视摄像中的运用。
二、实验原理电视摄像是利用摄像机将图像和声音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传输设备传输到电视接收机,最终在屏幕上重现图像和声音的过程。
摄像机主要由镜头、感光元件、控制器、信号处理单元等部分组成。
三、实验仪器1. SONY数字摄录一体机2. 电池3. 三角架4. 彩条带5. 实验讲义及教材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1)了解摄像机各部件的功能和操作方法;(2)安装电池、三角架等设备;(3)开机、关机操作;(4)调整摄像机参数,如白平衡、增益等;(5)进行简单的拍摄练习。
2. 电视画面构图(1)了解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如黄金分割、三分法等;(2)练习拍摄不同构图的画面,如水平线、垂直线、对角线等;(3)分析画面构图对电视画面的影响。
3. 光线与色彩的应用(1)了解光线、色彩在电视摄像中的运用;(2)练习调整摄像机光线、色彩参数,如曝光、白平衡等;(3)分析光线、色彩对电视画面效果的影响。
4. 电视运动摄像(1)了解电视运动摄像的技巧,如推、拉、摇、移等;(2)练习运用摄像机进行不同运动摄像;(3)分析运动摄像对电视画面效果的影响。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 分析实验结果,总结经验教训;3. 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结果和结论等。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1.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操作不当、设备故障等;2. 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3. 讨论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经验教训。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熟悉了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件和功能。
学会了运用摄像机进行拍摄,并了解不同拍摄技巧的应用。
通过实验,提高了对电视画面构图、光线、色彩的认识,为今后的电视摄像工作打下了基础。
数字摄像技术、电视节目制作实验指导书

- 1 -实验一 摄录一体机的使用(一)一、实验目的1、了解摄录一体机各开关按钮的功能;2、掌握摄录一体机的正确操作方法;3、熟悉摄录一体机拍摄要领及拍摄技巧。
二、实验设备DV 摄录一体机(松下AG-DVC180MC 型) 三脚架 充电电池 DV 录像带 DV 录像机 彩色监视器三、实验原理松下公司生产的AG-DVC180MC (图1-1)是为视频专业人士设计的小型DV 摄录一体机。
它具有机身轻、性能卓越、携带方便、技术含量高、操作方便,能够接近广播摄像机的图像质量和灵敏度水平。
因此它使用于新闻采集、现场转播、视频制作、DV 制作,对于电视记者,电影电视制作来说是一个超值的制作工具。
㈠松下AG-DVC180MC 摄录一体机的组成及各部分开关、按钮的位置、功能:1、镜头部分:有镜头护罩、镜头盖、镜头、聚焦环、变焦环、白平衡感应窗。
在镜头前左下部(图1-2)有两个“输入信号”(INPUT 1、INPUT 2)选择开关。
主要用于切换连接到摄录一体机右侧下方的“INPUT 1”和“INPUT 2”接口上的音频输入信号:是接“线路输入”(LINE )的音频设备还是外接“麦克风”(MIC )。
在镜头前下部还有“变焦距”(ZOOM)选择开图1-1 松下AG-DVC180MC摄录一图1-2 摄录一体机前面部- 2 -关。
用于选择该机是采用“手动”(MANU )变焦操作还是“马达驱动”(SERWO )变焦操作。
如果是马达驱动变焦,决不能用手去调节镜头上的变焦环。
在镜头前右下部,有一个“白平衡调整”(AWB )按钮。
手动调节白平衡时需要按住它来进行调节。
在镜头的右侧部(图1-3),有“聚焦”(FOCUS )开关和“自动聚焦”(FOCUS AUTO )按钮。
当开关处于“A ”位置时,为自动聚焦模式;处于“M ”位置时,为手动聚焦模式,可以通过镜头上的聚焦环来调节聚焦。
在“M ”位置时,如果按“自动聚焦”(PUSH AUTO )按钮,则为临时启动自动聚焦模式并调节聚焦;当焦距设为无穷远(∞)后,它也会返到“M ”位置,仍为手动聚焦模式。
电视摄像实验

姓名:学号:组别:第6组时间:1.实验目的:更好的掌握电视摄像的基础,进一步了解电视摄像的特点和规律。
1)正确使用与操作各种摄录设备;2)训练学生制作视频的能力;3)加深对视频制作理论的理解;4)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实验要求①仪器的使用: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步骤和原理,注意实验过程中关键环节,并能训练掌握和操作摄像机、录像机、编辑机。
②实验记录: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做好详细、准确的记录,分析和总结实验过程。
③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是本实验课程的基本训练,实验的成功与否,主要集中在学生对实验报告完成的情况上,一个好的实验报告应该详实地记录实验过程中每一步骤和关键环节,并通过记录能总结出实验结果,所以,实验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④实验报告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仪器和;实验环境;实验数据等的记录和处理;总结和讨论等。
3.实验内容:构图(主体、陪体、前景和后景)、景别、拍摄角度、运动镜头和固定镜头(推、拉、摇、移、跟)。
4.实验仪器设备:摄像机录像带一盒5.实验过程:1)观看摄像机的各个开关、旋钮、按键、插孔,给摄像机装上电池、录像带等2)打开摄像机电源开关,分别运用自动光圈、固定光圈,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拍摄一组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感光性能3)运用菜单分别调整摄像机的声音录入,了解其各种声音性能4)分别运用肩扛和摄像机底座拍摄不同景别的固定镜头和不同方式的运动镜头,了解该摄像机的镜头特性6、实验总结:在拍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构图、拍摄角度、景别的变化和镜头的运动以及轴线问题。
电视画面具有平面造型的特性,即在两度空间的平面上再现或表现三度空间。
其表现有手法有:利用人的视觉经验在平面上创造出具有纵深感的立体空间;利用画面中的运动的物体显现画面空间的深度和立体感;利用摄像机的运动,突破换面的平面造型。
要显现出电视画面的平面造型特性,就要注意构图、拍摄角度、景别变化和镜头的运动的综合运用。
电视摄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电视摄像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开机、对焦、曝光等。
3. 熟悉不同景别、角度的拍摄技巧。
4. 学习电视画面构图的基本原则。
5. 提高对电视节目的审美能力和制作水平。
二、实验原理电视摄像是利用摄像机将画面转换为电信号,通过电视信号传输系统传递给观众的一种传播方式。
实验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摄像机的成像原理、信号传输过程以及电视节目制作的基本流程。
三、实验仪器1. SONY数字摄录一体机2. 电池3. 三脚架4. 彩条带5. 录音设备6. 实验教材四、实验方法及步骤1. 摄像机的基本操作- 开机:检查电池电量,插入电池,打开电源开关。
- 对焦:调整镜头焦距,使画面清晰。
- 曝光:调整光圈和快门速度,使画面亮度适中。
- 录制:按下录制按钮,开始录制画面。
2. 不同景别、角度的拍摄- 近景:拍摄人物或物体的局部,强调细节。
- 中景:拍摄人物或物体的全身,表现人物或物体的形态。
- 远景:拍摄人物或物体所在的环境,展现画面空间感。
- 高角度拍摄:从上往下拍摄,表现物体的高度和气势。
- 低角度拍摄:从下往上拍摄,表现物体的低矮和亲近感。
3. 电视画面构图- 主次分明:将主要元素放在画面中心,次要元素放在周围。
- 对比和谐:利用色彩、光线、形状等元素,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 空间感:通过镜头焦距、拍摄角度等手段,展现画面的空间感。
4. 电视固定画面的拍摄- 摄像机固定不动,保持画面稳定。
- 利用镜头焦距和拍摄角度,展现画面的美感。
5. 电视运动摄像- 推:摄像机向前移动,展现物体的前进过程。
- 拉:摄像机向后移动,展现物体的后退过程。
- 摇:摄像机左右转动,展现物体的左右运动。
- 移:摄像机上下移动,展现物体的上下运动。
- 跟摄:摄像机跟随物体运动,展现物体的动态过程。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1. 记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摄像机型号、镜头焦距、拍摄距离、拍摄角度等参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一般摄像机增益分三档,0dB、9dB、18dB,以此来提高摄像机的灵敏度。照明条件不够时,光圈已开到最大,图像还是看不清,这时需要使用增益进行信号放大。但需要注意的是,起动增益开关,图像上的噪波会增加,信噪比会下降。所以应尽量提高被摄体的亮度,没有其它办法时,再用增益。
7、实验注意事项
(1)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
(2)拍摄全景时应注意各被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防止喧宾夺主。通常摄像者可以利用影调、色彩对比、线条和其他构图手段突出被摄主体。
(3)拍摄中景画面首先注意构图要准,掌握好画面尺寸的大小,将被摄主体始终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位置。
3、实验要求
(1)实验分组进行,各组先集中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讲解,然后按指导教师指定的摄像机进行操作练习。
(2)在练习摄像机操作基本操作方法时,要注意正确的持机方法。
(3)注意进行摄像机操作基本功的练习,即要做到:稳、平、准、匀。
4、实验原理
(1)摄像机是能够完成“光-电-光”图像转换过程的高科技电子设备,它利用三基色原理,通过光学系统,把景物的光像分解为红、绿、蓝三种基色,由摄像器件完成光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然后进行信号处理,编码形成彩色全电视信号。
(2)摄像机上通常所用的是变焦距镜头,它包括广角部分、标准部分、长焦部分,可替代从广角到长焦的多个镜头。变焦镜头的倍数是最长焦距与最短焦距之比。变焦控制分手动变焦与电动变焦两种,在镜头上有变焦控制转换装置。
(3)拍摄中首先要确保正确曝光。对于前期曝光不准的电视素材,后期往往很难校正准确。曝光不足,电视画面发暗;过曝光又会使电视画面产生“限幅”,高亮部分缺乏灰度层次。
AKEVSADBkMsmFmbs
工业大学
《电视摄像》课程实验指导书
专业: 教育技术学
专业方向:
信息传播工程学院
2011年3月
实验一
1、实验项目名称:摄像机的操作
实验学时:4学时
2、实验目的
通过此次实验,使学生初步了解摄像机的构成,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方法。能够正确地开机、关机;能够正确装卸录像磁带;能根据不同光线正确地调整白平衡;初步掌握自动光圈和手动光圈的调整方法;掌握自动变焦和手动变焦的转换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变焦操作;能够对不同物距的物体进行准确地聚集;掌握录像的启动和停止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录音方式及录音声道的设置,了解增益控制的设置方法。
(2)写明所做实验过程,步骤及操作方法。
实验二
1、实验项目名称:电视画面景别的运用
实验学时:4学时
2、实验目的
通过此次实验,使学生学会各种景别的拍摄,初步了解电视景别的作用。
3、实验要求
(1)实验分组进行,各组先集中认真听指导教师的讲解,然后按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拍摄练习。
(2)拍摄要求具有远、全、中、近、特各种不同景别。
5、实验所用仪器
摄像机、三角架、监视器等。
6、实验步骤和方法
(1)首先熟悉所使用的设备,了解所用摄像机上各部分开关的功用及学会正确设置。
(2)安装录像带,手法要适度,避免损坏带仓。
(3)开启电源,进行白平衡调整பைடு நூலகம்步骤如下:
①打开电源开关,检查OUTPUT/DL/DCC+开关是否在CAM的位置。
②镜头IRIS(光圈)选择器:A(自动)。
光圈是通过一组叶片调节镜头通光孔的大小,从而控制进入镜头的光通量,控制焦平面的光照度。镜头的光圈有自动和手动调节两种方式,调节方式可在控制手柄上进行转换。
(4)白平衡的调节是为了确保在照明条件发生变化时图像中的白色仍然保持白色不变,图像的色调依然保持自然。
(5)聚集的一般方法:将景物画面推成特写,转动聚集环,使图像清楚(即透镜聚集于被摄体上),然后拉开成所需要的景别,进行拍摄。如此做法,在摄像机与被摄体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无论焦距怎样变化,景物都是清晰的。
(2)在拍摄练习时,摄像机的镜头不要对准强光源。
(3)在使用交流供电时,要注意用电安全。
(4)实验完成后,要注意整理好设备,关闭所有电源。
8、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要认真阅读本指导书,并提前预习讨论教学中关于摄像机操作使用部分的容。
9、实验数据处理
(无)
10、实验报告要求:
(1)写明实验班级、、实验日期、实验题目、所用设备型号。
③根据光线条件设置FILTER(滤色片)控制器。
④将W.BAL(白平衡)开关设在A或B。
⑤将一白色的物体(纸和布等)置于与拍摄时相同的光线条件下,然后进行对焦,使整个屏幕都成为白色。
⑥朝WHT(白平衡)一边推动WHT/BLK(白/黑平衡),然后松手。
⑦白平衡调整开始进行。
7、实验注意事项
(1)摄像机属于精密精密贵重设备,学生在操作时要按指导教师的要求进行,防止损坏设备。
(4)近景画面应力求简洁,色调统一。
(5)特写拍摄对焦一定要准。在对焦时,通常利用被摄主体眼眶边缘反差较大处,一方面便于精确对焦,一方面可以使焦点对在眼睛上,最利于被摄主体眼神的表达。
8、实验预习要求
实验前要认真阅读本指导书,并提前设计好所要拍摄的故事。
(3)运动镜头必须有目的,不许随意乱运动。
(4)充分发挥角度的表现作用。
(5)每个镜头的长度要合适。
4、实验原理
(1)景别
(2)景别是摄影师在创作过程中组织和结构画面、制约观众的观看容、观看方式以及对画面容接受程度的一种有效造型手段。
(4)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了电视画面景别大小:
①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
②使用的摄像机镜头焦距长短
5、实验所用仪器
摄像机、三角架、监视器等。
6、实验步骤和方法
(1)拍摄10——15个镜头,讲述一件事情。
(2)根据所表现的容、目的和不同需要来确定被摄体的画面取舍与围,排除一切多余的、次要的部分,保留那些本质的、重要的、能够引起观众充分注意的画面容。
(3)景别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不同的景别,往往表现着不同的视野、空间围、视觉韵律和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