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留学申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记:人生中总有一些日子,会让你回想起来泪流满面。
因为你做成功了一些所有人都告诉你不可能的事情.
Preface:非常感今年大家对留学宣讲周的热情参与与支持,今年是第一个次以学校的名
义由我们学生来承办,虽然有很多地方值得改进,但所有人为之付出的努力以及其他的一切只是为了想让更多的交大人更顺利和从容的踏上这条不知道会带领我们通往何方的道路—go abroad. 欧洲场之后不少飞友投条咨询了一些关于欧洲申请以及学习生活上的疑惑,其中有不少大一大二的同学。
很欣慰大家都这么早去思考自己未来何去何从的问题。
或许那天有不少没有到场的同学,再看了几个同学的申请总结,我想也有必要写点什么,即使对大家没有用,没人会仔细看这么冗长的文字,10年后回头再看看现在的追梦少年,不知道是一个什么样的滋味:)ps:以下观点竟是Spark笔下的Spark的观点,和Spark本人无关,大家要拍就拍那个笔下的人:P LOL
Chapter 1:梦想—“妈,我想出国”
自打大一进校门那一刻开始就不觉得自己是个读书的料,第一次高数考试45,第二学期挂了两门通选,C++,物理,数学等学分很多的课都是基本6字开头。
于是阿Q的精神告诉我在
学习上既然不能竞争过别人那我就以后找一份好的工作。
于是从大一进来就疯狂的参加学院学生会,学校的组织以及市的一些社会活动,当迎新晚会的导演,亲自拉来赞助,
为SONY显示器设计广告等。
于是乎耳边听得进去的就是“学习无用论”“能力才是王道”“大学就是用来混的”……至今在我的简历中社会工作比实验室经历多出一大截。
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兄弟拉到机动群楼听学长们出国经验交流分享会,原因是他没车,让我当他。
出于好奇把所整场交流会都听了下来,当时我才只有大二上,也绝对不可能想到两年以后我会站在更大的会场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
在那次交流会上一个个大牛级的人物分享了他们自己的留学或者是交流经历,要不就是申请成功的案例。
对于后者我已经没有任何印象了,因为当时的我不会想着踏上出国这条道路。
不过对于海外交流还是非常有兴趣的,不是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在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中不需要认真读书,不需要天天写作业。
省下来的机会成本可以让我到处游玩。
用那句相声中的台词就是“浪迹天涯,寻觅芳草”。
但这个决定也不是随随便便一排脑子就做出来的,回到
寝室就赶紧拿出一纸,列出了所有我们机动试点班在大二下开始就有的交流项目,所需
要的时间,费用,以及要求。
(SWOT的Spark版)然后再核实了自己的条件,仰天长啸一声发现没有一个项目自己有资格参加。
于是把所有的项目从最有可能到最没有可能罗列了一遍。
排名第一的是去德国或者Purdue交流的GEARE项目,交流时间适度,正好翘了被誉为黑
色一学期的大三下,费用也适度,还有最吸引人的实习项目。
但按照大一大二平均分76,排名试点班中下的我来说简直就是小青蛙想肯天鹅肉。
但我只是头脑非
常简单的相信从现在开始永远都是来得及的。
于是从大二下开始每天拼命地读书,我承认我很笨,别人考前通宵了3天就能考上90,可我几乎每天早上6点到晚上12点的学习,整整
一个学期也就85分左右。
我还清晰的记得大二下第一门出来的成绩是概率,94.4,从来没有一门课考上过85的我兴奋的打了一个回家,告诉我妈。
这也更坚定了“在中国的学
习永远成绩是和付出成正比的”这个理论。
之后的大学之路让我知道,不管在中国还是国
外,不管在学习还是其他的上面,至少对于我来说,收获真的是和付出外加一点点的运气成正比的。
于是乎大二下的平均分到了89,这个我迄今都不敢相信但的的确确真实的数字。
但这个学期我还是没有放弃我热衷的学生活动,还是一个在同学们眼中活蹦乱跳,忙里忙外的Spark。
但估计除了我和我的寝室阿姨,没有人会知道为了学习我付出了多少。
我一直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以及我自己,如果你是工作能力很强,但你的学习也很好的话会让你更出色。
如果马云懂电脑说不定中国会有自己的比尔盖茨,如果谭智传媒出生,说不定中国也会有属于自己的维亚康姆。
但至少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能把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做的很出色,那也是一种生存的能力。
从大一没有拿到c等奖学金到大二拿到最高的企业专项奖学金,完成了一次漂亮的咸鱼翻身。
拿着大二下的成绩单我跟我妈说:“妈,我想出国”
Chapter 2:外面的世界七分精彩三分期待
记得当时申请GEARE的同学很多,面试老师看到我第一句话就是:你是所有申请者中2年平
均成绩最差的。
我说我知道,但半个小时之后也许您会相信在中国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一切。
事实也是我做到了,自打第一次面试的成功和收获的信心之后,以后的不管什么样的面试都发挥的非常出色,这也为以后我的奖学金申请的面试奠定了不少的基础。
至于更多的面试注意事项我在第一次的交流会上也都和大家分享了,希望那些对大家有帮助:)
我和另几位成绩一向优秀的学生就满怀着期待第一次踏上了飞往异国他乡的飞机。
实习和学习中又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但因为主题原因这里也不在此累述了。
我们一行四个人对德国的生活评价截然不同,也许因为我是个非常乐观主义者,我能回忆起来和所哟朋友们分享的都是七彩斑斓的,令人向往的,再加上拍的那些美丽的照片,身边的不少朋友也对出国燃烧起了热情呵呵。
总之在这一学期的交流中我坚定了要毕业后继续出国深造的目标,而且还是要去欧洲(这个决定花了我半年多的时间,在德国有空的时候我就做了非常多的research把美国前100的学校的相关项目都查过了,而且都已经套上了几个教授,不过最后还是放弃了)其中两个原因就是我可以申请欧洲的奖学金硕士,而不需要去美国为了奖学金读博士(我知道可能也许很多学长会指责我的错误观念,但至少当时我是这么想的,毕竟去美国读硕士拿到全奖的实在太少了,至于非主流的那些就不叙述了),然后就是去欧洲我能在学一门或者几门语言,language is power又是一个真理。
很快半年的时间就匆匆飞逝了,太多故事,太多美好的回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土豆上挖下当时去之前和在德国以及回来以后我做的3个视频(土豆作者名:gladiatorspark)中记录了我7分精彩和3分期待:)
怀揣着对欧洲生活的留恋,和对欧洲教育特别是某些特定领域完全能和美国媲美的教育质量,大四的我坚定不移的走上了再次去往欧罗巴的申请之路…
Chapter 3:第一次躲在致远湖边哭泣
接下来我用了1个月时间又罗列了我能申请的欧洲硕士项目的时间表以及所有的信息,包括
要求,申请文件,截止日期等等。
从第一个巴黎高科到最后一个荷兰的两个理工学校,中间还夹带着一个SMA(新加坡+MIT)一个沙特的学校。
这里我说的“我能申请的欧洲硕士项目”指的是可以提供全额奖学金的项目。
因为我妈告诉我说毕业了你能出国,前提是你要
自己负担所有的费用,家里不会给你1分钱。
我答应了,答应得如同一个输了所有赌注的赌徒最后一次对庄家的咆哮那般的干脆。
这就叫孤注一掷,在我的身上…找工作的念头在申
请的一开始就被我无情的扼杀了。
也许很多时候就是因为burn up了所有的退路,人们前行的脚步才会如此的坚定和不顾一切。
9,10月的重头戏就是巴黎高科。
和往年一样,很不幸的是巴黎高科都是按照GPA来选拔人才的。
GPA也成了高科唯一一个海选的指标。
对于这种静态的选拔标准,这里也不多做评论,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最公平,最高效,最透明。
但我总想去挑战下这个多年不变的标准,于是我也很所有的高科孩子一起完成了网申,很显然因为成绩太差被淘汰了。
于是我找到了高科的法方负责老师,不断地骚扰,她也终于松口了,让我找交大的老师,
只要肯让我列到推荐中我就能被高科面试。
于是又到学校教务处门口蹲了好多天,教
务处的负责老师终于也软了心了,说只要学院同意就ok,故技重施地在院长办公室磨机了好多天,终于快要签字的那一刻,院长反悔了。
也许她要考虑比我多得多的事情,更何况是位新上任的院长,肩上承担不起这么重的责任,更何况又是这么大一个学院…短短的几
行文字叙述了当时的申请过程,但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2个月,期间我已经复习完了高科要笔试的所有容(整本考研数学),也和同学一起参加法语学习,写文书,不断地电
话骚扰,蹲点…最后的判决书还是把高科的门重重的关上了。
在致远湖边用手机给高科的
法方老师打上了最后一封,然后关了手机哭了1个小时…突然想起了Well Smith的追求幸福,主人公躲在厕所里默默地流泪…是因为当一样美丽的东西离你
很近很近的时候,你伸出手快要抓到得时候,别别人残酷的一脚踢开了,无影无踪,这是大学来第一次体会到了什么是伤心… 哭完了,也累了,给一位已经在高科的朋友发了一条短信:你帮我做的一切,也许上帝对我还是有其他安排的,关上了这扇门的时候给我
留了一扇窗,一扇我也不知道是光明还是黑暗,是通往绚丽还是混沌的窗,我会探出头去看一看的…
高科,心中永远的痛,不过我还是坚持把法语学了下来,认识了好多好多现在在高科优秀的孩子们,后来发现其实我还是可以在高科学习的,因为Delft和高科所有学校都有交流项目,只要想,都能申请:)
Chapter 4:重整旗鼓欧罗巴我来了
高科的阴霾也就在一个周末的午后酣畅淋漓的足球赛中踢得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就是好好准备之后的申请。
在进程表中丹麦,瑞士,瑞典,法国一个发动机学校IFP,n+i,3个EM 项
目被推上了进程。
这里要感GAUnion我们的PS也早早的都出了雏形,让美国的同学改了几次,自认为也差不多了,于是整理了下其他的材料就把瑞典瑞士和IFP,EM的纸质申请递交
了,可能是因为金融危机吧,在我身边申请丹麦,瑞士和瑞典的同学都很顺利的拿到了AD (荷兰也是)但AD对我来说和Rej一样,所以为了要拿到Offer还是要花更多的心思。
个人觉得一份漂亮的简历和PS很重要,当然这是废话,但我想说的是如果所有的申请材料都“
包装”的好看的话也会为你家很多分。
这里说的包装如同一个公司产品的VI,视觉标识,
让别人拿到手一看就知道这份PS和你的简历是出于你一个人的,同样的水印,同样的校徽布局(我会在下面贴出我的VI 让大家作为参考,不过希望大家有自己的VI,不然多样性就被破坏了),接着简历和ps的一些小小的细节也能让committee对你有好印象,譬如在你的简历中价格objective 然后把对方学校和项目名称写上。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你收到一份
情书,你愿意看到的是“亲爱的,”还是“亲爱的小丽,”?至少后者让你觉得这不是一份抄送,即使它就是。
所有的材料申请递交完,就用你的mail和对
方的coordinator(其实就是大秘)有事没事常聊聊,欧洲小秘的态度真的没话说,特别是瑞典,丹麦和荷兰的小秘,每次写真的感觉就是我们已经是无话不谈了,在他们给我
的中竟然都会出现“:P,:),LOL”等我平时聊天的时候才会用搞得符号。
不过欧
洲的效率也是出了名的不高,所以骚扰小秘还有个作用就是让你随时随地知道你的申请进展的如何。
很幸运的是在这个阶段的申请中我拿到了一个EM项目的全奖,沙特的全奖(貌似交大有不少人LOL),SMA的全奖,丹麦的政府奖但我知道这些都不是我要的,于是乎又一件疯狂的事情就是在没有申请荷兰之前,我把所有的奖学金都还无保留的拒绝了…我知
道这个在很多眼里看来很傻,怎么可以没有备胎,风险太大。
我自然考虑过这些问题,但人性的弱点会告诉你如果你有一块橡皮在你边上的时候你会更经常地拼写错误。
为了避
免拼写错误,我把橡皮扔的远远地…(不过大家请一定慎重,不建议这样,现在想想还是
很后怕的)
Chapter 5:小郁,我会来你的家乡看你
最后的重头还是放在了申请荷兰的Delft和Eindhoven上,项目是可持续能源技术。
至少我找到了一个提供全额奖学金+欧洲硕士+欧洲5工+风能强于美国大部分学校的项目。
满
足我所有的要求,当然也就理所当然的成了我的Dream Program。
记得那时bbs的签名写着“小郁,我会来你的家乡看你”,小郁不是我的女友,只是郁金香,因为那时就很清楚,
我要去荷兰读这个专业,虽然没有实力去美国读最好的学校,但我要在欧洲读最好的专业。
(这里非常感老庄,虽然经常被你洗脑但我还记得第一次我就跟你说我要来delft见你
,hoho I made it)
Delft的申请需要一份特殊的材料,3000字的ps,有一个朋友就因为这个ps而放弃了申请,这当然无可厚非,因为写这份ps花的机会成本实在太大了,泡在图书馆5周,试图找研院院
长未果(交大风能第一人)写了改改了又写,前前后后写了近2个月时间,终于12月底结束
了写作,一份近4000字的ps终于尘埃落定。
自觉得这份报告可以算是一份对于中国风能,欧洲风能的市场,技术分析的比较全面的文章(只是所有方面都涉及,但都没有深入)。
至少让我对现在中国的风能市场,欧洲的风能市场有个非常清晰地图片,更坚定了我进入这个领域的动力。
终于才知道原来我写是state of purpose.一份真正用心去写的动机信…
我把这封信发给了Delft一个风能实验室的教授看了,结果出乎意料他就回了“fine, I r
ead it, good luck to your application”。
有点小小的失望,不过还是言辞恳切的感
了那位教授的时间。
(世界是很小的相信你们都知道,这个教授后来成了我未来Delft的导师,回想当时我们都感叹了)接下来顺利的完成了TUDelft 和TUEindhoven的申请。
因为T UD在Applied Science方面只有一个全额奖学金,所以要面试。
又是轻车熟路的面试,不同的是这次面试官是一个商科出生的美国姑娘,正和我胃口,我把彩打的面试材料呈现在她面前,然后侃侃而谈了1个多小时,之后就顺利的被TUDelft录取
了,并获得了这份殊荣。
TUEindhoven虽然没有面试,但不愧为工业城市,申请完一个多月一封都没有,过了几天就来了一份全额奖学金的合同。
但因为个人还是对Delft情有独钟,因为风能,还因为Delft是交大的欧洲老窝,所以也没多想就从了Delft。
接下来又发生了一连串的故事,参加了颁奖典礼,认识了好多人。
委任为荷兰校友会奖学金Coordinator等等,看来欧洲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所以现在的我是10分期待:)
Epilogue:从第一章看到尾声的你,不知道有什么感想呢?其实支撑着我一路走过来的,除了很多很多贴心的朋友之外还有的就是信念。
这是一个和模糊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它和基督耶稣一样,信者自灵。
就像题记中说的,在拿到Delft奖学金通知书的时候,虽然没有泪流满面,但心中还是充满着无限的激动,因为你做成了一件之前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办到得事情。
但既然这个都办到了,以后还有什么办不到的吗?也会有,就像高科的失败经历,不过不用担心,上帝是会眷顾一次又一次碰壁的人的,只要你不算太笨。
祝福所有的GAer们10年飞跃顺利,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想,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近来发现这句话什么时候成广告词了)
为什么要留学德国
留学德国的原因,是我在大一结合我的家庭和我的实力的客观情况,经过仔细的论证得出来的结果。
暂时不讨论意外情况,比如女朋友啊文化向往啊啥的,就简单的出国的投入和回报来讲,德国是适合我的。
经济负担
首先就经济条件限制来说,德国需要80000人民币的保证金,如果家里确实是农村,很穷的那种,我认为基本上可以去其他国家了,德国申请奖学金较难,一般都是自费。
但好在德国的硕士不收学费或者只收一点点学费,就生活费来说,每年9万就足矣了,便宜的城市更少。
加上打工助教啥的,也能抵消掉一些旅行费用。
对于家里有那么十来万积蓄的家庭,或者有亲戚做后盾的话,经济方面,不成问题。
难易程度
就难易程度来说,交大学生留学德国,极其容易。
要知道北大清华的人是不屑于留学德国的,交大的人留学德国,GPA3.3,语言通过,专业对口,那肯定是百分之百的要你了,无论多么好的德国大学,都会要你的。
而相同的情况下要申请到同等层次的美国大学,就不太可能了,默认为去美国都是申请PHD。
综合考虑
就回报来说,德国的文凭含金量高,毕业后可以在德国工作一阵子,而且一般在德国读的是硕士,毕业之后可以选择就业或者继续申请美国牛校的博士,多一次选择的机会,而且
这样就能申请到美国牛校的博士了,这在交大直接本科申请,是极难的。
综合起来考虑,去德国的最大障碍,那就是语言了,语言一过,就都好办了。
而事实上这也是大部分同学不考虑德国的原因。
但回想起来,其实去德国花在语言上的时间并不多,至少比想象的要少很多。
我跟TUB班学习语言,每周周三下午加晚上,周六周日全天,上课
学德语,除了这些时间,回家基本不温习了,对正常课业的影响有限,如果把时间安排紧一点,基本不冲突,当然玩的时间是肯定没有了。
真正德语积累的时间并非学期中,而是在假期,暑假寒假一共那么两个多月,每天没日没夜的学德语,才是德语积累的时间。
其实假期反正不学德语也是玩掉了,去美国的也是学GRE啊托福啥的,差不多。
也就是说,语
言问题并非大问题。
我的相关信息来源,一是问楼下辅导员,二是饮水思源BBS德语板板大markus的space,三
是我系留德学长Superman,四是
留学德国的语言学习
留学德国最需要花时间的就是语言了,上文谈到过,学习语言是最大的障碍。
先谈谈本人学习语言的情况。
我大一确定了要去德国,大一下就选了德语的通选课,学习了《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肯定是入门了,大一下学习劲头足,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读了个烂熟。
大二没有选了,但是可以搞德语二专,于是选了德语二专,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交大有TUB班,准备考二专学德
语,当然这个想法是幼稚的,要考德福那得去考试-oriented的班,上普通的班不行。
德语的系统学习
二专还是学《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于是乎我又熟读了一遍。
此时遇到了05TR的同学HX K(请对号入座),他告诉了我TUB班的事情,真是幸运极了,我当即放弃德语二专,去了TUB班,当然是在等他们语音学完后再去的。
学了两遍《新编大学德语》第一册,一般的语音肯定是准了,那小舌音也发的像模像样的...TUB班虽然是专为项目开办,其实也接纳其
他同学,交钱就可以了,像我们每个人一共交了3、4千的样子,学一年,很便宜了,虽然教学质量不一定比得上同济啥的,但能和交大的兄弟姐妹们并肩战斗,不用挤地铁,其实也不错,反正德语主要靠自己。
随后,开始了我和TUB班的兄弟姐妹们一起奋斗的日子...
我们是每周三的下午和晚上,周日周末全天学德语。
学新求精初级中级,其实过程很简单,听力文章那就听,听那么三四遍,阅读文章就Frau在那解释,一句一句的分析,我们
就狂做笔记,记生词,如此一周复一周,一单元复一单元...每次学习完后笔记都很多,当场也在记,但基本上下课了就没怎么看了,根据我的观察,大家基本上都是这个状态,每天都要应付正常的课程的作业啥的,没时间看德语,我每天仅有的时间是一些废课的上课时间和早晨,学德语的时期我差不多早上六点半啊啥的起床,读那么一个小时。
可以说,学期中的德语学习是不牢固不踏实的,但是不要紧,其实在你每周的上课过程中,你就已经在记忆,在学习了,加上那时候学习的是初级德语,关系并不大。
接着到了假期,假期才是真正的全身心投入的德语学习,那时候一般是白天上课后下午三点半下课,不回家直接去图书馆占个座位开始温习当天的容,出去吃个饭,然后回寝室
接点书去图书馆搞到闭馆,也就是十点左右。
在图书馆的时候除了听熟当天的听力文章,将阅读文章再过一遍,语法总结总结,最重要的容就是熟读和背诵。
一天两篇课文的样子,不包括听力文章,熟读然后一段一段的背诵,完全背下来是不可能的,基本上是能够过一遍就算了,第一天完了第二天早上再读一读,要读到非常顺口非常快,这一篇文章就算是搞定了。
我一般是去抢一个独立的面向墙壁的那种单独的机子,把桌子搬开一点,埋着头轻声的读,对其他人没啥影响。
有时候我会觉得不爽,就回寝室读
,寝室虽然热,也不是完全不可搞,首先拖把把地面拖干净,打开风扇,椅子往风扇下面一摆,把字典啊书啊笔啊等武器准备好,然后去洗澡,出来坐地上读,一般一读就是一个半小时左右,一篇文章分若干个十分钟可以搞定。
这个过程,我认为是对我的口语阅读最有意义的最能提高的过程,感觉确实不错,从此爱上读德语,爱上飚德语!
德福的准备
就这样到了德福冲刺阶段,按照Frau的说法,当前国能找到的资料都要做掉,后来发
现确实如此,资料根本不够:
我们的教材是黄色的德福应试教程,一般,难度一般,但是口语和写作的相关练习不够,听力的练习也不够。
Training和Fit,可以仔细的看一遍,上面的题目肯定是要都做掉的,但是口语和写作的那些东西我没有仔细填,不做评价
德语中级听力,一定要认真做完,适合德福考试,难度略低
同济8套模拟题,虽然是中国的出题思维,但是最好一套一套的认真做完,难度有波动。
最重要的是此题写作和口语有参考答案,写作的话我是熟读的,口语就是背诵了,事实证明有更好的办法,稍后再说。
DAF听力实战,听力的判断题型难度不错,十个题目要都做完,但听力的笔记题难度大,速度快而且容多,但是还是要硬着头皮做,适应这种强度
官网上的模拟题,最后冲刺时,认认真真的卡表做,会带给你信心的
还有其他资料记不起来了,不过现在有很多新书了,大家当有更好的选择。
阅读
无需紧,必然是四以上,开始会觉得很难,等单词积累到一定程度,就无敌了,第一题
不错,第二题错一到两道,第三题错三到四道,这么个标准。
其实我们的阅读训练太多了,应该匀一些时间给听力的。
听力
高度重视,很难,我考了三次都是三,这个是制约DAF的最大瓶颈,也是我力推考DSH的原
因,听力对状态要求高,第一个题目第二个题目很多地方,一不小心就滑过去了,omg,一漏掉一个立马慌神,因为题目太少了,错一个是一个。
听力的话就是狂听了,要高强度的训练。
一般第一个题目错一到两个,第二个题目错两到三个,第三个题目对三个,才算是个擦边球。
也就是说,第一个题目要尽量全对或只错一个,第二个题目尽量只错一到两个,第三个题目才能有余地,否则很危险。
写作
稍微练习练习,我们的做法是将所有能搜集到的写作句型和模板进行大汇总产生一个大的模板,这个模板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衔接句型,直接往里面填就可以了。
然后经过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