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中国梦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8篇)
![中国梦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4d39c7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6.png)
中国梦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8篇)首页> 党课心得体会 >正文中国梦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8篇)发布日期:2023-11-13 09:28:56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经验积累的回顾和总结,是我们成长路上宝贵的财富。
这是一些大家分享的精彩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在你的学习和工作中找到一些启示和借鉴。
读懂中国感悟心得体会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拥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习俗。
在我个人成长的过程中,一直尝试理解中国的文化和习俗,并从中获取感悟。
这篇文章将介绍我的一些体验和经历,探讨如何读懂中国、感悟中国。
第一段: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我自小就注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例如“礼仪之邦”、“圆形文化”和“五行八卦”。
我意识到这些传统文化非常重要,同时也很容易被忽视。
但这些传统文化与我们生活和社会有根深蒂固的联系,它们有助于我把握一些基本的文化方法和价值观,例如:互相包容、尊重他人、力求合作和和谐共处,这些帮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第二段:感性领悟祖国大好河山。
中国拥有一个广阔的面积,这意味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极其丰富。
我有幸游览了一些中国的名胜古迹,例如长城、故宫、九寨沟和华山。
这些游览带给我更多的感受,让我自豪和骄傲。
我看到了祖国的古老文化、壮丽山川和美丽自然风光。
这些景象让我更好地了解和感受祖国的文化和传统,并将这些体验传递给我的朋友们。
第三段:体验中国生活习惯。
我出生在中国,对中国的生活习惯非常熟悉。
例如:饮食习惯、娱乐方式和服饰文化等。
在我长大的过程中,我逐渐明白这些习惯和文化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同样受到它们的影响。
比如多吃饭就是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意味着家庭团聚、关爱和尊重长辈,这些价值观通过口口相传得以延续。
第四段:逐渐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我一开始感到有些不适应,中国的文化和习俗和我所在的国度存在差异,不容易跨越。
这些文化差异或多或少的体现在了我许多方面的生活中,例如节假日习俗会各不相同,也让我更好的学习和了解不同文化的优点,究竟是什么影响形成了它们各自独有的习俗和文化,学习既是体验又是领悟。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8dc727ea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6f.png)
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民族复兴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伟大愿望。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底层的生长开始,沿着历史进程一步步铺设。
下面将从历史的角度分步骤阐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生长历程。
第一步: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并以南京条约的签订结束后,中国的传统社会被西方列强彻底摧毁,实行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
接着,中国先后发生了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等社会动荡,中国人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屈辱和痛苦。
中华民族陷入了缅怀悲痛的泥淖中。
第二步:中国人民的觉醒在饱经沧桑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的觉醒逐渐开始。
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中国人民开始思考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以及中华民族的衰落问题。
随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五四运动的爆发,更是推动了中国人民觉醒的进程。
中国人民有了新的信念,有新的决心,开始走上了寻求民族复兴之路。
第三步:新中国的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的一个崭新里程碑。
新中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实现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仇敌压迫,更是为寻求民族复兴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步:改革开放的启示结束文革后,198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的大门逐渐打开。
新型思想和经济的引进,中国开始了蒸蒸日上的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功,极大地激发了中国民众的自信心和骄傲感,同时也成为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推动力。
第五步:十八大后的中国梦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中国梦的理念被正式提出。
中国梦是治国理政的总目标,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共同愿景的总体呈现。
实现中国梦的过程兼具历史及现实意义,在未来的发展中将全面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富强及千年文化传承。
综上所述,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需要从民族觉醒、新中国的兴起、改革开放、直到中国梦的提出和推动。
中国梦,不仅仅是个人的代表,更是中华民族的代表。
在通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中国梦既是前行的航标,更是时间的证明,它鼓舞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灵,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走向光明的未来。
试论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
![试论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84456e8b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f4.png)
试论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中国梦”的内容很丰富,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它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
这里主要谈两点:一个是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是整体性的,还有一个是“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实际上也是“中国梦”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是整体性的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
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要追溯到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抛弃了上帝和神,而转向道德,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
这些东西许多都表达在《尚书》这本历史文献当中,也体现在出土的青铜器铭文当中。
商代敬神敬得非常厉害,西周把神放在一边开始宣扬道德。
在北京保利博物馆收藏的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上面的铭文最引人注意的就是那个红圈的道德的“德”字。
在这篇铭文里面有六处讲到德,强调要以德统治天下,以德治理社会。
在此基础上,慢慢诞生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
西周衰落之后,历史进入东周时代,就是我们说的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许多重要的文明理想都诞生在这一时期。
西周有一套礼制,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礼崩乐坏,这就是道德衰退的标志。
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人逐利。
在这样的气氛之下,许多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理想,是谓“百家争鸣”。
这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是儒家,儒家强调用礼来整顿社会,用仁义道德来整顿思想。
而道家的主张不一样,反对人有过多的贪欲,过多的折腾,无为为好,顺其自然。
道家反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最好是相忘于江湖,鼓励人们以清高、超然的态度面对名利、面对社会。
所以,儒家、道家从不同的方向都提出理想,两种类型的理想都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性要点。
将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的理想具体是什么?具体表述就在《礼记》里面。
比如说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提倡守信,人人和睦,博爱精神,老有所终,夜不闭户,等等。
这些社会理想可以说非常具体,也非常有特色。
大同。
“大同”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之后,就成为中国人思想、精神当中非常核心的价值观。
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
![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c9c89c0b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b9.png)
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解【导言】中国梦是新时代下全体中华儿女之共同梦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集中体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包含了广泛的内涵,既是对历史的总结与反思,也是对未来的展望与追求。
本文将结合历史与现实,探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意义与内涵,并分享个人对这一梦想的理解。
【正文】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的延续与反思伟大复兴,是对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成就与屈辱遭遇的深深反思。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国家发展与国家利益被外国列强侵略与割让,中华民族陷入了长期的辛亥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等激烈斗争的历史。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对这段历史的反思与总结,更是对国家独立、民族团结与人民幸福的追求。
1. 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
中国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传世经典如《诗经》、《论语》等充分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的传承,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动力,也代表着国家软实力的提升。
2. 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
发展是中国梦的根本保障,经济的快速增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仅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丰富物质与物质文明,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机遇与合作伙伴。
3. 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对我们实践发展中积累的重要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产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路径。
社会主义制度在保障国家发展与人民利益的注重社会公平与公正,体现了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
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的挑战与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历程,需要我们在国内和国际环境的复杂条件下,全面考虑并解决各类问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面临着六个方面的具体挑战。
1. 经济发展与结构调整中国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结构调整的问题,包括产业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e0362f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38.png)
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价值观念的指引。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诚信、孝敬、忍让等价值观念,这些传统价值观念能够引导人们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孝敬父母,这一传统价值观念能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并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形成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文化自信的支撑。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根基,是民族精神的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文化的集合体,中国人民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只有拥有自信的民族才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可以增强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共同实现梦想。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创新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智慧、思辨和终身学习的精神,强调审美和情感的培养。
这种思维方式对于激发人们的创造力、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的作用。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才能迎接挑战、超越自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自然观念、审美价值等元素,与当代创新思维相结合,可以培养人们的创新精神,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第四,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社会治理的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道德、仁爱、和谐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文化中的人际关系、社会责任、行为规范等问题,在社会治理中具有指导性作用。
传统文化蕴含着对人的尊重、公平正义和社会道德的追求,这些价值观念有助于解决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智慧和方法。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文化与实现中国梦是密不可分的,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价值。
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培养创新精神,还能为社会治理提供智慧和方法。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传统文化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支撑,可以引导人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保持前进的方向感和信心,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梦想的统一。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0fc0abe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6c.png)
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
中国梦是中国近年来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代表了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梦的关系和意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源头。
中国梦的形成离不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中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道德伦理、文化传承等,都为中国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文化支撑。
2.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精神内核。
中国梦强调的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支持。
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都为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内核,激励着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3.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底蕴。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底蕴支持,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底蕴。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赋、书画艺术、传统音乐等,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食粮。
4. 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文化自信。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强大的文化自信,而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准则、文化传承、伦理观念等,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让中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化有了更强的自信心,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
因此,传统文化对于中国梦有着重要的关系和意义,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助于激发人们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动力,也能为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的思想基础、文化支撑和精神内核。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680904b9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e.png)
中国梦与传统文化论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心灵支撑和精神家园。
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夙愿,它深深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中国传统民族情怀、民本情怀、家国天下情怀和和合文化的基因,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主题融合的结晶。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国梦与传统文化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中国梦与传统文化论文篇1浅谈中国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摘要:中国梦立足于中华大地,深深地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实现中国梦,需要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同时,随着我国迈向实现中国梦的实践征程,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国梦的道路上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动当下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关键词:中国梦;传统文化;关系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中国梦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丰厚的智力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优秀中华文化思想,既是“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基本内容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这一梦想的精神支撑。
中国梦又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并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两者并行不悖、互相促进。
一、中国梦与传统文化1.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民族复兴中国梦,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是团结凝聚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一面精神旗帜”。
① 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的,是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怎样实现发展目标的深入回答,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成为当今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从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和本质属性上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梦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754f44928762caaedd33d4d9.png)
从文化角度解析中国梦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泱泱大国,从《山海经》记载至新中国成立,我们经历了很多文化的变更,如今政治文化也渐渐占了主导地位。
所谓政治文化,是社会成员在长期的政治社会化和政治实践中所形成的,直接影响人们政治行为的、相对稳定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政治文化已经成为我们社会必不可少的主导思想。
从总体来看,政治文化由三个大的取向或七个小的取向构成。
我们所能接触到的也只是对于自己的取向所认知的政治文化,但由于小的认知就会聚集到对政治体系的认知,进而衍生出“中国梦”这个特定的代名词。
对于中国,我们从来不缺乏梦。
梦,有很多形式去表达。
但造梦是重要的,过程是艰辛的。
梦究竟是什么,我们是不能想象的,对于我们来说是虚幻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每一次造梦的机会。
中国梦呢?它到底是什么,我想它不仅仅是以政治为背景,还会有其他作为依据进行推出,从小学的作文开始至现在我们所深刻探讨的这个话题,有着深刻的内涵。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号召人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第二次详尽阐述中国梦,其阐述了许多内容大致分为四类。
首先.从中国梦的提出背景看。
1.道路背景:不断开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历史已经证明:实现中国梦走“老路”必穷,是死路;走“邪路”必乱,也是死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经过艰辛探索,开拓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条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理论背景: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我们的中国道路在摸索和创新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所以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指引实现中国梦的“中国道理”。
如今理论已经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有力地知道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党的建设。
3.制度背景:不断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角度解读“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c8bdf622cf84b9d529ea7a0b.png)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疆域的完整性
《尚书》里面有一篇叫“禹贡” ,这里面讲的最终理想就是九州悠 同、四海会同,也就是大同和谐, 国家疆域的完整。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古罗马帝国没有国家统一的 概念,分裂后,没有提倡把罗 马帝国恢复出来,所以罗马帝 国消失了。
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美丽中国也是中国人的梦想, 也是中国人和自然环境特有 的关系,因为十八大里面讲 了一个生态强国。
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谢灵运经常到山水 之间考察, “山水” 这两个字,以前在中 国的书里面不大见, 但东晋以后“山水” 两个字经常出现在中 国人的文字里面。
中国人的“美丽中国”梦
人与自然交融才是“美丽中国”,面对大自然的 时候,中国人的情怀是: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 意溢于海。这是中国人心胸,这是中国人的胸怀。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孔子有一句话,“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西周时代抛弃了神
道德
新的社会理想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西周强调要以德来统治天下,以德治理社会。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尚书》中的篇章,是中国最早的禁酒令
西周《酒诰》警告不要 老喝酒,喝酒要在就祭 祀的时候。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 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中国梦主要包含两点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_学习心得体会_](https://img.taocdn.com/s3/m/d11e2c20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a9.png)
传统文化与中国梦学习心得体会洞悉历史和现实,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行了一系列的阐述。
他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实现中国梦,意味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大提升,意味着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向上、文明开放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意味着中国人民过上更加幸福富裕安康的生活。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经提出,就释放出强大的号召力和感染力,表达了近代以来艰辛跋涉的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是激励我们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旗帜。
一伴随中华民族的日益富强和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国际上有一些人对中国梦的实现心存芥蒂和疑虑,担心中国发展强大后会对别的国家构成威胁,抛出和散布“中国威胁论”,将中国梦误解为“强权梦”“扩张梦”“霸权梦”等。
实际上,这不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曲解,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人民族性格缺乏了解而产生的误读。
中华民族素来推崇以“和”为导向的为人处事的观念。
“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
”《论语·学而》中的这句话,将和睦、和谐看作圣君明主治理国家最值得称道、最为可贵之处。
《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把“人和”放在“天时”“地利”之上的崇高位置。
古代先贤认识到事物的千差万别和世界的丰富多彩,主张“和”时并不抹杀事物各自的特点。
《国语·郑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这是肯定差异和不同实乃事物发展的规律。
孔子主张,“君子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其“和”的核心是协调不同,求同存异,寻求不同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和平共处。
孔子宣扬的“和而不同”理念,体现了对差异和不同的尊重与包容,具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象,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历经坎坷而跋涉前行的重要精神滋养。
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演讲稿
![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演讲稿](https://img.taocdn.com/s3/m/745de17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8.png)
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演讲稿!今天我来和大家分享的主题是“从历史到现实——探索中国梦的内涵”。
众所周知,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有着数千年的文化积淀,也曾经历过繁荣和衰落的历程。
而中国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孕育出来的一种国家、民族的精神追求。
那么,中国梦究竟体现了哪些内涵呢?中国梦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中包括了道德伦理、哲学思维、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
中国梦的内涵,也是在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和合共赢”、“厚德载物”,在中国梦中则体现在“天下为公”、“合作共赢”的理念上。
中国梦是对现代和未来的积极建设和探索。
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加速,而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变革和发展的时代背下。
中国梦的内涵中也就包括了在现代和未来发展中寻求自身价值与寄托的追求和探索。
例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就是一种为新时代奋斗目标和方向的明确表述。
中国梦是对和平、繁荣、共同发展的向往和探寻。
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秉持和平、公正、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在外界的交往、竞争、合作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梦的内涵,也就包含了对和平、繁荣、共同发展的不断追求和实践。
例如,中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一种为推动共同发展的积极探索和行动。
中国梦是对中华民族团结、自强不息的展示和期望。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有不同的民族和文化背景但同时也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认同。
中国梦的内涵,也就体现了在中华民族的团结、自强不息中共同追求和期望的力量。
例如,中华民族在历史中所迎来的解放、复兴和崛起,也成为了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中国梦是一个富有内涵和深意的概念。
在探索中国梦的内涵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中华民族的追求和期望,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在面临现代化变革和发展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并为之不断努力。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467d1d22a32d7375a4178074.png)
从文化视角解读中国梦自古以来,中国经历了岁月的变迁,中国文化一直延续至今。
有梦想就有未来,没有梦想就没有未来,中国人从古代一直到现在其实都是靠梦想在支撑着。
2012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个新的名词“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满怀信心的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
在我眼里,中国梦的本质内涵好似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一个宏伟的目标,更是一个宽阔的范围。
梦会开出娇艳的花。
文化对于中国梦的实现是非常重要的,这对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中国梦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意味着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在这漫漫路上,文化一定要伴其同行,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会实现。
五千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铸就了现在的中国,璀璨的华夏文明影响着龙的传人,中国梦正是他们的体现和延续。
中国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民的伟大贡献。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化意识,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等等,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
因为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所以任何一种民族文化,都会有它的历史,我们一起见证了祖国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在世界处于佼佼者。
传统文化是世界的结晶,它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在现实生活中时刻感受到它的存在。
学习中国文化有助于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有助于以理性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
千百年来,我们的先辈对于养育自己的中国文化进行详尽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语汉字与中国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们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和部门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4361aba3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c.png)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首先,历史是中国梦的重要支撑和基础。
中国悠久的历史为中国梦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国家,通过研究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中华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辉煌和困境。
中华民族经历了屈辱与觉醒、困顿与奋进的历史进程,从历史中我们可以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借鉴和力量。
历史中的伟人和英雄也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以其杰出的才干和英勇的拼搏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华民族的楷模。
例如,我们可以从历史中看到,岳飞以其铁血柔情和必死的忠诚,在对抗外敌的战斗中成为不朽的英雄。
中国梦中的英雄可以是从历史中挖掘出来的,他们的形象和精神将激励后代人追求更大的目标和荣耀。
此外,中国梦中的内涵也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和价值观。
中国梦要实现,需要有文化的支持和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和审美思想,为中国梦提供了基础和动力。
例如,儒家思想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和道德修养,亲情、友情和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成为中国梦的重要内涵。
传统文化中的诗词、歌舞、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也以其独特的美学价值,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审美追求和文化自信,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了文化的支持和动力。
中国梦还需要回到民生的关切和实践中。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中国梦关注的是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福祉。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稳定的经济基础和人民的幸福生活。
在开放的进程中,中国人民通过艰辛努力创造了世界上令人瞩目的经济奇迹,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梦要实现,还需要继续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事业,不断提升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素质,让人们享受到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滋味。
总之,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我们可以看到它寄托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和繁荣的希望和愿景。
通过研究历史和传统文化,我们可以找到中国梦的支撑和动力,深化对中国梦的理解和认知。
我的中国梦名词解释
![我的中国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e43a4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f.png)
我的中国梦名词解释在当代中国,一个热门的话题是“中国梦”。
这个概念首次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他将其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那么,什么是“中国梦”的含义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进行解释。
首先,中国梦可以理解为国家层面的梦想。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庞大人口的国家,中国希望能够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取得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梦是国家要实现繁荣昌盛、民族复兴的愿景。
为了实现这一梦想,中国不断加强国防,推动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并推动构建一个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关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国家的梦想正在逐渐实现,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重要角色。
其次,中国梦也可以被视为个人层面的梦想。
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无论是改善生活条件、追求事业的成功,还是实现个人价值,都可以被视为中国梦的一部分。
然而,与国家梦想不同,个人的梦想更加多样化。
有人梦想成为富有创造力的企业家,有人梦想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人梦想成为一名杰出的艺术家。
无论个人梦想如何,中国社会都在为每个人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同时,中国梦也涉及到了社会层面的梦想。
中国梦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提倡社会公平正义和人民幸福安康。
人们期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中国政府致力于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如扶贫、教育、医疗等,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并提供公正的机会和环境,让每个人都能在社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梦想。
此外,中国梦也与中国文化和历史相联系。
中国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中国梦则是在这一文化背景下的梦想。
中国梦强调了中国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提倡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弘扬中华文化,中国梦希望建立起一个具有中华特色的现代国家,并努力在国内外传播中国的价值观和文化。
最后,中国梦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中国的梦想不仅可以在单一时刻实现,更是在不断发展和改进中前进。
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共同努力,每个人都有责任为中国的梦想做出贡献。
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
![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6b9d85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eb.png)
对中国梦的理解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在于发展和进步,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中国梦的理解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
从经济角度来看,中国梦是实现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梦想。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提高科技水平,加大对教育、文化和卫生的投入,提高人民的素质和生活品质。
只有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水平才能逐步提高。
从政治角度来看,中国梦是实现国家的民主和法治的梦想。
中国梦要求建设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法律体系建设,保障公民的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中国梦也要求实现国家的民主政治,加强人民的参与和监督,推动政府的透明和廉洁,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
从文化角度来看,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和传承的梦想。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同时,还要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和融合。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作为个体,每个人要有追求进步和奋斗的意识,通过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作为社会,要加强教育和培养人才,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作为国家,要加强领导和治理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实现中国梦还需要国际合作。
中国作为一个大国,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自己的作用和影响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推动世界经济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梦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追求,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
通过经济的发展和进步、政治的民主和法治、文化的繁荣和传承,实现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170a65c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8.png)
浅谈“中国梦”的演进过程引言“中国梦”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个词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之一。
它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复杂多元的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历史、哲学、文化、政治和社会等方面来分析“中国梦”的演进过程,探讨其形成的背景以及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历史背景“中国梦”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
当时,中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社会各界普遍感到迷茫和空虚。
针对这种情况,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如何让人们找到目标和方向,以激发中国的活力和创造力。
他们认为,一个具有制约性和导向性的理念非常必要,可以凝聚人们的力量,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开始探索自己的国家梦。
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这个想法逐渐扩展为个人、企业和全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
逐渐形成了推行本土文化、强化身份认同和自信心、确立道德信仰、拓宽发展道路等效应,逐渐成为观察中国发展重要的标志之一。
哲学背景“中国梦”实质上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传承和继承。
中国传统哲学强调天人合一,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
这种传统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各个领域,并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国的环境保护、公共卫生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这得益于传统哲学的理念指导。
“中国梦”也是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回归。
它强调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凝聚力和自尊心,是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核心元素。
同时,它强调民族复兴和高度自主权,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支持。
社会背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变革,这些变革对于“中国梦”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经济方面,中国成功地完成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实现了国内高速发展的“经济奇迹”。
在政治方面,中国成功地进行了深化改革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制度不断优化。
在文化方面,中国大力弘扬中华文化,为全世界提供了更多的思想和精神资源。
在这些方面,中国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也遇到了一些瓶颈和阶段性问题。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https://img.taocdn.com/s3/m/955c24aa050876323012124a.png)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题目就是中国梦。
十八大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词,从我自己专业的来讲,我想还是从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首先是认识中国梦的说法。
只要一说梦想,一定是远大高层次东西。
比希望、愿望要高远,这是用这个词的用意所在,这个词跟其他词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这一定要讲清楚,所以梦想是一个高层次东西。
另外,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
我在电视看记者访问老百姓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我记得有一个老卖小吃的,他的梦想是所有人都吃他做的东西,但是不能代替中国梦。
我们中国梦不是个人的,中国梦是所有梦的总和。
大家的梦加起来不会是小吃这种东西,是国家、民族的美好理想,这也需要明确基本特点。
还有一条,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梦。
不是美国梦,更不是日本梦。
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民族性、文化性,所以我们中国梦一定要讲到中国人自己的理想,有我们中国什么的特点。
怎么样深刻理解中国梦,必需去认识民族性,去认识民族固有追什么东西。
你要认识民族性就要回到历史传统里面去,所以我讲中国梦一定要有四个基本点,我想把这些作为一个开头,最后引到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容。
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他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今天我想我自己谈的理会主要下面两点:一个是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还有一个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一个是社会理想、一个是美丽中国,这两个伟大的理想是在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提出来的: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远大的社会理想诞生,这个理想影响我们三、四千年,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性的东西,就是美丽的环境、美丽的世界、美丽的中国。
一个社会梦想的诞生,一个是美丽中国的诞生。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和个人生活变化,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和个人生活变化,谈谈你对中国梦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36b9bc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d.png)
结合中国历史发展和个人生活变化,谈谈你对
中国梦的理解。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我对中国梦的理解是:首先,中国梦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梦想。
中国梦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梦想,包括了实现国家的繁荣发展、民族的振兴崛起,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其次,中国梦是每个个体的幸福与发展的梦想。
中国梦关注每个中国人的幸福与发展。
它呼唤社会公平正义,使每个人享有公平的发展机会和公正的分配机制,实现个人的自由、平等和多样化发展。
再次,中国梦是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的梦想。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梦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梦想。
通过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最后,中国梦是与世界共同发展的梦想。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梦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实现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中国秉持和平发展理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世界各国共同促进全球发展与进步。
总的来说,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既涉及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也包括每个个体的幸福与发
展,同时关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世界的共同发展。
实现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征程上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追求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追求](https://img.taocdn.com/s3/m/60770e4c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6b.png)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追求中国梦,这个词汇自习近平主席提出后,一时间成为了全国热议的话题。
它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民族复兴,作为中国梦的核心内涵之一,融合了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当代现代化的追求,引领着整个国家走向辉煌。
历史传统的熠熠生辉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历史传统扎根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从封建时代的礼乐文明到现代的文化繁荣,历史传统如一座灯塔,照亮着民族前行的道路。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孕育了无数文化遗产,成为世界瞩目的瑰宝。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汲取了历史传统的精华,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基因,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现代化追求的奋发向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面临着现代化进程中的重重挑战与机遇。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迈进。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治理的日益完善,无不彰显着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的坚定追求。
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现代化的支撑,每一步的前行都凝聚着亿万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追求的完美结合中国梦既是历史传统的延续,更是现代化追求的体现。
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需要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同时不断开拓创新,适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只有在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追求的融合中,中国梦才能如期实现,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
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
在这个梦想中,我们将历史传统和现代化紧密结合,凝聚起一股强大的力量,共同奋斗,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直接陈述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融合了历史传统与现代化追求,指引着中国走向更加繁荣昌盛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角度解读“中国梦”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讨论的题目就是中国梦。
十八大提出一个很重要的词,从我自己专业的来讲,我想还是从历史和传统的文化的角度来解读中国梦。
首先是认识中国梦的说法。
只要一说梦想,一定是远大高层次东西。
比希望、愿望要高远,这是用这个词的用意所在,这个词跟其他词是不一样的,不一样在什么地方?这一定要讲清楚,所以梦想是一个高层次东西。
另外,我们说中国梦不是一个人的梦,是民族、国家整体的美好理想。
我在电视看记者访问老百姓有什么梦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梦想,我记得有一个老北京卖小吃的,他的梦想是所有人都吃他做的东西,但是不能代替中国梦。
我们中国梦不是个人的,中国梦是所有梦的总和。
大家的梦加起来不会是小吃这种东西,是国家、民族的美好理想,这也需要明确基本特点。
还有一条,这个梦不是别人的梦,是中国梦。
不是美国梦,更不是日本梦。
中国的梦就要有中国的特点,要有中国的民族性、文化性,所以我们中国梦一定要讲到中国人自己的理想,有我们中国什么的特点。
怎么样深刻理解中国梦,必需去认识民族性,去认识民族固有追求是什么东西。
你要认识民族性就要回到历史传统里面去,所以我讲中国梦一定要有四个基本点,我想把这些作为一个开头,最后引到从历史传统的角度,来认识中国梦的具体内容。
中国梦应该很丰富的,因为一个大的民族,大的国家他的社会理想包括的方向非常多,今天我想我自己谈的理会主要下面两点:一个是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还有一个美丽中国,美丽中国也是十八大提出的奋斗目标,这也是中国梦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中国文明的整体性社会理想一个是社会理想、一个是美丽中国,这两个伟大的理想是在两个特殊的历史时代提出来的:一个是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是魏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远大的社会理想诞生,这个理想影响我们三、四千年,魏晋南北朝这个时期出现了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理想性的东西,就是美丽的环境、美丽的世界、美丽的中国。
一个社会梦想的诞生,一个是美丽中国的诞生。
这两个时代我们看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中国的分裂时期,我们国家历史上就是有这个特点,理想、梦想往往是在分裂的时候甚至动荡的时候提出来,然后到太平盛世、治世的时候实现梦想,比如说春秋战国时期的伟大梦想,通过汉代实现,魏晋南北朝提出美丽中国的梦想,在唐宋两个朝代出现美丽的光环,所以乱世提理想、治世实现理想。
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是20世纪中国最穷困的时代,在中国心目中产生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代表一部分进步的力量追求这个梦想。
现在新中国建立,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在困难时期提出的梦想,所以梦想的出现往往在历史当中表现出这个特点。
1、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
中华文明的社会理想要追溯到西周的时代。
孔子有一句话,“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朝的礼仪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为什么歌颂西周时期?西周时期在国家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意义,西周时代抛弃了上帝和神,而转向道德,提出了新的社会理想,这些东西许多都表达在《尚书》这本历史文献当中,也体现在出土的铜器铭文等等,这些也可以看到西周时代产生的社会理想。
咱们都知道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刻出来的话是对上帝讲的,商代的时候敬神敬的非常厉害,搞这种占卜。
西周不做这件事情,忽然就不做了,商周的变化,所有历史学家都非常惊奇,怎么西周把神放在一边开始宣扬道德,所以这件事情孔子说太好了,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所以西周时代这个开头在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太重要了。
包括很多外国学者也是,看《尚书》里面说的这么漂亮,这能是西周时代产生的东西吗?这可能是后来的人伪造的,外国人非常怀疑我们的这些东西,但是我们有考古材料,铁证如山证明西周文明程度确实达到的《尚书》文章里面讲述的那样。
比如在北京保利博物馆里面的青铜器,里面这篇铭文让学术界大吃一惊,这是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里面歌颂大禹,西周人自己刻在上面的,这个文字里面最引人注意就是这个红圈的道德的德字。
这篇文字里面六个地方讲到德,强调要以德来统治天下,以德治理社会,在此基础上慢慢诞生了中国人的社会理想,所以西周是一个重要的起点我们不能忘掉西周。
比如说西周提出了各种社会理想,这是《尚书》里面一篇。
比如说像周公提出的改变社会风气的重要措施,《酒诰》就是专门讲喝酒这件事情,商人灭亡有好多原因,其中有一个是商人腐败的特征,就是酒池肉林,商人喝酒喝的太厉害了,西周人警告自己不要那么喝酒,不要老喝酒,什么时候喝酒?就是祭祀的时候,在祭祀时候饮酒是礼仪活动,西周在这么具体的措施上提倡,改变了商代的很多东西,西周是我们国家文明史上巨大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
西周几百年之后也开始变的腐败,这就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这件事情标志着西周后来的腐败和衰落,西周衰落之后历史进入东周时代,东周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许多重要的文明理想都是诞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在社会走向腐败、混乱的时候,理想出来了。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乱到什么程度?我们看几条列子,据史书记载春秋242年间,有36名君主被杀,52诸侯国被灭,大小战事400多次,诸侯之间往来互相拉动、博弈,说明关系复杂、激烈。
在思想文化上也是礼崩乐坏,我们都知道西周有一套礼制,到春秋战国的时候礼崩乐坏,这就是道德衰退的标志。
历史非常奇怪,这个时候文化衰落、政治衰落,经济却大发展。
重要的标志就是铁器,带来了很多商业改变,还有就是商业非常繁荣。
春秋战国是道德衰退,但是经济发展,这种情况下最容易产生腐败,大家可以想像,经济发展了,道德下去了,能不腐败吗?所以春秋战国时代在这个方面相当成问题。
司马迁回顾这个时代,他说:“在远的时候我不知道了,但是从夏商周以来的时期我是知道,我们社会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人都贪图这些东西,爱吃各种美味,贪图安乐,心里都追求一种虚荣、权势、荣耀,这样的世风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非常厉害了,虽然有很多人劝他们,但是都不能解决这个题,春秋战国是这么一个背景。
”我们在看经济上的,这是司马迁的原话,在春秋战国时期,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人逐利。
举个例子看,打仗的士兵,为的攻城、陷阵,不怕箭射,不怕滚木雷石,因为有重赏,少年也不干好事,就是盗窃、盗墓等等。
为什么这些人不被发禁,反复做这些事情,皆为财。
再看看年轻的女子,这些美女把自己打扮得非常漂亮,拿着琴,穿着漂亮的服,对那些有权势的人目挑心招,不择老少者,在远也不在乎,多大年纪、多小年纪都嫁,春秋战国是这样的状态。
年轻人什么生活方式?带着好看的帽子,配上好看的剑,显得自己很有派头,组织各种车队,摆出一个阔绰的派头,年轻人都是这样。
各种有技术的人费尽心思也是为了多换一些粮食,小官和文人舞文弄法,作假文章,剽窃文章也是为了钱。
社会各方面的人都是为了钱。
这样气氛之下,于是许许多多有理想现象主义的思想家纷纷提出自己的理想,梦想开始产生在这个时代,叫做百家争鸣,百家争鸣被逼出来的,社会乱到那种程度,所以百家开始提出好的理想。
在百家争鸣里面最主要的一个是儒家,儒家强调用礼来整顿社会,社会太乱,人都在贪图钱财,应该用仁义道德整顿思想,儒家提出这个理想的时候引用了很多西周时候的书籍和言论,所以,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我们现在恢复那些东西,恢复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
有的时候我们把古代的东西拿出来不是消极,我们知道西方历史上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时期叫文艺复兴,为什么复兴?他明明是中世纪以后,却拿出希腊、罗马的东西作为自己的标杆,好的样板来学习、提倡,实际上是往前走,但表面现象上看把古代的优秀东西拿出来。
所以叫复兴。
以前有的现在再拿出来,中国历史有几次都是这样,实际上是往前走,但是都是引用古代的优秀传统,来推动我们的思想资源。
我们今天叫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词是告诉我们不能忘掉传统,所以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是为中国一次复兴,但是都是为未来提出理想。
儒家是这样,但道家主张不一样,道家反对过多的贪欲,过多的折腾,别折腾,无为为好,顺其自然。
道家提出理想境界是天然最理想的境界,反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反对拉拉扯扯,我们今天有一个好的名词叫做相濡以沫。
我们现在用这个词是正面的,但是实际上在道家那里,这个事情是一个车辙里面有一点水,快干的,一堆鱼在里面挤来挤去这叫相濡以沫,他是说拉拉扯扯过分复杂的人际关系,最好是想望于江湖,鼓励人们以清高、超然的态度面对名利社会,道家也是积极的,让人们放下那些过于烦琐腐败的东西,所以两个思想家从不同的方向都提出理想,两种类型的理想都形成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性要点。
“敬鬼神而远之”,这是孔子提出来的。
孔子他把西周以来历史发展的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孔子不是忽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是对西周的经验进行总结之后,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儒家思想,一个有体系的思想,这样就奠定了中国人精神面貌底盘的时代,我们都说每一个大的文明古国都有原点时代,就是奠定民族精神文化底盘的时代,孔子这个时代就是奠定文明的底牌。
我举一个例子,中国的城市和欧洲的城市有什么非常大的差别。
在希腊的城市我们一看,大家知道去没去过也知道这是什么东西,这是雅典娜女神的神庙在希腊城市的中心。
著名德国科隆大教堂,代表基督教在城市的中心,巍然而立,他们的城市中心是什么,是神、是宗教,宗教是敬神的,所以西方大城市中心是神的位臵。
我画中国的图,中国古代的城市从汉代长安、到唐代长安、到开封到北京城,北京城中间是神吗?我们没有把神的位臵摆在城市的中心,我们把人的最高代表者摆在城市的中心,故宫里面的皇帝是人间的万民表率。
最重要大殿里面写是太和,不是神,太和是我们中国人最高的理想,和谐、大同这是这样的理想,我们把人间至高的道德品质放在最高的位臵,而西方是把神放在中心,这是我们和西方最大的精神方面的差别。
我们以人最高的道德作为核心价值的理想具体是什么?有一个非常具体表述就是《礼记》里面,用孔子口气讲出了中国人的梦想,关于现实社会理想,人间社会的,没有神的恩赐的理想社会的蓝图,这些话大家可能都多少知道一些,里面比如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用权贤能的人掌权。
提倡守信,人之间要和睦,人不能自自私,只顾自己家庭,人要有博爱的精神,对老年人有很好的关怀,是老有所终,年轻力壮的能够得到发挥他的所用,小孩可以得到很好照顾,让他们很好的成长,那些有各种毛病的人,社会对他们照顾要有所养,男人受本份,女人都有很好的归宿,不必都埋在自己家里,自己的能力都不能自己收起来,都要拿出来,不必为己,这样的社会,阴谋不会发展、不会盛行,这些盗窃、乱贼也不会兴作,这样可以达到夜不闭户。
中国人提出非常具体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就是在孔子的时代提出来,可以说是非常成熟的,非常有特色,关于社会的中国梦是在这个时候出现的。
2、“大同”。
“大同”这个概念自从诞生之后,就成为中国人思想当中、精神当中非常核心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