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敬畏之心,让安全警钟长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敬畏之心,让安全警钟长鸣》第一篇:存敬畏之心,让安全警钟长鸣存敬畏之心,让安全警钟长鸣
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永恒的主题。
铁路运输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安全对于铁路的重要性是毋庸臵疑的,在铁路运输不断深化改革,提效增质的今天,安全是前提,安全是基础和保障。
观看这次路局的劳动安全警示教育演出,我再次被深深的震憾。
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一声声悲痛欲绝的呐喊,在时刻提醒着我们每一位铁路职工,以生命的名义,让警钟长鸣。
生命的起始,受于上天的恩赐,承载着父母的爱与心血,承担着对家庭的责任和承诺。
生命原本就很肃穆与庄严,神圣而厚重,绝不是昙花一现,更不是流星坠落。
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损;身有伤,贻亲忧,对生命的珍爱,是对家庭的责任,对生命常存敬畏之心,才不会让悲剧发生,让家庭受到创伤,给家人带来无休止的悲痛。
80后的严士平,原南京大修库中华门轨料库的职工,风华正茂,但是,在一次起吊轨料的作业中,违反作业规章,被钢轨砸成高位截瘫,从此他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化为泡影,笼罩着他的仿佛是无休的黑夜和寒冬,病痛的折磨、对父母的愧疚、对违章作业的悔恨......镇江站连接员王家亮,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帅气,然而在一次作业完毕后没有按规定线路行走,盲目扒乘运行中的车列,由于脚下踏空,手未抓牢,不慎跌落造成左小腿裸骨以下截肢。
当时被送往医院救助的
时候,王家亮坚强的对关心他的人说:“我没事,你们不要难过”,虽然他不想让家人难过,但是惨剧已经发生,他对自己的违章作业痛悔至极,对不起五十多岁已经满头白发的父母亲,对不起他的师傅,“都是我的错”王家亮再次来到现场对所有铁路职工讲述他的教训:遵章守纪,珍爱生命,不要因为一念之间的差错,给生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痛。
观看时曾有几次,我哽咽流泪,不是因为他们表演的精彩,而是因为这些事故都是发生在身边真真切切的同行职工身上,他们那么年轻,他们上有父母,下有妻儿,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却再也无法一起去分享。
违章,都是违章惹得祸。
你们为什么要去违章作业呢。
你是否对生命保持着敬畏的态度,决定了在工作中你的生命能否得到保障。
反思身边的很多同事总是抱着“不幸也许不会落到我身上”、“不会正巧这次就赶上出事”、“以前都这么干过,没出过事”等侥幸心理,最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也许一千次违章才会出一次事故,但是生命只有一次,人们往往在事故发生之后才会意识到安全的重要,生命的可贵,但是人生没有彩排,生命也无法复制。
对于安全和生命没有抱着敬畏的态度,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负责,终会受到生命的惩罚,那个时候,一切都晚了。
痛定思痛,我们可以清晰的认识到,保证安全,才能保障生命。
安全绝不是喊喊口号,贴在墙上,不光是设备技术先进、规章制度严谨就可以保证安全,更重要的是靠我们每一位铁路职工,把这些规章
制度和管理理念好不保留的执行到现场,落实到现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
我想,作为一名机车乘务员,这个特殊的工种,应对待安全如生命,在工作中的每一分一秒,都要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工作中认真对待安全教育,努力学习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提升自身安全素质。
落实现场安全管理,积极排查现场安全隐患,对工作现场进行安全评估,确定把握了现场各个环节之后,再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
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在安全管理上,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本着对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认真贯彻学习“三点共识和三个重中之重”,坚定不移的执行作业标准。
安全是生命的基石,生命是安全的意义所在。
安全得到了保障,生命才能得以延续。
反过来说,只有对生命有了充分全面的认识,人们的安全意识才能得到提升。
怀有一颗敬畏生命之心,才会得到生命的眷顾;让安全警钟长鸣,才能时刻警醒自己,避免悲剧发生。
王玉
合肥运用
xx年5月4日
第二篇:常存敬畏之心常存敬畏之心
敬畏是一份修为,是回归人性不可缺少的条件。
只有心存对生命的敬畏,才会珍爱生命。
敬畏自然,才会热爱自然。
一颗没有敬畏的心灵,很容易被邪魔占据,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心灵因为敬畏而有了
高度。
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赋予情感,生命也会拥有令人欣赏的画面。
有时候在自己寂寞无助之时,我也会对着高山大声的呼唤,以期换得另一种安慰的回应;有时候也会对着那些无名的花蕾对话,似乎可以听到其呼吸的声音;有时候也会对着大树发呆,想着倾听它历史年轮的声音,想着看到它碾过的动人辙印;有时候也会静静地看着鸟儿自由的飞翔,落在树丫上,捕捉着自己的所需。
每一朵花,每一株树,每一只鸟都会有自己的故事,只不过我们有时候没有细心的聆听,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这些伴侣的值得敬畏的地方。
当我们领略了“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苍茫,更懂得这份自然的纯洁带给人类的是一份修为,一份灵魂的景仰感。
敬畏之心能促进成功,也许你不相信,成功就是要无所畏惧,一往直前的,心要坚硬狠辣,你要是这么想,就错了。
就算是这样得来的成功,也是小成功,甚至不能长久守住这份成功。
因为只有敬畏生活的点滴,才能将修为的世界举得很高。
敬畏之心才能善待生活的一切,将自己的每一个节点当做生命的累积,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拥有令人称羡的业绩。
并不是每一个璀璨的星月都属于你,只有那些从低处着眼,在喧嚣的世界能够秉持住自己的底线,还能够心存“明月”,就一定能达到光明温暖的彼岸,终有美轮美奂的一天。
耐得住寂寞,在生活中又有所“怕”,有信仰与理想的指引,就一定不会迷失,就一定能登至极顶。
如果将自我包装成一个“无所畏惧”的英雄,也就失去了生命的风范。
中国先圣孔子曾云,“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德国哲学家康德也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
内心也愈充满敬畏”。
先哲所言,并非无知,而恰恰是一种智慧,一种修为。
当一个人心怀敬畏之心,就会对其,丝毫不敢亵渎。
我们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那么什么是科学什么是迷信。
佛语将:不加思考不去考证的全部相信是迷信。
认为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科学,是迷信。
敬畏自然,是一种科学精神。
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人类也并不能凌驾于其之上。
虽然吾等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雄心壮志,也不能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来标榜我们的杰作。
一旦我们的思考和行为超越了自然的法则,必然会遭遇大自然的洗礼和惩罚。
诸如环境的破坏带来的水质污染,流行病肆虐,沙尘暴的疯狂之作,无一不在检阅着遵循自然规则的大道。
敬畏自然,就是要对自然有种膜拜之感,感到自身的渺小。
任何与自然为敌者,终将败下阵来。
人类历史上多少人因为疾病饥饿而哀鸿遍地;战争中被杀戮的生灵更是令人唏嘘不已。
所以敬畏生命,是一份人文情怀,更是一份自我修为。
生命是神圣的,她来自于自然,是这个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分,对于家庭、友人、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情感寄托。
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一旦沦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那又是一种怎样的痛心和无助。
记得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有一句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
”这种人文关怀透视着对生命的敬畏,对于生命地位的敬畏。
敬畏来自于内心真实人性的呼唤,不是因为“有用”才去膜拜,不是因为害怕而尊敬。
正如古人所言,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一旦人人变成了无所畏惧,人心没有了心中的景仰,变成了无所顾忌,那么
世界一切都可以被毁坏、被砸碎,是非不分,这将是一个可怕的令人心寒的窘境,陷入这个境界的人们该是多么可怜可悲。
因此,心存敬畏,就学会心存良知,就有着道德的底线,心中还会有着“明月”。
第三篇:心存敬畏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
心存敬畏,方行有所止,敬畏,是一种高度的自律,是在认识觉悟提高基础上的自觉行为;“敬”体现出一种认识态度、一种价值追求,促使人们要“有所作为”敬,不是表面的供奉而是由衷的坦诚。
“畏”则表示一种界限、一种自省,警示人们应“有所不为”畏,不是内心的懦弱而是灵魂的震撼。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
有了敬畏之心,人生就如同野马有了缰绳之约束而不会任意飞奔,洪水有了河堤之束缚而不会到处泛滥,贤者畏惧,然无忧虞。
知道敬畏,才能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
学会了害怕,才会不害怕;不会害怕,他的一生都可怕。
内心有所敬畏者,才会懂得尊重、把握分寸、守住底线。
一个人,立身处世,心存敬畏,就会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从而,严己于律,谨言慎行。
人一旦没有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不懂敬畏的人是可怕的,不知道应敬畏什么的人是可悲的。
敬畏是人生的大智慧,不仅是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行为准则。
我国近代史上的军事家、政治家和理学家,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说自己平生有“三畏”:畏天命、畏人言、畏君父。
他的一生经常怀敬畏之心,坚守为官做人的基本准则,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原则不动、底线不动,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心境中度过,最终一路平步青云,
大业辉煌,成就了自我。
孔子说。
“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德国哲学家康德则称自己“愈思考愈觉神奇,内心也愈充满敬畏”。
两位先哲并非先天胆怯,更非后天无知,而恰恰是超越常人的智慧,让他们更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所谓敬畏,与一般的畏惧不同,它带着几分特别的敬重。
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感知万物的神圣,才能有内心的庄严与自知。
我们首先应敬畏自然。
试看我们最伟大的发明、最精密的制造,一摆在大自然的创造面前,即显得拙劣。
而人类移山填海式的壮举,初看热闹非凡,当越出大自然的容忍限度,必然遭到加倍的惩罚。
敬畏自然,就是认清大自然的威力,正视大自然的神圣。
我们还应敬畏生命。
每条生命都是神圣的,每个人之于他们的家庭、友人和团队,都是难以割舍的存在。
埃及“二战”盟军阵亡将士墓碑上有一句话:“对于世界,你只是一个士兵;对于家庭,你是整个世界。
”
我们同样需敬畏规律,敬畏法则。
人力即使再强悍,也无力对抗规律,我们可以高喊“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可现实只给出合乎规律的答案。
如果说规律非人力所创,应该敬畏,那么,法则完全由人制定,是否无需敬畏呢。
华盛顿作了很好的回答,他将就任美国总统比作“像走向刑场的囚犯”,因为戴上了比普通公民更重的法律枷锁。
法律、规则作为人们共同遵循的行为规范,一经确立,就具有不被逾越、不被变通、不被潜规则左右的神圣性。
很显然,世间需敬畏的东西还很多。
比如,敬畏历史,敬畏先贤,敬畏百姓,敬畏科学,敬畏正义。
对它们心存敬畏,不是由于受金刚怒目、铁棒皮鞭的恐吓,更多是发自内心的庄严。
没有敬畏之心,这个社会将变得肆无忌惮,也势必进入为所欲为的恶性循环;只有心存敬畏,人们才能更加充满理性、良知与责任感。
第四篇:常存敬畏之心常存敬畏之心
南宋大学者朱熹在《中庸注》中说。
“君子之心,常存敬畏。
”我国还有位古贤曾这样说过,人活着不能随心所欲,而要心有所惧。
他们所言,都是告诫人们,人生在世,应当常存敬畏之心。
所谓敬畏之心,就是指人类在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面前所怀有的一种敬重与畏惧心理。
怀有这种心理,它能让人懂得自警与自省,它还有助于人规范与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形成和谐关系的作用。
可以说,做人常存敬畏之心,在我国也有个优良传统。
儒家有“畏天命”、“畏圣人”、“敬其在已者”等敬天爱人之说;道家强调,人对自然规律、对人与自然相和谐应怀有强烈的敬畏感。
这些学说、主张对当时人和后来者都是大有教益的,它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洗涤着人们的心灵。
更可敬的,是一些贤人能士把自己的敬畏之心,切切实实地落实在了自己的行动上。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正因为如此,所以在写作上尤显一些文章大家的严谨、敬畏之风范。
宋代文坛领袖欧阳修在改定自己过去文字时,反复推敲,“用思甚苦”。
其妻不理解,
说他何必如此辛苦,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
欧阳修笑答:“不怕先生责怪,却怕后生笑”。
这种用字有所“怕”的作风、做派,着实令笔者心动、必仪。
胡适先生对写文章也存有敬畏之心。
他成名很早。
他在成名之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格外小心谨慎。
尤其对写作,更是这样。
他曾对人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
”李宗仁曾对胡适在写作上的极其慎重态度作了十分形象的评价:“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胡适先生的写作态度和行为,也令笔者肃然起敬。
罗曼·罗兰说。
“艺术是被征服的人生,艺术是生命的帝王”。
可见,艺术是至上的非凡产物。
因此在艺术上也尽显一些艺术家的敬畏之心和优秀品德。
梁启超先生对自己的书法是慎之又慎的。
胡适先生曾对人说起,梁启超在遗墨真迹可稽考者约有3万件,而件件足珍;其中没有一件是“苟且落笔”的。
何以故。
胡适以为,“因为梁氏成名太早,他知道他的片纸只字都会有人收藏,所以他连个小纸条也不乱写。
“梁启超先生对书法如此慎重,能令笔者拍案纠绝。
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历来爱惜画名,晚年几近苛求。
在他看来,一个艺术家的审美判断,如果追求市场行情,则无异是艺术的自杀。
虽然他的画作在市场上寸纸寸金,但他从不屈从金钱,更不附庸世俗。
他把艺术看得格外神圣,他要做到:“绝不让谬种流传”。
他每每将“不满意之作”付之一炬。
对有些画,有时连他自己都不忍心下手。
于是,他就狠心地让家人去烧。
就这样,数百幅浸染着他无数血汗的画,转瞬间就在他眼皮底下化为灰烬。
即便如此,他也不发出一
声叹息。
吴冠中先生只想保留那些让明天的行家挑不出毛病的画给后人。
他说:“骗得了今天的人,骗不了明天的人”。
吴老对画画的虔诚和谨行,实在让笔者叹为观止、敬佩不已。
这些先生之所以心存敬畏,是因为他们都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他们真正做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真正做到了“上对得起先人,下对得起子孙”。
他们不愧为我们的人生楷模,我们理应崇敬他们和向他们学习。
毫无疑义,做人的确应该像欧阳修、胡适等人那样心存敬畏。
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心存敬畏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不敢心生邪念和贪欲;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自觉地遵纪守法,向规则低头,不去做违规犯法的事;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使自己在工作中不犯或少犯错误;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有良心善意,从而让自己夜夜安然入睡;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加倍珍惜生命;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拥有美德懿行,干光彩的事,做光彩的人;敬畏之心相随,自己就能发愤图强,艰苦奋斗,既为自己开辟锦锈前程,更为人民多作贡献。
心存敬畏,并不是叫人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而是叫人想之有道,说之在理,做之合法。
也即是说,该想的想,该说的说,该做的做。
这样,心存敬畏,才更有意义。
有敬畏之心者大有作为,有敬畏之心者必荣于人。
有忧才无忧,有惧才无惧。
心存敬畏,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一个人更有意义地活着的一种明智选择,是一个人
在世间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受人尊敬的一件法宝。
世间,不仅是中国的贤人能士心存敬畏,外国的也不例外。
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对人说:“我一生中敬畏两件事:一是浩瀚的星空,二是内心中的道德。
”说白了,就是他一是怕认识不了星空的奥秘,二是怕自己的道德不够美好。
像胡适、康德等这样的贤人能士尚心常存敬畏,难道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还不更应该如此吗
第五篇:常存敬畏之心始得廉洁自律常存敬畏之心
始得廉洁自律
京石公司涿州站
卜亚伟
心存敬畏之心,方能行有所止。
——曾国藩。
清正廉洁,自古以来就是当政者思想建设的主题。
从古至今,历史上流芳千古的总是那些清正廉洁的“清官”,古有海瑞、于谦,今有人民公仆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他们的故事跃然于荧屏,震撼人心,历久弥新。
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廉洁清正永远是时代的呼唤,勤政廉政永远是人民的期盼。
观之现代腐败现象。
公款送礼、公款旅游、违规饭局、非法福利、红白事大操大办、节假日请客送礼……各种违规行为层出不穷,即使在目前明令禁止的情况下,还有个别人不畏法纪,顶风作案。
心无敬畏意识,就会变得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最终自酿苦酒自家喝,悔之晚矣。
纵观社会上的腐败大案,错误不是一天犯的,违反党纪国法更不
是突发形成。
有人把由简到奢描述为四步:第一步是远离河边走坚决不湿鞋;第二步是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第三步既然湿了鞋那就洗洗脚;第四步是既然洗了脚干脆洗洗澡。
这个四步曲形象地揭露了由廉到贪的蜕变,这是一个日积月累、逐步蜕变的过程。
有的人爱贪小便宜,唯利是图,慢慢陷入私欲膨胀的泥潭不能自拔,贪赃枉法,最终成为人民的罪人;有的人爱吃吃喝喝,“酒杯一端、纪律放宽”,丧失了党员干部的原则立场,对纪律的约束与惩戒无所畏惧,一步步走入人生的死胡同。
古人云“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些人皆源于放松了自己的敬畏之心,最终惶惶不可终日。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认为廉政建设跟自己距离是很远的。
自己不过一个普普通通的值班站长,在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岗位上从事着收费管理工作。
每天的工作单调而重复,按照大家平时开玩笑的话来说:“就是有贼心也没做贼的机会”,哪里与廉政能挂上钩呢。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一些不法分子的贪婪之心剧增。
从开通以来治理的各式各样的偷逃通行费的行为到近期破获的省内最大一起制造贩卖假通行卡的案件可以看出廉政风险也越来越高。
目前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廉政建设环境,但在廉政风险越来越高的环境中,我们应当常怀危机意识,居安思危,摒弃那种“吃点、喝点、花点、玩点是小事”的想法,将防微杜渐贯穿于生活工作之中,不让腐败从生活的细微中找到缺口。
在高速公路的窗口,我们就是高速公路的代言人,脑海里要时刻敲响廉政的警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思想和行为上筑起防腐拒变的精神防线,明明白白
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在未来的廉政建设中常存敬畏之心,始能廉洁自律。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