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你记得跨清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
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哀 江南》孔尚任) 剩 剩:一般是被动的,而且有“残存”“残余”意; 有时间性,给人一种“无可奈何”之感。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
州词》王之涣) 怨: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 吹笛人之心。
看意象
2、判断意象的象征义。
套用法
联想法
谐音法 柳、丝
看炼字
雨晴 (王贺)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春风又绿江南岸 悠然见南山 实词 红杏枝头春意闹 四更山吐月,残夜月明楼 虚词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1、动词(使意象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复如东流水,未有西归日。夜雨滴空阶,
本诗描写的是与友人惜别的情景。“夜雨”二句渲染与
晓灯暗离室。(《临行与故游赠别》何逊)
友人话别时的环境气氛,是历来传诵的名句。后一句 “晓灯暗离室”写室内:天已破晓,油灯将要燃尽,充 满离愁的屋子显得一片昏暗。 一个“暗”字用得尤其妙。 破晓之际屋子感觉上比较暗,比黑夜中燃灯要暗,比白 天更要暗,是一个特殊的时间段,作者在这里用一个 “暗”字,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这种不同,又与朋友相别 相合,显示了作者观察之细致。这是形容词用作动词之 妙。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 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 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开头连用14个叠词强调了李清照当时孤单凄凉无助的
《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惟余钟磬音。
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 发寄情山水之胸怀。 悦,空使用拟人修辞。 山光美好而使鸟儿感到愉悦。潭影 幽深而使心性感到空灵开阔。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满庭芳· 夏日溧
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 1.一“老”一“肥”,形容词作动词用 2.黄口雏鸟从昂首待哺的娇憨,慢慢长满了一身 羽毛,再到展翅离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时光,更 待其中亲鸟的艰劳,形态种种,时日漫漫,到后 来只得了一个“老”字,当真浓酽醉人。 梅子几经风雨,最后还是在雨里丰肥。"肥"字写 出了动态,梅子成熟的过程;写出了形态,梅子 黄黄肥肥的圆甜,黄中晕红的丰润。 3.对夏日美好景物的喜爱,愉悦之情。
实战: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一道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
“铺”,形象地表现出“残阳”已经接近地 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这一实景 同时“铺”字也给人平缓的感觉,写出了秋 天夕阳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
实战: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3、直接表达作者的写作场景、写作对象。 望洞庭 刘禹锡 [赏析] 湖光秋月两相和,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 潭面无风镜未磨。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 遥望洞庭山水翠,味隽永。全诗纯然写景,既 白银盘里一青螺。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 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看题目
看题目
4、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
《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
《春夜喜雨》杜甫
看作者
陶渊明——归园之乐
特定内容
李白——怀才不遇



——愤世嫉俗、豪放飘逸 杜甫——忧国忧民 ——沉郁顿挫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固定风格 白居易——雅俗共赏 李贺——奇诡变幻 “诗鬼” 李商隐——含蓄绰约 杜牧——清丽俊逸
心境。环境“冷冷清清”,感觉“凄凄惨惨戚戚”,内 心“戚戚”。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脱。 但全词除结句一语道破外,都没有直接说愁,而是从刻 画冷清萧索的环境来烘托惨惨悲切的心境。
实战:
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首词描写了秀丽的水乡风光,表现出理想 化的渔人生活,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 怀。词中最吸引我们的是词前两句中作者调用各 种颜色所表现出的那幅初春美景。烟雨中的青山, 天空中的白鹭,夹岸的红桃,江中的碧水,色泽 鲜明而又柔和协调,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了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气氛。体现了作者高 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
走好鉴赏诗词的第一步
—读懂诗歌
引语:
读诗如读人。读一首不曾谋面的诗歌,
就如同见一个陌生人,读诗的过程, 完全可以看成是你和这个人交往的过 程,想一想,如何做才能又快又准确 地了解他呢?
四看 看题目作者 看意象炼字 看语句表达 看诗后注解
1、看题目作者
——题目定诗由 ——作者定诗风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实战:
咏怀古迹五首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STEP1:首句一个“赴”字突出了三峡山势的雄奇生动, 把“群山万壑”写活了,化静为动,形象生动。 STEP2:在作者的想象中,群山万壑随着险急的江流,奔 赴荆门山,势若巨龙奔驰。作者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 来烘托王昭君,把她写得惊天动地。 STEP3:既写出了山势的不凡,还表现作者心中对王昭君 的赞美和敬佩。
3、数量词
A.用虚数——虚化烘托,增强表现力
一寸二寸之鱼,三竿两竿之竹。(《小园赋》庾 信) “一”“二”“三”“两”,寥寥几笔,鱼不 一定就这么大,竹未必就这么多,但却写出了鱼虽 小而有趣,竹虽少而有味的境界。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咸阳城西 楼晚眺》许诨) 登城“一”望,思乡之愁,“万”里无际。未 必只望一眼,愁又怎能以“万里”计,但对比中有 夸张,增强了表现力,把思乡之愁写得极富感染力。
实战:
绝句二首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这首诗前两句诗状江、鸟、山、花、四景,分别 敷上碧、白、青、红四种颜色,景象清新,令人 赏心悦目,为后面写归思作反衬,是一种典型的 以“乐景写哀”的表现手法。同时,诗中以动词 “燃”来表颜色,给人以动感和鲜活的感觉,与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以形容词“绿” 来写春风的到来有异曲同工之妙。
看题目
【简析】这是一 首请张籍指教的 诗。意即临近考 试了,我的作品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会符合考官的心 近试上张水部 意吗?相传张籍 朱庆馀 读后大为赞赏,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并有诗回赠。朱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因而得名。如果 【注】张水部:即诗人张藉,曾任水部员外郎。 没有这个题和这 个故事,我们只 能将它当作一首 酬朱庆馀 张藉 爱情诗来欣赏。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3、看语句表达
——改变词性 ——颠倒词序 ——省略成分
——颠倒词序还原颠倒的词序
主语后置。
崔颢《黄鹆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 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 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 像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杜甫)
此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 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登岳阳楼》
杜甫) 具有夸张色彩。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郊兴》王勃)
“湿”言“光”,“疏”言“影”。 王勃写春雨,雨下的时间短,雨后日出,花上已 没有雨水,在日光照耀下更见滋润,所以说“花 光湿”,这个“湿”字极为确切。这个“光”字 显得花有精神,所以说“光”字有情。 风停了,在日光照耀下,夜影清疏,一个“疏” 字,显得日光从叶影透出。完全按照生活的样子 写出,又显得有诗情,用字尽妙于此。

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 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 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 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 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 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 主要目的是建立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 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 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 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当一个人走来,看完他的帽子和眼睛后,第三就
要看他的衣饰,是绮罗,还是布衣,是制服,还 是便装。衣饰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的身份地位思想 观念审美趣味—— 反映在阅读诗歌中,就是要 注意体会诗歌的语言。 如果说,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思想是一首诗的灵 魂,则这首诗的语句表达,就是它的衣服。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 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 是诗词鉴赏的基础,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 点内容之一。可以说,搞不懂诗歌对语言的常见 变形,就无法读懂诗歌,更谈不上做高考诗歌鉴 赏题。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蜀相》 杜甫)
6、词性改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的活用词。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
常改变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使这些词 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寻常的作用而 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键词,甚至成 为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
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
看题目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简析】
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虽是微雨,却下得密,以致船帆涨饱了,
暗淡景色;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境地极为开阔, 极为邈远。末联写离愁无限,潸然泪下。全诗一脉贯通,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2、看意象炼字
——意象表达出的情感 ——炼字体现出的好处
关键词
(1)作者为表达感情所选取的外在事物,
即意象,一般是名词。 (2)作者组织意象的时候,一些动词、形 容词、数量词的使用。
————一首诗的“诗眼”
看意象

1、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蜡烛——奉献——教师 盾牌 ——保护弱者——警察 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 《声声慢》 李煜《相见欢》 李清照 月亮 ——。 《庄子· 寂寞梧桐深院 非梧桐不止 秋水》 锁清秋 杨柳—— 梧桐——高洁/忠贞的爱情/孤独忧愁/离情别绪 左右种梧桐· · · · 叶叶相交 鸿雁—— 通《孔雀东南飞》 美人—— 香草 吴钩
B.用确数。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齐己)
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惜牡丹
花》白居易)
C.虚数确数同时运用。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
君前。(《宫词》张祜)
4、虚词:疏通文意,开合呼应,悠 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
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王昌龄)
5、在形式上与众不同的特殊词。
叠韵词、拟声词、表颜色的词(特殊
的形容词、副词——增强韵律感、节 奏感,模拟声音形态,使诗文更生动 形象。)
叠韵词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浪江上踏歌声。(《竹枝词》 其一 刘禹锡)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王安石)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 慢》李清照)
2、形容词(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化 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 触其物,如历其境)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凉州词》王之
涣)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杜甫) “细”字,脉脉绵绵,写的是自然造化发生之机, 最为贴切。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行宫》元稹) 本是表热闹的宫花的“红”,却形容之以表冷清的 “寂寞”,运用矛盾修辞法,更觉和情深婉。
作用: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起强调作用。
拟声词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
(《浪淘沙》李煜)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 杜甫)
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 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表颜色的词
过春风十里,过荠麦青青。(《扬州慢》姜夔)
红藕香残玉簟秋。(《一剪梅》李清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