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优导学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培优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九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点和考点。
2.掌握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技能。
3.培养九年级语文上册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导学内容:九年级语文上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现代文阅读2.文言文阅读3.古代诗词赏析4.写作与表达三、导学步骤:1.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重点,主要包括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和理解。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读懂一篇文章,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在阅读一篇现代文时,我们可以先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概要。
然后,我们可以逐段细读,注意理解每个段落的中心思想和关键词语。
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上下文关系和语言的修辞手法,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2.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阅读文言文,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并能够正确翻译和解读文言文的句子和段落。
在阅读一篇文言文时,我们可以先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常用词汇,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文言文的上下文关系和文化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作者的意图。
3.古代诗词赏析古代诗词赏析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古代诗词的欣赏和分析。
在这个模块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赏析古代诗词,理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并能够正确表达自己的欣赏和理解。
在赏析一首古代诗词时,我们可以先读懂诗词的字面意思,了解诗词的基本情感和主题。
然后,我们可以分析诗词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例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同时,我们要注意理解诗词的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词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4.写作与表达写作与表达是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点,主要包括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训练。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一、概述
本文是针对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编写的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该学科知识。
该导学案主要分为四个部分:课程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本次课程的课堂练习,每个部分都被详细讨论。
我们建议学生在学习时先浏览每个部分的概述,然后根据具体的学习内容深入学习。
二、课程目标
该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
1. 熟悉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的基本知识和概念;
2. 掌握课堂讲解和练习中出现的重点、难点、疑点;
3.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语文课程的学习质量。
三、教学重点
本教学重点包括:
1. 学习本节课的知识点:如课文的阅读与分析、语法及修辞。
2. 掌握本节课的相关概念。
3. 提高自身语文能力,提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四、教学难点
本教学难点包括:
1. 对于难度较大的课文如何进行有效的阅读及分析。
2. 如何用准确的词汇和语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3. 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五、本次课程的课堂练习
学生应在学习完本次课程之后,通过以下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1. 阅读本教材中的阅读理解题,自行思考答案并进行解题时的填写。
2. 课堂上,结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体验,自己撰写并朗读自己的想法或评论。
3. 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类练习(如写在语文笔记本上、口头表达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三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沁园春•雪》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感受词中精炼的语言及丰富的表现力;2.理解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3.体会诗人对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诗人的伟大抱负及壮志豪情。
二、知识链接1.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2.写作背景: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3.词: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充满豪情壮志,如苏轼和辛弃疾。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感情婉转缠绵,情调或轻松活泼,或婉约细腻,如柳永、李清照。
常见的词牌名:沁园春、水调歌头、蝶恋花、菩萨蛮、念奴娇、采桑子、西江月、卜算子、虞美人、满江红、浪淘沙、浣溪沙、望江南、如梦令、钗头凤、点绛唇、木兰花、渔家傲、摸鱼儿……词按段的多少分为单调(只一段,也叫一阕)、双调(两段,也叫上下阕,或叫上下片),三叠(三段)、四叠等。
按字数的多少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以上)。
毛泽东的这首词是用古典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三、自主学习1.注音、写字:分(fèn)外惟余莽莽(mǎng)红装素guǒ(裹)yāo ráo(妖娆)稍xùn(逊)江山多jiāo(娇)一代天jiāo(骄)顿失tāo tāo(滔滔)2.释词: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边无际的意思须晴日:等到分外:格外妖娆:娇艳美好折腰:鞠躬,倾倒。
九年级语文导学案参考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参考答案第一单元生活况味《项链》一、1.莫泊桑法国批评现实短篇小说之王羊脂球一生漂亮朋友2.chen dùn kuì jiǒnɡzhě bù lìn quàn qì nonɡchèn ténɡ3.(1)风韵,(女子)优美的姿态。
(2)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形秽:形态丑陋,引伸为缺点。
(3)难看,不体面。
(4)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4.答案示例:十年辛苦,悲剧实闹剧。
十年清贫,美梦化噩梦;十年岁月,无知炼真知;十年青春,有价也无价;十年辛劳,苦处亦贵处;十年凄苦,悲剧亦喜剧;十年劳顿,梦碎变心碎。
二、1.小说以项链为线索将情节串联起来。
2.小说围绕“项链”主要写了六件事——无项链、需项链(序幕)借项链(开端)失项链、赔项链(发展)识项链(高潮、结局)。
3.示例:如第一部分可拟:“梦幻狂想曲”或“清贫女子之梦”;第二部分可拟“令人尴尬的请柬”或“猎枪和裙子”;第三部分:艰难的包装;租赁荣耀;玫瑰和项链;从忧愁到惊喜等。
第四部分:陶醉后的失落;乐极生悲;曲终人散悲剧生;从云雾里跌下等。
第五部分:痛苦和艰辛;十年辛苦不寻常;别了,青春……第六部分:意外邂逅;真相大白;造化弄人;人面不知何处去……4.小说到最后才说出项链是假的,这在作品中已有三处巧妙的暗示:一是借项链时,她的女友佛来思节夫人表现的相当大方,毫不迟疑地说“当然可以”;二是珠宝店老板说“我只卖出这个盒子”,这表明项链本不是什么贵重的首饰。
由于作者技巧高超,天衣无缝,读者的心又深深地被主人公的命运所牵动,以至于难以觉察出来。
小说到此戛然而止,使读者出乎意料,令人深思、回味,深化了主题。
如果写马蒂尔德把真项链要回来,欢天喜地换回几万法郎的话,则使文章的“以喜衬悲”的效果消失,使文章的讽刺意味锐减。
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全册
9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01课课文题目:《沁园春∙雪》课堂类型:新授课主编教师:唐汉国辅导教师:学生姓名:检查情况:★★★【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
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重点难点】1、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3、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积累∙欣赏《念奴娇·昆仑》毛泽东·词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翻译】破空而出了,莽莽昆仑山,你已看遍了人世间春天的景色。
玉龙般的身躯飞舞起千百万冰棱,满天被你搅得寒入骨髓。
夏天你身上的冰雪在溶化,江河纵横流淌,有些人或许葬身鱼腹。
你千年的功劳罪过,究竟是何人曾经予以评说?今天我要对你说昆仑:不要这么高峻,也不要堆这么多的雪。
我想怎样才能背靠青天抽出宝剑,把你斩为三截呢?一截送给欧洲,一截赠予美洲,一截留给中国。
在这和平世界里,整个地球将同样感受到凉爽与火热。
(写于1935年10月,长征即将到陕北,毛泽东登岷山西望之时。
)【赏析】《念奴娇•昆仑》主题的丰富性可能会使细心的读者应接不暇,而又扑朔迷离。
诗人的胸怀在这首诗中不仅仅是容纳了祖国河山,而且容纳了整个人类世界,即气魄之大仅祖国山川已不能容纳,它必向外奔溢,穷尽八荒,涵盖环宇。
毛主席为什么要把昆仑一分为三赠予英、美、日呢?根据作者的解释是反对帝国主义,我们循着这一思路向前,就会豁然开朗了。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即是把中国革命的经验以及毛泽东思想传送给他们,而不是真的把昆仑砍成三段送给他们。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 背诵全词,积累重点字词。
2. 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3. 学习词中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二)知识链接。
1.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2. 写作背景。
(三)预习检测。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妖娆(ráo)风骚(sāo)稍逊(xùn)今朝(zhāo)2. 解释下列词语。
妖娆:娇艳美好。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四)文本研读。
1.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的?- 从空间(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和动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是动态描写,而“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静态描写)等方面描写。
顺序是由远及近,由上而下。
2. 下阕中“惜”字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惜”字有多种含义。
一方面肯定这些英雄人物在历史上的功绩,他们都曾是威震一方的英雄;另一方面委婉地批评他们的不足,他们不擅“文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才华欠缺。
同时,通过“惜”字引出真正的英雄——今朝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体现出诗人超越历史英雄人物的自信。
3.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坚信革命必将胜利,无产阶级必定能主宰世界。
(五)写法探究。
1. 词中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请找出例句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 例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把群山比作银蛇在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在奔跑,赋予山和原以生命活力,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群山与高原在大雪覆盖下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 对偶句如“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句式整齐,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广袤无垠和冰天雪地的景象。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导学案一、课文导学本单元的课文是《济南的泉水》。
这篇文章主要围绕着北京人民对济南泉水的热爱展开,描绘了泉水的美丽与独特之处,反映了人们对故乡情怀的深厚感情。
在阅读课文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为更好地理解文中内容打下基础。
1. 了解济南泉水的历史济南是中国著名的泉城,拥有“泉城”之称。
济南泉水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
其出水量在中国各大城市中首屈一指,是中国三大名泉之一。
2. 理解人们对泉水的情感泉水作为济南的标志性元素,不仅是城市的资源,更是市民的骄傲。
人们对泉水情有独钟,将其视为家乡的象征,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
二、词语解析1. 泉源词语解释:水源;指泉水的源头。
2. 饮用词语解释:喝;取水或其他液体入口。
3. 汩汩词语解释:形容水声潺潺、流动的声音。
4. 环绕词语解释:在周围形成一圈。
5. 闲庭信步词语解释:言下意指在闲暇之余在庭院中散步,表示心情舒畅,放松身心。
三、名句赏析1. "且有鱼相伴,泛泛而浮动,仿佛置身江南之水乡;"这句话描绘了泉水清澈见底、鱼儿嬉戏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的美好。
2. “而人谓之济南最可望者,非叶公之鳖鼓,莫过其中流之泉水。
”作者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人们对济南泉水的热爱与向往,认为泉水是济南最令人向往的景观之一。
四、文学鉴赏《济南的泉水》这篇文章描写了济南泉水的美丽与神奇,通过泉水的特点和市民对泉水的热爱,展现了济南人的情怀和家乡之美。
作者通过独特的视角和抒情的笔调,让读者感受到了一种亲近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五、课后作业阅读课文《济南的泉水》,并结合课上学习的内容,完成以下作业:1. 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 你认为泉水在文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3. 如果你有机会去济南,你会选择去看泉水吗?为什么?完成以上作业后,请认真阅读课文并做好准备,以便参加明天的课堂讨论。
第15课《故乡》导学案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故乡》导学案导学目标1.理清小说的线索和故事的情节,通过分析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及前后变化的描写,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和造成人物命运的原因。
2.理解课文中“我”这一人物形象,准确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及探求人生新道路的执着信念。
3.揣摩朴实但抒情意味浓郁的语言特色。
4.结合小说背景知识,联系社会现象及人物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题。
导学重点1.理清小说线索和故事情节,通过分析描写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及前后变化的语句,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和造成人物悲惨命运的原因。
2.理解课文中“我”这一人物形象,准确感悟、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及探求人生新道路的执着信念。
导学难点结合小说背景知识,联系社会现象及人物形象探究文章的主题。
学法指导朗读法、合作法、探究法。
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写作背景及作者。
2.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3.理解词语,熟读全文。
▼导学重点了解小说的文体知识、写作背景及作者,熟读全文。
▼导学难点理解词语,熟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知识链接乡土文学乡土文学又称乡土小说,它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世纪20年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乡土文学”。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沙汀、艾芜等。
小说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表现作品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或表明人生态度,从而艺术地反映和表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的特点1.以塑造人物形象为反映或表现生活的主要手段。
小说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
从描写的角度看,人物描写的方法还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也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
从描写的方式上分为:细节描写和白描。
2.有较完整、生动的情节。
故事情节是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怀疑与学问》(导学案)(教师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治学须有疑无疑不成学——《怀疑与》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2.学习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
3.结合具体语段体会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准确的特点。
4.培养怀疑精神,培养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习惯。
【重点难点】1.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重要意义。
(重点)2.学习论证方法,把握议论文严密的论证结构及语言特点。
(难点)【学习过程】作者简介顾颉刚(1893-1980),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
著有《秦汉的方士和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中国历史地图集》(古代史)《孟姜女故事研究集》《吴歌甲集》等。
第一课时活动一:望文生疑·识词语读读写写chénɡ程yí颐pì譬rú如bù步zhòu 骤mánɡ盲cónɡ从lǎn 懒duò惰shú塾shī师dà大rú儒liú流sú俗tínɡ停zhì滞xū虚wànɡ妄biàn 辨bié别zhé折kòu 扣fǔ腐cǎo 草wéi 为yínɡ萤ɡù顾jié颉ɡānɡ刚bù不ɡōnɡ攻zì自pò破大儒:旧时指学问渊博的著名学者流俗: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预习案学习案墨守:因循守旧,不知变通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辨伪去妄:识别虚假的,去掉无事实根据的(多指理论或学说)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词语释义活动二:读文解疑·寻论点鲁迅先生是如何驳斥对方的观点的?请再读文章,为文章划分层次。
1.初读课文,概括文章中心论点文章的标题是《怀疑与学问》,那么文章的内容可能也从这两方面入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套导学案精编(含单元检测及全部参考答案)
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目录一沁园春雪 (1)二《雨说》 (5)三星星变奏曲 (9)四外国诗两首 (12)第一单元水平测试 (17)参考答案: (22)五〈傅雷家书〉两则 (28)六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32)七敬业与乐业 (37)八致女儿的信 (41)第二单元测试题 (46)参考答案: (52)九故乡 (57)十孤独之旅 (62)十一我的叔叔于勒 (67)十二心声 (72)第三单元测试题 (76)参考答案 (84)十三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94)十四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98)十五短文两篇 (103)十六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08)第四单元水平测试题 (112)参考答案 (118)十七智取生辰纲 (124)十八杨修之死 (129)十九范进中举 (134)二十香菱学诗 (139)第五单元过关检测试题 (144)参考答案 (149)二一陈涉世家 (155)二二唐雎不辱使命 (159)二三隆中对 (163)二四出师表 (168)二五词五首 (174)综合性学习:话说风流人物 (179)第六单元测试题 (183)参考答案: (189)一沁园春雪【学习目标】1、学习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对偶2、体会词作语言运用的准确性,描写的形象性,蕴含的深刻性。
【学习重点】1、培养学生阅读才欣赏诗词的能力,体会词作展现的意境、作者表达的感情,从中接受美的熏陶。
2、理解作者通过对北方雪景的描绘所迸发出的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以及当今英雄空前的伟大抱负和无比坚定的信心。
【学习难点】1、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知识链接】1.词的知识词兴起于唐,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也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导学案(含25篇课文导学案,五个综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高效导学案(含25 篇课文
导学案,五个综合
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高效导学案
课题:1、沁园春雪课型:讲读主备:
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正确朗读,读出感情并能流畅背诵正确默写。
2、了解诗歌形象之美,音乐之美及语言凝炼而富有表现力的文体特点。
3、掌握一些词中字词的注音及意义。
4、学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手法。
5、感受诗人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以及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
一、预习导学:
1、了解写作背景及作者简介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红装素裹()折腰()
略输()稍逊()成吉思汗()今朝()
分外妖娆()稍逊风骚()数风流人物()
3、根据下列词中的注音写汉字:
红zhuāng素裹()顿失tāo tāo()江山多jiāo()一代天jiāo()。
人教版九年级上《故乡》导学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人教版
人教版九年级上《故乡》导学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导学案人教版教材名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故乡》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本单元内容,了解乡村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2. 掌握本文的基本词汇和语法知识。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题。
2. 掌握词汇和语法知识。
3.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文章的深层次含义。
2.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教学准备:1. 课文原文及相关课文解读材料。
2. 单词卡片和语法练习题。
3. 阅读理解题和写作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师生互动:与学生聊一聊故乡的变化,寻找共同话题。
2. 出示课文题目《故乡》,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
Step 2:阅读理解1. 教师复述、解读文章标题和开头,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内容。
2. 学生个别阅读课文,回答相关问题。
3. 让学生归纳整理文章的结构,了解作者思路和写作方法。
Step 3:词汇学习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课文理解单词的意义和用法。
2. 教师教授生词的读音、词义和词形变化。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单词学习和互相测试。
Step 4:语法学习1. 教师提供课文中的一些语法句式,让学生找出并分析其结构和作用。
2. 学生完成相关的语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Step 5:阅读理解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进行表演。
2. 学生完成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检验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Step 6:写作训练1.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故乡变迁的文章。
2. 学生相互交流,互相修改和评价,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Step 7: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准备下节课的课前预习内容。
Step 8:课堂小结1.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2. 学生表达对本节课的感想和提出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有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有答案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在这个新的学期开始之际,我们迎来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学习。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提高语文水平,我为大家准备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导学案。
本导学案不仅包含了课文的基本信息和学习要点,还给出了相应的答案,方便大家进行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
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学习,取得好成绩。
导学案一:《再别康桥》课文简介:本课是一篇诗歌,诗人徐志摩以人格化的方式,抒发了自己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揭示了他内心世界的寂寞与苍凉。
学习要点:1. 理解诗意:通过了解诗人的背景和情感,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理解诗歌结构:掌握诗歌的音韵、形式和修辞手法。
3. 解读诗句:理解并分析课文中的难句,并解答相关的问题。
答案片段:1. 《再别康桥》一诗通过描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离别之情,表达了对康桥的留恋和对爱人的深情。
其中,“黄昏无聊”一句中,通过押韵的方式,使诗歌节奏流畅,表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
2. “衰草残花凝绿”的描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地展现了康桥的美丽与诗人的思乡之情。
这一描写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增强了描写的强度和表达的尖锐度。
3. 诗句“相思相见知何日”是诗人对爱人的思念之情的真实写照。
通过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思念的程度,表达了诗人对于重逢的期盼和渴望。
导学案二:《人教版九年级语文导学案》课文简介:本课是一本九年级语文上册的导学案,通过系统地总结和整理九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要点、知识点,并给出了详细的答案,对同学们的学习和复习有很大帮助。
学习要点:1. 理解导学案的结构:掌握导学案的组织结构,了解导学案的作用和意义。
2. 学习方法:掌握使用导学案的方法和技巧,学会灵活运用导学案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检测。
3. 复习知识点:通过导学案的相关问题和答案,进行对课文知识点的复习和巩固。
答案片段:1. 导学案采用了清晰的标题和内容分区,确保同学们可以清楚地找到相应的知识点和答案。
《创造宣言》导学案(学生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同步课堂(统编版)(学生专用)
学习创造人生,品味宣言精彩——《创造宣言》导学案【学习目标】1.阅读课文,准确概括作者的观点及其论述过程中批驳的观点。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3.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重点难点】1.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重点)2.品味本文逻辑严谨、气势充盈、激情洋溢的写作特点。
(难点)【学习过程】作者简介陶行知,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
原名陶文濬,青年时期因推崇理学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的学说,改名“陶知行”。
早年留学美国,归国后,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能创而不育的改造,探索中国教育的新路,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功是丰富。
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育”“教学做合一”“社己崇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座对文丰碑。
任务一:夯基础,查预习1.字词积累樵.夫()豢.养()陡.然()烟囱.()繁殖.()灌.溉()崇.拜()伤痕.()中.伤()鲁钝.()玄奘.()懦.夫()塑.像()遁.词()屋檐.()自暴.自弃()哑.口无言()走投.无路()2.词语解释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豢养:喂养。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
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自暴自弃: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
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
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
形容完全孤立。
叛,背叛;离,离开。
任务二:画导图,理思路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画出思维导图。
阅读提示: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行文思路画出思维导图任务三:研文本,析论证1.根据大家归纳的思维导图,我们已经知道了作者的中心观点“教育要创造出真善美的活人”,那么作者是如何阐释这一观点的?4.同学们,文章到这里观点已经很明确了,后边再举东山樵夫的例子,是否使论述显得有点多余?小组讨论交流。
第19课《怀疑与学问》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19.怀疑与学问素养目标1.理解怀疑与学问的关系及求学中要善于“疑”的道理。
2.把握文中各种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3.学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论述语言。
第1课时◎重点:理清课文思路,能够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情境预设一个人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成。
但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的求学者最后的成果都相同,有的人成果大,而有的人成果小,彼此有差距,有的甚至差距悬殊。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成果大些呢?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与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学好这篇文章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
【预习导学】【走近作者】顾颉刚(1893—1980),原名诵坤,字铭坚,江苏苏州人,中国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
古史辨学派代表人物,也是中国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创者之一。
著有《秦汉的方士与儒生》《三皇考》《史林杂识初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等。
背景介绍: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顾颉刚,从小就有怀疑的精神,读书时善于提出疑问。
他一生在史学领域有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研究,为祖国的历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怀疑与学问》是他治学经验的结晶。
1.读准字音,牢记字形。
顾颉.( )刚程颐.( )萤.( )火懒惰.( )塾.( )师停滞.( )虚妄.( ) 步骤.( )2.认清词语,理解词义。
(1)流俗:(2)墨守:(3)虚妄:(4)盲从:(5)停滞:(6)不攻自破:3.温故知新,知识检测。
(1)议论文三要素:、和。
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是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2)论据类型:论据,可以是具体的事例、概括的事实和统计数据;论据,可以是前人的经典著作、至理名言,民间的谚语和俗语,科学上的公理、规律,等等。
(3)论证方法常见的有(事实论证)、、、、。
【答案】1.jiéyíyíng duòshúzhìwàng zhòu2.(1)指社会上流行的风俗习惯(含贬义)。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
1 《沁园春·雪》学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2.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3.感受作者的伟大胸襟,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习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诗词,把握本词的感情基调。
学习难点:品读意象,领略词的意境美。
【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莽莽()分()外妖娆()数()风流人物折()腰成吉思汗()稍逊()风骚()还看今朝()2.了解作者。
毛泽东,字(),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伟大的()、()和(),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课堂探究】1. 请给本词标注停顿与重音,并尝试有感情诵读。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作者望见了怎样的雪景?用一个词概括,并说出理由。
3.在词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请找出关键词品读。
4.毛泽东笔下的雪世界又让我们看到他一个怎样的人呢?【拓展延伸】讨论:谁是真正的英雄?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学了这首词后,有什么感悟?【学习评价】自评☆☆☆师评☆☆☆参考答案:【新知预习】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沁园春qìn 莽莽mǎn g mǎn g分fèn外妖娆ráo 数shǔ风流人物折zhé腰成吉思汗hán 稍逊xùn 风骚sāo 还看今朝zh āo2.字润之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课堂探究】1.停顿与重音示例: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化的词语。
游踪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变化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1、鼎湖山是一个很有名的旅游风景区,景点很多,作者从黄昏
到入夜,在这么短的特定时间内游览了鼎湖山的那些景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编者
课
鼎湖山听泉
题
学 1、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及感情发展的脉络。
习 2、体会作者由听泉而产生的对人生和历史的理解。
目 3、品味生活,品味语言,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标
导学过程
1、在小组内互相帮助共同掌握以下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怅惘(
) 污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你还有什么需要质疑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 2、学了本文,你有哪些收获还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 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本文“听”的写作方法,写一段所到的声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 2、课文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反映生活的
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 _____________
示 3、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运用得好,好在哪里(最多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菩提树(
)
遐想(
) 楹联(
) 古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泠泠(
) 淙淙(
) 汩汩(
)
预 2、我补充生字词
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航 3、阅读书下和《同步导学》上的词语意思。
4、在小组内阅读课文,在文中找出作者游踪的词语和表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