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惊四百年——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惊四百年——徐渭《墨葡萄图》赏析
10119102 崔昊
徐渭,一身才华,如果有人要给他印一张名片,会有一长串的闲职:画家,书法家,诗人,作家,戏剧家,军事家,杀人犯,甚至行为艺术家等。但他给自己印制的名片上,只会有两行字: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还会再加上一串晶莹的葡萄作为图标。“东倒西歪屋”无非是在说自己穷困,“南腔北调人”想必讲述就是生活的无奈了。
穷困潦倒而又无可奈何的徐渭,活着的时候肯定不知道自己的《墨葡萄图》,四百年后会被评为“明代写意花卉最高水平的代表作”,也不会清楚后世的种种推崇备至。那个时候,他只知道去尽力地画、纵情地画,在一幅幅的写意中,将自己饱经沧桑又壮志难酬的无可奈何与愤恨抗争泄于笔墨之中。于是今天的我们有幸地看到了这幅传世名画,《墨葡萄图》。
整幅画呈现的是一枝微微下垂的水墨葡萄。信笔挥洒,藤条错落低垂,枝叶纷披,并有着奇特的构图与布局。墨色的深浅不一画出了串串倒挂枝头葡萄,晶莹欲滴,大小各异,生动形象。还有老藤的错落低垂,以及用大块水墨点成的叶子,用笔放纵,水墨淋漓,茂盛而疏放。整幅画古拙淡雅,以豪放泼辣的水墨技巧造成动人的气势和葡萄晶莹欲滴的效果,还有大片的留白,以及葡萄本身三角式的形状等,都使整幅画显得别有风致,是典型的大写意花鸟画。整体构图较为工整,笔墨极为桀骜不羁,有一气呵成之感,别有一番意境。作者信笔挥洒,任乎性情,运用水墨的大写意与酣畅的笔墨,使得整幅画意趣横生,风格疏放,“不求形似而得其神似”。此外与画齐名的还有左上方作者自题的诗: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置野藤中。自画自题,无疑是继承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画互释的传统,同时,也可以看到画家的狂放洒脱和愤世嫉俗,以及一位落泊怅然的文人形象。就这样,葡萄在徐渭笔下,成了主体价值的象征。
我想,葡萄之于徐渭,就像向日葵之于梵高——从某个角度看,这两个人之间似乎还是有一些相似之处的:在当时都是不得志的画家,生活充满坎坷,比较不顺;都自杀过,只不过一个没有死一个却真的结束了生命;都有着一种似乎只
属于艺术家的倔强与张扬,或者说,都有些发狂;还有的是两个人最终都创造出的令后世惊叹的传奇。但是,向日葵的形象是永远都面向阳光的,而葡萄,尽管晶莹剔透,却被画家“闲抛闲置”了。这也许正是两个人的比较大的一个区别吧——我想,如果说梵高是一个怀有理想主义情怀并始终怀揣他的美好理想的画家,那么在地球另一端的徐渭,就应该算的上是一个被现实折磨而不得不变得愤恨现实的现实主义的画家了。
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也许对于画家们,也是如此。现在有一个流行语:人生是一个杯垫,上面是一个“杯具”。如果人生就是按照这个定义,那么徐渭的一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巨大的杯垫了——上面有一个巨大的“杯具”。尽管自幼以才名著称乡里,却偏偏在科举道路上却屡遭挫折。尽管对功名事业充满了向往,却始终前途无望,不能如愿。这对颇有些自负自傲的徐文长来说,一定是沉重的打击。抗击倭寇的军事前线上有他的身影,却没能给他带来太久的平静——自己的上级在政治漩涡斗争里失败,最终死于狱中,而他,作为幕僚,自然也受到了牵连。再加上生性的偏激以及连年应试未中的经历,精神上,一定十分苦闷,深感痛心,更加担忧自己受到迫害。于是对人生彻底失望,以至于发狂,开始了反复自杀,共有九次之多。更加不幸的是,在又一次发狂中,误将妻子杀死,并被关入监牢。出狱后,晚年生活穷苦潦倒,最终凄凉地离世。有这样的经历,就不难想象画家明珠暗投,怀才不遇,特立独行以傲啸天下的感慨,不难想象葡萄中蕴含的无奈与悲愤。因为是一个真性情的人,所以笔墨里有着桀骜不羁的流畅,豪迈而放逸。一颗颗晶莹的葡萄便是他的才华,却空怀满腹珠玑不能用世。这种莫大的苦衷相比,只有自己最清楚,无人问津的明珠葡萄是如此,画家笔下深山里的石榴也是如此——徐渭在《榴实图》里通过对石榴写意绘画,也表达了相似的情感,并有一首题诗,“秋深熟石榴,向日笑开口。深山少人行,颗颗明珠走”。
徐渭是一个有个性,有特点的画家。《墨葡萄图》只是其大写意花鸟画的一个缩影。更多的,我想读者是被桀骜不羁的笔法与线条所震撼,被徐渭虽满腹经纶、一身肝胆,却一生报国无门、穷困潦倒的悲哀、无奈与辛酸所震撼。不过曾经孤傲寂寞的他不必再为人生的不得志所郁闷,因为艺术史上的孤峭的青藤,以及涌动着生命意向的墨葡萄已经得到了永生。
10119102 崔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