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导游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泉州导游词

各位团友早上好:今天我要带大家去游览的是100多公里外的泉州市,从我们的厦门出发在同安上高速公路,并且在泉州的晋江下高速然后再开进泉州市区,大概需要一小时二十分钟,途中大概在50分钟的时候,我们会在高速公路的朴里休息区安排各位团友休息,请各位团友检查一下座位的扶手有没有放好,在长途行驶期间请不要在车内走动。

泉州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中国国务院首批颁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和它一起榜上有名是象西安,洛阳,开封这些古都,在考古学界有这么一句话“地下的文物看西安,地上的文物看泉州”泉州历史的悠久,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来。泉州文化积淀深厚,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光明之城”的美誉。

泉州市的土地面积有1.2万平方公里,人口650万,座落在福建东南沿海,面向台湾海峡,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的祖籍地。它北有洛阳江天险,南有晋江天险,背靠戴云山脉,面向大海,我们福建四大平原之一的晋江平原就座落期间,富饶的土地,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成为古代中原人移民,躲避战乱的世外桃源,泉州人利用曲折的港湾大力发展海外贸易,使得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站。

1700年前,泉州还是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在这块土地上居住者中国古老的民族——越族人,他们以渔猎为生,部落群居。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子孙无疆被楚国打败,越国的一部分贵族就南逃到福建和当地的越族人相互结合形成——闽越族,勾践的子孙无诸成了闽越族的酋长。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刚刚统一了全国就发动了对北方的匈奴人和南方的越族人的战争,无诸看到秦军强盛不可以争胜,于是就率部投降,避免了生灵涂炭,秦始皇把无诸的王冠削掉,让他出任一个新建的郡——闽中郡的郡长。这是我们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划入中国的版图中。秦始皇死后,陈胜吴广发动反秦的大泽乡起义,天下英雄纷纷响应,无诸也乘机率领福建子弟兵反秦,秦朝垮台后,西楚霸王项羽并没有把无诸失去的王冠归还给

他,愤愤不平的无诸在随后的楚汉战争中帮助弱小的刘邦袭扰项羽的后方,为刘邦打败项羽,立下了战功。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刘邦无力征服南方的广东,广西和福建,加上无诸立下了不少战功,于是顺水推舟封无诸为闽越王,建都在冶城,也就是现在的福州,在福建的大地上建立了一个独立的闽越国。73年后,无诸的子孙贸然挑战西汉王朝,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派四路大军水陆并进,一举消灭闽越国。汉武帝也觉得福建山高林密,越族人膘悍难以驯服,于是把越族人内迁到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

到了西晋时期,也就是1700年前,由于当时的皇帝晋惠帝司马衷是一个白痴,智商极低,朝廷的大权旁落到中国历史上最难看的皇后贾南风的手上,晋惠帝司马衷的其他叔伯兄弟也就是西晋王朝的亲王们个个手握重兵,野心勃勃,他们纷纷起兵争夺中央大权,先后有八个王爷在首都洛阳城展开十年的混战,史称“八王之乱”,随后北方的五个少数民族——匈奴族,鲜卑族,羌族,氐族,羯族也乘机越过长城入侵中原。他们灭亡了西晋在黄河流域建立16个国家,中国北方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史称“五胡乱中华”,“永嘉之乱”。为了躲避战火,汉族人纷纷举家南迁,渡过长江在江南定居下来,地处东南一隅的福建地区,政局相对稳定,于是,自永嘉二年(308年)起大批中原百姓南迁来到福建。其中有八大家族,林、陈、黄、郑、詹、邱、何、胡,迁徙到现在的泉州土地上,并且沿南安江定居下来,史称“衣冠南渡”,当地的原著民称这些南迁的汉族人为——晋人,因为他们是西晋的子民,并且把南安江改称晋江,晋江的名称就是这么来的。衣冠南渡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也是北方汉人与闽人的一次大融合。

大批的北方移民带来了先进的农耕技术和中原文明,对开发泉州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北方移民的努力下,泉州逐渐繁荣,唐朝它成为中国四大通商贸易港口和广州,扬州,明州齐名,元和年间(806~820年),泉州有3万5千户,人口23万人,是当时全国八大丝绸产地之一,由中州升为上州。同时,泉州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突破。自隋代科举制度开创,

180年内泉州竟没有一人参加进士考试,无人金榜题名,被人称为“天荒”,意思就是不出天子门生的地方。泉州文士贪恋家乡山水,不肯远游出仕,无心参加科举。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晋江潘湖欧厝人欧阳詹终于与当时著名青年文士贾稜(长乐人今河北冀县)、韩愈等二十二人同登金榜,当时称“龙虎榜”。贾稜第一名,欧阳詹第二名,韩愈第三名。长安城里人们奔走相告,泉州终于“破天荒”了。欧阳詹中进士对福建产生深远的影响,闽南考中进士,就是从欧阳詹开始的。明代理学家蔡清认为,欧阳詹中进士后,福建文士才开始向慕读书,儒学风气开始振兴。欧阳詹的影响绵延不绝。蔡清认为,没有欧阳詹的影响,福建不可能有“海滨邹鲁”的称谓。欧阳詹这个人本无心科举功名,想长期在家读书,奉养双亲。后来因为双亲严命,亲友激励,才决心参加科举考试。贞元二年(公元786年),欧阳詹西上长安,前往参加进士考试。这是泉州士子前所未有的举动。他怀着“射百步期必中,飞三年而必鸣”的信心。经过一年艰辛的跋涉,欧阳詹抵达长安。在长安,欧阳詹等了六年。这六年,他借钱租房读书,生活穷困,直到贞元八年的金榜题名时。六年后也就是贞元十五年(799年) 欧阳詹才被朝廷授予“国子监四门助教”的官职。虽然这只是皇家高等学府“四门学”中最低的职衔,但福建人担任此职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他很想有所作为,历史记载,唐代自设助教这个官职官以来,没有比欧阳詹更尽职的。但朝廷并没有重用他。欧阳詹在长安依旧过着借钱租房,缺衣少食的客旅生涯。在国子监四门助教任上,欧阳詹全力支持和参与韩愈、柳宗元等人共同倡导的古文运动。

欧阳詹游太原时,爱上一个艺女李倩,与她相约回长安后再来接她。别后艺女非常思念他,作诗:“自从别后减容光,半是思郎半恨郎。欲识旧来云髻样,为奴开取缕金箱。”她把诗和发髻托人转给欧阳詹后就病逝了。欧阳詹在太原看见旧物,百感交加,悲恸而病,回长安后病逝。临终时欧阳詹立遗嘱将灵柩运回南方,要求葬在年轻时与林藻、林蕴兄弟读书的莆田广化寺。

自欧阳詹开始到清末废除科举,泉州共有进士2473名,其中考中状元的有15人,先后有20人当上宰相。

五代十国时期,北方战乱,清源军节度使,被南唐封为晋江王的留从效治理泉州十七年,他面北称臣,为泉州赢得了和平发展的时间,同时整建城港,招徕海外商贾,影响后世颇大。后晋开运三年(946年),留从效对泉州外城重加版筑,拓建泉州罗城,城高1丈8尺,周长20里,为闽王王审知所创子城的7倍。在拓建泉州罗城的时侯,还环城遍植刺桐,致泉州以“刺桐城”闻名于世。后来,刺桐高大,繁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闻中外。因此,刺桐花被定为泉州市花。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富贵。它还有一个名字叫象牙红,那是因为它美丽硕大的花朵的形状像象牙。刺桐花开总让人想起《诗经》里的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美好姿态。“南国清和烟雨辰,刺桐夹道花开新。”早在唐代刺桐就被作为南国的行道树了装点旧时那些古朴的大街了。刺桐属落叶乔木,树皮灰色、有皮刺。原产热带亚洲,我国南方栽培。其花木高大,枝叶繁茂,夏初开花,殷红似火。可作庭园观赏树,或作行道树。刺桐花又称苍梧花,广西梧州多刺桐,所以苍梧命名此地。在国外刺桐也被世人推崇。阿根廷人普遍喜欢刺桐,并以之为国花。这可能与当地的一个古老传说有关:很久很久以前在阿根廷境内,有许多地区常遭水灾,可是说也奇怪,只要有刺桐的地方,就不会被洪水淹没。因此,人们就把刺桐看成是保护神的化身,四处广为栽培,并更进一步将它推举为国花。每年元旦节,阿根廷人都要将许多新鲜的刺桐花瓣撒向水面,然后跳入水中,用这些花瓣搓揉自己的身体,以表示去掉以往的污垢,得到新年的好运。

北宋时期泉州户20万,人口超过一百万,城内人口突破十万人,是中国八个上等州之一,与长沙,开封,西安,杭州,南昌,庐陵,福州并列。并且在北宋哲宗元祐二年(1078年)设泉州市舶司,出现了中国最早的海关机构——市泊司,市舶司是中国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管理海上对外贸易的官府,相当于现在的海关。自宋真宗后,泉州普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