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历史——中国古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美学思想 • 第一、“立象以尽意” • 《易· 系辞上》说: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
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又云“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 人立象以尽意。'” • 特点: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 由近及远 • “象”是具体的、切近的、显露的、 变化多端的;“意”是深远的、幽隐的
缚,与大道融通为一,这就叫坐忘。
• “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它应
该是一种用身心求证到的实有的生命状态 。
• 解衣盘礴: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
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 至者,儃儃 (tan )然不趋,受揖不立, 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盘礴,裸袖 握管。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 在孔子看来:艺术欣赏活动(美感活动)
①不单纯是感性的活动(兴),也包含有 理性的内容(怨、观); • ②不单纯是认识活动(观),同时是情感 活动(兴、怨); • ③不单纯是被动的接受(兴),它同时是 主动的抒发(怨); • ④不单纯是个人活动(兴),它在本质上 是社会性的活 (群)。
• (5)孔子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魏晋人审美自觉的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
原因: 1、个体生命的深重苦难 2、以无为本的玄学,彰显了具体事物和 感性个体生命的有限性。 人物道德节操的品评→→个体性情、爱 好、趣味的品味。
人物的品藻
内涵:对人的风采、风姿和风韵的审美评价。 美学上的人物品藻发生在魏晋时代。

人的觉醒
背景
《兰亭集序》为草稿,28行,324字,记述了当时 文人雅集的情景。 游目骋怀;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群籁虽 参差,适我无非新。 “钟繇每点多异,羲之万字不同。” 书法平和自然,秾纤得体,遒丽天成,委婉含蓄, 纵横自如,极尽和畅变化之美,后人评曰:“飘若 游云,矫若惊龙” 。

《洛神赋》贴
从建安风骨到盛唐气象 ——魏晋隋唐美学思想
美学史家们有一种共识:中国美学到魏
晋才真正起步。理由是,从原始礼仪到 三代以及秦汉的美学思想,大多与社会 伦理政治和人生哲学紧密结合,作为一 种文化形态被体认,而尚未形成独立的 体系。到魏晋,独立的士人美学体系才 产生出来,才有一种新的气象和新的张 力。——美与艺术自觉的时代。 佛理的精微 ——玄学:对形而上学的探 讨——文学艺术的发展 和理论意识发展。
• 3、道家美学 • 于从自然立论,以“道”为天人共有的始
源境域。 • 老庄认为,道的根本特性是自然无为。人 由道所生,因此人生也应当像道一样用自 然无为的态度对待天地万物。 • (1)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 • 老子提出了一系列范畴,如 “道”“气”“象”“有”“无”“虚” “实”“味”“妙”“虚静”“玄 鉴”“自然”等等,对于中国古典美学形 成自己的体系和特点,产生了极为巨大的 影响。
• (4)孔子论“兴”“观”“群”“怨” • “兴”:说诗歌可以使欣赏者的精神感动
奋发。 • “观”:通过诗歌可以了解生活、政治风 俗的情况(盛衰得失) • “群”:朱熹的解释是“和而不流”;也 即是诗歌可以在社会人群中交流思想感情, 从而使社会保持和谐。 • “怨”:孔安国解释为“怨刺上政”,凡 是对现实的社会生活(政治风俗等)表示 一种带有否定性情感都属于“怨”。

《兰亭集序》与《画山水序》
《兰亭集序》


王羲之:(321-379年,或303-361年)字逸少,号澹斋, 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山阴,东晋伟大的书法家,被后人 尊为书圣。 雅俗:东晋时在每年阴历三月三日,人们必须去河边玩一 玩以消除不祥,称“修褉”。 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王羲之和一些文人,共四十一位, 到兰亭的河边修褉。大家一面喝酒,一面作诗。王羲之兴 之所致,挥就千古名作《兰亭集序》。
• 墨子的“非乐”含义 墨子提出的“非乐”
之“乐”有两层含义:一为享乐之乐,一 为音乐之乐。。《墨子·非乐上》:“目 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 安。”这“乐”就是前面那层“享乐”的 意思,这儿墨子所“非”的对象就是“享 wenku.baidu.com”。
• 4、《乐记》的美学 • 《乐记》一书是对于孔子以来的儒家音乐
文的自觉
从《人物志》到《世说新语》
魏刘劭(shào)撰述
汉代人物品藻
直接联系 特 点 政治学的人物品藻 《人物志》
魏晋人物品藻
特 点 美学的人物品藻 《世说新语》
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 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 的重在心理 。通过独特的 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 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 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汉代从阴阳气化探讨人性,天人之间有同 理、同道、同构的相应关系,重视礼乐政 教与生命性情的调节教化 魏晋时 期,人性论则重视自然「才性」或「情性」
《世说新语》
王子猷yóu居山阴,夜大雪, 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彷徨, 咏左思《招隐诗》。忽 忆戴安道。时戴在剡, 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 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 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何必见戴?”(《任 诞》)
• 2、易 • (1)《易经》+《易传》=《周易》 • 《易传》:即《周易大传》,是对《易经》
(《周易古经》)的解释和发挥。 • 《易经》:古代的一部算卦的书,包括由 八卦推衍出来的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辞和 三百八十四爻的爻辞。 • 《易传》对《易经》进行了根本性质的改 造:保留了《易经》的宗教巫术的形式, 扬弃了《易经》宗教巫术的内容,它借助 于《易经》的框架,建立了一个以阴阳学 说为核心的哲学体系。所以,二者有本质 的不同,《易经》是一部卜筮之书,《易 传》是一部哲学著作。



王献之: (344一386年),字 子敬,王羲之第七子,东晋 书法家。他的书法兼精诸体, 尤以行草擅名,体势秀逸,笔 致洒脱,运笔英俊豪迈,饶 有气势,在书法史上与其父 王羲之齐名,并称“二王”。 从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 游. —王羲之 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映 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 之际,尤难忘怀! —王献之 心情的朗澄,使山川影映在 光明净体中。 —宗白华
• A、“心斋” •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
斋也 。 • “心斋”就是空虚的心境,“气”是对这种空 虚心境的形容。只有空虚的心境才能对“道” 的观照。——延伸到艺术。 • B、“坐忘” • 《庄子·大宗师》云;“堕肢体,黜聪明,离 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 “忘却自己的形体,抛弃自己的聪明,摆脱形体和智能的束
• C、创造的自由 • ①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
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yǐ) ,砉 (huā)然响然,奏刀騞(huō)然,莫不 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 之会。 •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 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 尝见全牛也。 • 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 刀而藏之。”
涉及自然美的本质问题. • 孔子:审美主体在欣赏自然美时带有选择 性,自然美能否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取 决于他是否符合审美主体的道德观念: • ①自然物的某些特点和人的道德属性有类 似的地方,把自然物作为人的道德属性的 一种象征;——“比德”理论 • ②自然物(山水)之所以美,虽然同自然 物本身的某些特征有关,但决定的还是在 于审美主体把自然物的这些特性和人的道 德品质联系起来。

品题:以生动形象、隽永凝练的语言 说明一个人最本质的特点。
治 世 之 能 臣 , 乱 世 之 枭 雄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画像砖》拓本
竹林七贤 :阮咸、刘伶、向秀、嵇康、阮籍、山涛、王戎。
文学美的自觉
“文以气为主”(曹丕· 典论· 论文)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陆机· 文赋) 钟嵘《诗品》:“气之动物,物之感
• 第二、“观物取象” •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者观象于天,俯者观
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 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 之情。 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 其物宜,是故谓之象。《易传· 系辞上》 “观物取象”的三层含义: A、说明了《易》象的来源:是圣人根据他对于 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的观察创造出来的 。 B、《易》象的产生: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同 时又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C、“观物”所应采取的方式:不能固定一个角 度,
• • •

• 3、儒家美学——社会伦理本位 • 感性个体人格修养与社会人伦秩序协调发展。 • (1)孔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
• •
• • •
智?” (2)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孔子肯定美和艺术,是因为:审美和艺术在社会 生活中可以起积极的作用。 (3)孔子论“美”与“善”、“文”与“质” “美”“善”统一,在一定意义中是形式与内容 的统一(“文质彬彬”) “文质彬彬”:“质”——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 “文”——指人的纹饰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纹 饰,(“质胜文”),就会粗野;一个人单有纹 饰而缺乏内在品质(“文胜质”),就会虚浮
• (1)庄子美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于“自由”
概念的讨论,以及对于“自由”和审美的 关系的讨论。 • 其意义:意义。一方面,庄子关于主体必 须超脱利害得失的考虑,才能实现对“道” 的观照,从而获得“至美至乐”的论述, 在美学史上建立了关于审美心胸的理论。 • 另一方面,庄子在“庖丁解牛”等寓言故 事中关于创造的自由就是审美境界的论述,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接触到了美和美感的实 质。
• (6)孟子:“充实之谓美”。孟子认为美的
人必须具有仁义道德的内在品质,并表现充盈于外在形式
• 荀子: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
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 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 •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 之谓教。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 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 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美学思想的系统总结。它围绕“礼辨异, 乐和同”的命题,反复论述音乐在社会生 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这些论述,构成 了全书美学思想定的主干。 • 《乐记》的作者对音乐的本质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命题,如:“人心之动, 物使之然也。”;“乐者,通伦理者也”; “声音之道与政通”;
• (1)《乐记》概括为:礼辨异,乐和同 • “礼者为异”:把贵贱的等级严格加以区
第二节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发展线索
一、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 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魂是天人合一,人与世
界一体。 • 天人合一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起源古老: • 首先、根源于历史悠久的农耕实践。在漫 长的农耕实践中,逐渐养成了顺应周围环 境、协调宇宙自然、亲和天地万物的生活 模式和精神心态。
• 其次、与大一统的宗法社会密切相关。 • 原始社会的风尚、习俗、观念、意识形态
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 ”
艺术美的自觉
音乐:嵇康《声无哀乐论》 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在情感上的 哀乐是毫无关系的。嵇康认为人的情感上的哀 乐是因为人心中先有哀乐,音乐起着诱导和媒 介的作用,使它表现出来的。 绘画:顾恺之“传神写照” 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睛)。人问其故, 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 正在阿堵中”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巧艺》
分,防止互相争夺 • “乐者为同”:不同的等级之间,要维持 一定联系,保持一种和谐的秩序、防止互 相怨恨 • (2 )不但“乐”和“礼”互相渗透、互 相补充,而且同“刑”、“政”也是相辅 相成、不可分离 。 •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 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 与政通矣。
不仅没有被淘汰和消解,反而被大量地长 期地保留和沿袭着。 • 强调温情脉脉的血缘宗法关系,讲求人伦 人际的上下尊卑秩序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 谐协调。
• 1、“神人以和”的远古文化模式,即天人
合一的雏形。 • 《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 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 以和。” • “神人以和”是先秦巫术文化时期审美艺 术所体现出的审美特性,表现为宗教理念 和审美意蕴的统一。 • “礼乐之和”是商周之交巫术文化向人文 化转化后审美艺术的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