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6月刊
改革与开放
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刘雯君(东华理工大学江西抚州344000)
摘要:人权问题的斗争,始终是国际国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一个焦点,在政治博弈的过程,国际资本主义将人权作为推行其和平演变的把戏,这是不科学的。为此,我们解读马克思主义人权观,努力使彼此的价值观达到历史性的统一,争取更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Abstract:The human rights question's struggle,is an international domestic ideology domain struggle's focal point throughout, in the political gambling process,the international capital principle carries out the human rights achievement its peaceful evolution the acrobatics,this is unscientific.Therefore,we explain the Marxism human rights view,enables each other's values to achieve the historical diligently unification,strives for a more 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关键词:人权人权外交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Keyword:Human rights human rights diplomacy Marxism human rights view
作者简介:刘雯君(1986-),女,江苏无锡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A8【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06-0048-01
1.1人权观的历史考察
“人权”起源于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首先提出来的关于人类天生一律平等的人文主义主张,后经由经格劳修斯、斯宾诺莎、洛克、卢梭、杰佛逊和潘恩等发展,开始逐渐丰满。
人权本是属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范畴的一个伦理概念,所表达的是一种伦理价值。其实,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观念,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
这种伦理价值如今被某些西方学者纳入所谓“普世价值”(在哲学上,普世价值指把一些有限的,所有人类都认同的观念集合在一起。代词。“民主,自由,法制,人权”的另一种说法[2])范畴,成为了当下所说的“人权外交”“人权高于主权论”的理论源泉。但是我们该如何看待此理论?
1.2资产阶级人权本质的局限性
随着私有制的出现,每个人取得了独立平等的主体地位。但是另一方面,没有“产品”的无产阶级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各种自由、平等的权利.资产阶级在享有资本贸易自由、发展自由等自由的同时,无产阶级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资本的遮盖下,资产阶级人权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其本质相悖。
首先,资本主义的人权是特属于资产阶级的。在私有制的基础上,资产阶级所建立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政治及经济关系,但是这只是在富人和穷人不平等的前提下的平等,“简直就是把不平等叫做平等”[3]。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的本质即社会关系的总和,而这种“不同于公民权的所谓人权无非是市民社会的成员的权利,即脱离了人的本质和共同体的利己主义的人的权利[4]。”
其次,资本主义的人权过于理想化。从理论的角度来看,人生而平等、自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权利且天赋人权;但从实践的角度来看,平等、自由、被限定为是资产阶级的特权,真正能否做到是有待商榷的。
总之,资产阶级的人权只是少数资产阶级的阶级特权,是资产阶级的所有权,是资本和金钱的特权,虽然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财富的增加,其表象会有所改善但其本质是无法改变的。
1.3马克思主义人权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所谓人权,哲学上一般规定为对已存在的有关人的种种权利的抽象概括,是个人作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5]。
世界上除了个别在其主权归属上尚存争议的地区以外,每一
个地方的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主权国家中的。人权也就很自然的被引入了政治;从伦理的角度出发,用人权来要求他国做出改善、妥协是否真的合情合理呢?
1.4“人权外交”的马克思主义思考
人权外交的中心思想是,以人权作为美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将对别国人权状况的判断作为是否与其维持良好关系的重要标准,并尽力向别国推行美国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政治制度。其实质是借口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人权高于主权论”不过是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进行“名正言顺”的政治干预和主权侵犯的工具。
西方国家在国际政治中加入了“人权”的概念,将人权作为世界各国均应遵守的普遍的规定之一,通过制定出符合自己国家利益的条款,并以本国人为出发点提出“人权高于主权论”。这显然是对他国主权极不尊重的。事实上,当今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确实是把自己国家的主权看得低于人权的。西方政治家不过是打着尊重人权的幌子来达到其政治目的,实现其经济利益罢了[6]。
当然,对某些西方的“人权”价值观的不认同并不代表完全的排斥和否定。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它将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专利,必然也应当成为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普遍享有的权利。
撇去政治上的博弈、斗争、胜负,在摩擦与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人权与主权的历史性的统一,达成彼此共同认可的历史性的“普世价值”,也惟有如此,中西方之间和谐的国际关系才是可以设想的。但当前条件并不成熟。而我们努力的方向,就是使彼此的价值观达到历史性的统一,争取更为和平的国际环境。
参考文献:
[1]孟轲.《孟子全书》[M].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9
[2]周书俊.正确理解和把握普世价值及其实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P7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P647-648
[4]科斯塔斯·杜兹纳(美).人权的终结[M].郭春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P17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P54
[6]刘玉生周世兴.《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的两个基本方法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P16
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