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恋调查报告样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立友美术职业学校早恋现象调查研究

调查人员:

张旭梅、熊莹、熊雅琪、胡茹叶、左思甜、袁赵洪、李昌利、张勇、向碧宵、程小飞、周力、林庆昌

分工情况:

相关文献收集: 向碧宵、周力;

整理前人研究成果: 林庆昌、程小飞;

问卷设计: 张勇;

问卷调查: 张旭梅;

问卷统计及分析: 熊莹、胡茹叶、左思甜、袁赵洪;

资料整理汇总: 李昌利、熊雅琪

研究时间:

.04 ——.06

摘要:

进入二十一世纪, 中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空前的改进, 青少年在生长发育期营养充分, 许多高中生的生理日渐早熟, 但心理却尚未成熟, 加上社会的不良导向, 使高中生早恋现象层出不穷, 严重影响着她们的身心协调健康成长, 为此高中生早恋的教育渐渐地成为了中学教育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专业研究者对海南立友美术职业学校的100 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汇总, 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早恋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可是, 高中生

的人生观, 事业观和恋爱观都还未成熟, 早恋的爱情水平发展也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 还未能做好准备去面对恋爱后随之而来的对自身的学业与情感的危害。由此可见, 高中生迫切需要加强对早恋教育的引导, 另外, 就关于如何开展高中生早恋教育, 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中生; 早恋; 青春期教育

[ 研究背景]

近年来, 中学生早恋现象己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并呈现出低龄化和公开化趋势。学生之间对于早恋现象早已司空见惯, 无论是街头还是校园, 无论是河边还是树下, 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中学生举止亲昵行为大胆, 不但” 老公老婆” 信口拈来, 更有甚者拥抱亲吻爱抚, 早已不见中学生该有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学生是祖国的栋梁, 是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和顶梁柱, 而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重要阶段, 处于生理、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 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倘若中学生早恋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处理和疏导, 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 有的甚至会使学生产生过激行为,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系统的正常运转, 更有可能牵系着祖国未来的发展命脉。鉴于此, 中学生早恋现象己越来越多地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

[ 文献综述]

从古至今, 中国人民都谈性色变, 正如中国著名医学家吴阶平所说”中国历史上并不缺乏性教育, 但那是一种封建的、有害的性教育, 依靠性封锁、性压抑的各种观念和规范来限制人们的欲望”。早在

1980 年, 中国就开始对中学生早恋现象进行了研究, 对早恋的教育也统称为青春期性教育。周总理很重视青春期的性教育, 先后在1954年、1963 年及1976年, 三次提出要对青少年进行性卫生知识教育, 让青少年学会用科学知识保证她们健康成长。事与愿违, 社会的封闭和传统封建观念使我们的青春期性教育停滞不前。改革开放后, 教育部和卫生部才开始联合印发《中小学生卫生工作的暂行规定》, 这是中国第一次以强制的方式, 明确提出”要加强青春期卫生教育” 。改革开放后的第二年, 《人口教育》课程在高中开始了。根据中国国情和当时初中生特点, 姚佩宽等人编写了的《青春期教育》及《青春期常识读本》。1988 年, 国家教委和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颁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次年起, 国家教委先后多次召开了全国青少年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1991 年, 国家教委决定在中学全面开展青春期教育; 1993 年起, 首都师范大学在全校开设了”性健康教育”的公

选课, 从1996 年起又开设了学制二年半的性健康教育辅修专业, 有效地解决中国中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师资短缺的问题; , 各种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卡通读本出版。直到20世纪90 年代, 早恋才真正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如郑日昌著的《班主任工作创新》, 王玲、刘学兰主编的, 心理咨询》, 刘华山编著的《学校心理辅导》等书中都谈及早恋, 包括早恋的定义和表现、与早恋学生谈话的技巧等问题, 之后, 类似的著作就越来越多, 早恋研究的对象也越来越低龄化, 教育阵地也越来越从学校延伸到家庭和社会教育, 教育方式也由原来的道德说教变为案例分析, 如彭剑飞等编著的《班主任心育艺术》, 郭斯萍编写的

《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钱安在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青春期教育基础》, 商继宗出版的《重返伊甸园——中外性教育漫谈》; 还有岳珍于主编的《青少年心理医生》; 孙云晓和张引墨出版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 王稚晖等于编著的《青春期必读》等等。但就总体而言, 当前中国的早恋教育研究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 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系统尚未形成, 教育效果不明显, 很多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地研究与实践。

[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 辅以文献法、经验总结法和访谈法进行研究, 在整个过程操作中, 最先设计调查问卷, 接着有针对性地进行问卷调查, 然后收集问卷, 整理数据, 统计、分析数据, 最后根据调查统计的结果, 总结及归纳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1. 文献资料法

经过上网查阅、收集和整理国内外关于青春期早恋教育研究的文献资料, 了解了当前的研究现状, 并进一步充实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 访谈法

先编写访谈提纲, 经过对学校一线教师、班主任、德育领导等进行访谈, 就本研究涉及的有关问题请教一线教师和教育专家, 以保证本研究的可靠性、适用性和可行性。

3. 问卷调查法

结合文献资料和一线教学实践, 在调查问卷的编制中, 大部分参考前人的问卷问题作为设计基础, 同时增加部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 编制了一共有28 道封闭式问题的调查问卷。

4. 数据处理

回收问卷, 整理有效问卷后, 将各问卷的原始分输入计算机, 经检查无误后开始统计。

[ 调查对象]

问卷调查的对象是海南立友美术职业学校当前在读的高中生, 调查组随机调查了高一的 3 个班、高二的2个班, 共 5 个班, 各班调查25 人, 调查问卷共125 份。由于高三学生在调查时正逢高考, 未参与本次的问卷调查。

[ 过程与结果]

一、认识”早恋”

1. 早恋的产生

其实早恋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人在一生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所表现出来的一项特有的心理活动,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异性效应。在不考虑影响早恋的其它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我们能够理解为早

恋就是异性效应,但在实际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客观因素因时间、环境的不同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早恋的表现形式,因此早恋又会体现出它的复杂性。(见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