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县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黄铁矿成因矿物学特征研究
李小宁 , 王翠芝 , 包宝同, 巫 伟 霞
( 福州 大学 紫金 矿 业学院 , 福州 3 5 0 1 0 8 )
摘 要: 福 建 紫 金 山金 铜 矿 矿 石 中伴 生 有 大 量 的 黄 铁 矿 。通 过 对 黄 铁 矿 的矿 相 学 、 晶体化 学 、 热电性 、 晶胞 参
数 等 方 面 特 征 的 研究 , 对 本 矿 的 成 因有 了进 一 步 认 识 。矿 相 学 特 征 显 示 , 黄铁 矿 可 分 为 岩浆 热 液 蚀 变 期 、 次 火 山 热 液 矿化 期 、 低温硅化期等三个期次 ; 晶体 化 学 成 分 具 有 富 硫 亏 铁 特 征 ; 三 个 期 次 的 黄 铁 矿 晶 胞 参 数 均 大 于 理 想 值 o . 5 4 1 7 6 n m, 均值为 0 . 5 4 1 9 2 n m; 黄 铁 矿 导 电类 型 以 N 型 为 主 , 是黄铁矿 F e 类 置 同象 程 度 大 于 s所 致 ; 热 电 系 数
显示的成矿温度为 1 2 0 . 8 3 ~3 5 1 . 2 4  ̄ C。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紫 金 山金 铜 矿 黄 铁 矿 成 因 与 岩 浆 热 液 有 密 切 关 系 , 矿 床 成 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
关键词 : 紫金 山金 铜 矿 ; 黄铁矿 ; 热 电性 ; 晶胞 参 数
Ab s t r a c t :Th e o r e s a c c o mp a n y wi t h l a r g e a mo u n t s o f p y r i t e i n Zi j i n s h a n Au — Cu De p o s i t ,Fu j i a n P r o v i n c e .W e
中 图分 类 号 : P 5 7 1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 4 1 7 2 ( 2 0 1 5 ) 0 2 - 0 0 3 6 — 0 6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

或 断 裂发 育处 的 石英 脉 体 中 。矿 体一 般 赋存 在构 造 破碎 带 两侧 ,因矿 区内地 表覆 盖较 严重 ,矿 体 主要 为盲矿 体 ,
景评价[ M】 .北京 :地质出版 社,1 9 9 3 . [ 5 ] 祁思敬 . 广东某锡石一 硫化物矿 床构造 初步研 究[ J 】 .成都地质
o f z i i n i C o u n t y o f G u a n g d o n g P —ai n g Z ENG We n -q i n g
( Th e F i f t h G e o l o g i c a l P r o s p e c t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f r o m He n a n P r o v i n c i a l B u r e a u o f Ge o — e x p l 0 r a t i o n a n d Mi n e r a l
碎 带 内或 断裂发 育处的石 英脉体 中 。 本次勘查 工作仅对区 内锡 山寨矿段 、大旗 山矿段进行 了 化 ,固结程 度较好 。 系统评价 ,部分主矿体往深部 等均未进行封边控制 。对主要
矿体沿 倾斜 方向均未能控 制 ,深部 仍有较好 的找矿远景 。 综 上所 述 ,该 区显示 了 良好 的成 矿信 息 ,通 过进 一步
De v e l o p me n t ,Xu c ha n g 4 6 1 0 0 0,C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T h e r o c k s o f D a q i Hi l l t i n p o l y - me t a l l i c d e p o s i t a r e ma i n l y J i n j i f o r ma t i o n o f J u r a s  ̄ c .T h e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摘要]通过对矿床所处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特征、矿石成分、矿床成因等多方面分析,阐述矿床的成矿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为矿床的外围找矿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字]锡矿床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找矿方向1区域地质背景本区位于莲花山新华夏构造带的北西侧,佛岗——河源纬向构造与五华断裂带反接复合部位的南缘,属五华断裂带华阳断裂的中段。

1.1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有:上三叠统大顶组(T3d)千枚状页岩;下侏罗统金鸡组(J1j)变质中细粒含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细粒石英砂岩,深灰色千枚状页岩,深灰色千枚状页岩;上侏罗统高基坪群上亚群(J3b)流纹斑岩、流纹质凝灰熔岩、凝灰岩。

1.2构造本区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规模较大的有华阳断裂,该断裂是本区的导矿和容矿构造。

华阳断裂以破碎带型式出现,走向NE30~46°,倾向SE,倾角60~78°。

断裂长度大于20km,带宽0.2~13m,一般宽2~5m,主要充填物为硅、铁质胶结的构造角砾岩及围岩碎屑。

断裂下盘常出现次级小断层,与主断裂成锐角相交构成“入”字形。

该断裂对本区矿液的运移、储存和岩脉的入侵均起着主要的控制作用。

1.3岩浆岩本区岩浆岩分布较广,为燕山旋回第2~3期的花岗岩、花岗闪长岩、次花岗斑岩等。

出露的主要岩浆岩有:龙窝岩体(γδ52(2)):为中细粒角闪石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岩石呈灰色、灰白色,由中长石、微斜纹长石、石英、黑云母及少量角闪石组成。

闪长二长结构。

中坝岩体(γ52(3)):为粗粒黑云母花岗岩,石呈灰色、肉红色,由微斜纹长石、斜长石、石英及黑云母组成。

花岗状结构。

黄牛洞岩体(γ52(3)):为中粒斑状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岩石呈浅灰色、浅肉红色,斑状结构,斑晶为肉红色、灰白色钾长石,基质为石英、长石、黑云母和角闪石。

上牙塘岩体(γ52(3)):为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新鲜岩石呈肉红色,由微纹长石、斜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本文主要对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浅析。

在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从区域地质背景、地质构造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分析和地质勘探展望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研究的意义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情况,为未来的矿产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地质构造,矿床成因,地质勘探,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锡多金属矿床是一种重要的金属矿床类型,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重要的地质意义。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是中国南方一处重要的锡多金属矿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成为国内外重要的锡产区之一。

随着矿产资源的日益紧张和利用程度的逐渐加深,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的研究,不仅可以为该矿床的资源评价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类似矿床的勘查和开发提供参考。

深入了解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并进行合理的成因分析,对于探讨该矿床的形成机制、规律性和资源潜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对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通过对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的浅析,探讨该矿床的成因机制及地质演化过程,进一步揭示地质构造对矿床形成的影响,为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1. 系统总结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揭示其特有的地质构造特点;2. 分析矿床成因机制,探讨矿床形成的地质背景和演化历史;3. 探讨矿床的地质勘探前景,为未来相关矿产资源的寻找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为地质学和矿产资源勘探提供新的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促进区域地质研究和资源开发的进步。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这篇文章主要对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进行浅析。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别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分析、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类型分析和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通过对矿床的综合分析,得出了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

最后在结论部分对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对揭示该矿床的成因和开发潜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关键词: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地质构造、岩石类型、矿床成因、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结论、矿床地质特征、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暂时不懂您的问题。

您需要我生成一个包含2000字内容的关于的文章吗?1.2 研究目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进一步了解该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因机制。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矿物组合、地质构造特征、岩石类型以及成因探讨的分析,可以为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通过对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还可以为未来相关矿床的发现和预测提供参考。

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为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和指导。

2. 正文2.1 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是研究一个矿床的重要方面,它包括了矿床的地质背景、矿体分布特征、矿石成分和矿床内部构造等内容。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的地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地质背景:该矿床位于广东省大旗山脉中部,地形复杂,地质构造活动频繁,形成了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2. 矿体分布特征:锡多金属矿床的矿体呈片状、层状或块状分布,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和岩体接触带附近。

矿体的规模和产出量较大,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矿床规模。

3. 矿石成分:矿石主要含有锡、铅、锌、铜等金属元素,其中锡的品位较高,是该矿床的主要开采对象。

广东省紫金县凤安镇锡多金属矿五角楼区段找矿前景浅析

广东省紫金县凤安镇锡多金属矿五角楼区段找矿前景浅析

广东省紫金县凤安镇锡多金属矿五角楼区段找矿前景浅析基于鸡笼山老矿山外围找矿前景勘查,发现五角楼区段档耙岭老采场有一含金硅化褐铁矿化破碎带。

经拣块样化学分析、刻槽取样分析、化探异常分析,均证实有一定金矿化存在。

在档耙岭至五显排一带含金硅化褐铁矿化破碎带,地表褐铁矿化破碎带延长近1km,宽约5-10m不等,标签:含金硅化褐铁矿化破碎带找矿前景构造角砾岩1引言本区处于南北向汤坑断裂地段,利山——宝山嶂东西构造带与紫金——博罗北东向断裂带交接复合部位的南东侧,属武夷成矿带的南西端,是广东省主要的成矿带之一[1]。

区内主要为侏罗系下统蓝塘群地层,自下而上为银瓶山组、上龙水组、长埔组、吉水门组、青坑村组,其次为下三叠系艮口群地层。

在该区段经拣块样化学分析、刻槽取样分析,均证实有一定金矿化存在。

在档耙岭至五显排一带含金硅化褐铁矿化破碎带,2矿区地质概况2.1地层本区段主要出露的岩层有下石炭到上泥盆统的帽子峰组(D3C1m),上三叠的艮口群(T3G),上三叠到下侏罗统的蓝塘群銀瓶山组(T3J1y)、上龙水组(J1s1),第四系(Q)[1]。

含金硅化褐铁矿化破碎带为为艮口群地层,位于本区段的西部,本群不分组,主要为泥岩和页岩为主、夹粉砂岩、砂岩,局部夹大理岩透镜体。

与上覆地层银瓶山组整合接触。

2.2构造汤坑断裂:2.3化探异常化探异常分析结果显示金矿化赋存于构造破碎带内,与构造破碎带具有一定关系。

3矿区矿产评述槽探工程连续刻槽取样,都反映Au、Ag有一定的矿化,综合上述结果,五角楼含Au破碎带,岩矿鉴定已发现自然金,刻槽取样分析Au只有0.1g/t左右,反映破碎带Au有一定程度富集,但采场两次取样分析Au品位差别太大,说明Au的分布极不均匀。

化探异常浓集带特征与破碎带吻合很好,反映浓集带异常元素来源于破碎带。

因此五角楼含Au破碎带具有一定的找Au矿远景。

4矿区找矿方向五角楼区段开展化探土壤测量,都圈出了档耙岭构造破碎带浓集带。

广东省紫金县某稀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广东省紫金县某稀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根 据对 3个 原岩 稀 土 配分 样 品进 行 了稀 土元 素 标 准化 铕高钇 轻稀 土 。
处理 。矿 区矿 石 的稀 土 元 素具 有轻 稀 土 富集 、Eu负 异 常 中
矿 石 中稀 土元 素赋 存状 态 主要 呈 离子 相 ,具 可交 换 性
等 ,总体为右倾平缓型的特征。
吸 附态 ,吸 附于 粘 土 矿物 的 表 面或 颗 粒 间 。各 矿体 离 子 相
部鸳
基 础 地 质 2018年 第三 期
远远 大 于全 省 ,钇 配分 含 量大 于全 省 ,铕配 分含 量 略小 于全 平 均 0.115% ,离 子相 (REO)0.020~0.356%,平均 0.070%,主
省 。
要 以轻稀 土 (轻稀 土 +中稀 土 配分 >50%)为主 ,总体上 属 贫
2.1 矿 区 地 层
均 380ppm,略高于广东省燕 山三期侵入岩的稀土元素丰度
矿 区 内地 层 主要 为三 叠 系上 统 大顶 组 (T3d)、侏 罗 系下 (327.63ppm)。从 原岩 的稀 土配 分来 看 ,矿 区 的重稀 土 配分
样品编号
平 均值 南岭 花岗岩
备注
Al203 l3.28 13.66
(2)化学 成分
1.2 区域 构 造
矿 区稀 土 矿花 岗岩 化学 成分 组 成见 表 1,表 中化 学 成分
区 域 内的 断裂 构 造 有 北 东 东 向 、北 北 东 向 、北 北 西 向 、 与南岭花 岗岩的化学成分平均值相 比,除 Fe:O 、MgO、CaO、
北 西 西 向 、近东 西 向五组 。
12。 一30。 。 铅 直 厚 度 lm~30m,一 般 5m~14m,平 均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摘要:在阐述了矿区基本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矿体特征。

笔者认为矿床属岩浆期后热液裂隙充填型钨锡矿床,有钨矿、锡石-硫化物类大脉、细脉和破碎带型三种形态产出。

矿源层中的成矿物质迁移、富集受构造控制。

关键词:钨锡矿地质特征矿体特征矿床成因大旗山1区域地质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区域上位于莲花山断裂带的北侧,佛岗-河源纬向构造的南缘。

出露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J1j)浅变质碎屑岩,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第一次侵入的花岗闪长岩(γδy1)。

构造发育有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其中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着岩体的分布,褶皱构造主要呈现为一系列小型的背斜、向斜,其中褶皱、次级断层为主要的控矿构造。

本区岩浆活动频繁,是成矿热液迁移活动的地区。

2矿区地质特征2.1地层特征矿区位于粤东紫金-博罗深断裂的南东侧,广泛出露晚侏罗世金鸡组(J1j)地层,总体走向NE20~40°,倾向SE,基岩呈不规则带状分布。

岩性主要为深灰-灰黑色含云母粉砂质泥质页岩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黑色碳质页岩,夹灰色粉砂岩;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局部靠近接触带为变质的绢云母千枚岩。

是钨锡矿的主要富矿层位。

2.2构造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不慎发育。

区内断裂构造呈现为构造破碎带或沿破碎带充填的石英脉,按走向分为NE、NW向两组断裂构造,其中NE向断裂是本区钨锡矿控矿和容矿构造。

NE向断裂:该组断裂总体走向为25~45°,长120~650m,倾向SE,倾角一般为50~65°。

NE向断裂是工作区内最主要的控矿、储矿构造,区内的锡、钨、铜、锌矿多是充填在该组构造裂隙或充填在该组构造的次级构造裂隙中。

NW向断裂:该组断裂主要分布于大旗山,总体走向120°,一般长50~100m,倾向SW,倾角60°~75°,沿带劈理发育,构造破碎明显,局部充填有含矿石英脉。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广东省紫金县铁嶂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机制
高凤颖
【期刊名称】《广东地质》
【年(卷),期】2004(019)001
【摘要】阐述了铁嶂锡矿床的地质特征,锡矿体产于水墩向斜的SE翼,地层倾角较陡的细粒变质石英砂岩中,上覆千枚状页岩.结合矿体形态、大小和内外结构特征,将矿体划分为破碎带型、大脉型以及细脉带型3种类型矿体.分析了矿床的成因机制,指出该矿床的形成是多种因素控制的,地层间的静压力差及岩石的脆塑物理性质是含矿热液流动富集的主要条件,认为该热液矿床的形成机制受地层产状及岩石脆塑性制约.同时铁嶂锡矿床外围仍有寻找该类型锡矿的前景.
【总页数】8页(P22-29)
【作者】高凤颖
【作者单位】广东省地质勘查局756地质大队,惠东,516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5
【相关文献】
1.广东龙川县金石嶂铁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探讨 [J], 段昌盛;陈蒙
2.广东金石嶂银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矿床成因初探 [J], 孙宁;罗卫;魏红军;段建良;黄燕涛
3.广东省紫金县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 [J], 孔龙玺;郭杨豪;曹昱
4.广东省紫金县某稀土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J], 邓晋
5.广东省紫金县公村嶂铅锌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J], 陈洪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锡多金属矿床矿石质量及找矿方向

广东省紫金县风门坳锡多金属矿床矿石质量及找矿方向

砾内的锡矿石则与火山岩相及火山机构关系较为密切,沿裂 隙充填,呈脉状产出,矿石矿物以锡石、方铅矿、闪锌矿为 主,赤铁矿化、褐铁矿化强烈。 2.2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为 :①自形柱状、粒状结构,基本为锡石 矿物,未见与其它矿物穿插。②他形粒状结构,主要为锡石、 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蓝辉铜矿、铜蓝,其中方铅矿与闪 锌矿共生,黄铜矿乳滴状固溶体分离形成于其中,或见边缘 被蓝辉铜矿、铜蓝交代 ;黄铜矿局部见形成于黄铁矿周围, 交代黄铁矿形成 ;蓝辉铜矿与铜蓝共生。
图 1 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的结构与构造
收稿日期 :2019-05 作者简介 :陈洪仁,男,生于 1987 年,湖南郴州人,硕士研究生,工程师, 研究方向 :矿产地质勘查、旅游地质等。
2.3 矿石化学组成 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云英岩型矿石主要有用元素为 Sn,
伴生 Rb、W、Se,Pb、Zn 含量亦偏高,此外 Si 含量非常高,
2019年 5月上 世界有色金属 71
P 找矿技术 rospecting technology
达 26.56% ;赋存于蚀变火山角砾岩的矿石主要有用元素为 Sn,伴生 Bi、As(有害元素),Zn、Sb、Pb、Cu 含量亦偏高, 此外 Fe 含量非常高,达 31.68%。 2.4 矿物特征
金属矿物主要包括 :①锡石 :呈它形粒状、自形柱状、 粒状,不均匀沿晶隙分布,大小 0.02mm~0.12mm,部分 被包裹于褐铁矿中。②闪锌矿 :呈他形粒状或集合体状, 大小 0.05mm~3.20mm,共生方铅矿,黄铜矿乳滴状固溶 体分离形成于其中,裂隙中形成蓝辉铜矿。③方铅矿 :呈 他形粒状,大小 0.02mm~0.65mm,呈稀疏浸染状,和闪 锌 矿 共 生,局 部 边 缘 被 蓝 辉 铜 矿、铜 蓝 交 代。④ 黄 铜 矿 : 呈他形粒状,大小 0.02mm~0.12mm,乳滴状固溶体分离 形成于闪锌矿中,局部见形成于黄铁矿周围,交代黄铁矿。 ⑤蓝辉铜矿 :他形粒状或集合体状,沿闪锌矿裂隙或方铅 矿边缘交代形成。⑥铜蓝 :他形粒状或集合体状,交代方 铅矿形成,和蓝辉铜矿共生。⑦黄铁矿 :呈半自形或自形 粒状,大小 0.02mm~0.12mm,零星分布,部分被闪锌矿、 黄铜矿交代残余。⑧赤铁矿 :半自形板片状或他形粒状, 长径大小 0.02mm~0.10mm,呈浸染状,分布于褐铁矿中 央 ,为 交 代 磁 铁 矿 而 形 成 ,部 分 已 氧 化 成 褐 铁 矿 。⑨ 褐 铁 矿 :大部分褐铁矿呈集合体状 ;部分为磁铁矿氧化形成, 少 量 为 交 代 其 他 金 属 矿 物 而 形 成 ,呈 假 象 结 构 ,为 半 自 形 或他形粒状,大小 0.03mm~0.15mm。⑩磁铁矿 :他形粒 状,大小 0.05mm~0.15mm,局部边缘或裂隙被赤铁矿交 代。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

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浅析摘要:矿区位于广东省紫金县南部,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依据矿体产状及其矿体形态的区别本区分为锡山寨矿段和大旗山矿段,锡山寨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大旗山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薄脉状、零星细脉状,矿床类型为锡石硅酸盐脉锡矿。

金属矿物为锡石、黑钨矿、毒砂、闪锌矿、磁黄铁矿、黄铁矿、黄铜矿等。

关键词:矿体锡石脉状赋矿据当地群众了解,广东紫金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最早发现于1917年,p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J1ja):矿区覆盖严重,基岩露头较差。

基岩主要出露在矿区中部、西南部、西部,地层产状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一般40°~60°,呈孤立团块状或不规则带状分布于沟谷两侧或山坡上。

岩性组合从下到上(从西北到东南)主要有:深灰—灰黑色含云母粉砂质泥质页岩夹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黑色碳质页岩,夹灰色粉砂岩;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紫红、灰紫、土黄色泥质页岩及灰白、灰色中粒、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合砂页岩互层;紫红色页岩夹紫红色含云母粉砂岩、砂岩;中粒长石石英砂岩。

其中锡多金属矿带主要与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有关。

第四系冲洪积层(Q):主要分布于河流或沟谷两侧,主要由砂、砾石、粘土等冲洪积物组成。

2 矿体特征区内断裂构造发育,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依据矿体产状及其矿体形态的区别本区分为锡山寨矿段和大旗山矿段,锡山寨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大旗山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薄脉状、零星细脉状,矿床类型为锡石硅酸盐脉锡矿。

锡山寨矿段:矿体主要表现为含锡硅酸盐矿脉沿构造破碎带充填,含矿破碎带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顶底板围岩为石英细砂岩。

矿体以脉状为主,走向主要有北北东向、近东西向、北东向,倾向南东、南南东,倾角一般50~70°。

矿体厚度一般1.0~1.5m。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郝秀云 刘文达 王 静 徐 辛(吉林省地质科技情报研究所)=摘要> 紫金山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我国发现的大型金铜矿床。

该矿床成矿与地层关系不大,主要受多期次复合岩体、火山-次火山岩体和隐爆角砾岩控制,围岩蚀变和矿化具多期次的叠加特点。

矿床就位于统一的构造空间内,属岩浆期后热液成因(为主)矿床。

关键词 紫金山 金铜矿床 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 P618151福建省上杭紫金山金铜矿床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东南沿海找到的大型金铜矿床。

它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对今后找矿和研究内生贵金属和有色金属矿床,都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笔者根据对该矿床实地考察的结果和收集的资料,将主要的成矿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阐述如下。

1 成矿地质背景紫金山金铜矿床,位于华南亚板块、华南)东海块体内,受区域长期活动的云霄)上杭深大断裂带与宣和复式背斜的交汇部位控制。

矿床南邻中生代火山盆地,西北为上古生代拗陷,矿体赋存于燕山期多期次侵位的复式花岗岩体和隐爆角砾岩体内。

矿床下伏为构成复背斜轴部和翼部的寒武系林田群、下震旦系楼子坝群、泥盆系上统、石炭-二叠系等一套浅海相沉积变质碎屑岩系;上覆白垩系上统陆相盆地沉积的紫色砂砾岩层。

出露于矿床南、东部的白垩系下统陆相火山喷发熔岩和碎屑岩系,与矿床形成同期不同阶段的产物。

燕山构造岩浆期,本区强烈活化,早期有花岗岩基、岩株和岩瘤沿同一构造空间多次侵位,形成复式花岗岩体;晚期沿上述构造空间,又有多次的中酸性、酸性超浅成和次火山岩株、岩枝、岩颈、岩脉等侵入于复式花岗岩体内。

矿床就是伴随这一构造岩浆活动期,经过多期次矿化和叠加-改造-叠加而形成的。

2 矿床地质特征211 地层下震旦系楼子坝群变细砂岩和寒武系林田群千枚岩变质砂岩构成宣和复背斜轴部,其两翼分别为收稿日期 1998-11-25郝秀云 长春市南昌路2号 130061泥盆系上统石英岩和砾岩、石炭-二叠系变质泥岩和粉砂岩,呈NE 向分布,由于岩浆岩的侵入和吞蚀,矿区外围可见,矿区内已不存在。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过渡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过渡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关键词 金铜矿 过渡带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地质意义 福建紫金山
紫金山矿田隶属环太平洋成矿带,地处东南活动大陆边缘内带,是东亚大陆边缘的重要 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东南部重要 的 浅 成 热 液-斑 岩 型 多 金 属 矿 床 矿 集 区。 中 生 代 大 规 模 多 阶 段的构造-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形成了以紫金山特大型金铜矿床为核 心 的浅 成 热 液 -斑岩 型 金铜银钼多金属成矿系统。矿田内典型矿床有:低硫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悦洋银多金属矿 床)、高硫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紫金山金铜矿床) 和 斑 岩 型 铜 钼 矿 床 (罗 卜 岭 铜 钼 矿 床), 此外还有一系列具有成因联系的过渡型铜矿床,如五子骑龙铜矿床、二庙沟铜矿床和龙江亭 铜 矿 床 等[1,2]。
24
福 建 地 质 Geology of Fujian
第 1 期
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过渡带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阮诗昆
(紫 金 矿 业 集 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 上 杭 ,364200)
摘 要 紫金山矿田是东南沿海武夷成矿 带 中 重 要 的 多 金 属 矿 集 区, 是 与 中 生 代 构 造-岩 浆 活动有成因联系的多金属矿产地。根据对矿田露采区近矿蚀变围岩和金铜矿石的主量元素、微 量元素和稀土元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主量元素特征显示,SiO2、Fe2O3 在矿石和 蚀 变 围 岩中明显富集 ,Al2O3、MnO、MgO、CaO、Na2O、K2O 在 矿 石 和 蚀 变 围 岩 中 的 含 量 明 显 低 于 复式岩体 ,矿石和蚀变围岩中的富集组分 (SiO2、Fe2O3) 不 可 能 来 自 复 式 岩 体, 而 应 该 是 来 自 成矿热液,显示了多期次的蚀变作用与矿化密切相关;稀土元素特征显示,蚀变英安玢岩和矿 石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相似,明显富集轻稀土元素,轻重稀土元素内部分异明显且轻稀土元 素内部分异现象更严重,Eu弱负异常,二者的稀 土 元 素 配 分 模 式 图 也 十 分 相 似,表 明 成 矿 流 体 来源更可能是与英安玢岩同源的岩浆热液;综合研究表明,成矿作用与幔源岩浆的参与有关, 成矿物质可能主要来自幔源岩体,紫金山复式岩体也可能提供了部分成矿物质,说明深部可能 存在斑岩型铜钼矿床。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地处紫金县西南部,属于南岭大别山地区。

该矿区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之一,因其丰富的矿产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受到了国内外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一、地质特征风门坳矿区地质构造状况为南北走向的三峡—巴东—南岭构造带。

地层主要由分布于晚古生代的含石英正长岩的灰岩、頁岩和片岩构成,矿区内主要包括山地、矿山和河谷地貌类型。

地质构造为南北向断裂及背斜状构造,以抗夹硬岩带和逆冲断裂等特征明显。

矿区内主要岩性有硅质、粒晶质和变质角闪岩等多种类型,其中铅锌多金属矿体主要分布在含石英正长岩的灰岩、頁岩和片岩中。

二、矿床类型风门坳矿区主要矿床类型为铅锌多金属矿床,主要包括硫化物矿床和氧化物矿床两种类型。

硫化物矿床以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硫化物矿物为主要矿物组成,矿石矿物化学成分中含铅、锌、硫等元素。

氧化物矿床主要以铅锌氧化矿物为主,其中以菱锌矿、闪锌矿、蓝铜矿和钴银矿等为主要矿石,矿石中还含有一定量的钨、锑、银、铜等有价金属。

三、找矿方向探讨1. 结合地质构造特征,寻找断裂构造带矿区内形成了多条具有断裂活动迹象的构造带,通过对这些构造带的详细测绘和分析,可以找出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和变化规律。

结合矿床形成的地质过程,可以预测出这些断裂构造带对周边岩层矿化作用的影响范围,为找矿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 系统地进行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在矿区内逐步开展矿床勘查和地质调查工作,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矿产资源的详细调查和分析,找出矿体产状、矿体规模和矿床形成规律。

利用现代化的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和地球化学勘查分析技术,优化找矿方向,为后续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3. 积极采用遥感技术进行矿区调查通过遥感影像的处理和解译,可以获取矿区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构造特征。

利用遥感技术对矿区进行多光谱遥感和高光谱遥感的分析,可以找出矿床产出的潜在区域和找矿的方向。

广东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广东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探讨

广东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成矿地质条件探讨矿区位于永梅-惠阳拗陷带、河源断裂与莲花山断裂带之间,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区内主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次级构造为北西向,为内生热液锡多金属矿产为主,岩浆活动频繁。

区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对成矿非常有利,该区域为内生热液锡多金属矿产为主的成矿远景区,岩体的外接触带是本区锡多金属矿形成最有利的部位。

标签:锡多金属热液构造矿体1概况矿区位于广东省紫金县南东方向,位于永梅-惠阳拗陷带、河源断裂与莲花山断裂带之间。

区域所处的地质构造环境对成矿非常有利,与岩浆岩有关的内生热液矿产较为常见,多分布于与北东向构造有关的次级构造破碎带中。

主要矿产有锡矿、钨矿、钼矿等,属高中温热液多金属成矿远景区(见图1)。

矿区由于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区域断裂发育,岩浆活动频繁,主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次级构造为北西向,该区域为内生热液锡多金属矿产为主的成矿远景区,岩体的外接触带是本区锡多金属矿形成最有利的部位。

2地层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地层及第四系冲洪积层。

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覆盖严重,基岩露头较差。

地层产状总体走向为北东向,倾向南东,倾角一般40~60°,呈孤立团块状或不规则带状分布于沟谷两侧或山坡上。

锡多金属矿带主要与灰色中粒含云母长石石英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质页岩有关。

第四系冲洪积层分布面积较广,洪积物主要分布在山顶及垄岗之上,以棕红色粘土为主少量巨砾;冲洪积物分布于河流或沟谷两侧,主要由砂、砾石、粘土等组成。

3构造区域构造线总体以NE~SW向展布,其间发育小型背向斜褶皱。

矿区内构造以断裂构造为主,区内断裂构造主要表现为构造破碎带或沿破碎带充填的石英脉,按方向分主要有NE、NW、SN向三组断裂构造,其中NE向断裂是本区锡多金属矿控矿和容矿构造,区内的锡、钨、铜、锌矿的形成多沿该组构造上升或充填在该组构造的次级构造裂隙中;NW向断裂主要分布在大旗山一带,构造破碎明显,局部充填有含矿石英脉;区内大旗山一带部分矿体为受SN向断裂控制成矿。

广东省紫金县文官坪锡矿床成因分析

广东省紫金县文官坪锡矿床成因分析

广东省紫金县文官坪锡矿床成因分析摘要:文官坪锡矿床产于径尾岩体的外接触带,主要沿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和一组东西向裂隙充填交代成矿。

本文通过对矿化特征、成矿条件、成矿阶段等进行分析,认为文官坪锡矿床属高—中温热液充填叠加成因。

关键词:锡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条件;矿床成因;文官坪;1区域地质背景概况文官坪锡矿区位于佛岗—丰良纬向构造带南缘及紫金—博罗新华夏断裂北西侧的复合部位。

区域地层出露比较简单,除第四系堆积层外,南部广泛分布上侏罗统高基坪群,中部是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东部出露上三叠统,南西侧分布第三系丹霞红色岩层,形成区内地层由北东向南西,自老至新的层序展布。

区内构造活动和火山活动强烈,形成以南北、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的构造框架。

2矿区地质特征2.1 地层矿区出露地层比较简单,主要有下侏罗统金鸡组第二岩性段和上侏罗统高基坪群。

下侏罗统金鸡组第二岩性段是一套浅变质含炭质砂、泥质岩性组合(见图1)。

上侏罗统高基坪群按岩性,岩石结构的不同和火山喷发的先后,划分成二个岩性段:第一岩性段为一套以含火山角砾为主体的火山岩层;第二岩性段是一套以火山凝灰岩为主体的火山喷溢岩层。

2.2 构造矿区内构造以断裂为主,褶皱构造相对不发育。

(1)褶皱大岭岗顶背斜见于矿区北西部大岭岗一带,由金鸡组第二岩性段组成,背斜轴呈南北向,向南倾伏,东西两翼不对称,东翼地层倾角30°~40°,西翼地层倾角为50°~65°,构成西陡东缓之斜歪褶皱。

除大岭岗顶背斜外,矿区中部尚见有轴向近东西向的小型褶皱。

(2)断裂[ 作者简介:李静华(1986—)女,助理工程师,2009年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

]本区断裂构造较为发育,按构造的展布方向划分为东西向,南北向,北西向和北东向四组。

东西向组断裂主要包括F2和F8,F2分布于河排至蚕村下,延长达600多米,断层主要倾向北,倾角83°,与本区矿化有关。

F8分布于矿区北侧,长120米,近东西走向,倾向北。

紫金山矿区XI号矿带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法探讨

紫金山矿区XI号矿带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法探讨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24期 83紫金山矿区XI 号矿带地质特征及深部找矿方法探讨郑正华紫金山金铜矿,福建 龙岩 364200摘要:紫金山铜矿床为大型的高硫型浅成中低温热液矿床,目前大多学者只能从“紫金山式”矿床成矿模式来分析深部成矿的可能性,而不能预测成矿靶区,也未对深部找矿的方法进行过探讨,本文通过分析紫金山矿区XI 号矿带地质特征,结合前人的分析成果,探讨紫金山矿床深部找矿方法。

关键词:紫金山;地质特征;成矿模式;深部找矿 中图分类号:P618.51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5810(2015)24-0083-021 前言闽西地质大队早年施工的ZK1117远景孔在紫金山深部发现厚大、高品位铜矿(实际见矿位置在11线与7线之间),该矿体位于西北矿段西南部(0)号矿带下盘,命名为Ⅺ矿带。

由于该矿带埋藏深度大,地表钻孔施工难度大,因此矿体控制程度低。

随着紫金山金铜矿开发建设,紫金山地测部门对XI 号矿带开展了系统的详查工作,在520和330中段施工坑内钻24个,累计进尺达17388.66米,有效的控制了该矿带。

本文通过对紫金山矿区XI 号矿带的分析,结合前人的地质成果,进一步完善紫金山矿床的成矿规律,提出紫金山深部铜矿体找矿的方法。

2 前人工作成果紫金山铜矿地质工作始于1960年,50多年来,围绕紫金山的地质勘查工作一直没有间断,经历了踏勘、普查、详查和勘探,闽西地质大队于1993年3月~1994年8月对该西北矿段360m 标高以上地段投入勘探,1995年8月提交《福建省上杭县紫金山铜金矿区西北矿段铜矿勘探报告》,批准表内B+C+D 级矿石储量5865.14万吨,铜金属储量63.65万吨。

为了更好地开发铜矿资源,紫金矿业积极进行生产工艺的研究。

根据对铜矿石新工艺研究和试验成果,为了扩大开采规模和充分利用铜矿资源和编制矿山规划,确定采用新指标对铜矿进行补充储量计算。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位于中国贵州省紫金县境内,是该地区重要的矿产资源之一。

本文将就该矿区的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进行探讨。

一、地质特征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构造复杂,主要由太古代花岗岩、长石闪长岩、斑岩、变质岩以及中生代花岗闪长玢岩等岩性构成。

其中多金属矿床主要由硫化锌矿、硫化铅矿和硫化铜矿组成。

矿区内还存在着大量的辉石岩浆岩和石英脉,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地质条件。

矿区内存在着多种构造形态的矿体,包括节理状、层状、脉状、包体状以及隐晶状等。

这些矿体的形态多样性为矿区的勘查和开采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矿区内还有大量的构造变形、褶皱、断裂以及滑脱等地质构造现象,这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地质背景。

二、找矿方向探讨1. 依托地质条件矿区内的多金属矿床主要由硫化锌矿、硫化铅矿和硫化铜矿组成,这些矿物在地质构造比较活跃的地层和构造带中较为集中。

在勘查过程中,可以依据这些地质条件去选择有利的找矿点,提高找矿的成功率。

2. 强化地球物理勘查矿区内存在着大量的地质构造和矿体形态,这些矿体在地下会有一定程度的物理特征表现,如电性、磁性、密度等。

可以采用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如电磁法、磁法、重力法等,来寻找矿床的地质特征,为矿床的勘查提供重要的依据。

3. 善于利用遥感技术矿区内的地质构造复杂多样,但这些地质构造在地表和地形上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特征。

可以善于利用遥感技术,如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来对矿区进行地形地貌的综合分析,寻找矿床的地质线索,指导矿床的勘查和评价工作。

4. 重视地质化探通过地球化学勘查,收集和分析矿区内地表和地下的地质化学信息,对矿床的成因、富集规律、成矿特征等进行系统研究,找出有利的找矿点,提高勘查的效率和成功率。

紫金县风门坳铅锌多金属矿区地质特征复杂多样,为矿床的勘查和开采提供了丰富的地质背景。

在找矿方向探讨中,可以依托地质条件,强化地球物理勘查,善于利用遥感技术,重视地质化探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提高找矿的成功率。

福建省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与研究_高天钧

福建省紫金山大型铜金矿床的发现与研究_高天钧
,
,
一 个大型铜矿的存在 从此

,
勘查工 作就从以金为主转

32

3 期 总第 2 5


[


;
,

保 护矿产资源
,


为以铜为主的普查评价阶段 在普遍加深钻孔探索铜
矿体空间分布 形态和品位变化的同时 及时组织了对 矿 区岩石 构造 蚀变与矿化 的 研究 研 究表明紫金山

、 。 、
脉型铜矿 下部 花 岗闪长斑岩内 为斑 岩型铜矿 这 样 在找到某一成因类型铜矿后 就可能在其或上或下
地表刻槽样金品位均很低 (最高 0
.

,
59 / t )
,
地表未发现
达工 业 品位 的金矿体
,

在此关键时刻 局集中主要技术骨干 认真分析了
矿区的找矿 背景和地 质 条件 ¹ 紫金 山处于 上杭 云
:
,
霄北西 向 成矿带中的区域性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交 汇
部位 中生代陆相火山岩及相应的中 酸性小岩体 岩脉 发育 º岩石的矿化蚀变强 范围 广 具强烈的 硅化 高
上 随即进行钻探验证
,

,
以黄铜 矿为主呈浸染状分布


向构造带控矿重要性 其与北 东向构造带形成的构造 结 是成 矿 的有利部 位 通 过 开展
,

,
且有一 套斑 岩型蚀变的斑岩型铜矿被揭示出来

1
:
10 0 0
化探
。 、
浅成低温 热液型和斑岩型铜矿的相继发现 展示
,
(8 0 km
2
4 ok m ) )及地质填图 (

广东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广东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地质勘探G eological prospecting广东大旗山钨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郭杨豪,刘果果(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五地质勘查院,河南 郑州 450001)摘 要:广东大旗山钨锡多金属矿赋存于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下段地层内,属传统石英脉型钨锡矿。

依据矿体形态、矿体产状等不同,分为断裂破碎带大脉型、断裂破碎带层状型和石英细脉型三种矿体。

这三种矿体的空间分布具分带性,以东北角岩体为中心,自南西向北东依次为断裂破碎带大脉型→断裂破碎带层状型→石英细脉型。

矿体受构造控制明显,北东向断裂是该区锡多金属矿控矿和容矿构造。

关键词:大旗山;钨锡矿;石英脉;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07-0113-3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s of The DaqishanTungsten-tin Deposit,Guangdong ProvinceGUO Yang-hao, LIU Guo-guo(Fifth Institute of Geological Exploration, Henan Bureau of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Zhengzhou 450001,China)Abstract: The Daqishan tungsten-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 traditional quartz vein type tungsten-tin deposit, which located in the lower strata of the Jinji Formation of the Lower Jurassic. According to the ore body shape and occurrence, the ore body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large vein type of fault fracture zone, layered type of fault fracture zone and quartz vein type.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se three ore bodies is zonal, with the northeast corner rock as the center, and from south-west to north-east, the order is: large vein type→ layered type→ quartz vein type. The orebody is obviously controlled by structure, and the NE-trending faults are the ore-controlling and host structures of tin polymetallic deposits in this area.Keywords: Daqishan; tungsten-tin polymetallic deposit; quartz vein; geologic characteristic广东紫金县大旗山锡多金属矿最早发现于20世纪初,从2005年正式进入地质详查工作,但是迄今为止有关该区钨锡矿的研究资料较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间发 育 小 型背 向斜 褶 皱 : T作 内 构造 以断 裂构 造 为主 , 区 内断 裂构 造 主要 表 现 为构 造 破碎 带 或沿 破 碎带 充 填 的
3.矿 床特 征 3.1矿 体 特 征
英 脉 ,按 方 向分 主 要 有 NE、NW 、SN向 组 断 裂构 造 ,其 叶l
" /

主 要 为 薄 脉 状 、零 星 细 脉 状 ,矿 床类 型 为锡 硅 酸 盐 脉 锡
矿 区 内矿 体 未 地 表 …露 ,属 于 隐 伏 矿 床 矿体 主要 嗽
仔在侏 罗系下 统金 鸡组 下 段 (J. )的石英 细粒 砂岩 巾 :
锡 山寨 矿 段 :矿 体 主 要表现 为 含锡 硅 酸 盐 矿 脉 沿构 造
裂发 育 ,岩 浆 活 动 频 繁 ,主 构 造 线 方 向为北 东 向 、次级 构 造 '勾北 西 向 ,区域 地层 主要 为侏 罗 系下 统金 鸡组 ( )浅 变 质 淬屑 岩 ,区域 构 造 主 要 表现 为 北 东 、北 西 向 、东 西 向构造 破 淬带
:囊
: 一
e:) i—
0.5m ~ 2.5m :
大旗 山矿 段 :矿 体 主 要 表现 为 含锡 硅 酸 盐 矿 脉 沿 构造
关 键 词 :大旗 山 ;锡 多金 属 矿床 ;成矿 地 质特 征 ;矿床 成 因
本 人 在充 分 收集 区 内勘 查 成 果 资 料 的 基础 上 ,对 成 矿
T 作 区位 于 北 东 向蕉 梅 火 山 喷 发 带 上 部 (图 2),岩 浆
也质 条 件进 行 了分 析 研 究 ,对 区 内成 矿 地 质 特 征开 展实 地 岩 主要 为燕 山期第 一次侵入 的花 岗闪长岩 ( 6、 ),岩体 的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构造线总体 以NE~SW 向展布 ,其
作者 简介 :陶丽娜(1987~),女 ,汉族 ,山东莱芜人 ,地质 矿产勘查 中级工程 师,主要 从事地质找矿 工作 ..
RESOURCES}029
部鸳 WESTERN RES0URCES


基 础 地 质 !(}19年 第 一期
周查 ,认 为大旗 山锡 多金 属 矿 床是 在 断 裂作用 的 基础上 ,受 外 接 触 带 是本 区锡 多金 属 矿形 成最 有 利 的部 位 。岩 浆 活 动
岩浆 热 液侵 入 和 同岩 蚀 变等 条件 下 形成 的锡 多金 属矿床 。 强 烈 频 繁 。 壳 源 、壳 幔 混 合 源 的 酸性 、基 性 岩 浆 活 动 ,具
1.区域 成矿 地 质背 景
有 锡成 矿 良好 的热 场 和深 部 物质 来 源 的条 件 ,多旋 回 、多期
大 旗 山矿 区位 于永 梅 一惠 阳拗 陷带 、河 源 断裂 与莲 花 次 的构 造 岩浆 活 动 ,对 锡 的 活 化 、迁 移 、富 集创 造 了 良好 的
JJ断裂 带之 间 (图 1)。 由于受 多 次构 造 运动 的影 响 ,区域 断 条 件 。
区 内断 裂构 造 发 育 ,矿 体 受构 造 控 制 叫 ,依据 矿体 产
NE向断裂是本 区锡 多金属矿控矿 和容矿 构造 ?各主要 断 状 及其 矿 体 形 态 的 I x=)jIJ本 区分 为锡 山 寨 矿 段 和大 旗 山矿
裂构造 的特征 如 下 (图 3):
段 ,锡 山寨矿段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 ,大旗山矿段矿体形态
北西向 :⑩ 三 河一 大埔断裂 ;⑩ 丙村一饶 平大断裂 ;⑩ 大龙华一 泥质 页岩 。其 中锡 多金 属 矿带 主要 与灰 色 中粒 含 云母 长 石
登海断裂 ;⑩ 丰顺一 汕头断裂 ;⑩ 罗浮一海 门断裂;⑩ 揭 西一普 宁断 石英砂 岩夹 灰 色一 灰 绿色 泥质 页 岩有关 。
裂;⑥ 黄村一惠 来大断裂 ;⑩ 紫金一连 平大断裂
矿 区 露 地 层 为侏 罗 系下统 金 鸡组 (., )地 层 ,岩性 组
北 东向 :① 恩平一新 丰深断裂带 ;② 河 源深 断裂带 ;③ 莲花 山深
圻裂带 ;④ 紫金 大断裂;⑤ 潮安一 普宁深 断裂带 ;⑥ 汕头一 惠来深 断 合 从 下 到 上 (从 西北 到 东 南 )主要 有 :深灰 一 灰 黑 色含 云 母
裂带 ;⑦ 南澳深 断裂带 ;东西向;⑧ 贵 东一 蕉岭 大断裂带 ;⑨ 佛 冈一 粉 砂 质 泥质 页 岩夹 细 粒 长石 石英 砂 岩 ;黑 色碳 质 页岩 ,夹 灰
}良深断裂带 ;⑩ 高要一 惠来深 断裂带 ;
色粉 砂 岩 ;灰 色 中 粒含 云 母 长 石 石 英 砂 岩 夹 灰色 一 灰 绿 色
喷发董地 喷 甘 鼻蝇
- 、 ^ 玩钒盐蛾 ::= 主 叠轩 慕
二] ★垂砬 口 戚矿 节
£ ) 镀 。 — : ★ 壕
图 2 粤 东 北 地 区 火 山喷 发 带 与 火 山盆 地展 布 图
2.矿 区地 质 概况
图 1 粤 东 北 地 区 深 大 断 裂 略 图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19年第一期基础地质
面部鸳
紫金县大旗山锡多金属矿特征及矿床成 因分析
陶 丽娜 广 东省 核 T业 地质 局二 九二 大 队 河源 5 17001
摘 要 :大旗 山矿 区位 于南岭 成矿 带 南段 与武 夷 成矿 带的 交 汇部位 ,矿床 以 sn为主 ,伴 生W O 、Cu、Zn等 多 金 属 。 本 文根 据近 几年 的找 矿 成 果 ,从 区域 成 矿地 质 背景 入 手 ,研 究 了大旗 山矿床 成矿 地 质特 征 和 矿 体 主要 特 征 …,在 分析 岩 浆岩影 响 和构 造控 矿特 征 的基础上 ,对 矿床 成 因作 了初 步探 讨 。
破 碎 带充 填 ,含矿破 碎 带 地 层走 向基 本一 致 ,顶底 板 同岩
为石 英细 砂 岩 。矿体 以脉 状 为主 ,走 向 主要 有:tLJg东 向 、近 东西 向 、北 东 向 ,倾 向 南 东 、南 南 东 ,倾 角 一 般 50。 ~70。 =
矿体厚度一般 1.0m~1.5m 矿体长度 655~239m,矿体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