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辛亥革命之“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疑探
辛亥革命之“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疑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社会的基本构成有社会物质结构、社会政治结构和社会的观念结构。
二十世纪初期侧重于政治上推翻清政府的辛亥革命,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对“民主共和”的认识先天不足,而且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上层建筑的“民主共和”就成了空中楼阁,“民主共和观念”不可能为时人所接受、理解,更谈不上深入人心。
一、没有相应的经济基础中国农村的自然经济,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起,开始了急剧破坏的过程。
外国资本主义日益深入农村,导致了广大家庭手工业者的破产,太平天国革命浪潮过去后不久,到八十年代土地兼并又加速进行,地主剥削日益加重,使得数千万农民失去了土地;加之连年灾荒,这就把数以千万计的农民驱上饥饿和死亡之路。
在农村,旧的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但并没有出现一个资本主义的前程。
在农民的头上,只不过增添了一把帝国主义剥削的新枷锁。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不但依旧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1904年,清廷曾公开承认:“近年以来,民力已极凋敝……”正是在这种背景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艰难地向前发展着。
据统计:“总计1901 年至1911 年间,新设厂矿达386 家,资本额8﹒8348 亿元,十年间超过前此三十年设立的厂矿、资本额总数二倍以上。
”然而,由于帝国主义的掠夺,使中国民穷财尽、百业萧条。
可见民族工业的基础仍然是十分脆弱:突出表现为资金不足。
不仅使中国的重工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而且轻工业也是规模小、资本有机构成低下,经不起风浪。
二、认识上的不足1.对西方“民主共和”认识肤浅据方维规的考证,在十九世纪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的“democracy”和“republic”这两个概念在汉语译释中并没有严格区分。
换言之,“民主”一词既可能是“democracy”的汉译,但也经常是译自于“republic”,使得讲西方的“民主”时究竟是指“democracy”或“republic”,在许多情况下是很难断定的。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一句深刻的话语,体现了人们对于民主和共和制度的认可和追求。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进行分析和评述。
要深入理解“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我们需要明确民主和共和制度的内涵。
民主是指人民当家作主,通过选举和言论自由来决定社会政治事务的一种政治制度。
共和制度强调的是国家权力的分立和法治精神,以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意味着人们认可并追求这样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人民对权利和自由的尊重,对法治和民主程序的信任,以及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
在当今世界各国,民主共和观念已成为主流价值观,并在不断发展深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民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政府,保障人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共和制度也得到了日益重视,国家在政治体制上不断完善权力制衡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保障国家政权的稳定和民主制度的发展。
在社会文化方面,民主共和观念也不断深化。
人们更加注重和强调平等、自由和法治,民间组织不断壮大,公民社会的参与热情高涨。
在国际关系中,民主共和观念也不断扩散和传播,国际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成为促进民主共和观念深入的有力助力。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些国家在实践民主共和观念时遇到了困难。
选举的公正性和政治的透明度仍然存在争议,一些国家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在社会文化方面,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许多社会现实中的不公正现象依然存在,个人私欲过重,社会公德和责任感不够突出。
在国际关系中,一些国家的民主共和观念输出和传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过于强调本国利益而忽视其他国家的实际需要和情况。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深化民主共和观念。
政府需要加强公共管理和治理水平,提高政治选举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强政府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1. 引言1.1 民主共和观念的定义民主共和观念是指一种政治理念,主张民主与共和相结合,强调人民的权利和自由,倡导平等和法治,追求社会公正与和谐。
民主共和观念强调政府应当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利益,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在这种理念中,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政府的权力是受人民委托的,必须以人民的意愿为依据,实行民主决策和政府责任。
民主共和观念强调政府应当尊重人民的意见和选择,建立起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法治的国家制度,让人民有更多的参与和监督权利,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在当今世界,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是推动国家发展和国际关系的重要基础。
1.2 民主共和观念的重要性民主共和观念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可以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发展。
在一个民主共和的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参与政治决策,保障了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和权力的制衡,有利于避免出现不公正的现象。
民主共和观念有助于提升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和强化,公民将更加关注社会事务,积极参与社会建设和政治管理,有利于推动社会的民主化和进步。
民主共和观念也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在民主共和的框架下,人民的权益得到保障,社会利益得到平衡,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民主共和观念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利益,更在于促进社会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2. 正文2.1 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历史沿革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历史沿革可以追溯至近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开始逐步接触西方民主制度和共和制度,引进了一系列关于民主共和观念的思想和理念。
有人提出“国体论”、“宪政民主”等理念,试图借鉴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推动中国社会向民主化发展。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民主共和观念在中国的历史沿革也逐渐深化。
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逐渐接纳西方的民主价值观念,同时也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发展道路。
民主共和没有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没有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并未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这首先可从民初复辟运动的疯狂中看出。
民国初年, 社会上存在两股复辟势力, 他们分别聚集在袁世凯与溥仪的周围, 极力与民国为敌。
从清末推翻满洲统治的运动风起云涌之际起, 袁世凯的一些亲信就开始鼓动他帝制自为, 这种鼓动时断时续, 直至1915 年袁世凯采行他们建议为止。
袁世凯称帝说明民主观念并未深入到他及其所代表的北洋系的心中。
保皇党、旧官僚、晚清遗老、宗室成员组成的清室复辟派极力拥戴溥仪复辟。
袁世凯复辟集团与清室复辟派虽然拥戴的对象不同, 但他们的活动却遥相呼应, 使得民初民主共和制度备遭蹂躏, 民主观念自难深入人心。
民主观念在辛亥革命时期并未深入人心的表现之二在于政坛混乱, 所谓民主政体——中华民国, 成了一具躯壳。
由于辛亥革命的超前性所导致的中国宪政制度, 实为一早产儿, 在其初生阶段的混乱到了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步。
正如时人所道: “政制虽号称革新, 而固有之行政系统破坏殆尽。
新建者无代兴之实力, 官僚积弊甚于晚清。
”为了防止袁世凯专权,将总统制改为了内阁制,袁世凯为了称帝有屡次践踏《临时约法》。
袁世凯死后,总统和总理的一直在不停地争斗。
总统制与内阁制二者之间本身都属民主制, 并无什么重大差异, 但民初人们对之则意见分歧, 原因只能是基于权力之争。
政党制度混乱,国会议员政治素质低。
西方民主经资产阶级革命派介绍到中国以后, 虽然在知识界赢得了相当的信仰者,一些新型的知识分子对它推崇备至,这些新型知识分子只是在洋务运动后才渐渐形成的,但它对中国绝大多数人特别是下层民众来说, 仍是十分陌生的东西, 人们不仅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恐怕也没有这方面的常识。
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缺乏说服力。
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
当时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只是各色军阀和激进的知识分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了当今世界上广泛认可的一种政治体制和价值观念。
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不仅是一种政治体制的选择,更是一种价值理念的认同。
本文将就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原因、意义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和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原因。
在人类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民主共和体制是一种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权和民主制度的政治体制。
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是民主共和体制可以更好地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实现政治权力的合法行使和制约;二是民主共和体制能够实现政权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减少政治动荡和社会矛盾;三是民主共和体制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提供必要的保障。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民主共和观念才能够得到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意义。
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是实现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障。
在现代社会,民主共和体制已成为了各国政治发展的主流趋势,其深入人心意味着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得到了加强和巩固。
它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在一个民主共和的社会中,人民的权利得到了更好地保障和尊重,不同阶层的利益得到更好地协调和平衡,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它有利于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只有在一个民主共和的社会中,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更好的保障,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够得到更好地推进和实现。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关系的复杂化,民主共和观念将继续在世界范围内深入人心,并对国际政治格局产生重要影响。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共和制度,提高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程度,加强法治建设,推进政治体制的现代化和民主化。
我们还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推动社会的民主化进程,进一步深化民主共和观念在人心中的根植。
【doc】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设计之我见——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观点为例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探究活动设计之我见——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观点为例◆新课程研究◆新课标下高巾历史搽究活动设计之罪见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观点为例◆曹凯摘要:新的教学理念特别重视培养高中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本文以"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观点为例,建议尝试把目前史学界存在争议的问题设汁成历史探究活动.在设计活动时既要重视精选一些史料,同时又要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这种设汁方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和欲望,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词:高中历史探究活动深入人心在学习《辛亥革命》一课时,一位学生对教材提出了质疑:"既然课本上说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那么为什么袁世凯,张勋最后到蒋介石等这些政客都粉墨登场,对专制独裁依依不舍?难道他们缺乏政治头脑,执意无视"人心",逆历史潮流而动,自掘坟墓?"学生的疑问的确有几分道理,如何理解和把握"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难度,难道说辛亥革命就可以把人们心灵深处的深受两千多年封建专制思想打扫一空,而代之以民主共和思想?女日果说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了,那么陈独秀还有什么必要去发动一场新文化运动呢?"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结论看似已经深入人心了,不少论着和教材都肯定了这一说法,例如熊月之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一书中指出:"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观点在高考试题中也有所体现:(1996年上海卷)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答案是(A);(2001年广东河南文综卷)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二千多1O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A使共和思想深入人心B阻滞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答案是(A).然而并非铁板一块,对此观点,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撰文表达了质疑,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苏全有在《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冷思考》一文中指出"民主观念之所以未能在当时深入人心,原因很多,其主要原因是帝制的影响太深了.士绅阶层饱受数千年专制和那些赋予历史实质意义,列举不尽的圣王英雄,帝室功勋,劣主昏君诸般故事的薰陶,所以,其帝制意识并未被新近接触的西方共和模式的知识所取代,只是被压抑下去了.至于一般民众,帝制的声歌,故事根植在他们的文化中,连压仰的情况都不存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而成的皇权心态,辛亥革命并没有革去."';杨鹏程在《"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一文提出这一观点:"辛亥革命首倡民主共和.从此,民主共和观念开始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笔者在后面设计的探究活动里还会列举一些学者对此观点不同的看法.别说目前的有些学者,估汁连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都很难认可这种观点,孙中山说: "在没有革命以前,多数人的观念只知道有民族主义……在那个时候,他们既是不过细研究,所《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以对于民权主义固然不明白,对于民生主义更是莫名其妙.革命成功以后,成立民国,采用共和制度,此时大家的思想,对于何以要成立民国,都是不求甚解.就是到现在,真是心悦诚服实行民权,赞成共和的同志,还是很少."'还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代文学家鲁讯,他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在这一历史背景下,鲁迅创作了《祝福》,《阿Q正传》和《药》等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向我们生动的揭示了辛亥革命脱离农民的局限性,中国农村并没有发生实质的变化,找不到任何民主共和的语言和行动.我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不可能对这些言论或者作品视而不见.对于有争议的问题,作为教材编写者更应该敏锐和及时地把握史学的研究动态,在教材中吸收一些新的史学成果,即使对新的研究成果持反对意见,笔者认为还是不应该把有争论的结论大大方方地作为定论出现在教材中(对于广大的一线教师和学生而言,教材上的结论就是"圣旨",不容置疑,其实教材上有争论的地方并非只有本文提到的这一问题),从而更能体现编者与时俱进,科学求真的精神.对于这种富于争论性的问题,作为编者何不因势利导,设计成探究性的活动交给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呢?笔者建议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该首先列出一些学者或者名人对此问题的观点,然后尽可能从多方面多角度精选出一些材料供学生探究,这种设计方式不仅可以激起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学生的探究活动一般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某种观点或理论,围绕一定的历史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答案,用"再发现"的方式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根据对这一过程的理解,笔者认为在设计探究活动时首先列出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特别是针锋相对的观点,不仅容易造成学生认知冲突,从而焕发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主动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而且给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重要的平台.大科学家牛顿有一句名言:"我之所以比别人站得更高些,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在理解这句话时,不仅仅要看到牛顿的谦逊之处,而且要看到这是研究者能够取得成就的基本规律:前人的成果是研究的基础.'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l期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然后汲取巨人的智慧,最终超越巨人,否则,社会就会止步不—1厶刖.其实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又何尝不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研究呢:既要搜集史料分析史料,同时也要尽量把有关方面研究的成果"一网打尽",在此基础上得出新的认识.然而不知何故我们平时见到的探究性活动缺乏给学生站立的"肩膀",往往让学生根据几段材料去得出对某一问题的认识,请问能否告诉学生,当前史学界已经对这些材料研究到什么地步了,能否让学生借助别人的成果去探究呢?应该说我们选择的材料都有代表性,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如果我们选的材料不典型,出处偏僻,还没有人去研究,甚至很少有人阅读过,那么让一个高中生去探究显然不太合适.其次笔者认为在选择材料时必须改变传统的"一面之词"的做法,要兼顾多种史学观点,尤其是针对正反两种观点,应该多提供一些矛盾和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具体生动的材料去思考,去感悟,去接受或者去质疑这些观点,甚至允许得出新的看法.就目前而言,探究活动的设计者多半用"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种理念去挑选符合"答案"的几段材料,表面上看起来学生可以无拘无束的思考,但到头来还是逃不出课本结论的手掌心(目前新课标下的高中四套教材依然充斥着大量的结论),创新从何谈起?用一两段孤立的材料企图让学生得出对某一个历史问题的正确认识,这不仅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历史探究,不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将起到消极的影响.长此以往,学生探究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减弱甚至丧失.没有材料无从探究,但是没有充足的材料,同样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当然试图要查找到所有与探究问题有关的材料也是幻想, 只能是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多的去搜集去占有材料.材料的选择应灵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积累,家庭和当地实际状况(如图书馆,博物馆,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灵活处理.学生探究历史的主要目的是学会判断史料,分析史料,获得一种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不可能像学术研究那样,强调第一手史料,一些史家的论着也可以被筛选拿来使用.¨?对于史学界仍有争议的问题设汁成开放性的历史探究活动,会不会超越高中生的接受能力呢?笔者认为这是杞人J陇天了.现在是信息时代,大家得到信息几乎是同步的,并且高中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比初中阶段明显增强.笔者经常和这群孩子在一起聊天,感觉到这群90后的青少年见多识广,思想敏锐,张扬胆大,他们拥有比以前任何时代的同龄人更强的接受能力和更多的批判意识,创新能力.如果能够让他们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过程中了解目前的研究动态,和一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同台共舞",那么他们不仅会感受到历史的活力,而且更能激发他们探究的1人】在要求:看看我们竟然可以和大教授在一起探讨历史问题,多能干啊!同时为了"挑战"权威,他们一定会绞尽脑汁,收集,整理,分析历史资料和寻求理论支持,自然而然地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认真的整理,鉴别材料,加上一定的推理,分析与综合,最终得出结论,从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全程参与学生探究的过程,发挥主导作用,为探究活动营造民主,和凿,开放的氛围.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设疑","小心求证".尤其在学生收集,筛选和运用历史材料这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一环上,必须指导到位.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越俎代庖,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当好学生的"高级助手",适时引导他们思考的方向,逐步培养他们具有科学的探究历史的方法.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强调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建立开放性和探究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改变以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无疑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探究什么?如何探究?如何建立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如何评价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面临诸多中学历史探究活动可有可无的尴尬现状下,'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最后,根据对新课标精神的理解,针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这一观12点,笔者设计一道探究题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辛亥革命之后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还是逐渐深入人心抑或根本没有深入人心,如果你认为所给材料不充足,那么请你去图书馆或者通过网络等等方式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查找到更多的图文材料,从而进一步了解辛亥革命之后的民心走向以及对社会的影响,随时把思考的火花写成一篇小论文,题目自拟,1人J容不限,字数不限,注意"沦从史出,史沦结合".观点介绍:1.毛泽东(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辛亥革命其实并不能说完全失败,辛亥革命有它的胜利,它打倒了直接依赖帝国主义的清朝皇帝,民主共和国观念从此深入人心.辛亥革命以后,谁要再想做皇帝,就做不成了.所以我们说它有伟大的历史意义.2.周恩来(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我国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人们在精神上获得了空前的大解放,为以后革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这是一个伟大的胜利.3.熊月之(复旦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专制殿堂的崩坍,中华民国的成立,民主法令的公布,《临时约法》的颁发,都促使了民主观念深入人心.4.邱捷(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辛亥革命虽然失败,但从此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此后所有复辟帝制的图i某都不能得逞,反动阶级的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这就为日后民主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5.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11年10月lO日的中国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的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6.朱育和(清华大学校长教学顾问,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自晚清以来,袁世凯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1期崇德国式的富国强兵之路,这与孙中山所追求的美,法式的道路截然不同,可以说,袁世凯的胜利是德国派治国思想在中国的胜利,袁世凯能取代孙中山当上总统以至于后来他又胆敢称帝,都与民初国民对这种德国式治国思想比较同情有关.7.高伟(浙江财经学院人文学院讲师):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确实也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民主思潮,但民主共和观念是否深入人心,特别是是否深入了农民之心,却是一个值得再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辛亥革命没有促使也不可能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广大农民之心.8.苏全有(河南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辛亥革命导致民主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观点之所以不实,依据在于民初复辟运动的疯狂,政坛混乱及民众的冷漠三个方面.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传统的影响,还在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民主宣传浮光掠影,急功冒进.注释:(1)《历史必修【I]政治文明历程<第l5课辛亥革命>》,岳麓书社出版,2008年第3版,第62页.笔者所在学校使用的是岳麓版教材,相对应的内容在人教版则表述为: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加上"逐渐"两个字,含义差别很大.不过对此观点,仍有学者提出质疑,如本文提到的朱育和,苏全有等学者. (2)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74页.(3)苏全有:《对辛亥革命影响的冷思考》,《学术论坛》1997年第2期,第97页.(4)杨鹏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历史教学》2001 年第10期,第54页.(5三民主义?民生主义》,《孙中山全集》第9卷,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等编,中华书局l986年4月第1版,第385页.(6)任印录:《历史探究教学研究》,《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7年7月第9卷第4期,第137页.(7)陈志刚:《历史探究教学的特点刍议》,《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2期,'中学历史教学研究)2009年第l期第49页.(8)朱汉国等编:《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走进新课程丛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2006年5月第4次印刷,第9页.(9)刘玉广汤瑞华:《实践中的历史探究活动课》,《中学历史教学》2008年第3期,第l9页. 主要参考文献:1.高伟:《民主共和观念没有深入农民之心——辛亥革命影响再思考》,《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12月(下).2.胡海英侯桂芳:《近十年来辛亥革命研究综述》,《学术月刊》2001年第l0期.3.李重华:《辛亥革命成败新论)),《武汉大学》(人文科学版)2005年5月第58卷第3期.4.马克锋:《辛亥革命与民众动向》,《广东社会科学》2002年第6期.5.邱捷:《孙中山与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年第8期.6.苏全有:《辛亥革命促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了么?》,《安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5月第34卷第3期.7.王虎:《试论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一辛亥革命的影响》,《内蒙古师大》(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月第30卷第5期. 8.严昌洪马敏:{20世纪的辛亥革命史研究》,《历史研究》2000年第3期.9.杨燕华:《中国共产党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及其意义》,《上海党史与党建》2002年4月号. l0.朱育和:《关于辛亥革命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清华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l期第l7卷.1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作者:曹凯广东省肇庆中学高中部)13。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在当今社会,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治制度的核心理念。
民主共和观念的发展和普及离不开历史的造就和人们的共同努力。
今天,我们就来对“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说法进行评析。
我们需要了解民主共和观念的内涵和历史渊源。
民主共和观念是源自古希腊的政治制度,并在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的核心是民主和共和两大要素。
民主是指人民通过选举方式参与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民主制度的实施能够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利益。
共和则是指政权不属于个人或家族,而是属于整个国家的公共利益,共和制度的实行能够平等保障全体公民的政治权利,并防止个人独裁和腐败。
这两者结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民主共和观念的基本内涵。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进程,民主共和观念逐渐被人们所认同和接受。
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了民主共和制度,试图通过选举和公共参与来实现国家政治治理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事实上,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不仅是政治领域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
这种观念已经深刻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成为了世界社会的主流价值。
即使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我们仍然需要对其进行评析,不能盲目乐观。
民主共和观念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一些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发展的差异,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和实践面临诸多阻碍和挑战。
有的国家政治体制僵化,民主制度实施不彻底,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不公现象严重;有的国家社会文化保守,民主共和观念难以被广泛接受,民众对政治缺乏信任和参与意愿。
这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我们需要不断探索符合国情和社会发展的民主共和实践路径,推动民主共和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
民主共和观念的实践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考验。
在一些民主国家,民主制度的运行并不总是良好的,选举过程中存在舞弊和贿选现象,政治决策缺乏民意参与,导致政府的合法性和民众的信任受到质疑。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表明我国社会已经意识到民主制度的重要性。
民主制度是一种政治制度,它体现了国家的主权由人民所有,政权是人民代表自己行使的。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享有言论、出版、宗教信仰、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等权利,可以通过选举、罢免等方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民主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保障人民权利,促进社会公正,增强社会凝聚力,提高国家的治理效能。
民主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上众多国家的选择,也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明我国社会已经认识到共和政体的重要性。
共和政体是一种国家政体,它的特点是国家元首由公民选举产生,维护公民权利,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共和政体的建立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提升国家的民族凝聚力,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共和政体已经成为现代世界政治的主流,是各个国家推进民主发展的重要途径。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明我国社会已经认识到推进民主共和的重要性。
推进民主共和是我国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在当今世界,民主共和已经成为世界政治的主题,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促进经济繁荣的不二选择。
推进民主共和已经成为全球各国的共同愿望,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表明我国社会已经开始探索民主共和的途径。
要深入人心,就需要从根本上加强民主共和制度建设,促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民主法治意识教育,积极推进全民参政议政,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廉政建设,提高政府治理能力,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这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也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共同推动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推进民主共和,需要我国全体公民共同努力,需要不断深化改革,加强法治建设,加强政府治理能力,提高国家的治理效能,实现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复兴。
对辛亥革命是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几点思考
、
资 产 阶 级 革 命 派 没 有 认 识 到 农 民 阶 级 的 力
量, 不 可 能 在 农 民 中传 播 民 主 共 和 的 思 想
中 国 自古 以 来 就 是 一 4 -自 给 自 足 的 农 业 大 国 , 农 民是 最 主 要 的 生 产 者 , 辛 亥 革 命 时 期 的 中 国 也 不 例 外 。所 以 , 对 于 当 时 民 主 观 念 是 否 深 入 人 心 这 一
影 响简单 总结 起 来有 以下 几 点 : 辛 亥 革 命 是 近 代 一 次 伟大 的反帝 反 封 建 的 资产 阶级 民主革 命 ; 它 推 翻 了统治 中 国 2 6 0多 年 的 清 王 朝 ; 结 束 了 中 国 两 千 多
起 义 全部有会 党 ( 哥 老会 ) 参加, 并 且 多 数 都 是 主 力
Vo 1 . 1 2 No . 8
Au g . 2 0 1 4
2 0 1 4年 8月
对 辛 亥 革 命 是 否 使 民 主 共 和 观 念 深 入 人 心 的 几 点 思 考
刘 东 , 曹均 学
( 西华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四川 I南 充 6 3 7 O O 9 )
摘 要 : 1 9 l 1年 的 辛 亥 革 命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具 有 里 程 碑 意 义 的 大 事 件 , 对 于“ 辛 亥 革 命 使 民 主 共 和 的
第文社会科学版)
J o u r n a l o f Hu a i h a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0 l o g y ( Hu ma n i t i e s&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未完成的文化使命作者:杨鹏程来源:《历史教学》2001年第10期辛亥革命已经整整90年了,在阐述其历史意义时,诸多论著和教材都沿袭了一种传统的说法,称: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细细推敲,这种表述值得商榷。
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在于:它不仅敲响了清王朝覆灭的丧钟,而且给整个帝制时代划上了政治终止符。
政权形式首次打破了中世纪的帝国模式,出现了宪法、议会、选举等一系列中国人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新生事物,民主共和国的旗帜第一次在中国这个古老的国度上空飘扬。
但是,思想观念的布新远比政治上的除旧艰难得多,攻克传统意识的文化堡垒远比攻克军事堡垒复杂得多。
综观革命派的纲领口号和理论宣传,无不把反满民族主义凸现在首要位置。
从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到同盟会,其纲领口号各有差异,但有一条是相同的,即"驱除鞑虏","光复汉族"。
"反满"是从普通百姓到绅士、会党、士兵、华侨、留学生乃至汉族官员都能接受的共同语言,也是各阶级各阶层涌入革命阵营携手合作的基础与前提。
但反满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虽然磁石般地把仇视满人统治的各种力量最大限度地吸附于革命旗下,但反满进行曲作为时代的最强音,其音频如此之高,音量如此之强,以至革命党人民权、民生的呐喊被淹没其中,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读邹容的《革命军》,虽然也有诸如"全国无论男女,皆为国民","凡为国人,一律平等,无上下贵贱之分","各人不可夺之权利,皆由天授",以及建立"中华共和国"之类宣传民主共和的话语,但通篇更多的是"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①这样充斥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的激愤之语。
真正能使读者"虽顽懦之夫,目睹其字,耳闻其语,则罔不面赤耳热,心跳肺张,作拔剑斫地、奋身入海之状"②的恐怕也是这一类反满的语言。
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结合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谈谈对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的理解。
我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
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经过二十八年的革命斗争,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初步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等政治制度等民主政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人民代
但我们党
不受人民
监督,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摘要】"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当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议题。
本文从引言部分探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在分析了历史背景对民主共和观念的发展产生的影响,以及这一观念对国家治理和社会进步的推动力。
还探讨了民主共和观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情况及其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最后在结论部分强调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必要性,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论述,展现了民主共和观念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进一步呼吁人们共同推动这一观念的普及和发展。
【关键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重要性、现代社会、历史背景、发展、国家治理、社会进步、全球范围、普及、挑战、应对、必要性、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重要性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民主共和观念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石,只有深入人心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的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权利和利益,实现国家治理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民主共和观念的普及可以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民众的团结和互助。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还可以增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世界的和平与进步。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对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民主共和观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在当今社会,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认可的政治理念,它代表着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民主共和观念在现代社会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它体现了人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民主共和制度是建立在人民意志基础上的政治制度,通过选举产生领导人,实现政府权力的合法性和民主性。
这种制度可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避免权力滥用和专制统治。
民主共和观念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和公正。
在一个民主共和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政府必须按照法律办事,不得偏袒任何一方,保障每个公民的权益,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民主共和观念还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族资义课件
法治
民主共和的核心价值观之三是法 治,它强调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 律,政府也不例外,法律的权威 性和公正性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
础。
民主共和的重要性
1 2 3
保障人权
民主共和的重要性之一是保障人权,它能够保护 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能够享有更好的生活 。
促进经济发展
民主共和的重要性之二是促进经济发展,它能够 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使人民能够获得更 多的机会和利益。
文化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文化的交流,文化多元化将成为未来 的重要特征,民主共和和民族资本主义将在不同的文化背 景下发挥重要作用。
民主共和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实践意义
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
民主共和和民族资本主义都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思想和实践,它们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 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04
民主共和与民族资本主义的现实 意义
民主共和与民族资本主义对中国的意义
政治稳定
01
民主共和和民族资本主义的结合,为中国提供了稳定
的政治环境,促进了社会和谐。
经济繁荣
02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
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文化多元
03
民主共和鼓励文化多样性,使得中国的文化更加丰富
03
民主共和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关联
民主共和与民族资本主义的相互促进
民主共和制度为民族资本主义提供了政治保障和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崛起和发展,为民主共和制度的巩固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 物质保障。
民主共和制度和民族资本主义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繁荣。
民主共和和民族资本主义都强调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前者通过政
论辛亥革命有无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
论辛亥革命有无使民主观念深入人心推荐文章大学生村官的组织评议热度: 2017年民主评议自我总结热度:2017年民主评议制度热度: 2017年民主评议自评报告热度: 2017年民主评议会议方案热度:旧人教版历史课本在谈到辛亥革命的功绩时指出: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课标岳麓版必修(1)第65面也如此表述。
无疑,辛亥革命确实使人民群众的思想意识、生活习惯、伦理道德观念等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封建思想的束缚。
但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真的能深入人心吗?我认为值得探讨。
二十世纪初,在中国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仍然是封建的儒学思想。
让我们看一下1913年《时报》上的一则材料:“这是江苏第一师范学校的一份考卷,应考的有300多人,都是中小学生,考卷中要求考生列举自己崇拜的人物,统计的结果是:崇拜孔子的157人,孟子的61人,孙文的17人,颜渊的11人,诸葛亮、范文正的8人,岳飞的7人,王守仁、黎元洪的6人,华盛顿等的4人,程德全3人,苏轼等的2人,苏秦、张仪……各一人,此外23人则无崇拜者也。
”从这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具有一定知识水平的中小学生普遍尊崇儒学,对于没有文化知识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状况我们便可想而知。
由此可见,民主共和思想只是开始被民众接受。
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的迅速败亡,通常被论者当作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有力佐证。
笔者认为,这两次短命闹剧的匆匆收场,与其说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结果,倒不如归功于部分接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政治精英奋起抗争。
正如当时一位同盟会员所言:“革命告成之后,全国灵觉为之震荡,然大都属于上流人士,而氓之蚩依然浑噩相安。
中国由专制政治骤跃为共和政治,自表面观乏,虽若神速可喜;而自里面观之,前后陟断,习惯、根据悉受变动,人情未定,党见难齐,调和统一,待时尚多。
”“人民除纳税诉讼外,与政府无交涉。
国家何物,政治何事,所不知也。
”千百年来占人口90%以上的普通百姓远离政治,他们关心的是柴米油盐,交租纳赋,生儿育女。
国民民族意识觉醒,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
国民民族意识觉醒,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解析
国民民族意识觉醒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指在中国社会中,人们对于民族身份认同和共和制度的理解和认同程度不断提升的现象。
国民民族意识觉醒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属的民族身份有更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具体来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具有丰富的民族资源和文化传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素质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语言、习俗等,增强了对民族的认同感,同时也提升了对其他民族的尊重和理解。
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是指人们对共和制度的认同和支持程度不断增加。
共和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核心理念是人民主权、平等权利和公共利益至上。
在中国历史上,共和观念曾经在不同阶段兴起过多次,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公共事务,参与社会事务、政治决策,提高了对共和理念的认同和支持。
这种国民民族意识觉醒和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的现象,对于中国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它促进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家治理的提升,并为建设民主、法治、和谐、美丽的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同时,也需要我们继续加强教育和宣传,促进国民意识觉醒和共和观念的不断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民主共和观念没有深入农民之心_辛亥革命影响再思考
面 上 看 似 出 于 人 为 设 计 的 政 策 规 划 、亦 几 乎 不 是 人 为 设 计 或 政 治 智 慧 的 结 果 ”⑥。然 而, 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对西方的政 治制度只是简单的移植, 没有充分考虑本 国的具体国情, 没有充分理解民主共和的
注释:
①载 《独 立 周 报 》第 7期 。 ②唐文权、桑兵编: 《戴季陶集》第695~701页, 华中师范 大 学 出 版 社 1990年 版 。 ③《辛亥革命回忆录》( 八) 第111~112页, 文史资料出版
贫 农 华 老 栓 给 儿 子 治 病 的 “良 药 ”。
中国是一个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国家, 统
虽然以上只是文学作品, 不是史实, 但文 治阶级一直实行的是“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
史是相通的, 鲁迅先生学养很深, 目光如炬, 知之”的愚民政策, 人民不是民主政治参与
并亲身经历了辛亥革命, 所以对这段历史有 的主体, 而是地主阶级政治参与的承受者,
自身价值, 将复杂的社会工程简单化, 形成 了 制 度 和 价 值 的 脱 节 。革 命 党 人 对 民 主共 和自身所具有的价值理解有限所造成的结 果 之 一 就 是 对 农 民 的 轻视 。他 们 不 愿 花 大 力去启蒙群众, 导致长期以来, 民主思想的
社 1982年 版 。 ④《英 国 蓝 皮 书 有 关 辛 亥 革 命 资 料 选 译 》( 下 册 ) 第640
抗活动踊跃, 认为民主观念已深入农民人心。 而奔波的平民百姓来说生存占据了他们大
武昌起义爆发后, 不少农村爆发了抗捐抗税 部分时间和精力,更何谈关心国家政治大
的斗争, 不少农民参加了民军, 也有不少农 事? 几千年封建礼教的结果是在中国形成
民聚众起义, 但是这些活动并不能理解成农 了一种臣民文化, 缺乏主人意识、平等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评析作者:王莹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20年第04期【摘要】本文认为,辛亥革命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伟大意义毋庸置疑。
但关于它的历史影响,“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论,此论不太确切。
第一,在农业大国,革命主体不是农民,而是以知识分子、新军、会党为主;第二,革命纲领的局限性,推翻帝制,驱除鞑虏这种片面的民族思想不利于民主共和观念在各族人民之中广泛传播;第三,三民主义宗旨没有得到实施,民国建立后中国农村的思想状况没有得到大的改变。
【关键词】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三民主义;人民群众中国的近代是一部屈辱的压迫史和反抗史,列强不断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民族危亡的情况下,1911年爆发了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废除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功地以“共和制”取代了“帝制”,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来侵略者的势力,其伟大的历史影响是值得肯定的。
但改政治制度易,改思想观念难,传统意识的堡壘远比军事堡垒难以攻克。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一类话语讲得最多,[1]也似乎早已讲够,成为了定论。
但实际上什么是“民主共和观念”?怎么样算是“深入人心”?我们还是过于笼统和抽象,并未讲透彻。
客观上来说,广大群众能够感受到中华民国建立后自身生活产生的一些变化,但对“民主共和”还是很陌生的,革命党人黄兴就曾说到这一问题,“我国革命甚速,惟其速也,即有多数人不识共和本旨。
”[2]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也确实出现过较大规模的民主思潮,“民主共和观念”在部分精英群体中可能是“深入人心”。
但纵观整体,对于众多草根民众来说,他们都不理解“民主共和”,又哪儿来的“深入人心”?“民主”和“共和”是两个概念,民主政治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城邦国家,跟寡头制相对立。
“共和”最早来源于《史记》,意思是“公共事务”,规定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及高级事务由选举产生。
而中国近代的民主共和观念是由西方传入的,具体表现为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不再是封建社会里严格的君臣、父子关系体系。
但又不是无限制的随心所欲,也区别于古希腊雅典社会的泛滥式民主,它是对人和己权限的一种明确限定与法律规范。
即依靠法律来分权制衡,最典型的便是三权分立,尽力地去避免封建专制政体将权利集中于一人一处的严重弊病。
这种体制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在政治思想史里也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这里所讲的“深入人心”,必然是指深入大多数人心里,即被大多数民众所广泛知道和认同。
而中国是小农经济社会,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民群体才应该是我们具体指的“大多数人”。
民国建立后,民主共和观念可以说是深入到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之中,但绝非深入了广大农民心中。
一、革命主体不是农民革命派早期的各种起义,其主体均为会党、新军和一些民族资产阶级爱国人士,并没有直接发动广大的农民群众。
革命派没有认识到农民群众的力量,甚至对广大下层阶级有所恐惧。
在武昌起义前,同盟会领导或由其他革命团体组织了十多次武装起义,以萍浏醴起义为例,义旗所指,响应广泛,遍布十多个县,与清军激战数月后惨败。
起义结果虽然是失败的,但它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王朝,震惊中外。
萍浏醴起义的组织形式是民间秘密结社——会党形式,起义的成员的大多数是会党成员,其性质是资产阶级同盟会和会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民主运动。
不同于旧式的农民革命,它联合了资产阶级,且领导阶级有西方自由民主思想,这是萍浏醴起义的一个极大特点。
但起义没有直接深入下层群众,至少其民主革命思想只是在同盟会成员及会党成员之间传播的,大部分工农只是以会党成员的身份机械式的参与了此次起义,其思想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由革命党人发起的各种起义的形式来看,历次起义都不可避免的与会党有关,这也凸显了中国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它无法广泛和长期的把农民阶级团结在自己身边,只能依靠会党来联系农民和发动群众。
比如长沙起义、黄花岗起义,以及上文提到的萍浏醴起义,都不是由革命派直接的发动广大工农群众。
革命派最基本的民主思想,是先在同盟会之中传播,而后依靠会员联系会党来传播给下层群众。
在这个过程中,真正接受革命民主思想的恐怕只有少数民族资产阶级和一些知识分子了,农民作为中国广泛的下层群众基础,只是为了生存,盲目的跟随会党参与了一些革命活动,谈不上民主革命思想广泛的深入民心。
正如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的文章中说道:“……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
”[3]革命派内部对于依靠会党来发动起义的组织形式也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主张完全依靠会党来发动群众,也有人认为会党鱼龙混杂,需要主要依靠新军来起义才会成功。
其中最显著的是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首义,1911年夏季以来,全国范围内普遍的发动了革命的局势。
革命党人长期的宣传和扎实的工作,这都为首义成功准备了主观上的条件。
当时湖北新军是地方当局自行筹饷编练军队中较为认真的一支,它的军事力量为革命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08年所组织的湖北共进会,最初是把重点放在联络会党上的,但其主要领导人孙武指出会党群众不受约束,容易导致失败,将工作的重点转移到新军方面。
前来加盟的络绎不绝,湖北新军也迅速发展。
随着黄花岗起义的失败,武昌成为了多数革命党人心中发起起义的合适地点,各种起义条件时机也相对成熟。
最终,武昌起义爆发,击溃顽敌,建立了湖北军政府。
随着武昌起义的成功,全国各省陆续爆发革命。
陕西在武昌起义后宣布独立,是北方各省中最早宣布独立的,标志着革命高潮在北方发动。
陕西发动独立的形式值得一提,是通过哥老会组织来实现的,重点还是在于联络会党。
哥老会“势力及于全陕,”[4]对革命的影响重大。
毋庸置疑,武昌首义的成功意义重大。
但纵观起义的全部经过及参与成员,会发现革命依旧是新军加会党的组织形式,广大群众没有直接参与。
而会党首领及成员成分复杂,多数成员是“不农、不工、游食无赖之徒,”[5]他们参加起义的原因能说是因为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导致的吗?很明显这是不切合实际的,会党成员并不是全都有民主思想。
以哥老会为例,哥老会亦称“哥弟会”,属于民间秘密结社,主要是由下层群众自发组成,最初以“反清复明”为宗旨,从1810年成立到1911年,哥老会组织遍布全国,“会众难以数计,声威震动寰宇,”[6]其成员参加革命多是出于“反满”思想,并不是真的因为受民主共和观念的感召。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农民是同帝国主义及封建主义斗争的主要力量,资产阶级革命派由于自身的局限性,没有认识到广大农民群众的重大力量,无法成为农民革命的领导者,也不可能在农民群众中认真宣扬民主共和思想。
二、革命纲领的局限性革命派的思想纲领即三民主义,孙中山深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影响,他的民族主义与太平天国里的坚决“反满”或者义和拳运动中坚决排外思想不同,他把革命活动和希望放在了下层会党身上,有种下层社会根基的特征,但在实际的革命活动中,又并没有体现这种特征。
在辛亥革命前期,革命的重点是放在“排满”上的。
在当时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只注重打击满清政府这一方面,没有认识到主要社会矛盾,放松了反帝的要求。
读邹容的《革命军》,虽然也有宣传民主共和的话语,但通篇更多的是“忍令上国衣冠,沦于夷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诛绝五百万有奇披毛戴角之满洲种”[7]這样充斥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的激愤之语。
包括当时的改良派和革命派的大论战,他们之间的争论虽多,但中心焦点问题集中在了是否应该推翻满清政府的问题上,轻视反帝的任务。
当时反满代替一切,也掩盖了一切。
反满是有严重民族歧视情绪的言论观点,并不利于人民团结,不利于平等共和的论调。
由于这样的方向和口号,当时多数革命党人认为只要推翻满洲政府,民族革命便成功了,根本没有重视反帝的大任务。
很明显,辛亥革命前期这种片面的民族思想是不利于民主共和观念在各族人民之中广泛传播的。
民权主义本该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使中国的革命和思想有了明确的近代性质。
本应该开花结果,但残酷的是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已根深蒂固,民主主义被淹没在封建主义之中。
孙中山是重视民权主义的,认为“建立共和政体”是重要目标。
但当时参与革命的人,如陶成章、章太炎等光复派代表,他们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封建思想影响,认为革命只是重在光复旧的事物,重点也只在于驱除鞑虏,对于资产阶级所宣传的各种民主思想并不感兴趣。
辛亥革命之后,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与当时封建主义君主观念的大量存在是分不开的。
袁世凯身边的唐在礼说:“我们同僚中和多人知‘共和’,但是这个共和怎样共法,怎样建立新局面,新局面究竟如何,谁也不知道。
”[8]可见当时民主共和思想只存在于少部分人心中,完整的民主主义没有实现。
再者,当时的地主阶级对于民主主义其实是坚决反对的,因为其思想主张损害了封建社会里他们的既得利益。
而广大农民阶级被长久的束缚在封建生产方式里,对资产阶级所主张的民主思想也无多大兴趣。
因此,中国资产阶级只能依附于统治集团,也只有知识分子热衷于近代民主主义,广大农民群众并未深受其思想影响。
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在中国没有社会基础,便注定失败。
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中最具特色的一个部分,孙中山自己也认为,他的三民主义要比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优越得多,正是因为其中有解决人民生活的民生主义。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面对列强侵略和封建压迫,民生主义是中国社会经济和下层人民的愿望。
孙中山斥责资本家的残酷剥削,诅咒资本家腐朽,提出了“贫富不均”问题,关怀工农大众的困苦生活。
孙中山说:“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义者,非反对资本,反对资本金耳。
”[9]这里明显是存在矛盾的,即要求发展民族企业,又反对资本压迫与剥削,企图直接达到社会主义,这只能是空想。
它是与农民群众脱离的,孙中山的重点在于城市土地地位问题,而不是解决广大农民所重视的土地问题。
它提出的不是当前的问题,而是未来的问题,更多的是理想问题,不具有现实意义。
“民生主义”没有实现自己的物质力量和物质基础,所以无法直接动员广大人民群众。
其实质没有站在广大农民的立场上,自然得不到人民的支持,那么其所宣传的民主主义思想更无法广泛为人熟知。
民国建立之后,颁布了《临时约法》,规定人民有集会、言论、出版等自由权,但却没有具体的保证措施,其宣扬的三民主义带有强烈的“反满”思想,不利于社会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的民主共和,对于人民最重视的土地问题也没有公平的解决方案,资产阶级革命派所倡导的民主和共和最终也只是空谈。
三、民国建立后中国农村的思想状况没有得到改变农民深受封建思想影响,再加上所接受的教育知识有限,城市与农村在经济上贫富差距大,其思想观念很难改变。
就连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他们大多是在承袭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学习西方的自由与民主观念,而不是西方近代的个体主义,更不用提久居农村的农民阶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