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汶川大地震看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及其意义(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汶川大地震看海德格尔的“向死而生”及其意义(一)

摘要在海德格尔的视阚中,本真的生存基于对死亡的领悟:在意义的毁灭中将此在带到对“无”的畏中,此在在沉沦中唤醒,向终结存在,使此在先行到死,立足自身而本真地在世。海德格尔“向死而生”的哲思为汶川大地震后的中国人民众志成城,重建家因提供了精神食粮。

关键词地震;海德格尔;向死而生

2008年5月12日,天灾突然之间降临。天府陆沉,神州浩劫。财产的损失,已使人瞠目,而人员的伤亡尤使人断肠。每一个中国人其实都是灾民,都是这场灾难的幸存者!经历了这场震灾后,人们正重新验悟生存。我们需要重建那破碎的家园。我们更需要抚慰那受伤的心灵。重建不是重复,抚慰不是忘却,我们要做的远不止回到我们以前的生活,因为苦难让我们重新体验着生活的意义!灾难总是反思与革新的契机:当大地忽然摇动时,一个人一辈子对不动产的积攒,一个国家30年来的GDP崇拜,突然似乎显得荒谬。我们不死,不是因为死者有什么地方不如我们;我们不死,只意味着我们被赋予了振兴这个国家的责任。如果富起来的人们不懂得什么是幸福,那这场灾难把人拉回到了“生存”的基本面上。我们重新体验着生存的意义,我们在毁灭中重生,我们在逝者的奠基上重生,我们向死而生:死亡的洗礼使我们变得和过去不一样。我们知道,死亡领悟,向死而生,正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林中路上的思。

一、向来沉沦的此在

海德格尔哲学关注的一直是存在,它通过对存在的提问、对存在意义的追问,将此在与世界关系的哲思反映出来。在海德格尔看来,存在总是存在者的存在,但存在不是任何一种特殊的存在者,也不是对存在者的整体抽象。然而我们能通过某一特殊存在者来通达存在,在这种存在者那里,存在不是完全被封锁着而是已经以某种方式展开了。展开意即有所领会。人,就是这一特殊存在者,人不是现成的存在者,人是一个未定型的始终面对可能性筹划自身的开放的存在者,这样存在才能在此“存在出来”。在海德格尔哲学里,这样的人被称为“此在”。“此在”这一称谓,关注的是人的存在,强调的是人这一存在者是有存在论上的与存在有直接亲缘关系的优越性,这一优越性是通过此在的生存得到规定的。所以。此在“是先于其它一切存在者而从存在论上首须问及的东西了”。这里被“问及的东西”就是对此在的存在论分析,即此在的生存论。

此在的生存问题是此在在存在者层次上的存在问题。此在基于生存的可能性来领悟自身的存在,而这些可能只有此在“在世界之中”这个基本机制中才能展开。其展开状态和方式根植于此在的结构整体的整体性之上,海德格尔称之为“烦”。存在论层面上规定的“烦”,不能问它烦“什么”,它就是“烦”,是一种纯情绪状态,“在一种尚待阐明的意义上,Sorge 是一种对现存状态,对存在自身的奥秘和对那种改变着各种在者的存在的奥秘的烦心、烦和责任”。

海德格尔对烦的分析表明,此在向来就是“被抛”沉沦于世的。“此在的

世界是共同世界,在之中就是与他人共同存在。”共在是此在的本质规定性,属于此在的内在结构,即人的存在方式就是与他人一起存在。此在“在世界中存在”的基本机制就是生存,而存在就是生存的种种可能性。正是这种可能性的可选择性,此在对自己的将来能够选择,选择作为自己存在或者不作为自己存在。而不作为自己存在即沉沦对此在的诱惑在于它能使此在投入到众人,得到一种安宁,这种感觉会使我们认为生活一切井然有序,免除了我们对各种不确定的可能性作出选择的痛苦,并不要承担为这种选择所应该承担的后果。所以此在向来沉沦着。

二、地震启示“无”:将此在从沉沦中唤醒

此在向来沉沦。然而在地震这个突然降临的毁灭性的灾难面前,我们所有的基于生活的解释,我们沉沦的方式,在顷刻间毁于一旦。地震将此在带到了一个近似于“无”的境地:此在为之烦忙的一切都已经失去。但此在仍在,“只要此在作为其所是者存在,它就在被抛掷状态中而且被卷入众人的非本真状态的旋涡中”。这种状态被“畏”这一特殊情绪摆到我们面前。“畏不是怕”,“怕”必定是有具体的东西,即“怕什么”,但是在地震中所有“什么”都毁灭了,所以畏没有畏什么,“畏之所畏者,就是在世本身”。震后,一切都变得陌生,我们除了存在,一无所有。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我们都将继续自己对生活的筹划。但是在纯粹的“无”中这一切都不再可能。海德格尔认为,纯粹的无乃是意义的失落,是对一切存在的意义的否定,而这个纯粹的无,乃是“死”带给此在的。

地震中无数生命的远去,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在日常生活中,“能在”虽然没有份量,但是却不是此在愿意负荷起来的。此在总是把自己的能在交给常人代理,“帮忙”这种情况总是经常并且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死亡这件事情上却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帮忙的。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为谁而死”,总是在“某件事上”,当此事过去后,被替代者还是要死的。“任谁也不能从他人那里取走他的死。”“死亡是此在本真的存在,此在就是向死亡存在。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死亡决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

在地震带来的灾难后,孑然一身的此在意识到了完整的自我。然而,要成为自己,还必须听从良知的呼唤,“严格说来,所谓‘良知的呼唤’是一种内心的会话,‘良知的会话是在缄默方式中独自地、不断地进行的”’。这种呼唤的发出者是此在自己。我们在经历了地震中一系列事件后,一旦我们明白我们的处境,良知就会不断地提醒我们的责任。愿有良知,就是愿意选择最本己的可能性并为此负责。此在的这种选择,海德格尔叫做“决断”。存在论上的决断是在看到自己的终结和整体而决定和选择,是一种先行的决断,是面对死亡的决断,由此此在自己才有了真正的自我。

地震之后,作出这样的决断,意味着当此在筹划其当下的人生时,永远会以“如果没有明天”这样一个假设出发。那么在当下的环境中,此在不会将自己的存在托付给常人,此在会承担起自己的本真的生存,而对生活的筹划也将站在更高的层次上。不至于又投入到常人中寻求那

种安宁,并承担起“能在”这个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在地震带来的毁灭中,此在在沉沦的迷梦中被唤醒,主动承担起自己的存在。但是此在作为一个“能在”的存在者,尽管在当下的“无”的境遇中能承担起其存在,但此在的将来还是可以选择的:作为自己或者不作为自己而存在。因此“此在的存在的阐释,作为解答存在论基本问题的基础,若应成为源始的,就必须首要地把此在之存在所可能具有的本真性和整体性从生存论上带到明处”。海德格尔将此在的整体性的问题的回答归结到对死亡的领悟之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