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把脉高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化方案】(新课标)2016届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七章第18

讲城市化把脉咼考演练提升

1:把脉高考•演练提升)

走进高考 鬲啟突破 虚题体验 考向 城市化及其影响 (2014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n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 上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 1〜2题。 ) ■

■ » ■■ ■ ■ I ■■■ 1 ■——

I :::B

( 1.

A. B. C. D. 2. A. C. 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吸引市民周末度假 增加自住房屋面积 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居住人口减少 B . 人居环境恶化 D. ( 城区房价昂贵 城区不再扩大 “握手楼”楼层高、房间多,不可能为自住考虑, 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农民自建的 也不适宜外来人口长期定居;“握手楼”位于珠三角某中心城市周边,利于外来人口租住, 故其直接目

的应是出租房屋以增加收入,故

D 项正确。第2题,“握手楼”吸引城区人口居

住,主要原因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人口多,房价昂贵,故 B 项正确。 答案:1.D 2.B (2014 •高考四川卷)下图是某城市1990年和2010年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读图回答 3〜4题。 人n 密度(万人F 平方T 米) 5 4 3 2 ---1990 —

2010^ 0一-一.一X 一广X …莓…』离市中心KK 闽/千米 0 2 4 6 K 10 12 14 3. A. C. 4. A. B. C. D .

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 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2千米附近 B. 4千米附近 8千米附近

D. 10千米附近

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反映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2010年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千米和4千米处比1990年减少,A B项错误。10千米处与8千米处相比,10千米处两线差值更大,故D项正确。第4 题,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A项错误。由图可知,该时间段,郊区

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而市中心及附近人口密度不断降低,是由于城市中心地区以商业等活动

为主,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不断调整的反映,D项正确。城市中心商业活动发展,地租水平也

会不断提高,B项错误。城市等级与城市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方面有关,城市人口密度变化与城市等级相关程度不大,C项错误。

答案:3.D 4.D

(2013 •高考安徽卷)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5〜6题。

酶第一产业O第二产业lED第三产业★城锁人口比巫

2005年以来,安徽省城市化处于()

初期阶段 B.中期阶段

后期阶段 D.逆城市化阶段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第5题,读图可知,2005〜2010年,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大约由35滩高至43%而就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来看,城镇人口比重在30%- 70%勺阶段属于城市化的中期

阶段,故选B。第6题,读图可知,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提高的幅度较小,速度较慢,且1995〜2000年第二产业就业比重略有下降,故排除选项A; 1995年以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直

超过第二产业,且比重在不断提高,导致第三产业的新增就业人口多于第二产业,项B;农村

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将导致迁入安徽省城市的人口数量减少,不利于安徽省城

市化水平的提高,故排除选项C;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所能吸纳的

劳动力不断减少,导致农村地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第二、三产业转移,从而推动了

城市化进程,使城市化水平提高,故选项

答案:5.B 6.D

(2013 •高考四川卷)下表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7〜8题。

时期(年)1985〜1990 1990〜2000 2000〜2011 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

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

7.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5.

A.

C.

6.

A.

B.

C.

D.

故排除选

D正确。

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

据表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

1985年以来我国( )

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解析:第7题,由材料可知,1985〜2011年,我国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 人口年均增长率,因此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不断增加。

第8题,由材

料可知1985年以来我国城市用地和城市人口均逐年递增,居住用地是城市土地利用的最主 要形式,城市新增用地以居住用地为主,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减少,故 A B 项错;城市人口

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大量乡村人口迁入城市, 以机械增长为主,故C 项错;城市用地逐年递增

导致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故

D 项正确。

答案:7.C

8.D

预测演练

F 图是某地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 解析:第1题,阶段I 表示城市不断向郊区扩展,说明

为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第 题,由于城市环境恶化、乡村和

小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市区人口开始向乡村和小镇迁移,

属于逆城市化阶段。

答案:1.B

2.C

(2015 •沂州四校联考)读某国城市人口数量、 城市数目和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成3〜4题。

C. & A.

B .

C

1〜2题。

多村 小锁

O O

阶段n

1. A. C.

2. A. B . C . 阶段I 所表示的城市化阶段是 ( 初级阶段 B .

逆城市化阶段

D. 引起阶段n 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城市内部经济的衰退 乡村和小镇发展超过城市 城市环境状况的不断恶化 )

加速阶段

后期阶段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