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合集下载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功能和发育的学科,它涵盖了多个学科领域,包括生物学、心理学、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神经科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从古代到现代,以及一些重要的里程碑。

1. 古代神经科学古代的医学家和哲学家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奠定了神经科学的基础。

例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神经传递的理论,他认为心脏是思维和感觉的中心,而神经只是传递信息的管道。

另外,古埃及的医生也对神经系统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解剖学的发展为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安德里亚斯·维萨里在16世纪的解剖学著作《人体构造》中详细描述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此外,伦勃朗和达·芬奇等艺术家的绘画作品中也描绘了人体的神经系统。

3. 神经元理论的提出19世纪末,神经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神经科学的重要突破。

西班牙的圣地亚哥·拉蒙·伊卡萨尔提出了神经元学说,即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突触传递信号。

这一理论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4. 神经系统的电活动20世纪初,对神经系统的电活动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奥托·洛维和朱利叶斯·贝尔恩斯坦等科学家发现,神经元之间的通信是通过电信号实现的。

此外,埃德加·亨利·阿德里安和爱德华·道奇金斯等科学家的研究揭示了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和突触传递的机制。

5. 神经系统的功能定位20世纪中叶,科学家开始研究神经系统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

例如,沃尔特·坎农发现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对应于不同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此外,罗杰·斯贝里和杰罗姆·莱特文等科学家的研究揭示了大脑中的语言中枢和视觉中枢等重要区域。

6. 神经科学的技术进展近年来,神经科学的发展受益于技术的进步。

例如,脑电图(EEG)、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刺激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科学家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大脑的活动。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史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史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史在古代埃及文明中,人们已经尝试通过创伤手术来治疗一些神经系统疾病。

例如,他们会用热铁烧伤患者的肩膀来治疗脑瘤。

然而,当时的神经外科手术极其危险,生存率也很低。

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由于希波克拉底和盖伦等医学家的努力,神经外科开始逐渐发展起来。

他们对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头盖骨和脑膜的研究,寻找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方法。

在中世纪,神经外科的发展几乎停滞了。

医学的进步受到了宗教的限制,很少有人进行创新的研究。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新的科学思想的兴起,神经外科才得到了一些进展。

随着解剖学的进步,人们对神经系统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1848年,神经科学家路易斯·唐纳路曼发现了脑组织的电刺激效应,这是神经外科手术重要的里程碑之一、这项发现使得医生们能够精确地定位和刺激特定的神经,从而改善手术治疗的效果。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神经外科经历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1895年,医学家威廉·韦斯蒂提出了开颅的方法,通过切开头骨来直接处理患者的神经问题。

这项技术的引入大大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在20世纪上半叶,神经外科手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20世纪20年代,医生们开始尝试使用X射线来定位和引导手术切口。

1930年代,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使得医生们能够更清晰地观察手术操作的细节,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神经外科在20世纪下半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1950年代,医学家首次成功移植了神经组织。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使得神经外科手术更加精确和安全。

1980年代,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术切口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21世纪初,神经外科手术发生了一次革命性的变革。

通过利用图像导航技术、三维可视化和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先进技术,医生们能够更加准确地定位和处理神经问题。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手术更加精确,伤害更小,恢复时间更短。

总结而言,世界神经外科的发展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现代神经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20世纪。

医学教学课件: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医学教学课件: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人的侧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注入 气体,可使脑室系统在X线中显 示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脑部
病变的定位诊断术史上,脑血 管造影术的发明人Moniz (葡萄 牙 神经外科医生)为现代脑血
管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作出了不 朽的功绩。1927年Moniz与其学 生Lima 通过对狗动物实验及尸 体解剖发现颈动脉注射溴化锶X 线下显示脑动脉系统,随后迅速
1953年2月天津中国第一届神经外科进修
班,当时的学员有:薛庆诚、王忠诚、曹 美鸿、蒋先惠、易声禹、赵仰胜等20几位 学员。
1960年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成立,所长赵以成, 副所长王忠诚。 1974年王忠诚(宣武医院)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 究所所长。 1978年王忠诚(天坛医院)任北京市神经外科研 究所所长。 1982年WHO指定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为亚洲神 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基地。 80年代上海医科大学神经病血液研究所(华山医 院)被WHO指定为亚洲神经科学研究和培训基地。 所长史玉泉、蒋大介、周良辅。
这些技术的出现均发生在过去短短70的年之中,那么 未来70年神经外科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下一个世纪,主 宰神经外科格局变化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计算机工程?基因工程?
我国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关颂韬(协和医院)1926年派往美国从师 于Frazier ChH。1930年回北京(1949年去美 国定居)。
赵以成(协和医院)1938年派往加拿大从 师于Penfield,1940年回北京。1952年在天 津总医院建立脑系科,为在中国成立的第 一个独立的神经外科专业。当时科内的医 生有(李光、薛庆诚、王忠诚等)
现在的显微神经外科
今日世界,日新月异,神经外科事业亦是蓬勃发展。70 年前显微外科技术刚刚引入神经外科,那时CT及MRI影像 技术尚未诞生,短短70年,现在的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治 疗技术、放射外科技术、内镜技术、立体定向技术、荧光 显像技术、术中MRI及血管造影、人工替代材料的开发等 等,使得现代显微神经外科技术几乎突破了所有的手术禁 区。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引言概述: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神经科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为我们深入了解大脑和神经系统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介绍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一、古代神经科学研究1.1 古希腊时期的神经科学研究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提出了“四体液说”,认为人体健康与四种体液的平衡有关,为神经系统研究奠定了基础。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心脏是大脑的供血器官”的观点,对神经系统的研究有所贡献。

1.2 古印度时期的神经科学研究古印度医学家苏苏尔塔提出了“神经系统是由三种液体组成”的理论,对神经系统结构的认识有所帮助。

古印度医学家查拉卡认为神经系统是由三种生物力量组成的,对神经系统功能的研究有所启示。

1.3 古埃及时期的神经科学研究古埃及医学家在尸体解剖研究中发现了脑部和神经系统的结构,为后来的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材料。

古埃及医学家通过对脑部损伤的观察,初步认识到大脑对身体运动和感觉的控制作用。

二、近代神经科学研究2.1 神经元的发现19世纪,神经元的存在被证实,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神经科学家拉蒙·伊·卡洛斯等人通过显微镜观察到了神经元的形态和结构,揭示了神经元的基本特征。

2.2 神经递质的研究20世纪,神经递质的概念被提出,神经递质是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

神经科学家通过研究神经递质的种类和功能,揭示了神经系统调控机制的重要性。

2.3 神经影像学的发展20世纪末,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家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大脑结构和功能。

神经影像学技术如核磁共振成像和脑电图等,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工具。

三、现代神经科学研究3.1 神经调控的研究现代神经科学研究重点关注神经系统对行为和认知的调控机制,探索大脑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神经科学家通过神经激活实验和脑电信号记录等技术,揭示了神经系统在认知和行为中的重要作用。

神经外科的发展史

神经外科的发展史

神经外科的发展史今儿咱就来唠唠神经外科那跌宕起伏又超级神奇的发展史,就像一场惊险刺激的冒险大片儿,可有意思啦!老早老早以前啊,人们对脑袋里那些神秘的玩意儿基本就是两眼一抹黑。

那时候要是脑袋受了伤,或者有啥毛病,医生们也只能干瞪眼,最多就是给伤口包扎包扎,祈祷老天爷保佑。

毕竟脑袋这地方太神秘啦,谁敢随便乱动啊,万一搞出个大麻烦,那可就糟了。

后来呢,随着医学慢慢有点起色,有些勇敢的医生开始大胆探索脑袋里的秘密。

他们就像探险家,小心翼翼地揭开脑袋这个“神秘宝藏箱”的盖子。

一开始,他们的工具也很简陋,技术更是谈不上多先进。

做手术就跟在黑暗中摸索似的,全凭手感和一点点经验。

这些勇敢的先驱们可没被困难吓倒,他们不断尝试,哪怕失败了很多次,也还是咬着牙继续钻研。

再后来啊,科技这个大帮手闪亮登场啦!有了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就好比给医生们装上了超级透视眼和精密武器。

比如说CT、MRI这些玩意儿,能让医生清楚地看到脑袋里面的结构,就像看地图一样,哪里出了问题一目了然。

手术工具也变得越来越精细,操作起来就更得心应手啦。

神经外科的发展可不光是技术上的进步哦,那些医生们的知识储备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丰富。

他们对大脑的了解越来越深入,知道哪个区域管着咱们的运动,哪个区域负责思考,哪个区域掌控着咱们的情绪。

这就好比他们掌握了大脑这个复杂机器的操作手册,做手术的时候就能更精准地找到问题所在,然后巧妙地把它解决掉。

到了现在,神经外科那可是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

一些以前被认为是绝症的脑部疾病,现在都有了治疗的希望。

比如说那些长在脑袋里的肿瘤,以前可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慢慢折磨病人,现在医生们就可以像拆炸弹一样,小心翼翼地把肿瘤给取出来,还尽量不伤到周围的正常组织。

还有那些因为脑部受伤导致瘫痪的病人,通过神经外科的一些神奇技术,也有可能重新站起来,重新拥抱生活。

不过啊,神经外科的发展可不会就此止步。

科学家们和医生们还在不断地努力,想着怎么能让技术更先进,怎么能更好地治疗那些复杂的脑部疾病。

神经外科的名词解释_发展历程_最新疗法

神经外科的名词解释_发展历程_最新疗法

神经外科的名词解释_发展历程_最新疗法神经外科的名词解释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神经外科是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例如脑出血出血量危及生命,车祸致脑部外伤,或脑部有肿瘤压迫需手术治疗等。

神经外科的发展历程国际神经外科从初创至今,历经100多年沧桑岁月,从手术操作发展历程,大致可分成下面几个时期:即大体神经外科时期、显微神经外科时期和迈向微侵袭(微创)神经外科时期,是国际神经外科承前启后,紧密联系,逐步深化和提高的三个发展时期。

大体神经外科神经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手段,医治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疾病的一门临床外科专科。

采用外科学方法研究神经系统疾病外科治疗的概念,得益于早期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实验外科学等基础医学的成就,特别是脑功能定位学说、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菌术和麻醉术的创立,对神经系统疾病的外科治疗有了希望和科学依据。

在19世纪后期,许多国家的普外科医生,如英国的MacEwen W(1848-1936)和Horsley V(1857-1916),美国的Weir RF(1838-1927)和Frazier Ch H(1870-1930),以及德国的Krause F(1856-1937)等,先后做过颅内肿瘤、脑脓肿、癫痫、脊髓压迫症和疼痛手术。

当时并没有真正独立的神经外科,病例不多,且因手术器械原始,手术技术尚不成熟,麻醉安全度差,又缺乏有效抗感染、抗脑水肿和颅内高压的措施,当时手术死亡率很高,如1888年Starr A报道84例脑瘤手术,大脑半球脑瘤和小脑半球脑瘤的死亡率分别为50%和80%,但这些早期工作却为神经外科的初创奠定了基石。

精神外科的历史

精神外科的历史

精神外科的历史1935年,Fulton和Jackson对两只黑猩猩施行额叶切除术后,发现其兴奋性降低,术前恐怖状态消失,该实验结果在伦敦第二届国际神经精神学术会上发表,1935年11月葡萄牙精神病学家Moniz与神经外科医师Almeida Lima合作首次采用双侧额前叶脑白质切断术治疗精神病患者,获得成功,精神外科从无到有,开始了一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1949年Moniz因首先介绍额叶前部白质切断术治疗严重精神病成功而获得诺贝尔奖,故此,这位葡萄牙的精神病学家被认为是精神外科的创始人,额叶白质切断术也被命名为Moniz- Lima手术。

1936年在美国也开始了精神病的手术治疗,美国精神学家Freeman和神经外科学家Watts逐步完善了Moniz的观点,于1942年设计了标准前额叶白质切断术,使精神外科迅速发展普及。

当时在北美约作了50000例手术,在英国约作了10000例,这些病例中几乎2/3为精神分裂症,1/3为情感性精神病,治疗结果:18%精神分裂症效果好,50%情感性精神病得到改善或恢复,但有3.1%病人在术后出现严重人格障碍,1.3%发生癫痫,死亡为0.3%。

英国卫生部回顾了1945-1955年间经手术治疗10365例精神病患者的结局,其中3/4的患者进行了额前叶白质切断术,结果证实手术对情感性精神症状疗效最显著,精神分裂症最差,30%的精神分裂症术后可“完全恢复”、“社会恢复”和“显著进步”,3%的患者术后人格障碍达到不能出院的程度,2%病情恶化,4%死亡。

前额叶白质切断术当时曾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然而该手术在取得疗效的同时,部分患者遗留无可挽回的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记忆、智能和人格缺陷等等,其后许多学者试图在减少脑组织损害而又不降低疗效的情况下对该手术进行了有限制地改良。

该手术虽然几经改良,副作用有所减少,但仍未超出脑白质切除或切断的范畴,终因并发症严重和缺乏明确的神经生理依据,精神外科受到社会舆论的指责和批评。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The worldwide neurosurgical evolution history)http://n…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的最复杂的一门学科,究竟起源于何时,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前资料及考古佐证很难统一。

在Waker主编的“神经外科历史”一书中提到,在巴尔干、印度、北非、太平洋岛屿曾一度发现过一些治疗性颅骨钻孔的标本,这些资料虽然显示了很早即有人进行头颅及大脑创伤的治疗;然而,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神经病学、麻醉术、无菌术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

1879年,Mac Ewen在英国格拉斯哥第一次正式进行开颅手术,他为一患者成功切除了左前颅凹扁平状脑膜瘤,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881年他为一例脑脓肿患者行开颅脓肿引流术获得成功;1888年Mac Ewen又成功地施行了两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和第一例椎板切除减压术。

与Mac Ewen并驾齐驱的另一位英国人Horsley,1887年第一次行推板切开椎管内脊膜瘤切除术获得成功;1889年首先倡导了半月神经节后根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遗憾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Horsley随军服务远征中东,不幸于1916年中暑身亡,享年59岁。

后人Penfield评价近代神经外科的奠基人时总结道:近代神经外科诞生于1870~1890年间的英国,主要应归功于Mac Ewen和Horsley。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神经外科学面临着种种困难,诸如手术器械的短缺、手术经验的不足、术前术后处理不严密、术后严重脑水肿及颅内感染,几乎要将这个初生的婴儿扼杀在襁褓之中,种种可怕醒目的数字,残酷地显示在人们的眼前:1896年Auvray的脑瘤手术,仅有47例作了减压姑息性手术;1898年Star报告84例脑瘤手术,大脑肿瘤死亡率达50%,小脑肿瘤死亡率80%。

因此,1898年Ferrier认为,这些残酷的事实是神经外科史上充满忧伤的一页。

神经外科学家,神经病理学家及神经解剖学家在痛苦与失败面前并没有止步,而是不断探索,新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不断涌现。

神经病学发展

神经病学发展

一: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António Egas Moniz,1874年11月29日-1955年12月13日),葡萄牙精神病学家和神经外科医生。

他由于发现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对某些心理疾病的治疗效果而获得194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葡萄牙人。

1927年由葡萄牙医学家安东尼奥·埃加斯·莫尼斯发明脑血管造影术,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可以提供脑部血管影像的血管造影术,因此可以探知到诸如动静脉畸形和动脉瘤等脑部血管异常。

他同时也发明了脑血管造影术需要用到的钍造影剂。

[1]莫尼斯在科英布拉大学习医,1902年任该校教授。

1911年就任里斯本大学第一位神经学教授。

在这些年月里,他主要研究血管造影,特别是脑血管造影。

他将一种X线不能透过的物质注射到血液中以拍摄X光照片。

莫尼斯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第一次大战前曾多年充任葡萄牙立法机构成员。

1917年任外交部长,率葡萄牙代表团出席巴黎和会。

他的最大声誉是在二十年之后获得的。

他也象其他许多神经学家一样喜欢研究脑前区——额前叶。

此区无明确的功能,是一个所谓的“静区”,可以认为是脑中的一个协调中心,在这里产生联结,建立起神经细胞之间的“线路”,储存生活的经验和思想。

在莫尼斯看来,精神病患者的这一部分是毫无希望的了,通常的精神病疗法及物理疗法都不会奏效,但只要割掉额前叶,把患者已建立起来的某些神经格局切断,就可能收效。

这些神经格局根本是不需要的,是病理的,失去会带来好处。

这一手术在1935年首次应用,有一些病例似确属有效。

这样,莫尼斯开辟了一个新的医学分支学科——精神外科学,因之分得1949年度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不过这种手术一直很少有人使用,只是作为一种最后手段而已。

二:现代神经外科之父Harvey Cushing:哈维·库欣(Harvey Williams Cushing,1869~1939),是一个美国的外科医生和作家,专长于脑外科,对脑外科手术的技术进行了改进,并在神经系统、血压、垂体和甲状腺领域有重大发现。

神外微著1919-2019现代神经外科成立百年简史

神外微著1919-2019现代神经外科成立百年简史

神外微著 | 1919-2019,现代神经外科成立百年简史“在他之前,动脑外科手术的病人十有八九得丧命,而在他之后,十有八九都能得救。

”作为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外科医生,他单枪匹马将脑外科手术的死亡率降低到了10%,这是对“现代神经外科之父”哈维·库欣Harvey Cushing的成就最生动的表述,也是对现代神经外科发展的最好体现。

神经外科起源于19世纪末欧洲,直到1919年10月,神经外科才在成为一门独立外科专业。

世界上第一个神经外科中心于1920年创建于波士顿Brighamn医院,它是一所具有完整临床体系的独立的神经外科,随后神经外科医师学会成立,神经外科学正式命名,随后影响着世界各国神经外科的发展。

在神经外科成为独立的一门专科时,手术器械简陋,技术不成熟,麻醉安全度差,缺乏有效抗感染、减轻脑水肿以及降低颅内压的治疗措施,所以当时的手术较少,死亡率亦很高。

现代神经外科手术始于19世纪的三个重要发展。

首先是麻醉的引入,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免于痛苦。

第二个是引入了大脑定位(神经学症状和体征),这有助于外科医生确定诊断并计划手术方法。

第三是引入抗菌和无菌技术,使外科医生能够降低感染引起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风险。

1.神经外科手术理念和原则的提出早在1917年Cushing教授就首先提出: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原则,必须手法细腻,止血彻底,要尽力保护脑组织等。

因此,他与同辈比较,脑手术死亡率为7.3%,而同期内其他统计则介于37%~50 %。

他首先设计了用小夹夹住帽状健膜外翻止血;设计了银夹夹闭血管,设计了银夹钳、银夹台;他与 Bovie合作,发明了高频电刀及电凝,应用于开颅手术中止血,获得了成功;他首先提出了术毕要缝合硬膜与帽状腱膜,从而减少了创口的感染和渗漏,上述原则迄今仍为神经外科界所遵循。

在百余年前落后的条件下,提出如此理念及创造如此成就,实在难能可贵。

而他在遗嘱中要求在他的墓志铭中刻上“第一个帽状腱膜缝合者长眠于此”。

神经外科发展现状

神经外科发展现状
跨学科教育和培训,如 神经外科与其他学科的 联合培养和培训项目
03 神经外科与新材料技术的融合:利用新材料技术开发新型 手术器械和植入物,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效果
04 神经外科与远程医疗技术的融合:利用远程医疗技术实现 远程会诊和手术指导,提高医疗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
临床应用与普及
神经外科手术的普 及:随着技术的进 步,神经外科手术 将更加普及,惠及 更多患者。
手术机器人:手术 机器人将逐渐应用 于神经外科手术, 提高手术精度和效 率。
01
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等,这些研究为神经外科的发展提供了
理论基础。
转化医学:转化医学是将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临床应用的过
02
程,神经外科的转化医学研究主要包括神经损伤修复、神经
功能重建、神经疾病治疗等。
研究进展:近年来,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取
03
得了显著进展,包括神经干细胞移植、基因治疗、神经调控
等新技术的应用,为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未来趋势:未来,神经外科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医学研究将继
04
续深入,为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提供更多有效的治疗手段,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神经保护与修复
01
神经保护:研究 如何保护神经细 胞免受损伤,提
高神经功能
02
神经修复:研究 如何修复受损的 神经细胞,促进
演讲人
目录
01. 神经外科的发展历程 02. 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 03. 神经外科的研究进展 04. 神经外科的未来展望
起源与早期发展
01
起源:古希腊时期,希 波克拉底提出脑部疾病 的概念
02
早期发展:19世纪, 神经外科开始作为一门 独立的学科出现

医学教学课件神经外科发展简史【102页】

医学教学课件神经外科发展简史【102页】
病理生理 1.延髓受压:急性延髓受压很快引起生命中枢衰竭,病人常常迅速
脑血流量=脑灌注压/脑血管阻力
(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
(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差)
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脑灌注压下降,血流量减少, 脑缺氧。为了改善脑缺氧,机体通过全身血管张力的调整, 即血管自动调节和全身血管加压反射两种方式进行脑血流 的调节。
1.脑血管自动调节(熟悉) 均动当脉颅压内-颅压内不压超)过不48低0m于m4H02-O50(3m5mmHmgH时g),,灌脑注血压管(就灌能注依压血压液=平内 的化学因素(二氧化碳分压)产生收缩或舒张,使脑血流量保 持恒定。
这些技术的出现均发生在过去短短70的年之中,那么 未来70年神经外科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下一个世纪,主 宰神经外科格局变化的主要力量是什么?
计算机工程?基因工程?
我国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关颂韬(协和医院)1926年派往美国从师 于Frazier ChH。1930年回北京(1949年去美 国定居)。
赵以成(协和医院)1938年派往加拿大从 师于Penfield,1940年回北京。1952年在天 津总医院建立脑系科,为在中国成立的第 一个独立的神经外科专业。当时科内的医 生有(李光、薛庆诚、王忠诚等)
显微神经外科时代
几乎与CT问世的同时,1968年,以瑞士学者 Yasargil为代表的神经外科学家首先开展在显微镜下进 行手术操作,由于手术视野放大及良好的照明,使得 手术精确性大为提高, 临近组织的损害机会明显减 少。许多原来不能做的手术如今成为现实,原来的手 术禁区正逐步打破。脑深部病变、脑干肿瘤、脊髓髓 内肿瘤等许多疑难病症,前人束手无策,如今在显微 神经外科时代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显微镜的应用代 表着显微神经外科时代的开始。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分子和细胞层面到整个大脑和行为的范围。

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神经科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里程碑和发展阶段。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1. 古代神经科学:古代文明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古埃及和古希腊时期。

古埃及医生在公元前1700年的《古埃及外科学》中描述了脑部解剖和脑损伤的症状。

古希腊的哲学家和医生如希波克拉底斯和亚里士多德也对神经系统进行了研究。

2.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解剖学家安德烈·维萨留斯(Andreas Vesalius)和托马斯·威利斯(Thomas Willis)对神经系统进行了深入的解剖研究。

维萨留斯的著作《人体构造》(De humani corporis fabrica)在解剖学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威利斯则首次描述了大脑的血液循环。

3. 神经元理论的提出: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神经元理论的提出标志着神经科学的重要突破。

西班牙神经科学家圣地亚哥·拉蒙·伊·卡哈尔(Santiago Ramón y Cajal)使用显微镜观察到神经元的结构,并提出了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功能单位的理论。

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神经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4. 神经递质的发现:20世纪上半叶,神经递质的发现推动了神经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英国生物化学家亨利·戴尔(Henry Dale)和奥托·勒维(Otto Loewi)独立地发现了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存在,并证明了它在神经传递中的作用。

这一发现为后来对神经递质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5. 脑电图的发现:20世纪初,德国神经科学家汉斯·伯格(Hans Berger)发现了脑电图(EEG)的存在。

脑电图是通过记录头皮上的电信号来测量大脑活动的方法。

这一技术的发现使得研究者能够研究大脑的电活动,并对脑电活动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1. 简介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分子和细胞层面到整个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研究。

本文将详细介绍神经科学的发展历史,包括重要的里程碑和关键人物。

2. 古代神经科学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已经开始。

希波克拉底认为大脑是思维和感觉的中心,而不是心脏。

然而,由于当时的技术限制,对神经系统的研究仍然非常有限。

3. 神经元理论的提出19世纪末,神经科学取得了重大突破。

西班牙神经科学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首次提出了神经元理论,即神经系统是由单个的神经元组成的。

这一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和信息传递过程至关重要。

4. 神经元结构的研究随着电子显微镜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研究神经元的结构。

1950年代,神经科学家拉塞尔·休利特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神经元的突触结构,揭示了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

5. 神经系统的电活动20世纪初,意大利生理学家卡米洛·戈尔吉发现了神经元的电活动。

他使用的是一种叫做“戈尔吉染色法”的技术,可以使神经元呈现出明亮的颜色,从而更好地观察和研究。

他的发现为后来的神经元行为和脑电图研究奠定了基础。

6. 神经系统的功能定位20世纪初,德国神经科学家奥托·洛维尔通过研究大脑损伤对行为的影响,提出了脑功能定位的概念。

他发现不同的大脑区域与不同的功能有关,这为后来的脑成像技术和功能性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7. 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研究神经系统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20世纪中叶,美国神经学家罗杰·斯佩里提出了多巴胺假说,解释了帕金森病的发生机制。

这一发现为开发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奠定了基础。

8. 神经科学的技术进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神经科学的研究方法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

例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可以非侵入性地观察大脑活动,光遗传学技术可以通过光敏蛋白操控神经元的活动。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神经科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学科领域。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近代才真正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本文将从古代到现代,详细介绍神经科学发展的历史。

古代在古代,人们对神经系统的认识非常有限。

古埃及人相信大脑是思维和感知的所在,而心脏则被认为是情感和意识的中心。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大脑只是一个冷却血液的器官。

古印度的医学经典《阿育吠陀》中也提到了一些关于神经系统的观察和理论。

中世纪至启蒙时期中世纪至启蒙时期,对神经系统的研究相对较少。

然而,一些科学家和医生对神经系统进行了观察和描述。

伊本·西那对神经系统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神经纤维传递信号的理论。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的安德里亚·维萨里也对神经系统进行了一些研究。

19世纪19世纪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这个时期,一些重要的科学家和医生开始进行系统的研究。

法国解剖学家加尔·格里·罗兰在1824年描述了视神经的病变与失明的关系。

德国解剖学家约翰内斯·皮特·米勒在1843年提出了“细胞学说”,即所有生物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这个理论对于神经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电学的发展也为神经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思路。

意大利物理学家路易吉·加尔瓦尼在18世纪末发现了电流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英国物理学家迈克尔·法拉第在19世纪初提出了“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电信号在神经纤维中的传导。

这些发现为后续的电生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20世纪20世纪是神经科学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期,神经科学的研究逐渐从解剖学和生理学扩展到分子生物学和计算神经科学等领域。

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使得科学家们能够深入研究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元。

1952年,英国生物学家阿兰·霍奇金和安德鲁·赫胥黎提出了膜电位理论,解释了神经元如何产生和传递电信号。

随后,美国科学家约翰·埃克尔斯和伯纳德·卡茨在20世纪50年代末发现了神经递质,即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

神经外科发展掠影

神经外科发展掠影

神经外科掠影【关键词】神经外科XX回顾世界神经外科的起源,有证据显示大约在12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学者对颅骨进行尝试性的操作,神经外科的传说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AD 222~280),神医华佗曾试图为魏王行开颅手术以治疗头疾。

现代神经外科随着解剖学、的,手术显微镜应用,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地神经外科日渐成熟,但也很不平衡。

XX1 国内神经外科状况追踪神经外科史,赵以成教授从蒙特利尔科学研究所回国后于1952年在**总医院组建脑系科,1955年兼任同仁医院**及神经外科主任,1959年神经外科由同仁医院迁往**医院,同年组建神经外科研究所,1966年由他的王忠诚继任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1982年王忠诚教授将神经外科研究所迁往天坛医院[1]。

现神经外科研究所暨天坛神经外科中心拥有350张床位,10个病区,为亚洲最大的神经外科中心。

其中,小儿神经外科36张、脊柱36张、血管病36张、颅底和脑干72张、综合36张、外伤36张、功能36张、半球肿瘤36张、神经介入25张床位。

脊索瘤每年手术30~48例,约占国内手术患者90%以上,脑干实质病变已手术500多例,病死率1%,处于国际领先水平[2]。

王忠诚院士是世界上切除最大动脉瘤的神经外科专家,2021年他成功切除一自脑干至胸髓 2.5cm×22cm大小室管膜瘤,他是第一个完成动脉瘤夹闭大于1000例的专家,也是第一个完成10000例开颅手术的神经外科专家.2021年王忠诚院士在第12届国际神经外科大会上荣获“最佳荣誉奖”[3]。

20世纪70年代介入神经放射技术诞生了,它集神经影像学、神经外科手术学、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和神经病学为一体,使得功能区巨大的或手术达不到的脑、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巨大动脉瘤等均得到有效治疗,使需手术治疗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免除开刀之苦,使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手术通过术前栓塞而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介入神经放射治疗给神经外科带来新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神经外科发展简史
(The worldwide neurosurgical evolution history)
http://n…
神经外科是医学中最年轻的最复杂的一门学科,究竟起源于何时,翻开浩如烟海的史前资料及考古佐证很难统一。

在Waker主编的“神经外科历史”一书中提到,在巴尔干、印度、北非、太平洋岛屿曾一度发现过一些治疗性颅骨钻孔的标本,这些资料虽然显示了很早即有人进行头颅及大脑创伤的治疗;然而,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19世纪末神经病学、麻醉术、无菌术发展的基础上诞生的。

1879年,Mac Ewen在英国格拉斯哥第一次正式进行开颅手术,他为一患者成功切除了左前颅凹扁平状脑膜瘤,获得了良好的效果;1881年他为一例脑脓肿患者行开颅脓肿引流术获得成功;1888年Mac Ewen又成功地施行了两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和第一例椎板切除减压术。

与Mac Ewen并驾齐驱的另一位英国人Horsley,1887年第一次行推板切开椎管内脊膜瘤切除术获得成功;1889年首先倡导了半月神经节后根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遗憾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Horsley随军服务远征中东,不幸于1916年中暑身亡,享年59岁。

后人Penfield评价近代神经外科的奠基人时总结道:近代神经外科诞生于1870~1890年间的英国,主要应归功于Mac Ewen和Horsley。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神经外科学面临着种种困难,诸如手术器械的短缺、手术经验的不足、术前术后处理不严密、术后严重脑水肿及颅内感染,几乎要将这个初生的婴儿扼杀在襁褓之中,种种可怕醒目的数字,残酷地显示在人们的眼前:1896年Auvray的脑瘤手术,仅有47例作了减压姑息性手术;1898年Star报告84例脑瘤手术,大脑肿瘤死亡率达50%,小脑肿瘤死亡率80%。

因此,1898年Ferrier认为,这些残酷的事实是神经外科史上充满忧伤的一页。

神经外科学家,神经病理学家及神经解剖学家在痛苦与失败面前并没有止步,而是不断探索,新的诊断及治疗技术不断涌现。

Harvey Cushing 神经外科学史上一位杰出的神经外科手术技术革新家。

早在1917年他就首先提出:神经外科手术操作原则,必须手法细腻,止血彻底,要尽力保护脑组织等。

因此,他与同辈比较,脑手术死亡率为7.3%,而同期内其他统计则介于37%~50 %。

他首先设计了用小夹夹住帽状健膜外翻止血;设计了银夹夹闭血管,设计了很夹钳、银夹台;他与Bo vie合作,发明了高频电刀及电凝,应用于开颅手术中止血,获得了成功;他首先提出了术毕要缝合硬膜与帽状腱膜,从而减少了创口的感染和渗漏,上述原则迄今仍为神经外科界所遵循。

在80年前简陋的条件下,做出如此巨大的成就,实在难能可贵,所以他在医嘱中要求在他的墓志铭中刻上“第一个帽状腱膜缝合者长眠于此”,深为此而自豪。

Dandy在1917年多次观察到颅脑损伤后产生气颅的现象,产生了将空气直接注入脑室进行诊断的联想,他大胆实验,于1918年发明了“脑室空气造影术”,并在Ann Surg杂志上发表了论文,名噪一时。

空气脑室造影是向人的侧脑室或蛛网膜下腔注入气体,可使脑室系统在X线中显示出来,从而大大提高了脑部病变的定位诊断,使手术成功率倍增,死亡率及致伤率大为下降。

神经外科诞生的初期,手术技术并不十分成熟,发展亦不均衡,而且手术技术仅限于某些神经外科医生,为了促进神经外科技术的交流与提高,让更多的医生学习并从事神经外科工作,1919年10月美国外科医师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成立,宣布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外科专业。

5个月以后,即1920年3月19号,在美国Boston州Peter Bent Brigham医院,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亦是规模最大的神经外科机构即神经外科医师学会(The Society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Harvey Cushing为主席,学会的宗旨是:①促进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
②加强神经外科医师的教育,尤其强调的是神经外科医师需要在普通外科医师基础上进行特殊医疗技术训练。

学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会议的重点是在上午进行手术技术讲解与表演,由东道主进行;下午则进行医学论文交流。

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神经外科中心,由Cushing 长期担任主任,各国神经外科医师慕名前来进修并成为一代泰斗,可以说这里是现代神经外科医师的摇篮。

在这个神经外科学会漫长的历程中,另一位杰出的神经外科巨匠,“脑室空气造影术”的发明人Walter Dandy在长达5 0年的生涯中一直与Cushing及Frazier关系紧张,从未进行过技术合作,在神经外科史上留下了永远遗憾令人不解的一页。

在神经外科诊断技术史上,脑血管造影术的发明人Moniz为现代脑血管病的诊断及外科治疗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1927年Moniz(葡萄牙人)与其学生Lima (神经外科医师),通过对狗动物实验及尸体解剖发现颈动脉注射溴化锶X线下显示脑动脉系统,随后迅速推广到临床应用,根据血管形态改变、位置分布来判断颅内病变部位及性质,使得颅内病变诊断更加准确,且能对脑血管病如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脑血管栓塞等具有更直接的意义。

如果说近代神经外科诞生于19世纪末的英国,那么神经外科的初期发展与成熟是在20世纪初的美国,决不过分。

尤其是Cushing创立的美国神经外科医师中心给世界各国神经外科医师的培养及神经外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现代神经外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物理学、放射学、计算机学、生物学等多学科的综合发展是分不开的。

1970年Hounsfield在神经放射学上作出了一项划时代的发明,即电子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简称CT。

利用密度对比原理,将颅脑结构按不同密度划分为Ho unsfieid单位十1000—-1000,可明显区分脑室、脑白质、脑灰质等不同结构;经静脉注入对比剂后,可使脑瘤得到强化,显示出清晰的轮廓及其周围脑水肿。

CT的出现使得过去诊断脑瘤病所必须的气脑及脑室造影大为减少。

脑血管造影亦略有减少。

这一重大创新,将神经外科诊断与治疗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境界。

在CT广泛应用的同时;另一项诊断技术——核磁共振影像技术(MRI)于80年代初开始应用于临床,它在神经外科疾
病诊断中弥补了CT的不足,对脑血管病变、后颅凹病变、变性病变、特别是脊髓病变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

由于其病变能从多方面构建图象,对当代神经外科高难手术入路设计提供很大的帮助。

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MRA),在许多方面大有取代创伤性血管造影之势。

CT及MRI的应用,可以说对神经外科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现代神经外科治疗技术在继承古老方法的基础上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1968年,以瑞士学者Yasargil为代表的神经外科学家首先开展在显微镜下进行手术操作,由于手术视野放大及良好的照明,使得手术精确性大为提高,临近组织的损害机会明显减少。

许多原来不能做的手术如今成为现实,原来的手术禁区正逐步打破。

脑深部病变、脑干肿瘤、脊髓髓内肿瘤等许多疑难病症,前人束手无策,如今在显微神经外科时代许多问题得到了解决,这真是神经外科治疗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70年代初期,介人神经放射治疗技术集神经影像学、神经外科手术学和神经病学为一体诞生了。

它一出现,使得许多以往认为不治或难治之症,如巨大的、功能区或手术达不到的脑、脊髓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颅内巨大动脉瘤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使一些以前需要手术治疗的颈动脉海绵窦瘘免除开刀之苦;使一些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手术通过术前栓塞减少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介入神经放射治疗给神经外科治疗带来巨大的冲击。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是新近发展的一门治疗方法。

它利用立体定向方法确定颅内靶点,然后将多束放射线汇集靶点,局部形成大剂量照射,导致靶点组织破坏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放射治疗装置是由瑞典生产的Leksell立体定向γ 单位,或称γ 刀。

它是选择多组小剂量放射线,在靶点聚焦,使局部有破坏力的放射剂量。

因此,这种方法选择性更加准确。

目前γ 刀应用于功能性神经外科疾患、良性肿瘤及血管畸形等疾病之中,其危险性极小,可以在门诊完成治疗。

这种无创伤性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正冲击着传统的神经外科各领域,同时亦吸引愈来愈多的神经外科医生和广大患者。

今日世界,日新月异,神经外科事业亦是蓬勃发展。

正如James Ausmam评价的那样:28年前,即1968年,显微外科技术刚刚引入神经外科,那时CT 及MRI影像技术尚未诞生,介入治疗技术治疗颅内动脉瘤及血管畸形尚处于原始水平,放射外科治疗及内窥镜技术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尚不为人所知,计算机引导直接手术更是新近的创举。

这些种种技术的出现均发生在过去短短的28年之中,那么未来28年神经外科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下一个世纪,主宰世界格局变化的主要力量是计算机及基因工程。

神经外科将如何发展,这将是全世界每个神经外科医师都应正视的问题。

要回答它,我们必须要知道什么真正是神经外科新的内容;我们就必须要知道身边的世界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