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开展的个人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个人认识
由于实践经验和理论水平有限,本文主要结合理论知识联系部门和公司实际情况,对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进行了认识性的总结。
一、内部审计的认识
首先,区别于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是以企业经济活动为基础,拓展到以管理领域为主的一种审计活动。其次,内部审计主要侧重点是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目标达成、经营效率等方面。其目的是通过应用系统的、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流程的有效性,帮助企业提高效益、实现其目标。最后,内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逐渐从从过去的“质检”工作慢慢转变为“治理”工作,从监督到管制的角色转变。
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思路
要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就需要相应的审计工作来达成,一个合理有效的审计流程和方法对审计工作落实和完成而言是十分重要和必要。下面叙述个人对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流程思路:
在审计开展的初始,首先要做的是通过对审计项目做对应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同时联系其他对审计项目有影响的风险因素,根据各风险因素的重要性水平对审计的风险进行确认,再由风险水平来决定审计证据收集的数量和范围。最后通过对应的审计业务循环完成审计输出,提交审计报告。
风险确认
业务循环审计报告
内部控制的有
效性
其他风险影响
因素
风险确认
收集所需审计证据执行审计审计证据下面就各个流程进行分解说明: 1.可容忍风险确认
在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面临一定程度的风险或不确定事项,例如,审计证据的是否真实、是否完整,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是否有效。通过确定这些风险或不确定因素是否对审计结果,即最终的信息使用者造成总要性损失,然后根据这一标准确定审计范围和重点内容。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主要通过内部控制五要素的有效性评估确定各环节的风险水平。
(一)内部环境。查看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人力资源政策等,对其有效性进行确认。
(二)风险评估。通过分析企业是否能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来判定其风险控制水平。
(三)控制活动。判断企业是否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四)信息与沟通。确定企业是否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五)内部监督。考察企业是否对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是否会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改进。
针对各个部分的内控设计和执行层面,有效性较好的则审计风险相对较低,所需确认和收集的审计资料则相对较少,有效性较差的需要搜集更多的审计资料,必要时可以不考虑内部控制执行全部审计。
◆其他风险影响因素:通过经验的判断和重要性水平的分析确定其他风险因素的风险水平。 重要
不重要很重要
重要总比率变
动
率 根据各部分数据各期横向对比得到变动率,
跟同期总量对比得到权重比,如果双方面反应程度较高的话表示重要性水平越高。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下列方法来确认数据的重要性水平:①把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与同行业数据进行比较;②把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与前期同类数据进行比较;③把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与被审计单位确定的逾期结果进行比较;④把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与审计师确定的预期结果进行比较;⑤把被审计单位的数据与非财务信息确定的预期结果进行比较。
2.收集所需审计证据
根据上步对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确认以及其他风险因素的风险识别,可以大致判定出项目审计的审计范围和其中的重点,接下来就所需的审计证据展开收集:
◆现场查阅。查阅被审计单位的有关资料,对业务资料、文件、档案材料等从形式到内容进行认真阅读。阅读中要在全面分析,客观公正的基础上,寻求相关的审计证据。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在做好笔录的同时,必须获得相关材料的影印件,这样收集的证据才是有价值的证据。
◆抽查有关资料。在审计过程中,由于不可能对被审单位的业务活动进行全面检查,但又必须完成审计项目。因此,审只能根据能反映被审单位经济活动的相关资料来进行抽查,从而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所以,所要抽查的资料必须是有用的,具有代表性和公允性的资料。
◆实地盘点。亲临现场,对被审对象的财产物资进行实地盘存和检查,并与有关记录进行核对来验证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并从中获取足够的证据。一般在审计固定资产时比较适用。
◆实地调查。通过观察、查询等方法,对查阅不明的事项进行内外调查,从而获得必要的审计证据。
◆现场观察。到实地现场,通过观察业务操作流程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程度以及检查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等手段,发现线索和直接获取证据。
◆分析比较。利用已获得的有价值的相关资料,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重要比率、金额及其变动趋势的分析、比较来获取审计证据。
3.执行业务循环审计
审计证据收集是为了对审计项目提供判断依据,具体判断过程可以通过业务循环审计的方式进行:按照业务循环了解、检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建立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判断。具体内容有:
▲销售与收款循环业务:1.处理客户订货2.批准赊销3.发运商品4.实际发货数量和价格5.定期对账和催收账款6.收取货款并记录现金、银行存款收入7.备抵坏账8.审批销售退回与折让9.注销坏账;
其中循环关注的重点有:重分类调整问题、主营业务收入的确认、坏账准备的计提、特殊销售行为的会计处理。
▲购货与付款循环业务:1. 编制请购单 2. 根据请购物资进行授权审批 3. 编制订购单4.验收商品,编制验收单5. 储存已验收的商品存货6. 付款审批;
其中循环关注的重点有:初次审计的情况下,应对期初余额进行较全面的审计,尤其当被审计单位的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占用资产总额较高时。
▲生产与费用循环业务:1. 计划和控制生产 2. 发出原材料 3. 加工生产产品 4.确定和记录制造成本5. 转移已完工产品到产成品库 6. 储存产成品7. 发出产成品其中循环关注的重点有:确定存货是否存在、确定存货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存货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存货的品质状况,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是否合理、确定存货的计价方法是否恰当、确定存货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存货在财务报表的披露是否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