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在漫漫五千年里,有这样一些人被历史记住,甚至使山河易姓。
合上《梁衡散文》,我心中波涛起伏,一时思绪万千。
韩愈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被后人景仰,但历史上的他曾被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任地方小官。
而在他任这小官时,仅八个月,他就除鳄,兴修水利,赎放奴婢,兴办教育,干了四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设身处地的想想,韩愈是被贬啊,他干嘛“多管闲事”呢?他是个贬臣,老老实实等机会便是,他干嘛主动参政啊?可他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有能力做些什么,他认为比起百姓之苦,他的冤他的苦不算什么。
这是什么原因,因为他心系百姓!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功名,只为奉献于民,求成于心。
几百年后,历史又等来了一位蹒跚的老者,他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他就是林则徐。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多么慷慨激昂的话语,多么汹涌澎湃的豪情壮志。
但他太天真了,这不是他说了算,得听皇帝的。
上职一年半后,他就被贬到伊犁。
在此途中他见害就除,见民有难就救,不管烟害夷害还是水害都挺身去堵,事后别人论功行赏,他依然要发配伊犁。
每每读到这里,我心中总是愤懑不平,为林则徐
喊冤。
有时我还觉得他好傻,朝廷不用就不用,你林则徐又不是那种离开朝廷就活不下去的人,皇帝昏庸无能,奸人当道,那你不能“世人皆醉你也醉,世人皆浊你也浊”吗但林则徐的骨子是硬的,他的心是热的,他不会因朝廷不重用而不关心国事,他依然为国效力,像一只老黄牛,忠心耿耿,任劳任怨。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六十九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则徐以罪臣之分行忠臣之事。
是什么让他忍受了身体与心灵的折磨,一次次为国建功而不上褒奖名单?是那颗拳拳爱国之心,他爱国爱民,心系天下苍生,以天下为己任。
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敬佩吗?想想现实生活中那些凭合法职位,贪赃营私的官员,无论大奸巨贪都被钉在耻辱柱上,而林则徐与“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韩”的韩愈,之所以被历史记住,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爱国之心。
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会被社会所承认,被人们托举出来。
梁衡散文读后感3篇我喜欢阅读梁衡的散文,梁衡的散文就像一曲曲动听的歌,令人着迷,又令人陶醉。
这些年来,我先后读过梁衡的《把栏杆拍遍》、《觅渡,觅渡,渡何处》、《读韩愈》、《读柳永》、《晋祠》、《夏感》等文。
读梁衡的文章,有一种愉悦、一气呵成,欲罢不能,甚至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
我颇为感慨,当今散文诸家中,梁衡的散文
不仅动听,而且最富有“真、善、美”的内涵。
由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梁衡散文》,在给人以散文艺术美享受的同时,更给人散文创作对“真与善”追求的启示。
这种艺术美的享受,主要体现在作者对散文艺术境界的全心追求与创作实践方面;而这种创作“真与善”的启示,又着重体现在作者对散文艺术境界有深刻的、有见地的理论探讨方面。
(一)
在这里,通常读过梁衡散文的人,一般认为,梁衡最忠实于散文境界的三个层次,即客观描写的第一个层次:描写美;主观描写的第二个层次:意境美;主客描写的第三个层次:哲理美。
笔者认为,第一个层次“描写美”的文字是以《晋祠》为代表。
该文运用了说明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把晋祠悠久的历史文物和优美的自然风景说明描写的十分具体形象。
形神兼美的特点十分明显。
语言又形象、生动、流畅。
实在是一篇精美的范文。
第二个层次“意境美”的文字是以《西北三绿》和《壶口瀑布》为代表。
这类文字的特征,主要是渗进了梁衡自己的思想感情。
第三个层次“哲理美”的文字,作者自叙为数不多,主要是《马列公园赋》和《泰山——人向天的倾诉》等。
近几年,梁衡创作了数篇人物大散文,可以说篇篇是“美”
文、是精品,1996年创作的这篇《红毛线,蓝毛线》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领袖的大公;《大无大有周恩来》(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