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 C )。
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
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
2、教育要求应控制在(B)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
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
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
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
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3、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C)。
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
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
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
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
4、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D)。
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
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D)进行教学。
A、后进生
B、优秀生
C、中等生
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
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 B )。
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
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
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
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7、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A)。
A、课程标准
B、课后练习的要求
C、统考的题型
D、家长的要求
8、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 B )。
A、制作课件
B、了解学生
C、设计板书
D、设计试
题
9、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
这时,正确的做法是:( A )。
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
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10、学生的道德(D)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
A、理论
B、意识
C、观念
D、行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将判断符号直接标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
)
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 × )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 √ )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 √ )
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 × )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 × )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 × )
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 × )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 × )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 × )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 √ )
三、简答题
1、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
――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
――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
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
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
)
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
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
问: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我赞同教师丙的做法。
因为其能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
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
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
四、案例分析题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
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
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
“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
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
“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
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在上课时分心甚至“捣蛋”时,教师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答:面对学生的分心捣蛋,教师应进行深入的反思,
这是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保证时的反叛。
教师在教学中,教法的设计应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面对同一个任务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调整教法。
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1要尊重学生,做到民主平等。
2要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热爱学生。
3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
(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
和。
(错)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对)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错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程。
(对)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
材。
(错)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错)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错)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错)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对)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错)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错)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
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 A )
A.必
修 3 3 B。
必修 1 1
C.选
修 3 3 D。
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
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
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
材( C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
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
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
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
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的答案是符合题意的,请把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三级课程管理制度的确立(ABC )
A.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
B.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
C.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D.有利于扩大国家课程在整个课程计划中的比重
2.实施素质教育,必须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在学生观方面,新课程倡导的主要观点
有
(ABCD )
A.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B.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C.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性 D.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权利的主体、责任的主体
3.综合实践活动主要包
括
(ABD )
A.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 B.课外兴趣小组
C.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D.劳
动与技术教育
4.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
论(AC吧D )
A.直接影响教师形成积极乐观的“学生观” B.直接影响教师重新建构“智力观”
C.认为智力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
D.能帮助教师树立新的“教育观”
5.在本次课程改革中,考试改革体现着发展性评价的理念和工作思路,它具体表现在(ACD )
A.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B.对考试结果作出具体分析,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并按考试成绩排名C.倡导给予多次机会、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D.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6.校外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以及乡土资源等。
其中,利用网络资
源
(ABCD )
A.有利于开阔学习思路,拓宽知识面 B.促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更及时、更开放
C.能够突破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和时空的局限性 D.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
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
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
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
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
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张主任突然走了进来。
张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
张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
”张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张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张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张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
(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
(5
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4)
2.教学设计一: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时,教师讲授如下:连接AC,因为三角形ABC与三角形CDA的三边分别相等,所以,这两个三角形全等,三角形ABC的面积等于1/2底乘高,所以,平行四
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底乘高,命题得到证明。
然后,教师举出很多不同大小的平行四边形,要求学生求出它们的面积,结果每个问题都正确解决了。
下课前,教师又布置了十几个类似的问题作为家庭作业。
教学设计二: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即如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变成一个长方形,然后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并获得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
式。
请问:两则教学设计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有何不同?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学习将产生怎样的影响?(16分)
“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索。
(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接受学习的方式,只会模仿,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创造。
(5分)
“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分)
基础教育新课程通识考核参考答案和评分意见
一、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Ⅹ 2.√ 3.Ⅹ 4。
√ 5.Ⅹ 6.Ⅹ
7.Ⅹ8.Ⅹ9.√
10.√11.Ⅹ12.Ⅹ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A 2.A 3.B 4.A
5.C
6.B 7. C 8. D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BC 2.ABCD 3.ACD
4.ABD 5.ACD 6.ABCD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
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
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
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 3.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
(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
(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张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
(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
(5
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4)
2.“教学设计一”中的教师采用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没有引导学生去积极思考,让学生主动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进行探
索。
(3分)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在短时间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技能,但如果一味采用这种方法,将使学生形成接受学习的方式,只会模仿,不会灵活运用,更不会创造。
(5分)
“教学设计二”中的教师采用了比较的方法、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学生展开知识发生的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自己思考,从而得出结论。
(3分)这种教学方法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