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社会根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缺失的社会根源
2011年12月24日羊城晚报刊登一篇新闻《广东一省人大代表在吃猫肉火锅后中毒身亡》:广东省人大代表、高州市云潭镇源兴木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龙利源,于23日下午在阳春市八甲镇八甲火锅城与人吃火锅时出现中毒症状,经送当地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一起吃火锅的另外两个人也出现中毒现象,但经医院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死者家属情绪稳定。我们发现,似乎只要发生灾害事故,那些新闻报道中都少不了一句情绪稳定:广东连州发生特大交通事故,造成32人死亡,目前,伤者和死者家属情绪稳定;辽宁昌图烟花爆炸37人死亡,目前,死者家属情绪稳定。当重大事故或灾害突然降临,造成人员伤亡,无论其家人的表现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作为新闻记者也不能用情绪稳定去简单的表述。这种所谓情绪稳定,其实是记者的造谣,也违背了新闻从业人员最起码的职业道德,更加凸显了灾难新闻报道人文关怀的缺失。
一、人文关怀的内涵
人文与神文相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被提出的,它反对中世纪宗教蒙昧主义对人性的戕害,主张恢复人存在的本身的自然性。人文关怀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维度之一。人文关怀的核心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和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等等。新闻的人文关怀,主要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个性、人的生存状况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爱护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二、人文关怀缺失的社会根源
康德早就告诉我们人是目的,毛泽东也讲过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位可宝贵的。但在实践中人依然有意无意地被忽视。媒体作为社会中一个担负特殊精神使命的社会组织,它的思维方式、实践活动必然受到社会背景环境的制约和规范。
1.社会转型期社会观念转型的影响。自媒体产生之后,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价值观念所倡导、鼓励或所贬抑、批判的东西,就是媒体进行实践活动与思维活动的心理基础和所遵循的原则。媒体要使人们的思维活动具有与该社会制度整体特征相一致的思维属性和思维品质。但是,这又基于媒体对于社会氛围与环境的判断。因为在社会转折和变迁时期,社会制度对人们思维活动的影响尤其明显。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由一种存在类型向另一种存在类型的转变,意味着社会系统内在结构的变迁,意味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心理结构、价值观念等各方面全面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我国的社会转型期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变革开始,这一阶段社会文化传统的转向、价值观念的更新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都面临着重大的变革。在这个时候,由于新事物与原有思维方式的冲突,会给人们的思维乃至精神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人们因为失去了原有的判断标准而无所适从。正如布莱克所强调指出的:现代化是一个创造与毁灭并举的过程,它以人的错位和痛苦的高昂代价换来新的机会和新的前景。媒体也同样面临这样的困惑。但是,不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媒体都应该把握住社会公共利益的标准,把握住人文关怀的尺度,回归新闻的本质真实。同时,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媒体在进行思维活动时,必须依据其在社会关系中所承担的角色,并以此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参照点。媒体思考问题的立场、角度和出发点,也要随着自身在社会关系中地位、角色的变化而变化。
2.思维传统的制约。在思维传统中,沉积着一个民族以往的意识形态,即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和哲学等思维观念、社会心理,以及以往的社会风俗、习惯和其他文化因素等。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思维传统的影响与规范下开始的。媒体也是如此。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文化统治,这种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否定人、压抑人性的,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形成了漠视人、漠视人的生命、漠视人的精神的思维传统,宋·陈元靓
《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中就有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这种思维倾向至今在我们媒体的很多报道中仍然屡见不鲜。欧洲人文主义学者有一句名言爱如阳光,当自己心中充盈阳光的温暖,才能怀有博大的同情心,去把阳光一点一点传播给人类。从上述案例中,我们能够感觉到,漠视人的思维传统在他的头脑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这使他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思维呈现出来的一种相对固定的准备状态,他的思维活动从既定角度、起点出发,只顾职业化的流程,而忽视了职业使命,也无视思维对象的其他方面,如生命、品格、精神等等。
3.文化氛围的熏染。文化意味着一种模式。生活在一定文化氛围中的人,其思维方式的形成首先就是以该文化氛围中蕴涵的思维方式为基础和原型的,并受到它的制约和规范。从其产生的机制上看,个体受到一种文化的熏陶和驯化,使外在于个体的群体思维方式渐渐地内化为个体的思维方式。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它所带来的经济的繁荣和多元因素为文化的分化创造了条件,在市场经济的商业逻辑占主导的背景下,大众文化与红色文化、高雅文化三分天下,并迅速发展成为主流。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文化形态,它是现代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伴生物,是消费社会的、采取的文化消费形态,旨在使大众获得感性娱乐的日常文化形态,如流行音乐、电影、电视肥皂剧、通俗小说、漫画、报纸杂志、网络文化等,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作为文化消费商品生产,大众文化的生产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它通过塑造完美、虚拟的形象,诱导着人们的消费欲望,对人们的消费方式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大众文化的流行改变了以往作为个体被动的文化接受状态,在价值观念上正日益呈现出向个人本位、功利、现实偏移的倾向。大众文化的功利色彩加重了它的媚俗化倾向,它的这种倾向也导致了人们审美趣味的世俗化和低俗化。在功利化思潮的影响下,信奉这一原则的人会用功利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处理所有问题。在他们看来,整个世界只剩下一种关系,那就是经济利益。长期生活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的社会公众,受到功利观念的影响,渐渐地就会将社会这个大的文化共同体的思维定势转化为自身的思维视角,最后积淀到意识的深层结构中,转变为个体的无意识,从而使他的思维活动自发地按照该文化氛围所规范的方式进行。但是,作为媒体工作者,我们不能麻木,不能随波逐流,而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敏锐的判断力,关注身处灾难困境中的人的生存状态,思考人性和人类未来,表达对所有生命的怜悯和珍视,我们应该在功利的大环境中保留一片属于媒体的清澈的蓝天。
三、人文关怀的回归
现在看来,我们的媒体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人文关怀。新闻为了追求视觉冲击和心理刺激,无视对新闻当事人(灾难的受害者及其家属)和受众的痛觉刺激,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对于人与人性的不尊重。当记者把镜头对准新闻当事人的时候,除了看到他们是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是不是同时也能意识到他们也有生命,也有尊严,也拥有一个公民应有的不被展览示众的权利?这就需要记者寻找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社会公共利益。当然,在很多时候,作为人不可避免地具有人性的一些弱点,所以人文关怀也并不仅仅意味着善的理念,同时也意味着公正和正义的理念。人文关怀正是通过公正和正义赢得了一种自身免疫的功能,从而可以防范来自人类本身的对人文关怀的伤害。也就是说要顾及到人性的双重性,顾及到人应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顾及到人既有应当被同情、受保护的一面,又有可能出现的贪婪、懒惰的一面。公共利益的标准对于媒体就如同公正和正义,它至少提供了一种基本判断的底线。在一些记者在萌生违背人道的恶念时,公共利益会成为其心理上的一种约束。
总之只有善的理念与公正的原则的结合,才能体现完整的人文关怀的精神。而且这一点不能仅仅停留在精神观念的层面上,还要形成一种运作有效的社会机制,使善的理念和公正的原则成为这一社会机制的灵魂。对于媒体而言,任何一种行为标准都应根植于对于人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