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长文短教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长文短教策略探究》结题报告
作者洞头海霞中学管雪琴
一、研究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价值
自从我担任初三语文教学工作以来,一直面临着课时紧,阅读量加大,课文读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样的现实,如今在教学九年级的小说单元,之后就要进入中考复习阶段,这种现状就更加突出,正因为这样的现实,促使我一直在思考长文短教来提高课堂效益这一问题。

研究目的:从母语学习规律来看,作为母语学习者,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绝不是零起点,也非零阅历者。

也就是说,在课堂教学之前,学生实际上已一定程度的具备解读课文的能力和经验,因此,语文教学主要应是一种提高型教学而非简单的习得型教学,这就要求我们在更高的知识论层次上思考语文教学效率问题。

我们应充分的利用母语优势,集中精力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那些少数问题,突出重点。

基于此,长文短教,是提高课堂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

不仅如此,由于长文短教需要教师研究如何巧读课文,如何精选课文内容,如何组合教学内容,如何做到精练、高效、有用,所以它具有教材处理研究的普遍意义,对它的成功探索,将影响到对所有文章的教学处理。

由这一点看,研究长文短教,就显得更有意义。

(二)课题界定和理论依据
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

一般来讲,在初中学段的语文教学中,现代课文在2000字以上、文言文课文在500字以上的,就可以视作长文。

所以,对课题的界定就是指对篇幅长的文本在能突破重难点的情况下实行短而有效的教学。

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教学方法论都是本课题立项的理论依据。

但是,最重要的理论是生本教育理论。

长文有着信息量大的优点,但同时也有占用课时多、容易引起学生厌倦;信息繁冗,学生学完后觉得自己“雾煞煞”,似乎学了很长时间学了很多东西,但又对什么都没学透,混搅在一起。

而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本质是提升生命,人的起点并非是零,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分尊重和依循生命的本质,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生本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生命成长的过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发现、去研究。

二、研究方案
【研究目标】
使教师能在该课题的驱动下能研究合理处理教材,准确把握长文“三维”目标的切入点,重视研究训练语文思维方法和归纳规律,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的阅读方法,能自主自觉的聚焦于自己的困惑点,有目的的学习,最终达到较快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研究内容】
长文短教,其一是如何剪裁长文,以达到节省教学时间的目的;其二是训练高素质的学生,学生一点即通,当然也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所以,必须学生和老师一起配合才能取得长文短教的成效,缺一不可。

基于此,我的研究内容分为学生层面和老师层面的研究。

(1)学生层面——培养学生有效而较快的走进文本解读教材的策略研究
学生有效而较快的走进文本,准确地解读文本,是长文短教的前提。

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较快的进入文本,准确把握文本内涵,产生“已知”,为课堂解决“未知”做好准备,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掌握一些思维方法和规律,这样才可以尽快的产生高质量的教学效益。

(2)教师层面1——教师节省时间却提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方式研究
(3)教师层面2——教师剪裁教材却不削弱语言品味的策略研究
长文短教,要解决的是课文长而教学时间相对不足的矛盾。

辨证处理教学内容的剪裁取舍与教学时间的利用问题,是长文短教的关键;而剪裁取舍的关键又在于如何抓住文本的“魂“,即文本的”抓手“,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要问题。

也就是说,真正实现长文短教的效率,重在研究长文里“抓手”在哪里,如何围绕“抓手”进行教材的剪裁。

语言品味是语文教学基本的任务,所以还要研究既要短教,又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不弱化语言教学。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方法,通过研究者行动上的干预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改变。

在长文短教中,教师要将自己的策略付诸于行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高质量思维,就要同过行动的干预来实现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通过不同班级的对比研究,及时了解整个班级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情况,不断总结和评价教育措施的实施经验与效果。

三、研究阶段(时间:2009.2——2010.9)和预定目标
第一阶段:
⑴2009年2月至2009年3月,这一段是预研究及课题立项的准备工作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了解长文短教在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发展,作一些调查研究,建立课题并撰写研究方案。

⑵2009年2月至2009年5月,这是初步探索阶段。

主要工作是利用九年级的小说单元和中考阅读复习进行“长文短教”有效性的方法探索,并进行操作,积累资料。

第二阶段:2009年5月至2009年8月,利用中考后的休息时间进行阶段小结,进行反思,做好初步的资料汇总。

第三阶段: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这一段是深入研究阶段,主要工作是在新学年新班级里开展“长文短教”的公开课、实践课、平行班对比检验课,继续实施课题,分析教学现象和学生学习情况并撰写案例反思,定期形成小结。

第四阶段:2010年6月至2010年9月,总结思考阶段。

整理课题资料,进行信息处理,结果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进行结题。

四、初步成果
★培养学生有效而较快的走进文本解读教材的策略研究
这是从学生层面来进行研究长文短教的策略。

这个层面的研究意义在于培养学生快速而且自主有效的走入文本。

换言之,就是培养学生能读出文本的关键点:比如对文本内容整体的概括,比如人物形象,又比如作家或文中人物的情感取向等。

而只有学生能静心潜入文本,形成自己的整体感知,产生自己的“已知点”,才谈得上节省教学长文的时间。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而想培养学生准确把握整体的能力,必须立足于以下工作:
1、培养学生速读技能。

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阅读教学的任务。

速读作为阅读的一种分类也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加以综合考察。

” 更是鲜明而详实地指出速读的重要性。

假使阅读中只有理解和记忆而没有速度和效率,既无法适应考试时的时间紧迫性,又无法适应扩充阅读量的时代要求。

速读是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速度不单纯是视觉的感知活动,还必然伴随着理解、想象、记忆等思维活动,并且这种思维的速度很快。

实践证明,速读有利于识字率的巩固、
理解力的提高。

另外,由于速读能力获得大量的信息,可以突破头脑中原有的思维模式,用更恰当的方法来处理新信息,这样就促使智力的发展。

同时,我国从古至今的优良传统“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等也给我们当代的阅读教学提供了警示。

而一系列的研究证明,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阅读速度是可能的。

训练过程:
①先要求学生养成默读的习惯。

不要唇读和诵读。

②其次要求眼脑直映。

“眼脑直映”的原理告诫我们,阅读的器官仅仅是眼睛和大脑而已,阅读时不应有除眼部的肌肉运动和脑力紧张以外的任何其他外部运动。

而眼脑直映的原理要求我们在阅读时,眼球应随文字的移动而动,特别是当视线从前一行的末尾移到下一行的开头时,眼球的扫描必须准确。

同时,阅读时姿势端正眼睛与书本的距离要适当,要避免长时间的阅读。

当然,阅读还需要大脑的控制。

特别是在学习速读时,需要强烈的动机和集中的注意力,要避免长时间的阅读疲劳。

③为唤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动机,要事先布置阅读要求。

比如在教学《故乡》之前,先布置学生批注关键词,为了达到批注的目的,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而且避免了长时间的阅读疲劳。

然后要求学生开始速读,只能用眼读,一边读,一边快速将文字转换成图片镜头在脑海中呈现出来,之后再在获取重要信息之处开始批注。

对比研究后,发现某班通过训练使得有效读速比另外一个没有经过速读训练的班级提高了1.5倍。

2、培养学生的语感,能敏感的捕捉主要信息,并且一边读一边能将这些主要信息生成归纳性的信息。

阅读的文字训练,往往有多余信息的存在,忽略这些信息,并不影响我们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反而使学生的整体感知更集中而不支离破碎,更有印象而不会只知只鳞片爪;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

那么,可以从哪些关键词来训练整体内容和情感的感知能力呢?
①速划心理活动或情感词,或者暗隐着心理活动和情感的词。

因为往往人物的心理活动或情感就是作家的写作动机所在。

②速划每段的中心词,或者一系列的近义词,后者会归纳出该段或该篇的中心。

③速划中心句。

比如文末的升华中心句,哲理性的感悟句等。

④速划过渡句。

因为过渡句的承上启下可以帮助学生归纳出上下文的内容。

⑤速划环境整体特点的形容词。

这里要注意的是,必须是概括环境整体的形容词,而不是局部。

仅是局部的理解无法准确把握整体的特点,如果只有局部,那就必须要整合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因为环境描写有衬托人物情感的作用,所以,景物的特点和想要衬托的情感有直接的内在逻辑关系。

仍以教学《故乡》为例。

我先以第一段为例,引导学生“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找出“冒了严寒”、“相隔二千余里”“二十余年”等关键词,这些都是显示“我”对久别的故乡充满了思念之情。

接下来,让学生尝试找第二段的关键词,很多学生在原有的语感基础上也都可以找到:萧索悲凉,前者是环境总特点的形容词,后者是作者的心情。

在读到第四自然段的时候,学生划出一个“这次回乡,本没有什么好心绪”,我追问,“为什么?”并且要求学生在速读时,能时不时的产生疑问,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些疑问的解决,就是阅读动机之一。

之后,在读到第5段中“聚族而居的老屋,已经公同卖给别姓了”,以及“谋食”等,学生生成了这样归纳性的信息:“我”的家族已经家道中落了。

而且“我”在城市里的日子过得也很辛苦,从“谋”字可以看出,因为“谋”有“想方设法”的生存下去的意思。

3、设计预习表格
以上所述的训练在刚开始时,都要利用课堂时间,而分别在训练3次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做这项训练,当做是家庭作业中的预习功课来布置。

我专门设置了一种表格,让
在速读和搜索关键词的方法掌握到比较自如的时候,我们要开始训练学生学习语文阅读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可以使长文短教变得更加现实有效,学生掌握了技巧后阅读的动机更加强化,尤其对初三学生和高中学生,我认为这些阶段的学生,不应该满足于让他们的阅读仅仅停留在本能的语感阶段,还应该启发他们的阅读思考更加科学、严谨、细致。

经过训练,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比如,教学《孤独之旅》,学生发现文章里运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于是我让他们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先从简单的开始,自己归纳一下规律。

结果他们发现:
A句: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

B句: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A句的作用是写出杜小康父子心中对家乡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茫然和恐惧。

B句则是写出了杜小康刚到一个陌生环境的害怕和胆怯。

我追问:你怎么体会出来的?
追问引发深度思考,学生思索后回答:因为A句中写到熟悉的景物都在远离杜小康父子,景物描写之前有一句“他也会像他的儿子一样突然地对前方感到茫然和恐惧,从而也会打消离开油麻地的主意。

”也可看出这种景物中人物的茫然和恐惧。

而B句中的芦苇无边无际,让人觉得被包围住了,会产生一种对自然界的惧怕和胆怯,尤其是一个孩子。

而且语境中也有提到“害怕”和“胆怯”。

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如何把握环境描写的作用,他们会自己归纳出以下的规律:
①、考虑环境的作用必须从环境的特点切入;
②、环境可以衬托任人物的心情;
③、环境的作用往往可以在语境中得到启发。

在这种情况下,我又顺势抛出另外一句: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这下子,学生明显有些犯难,想了好一会儿,他们中很多人回答:这个环境很诡异的感觉,若有若无的萤火虫,只有一只水鸟浮在水面,应该也是衬托杜小康的惧怕吧。

这种理解,显然是脱离环境的整体感,断章取义造成的。

于是,我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把所有的环境元素在脑海里组装成一幅完整的图画。

结果,学生重新阅读,发现在这
个句子的前面,就有一些环境元素:清香的空气、香草;而且这个句子中的环境元素是:很多萤火虫,被照亮的水面,这些元素是整个画面是亮色是暖色,是令人赏心悦目的感觉,而非诡异感,更何况上文有一句: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

下文还有一句: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这两句子一结合,显然这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来自杜小康此时已经有所摆脱对陌生的芦苇荡的恐慌,有些镇定下来面对现状了。

所以,这次以后,学生深深记得,阅读要联系上下文,环境描写切莫只看局部。

我每次引导学生发现一种解题方法时,都喜欢用以下的表格来建立解题方法档案,这种表格好比抽屉,把零散物件归类,有利于搜索回忆,节省很多思考和整理表述的时间:
学管理和教材处理方面如何实现长文短教的研究成果。

★教师节省时间却提高效率的教学管理方式研究
我在课题研究中,发现可以采取小组内合作,小组间竞争的教学管理方式达到长文短教的省时又高效的目的。

比如在上小说《故乡》的时候,我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寻找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归纳出二十年前后故乡的变化;寻找我回故乡的心情变化,归纳出我是一个怎么样的知识分子。

接着,我就让学生以4人小组为学习竞争小组,由小组长分配任务,每人分到若干页数,先自己看自己的页数,找出自己范围内的信息,最后,小组成员亮出每人的发现,再一起归纳。

最后展示合作结果时,我会让小组成员全部站起来发言,每人先说自己的一个发现(把其他发现的机会留给其他组),再由组长说出小组共同的归纳。

在小组成员发言时,发现不足或错误,教师要及时问全班:有没有补充或反对?这个时候会形成热烈的讨论,是思维聚焦于不足错误点,形成立体的互动的好时机。

★教师剪裁教材却不削弱语言品味的策略研究
⑴选取文本重点描写的核心来设计主问题
一篇文章,总有重点之处,而文本重点描写的核心,就是指作者浓墨重彩的背后,究竟隐含了他(她)的什么情感,或写作动机。

主问题,好比是一棵树的主干,是一节课枝繁叶茂硕果累累的依托。

抓住重点核心设计出来的主问题,可谓是取其一端,不及其余,以捷径直取黄龙,省时省力。

以《大雁归来》为例,因为文本里反复描述了大雁的叫声,于是,主问题可以这样设计:你会翻译大雁的叫声吗?
接下来,就能在这主干上收获到学生真正走近大雁和作者的解读,了解大雁的世界,共鸣作者的情感。

又如《云南歌会》,不管是对歌、漫歌还是传歌,我们都能在文字的深层里读出作者对那里和谐本色的生活方式和态度的由衷赞赏。

而这样的生活方式和态度,则溢于言表于人物身上那种率真自然的性情,快乐满足的心态,自然和谐的生态中。

于是主问题应运而设:“文中人物的风韵与神采让你会心一笑的是谁?为什么?”这个
主问题中的“会心一笑”,直指学生内心的触发,使学生走近遥远的云南少数民族的人物和环境,激发他们的神往,珍视学生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营造开放多层次的课堂生态,最终催发情感之花的开放。

⑵选取学生的困惑
我们应充分的利用母语优势,集中精力解决学生最困惑的那些少数问题,突出重点,因为学生困惑之处,意味着学生视野和文本视野仍有距离,它将会成为破冰的一个突破点。

仍以《大雁归来》为例,在翻译大雁的叫声的最后,学生质疑问:“文尾的‘三月的天空中洒下的野性的诗歌’是什么意思?”而且有很多学生“于我心戚戚焉”的样子,说明这个问题有代表性,教者必须缩短问题的有效距,于是,我问:在这个句子中,你已经读懂什么?还不懂什么?
大部分学生说三月的天空中洒下的诗歌,应该是指三月大雁全球大规模的迁移过程中,在天空飞行时发出的叫声。

但不懂为什么把叫声比成“诗歌”,还“野性”?
接下来,学生思考聚焦为“‘叫声’和‘诗歌’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之处呢?”
生1:“诗歌“,给人感觉是美好的,“叫声”则没有什么感情在内。

感觉这是赞美之词,含有对大雁的喜爱,他认为大雁的叫声很有诗意。

生2:诗歌含义丰富,而大雁的叫声里也有丰富的含义
师:就像人类的语言一样,大雁的叫声,也包含着各种内涵。

生3:野性,应该联系前面的“三月“,三月是禁猎期,这时候大雁的叫声是多么的无拘无束,作者多么喜欢这样的叫声,充满了生命力,作者多么希望多多听到这样的叫声,而不仅仅是三月。

至此,作者的愿望清晰的从“野性的诗歌”中跳跃了出来,尊重生命,敬畏自然,亦已融入了学生的思想。

在教者“已懂了什么?还不懂的是什么?”的启发下,在“懂了什么”的基础上,学生的思考聚焦于“不懂”,改善了思维的暂时逼仄,直至恍然大悟,这就是利用了学生自主质疑和“最近发展区”,使这篇较长的文章能在一课时内能逼近作者的情感内核,真正走进作者的精神世界。

⑶巧取“知人论世”
荀子说“君子善假于物也”,在长文的曲径通幽中,“知人论世”实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假借之物,原因无它,就是在于它能快速的拉近读者和文本以及作者的心理距离,节省对话的时间。

有些内容学生貌似懂了,但懂的只是皮毛,并没有深层次的走进文本,只是掠取了文本信息而已,无法领略语言的内涵,无法读懂人物内心,所以,此时知人论世则是引领学生深渡,“惊起一滩鸥鹭”的那根桨。

学习《台阶》时,学生知道父亲生活的艰辛,也知道父亲对新台阶渴望很强烈,但学生内心的阅读感受,相信是很多老师始料不及的,但这种阅读感受很真实,也是我们老师必须面对的。

有学生说:“父亲尽管生活很苦,但文中‘父亲的这双脚是洗不干净的,……洗出了脚的本色,却也是黄几几的,是泥土的颜色。

我为他倒水,倒出的是一盆泥浆,木盆底上还积了一层沙’实在很好笑,父亲为什么不洗脚?”甚至有学生说:“乡下人这么不卫生。

他到底多久没洗脚了,这么脏。

”这其实就是学生的阅历和生活经历离文本太远所致。

所以,通过知人论世,感知当时中国农民生存状态实属必要。

像这样令老师吃一惊的学生阅读感受,应该是时有发生的,比如《变色龙》学习中,就有学生觉得“打狗还得看主人,主人公这种‘变’也没错”等,只是我们老师过份注重预设,没有让学生有机会发表罢了。

那么如何剪辑知人论世,更进一步的节省时间?其实很简单,选取能对人物形象情感起到印证分析的文化知识和生活背景就可以了,剪辑后的文字一定要简洁,以给学生留下
深刻的印象乃至冲击力为好——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有用得上其中信息的可能。

以《云南歌会》为例,介绍沈从文,笔者看过两张不同的“知人论世”幻灯内容,对比如下:
“沈从文,京派小说代表人物。

原名沈岳焕,出生在荒僻神秘的湘西凤凰县,有苗汉土家族的血统。

1930年后赴青岛大学执教,创作日丰。

中篇小说《边城》于1934年问世,标志着他的小说的成熟。

1949年后长期从事文物研究工作。


“沈从文,现代著名作家,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


不难看出,第一则是经过教师精心选择剪裁过的,信息密集有效的多,对《云南歌会》的教学能起到辅助作用,其中“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为解读课文张本,主问题“文中人物的风韵与神采让你会心一笑的是谁?为什么?”的抛出一气呵成。

而第二则,就似乎是信息的大杂烩,看不出执教老师的用心。

知人论世也是课堂的资源,但需要我们老师进行合理剪裁,浓缩精要的穿插介绍给学生,尽可能。

⑷选取有效语言教学的点
教育家于漪老师专门指出:“语文课要落实在对语言文字的体会上。

”很显然,语言的学习才是语文教学的根,建立在语言学习基础上的教学才是具有“语文味”的教学,而长文短教,更要求截取短文字,发挥高效应,在语言训练上,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在情感上,要得到熏陶感染;在学习方法上,能够得到知性认识;在过程中,能够充分参与,这就要求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是语言和精神同生共构的最佳结合点,那么这些最佳结合点有哪些呢?
①反常规语言。

如新颖的修辞句子。

《雪》中将南方的雪比成“极壮健的处子的肌肤”,将北方的雪比成“包着火焰的大雾”,分别写出了南方雪的美艳,北方雪充满战斗激情;《台阶》中将父亲的头发比成“庄稼茬”,写出父亲的坚强和倔强;
还有特殊的句式。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其中词序已经经过调整,而且还用了叠音词,突出了小草的“嫩嫩的,绿绿的”。

抓住这些词句感悟,品味该词、句在该位置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知。

②.高密度语言。

高密度语言,句子精短却意蕴丰富,纳须弥于芥子,有微观大世界之妙。

一些关键细节,恰是人物形象心理信息密集之处。

如《台阶》中父亲:“这人怎么了?”短短一句,写出父亲对自己垂垂老去的沉痛,不得不在岁月前低头的无奈沧桑。

那些在文中起深化中心,统帅全文或全段的句子,以及过渡句,都属于要重点咀嚼的高密度语言;
那些含有作者强烈情感褒贬的词句也是值得我们细读之处。

③.意象化语言。

如《台阶》中“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

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旱烟雾飘来飘去”是一个意象,显示出父亲的强烈渴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