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州园林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014e1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f.png)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园林艺术的瑰宝。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首先要从其历史和地理环境入手。
苏州是中国南方的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
苏州园林的建造始于唐代,盛于明清时期,历经千年的沧桑变迁,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
苏州园林的地理环境也是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地处江南水乡,水文化是苏州园林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园林的设计理念。
苏州园林注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强调“以人为本”,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其次是园林的建筑风格。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独具特色,注重造型美感和空间感受,以小巧玲珑、精致细腻的建筑为主要特点。
再次是园林的艺术表现形式。
苏州园林的艺术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建筑、雕刻、绘画、诗词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园林艺术风格。
苏州园林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同时,苏州园林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推广者,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是一个广阔而深刻的话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丰富,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融合了各种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苏州园林的文化价值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还在于其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传承者。
浅析苏州园林景观中的传统文化
![浅析苏州园林景观中的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300b860e650e52ea5518985e.png)
因此使苏州 素有 ” 人间天堂 ” 的美誉 。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 中 国古 典 园林 设 计 的 理想 品质 , 苏 州 园林 被 公认 是实 现 这 一设 计 思
想 的典 范 。
使建筑 、 山水 、 植 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 以达到 ” 虽 由人作 , 宛若 天开 ” 的境 界 。 这 就要 求 中 国古 代 园林 要在 有 限 的地 域 内创 造 出 无 穷 的 意境 , 要 达 到 这个 目的显 然 不 能 照搬 自然 山水 , 必须 通 过 造 园家 对 自然 的理解 与造 园 者 的主 观创 造 。
应 自然 的存 在 与人 文 精 神 的需求 , 从 而将 自然 与 人 文毫 不 牵 强 地 整合起来 , 无形地造就 出一种“ 天人合一” 的感应 , 使精神上获致 舒 解 与徜 徉 。
横着一座假 山, 借以挡住游者视线 , 不使全园尽收眼底。 也有利用 建 筑 来 起 到 掩 映 效 果 的 。这 种 做 法 “ 出于 意 料 之 外 , 合 乎 情 理 之 中” 。 园林 中 的道路 、 山径 、 溪流 , 往 往 断 断续 续 , 弯弯 曲 曲 , 纡迪 曲折 , 方 能 产生 含 蓄 之意 。如 拙 政 园 的梧 竹 幽 居 , 一湾 流水 , 逶 迤
曲折 , 绕 过 叠石 , 穿入花间 , 悄然远去 , 寄 寓 着深 远 的 意境 , 使 人 感 到流 水 淙淙 无 尽 头 。 园林 艺 术 中 的含 蓄 手法 , 也 常用 一 湾溪 水 , 曲 折蜿蜒 , 穿小 桥 , 度柳 荫 , 是 尽 头却 又 了无 尽 头 的 手 法 , 创造 出自 然 生 动 活泼 的美好 乐 曲 , 成 为 富有 抒 情 的 园林 趣 味 。创 造 园林 含 蓄朦胧 的意 境 美 , 另一 个 不容 忽 视 的手段 是 古 典 园林 的题 名 。这 大 都 与 古典 诗 文息 息 相 关 , 相 当含 蓄 地点 出了 主要 景 点 的美 感 特 征 及 造 园 旨意 。
江南韵味探秘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
![江南韵味探秘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https://img.taocdn.com/s3/m/d82f5edc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d.png)
江南韵味探秘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典范,也是世界园林中的瑰宝。
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江南地区的韵味和文化底蕴。
本文将为大家揭示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探秘其中蕴含的江南韵味。
一、苏州园林的历史渊源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的唐代,而真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则是宋、元、明、清等历代。
这些园林以自然、环境、文化的整合为原则,又结合了北方园林的布局和南方园林的风格。
苏州园林凭借其特有的造园理念和独特的建筑技艺,成为了中国园林艺术的杰作。
二、苏州园林的特点1. 四季花开,景色宜人:苏州园林多以假山、水池、草地和花园为主体,园内绿树成荫、花团锦簇、鸟语花香。
春天,众多的花卉繁盛绽放;夏天,湖水清凉、绿树成荫;秋天,园内各种红叶交相辉映;冬天,庭院银装素裹、静寂宜人,四季景色各有风采,深受游客喜爱。
2. 地脉与空间的巧妙结合:苏州园林以水为脉,通过水的流动,划分出各个景点,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布局。
对水的利用、造型、流动、布置等方面独具匠心,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美学效果。
3. 以山水画为灵感,追求自然之美:苏州园林的设计灵感常常来自中国传统山水画,力求通过景观的布置和疏密有致的植物组合,再现山水画中的优美意境。
三、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1. 园内建筑具有典型的江南建筑特色,多采用重檐歇山式、翘角歇山式和天井式等传统建筑形式。
建筑通常以木结构为主,重点突出柱子和檩上的雕刻,精致而又富有艺术感。
2. 利用智慧布置的景点如假山、亭台、廊桥等都与周围环境和谐一致。
各式假山,从大自然中选取形势奇特,曲线流畅的石块,经过巧妙的组合,形成了栩栩如生的山石,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四、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1. 清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苏州园林是清代文人墨客的聚集地,许多文人都曾在此饮食作乐、写诗作画。
他们以园林为背景,以自然美与人文情为题材,留下了众多传世之作。
2. 承载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苏州园林不仅要求在园林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更要体现出江南地区的文化底蕴,各种传统文化元素通过园林一一呈现,对游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景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苏州园林介绍
![景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苏州园林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7ceefab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9a.png)
景点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苏州园林介绍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瑰宝,以其精巧的设计和独特的景观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青睐。
苏州园林以其与自然的和谐融合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表达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个典型的苏州园林景点,并探讨这些景点是如何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造和设计的理念源自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和哲学思想。
这些园林独特的特点和风格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游客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第一个景点是拙政园。
作为苏州园林中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拙政园以其精妙的布局和精致的建筑而闻名。
拙政园凭借其恢弘的景观和细致入微的细节,展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整个园林被划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独特的景观和构造。
拙政园中的古井、假山、池塘等景观都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
例如,假山的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元素,它们通过雕刻和塑造,使人们能够感受到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韵味和境界。
第二个景点是留园。
留园被誉为苏州园林中的典范之一,其建筑和景观充分展现了中国中式园林的精髓。
留园以其别致的建筑和宛如画卷的景观而受到赞誉。
园内的假山、湖泊和廊桥等景观元素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园内的石雕、木雕和花卉装饰等精细的艺术品更是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游客们在欣赏园林美景的同时,还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独特艺术之美。
第三个景点是退思园。
退思园是苏州园林中规模较小的一个景点,但其独特之处在于其倡导思辨的氛围。
园内有着精致的建筑和布局,游客们可以在此处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写作环境。
园中的临水亭、晓扉院和游思堂等建筑都与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修养有着密切的联系。
退思园中的景观元素注重细节和平衡,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类关系的思考和表达。
通过以上几个典型的苏州园林景点,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园林是如何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
苏州园林的典雅景观与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典雅景观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689406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95.png)
苏州园林的典雅景观与文化内涵苏州园林的典雅景观与文化内涵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瑰宝之一,以其典雅的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以其独特的设计、精心的布局和精湛的技艺,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本文将介绍苏州园林的典雅景观和文化内涵,并探讨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园林的典雅景观苏州园林以其独特而典雅的景观而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注重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出多样的景观,以营造出宜人而舒适的环境。
在苏州园林中,人们可以领略到不同的景点,如池塘、假山、廊柱、花坛等,这些景观相互呼应,构成了一个精致而和谐的整体。
苏州园林的典雅景观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设计的特点。
园林内的建筑和景观被精心布局,以营造出宁静而恬淡的氛围。
园林中的建筑多以小型建筑为主,如亭、楼、厅,这些建筑与池塘、假山等自然景观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精巧而温馨的氛围。
二、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不仅仅是一种景观,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园林融合了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以及哲学、宗教和文化思想等丰富的内容,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和审美理念。
1. 融合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苏州园林中的建筑、景观和装饰常常与诗词、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相结合。
在园林的各个角落,可以看到雕刻、壁画、花窗等艺术品,这些艺术品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追求和才情。
园林内常常可以见到摆放有诗词碑刻的亭台楼阁,这些碑刻记录了文人们对园林的赞美之词,也成为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体现哲学、宗教和文化思想苏州园林中的景观和布局常常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和文化思想。
例如,园林中常常有“四明山”的设计,展现了中国古代风水学的理念。
园林中的假山、水池等景观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念和宇宙观念。
园林中的建筑多以传统的木材结构为主,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技艺和精神。
三、苏州园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代表,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江苏苏州园林的家乡习俗
![江苏苏州园林的家乡习俗](https://img.taocdn.com/s3/m/6233bf7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b3.png)
江苏苏州园林的家乡习俗江苏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之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在这片风景如画的土地上,有着许多独特而古老的家乡习俗,蕴含着深厚的民俗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江苏苏州园林的家乡习俗吧。
一、春节祭祖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江苏苏州园林地区最隆重的节日之一。
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祭祖拜神,祈求祖先保佑家庭平安幸福。
在苏州园林地区,人们会在家中祭祖,并举行祭神仪式,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这一传统习俗代代相传,凝聚着家庭的温馨和团聚之情。
二、春联对联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和对联,以迎接新的一年。
在江苏苏州园林地区,春联和对联的制作和贴出都有着独特的风格。
人们会选用优美的诗句和对仗工整的字句来表达对新年的美好祝愿。
而在苏州园林地区,春联和对联的内容往往与园林文化有关,寓意着园林兴旺和家庭昌盛。
这一习俗体现了苏州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三、赏花赏月在江苏苏州园林地区,赏花赏月是一种古老而浪漫的习俗。
每逢春天,人们会赏花观梅,感受春天的气息;而每到中秋,人们则会赏月品茗,共赏明月之美。
在苏州园林地区,园林中常种植着各色花卉,如牡丹、梅花等,吸引着游人前来赏花。
而在中秋时节,家家户户都会围坐在月下,共赏皓月明灯,共享团圆时刻。
这一习俗凝聚了人们对自然之美和家庭和睦的向往。
四、茶文化茶文化在江苏苏州园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
苏州人热爱茶艺,喜欢在闲暇时光泡上一壶茶,与家人朋友共品香茗。
在苏州园林中,常有茶亭茶室,供人们休憩品茗。
茶具、茶盘、茶叶的选择和泡茶技艺都有着独特的风格,体现了苏州园林地区人们对优雅生活的追求。
茶文化是一种家乡习俗,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代代相传,传承不衰。
五、舞狮闹元宵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江苏苏州园林地区的重要节日。
每到元宵节,人们会舞狮、闹元宵,庆祝节日的到来。
舞狮活动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有着驱邪避害的寓意,也象征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在苏州园林地区,舞狮队伍会挨家挨户巡游表演,为居民们带来欢乐和祥和。
对中国古典建筑苏州园林进行分析
![对中国古典建筑苏州园林进行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8112a2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0.png)
02
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不大,但通过巧妙的空间利用和景观设计,
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游览路线和引人入胜的景观。这些园林不
仅展示了中国传统的园林艺术,也反映了古代文人的审美情
趣和文化内涵
01.
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以"文人园"为代表,强调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园中的建筑多以木材 和砖石为主要材料,结构简洁而典雅,雕刻精致。屋顶多采用坡屋顶形式,以青瓦覆盖, 具有鲜明的江南特色
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6
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
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
苏州园林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作为历史文化 遗产的重要载体,它们记录了中国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审美 观念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通过对苏州园林的研究和保护, 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同时,苏州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 代表着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对世界园林艺术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通过保护和传承苏州园林这一世界级文化遗产, 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2
1 2 3 4
概述 建筑风格 水景处理 植物配置
目录
CONTENTS
5 6 7
文化内涵 历史价值与传承意义
保护与传承
01
苏州园林以其精湛的造园技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这些园林大多建于明清时期,少数可追溯到宋朝。它们以水
景为主导,注重借景、堆山、理水、植物配置等元素的协调,
营造出一种诗情画意的自然氛围
促进传承发展:通过 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 教育活动和文化交流 活动,加强对苏州园 林历史和文化内涵的 传承与弘扬。鼓励社 会力量参与园林的保 护和开发利用,促进 苏州园林在当代社会 中的可持续发展
苏州园林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
![苏州园林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https://img.taocdn.com/s3/m/3e00ced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ad.png)
苏州园林的历史魅力与文化内涵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市,也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之一。
苏州园林代表了中国园林的艺术巅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苏州,有许多精致、独特的园林景观,它们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展现了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礼仪文化和生活哲学。
苏州园林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但其最具代表性和风格鲜明的园林建筑是明清时期所建造的。
在明朝,苏州园林的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也逐渐增多,形成了以耦园、留园、拙政园和束河古镇为代表的苏州四大园林群。
而在清朝,苏州园林经历了一段高峰时期,许多大型园林如观前街、狮子林、瑞光塔园等相继建成。
苏州园林的魅力在于其精致的布局和点缀,其所体现出的空间美学理念、园林诗意等元素,以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苏州的园林景观一般都以山水为主题,其中山以园林建筑来营造,水则以池塘、河流、水榭、廊桥等来点缀。
整个园林布局通常都遵循出关入隘的规律,以层层叠叠的山水、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为主轴。
各个景点之间犹如演奏一曲乐章,将游客带入一个仙境般的禅意世界。
同时,苏州园林所体现出的空间美学理念,也是其深受赞誉的原因之一。
园林建筑以精致、规整、对称、均衡为美,这些特点在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其中,所谓“虚实结合”的概念更是苏州园林的特色之一,即在有限的空间内,通过景物的虚实结合,营造出广阔、深邃的视野和强烈的空间感,提高了园林的环境品质和审美价值。
苏州园林的文化底蕴同样值得人们深度探究。
园林建筑在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古典诗词、绘画和瓷器等。
例如在拙政园中,有许多园林建筑以“诗、书、画”为主题,园中石刻、斗拱、重檐、亭台等园林景观都以诗词、故事、传说为背景和主题,寄托了设计者对祖国山河、历史文化的热爱和理解。
因此,苏州园林不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这正是苏州园林独特的魅力所在。
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建筑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追求的居住理念之一。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b873dd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0d.png)
苏州园林的文化解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园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的精华和特点,以下是对苏州园林文化进行的解析。
一、园林哲学苏州园林的设计和构建始终围绕着“山水之趣”这一主题。
它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借助自然的景观来创造出精致的园林,这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中的“山水情致”和“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
同时,在苏州园林中,更体现了中国文化中“雅致”、“精美”、“纤细”的审美情趣,这些都贯穿于整个园林中,成为苏州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园林工程苏州园林建筑工程的手工技术极度精湛,尤以假山、石舫、回廊为代表,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强调的是对工作的热爱、耐心、精益求精的态度和对于“物之美”的执着追求。
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建造者们,将这种精神的追求引入到园林建筑工程中,使得苏州园林充满了匠心独具的艺术造诣和人文气息。
三、园林文化苏州园林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园林文化的精髓,更承载着中国园林文化中思想、美学、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内涵。
苏州园林中充满了对文化的强烈表达,例如对季节和自然的关注,对诗词和书画的兴趣以及对建筑和艺术的开放和包容。
这些元素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与兼容并包”的特点。
四、园林艺术苏州园林的艺术表现在建筑、园林设计和庭院艺术中都有体现。
建筑艺术方面,苏州园林中的假山、水池等建筑物是别具匠心的艺术品,其中的假山体现了自然山石形态,又充满亲切感和人文气息。
园林设计方面,苏州园林的布局精妙,许多元素在整体设计中错落有致,但又紧密联系,是中国园林设计艺术的典范。
庭院艺术方面,苏州园林中的花卉和盆景、石桌石凳等庭院装饰物件,是中国文化中艺术品的代表,这些物件的设计和摆放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追溯百年历史,领略传统文化——苏州园林的魅力
![追溯百年历史,领略传统文化——苏州园林的魅力](https://img.taocdn.com/s3/m/845a4821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c4.png)
追溯百年历史,领略传统文化——苏州园林的魅力追溯百年历史,领略传统文化——苏州园林的魅力2023年的今天,我游览了苏州园林,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城市传统文化的魅力。
苏州作为中国著名的“园林之城”,园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同时也是中国园林艺术的代表之一。
在苏州的园林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园林艺术的美丽,还能够深深地感受到苏州人民对园林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空间和景观,同时也是人们心灵休闲和文化交流的良好场所。
苏州园林的特点之一是它们的精致美丽,凭借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这些园林不仅有美化城市和人民生活环境的功能,更是展示苏州园林文化的代表作品,是苏州的文化和历史的见证。
我在苏州园林中散步,感受着这些古老园林所散发的浓郁文化气息。
这些古老园林中,有些已有300多年历史了,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园中石径曲水、假山峰峦、古涧古石、寺庙厢房、精致花境、精美石刻和各式水道,构成了一个漂亮的景象。
它们无一例外地都表现出苏州经典园林的独特特征:南方园林的大小精致,设计上注重把握“深深浅浅”和“对称平衡”的原则。
我们在这里可以看到不同的园林主题,如梅花诗社、典当户、棠棣园、拙政园等等,它们传承了苏州园林的特点,展示了不同的风格和文化。
在苏州园林里,花木扶疏,宛如迷宫般的小径穿插其间,水光潋滟,古典园林的构造奇妙又迷人,参观者可以欣赏到园林建筑的风格之美、景物之神秘和各种种植工艺的造形之妙。
在园中,我们可以看到五山园的水上苔石、木假山和倚栏的长亭小阁、天池月处的李白诗“庐山谣、罗浮梦醒若此”引人咀嚼、想象是怎样落笔的,感受到浑厚而悠久的文化魅力。
而拙政园、太湖春、留园,则展示了苏州古典园林水景的精髓,水波粼粼,建筑之美妙不可言喻。
在苏州的园林中,绝对不会让人感到单调和乏味,每一个角落都表现出了它细致入微和构造合理的精美艺术。
中国苏州的古典园林探秘
![中国苏州的古典园林探秘](https://img.taocdn.com/s3/m/a4fbcd45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e.png)
中国苏州的古典园林探秘中国苏州,作为中国园林之都,以其独特的古典园林而闻名于世。
这些古典园林,通过巧妙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
本文将带您深入探秘中国苏州的古典园林,了解其历史背景、设计特点以及文化内涵。
一、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背景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和宋朝时期,而最为典型的苏州古典园林则集中在明清时期。
古代苏州是中国富庶的地方之一,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聚集于此。
这些文人墨客向往自然,并希望能在城市中创造一个宜人的环境,于是便有了苏州的古典园林。
二、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特点苏州古典园林以其精心设计的园林格局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著称于世。
园林中常见的建筑元素包括假山、廊桥、水池、花厅等等。
在布局上,苏州古典园林通常采用“四明”、“三元”的布局方式,即将整个园林划分为四个或三个主要景区。
这样的布局不仅能够使整个园林面积得到合理利用,还能够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愉悦。
三、苏州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古典园林不仅仅是一座美丽的园林,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
园林中的建筑、假山、花草等都寄托着人们对自然和人文的独特理解。
园林的布局和建筑风格体现了中国人对和谐、平衡的追求,而园林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则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苏州古典园林还融入了诗词、书画等艺术形式,使园林更加富有文化内涵。
四、著名的苏州古典园林苏州有众多著名的古典园林,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等。
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园林设计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备受赞誉,是苏州古典园林中的一颗明珠。
留园则以其精美的景观和卓越的建筑技巧而闻名于世,曾被誉为“东方维纳斯”。
网师园则以其精细的园林构造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环秀山庄则是苏州园林中的一处胜地,以其壮丽的山水风光和精心布置的园林而闻名。
五、苏州古典园林的保护与传承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
多年来,苏州市政府不仅加大了对古典园林的保护力度,还积极开展了相关的传承和推广工作。
中国苏州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
![中国苏州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https://img.taocdn.com/s3/m/8b573d81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3.png)
中国苏州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中国苏州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精湛的建筑工艺而闻名于世。
苏州园林作为其中一种代表,被誉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
本文将从苏州园林的历史发展、建筑特色以及文化内涵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对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贡献。
一、苏州园林的历史发展苏州园林起源于南朝宋代,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兴盛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苏州园林的兴起与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苏州园林艺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二、苏州园林的建筑特色苏州园林以小巧精致、意境幽远为特点。
其建筑不拘泥于自然,注重人工造景,充分利用江南水乡的河流、湖泊和假山、花木等元素,创造出独具苏州园林风格的景象。
同时,苏州园林也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平衡,以及建筑物与自然景观的协调统一。
三、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苏州园林不仅是对自然的高度模拟,更融汇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其设计理念体现了儒家的思想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同时,苏州园林中的假山、亭台楼阁等建筑元素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融合了诗、书、画等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情怀与豪情。
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历史发展、建筑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探讨,我们可以深刻领略到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独特之处。
苏州园林作为其杰作之一,以其精湛的建筑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影响了后世园林的设计与建造。
今天,苏州园林已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研究和观赏。
总结:中国苏州园林作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杰作,以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精湛的建筑工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其历经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通过对苏州园林的深入探讨,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感受到其中蕴涵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
浅析苏州园林的文化意境
![浅析苏州园林的文化意境](https://img.taocdn.com/s3/m/5bde6f26910ef12d2bf9e730.png)
人们常说"江南园林屮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苏州素以园林美景享有盛名, 它也儿乎成为中国私家园林的典范。
现今,苏州园林儿乎全体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从而更多地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
苏州园林的精致优雅,具备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和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作为私家庭园的苏州园林,具备动态、含蓄的美感,这也使其更别具深厚的美学价值。
一、苏州园林的思想文化内涵苏州古典园林以其小巧精美、构思新奇而著称于世,精致优雅的苏州园林,有着其自为体系的独特文化景观,令人叹为观止。
苏州园林文化形成的原因,实质上有一种特有的因素夹杂其中:即封建社会文人失意退隐、消极避世、独善其身的阴影,以此形成一种园林退隐文化。
现存于世的苏州古典园林,大多建于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其主人多为贬谪、隐退的官吏或崇尚风雅、无心爵禄的吴中名士。
“退隐”成为苏州园林的基本文化内涵。
园林主人,大多在仕途上有过执着的追求,在经历仕途凶险之后,逐渐泯灭原有的建功立业的理想,萌生了退隐之心。
以此在其心灵深处确立起以自然、恬静、淡泊、随遇而安为特征的人生哲学与生活情趣;以求得内心的平衡,打发人生时光。
对此,举一例加以说明。
现存苏州古典园林中,最早的为北宋诗人苏舜钦的“沧浪亭”。
苏舜钦在朝为官时,被当朝权势所排挤,闲居苏州,购地建园,读书会友。
我们可以从园名看出园林主人的退隐之心。
苏舜钦建沧浪亭,名取自《楚辞.渔父》:“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随世沉浮。
”我们还可以从园林的选址及其门楣设置上察觉出园林主人的退隐之心。
苏州园林的选址大多处在不显眼之处,园内景观隽美,但门庭却十分简附,这更显现出园林主人想彻底摆脱官位显赫的阴影,以'‘平常心” 的处世之举。
因而形成特有的园林退隐文化氛围,表达知足常乐、随遇而安的隐逸心态。
透过园林的门庭折射出主人推崇淡泊、平和、不求奢华,游H山水,醉心风月为目的的情怀。
园林主人的这种隐退文化与中国古代传统的思想基础,以及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功利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密切关系。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解析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efc4b53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05f8578.png)
苏州园林文化内涵解析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代表,被誉为东方园林艺术的瑰宝。
它以其独特的空间划分、精巧的构造技巧、丰富的园林元素和独特的意境韵味而著称于世。
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析。
一、自然与人文的融合苏州园林以自然为基础,注重将自然风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
它通过独特的园林布局和景观构造,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出一种理想化的自然环境。
例如,苏州园林常常采用“穿堂”、“过廊”、“回廊”等元素,将建筑物与花园融为一体,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这种自然与人文的融合,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释、道三家思想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精巧的构造技巧苏州园林以其精巧的构造技巧而闻名。
它以有限的空间创造出丰富的景观,通过变通和巧妙的布局,使整个园林看似天然,却又透露出人为的痕迹。
例如,苏州园林常用“凸背堤”等手法,将湖泊堤岸设置为弯曲多变的形状,增加了空间感和层次感,同时还能起到冲淡光线的作用,使园林景色更加柔和和谐。
这种精巧的构造技巧,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尊重自然的审美观念。
三、丰富的园林元素苏州园林融入了丰富的园林元素,包括建筑、植物、水景、石景等。
园林的建筑物以别致精美的建筑风格为主,常见的有亭、台、阁、榭等。
植物以花卉、果树和草地为主,常见的有莲花、菊花、松树等。
水景则采用池塘、湖泊、溪流等形式,注重水与山的相互呼应。
石景是苏州园林的重要元素,其中以假山最具特色,通过巧妙的技法使石头的形态更加自然、独特。
这些丰富的园林元素,使苏州园林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四、独特的意境韵味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意境韵味而著称。
它追求的不仅仅是美的外观,更是一种情感上的愉悦和一种精神上的超越。
苏州园林注重反映人们对自然与人文的感悟和表达,通过独特的园林构造和景观元素,展现出诗情画意、富有禅意的景象。
例如,苏州园林常用“一园一景”来表达自然美、人文美和精神美的统一,使人们在其中领略到宁静、无欲、优美的境界。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5b8e4713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b.png)
苏州园林的建筑建筑特色与中国传统文化首先,苏州园林是以传统文化为依据而建造的。
这里的清真园林,如虎丘、浏阳楼、锦湖等,都以传统的文化理念为基础而建立,并以景观、建筑和艺术融为一体。
这里的每一处建筑物均具有其独特的气质与风格,既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又有别于经典文化中的建筑风格,呈现出一种唯美而宁静的氛围。
其次,苏州园林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表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风格。
这里的建筑,如虎丘、玉华宫、虎丘大佛等,都采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元素,同时也引入了现代设计元素,使其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粹。
此外,这里的建筑物也采用了模仿式的视觉语言,结合了古典文化中的人物、物象以及宏大的布局,随着现代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发展,建筑特色更加凸显。
最后,苏州园林充分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苏州园林的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苏州园林的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cf3440b3960590c69ec3762d.png)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苏州园林的发展摘要:苏州古典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
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取、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
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的。
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关键词:传统文化布局立意写意山水前言:从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勇于吸收,敢于继承,善于交融。
什么叫传统文化?我们要有新的概念,人类昨天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对于今天而言,都是传统文化;今天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对于明天而言,也是传统文化。
其实,人类在自己的发展中,从来不曾把传统文化抛弃,无论是从我国早期华夏文化的形成直至达到两汉文化的高峰,还是盛唐文化受到西域、印度文化的影响而发扬光大,无不表明,只有勇于吸收,才能发展,只有敢于继承、善于交融才能最终真正成为自己文化的主人。
中国园林始终要讲内在的延续,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及被容纳,需要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其中包括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习俗、伦理道德、审美习惯等,构成了潜在的深层文化结构,深锁于民族的心理和精神之中,调节和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介入。
正文:中国传统园林具有鲜明的民族代表性,同时又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以下就以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为例进行探讨。
中国传统园林建筑,从早期“上林苑”、“阿房宫”到后期“圆明园”、“颐和园”、“苏州园林”无一例不是以“山水林泉之乐”为设计的基本思想。
遵行儒家孔子所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参观苏州园林心得体会(2篇)
![参观苏州园林心得体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96dd9d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0b.png)
参观苏州园林心得体会我曾有幸参观了苏州园林,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
苏州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建筑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以其卓越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它们体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融合了山水、建筑、植被等元素,展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首先,我参观了苏州最著名的园林之一——拙政园。
这座园林面积不大,但却极富特色。
我被园林的布局和设计所吸引。
整个园林被分为东园和西园,东园以水池和花坛为主,以富有灵性的女儿墙为边界。
在这里,我看到了苏州园林中最经典的景观——回廊。
回廊环绕着水池,曲曲折折,仿佛是如诗如画的意境。
而西园则以山水和假山为主,巧妙地利用土地和植被营造出了一个宛如仙境般的景象。
参观拙政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园林的韵味和雅致。
园林的设计非常注重细节,无论是小桥流水还是岩石树木,每一个元素都被精心布置和搭配,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美感。
同时,园林中的各种建筑也是极具特色的,例如亭台楼阁和长廊走道等。
这些建筑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式和风格,展现出了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
除了拙政园,我还参观了其他几座苏州园林,例如留园和网师园等。
每一座园林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留园是苏州园林中最大的一座园林,占地面积广阔,园林布局不规则,形成了一个错落有致的景象。
园内有着丰富的植物和树木,绿草如茵,花朵盛开,给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
而网师园则以其精湛的假山艺术而著名。
园内的假山栩栩如生,形态各异,层次分明,给人以惊艳的视觉享受。
参观这些苏州园林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这些园林不仅是美的艺术品,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表达。
苏州园林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力量和灵性。
园林中的花草树木、水池湖泊等都展现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命力,让人心旷神怡,身心舒畅。
参观苏州园林还让我对中国的园林建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造园艺术和园林文化,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建筑形式。
苏州园林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作文
![苏州园林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010caf62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a.png)
苏州园林为主题的,传统文化作文提起苏州园林,那宛如梦幻般的景致就像一幅幅展开的古老画卷,在岁月的长河中悠然诉说着它们的故事。
我至今都清晰记得第一次走进苏州园林的那个午后。
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那古老的石板路上,仿佛为其铺上了一层细碎的金纱。
我怀揣着满心的期待,轻轻跨过那扇朱红色的大门,仿佛一下子就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
刚进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假山。
那石头并非规规矩矩、整整齐齐,而是形态各异,有的像顽皮的猴子在眺望远方,有的像温顺的绵羊在低头吃草,还有的像凶猛的狮子在仰天怒吼。
石头与石头之间,巧妙地生长着一些青苔,那一抹抹绿色,像是大自然随意挥洒的画笔,为这假山增添了几分生机与灵动。
我忍不住伸手摸了摸那冰凉的石头,感受着岁月在它身上留下的痕迹。
沿着蜿蜒的小径前行,一片碧绿的池塘出现在眼前。
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能看到一群群五颜六色的锦鲤在欢快地游弋。
它们时而聚集在一起,像是在商讨着什么重大的事情;时而分散开来,各自追逐着水中的落花。
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那些锦鲤的鳞片也闪烁着金色的光芒,仿佛它们身上披挂着的不是鳞片,而是一片片细碎的宝石。
池塘边,垂柳依依。
那细长的柳枝一直垂到水面,仿佛是一位位羞涩的少女在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微风拂过,柳枝轻轻摇曳,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弧线,带起一圈圈细微的涟漪。
继续往前走,穿过一道月洞门,一座精致的亭子出现在眼前。
亭子的飞檐高高翘起,像鸟儿展翅欲飞。
亭子里摆放着一张石桌和几个石凳,桌面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
我坐在石凳上,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周围的声音。
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鸟儿清脆的鸣叫声,还有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丝竹之声,仿佛交织成了一首美妙的交响曲。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整个世界都变得如此宁静与美好。
在园林的一角,有一个小小的花园。
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卉,有娇艳欲滴的牡丹,有清新脱俗的茉莉,还有暗香浮动的梅花。
它们在不同的季节里绽放,为这座园林增添了无尽的色彩和芬芳。
从苏州园林浅谈中国传统文化
![从苏州园林浅谈中国传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f1b65155783e0912a2162ad4.png)
从苏州园林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作者:陶源冯姿霖来源:《现代园艺·综合版》2017年第02期摘要:文化是漫漫历史长河的总结与提炼,是文明的摇篮,孕育着生命,它不仅包含着历史所延续的思想特征和价值尺度,还具有改变的可能性,也因此影响着文化创新与发展。
我国的造园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世界园林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园林是我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造园者将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在园林中,从园林中可以了解到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我国园林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将造园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园林得到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景观设计;园林文化;布局;意义园林是空间艺术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中必定会出现的用来模仿自然的意识的具体化,体现了时代文明特征和物质财富水平。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自然状况、文化特色和社会特征,因此不同时代的园林文化表达着不同的观点和意识。
每一个园林不仅仅是空间变化的实体,寄托情趣的载体,还是生动的文学作品。
1苏州园林概览江苏苏州市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清水秀是城市风景的一大特色,具有诸多远近闻名的园林景观,因此得到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誉。
根据文献记载,不论大小的园林大约有200个坐落在苏州城内。
在这之中颇具盛名的有留园、拙政园、沧浪亭和狮子林等分别代表着清(公元644-1911年)、明(公元1368-1644年)、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1271-1368年)等诸多朝代的文化特征,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
留园地处苏州,留园于明代被建造完成,再后来被人们称作为寒碧山庄,也被人们命名为刘园,后期名字才称为现在的留园。
留园总平面面积约为3万多m2,平面布局以山水为主要要素,是中国园林叠山筑水的集大成者。
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
庭院内坐落诸多建筑,庭院空间丰富,表达出了造园者的超高技法和丰富的意识形态。
基于苏州园林浅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
![基于苏州园林浅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7b174f319e8b8f67c1cb955.png)
基于苏州园林浅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摘要古代的达官贵人、官宦世家无不以修建园林院落为自己本人及其家族的光荣事迹,这其中的佼佼者首推驰名世界的苏州园林景观。
苏州园林各具特点、风格不同,不仅代表着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建筑的巅峰水平,也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与中国古代哲学,毫无疑问苏州园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集大成者,诸如九大园林的辉煌与别致自不必赘述,本文仅以耦园为例,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浅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
关键字:苏州园林传统文化耦园民族苏州地处在中国大陆江苏省的东南部,自南北朝战乱以来随着北方士族的南下与南方经济大开发,中国的经济中心就出现了由北向南的转移。
苏州就是南方经济发展中的佼佼者,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富庶之区、鱼米之乡,古语有云:苏湖熟天下足,这反映了苏州在中国经济中非同凡响的地位。
仓廪足而后知礼仪,随着苏州在中国经济上的崛起与辉煌。
文臣墨客、武人猛将也层出不穷,苏州富豪巨商也屡见不鲜,置地、买田、修建园林景观的娱乐奢靡之风在苏州连续传承了上千年。
到2017年为止,苏州的园林景观的保存与完善均位于中国首位。
苏州的园林景观现存大小169处,风格各异、各有千秋。
他们之中的佼佼者如留园、拙政园、耦园等九处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园林也占据着中国同列园林类世界文化遗产十三处中的绝大多数。
换言之,苏州园林在很大意义上象征着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的巅峰与最高水平,象征着中国传统的文人骚客对一直以来隐士生活与风花雪月最精致与美好的向往。
徜徉在苏州大大小小而又风格不同的院落别墅中,闲适恬淡而又低调奢华的氛围充斥四周,原始但不失精致的园林风格环绕左右,庭院别墅、风水玄学、山水奇石都富含夹杂着种种中国传统文化中历代文人的体验,苏州园林在中国建筑史上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本文着重结合耦园浅析中国传统民族园林景观的设计特点,耦园在名字苏州园林的修建往往结合了风水、主题、意趣等种种元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苏州园林浅谈中国传统文化陶源,冯姿霖(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东济南250100)文化是漫漫历史长河的总结与提炼,是文明的摇篮,孕育着生命,它不仅包含着历史所延续的思想特征和价值尺度,还具有改变的可能性,也因此影响着文化创新与发展。
我国的造园拥有悠久的历史,并在世界园林历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园林是我国文化的集大成者,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造园者将自己的情感和社会文化背景表现在园林中,从园林中可以了解到特定时期的文化特征和社会背景。
通过对我国园林文化的研究和学习,有助于将造园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园林得到传承与发展。
景观设计;园林文化;布局;意义作为太平天国忠王府的组成部分,建国以后被划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拙政园全园分东、中、西、住宅4部分。
住宅具有苏州民居典型特征,成为景点后被用作园林博物馆进行展览。
沧浪亭地处整个苏州城区的南部,是苏州园林中最为古老的一座园林,北宋时期建成,南宋初年(公元12世纪初)为名将韩世忠的住宅。
沧浪亭在造园手法方面与其他苏州园林截然不同,主要表现为在其园林门外有一水池将其环绕。
山石景观为园子内的主要景观,沧浪亭便坐落在中心的土山之上。
山下有一池,一条曲折的廊子连接山水要素。
明道堂作为沧浪亭内的主要建筑位于假山东南部,此外园内还有五百名贤祠、看山楼、翠玲珑馆、仰止亭和御碑亭等建筑与之呼应。
狮子林地处苏州城内,在14世纪初建造于城市的东北部。
庭院内部叠山筑石,石峰其形态好似狮子,因此人们命名为狮子林。
庭院平面以方形进行布局,占地约为1hm 2,作为苏州城内享誉盛名的庭院也具有悠久的历史。
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禅师维则的弟子“相率出资,买地结屋,以居其师”。
因园内“林有竹万固,竹下多怪石,状如狻猊者”而得名。
庭院内部空间穿插亭台楼阁等建筑要素进行景观和空间的组织,加上造型奇特的湖石、深邃明暗相间的洞壑进行点缀,兼具“假山王国”之美誉。
公元6世纪春秋吴王的园囿是苏州古典园林的开端,即在最早的苏州园林是东晋的辟疆园。
明清时期,苏州是我国最繁盛的地方,古城内外常见私家园林。
全盛时期的苏州园林,仅存在于苏州内的园林数量达200多处,现世保存完好的还有几十处,因而得到了“上园林是空间艺术在人类的城市化进程中必定会出现的用来模仿自然的意识的具体化,体现了时代文明特征和物质财富水平。
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自然状况、文化特色和社会特征,因此不同时代的园林文化表达着不同的观点和意识。
每一个园林不仅仅是空间变化的实体,寄托情趣的载体,还是生动的文学作品。
1苏州园林概览江苏苏州市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山清水秀是城市风景的一大特色,具有诸多远近闻名的园林景观,因此得到了“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1]”的美誉。
根据文献记载,不论大小的园林大约有200个坐落在苏州城内。
在这之中颇具盛名的有留园、拙政园、沧浪亭和狮子林等分别代表着清(公元644-1911年)、明(公元1368-1644年)、宋(公元960-1278年)、元(公元11271-1368年)等诸多朝代的文化特征,被誉为苏州“四大名园”。
留园地处苏州,留园于明代被建造完成,再后来被人们称作为寒碧山庄,也被人们命名为刘园,后期名字才称为现在的留园。
留园总平面面积约为3万多m 2,平面布局以山水为主要要素,是中国园林叠山筑水的集大成者。
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远翠阁曲溪楼、清风池馆等处[2]。
庭院内坐落诸多建筑,庭院空间丰富,表达出了造园者的超高技法和丰富的意识形态。
拙政园地处苏州城内,是当地占地面积最大的庭院,该庭院于16世纪初被设计并建造。
在我国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齐享四大古典名园之盛名。
最初庭院作为诗人的府邸,后来成为了达官贵人的归隐居处,以“拙者之为政”的含义为名字来源,也曾现代园艺2017年第2期3.1先面后点必须是从整体考虑,先大局下手,后在局部穿插细节,做到“大处添景、小处添趣”。
3.2先主后宾在同一景区内,要求宾主分明,先确定主题景区,再布置次要景区;先确定主景树种,再选择配置树种。
3.3远近结合不但考虑一个景区内树木搭配协调,还要与原有树木有机组合好以及与远处的其他景色彼此呼应,才能取得园林空间艺术构图的完整性。
3.4高低结合在一个树丛或者树群内,乔木是骨干。
配置时,应先乔木后灌木,再宿根花卉。
先定乔木的品种数量和分布位置,再由高到低分层处理灌木和宿根花卉。
这样才能具有完美艺术形象的立体轮廓线,由此才能创造完美的园林艺术空间。
(收稿:2016-09-06)李文彦,女,农艺师,从事园林绿化管理工作。
72〇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称。
被看作为苏州古典园林杰出代表的拙政园、留园等,孕育于苏州园林发展的全盛时期,以其空间丰富和意识超然成为苏州的地标和代表[3]。
2苏州园林的文化体现及其底蕴苏州园林的别名为文人园,能够极大地提升学者的游园乐趣和惊喜。
对于造园者来说,他们都是文学大家,在喧嚣的物质生活之外,会产生寄情于山水的脱俗追求,用以寄托他们的闲情雅致和对于自由的向往,再或者官场失意之人用以寄托消极失望之情,在这些追求和意识的推动下,他们动用所能利用的力量堆山叠石,修亭建榭,养育植物,模仿自然环境,用各种造园要素构建出吸引人流连忘返及引起感官共鸣和联想的休憩场所。
失意隐居是苏州园林的文化基础。
造园者,也就是园林的拥有者,都曾经有过崇高的仕途理想,在经历了失败和官场的人心险恶之后,忘却了所拥有的功绩,也厌烦了仕途的追求,因此渴望逃离世俗从而安抚内心,产生自然、舒适、淡泊名利、无所奢求的意识形态和生活目标,以更适宜的内心面对人生。
例如沧浪亭、网师园等,都是隐居含义的代表作。
从苏州园林所处的地理位置来说,大多数园子都位于偏僻的地方,低调而不起眼更加强调了主人逃离世事的生活情趣。
大多数园林的入口都处于巷道转折深处,和陶渊明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归隐山林的思想相一致,园林的门厅装饰简谱,根本无法体现出造园者的地位,这也反映了园林主人摆脱官场争斗的退隐意愿。
苏州园林文化所体现出的归隐追求恬静与古代的文化思想基础和当时文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儒家文化道、家文化都强调洁身自好与世无争,社会只是一方存在的客体,在其中生存的人们,应有其独立自存的自由性[4],而不受任何意识形态的束缚,更尊重人类自主性的态度与存在定位,重视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启示人类正确对待物质利益,提出了众多的政治、社会与人生哲学观点,重点都在保身修身是以一套宗本于智慧之道的社会哲学与理论来应对混乱的世局。
思想体系的影响,形成了文人的思想底蕴进而体现在了园林创作之中。
2.1造景手法中的运用和体现苏州园林空间中处处都可以体会古典园林造园手法的巧妙运用。
园林中运用不同的园林造景要素营造出了丰富多变的游赏空间,对应了传统园林的步移景异,小中见大的主题,在有限的空间中巧妙地模拟出无尽的自然山水的环境和趣味。
园内亭榭相间交叉,游廊曲径随意游走,在不同的构造物之间视线相互渗透、空间相互交叉,使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形成了密切的对话;同一个要素,同时发挥着赏景和观景的作用,作为游园者欣赏美丽景色之时也构成了绝佳的风景画面;山石犬牙交错,多种堆山叠石手法的运用,围合起了诸多的小密闭空间,也阻挡了部分视线的渗透,使得园林空间在获得景观高潮之前起到欲扬先抑的效果;游廊和植物的运用也引导并开辟了观赏的视觉通道,因而造园者可以将远处的美景引入到有限的小空间中形成了丰富的景观内容,形成了复杂有趣的景观层次;各个园林要素之间相互映衬和呼应烘托出不同空间的不同主题。
虚实相间,开合对比,视线交错,光影变幻,使游园者体会到无限的空间感受引起感叹和遐想,从而忘却疲惫和喧嚣的尘世生活,寄情于山水,放肆情怀。
2.2造园要素中的布局和体现苏州园林中要素的布局都采取了不对称的手法,这一点与皇家园林背道而驰,极大强调了自然环境。
轴线的皇家园林中是秩序的体现和重点组成部分,而苏州园林的游步道和游廊都极少采取了规整直立的布局,比如拙政园,游园流线相互交叉空间重叠,空间变换每一个驻足点都可以观赏到不同方向的远近景观,与构筑物相互呼应联系构成了有机的整体,这些都使得平面布局活泼舒展,打破了皇家园林中的严整秩序,体现出了造园者对于官场的厌倦及渴望自由的思想情操。
皇家园林以及城市空间大多以硬质为主,平面形式规整古板,而苏州园林凭借其南方特有的地理特征,直接将优势活用于园林中,极少地改动地势地貌以及自然山水,因地制宜,别具匠心,将郊外等自然生境的特征保留并发挥得淋漓尽致,并且造园者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布局成为了有效划分空间和组织景观的手段,体现了源于自然畅怀抒情的追求,例如拙政园狮子林等,园内的山石层峦叠嶂,体现出了自然山峰的巍峨气势,再加上奇峰怪石的特意组合,形成景观同时也发挥着不同的诸如隔景障景等作用,构成了收放相间的游园道路和空间,相互曲折交错,将湖石的“透瘦漏皱”转变成独特的景观风貌,使游园者忘却身在城市之中而流连忘返。
苏州传统造园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一点从写意山水思想上尤为突出。
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是归隐写意山水园林的基础。
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的划分也能够体现出这一特点:皇家园林规整宏伟,艳丽写实,而苏州园林以小见大,恬静自由,写意精致。
植物素材的使用符合山水画的特征,作为重要的造园要素,植物的设计硬质要素一样交错有秩,同时也考虑到了季相景观,不同的季节拥有着不同的观赏景观,如苏州拙政园的“海棠春坞”反映了苏州的季节特色,也是带2017年第2期现代园艺73〇给人们在情感上更为直接的景观感受,是人们能够感受到生命变化,感受到自然气息的园林景观。
苏州园林景观的丰富度,对人们的生活和精神深处产生深远的影响,并且让游园者体会到与城市固定乏味的季相景观截然不同的感官体验,也满足了隐居山林的思想追求。
2.3文化符号及其底蕴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要产生了语言,同理人与自然的沟通也会产生种种需求,传统符号,正是这种需求的载体。
文化符号是精神的载体,能够体现出一定程度的生活风俗、人生观和价值观。
我国历史悠久,带给我们的符号也是丰富多样,每一个符号都携带着一定的意识和思绪。
传统的吉祥物、民族图案和文字变换形式镌刻于厅堂、石碑、匾额、楹联等,反映出环境或者意境,不仅仅丰富了景观层次,还蕴含着大量的精神内容从而强调了文化层面。
点景在一些园林和构筑物的名字也有体现,比如网师园,从字面上来讲,就是奉渔者为老师,居住于江河湖海广阔之地,与世无争,不与世俗相交往;拙政园从字面上来讲,是指的拥有者弃官还乡后建造用以逍遥自得,认为这种生活是拙者之为政,用来寄托归隐不问政事的追求。
与谁同坐轩,引用了苏东坡的诗句:“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借以表达造园者清高,不愿意与世俗杂事和平民相联系,再观察周边环境,轩旁的松树随风摆动,水池倒映出皎洁的月亮,与诗句交相呼应,使游园者幻想出造园者在轩中赏月饮酒逍遥自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