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百回本《西游记》的艺术形象创新——以孙悟空与猪八戒形象的艺术演进为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百回本《西游记》的艺术形象创新——以孙悟空与猪八戒

形象的艺术演进为例

明世堂百回本《西游记》,与之前的同作品相比,不论是从思想性是艺术性来说,都称是集大成之作。写定者的艺术创新是全方位的,这一点从孙悟空、猪八戒两个形的艺术演进即可一目了然这两个形象的美学意是在对前此形象的改造过程中逐步得的,如果说对孙悟空行的是“净化”处理,么,对猪八戒则是不折不扣的丑化”,无论是“净化”还是丑化”,都显示了百回本写者非凡的艺术功力。

【关词】孙空;猪八;净化;丑化

在小说西游记》传世的系列版本中,世德堂百回本是迄今止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写定本,它的出现在“西”传播史上具有划代的意义。如果我们将与前此的系列“西游”作品加以真比较分析,就会发现为“世代累积型”的作,这一百回本绝不仅是简单的量的累积,而有了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当然要归功于它的定者。尽管这位写定者是为吴承恩,目前尚存争议,但他的艺术新无疑是了不起的:不论是对统题材的选择与剪、情节的构思、形象的造,还是思想意蕴的改,都堪称为大手笔;这从小说的主形象孙悟空和猪八戒的艺术演化上,则可窥见一斑。

在世堂百回本《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八戒的地位无疑是举轻重的,他们二人相辅相成、相得彰。可以这样讲,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个形象刻画的成功。作为一部世累积型作品,这两个形象都不是

一蹴而就的,皆经历了漫长演进过程。然而我们必须看到,正是经过了世德堂本写者的回春妙手,才使他们获得了正意义上的生命力,流传千古而不。所以,考察孙悟空与猪八形象的演变,可以使我对《西游记》百回本艺术创新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对于百回本《西游记中的这两个形象,读都极为熟悉。此二者在很多方面是对应的。

从外表上说,悟空是毛脸雷公嘴,瘪颏腮,行动中带有“猴”:轻灵矫健,变化多端,一筋斗可以翻出十万八千里而猪八戒则是碓梃嘴蒲扇的猪样,用他自己的话说“路扛风”,变化起来也一如人,只会变些假山、大象之的笨物,“飞腾丽之物委实不能”。

性格上讲,孙悟空促狭、顽而又机智过人;猪八戒蠢笨直以至有些呆头呆脑,然又偏生喜欢自作聪明。前洁身自爱,不染女色;后者以说天性中带来一段痴情”。

总的看来,如果说孙悟是西行队伍的核心,那猪八戒则起了很好的帮衬作用,孙悟空的话是“放屁添风”。八戒小说第十九回正式加取经队伍,紧接着便是第二十回黄风岭唐僧有难,半山中八戒先”。师徒们遭遇黄风怪,八首立战功。在以后的日子里,八戒往往成了开先锋。尤其遇到悟空难以展的水战之时,他开始大展神威。流沙河、通天河、水河??只要是水里勾当,就离不开他。还值得提的是,每每遇到一些悟空不屑于的功劳时,八戒常常主动上前。典者如第六十七回七山稀屎,“脱了皂直裰,丢了九齿钯,“好子,捻着诀,摇身一变,果然变作一个大猪”,立一场“臭功”。从这个角度看,猪八戒可以说是猴的

好帮手。

但我们又不得不看到猪八戒孙悟空之间的“龃龉”,即猪八戒很大程度上又成为孙悟空行上的阻力。大家熟知的“尸魔戏唐三藏”最具代性:师徒们行至白岭,白骨夫人几次变化弄唐僧,均为悟空识破。而猪八戒为一己私欲没有得到满足,再三进馋,诬陷空打死平人,导致悟空被逐,接来便是遭遇黄袍怪,唐僧化虎险些生。再如第七十六回,正当孙悟空狮陀王舍生忘死争斗之时,猪八戒在动摇军心:

沙和尚,你将行拿来,我两个分了罢…分开了:个人散火:往流沙河,还去吃人;我往高老,看看我浑家。将白马了,与师父买个寿器送终。搞得整个取经军团人心涣散,濒临解体。类似的论调、似的情形在书中随可见。猪八戒成了整个取经伍的最大隐患!孙悟空一方面要对付是西天路上的群魔,一方面还留神这位满脑子“小农意”的弟兄,不时对他薄惩戒,用八戒的话说是:“常照顾我捆,照顾我吊,照顾我煮,照顾我蒸!”而这种戒有时又成为八戒抱怨乃至恨他的潜在原因。如果说悟空是行队伍的“向心力”,那么八就是不折不扣的“离心力。求取真经的整个过程是在猴哥与妖魔的周旋以和八戒的纷争、合作中完成的。

二人之的这种“对立”二人之间的这种“对”,既为西行之路添了不少曲折险阻,时也为原本沉闷、凶险西行之旅增加了不少笑声。正因为了这种微妙的关系,这两个象才相得益彰。

如果以所说还只局限于显性层面的话,么让我们再深入到书的隐性层面去探究下二者的对应关系。事实,这两个形象在隐性的寓意层上同

样是对应的,具有种相生相克的微妙关。这点从某些回目的设置就可见一斑:

婴儿问母邪正,金木参玄见假真

心猿遭火败,木遇魔擒

圣僧夜阻通水,金木垂慈救小童

心神居舍魔归性,木同降怪体真

猿妒木母,魔主计吞禅

木母助威征怪物,公施法灭妖邪

禅到玉华施法会,心猿木母授门

结合小的具体情节,我们道“心猿”、“金公”的是孙悟空,“木”无疑指代猪八戒。从们在回目中并列出现的率就可以感知二者作家心目中的地位。如果从中国传的阴阳五行之说中以得到“金克木”启示,那么二者之间时时存在一些争则是顺理成章的事。更需要明的是,百回本《西游记》存在着诸如此类的大丹道术语,而这些丹道语如果具体分析起来恐怕并不仅是一个个没有实意义的符号,他们与小形象是紧密相连的,往语带双关。这一恐怕也是《西游记》杂于《三国》、《水浒等作品的一个主要原因,也是什么从小说诞生之日便有人试图解读其深层寓意的原因人们往往对“以西游证道”之不以为然,甚至痛加批驳。实这种解读应该说非一无是处,如果换个角度,或许更有助于我们理形象。在传统的丹道学中,“金”、“”分别指代人体的“精”、“气”,又称为“铅”、汞”,二者一升一降,难以投、和合。如果二者能够匹配,便正果。《西游》的高明处就在于他将这种原本妙的专门术语和小说

人物象紧密地连在了一起,溶解在情节中,使人物别具寓意。第19回,收八之后,有诗为证:金性刚强能克木,心猿降得木龙归金从木顺皆为一,木恋金总发挥。”以五行中的所谓“金木顺”暗喻八戒皈依,兄弟和合再如第三十九回,救转乌国王之后有诗云:“西有诀好寻真,金木和同却炼神”第六十一回,兄弟齐心大战魔王,诗曰:“和五行归正果,炼魔涤垢上西方。结合小说具体情节,难理解“金”与“木之间的微妙关系其实就是悟空八戒之间关系的真实写照。

正因为了这些或明或暗的描写,才使得悟空、猪八戒这两个对应形象加耐人寻味,形成独特的美学品格。二

从文的简单描述不难看出,作者在孙悟空、八戒这对形象身上是了大功夫的。如果我们溯一下这两个形象的“成长过程,我们就会更加惊异于这写定者的超凡功力。

在“西游”系列作中,孙悟空的出现远比猪戒为早,名气也大得多。早在《大三藏取经诗话》中,孙悟空雏形猴行者就出现。他是以一白衣秀士身份出场,自称是“花果山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王”,“曾九度见黄河清”。这些带有炫耀色彩的自叙可以体味到,他身上带有很浓重本土道教妖魔的味道。因《诗话》本身“寺院俗讲的性质决定了其“弘佛”宗旨,所以猴行是自愿佐助法师西行的。他的形还显得比较单薄,其法力限,只是一个受佛法召的“志愿者”。

至杨景贤《西游记杂剧中,这一形象发生了大变化,进一步丰满起来,某程度上说更适合市民审美情趣。在第九出出场,自称:

一自开天辟地,两仪便有身。曾教三界费精神。四方神道,五岳鬼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