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永修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永修县高三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 (2分)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 偌大(ruò)焖饭(mèn)强颜欢笑(qiǎng)精神萎靡(mǐ)
B . 央浼(miǎn)绮丽(qǐ)韦编三绝(wéi)谆谆教导(zhūn)
C . 漱口(shù)克扣(kē)嘉言懿行(yì)顺蔓摸瓜(wàn)
D . 豢养(huàn)卡壳(qiǎ)怅望低徊(huái)拾级而上(shè)
2. (2分)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挛生积腋成裘毗邻(pí)卷帙浩繁(zhì)
B . 观摩画地为牢伛偻(lóu)屡见不鲜(xiān)
C . 辐射提纲挈领龋齿(qǔ)虚与委蛇(yí)
D . 凋弊罄竹难书狡黠(xié)良师诤友(zhèng)
3.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十六七岁的青年朋友们,应该青春,敞开心扉,感受多彩生命,人生梦想,实现精神成长。
②《致青年公民》这首诗,恰似那的露珠,着时代的光辉,洋溢着真挚的革命激情。
A . 珍惜编织明亮折射
B . 珍惜编写晶莹反射
C . 珍爱编写明亮反射
D . 珍爱编织晶莹折射
4. (2分) (2017高一下·银川月考)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是()
A .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国出现了大量的网络语言,有的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进步,但有的完全是粗俗的,对汉语发展是一种威胁。
B . 老人桑地亚哥正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句话的写照。
C . 英国民众期盼这场婚礼能成为低迷经济注入一剂强心针,全球民众则怀着好奇,希望借威廉大婚,了解真实的英国王室。
D . 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因为不仅诚信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而且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5. (2分)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到京师》一诗划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
,此是春来第一声。
A . 落红满地乳鸦啼
B . 柳梢听得黄鹂语
C . 春山一路鸟空啼
D . 楼阁新成花欲语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6. (6分) (2018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
杨景龙
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
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是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如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展扎实有效的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有利于古代诗歌研究者扩宽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成关于中国诗歌史发展演变的整体观,理清20世纪新诗的诗学背景和诗艺渊源,从而对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作出较为准确的评估;并以辉煌灿烂的古典诗艺为参照,剖析新诗艺术的利弊得失,提升新诗的艺术水准;促使古典诗艺的现代性转化;它还有望在中国诗学领域拓展出一片边缘交叉的新垦地,形成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而在广泛的意义上,它更有益于培养现代学人丰富的审美趣味、弘通的历史视野和对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根据文意,下列不能证明“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的关系的一项是()
A . 舒婷《春夜》中的名句“我愿是那顺帆的风/伴你浪迹四方”,与宋代张先《江南柳》词句“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可说是活脱相似。
B . 李瑛的《谒托马斯·曼墓》中的“细雨刚停,细雨刚停/雨水打湿了墓地的钟声”,很容易让人想起杜甫《船下夔州郭宿》中的诗句“晨钟云外湿”。
C . 洛夫做过将古诗句“加工改造”的实验,他曾把李贺的“石破天惊逗秋雨”一句改写为“石破/天惊/秋雨吓得骤然凝在半空”。
D . 台湾诗人席慕蓉在她的《悲喜剧》一诗中写“白苹洲”上的等待与相逢,其实是对温庭筠《梦江南》词意
的翻新与主题的掘进。
(2)下列对“古今诗歌传承研究工作”的意义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能够扩宽古诗研究者的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整体把握中国诗歌史的发展演变。
B . 能够较为准确地评估古典诗歌的现代价值和现代新诗的艺术成就。
C . 能够拓展中国新诗的领域,进而形成边缘交叉的、新的分支学科。
D . 能够丰富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历史视野,同时对古典诗艺进行创造性转化。
(3)下列分析与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中国新诗在继承古诗优良传统的同时,横向移植外来作品。
并对外来作品进行现代创造性转化。
B . 白话新诗从一开始出现,就秉承了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
《尝试集》的作者胡适对此给予了肯定。
C . 古今诗歌无论是在作品之间还是诗歌体裁之间,以及在诗人之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D . 小到意象、诗句,大到诗人、流派、主题、手法,都可以寻找到古今之间施受传承的脉络和痕迹
7. (18分) (2016高一下·合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教父
赵冬
我是在北方那座俄罗斯式的城市里长大的。
那时候,教堂顶的白雪,尖楼上的钟响,紧裹黑衣的修女……无不诱惑着我对神秘殿堂产生不着边际的遐想。
外公是天主教徒,对耶稣十分虔诚。
他不仅自己信教,每周还要领儿孙们去教堂礼拜和做弥撒。
他与教堂的老神父交情甚密,神父待人谦恭、和善,小孩们都喜欢围着他蹦呀跳呀,或听他讲圣经故事。
神父是外公的挚友,也是两个舅舅的教父。
闲暇时常来家里与外公聊天,对饮,一瓶酒,四碟菜,多至深夜。
谈得投机便与外公同榻而眠,情同手足。
两个舅舅才十八、九岁,对教父更是顶礼膜拜,言听计从。
外公的兴趣很广泛,爬山、钓鱼、打猎、打拳、下棋、舞文弄墨……没有他不好的。
有一次去雪山打猎,一熬就是半个月,结果还真打死一头黑熊,一个人把熊用爬犁拉了回来。
他在人前最得意炫耀的是那件火狐狸皮大衣,据说是件宝物。
外公说穿上它就是在雪地里睡上三天三夜也冻不死。
这件大衣是用好几百只红狐狸皮缝制的,我猜,
皮大衣一定是很值钱的。
秋去冬来,北方的大地又覆盖了一层白皑皑的冰雪。
天气冷得能冻掉行人的下巴颌,松花江被冰雪封了顶。
外公是个不甘寂寞的老人,他不听家人劝阻,拿着鱼具到江面上戳出一个冰窟窿,下网捞起鱼来。
从清晨到黄昏,家人见这么久未归,便去人寻找。
江面的冰上摆着鱼具,却不见了老人。
全家人慌慌张张地奔到江边,望着冰窟窿里蒸腾出的寒气哭号不停。
人们都说,一定是老头子捞鱼不慎跌进冰窟窿里了。
由于未捞到尸首,外公的丧事也只好草草举行。
尽管这样,还是赶来了许多人,都是他各界的朋友,人们大都受过外公的恩惠,希望能为老人做点什么……忙前忙后,里外张罗得最欢的要属老神父了。
分家的时候,他把我大舅拉到一旁,对他说:“告诉你,我昨晚做了个梦,梦见你爹在那边呢……”他用手指了指天空:“他蹲在雪地里,一丝也不挂呀!我看见他身体直打颤,好可怜呢!”
第二天,教父伏在二舅耳朵上,神秘地说:“孩啊,昨夜你爹又托梦给我,他说那边天冷,他快被冻死了……”
两个舅舅像两只傻鹅,呆呆地望着教父,不知如何是好。
翌日,教父又来到我家,告诉舅舅说外公梦中委托他把那件狐皮大衣给捎过去。
舅舅不敢怠慢,急忙取来大衣,让教父拿走了。
做礼拜的时候,教父满脸慈祥地拍了拍大舅的肩,眨着眼睛说:“你爹接到大衣穿上了,还夸你是个大孝子呢……”几句话说得大舅轻飘飘的。
可是,没过几天,外公突然活着回来了。
四邻震惊不小,家人欢天喜地。
原来,那日外公在江面网鱼,几网下去,不见半个鱼星,来了脾气。
旁边正好有位老渔翁经过,便赌气扔下鱼具,随老渔翁到江下游用大网捞鱼去了……
从此,教父再也没到家里来过。
外公到教堂几次,教父均以病相避。
一连好几年,外公怕教父难为情,也就换了一个教堂做礼拜。
记得外公临终前,还念念不忘这件事。
他躺在床上,用微弱的声音对大家说:“……唉,真没想到,一件破大衣,竟伤了一位……老朋友。
罪过呀!……”
(1)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 开篇描写了北方城市里的教堂、钟楼和修女,营造了浓浓的宗教氛围,属于小说自然环境的描写。
B . “我”生活在这座北方城市里,小说以“我”的见闻串联情节,内容更加紧凑,更具有真实感。
C . 神父待人谦恭、和善,虽然觊觎外公的大衣,但事后又幡然悔悟,所以得到了外公的原谅。
D . 两个舅舅一直对教父言听计从,外公“遇难”后,舅舅们不知所措,这是神父阴谋得逞的原因。
E . 小说以外公的忏悔结尾,临终微弱的声音却展现了人性的至善至美,给读者心灵以巨大的震撼。
(2)
小说结尾外公突然活着回来,出人意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匠心?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小说中外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
小说题为“教父”,但写外公的文字多,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的理由。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8. (12分)(2018·江苏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小题。
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虽间有得失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李斯也。
商君禁游宦,而李斯谏逐客,其始之不同术也,而卒出于同者,岂其本志哉!宋之世,王介甫以平生所学,建熙宁新法,其后章惇、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与李斯事颇相类。
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固也。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姚鼐《李斯论》)
(1)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限4处)
(2)文中的“介甫”是指北宋的改革家________,他在散文创作上也有突出成就,名列“________”。
(3)姚鼐在语段结尾两次感叹“尤可畏哉”,他认为什么“可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述。
9. (4分) (2017高一下·厦门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出人:超过其他的人
B . 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
C .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不齿:不屑(和他们)同列
D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乃:却,竟然
(2)
下列对语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该段运用了多组对比,揭露了“师道之不传”“师道之不复”的惨痛现状。
B . 语段以“古之圣人”对比“今之众人”,得出了“圣益圣,愚益愚”的结论。
C . 语段以“句读之不知”拜师和“惑之不解”却不拜师对比,得出“小学而大遗”的结论。
D . 语段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和“士大夫之族”的学习态度进行对比,得出了君子不如“巫医乐师百工”聪明的结论。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10. (6分) (2015高二上·九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杜甫在《望岳》中表达不畏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②《逍遥游》中庄子认为“小年不及大年”,文中哪两句表现了“小年”:________,________。
③《逍遥游》中 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写出宋荣子不受外界干扰的逍遥之境,类似于范仲淹“不以物
喜,不以己悲”的宁静心态。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 (7分) (2018高二上·九江期中)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明月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① ,风吹一夜满关山。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注】①笛曲《梅花落》是汉乐府横吹曲,善述离情。
(1)下列对这两首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塞上听吹笛》开篇通过“雪净”、“牧马”渲染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开朗壮阔的基调。
B .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运用了双关的手法,描绘了笛声被风吹遍关山的情景,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
C . 《夜上受降城闻笛》开篇通过比喻的手法,给本不寒冷的沙漠、月亮以冰冷肃杀的感觉,极力描写了边塞荒芜凄清的环境。
D . 两首诗的第三,四句都是自问自答,以描写开阔的景象作结,余韵悠长,符合钱钟书《谈中国诗》中所说的中国诗歌“富于暗示”的特点。
(2)试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两首诗中意境与情感的异同。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
12. (4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仿照下面划线句子,从你熟悉的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任选两人,续写两句话。
中国自古以来都不乏有脊梁的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是李白倔强清高的浪漫告白;“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柳宗元傲岸不屈的赤子衷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3分)(2018·东莞模拟)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家训,是中国历史上家长用于训诫、教育子弟后代的文字。
①________,从周文王的《诏太子发》算起,成文的家训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
②________,其中有家长治家处世的经验,其亲身经历的训,历代先贤大儒教导语录,名人模范事迹、美德懿行等。
此外,③________,“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总之,家训是我们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 (2017高三·吉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从今年4月开始至11月底,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国家网信办、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部门积极履职,相互密切配合,共清理处置淫秽色情等网络有害信息327万余条,查处、关闭违法违规网站2500余家。
请对国家多部门联合整治网络的行为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1、
2-1、
3-1、
4-1、
5-1、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8-1、
8-2、
8-3、
9-1、
9-2、
四、默写 (共1题;共6分)
10-1、
五、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11-1、
11-2、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7分)
12-1、
13-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