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竹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夹竹桃资料
教材说明
〔解题〕
《夹竹桃》是季羡林写的一篇被人誉为“具有史诗性质”的散文,本篇为节选。在这篇散文中,季先生在争奇斗艳的万花丛中,选择了既非名贵、又不娇艳的夹竹桃作为吟咏对象,按总—分—总的顺序,形象细致地描述了夹竹桃常开不败的特点和它特有的欣赏价值,以清新淡雅、朴实自然的风格将人带入美的境界。通过对夹竹桃的描写,表达了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的品格的赞美,也寄寓了作者的趣味和追求。
〔结构分析〕
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夹竹桃是“我”最喜爱的花。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夹竹桃之美和它的充满韧性的品质。
第一层(第2自然段),写“我”的故乡家家都有夹竹桃。
第二层(第3自然段),写“我”家一红一白两盆夹竹桃相映成趣。
第三层(第4~5自然段),写夹竹桃从春天到秋天都默默无闻。
第四层(第6自然段),写月光下的夹竹桃别有韵味。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写“我”喜爱夹竹桃的原因。
〔语意理解〕
“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它却是我最
喜爱的花。”
作者运用转折复句,直接点题,点出夹竹桃在人们心中的普通与不起眼,写出了作者个人对夹竹桃的喜爱,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下文对夹竹桃品性的叙写。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作者开篇以促膝谈心般自然的语言,向读者讲述着故乡的夹竹桃。这种寻常百姓人家都有的夹竹桃在作者笔下是那么不寻常,它有着“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且放散着扑鼻的幽香,“我”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在这样的描写中流淌于笔端。“影壁墙”,大门内或屏门内做屏蔽的墙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动,上面像屋脊。“宾至如归”,客人到了这里就像回到自己的家一样。
“我们家的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红色的,一盆白色的。……我觉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前两句像是与朋友讲述自己的记忆,更像是和邻人饭后闲谈。于淳朴之中展开了对夹竹桃的种种记忆和想象。后三句描写夹竹桃的花色,重点写夹竹桃给童年的作者留下的奇妙有趣的印象。“融洽”,彼此感情好,没有抵触。“宛如”,正像,好像。
“只有一墙之隔,转过影壁,就是院子。我们家里一向是喜欢花的,虽然没有什么非常名贵的花,但是常见的花却是应有尽有。……总之,一年四季,花开花落,没有间歇;情景很美,变化亦多。”
“应有尽有”,应该有的全都有了,表示一切齐备。“迎春”,落叶灌木,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或长椭圆形,花单生,黄色,早春开花,供观赏。“榆叶梅”,蔷薇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叶宽,椭圆形至倒卵形,先端有时呈浅三裂状,边缘有重锯齿,背面被短柔毛。春季开花,花单生,淡红色,萼筒呈钟形。核果近球形,红色,有毛。产于我国,栽培供观赏。“葳蕤”,形容枝叶繁茂。“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看不过来。“间歇”,动作、变化等每隔一定时间停止一会儿。“亦”,也。作者在这一段放下夹竹桃不写,反而极力铺陈院子中的四季群芳,写繁花争艳的热闹,是以此来反衬夹竹桃的静默和不事张扬。从“每年春天”到“菊花报告花事的结束”运用了多种方式表达开花的意思,可见作者语言功力之深。
“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
“嘟噜”,量词,用于连成一簇的东西,是口语词。这里写出夹竹桃连续不断开放的特点,运用口语,风趣多变,形象传神。
“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特别茂盛的时候,也看不出什么特别衰败的时候,无日不迎风弄姿。”
“和煦”,温暖。“弄姿”,摆弄风姿。这句写出夹竹桃不管外界条件的变化,始终如一,不动声色、默默无闻地开放。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无不奉陪。”
“奉陪”,敬词,陪伴。两个“从……一直到……”句式极凝练
地写出夹竹桃花期之长。
“这一点韧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来,不是形成一个强烈的对照吗?”
运用对比方法,通过与各种花的对照,表现出夹竹桃默默无闻,只管开放的韧性。
作者先是用较浓的笔墨描绘了桃花的俏丽、凤仙花的绚烂和菊花的雅致,它们有的在春天盛开,有的在夏天怒放,有的在秋天繁茂,或以色彩争春,或以芳香诱人,花开花落,给人们带来了快乐。然而,醉翁之意不在酒,作者在这里的敷彩设色全为对比衬托夹竹桃的品格气质。它不争春,不闹夏,不知秋,“在那里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平常而坚韧地生长着,一年三季常开不败。那些应时而开的花朵反而在它的韧性面前失去了光彩。借物咏怀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作品在这里通过对夹竹桃的描写,表达了对默默无闻、兢兢业业品格的赞美,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才有了下面人与花心灵的默契和感情交流。
“但是夹竹桃的妙处还不止于此。我特别喜欢月光下的夹竹桃。你站在它下面,花朵是一团模糊;但是香气却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地从花枝上袭下来。”
月光下,看不清花的样子,所以是“一团模糊”,但香气却很清晰,它“毫不含糊”地弥漫了整个空间。“浓烈”就已经表示出浓重强烈的意思,作者又用了它的重叠形式“浓浓烈烈”,极写夹竹桃的
香气之浓。“袭”,袭击,侵袭。这个字极其贴切地写出了夹竹桃浓烈的香气扑鼻而来,它根本不理会你接不接受它,因为它实在太浓了。
“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迷离”,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夹竹桃的影子各处不一样,各处模模糊糊,为引发人的幻想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这一段幻想出来的景象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本课没有选入的后文以长大成人后对夹竹桃的暂时疏远为转折,结尾用中缅友谊显时代之志。
〔写作特点〕
1.淳朴而不乏味,语言风趣多变,节奏感强。
2.用托物寄情的手法,寄寓自己的趣味与追求。
3.描写逼真,对比鲜明,意境优美。
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深入读文,懂得作者为什么喜爱夹竹桃,体会夹竹桃的妙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体会作者的描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