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藻一次生长曲线
云南省临沧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

云南省临沧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部编版基础掌握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仙人掌有刺尖的叶、肉质的茎、发达的根。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刺尖的叶有利于减少蒸腾作用B.肉质的茎富含较多水分C.发达的根有利于固着土壤D.仙人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是叶2.植树节是哪一天?A.3月22日B.3月2日C.3月12日D.3月8日3.世界最深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底部最不可能出现的生物是()A.冥河水母B.乌贼C.藻类D.大龙虾4.“牛喜欢吃三叶草;三叶草要靠土蜂传粉;田鼠吃土蜂的蜜和幼虫,捣毁土蜂的巢;猫捕食田鼠,因此养牛的农民爱养猫。
”这是达尔文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表示上述生物之间关系的图解中,正确的是()A.B.C.D.5.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如图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示中“大气”的成分是氧气B.图示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方向是动物到植物C.生理过程②③④均表示生物的呼吸作用D.过程②不仅为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还维持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6.济南市教育局调研本市学校“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测量法7.七中校园内郁郁葱葱的桂花树,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非生物部分B.分解者C.消费者D.生产者8.大雨过后,蚯蚓会从地下爬到地面,此现象中影响蚯蚓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B.空气C.阳光D.温度9.如图为一个池塘的生态系统,请分析后判断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此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水草,浮萍,水绵等植物B.维持此生态系统的存在,只有生产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是必需的成分C.该池塘生态系统中,鱼、虾的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归根到底来源于生产者D.如向池塘中投放一些大黑鱼(肉食性),则池塘中小鱼的数量将会减少10.下列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池塘中的荷花B.一条河里的所有鱼C.一片沙漠D.一块农田里的阳光、空气和水11.以下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应选()A.B.C.D.12.如图为贺州园博园全景图,可见图中有人工河、小树林、草地、城池等.另外,河中有鱼儿嬉戏,林中有鸟儿鸣唱…据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 )A.生物圈B.生态系统C.食物网D.食物链13.禾苗育青,麦浪滚滚;春水澄碧,游鱼嬉戏.大自然正是有许许多多生物的存在而变得生机盎然,下列选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钟乳石C.珊瑚礁D.酵母菌14.下列关于我县北河水域的描述中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北河水域中的水B.北河水域中的荷花C.北河水域中的全部鲤鱼D.北河水域15.晕倒羊是美洲的特有羊种,因患有先天性肌强直症,只要一受到惊吓就会四肢僵硬,腿软倒地。
温度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温度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马欠;邓春暖;郭锋锋【摘要】以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温度(10℃,14℃,18℃,22%,26℃),通过测量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吸光度值(0D680)、叶绿素荧光(Fv/ Fm),计算两种藻的比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最佳生长温度均为26℃,但小球藻在10℃和14℃时依然能够生长,铜绿微囊藻在温度为10℃和14℃时生长基本停滞甚至死亡,说明小球藻能够耐受低温,而铜绿微囊藻更喜高温.【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温度;小球藻;铜绿微囊藻;生长【作者】马欠;邓春暖;郭锋锋【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研究水体藻类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如何避免或减轻有害“水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度是决定微藻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影响微藻细胞生长、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组成和含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繁殖、种群演替的一种关键生态因素。
适宜的温度是快速水华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势种发生更替的重要环境因子。
研究温度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对湖泊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光照是藻类主要能量来源,合适的光照会对微藻的生长产生积极作用,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对微藻产生抑制作用。
陈宇炜等[1]提出气候变化(主要是光照、温度变化)等对藻类的组成和演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晁建颖等[2]认为温度是决定生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子,例如绿藻仅适宜在较低温度下增值,绿藻在较低温度时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蓝藻在较高温度时有竞争优势。
EPPLEY等[3-4]对多个藻种进行调查,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藻类增殖速率和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蓝藻门微囊藻属,是光合自养型生物,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且铜绿微囊藻生长周期短,不分层,易于培养,对外界敏感性强。
两步培养法提高蛋白核小球藻的油脂含量

可再生能源制备的原料可来源于陆生油料作 物 [ 1 ] 、酵母 、真菌 [ 2 ] 和藻类 [ 3 ] . 某些藻 ,如 : 小球藻 、 硅藻的油脂含量很高. 小球藻作为一类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可以在光自养和异养的培养条件下积累油 脂 ,能有效利用太阳能和有机能进行快速生长和积 累油脂. 培养基的初始碳氮比对小球藻生物合成油 脂有显著的影响. 陈峰等 [ 4 ]报道了 C /N 比对 Ch lo2 rella sorok in iana 中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通过 在培养基中添加葡萄糖作为碳源和大幅度降低氮源 甘氨 酸 用 量 的 方 式 异 养 化 培 养 Ch lorella protothe2 co ides, 可以使其藻油脂含量提高至自养培养条件下 的 314倍 [ 5 ]. Illman等 [ 6 ]研究发现 ,在低氮培养基中 培养的 Ch lorella em erson ii可以达到的最高热值为 29 kJ / g,但生物产率却只能达到 25 mg / (L ·d). 正 常生长条件下微藻的油脂含量为 5% ~35% [ 7 ] ,还 远远不能满足微藻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要求. 虽然 以前的一些研究都关注于一种说法 ,所谓的“油脂 诱导学说 ”,它是指在环境压力条件下 ,如氮缺失培 养下许多微藻所表现出的油脂积累的特性. 但是 ,氮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第 36卷
的蛋白核小球藻 C. py renoidosa 以兼养模式进行培 养. 采用 W atanabe培养基 [ 8 ]的基本成分 ,其营养成 分为 : KH2 PO4 1125 g /L , M gSO4 · 7H2 O 1125 g /L , FeSO4 ·7H2 O 20m g /L , A5 微量元素液 1m g /L. 在氮 源充足的培养条件下 ,依据实验设计往 W atanabe培 养基中加入适量浓度的葡萄糖和 KNO3. 在氮源缺 失培养条件下 , 依据实验设计只改变培养基中的 KNO3 含量. 在进行高压灭菌前 ,将 pH 值调到 610, 并在 120 ℃下灭菌 20m in. 在超净台上将种子液接种 于新鲜培养液中 ,于 ( 23 ±1 ) ℃、4 000 lx、150 r/m in 的条件下进行摇瓶培养.
小球藻的分离及生物量研究

·118 ·
衰亡期 。
图 1 不同培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图 2 小球藻的生长曲线 21212 培养基中 C、N 源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 :
采用生化手段优化小球藻培养的工艺条件 ,极大地提高 了小球藻的生物量 ,降低了下游工艺成本 ,为实现大规模生产 提供了有用的参考价值 。 1 材料与方法 111 材料 11111 基 础 培 养 基 ( g ·L - 1 ) : KNO3 11011 , Na H2 PO41H2O 0162 , Na2 HPO412 H2O 0109 , ED TA 01009 , MgSO417 H2O 01246 , CaCl212 H2O 01015 , FeSO417 H2O 01007 , ZnSO417 H2O 010003 , MnSO41H2O 010002 , ( N H4 ) 6MO7O24 14 H2O
作者简介 :朱碧银 ,女 (1986 - ) 。在读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 生物制药 ,联系电话 :0591222640512 。 3 :通讯作者 , E2mail :hongwr56 @tom1com 基金项目 :福州大学基金 (20062XQ219 826023)
0100002 ,CuSO415 H2O 01000003 ,p H = 611~612 。 11112 筛选培养基 (下文用 S 表示) :光照静置实验用基础培 养基 ,在筛选异养小球藻过程中加入 10g·L - 1 葡萄糖作为有 机 C源。
小球藻是一类普生性单细胞绿藻 ,属于绿藻门 ,绿藻纲 , 绿球藻目 ,卵囊藻科 ,小球藻属 。它营养丰富 、全面 、均衡且无 毒 ,生理功能多样而重要 ,作为优质食品和饲料等得到了广泛 应用 ,并且在医疗保健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日 本 ,小球藻已被用于临床作为辅助治疗药物〔1〕。此外 ,小球藻 作为能源开发使用更是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重视〔2〕。小 球藻培养成本低廉而价格可观 ,应用前景广阔 ,急需系统地 、 全面地研究小球藻的培养理论 ,提高其生物量 。
人教版教学课件4.2种群数量的变化必修

PART ONE
然界确有类似细菌在理想状态下种群 量增长的形式,如果以时间为横坐标, 群数量为纵坐标画出曲线来表示,曲 则大致呈“J”型。
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
实例一
1859年,一个英格兰的农民带着24只野兔, 登陆澳大利亚并定居下来,但谁也没想到, 一个世纪之后,这个澳洲“客人”的数量呈 指数增长,达到6亿只之巨。
理想条件下 的种群增长 模型
实例四
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
资源无限
种群增长的 J型曲线
指数生长
没有敌害
环境适宜
空间充裕
食物充足
AB
C
D
E
F
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
①产生条件:
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充裕,环境适宜, 没有敌害等;
②增长特点:
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 一年的λ倍.
③量的计算:t年后种群的数量为
资源有限条件下的 种群增长
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 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 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N≈K/2,此时种群增长速度最 快,可提供的资源数量也最多 , 而又不影响资源的再生。
为了保护鱼类资源不受 破坏,并能持续地获得 最大捕鱼量,应使被捕 鱼群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什么水平?为什么?
高斯(Gause,1934) 把5个大草履虫置于 0.5mL的培养液中, 每隔24小时统计一次 数据,经过反复实验, 结果如下:
大草履虫数量增长过程如何? 其种群达到基本稳定的数量值称为什么?
高斯对大草履虫种群研究的实验
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小球藻净化沼液的预处理方法

小球藻净化沼液的预处理方法孙中亮;冯雪珂;李丹;孙利芹;盛清凯;朱昌雄【摘要】沼液组分复杂,极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影响微藻对污染物的去除.研究采用添加次氯酸钠、氯化钠、氨水和高压蒸汽灭菌4种方法对沼液进行预处理,通过对比沼液中小球藻的生长状况和污染物的去除情况,同时通过PCR-DGGE技术监测培养液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考察了预处理方法对小球藻净化沼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次氯酸钠的处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且可以显著减少沼液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在使用60%的沼液作为培养基时,藻细胞密度可达4.78×107个/mL;培养7 d后,总氮去除率为76.9%,总磷去除率为46.6%,氨氮去除率为97.1%,COD去除率为72.8%,达到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The component of biogas slurry is usually complex,and it is easy to breed bacteria and other microorganisms which affect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pollutants in microalgae cultivation.In this study,different pretreatment methods were performed before mciroalgae cultivation in the swine biogas slurry,including autoclaving,addition of NaClO,NaCl or ammonia.The sterilizing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as well as their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rate of Chlorella vulgaris were thoroughly compared,and the PCR-DGGE was used to monitor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 changes during the different growth periods.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on of NaClO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amount and species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iogas slurry.In the microalgae cultivation with 60% volume ratio of biogas slurry,the algae density reached 4.78×107 cells/mL,and through 7 days cultivation,the removalefficiency of TN,TP,N-NH+4 and COD(chemical oxgged demand) reached 76.9%,46.6%,97.1% and 72.8%,respectively.Eventually,the water quality meets the discharge standard of water pollutants for livestock and poultry breeding after the purification by Chlorella vulgaris.【期刊名称】《生物学杂志》【年(卷),期】2017(034)003【总页数】6页(P99-104)【关键词】小球藻;沼液净化;灭菌方法;微生物群落【作者】孙中亮;冯雪珂;李丹;孙利芹;盛清凯;朱昌雄【作者单位】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 264005;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264005;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 264005;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烟台264005;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济南 250100;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北京 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21+7;X703近年来,集约化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产生的大量动物排泄物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的破坏,如滋生细菌病毒、产生恶臭、污染饮用水以及引起自然水体的富营养化等[1-2]。
药用植物浸提液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化感效应

药用植物浸提液抑制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的化感效应柴民伟;石福臣;马妍;马俊改【摘要】研究了11种药用植物浸提液对水华藻种蛋白核小球藻的影响,结果显示:黄连、重楼、贯众、防己4种药用植物的浸提液均有抑藻效应.当药用植物浸提液的相对浓度为1g/L处理时,其半抑制效应时间LT50的排序为:防己<重楼<黄连<贯众.进一步研究防己的相对浓度梯度抑藻效应,结果表明:在相对浓度为2g/L时,实验3d后的藻细胞几乎全部死亡;防己的抑藻效应受贮藏时间和贮藏温度的影响不显著.在所研究的药用植物中,防己的抑藻效果最好,在抑藻方面有较大应用前景,其它3种药用植物对轻度藻类爆发的控制也有潜在应用价值.【期刊名称】《生态学报》【年(卷),期】2010(030)018【总页数】7页(P4960-4966)【关键词】药用植物;蛋白核小球藻;化感作用【作者】柴民伟;石福臣;马妍;马俊改【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天津,300071【正文语种】中文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严重的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某些藻类异常增殖并形成水华。
水华的频繁出现,不仅影响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其藻毒素通过食物链还影响到人类的健康[1]。
世界每年因藻毒素而导致的人体中毒事件有近2000例之多[2]。
对湖泊富营养化水治理中最紧迫的任务之一就是对藻类的治理[3]。
植物化感作用是Rice E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的,他将化感物质定义为植物通过向环境释放化学物质而对另一种植物(包括微生物)所产生的有害或有益的作用[4]。
水生植物对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的发现,使化感作用开始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藻类控制领域[5]。
利用植物化感作用抑制藻类生长具有生态安全和快速高效的优点,对湖泊富营养化的生态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
新疆吐鲁番地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模拟卷

新疆吐鲁番地区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质量检测模拟卷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
下列各项中,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D.大树底下好乘凉2.下列哪种揭示生物共性的生命现象不同于其他三种()A.一粒油菜籽长成油菜植株B.蝌蚪长成青蛙C.蘑菇长大D.种瓜得瓜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生物可分为( )A.植物、动物、其他生物B.水生生物、陆生生物C.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D.可以食用的、不能食用的4.下列对生命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大山不断长高——生长现象B.锅炉燃烧煤,产生煤渣和二氧化碳——新陈代谢C.病毒自我复制后,数量增多——繁殖现象D.风吹风车,风车会转动——应激性5.2024年2月2日是第28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与人类福祉”。
广州海珠湿地公园是鸟类重要的栖息地之一。
请回答下列小题。
(1)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A.水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太阳能(2)下列关于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叙述,错误的是()A.属于珍贵的自然资源B.变为耕地能更好地服务人类C.具有蓄洪抗旱的作用D.有“地球之肾”的美誉6.有关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南橘北枳”体现生物影响环境B.“大树底下好乘凉”体现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蚯蚓能提高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D.“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影响环境7.“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的特征是()A.能呼吸C.需要营养8.开山公园物种丰富,李萌经常到开山公园游玩,观察到生物的一些生命现象,下列所述生命现象与生物基本特征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B.金鱼在水中自由的游来游去——生物都能运动C.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D.鼠妇受到触碰会缩成一团装死——生物具有应激性9.严冬时节青蛙要冬眠,影响青蛙该行为的环境因素是()A.阳光B.水分C.温度10.下列各项中,能反映生物间的捕食关系且食物链书写格式正确的是( )A.草→蝗虫→青蛙→蛇→鹰B.草←蝗虫←青蛙←蛇←鹰C.阳光→草→蝗虫→青蛙→蛇→鹰D.水←草←蝗虫←青蛙←蛇←鹰11.下列不属于生物现象的是( )A.雄鸡报晓B.青蛙冬眠C.云卷云舒D.猫捉老鼠12.某植物生活在干旱的荒漠,其地下的根系的状态如图所示,这反映出该植物与环境的关系是()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适应环境C.生物和环境互相影响D.环境适应生物13.下列各项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彩蝶双飞B.食物腐败C.雪花飞舞D.花开花谢14.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大麦、水稻、鹅属于农作物B.鸡、鸭、猪属于家禽C.西瓜、蚂蚁、睡莲属于陆生生物D.鲫鱼、虾属于水生生物15.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虫→鸟B.阳光→草→虫→鸟C.虫→草→鸟D.阳光→鸟→草→虫16.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B.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C.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D.五月不热,稻谷不结17.下列属于生物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人B.变形金刚C.溶洞中不断长高的石笋D.珊瑚虫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蝴蝶②珊瑚③蘑菇④智能机器人⑤卫星A.①②③B.①③C.②④D.④19.某科技兴趣小组想了解本校校园内鸟的种类和数量的情况,通常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分析法D.调查法20.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蘑菇、珊瑚B.细菌、石油C.珍珠、恐龙化石D.流感病毒、酵母菌21.位于长安区的樊川公园,潏河从中流过。
不同温度和pH对小球藻USTB_01生长和品质的效应

不同温度和pH 对小球藻USTB-01生长和品质的效应王子敬,景建克,许倩倩,杨 帅,闫 海(北京科技大学应用科学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3)摘要:采用50L 全自控发酵罐,在不同温度和pH 对小球藻UST B-01的异养生长和品质效应方面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24~28℃内,随温度的升高,小球藻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培养48h 最终生物量(OD 680nm )从4518提高到12214,但代表小球藻品质的蛋白含量却从1815%降低到1416%,叶绿素含量从25mg/g 降低到18mg/g 。
进一步研究表明,与pH 615和715相比,pH 710不仅能够支持小球藻的异养快速生长,而且可以获得较高的蛋白含量,但叶绿素含量却低于生长于pH 615的小球藻,尚未见有文献报道。
关键词:小球藻UST B-01;温度;pH ;生长;蛋白质;叶绿素中图分类号:Q914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3-4320(2009)S2-0210-04E ffects of di fferent temperature and pH on the grow th and quality ofChlorella USTB 201WANG Zi 2jing ,JING Jian 2ke ,XU Qian 2qian ,Y ANG Shuai ,Y AN Hai(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School of Applied Scienc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T 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E ffects of different tem perature and pH on the growth and quality of Chlorella UST B 201are investigated in a 50L fermentor.I t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tem perature from 24℃to 28℃,the growth of Chlorella UST B 201is prom oted and the biomass of microalgae (OD 680nm )is increased from 4518to 12214at 48h.H owever the protein and chlorophyll contents,which represent the quality of microalgae ,declines from 1815%to 1416%and from 25mg/g to 18mg/g ,respectively.Further studies indicate that ,com pared with those grown at pH 615and 715,both the growth and protein content of Chlorella UST B 201are much im proved at pH 710,however chlorophyll content in microalgal cells is lower than that at pH 615.K ey w ords :Chlorella UST B 201;tem perature ;pH ;growth ;protein ;chlorophyll 收稿日期:2009-08-24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2009D -5006);北京科技大学冶金工程研究院研究基金(2009-05)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王子敬(1985-),男,硕士生;闫海(1962-),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和微藻的研究工作,通讯联系人,haiyan @ 。
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及培养条件的优化武振晋;周广航;赵奎;王亚君;季春丽;薛金爱;李润植【摘要】[Objective]Erichsen Chlorella is a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biofuel production for its high lipid content and photosyntheticefficiency.However,contamination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s controlling are two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microalgal biomass and lipid accumulation,as well as the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Chlorella.[Method]In this study,5 antibiotics cefazolin andCephalosporins(Cefo),Ampicillin(Amp),Carbenicillin(Car),Neomycin sulfateon(Nw) and rifampicin and amphotericin (Rif) were tested as bacteriostat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and combinations,the effect of the antibiotics on the bacteria inhibition and microalgal growth were explored.In addition,the effects of inoculum,medium culture pH,cultivation temperature and salt concentration in culture medium on Chlorella growth were also studied.[Results]As a result,a sterile system for Chlorella cultiva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the cultivation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 then.[Conclusion]Resu lts show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30 mL· L-1 Rif and 100 mL·L-1 Cefo was effectively bacteriostatic in the cultivation system of Chlorella.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Chlorella growth were as follows:OD 0.2 for initial inoculum,p H range 8.5-9.5,cultivation temperature(25 ± 0.5) ℃ and salt density lower than 0.01 mol· L-1.%[目的]埃氏小球藻(Erichsen Chlorella)富含油脂、具有高效光合固碳能力,是生产生物柴油的优质藻种.杂菌污染和培养条件是制约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产量以及规模化培养生产的重要因素.为有效防除杂茵污染,优化埃氏小球藻培养条件,[方法]本试验选用5种普通抗生素即头孢霉素(Cefo)、氨苄霉素(Amp)、羧苄霉素(Car)、硫酸新霉素(Nw)和利福平霉素(Rif),检测其不同剂量和组合对埃氏小球藻除茵效果及生长的影响.分析初始接种量、藻液pH、培养温度和盐浓度等因子对埃氏小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综合评定各项指标,建立埃氏小球藻无菌培养体系和优化的培养条件.[结论]抗生素组合为Rif+Cefo(30 mL·L-1+ 100 mL·L-1);最适培养条件为:接种的初始OD值0.2,pH范围8.5~9.5,培养温度(25±0.5)℃,盐浓度<0.01 mol· L-1.【期刊名称】《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7)004【总页数】8页(P287-294)【关键词】埃氏小球藻;抗生素;无菌培养体系;培养条件优化【作者】武振晋;周广航;赵奎;王亚君;季春丽;薛金爱;李润植【作者单位】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山西农业大学分子农业与生物能源研究所,山西太谷0308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3-335小球藻是可以大规模养殖的为数不多的藻种之一,易于培养,生长繁殖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维生素、类胡萝卜素、DHA、EPA等营养物质[1]。
两种不同氮磷比下的藻类生长曲线

两种不同氮磷比下的藻类生长曲线张欢;刘德富;张佳磊;严广寒;叶海松【摘要】针对有关学者研究氮磷比对浮游藻类生长及群落结构的影响所得出的不同结论,选取有代表性的氮磷比,探究氮磷比对藻类生长曲线的影响,为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富营养化水体的水华控制提供依据.通过室内控制试验,设置两组氮磷比40:1和16:1,研究两种不同氮磷比下的藻类生长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当环境中的磷充足时,藻类生长的最佳条件氮磷比40:1要优于氮磷比16:1;氮磷比在40:1条件下,TP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5.6196X-1.201(R2=0.871,P<0.057);TN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173.87e-0.16x(R2=0.9154,P<0.05);TP与TN的关系曲线为:Y=15.18X+8.1567(R2=0.9297,P<0.05).氮磷比在16:1条件下,TP与Chla的关系曲线为:Y=-37.365X+31.501(R2=0.799,P<0.05).【期刊名称】《湖北工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7(032)004【总页数】5页(P75-79)【关键词】氮磷比;营养盐;浮游藻类;生长曲线【作者】张欢;刘德富;张佳磊;严广寒;叶海松【作者单位】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8;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 443002);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8;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8;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湖北宜昌443002);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52水华的爆发从本质上讲,就是随着营养盐(氮、磷、硅)质量浓度的增长,藻类快速生长增殖超过一定限值,在适宜的水文气象条件下,上浮聚集到水体表层为肉眼所见的现象[1]。
小球藻的异养生长及培养条件优化_张丽君

广西植物Gu ihaia 21(4):353-357 2001年11月 小球藻的异养生长及培养条件优化张丽君,杨汝德,肖 恒(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对小球藻异养培养中的碳源、氮源、微量元素—镁离子以及其他培养条件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测定了小球藻的生长曲线。
优化结果:C∶N为4∶1~5∶1,硫酸镁的量为1g L;培养条件为:pH6~7,接种量10%,温度30°C。
在此条件下,异养培养小球藻,其OD值可达18,蛋白质为30%,叶绿素含量为112%。
关键词:小球藻;异养培养;生物量中图分类号:Q9491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142(2001)0420353205ΞThe hetertroph ic culture of Ch lorella andopti m iza tion of growth cond itionZHAN G L i2jun,YAN G R u2de,X I AO H eng(T he F ood and B iotechnology Institu te of S ou th Ch ina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Guangzhou510640,China) Abstract:T he effect of carbon sources,nitrogen sources,m icroelem ent2M g2+and culture conditi on fo r het2 ero troph ic culture of Ch lorella w as researched.W e also get the grow th curve.T he results of op ti m izati on:C N is4∶1~5∶1,M gSO4is1g L;pH is6~7,inoculati on is10%,temperature is30°C.U nder th is con2diti on,the OD is18,p ro tein concentrati on is30%,ch lo rophyll concentrati on is112%.Key words:Ch lorella;hetero troph ic;bi om ass 小球藻为绿藻门小球藻属(Ch lorella)单细胞绿藻,生态分布广,易于培养,生长速度快,应用价值高。
小球藻不同生长时期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小球藻不同生长时期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陈炜;梁明明;白永安;李晓东;赵文【摘要】在25~28.5℃条件下,于室外土池中培养小球藻18 d ,分别采集不同生长时期(延缓期、指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的小球藻样本,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研究了土池小球藻在不同生长时期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规律。
试验结果表明,小球藻在指数生长期的粗脂肪含量(占鲜质量4.85%)明显高于其他生长期(占鲜质量1.44%~1.85%)。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二十碳五烯酸的最高值出现在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和延缓期次之,衰亡期最低。
指数生长期、稳定期、延缓期和衰亡期的含量分别为总脂肪酸的23.37%、17.92%、17.53%和12.47%;二十碳五烯酸含量分别为总脂肪酸的17.92%、12.98%、13.02%和8.62%。
因此,指数生长期末期或稳定期初期是室外土池培养小球藻的最佳收获期。
%Alga Chlorella pyrenoidesa was cultured in the outdoor ponds at 25~28.5 ℃ for 18 days .The microalga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growth phases (delayphase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stationary phase and decay phase)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growth phases on the total lipid content and the fatty acid composition of Chlorella pyrenoidesa were investigated .The fatty acids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by capillary gas-liquid chromatograph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ipid content in the alga (4 .85% of fresh weight) gathering from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from the other three growth phases (1.44% ~1.85% of fresh weight ) .Maximum percentages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 ) and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 were found in exponentialgrowth phase ,followed by on stationary phase and delay phase ,and the minimum on decay phase .The percentage of PUFA and EPA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stationary phase (17 .92% and 12 .98% ) , delay phase (17 .53% and 13 .02% ) ,and decay phase (12 .47% and 8 .62% ) relative to exponential phase (23 .37% and 17 .92% ) . Therefore ,late exponential growth phase or early stationary phase in the outdoor culture of Chlorella pyrenoidesa was the optimal harvesting phase .【期刊名称】《水产科学》【年(卷),期】2013(000)009【总页数】4页(P545-548)【关键词】小球藻;脂肪;脂肪酸;生长期【作者】陈炜;梁明明;白永安;李晓东;赵文【作者单位】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 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辽宁大连116023;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200;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辽宁盘锦,124200;大连海洋大学辽宁省水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16海洋微藻是鱼、虾、蟹、双壳类等养殖动物幼体重要的天然饵料,其营养价值主要与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有关。
pH对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生长竞争的影响

pH对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生长竞争的影响陈家长;王菁;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宋超【摘要】pH值是藻类生长环境的重要理化指标,它可以通过改变环境酸碱度和碳酸盐平衡系统及不同形态无机碳分配关系来影响藻类的生长。
为揭示水体中常见藻类的生长过程及其与pH的相互关系,设置了6.0,7.0,8.0和9.0等4个pH梯度,通过室内实验模拟水体条件,研究不同pH条件下主要水华藻类--鱼腥藻(Anabaena sp.strain PCC)和常见淡水藻类--普通小球藻(Chlorella vulga)的生长和种间竞争。
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单种培养还是在共同培养体系中,4个pH条件下两种藻类的最大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的最适pH均为9.0,其中单种培养时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的最大生物量分别为4473.5×104,689.6×104 cells·mL-1;共同培养时鱼腥藻和普通小球藻的最大生物量分别为2798.0×104,296.5×104 cells·mL-1。
竞争试验结果表明,pH对藻类种间竞争抑制参数能够产生显著影响,pH 7.0时普通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最大,为12.91;鱼腥藻对普通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则是pH 6.0时最大,为1.778。
在4个pH条件下普通小球藻对鱼腥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β)均大于鱼腥藻对普通小球藻的竞争抑制参数(α),与单种培养相比,鱼腥藻最大藻细胞数受到明显削弱,说明普通小球藻在竞争中占优势。
因此,在水产养殖过程控制和精准培水技术研究,以及控制养殖水体富营养化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养殖水体pH值以及普通小球藻的浓度来控制鱼腥藻的生长。
%Chlorella vulga is a common freshwater algae and Anabaenasp.strain PCC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blue-green algae in eutrophication lakes. The pH valueis an important physical and chemical indicator of algae growing environment. The growth of algae could be affected by pH value,carbonate balance system and Distribution of inorganic carbon. In order to know the growth of water bloom blue-green algae in eutrophication lake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gae growth and pH,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between Chlorella vulga and Anabaenasp.strain PCC at different pH value. The test set up 4 pH gradients at 6.0, 7.0, 8.0, 9.0.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lorella vulga and Anabaenasp.strain PCC grew best at pH 9.0 both in the uni-culture system and the co-culture system. The maximal biomass of Anabaenasp.strain PCC was 4 473.5×104 cells⋅mL-1 in uni-culture system and 2 798.0×104 cells⋅mL-1 in co-culture system. While the maximal biomass of Chlorella vulga was 689.6×104 cells⋅mL-1 and 296.5×104cells⋅mL-1 accrdingly. The inhibition parameter of interspecies competition could b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pH(P<0.05). The maximal inhibition parameter of Anabaenasp.strain PCC against Chlorella vulga was found at pH 6.0 and the number was 1.778. The maximal inhibition parameter of Chlorella vulga against Anabaenasp.strain PCC was found at pH 7.0 and the number was 12.91. The inhibition parameters of Chlorella vulga against Anabaenasp.strain PCC were larger than that of Anabaenasp.strain PCC against Chlorella vulga at each pH, which meant that the inhibition effects of Chlorella vulga on Anabaenasp.strain PCC were stronger than that of Anabaenasp.strain PCC on Chlorella vulga. In aquaculture, therefore, we can adjust the pH value of aquatic water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ordinary Chlorella vulga to control algae growth, both in aquacultureprocess control, accurate water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ocess control of aquaculture water eutrophication.【期刊名称】《生态环境学报》【年(卷),期】2014(000)002【总页数】6页(P289-294)【关键词】普通小球藻;鱼腥藻;pH;种间竞争【作者】陈家长;王菁;裘丽萍;孟顺龙;范立民;宋超【作者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81;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 南京农业大学渔业学院,江苏无锡 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内陆渔业生态环境与资源重点开放实验室,江苏无锡 214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145水体富营养化和有害藻类爆发性生长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后习题

2019年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 2.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课后习题一、单选题1.(2019·广东)造礁珊瑚虫体内的虫黄藻为其提供氧气和有机物,而造礁珊瑚虫为虫黄藻提供二氧化碳和氮磷等无机物。
虫黄藻与造礁珊瑚虫之间的关系是()A.共生B.竞争C.捕食D.寄生2.(2019·四川)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枳”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长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A.温度和水分B.光和温度C.水分和光D.土壤和温度3.(2019·巴中)种植水稻后要经常消除田间的杂草,这是因为水稻和杂草的关系是()A.捕食B.寄生C.合作D.竞争4.(2019·广安)在干旱的沙漠中,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茎长得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土壤含氧量C.水D.温度5.(2019·眉山)在同一块地里同时栽培韭菜,栽培在露天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绿色的;而栽培在遮光环境中,长出的叶片是黄色的。
该探究实验说明影响叶绿素形成的生态因素是()A.水分B.无机盐C.光照D.空气6.(2019·山东)猫和猫头鹰都能在夜间活动,它们特别大的眼睛使其获得最佳的夜间视力。
这说明()A.它们都喜欢在夜间捕食老鼠B.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眼的结构与环境相适应C.它们有较近的亲缘关系D.它们都在一条食物链上7.(2019·新疆)下列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的是()A.工蜂与蜂王B.水稻与稗草C.跳蚤与狗D.狐狸与野兔8.(2019·新疆)许多种鸟具有保护色,但也难免被嗅觉发达的兽类所捕食,对此最好的解释是()A.被捕食的鸟是警惕性不高的B.适应是相对的C.这些鸟不适应环境D.适应是绝对的9.(2019·潍坊)许多成语或谚语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谚语与非生物因素对应合理的是()10.(2019·江西)影响沙漠绿洲分布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A.阳光B.温度C.水D.空气11.(2019·福建)下列事例体现环境对生物影响的是()A.蚯蚓改良土壤B.干旱使农作物减产C.人类治理河流污染D.绿色植物维持碳-氧平衡12.在探究光对鼠妇分布影响的实验中,统计的数据应该是()A.实验装置中所有的鼠妇B.未遮光部分的鼠妇C.遮光部分的鼠妇D.对照组中的鼠妇13.在做“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时,用10只鼠妇做实验,并算出平均值的目的是()A.有利于观察B.容易确定变量C.使鼠妇能自由运动D.减少误差14.(2019·河北)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水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准备了10只鼠妇,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驯化过程对小球藻和螺旋藻生长及酚降解能力的影响_潘欣

收稿日期:2000O 01O 05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98KJ D180002)作者简介:潘欣,女,1974),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微生物学的学习与研究.驯化过程对小球藻和螺旋藻生长及酚降解能力的影响潘欣,李建宏,浩云涛(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210097)[摘要] 以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io dosa )和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 )为材料,经300mg/L 酚驯化4d,分别培养于不同酚浓度的培养基中,测定它们耐酚能力及酚降解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经过驯化的小球藻和螺旋藻降解酚的能力都有了提高.小球藻的酚最大致死浓度由500mg/L 上升到700mg/L,酚降解速度提高到驯化前的3.22倍;螺旋藻耐酚能力未见明显改变,最大酚致死浓度仍为500mg/L,但在400mg/L 接近致死酚浓度条件下,驯化过的藻体长势较未驯化的藻体要好,驯化后的螺旋藻酚降解速度提高到驯化前的1.24倍.[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极大螺旋藻;驯化;酚;生物降解[中图分类号]Q949.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16(2000)04-0105-03酚是环境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对于酚类化合物引起水污染的治理方法,一般可以分为化学试剂法和生物处理两大类.化学试剂处理方法存在一些缺陷,如成本高、操作繁复、净化不彻底等.另外,投加的化学试剂还可造成二次污染.因此,生产上常采用生物法处理含酚废水.藻类是一类光合自养生物,在氧化塘法及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有研究表明微藻可降解从单体到多聚体的酚类污染物[1,2].Klekner 也发现某些藻类对酚类有很强的降解能力[3].通过驯化作用可大大提高细菌等微生物对酚的降解能力,但对于驯化后微藻对环境中有毒有机物的耐受力及降解能力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文分别以绿藻中的蛋白核小球藻和蓝藻中的极大螺旋藻为材料,初步研究了驯化后的藻体对酚耐受力及降解能力的变化,旨在进一步探讨提高藻类在自然环境中和污水处理系统中对酚类有机物的降解能力的途径.1 材料及方法111 实验藻种及培养条件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 ),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 ).分别用250mL 三角瓶,由两支40W 日光灯提供光照,光暗比为12B 12.室温下培养.112 实验方法将藻体在含酚浓度为300mg/L 的培养基中驯化培养4d,收集藻体,将驯化和未驯化藻体分别培养于不同酚浓度的培养基中,测定其生长状况及酚降解能力的变化.113 测定方法藻的生长测定:以560nm 处光吸收值或663nm 处测得的叶绿素含量代表藻的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用丙酮抽提,于663nm 处测定光吸收值.以下式计算叶绿素的含量:)105)第23卷第4期2000年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J OURNAL OF NANJING NOR 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Vol.23No.42000C A (mg/L )=A 663#14.3酚浓度测定:4)氨基安替比林显色法[4].114 酚降解速度计算方法v =$W/(W A #d ),式中v 为酚降解速度,$W 表示酚含量的变化,W A 表示藻体中叶绿素含量,d 表示天数.2 结果及讨论211 驯化前后藻体生长状况变化未驯化的小球藻在酚浓度为400mg/L 时,能维持生长,浓度达到500mg/L 时藻体死亡;驯化后的小球藻在酚浓度达到600mg/L 时仍能维持生长,酚最大致死浓度由500mg/L 上升到700mg/L(图1、图2).经过驯化小球藻耐酚能力有显著提高.图1 未驯化小球藻生长曲线图2驯化小球藻生长曲线图3 不同酚浓度对螺旋藻生长的影响 未驯化和经过驯化的螺旋藻培养4d 后,在酚浓度为500mg/L 和600mg/L 时,藻液均呈黄褐色,藻体开始死亡.4d 后,驯化后的螺旋藻在酚浓度为400mg/L 时,叶绿素含量较未驯化的螺旋藻明显增多(图3),表明驯化后的螺旋藻在此浓度下,长势比未驯化的螺旋藻要好.表1 藻体酚降解速度比较藻种酚降解速度v *v 增长倍数未驯化小球藻 2.95)驯化小球藻9.49 3.22未驯化螺旋藻43.55)驯化螺旋藻54.14 1.24 *v =酚浓度/(叶绿素浓度#天数)212 驯化前后藻体降解苯酚能力的比较经过5d 的作用,驯化后的小球藻可将培养液中的酚完全降解,而未驯化的小球藻只降解了原酚浓度的50%(图4).驯化后小球藻降解酚的速度约为驯化前的3.22倍(表1).驯化后小球藻降解酚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经过4d 的作用,驯化后的螺旋藻将酚完全降解,而未驯化的螺旋藻将酚完全降解需5d(图5).驯化后螺旋藻降解酚的速度是驯化前的1.24倍(表1).由此可见驯化后的螺旋藻降解酚的能力也有所提高.)106)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3卷第4期(2000年)图4 小球藻驯化前后酚降解能力比较图5 螺旋藻驯化前后酚降解能力比较比较两种藻可知,不同的藻种对酚的耐受力不同,藻体对酚的耐受力与藻体降解酚的能力之间可能存在不同的机制.小球藻经过驯化,耐酚能力和降解酚的能力都有显著提高;而螺旋藻经过驯化后,尽管最大酚致死浓度并未增加,但藻体降解酚的能力却略有提高.螺旋藻酚降解能力的提高,使得藻体在酚浓度接近其致死量时,酚降解速度加快,藻体在不良环境中所处的时间缩短,因此驯化后的螺旋藻长势较未驯化的藻体好.通过对细菌的研究发现,细菌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是由于形成了诱导酶[5].藻类对酚的降解可能也是由于在酚的诱导下所形成的酶的作用,藻体驯化过程可能即是酶的诱导过程.因此经过驯化后藻体降解酚的能力有所提高.在生物膜法和氧化塘法处理污水的系统中,藻类起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驯化过程提高藻体降解酚的能力,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参考文献][1] K i rk T Semple,Ronald B Cain,Stefen Schmidt.Biodegradation of aromatic compounds by microalgae[J].FE MSMicroliol,Lett,1999,170(2):291)300.[2] 闫海,弓爱君,雷志芳.斜生栅藻降解苯酚动力学的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8,6(6):36)41.[3] Klekner V,Kosaric N.Degradation of Phenols by Algae[J].Environ Technol,1992,13:493)501.[4] 黄伟坤.食品检验与分析[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89.375)377.[5] 陈勇生,庄源益,戴树桂.氯代芳香化合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J].环境科学进展,1997,5(2):17)26.Effects of Phenol Acclimation on Growth and Phenol Biodegradationof Chlorella pyreniodosa and S pirulina maximaPAN Xin,LI Jian -hong,HAO Yun -tao(Colle ge of Life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210097,PR C)Abstract:Acclimating Chlore lla pyreniodosa and Spirulina ma x ima in 300mg/L phenol solution for 4days,then put them into culture medium con taining phenol and measure the effects of phenol acclimation on growth and phenol biodegradation.As far as Chlorella pyreniodosa ,the mortal concentration of phenol could be improved from 500mg/L to 700mg/L and the biodegradati on rate could be increased to 3.22times.As far as Spirulina maxima ,the mortal conentration of phenol 500mg/L was not changed obviously,but the growth of acclimated alga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not accli mated and the biodegradati on of phenol was as 1.24times as the control.Key words:Ch lorella pyrenoidosa;Spirulina ma xima ;phenol accli mation;biodegradation[责任编辑:丁蓉])107)潘欣,等:驯化过程对小球藻和螺旋藻生长及酚降解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