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初级内共生菌Buhcnera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蚜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蚜虫防治是农业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针对蚜虫的研究已取得了一些显著进展。

本文将介绍蚜虫防治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并探讨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前景。

一、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技术是利用天敌或寄生虫来控制蚜虫种群数量的方法。

目前,已经研究出许多有效的生物防治技术,包括引入外来天敌、利用天敌培育、分子标记与遗传工程相结合等。

1. 引入外来天敌通过引入自然环境中不存在的天敌物种来控制蚜虫的数量,是一种有效的生物防治措施。

例如,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外来寄生蜂,可以有效地控制蚜虫种群数量,而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较小。

这种方法成本低廉且环境友好,具有很大的潜力。

2. 利用天敌培育利用一些寄生虫或杀虫菌等天敌,通过人工培育和增殖,然后释放到田间地头,以控制蚜虫的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长期有效地控制蚜虫的种群数量,并且对环境污染较小,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农田。

3. 分子标记与遗传工程相结合利用分子标记和遗传工程技术,通过改变蚜虫的基因结构,提高其抵抗力或减少其数量,以达到防治蚜虫的目的。

这种方法在实验室条件下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在农田中的实际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二、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是利用农药来控制蚜虫的数量。

目前,已经研究出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可以在农业生产中使用。

1. 新型农药开发通过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引入,研发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新型农药,可以更好地控制蚜虫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新型农药可以针对蚜虫的特定生理机制进行干预,提高防治效果,并降低对其他非目标昆虫的影响。

2. 农药使用管理合理使用农药,并遵守使用规范,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使用前应进行充分的前期调查和评估,了解蚜虫种群数量和发生规律,选择合适的农药品种,并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剂量和施药时间。

三、综合防治技术为了更好地控制蚜虫的种群数量,许多研究人员正在开发综合防治技术,结合生物防治技术和化学防治技术的优势,通过多种手段共同作用来防治蚜虫。

蚜虫共生菌感染格局、动态及在宿主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蚜虫共生菌感染格局、动态及在宿主种群分化中的作用

蚜虫共生菌感染格局、动态及在宿主种群分化中的作用刘向东;张元臣【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41)2【摘要】蚜虫体内感染共生菌的现象较为普遍。

共生菌在蚜虫种群的存活、繁衍和应对外界压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蚜虫种群感染共生菌的种类和组成模式多样,这有利于蚜虫种群应对多变的环境。

共生菌生活于宿主昆虫体内。

宿主感染共生菌的种类和数量动态受宿主的遗传背景和生态适应力、外界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共生菌具有为宿主提供营养、消化植物组织和降解植物毒素等功能,从而影响宿主昆虫的寄主利用范围。

原生和次级共生菌可引起宿主蚜虫寄主范围的改变,赋予蚜虫利用新寄主的能力,从而促进种群的分化。

蚜虫体内通常有多种共生菌共存,共生菌种间关系会影响共生菌种群动态和生物功能的表现。

因此,在共生菌群落层次上探明蚜虫-共生菌-寄主植物三者间的关系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总页数】9页(P209-217)【关键词】共生菌;多样性;种群密度;环境压力;寄主利用;相互关系【作者】刘向东;张元臣【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8.1【相关文献】1.黄瓜花叶病介体蚜虫种群空间格局动态分析 [J], 李伟东;林孔勋;范怀忠2.内共生菌 Wolbachia 在不同种群灰飞虱中的感染及对宿主生殖的影响 [J], 谢霖;史燕洪;刘宝生;方继朝3.共生菌Cardinium在宿主体内的分布、检测及其生殖调控作用 [J], 任素丽;孙秀新;薛夏;任顺祥;邱宝利4.小麦和大豆蚜虫中内共生菌Wolbachia的感染检测和系统发育分析 [J], 李彤;武予清;肖金花;段云;蒋月丽;苗进;巩中军5.果蝇肠道共生菌对宿主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杜艳娇;田瑶;袁志霄;杨明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苗雪霞;丁德诚
【期刊名称】《生命科学》
【年(卷),期】2003(15)4
【摘要】蚜虫-巴克纳氏菌之间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另一方便不能生存。

研究表明,共生细菌能为寄主蚜虫提供必需氨基酸和维生素,并对寄主具有一些非营养功能,如促进蚜虫传播循环性病毒等。

寄主蚜虫则是为共生菌提供一个合适的生存场所,并对共生菌的生长和繁殖进行调控。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基因水平证明了蚜虫与共生菌的相互依赖性。

【总页数】6页(P242-247)
【关键词】蚜虫;巴克纳氏菌;共生;互利共生
【作者】苗雪霞;丁德诚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367.2;Q939.121
【相关文献】
1.一类云杉蚜虫与其天敌相互作用模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J], 武传花;李医民
2.蚜虫与病毒间相互作用及循回传毒 [J], 吴云峰;周广和
3.土壤生态系统中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J], 潘凤娟;韩晓增;邹文秀;
4.土壤生态系统中食细菌线虫与细菌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J], 潘凤娟;韩晓增;邹文秀
5.云杉蚜虫-天敌-杀虫剂相互作用控制模型的动态特性 [J], 李爱华;荆海英;付景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蚜虫是一种重要的害虫,不仅危害农业和林业作物,还能传播植物病毒。

蚜虫共生细菌是一类生活在蚜虫体内的微生物,与蚜虫之间具有共生关系,对蚜虫的生长发育、抗逆性和营养需要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蚜虫共生细菌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对于了解蚜虫生态、营养和健康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多重PCR技术是最常用的检测共生细菌的方法之一,它可以同时检测多个细菌种类,且灵敏度高、具有特异性和快速性。

本文通过建立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实现在一条PCR管内同时检测蚜虫常见共生细菌Endosymbiont、Rickettsia、Wolbachia和Hamiltonella等细菌种类。

下面将详细描述该检测体系的建立和优化过程。

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1、蚜虫样品:采集墨西哥豆蚜、菜青虫、黄粉虫等多种蚜虫样品。

2、参比细菌种:Endosymbiont、Rickettsia、Wolbachia、Hamiltonella四种常见蚜虫共生细菌参比菌株。

3、PCR试剂:Taq DNA Polymerase、PCR缓冲液、dNTPs(2.5 mM)、MgCl2(25 mM)、引物等。

4、PCR仪、凝胶电泳仪、紫外线透射器、负载式电泳系统等。

PCR体系优化:1、引物设计:选取以往研究中报道的共生细菌特异引物,分别针对Endosymbiont、Rickettsia、Wolbachia、Hamiltonella四个常见共生细菌设计引物,确保检测的特异性。

引物序列见表1。

2、优化反应机理:在反应体系中优化PCR反应机理,同时改变PCR反应条件,包括反应的温度、时间和一些必要的实验物质配比,如MgCl2和dNTP等。

3、验证反应产物:通过电泳的方法验证反应产物,确认PCR条件是否优化正确、PCR反应体系是否完整,并评估反应体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

结果与分析:针对Endosymbiont、Rickettsia、Wolbachia、Hamiltonella四种常见蚜虫共生细菌,本研究共设计了8对引物,其中每种细菌对应两对引物,分别扩增目标基因序列。

蚜虫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关系研究综述

蚜虫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关系研究综述

蚜虫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关系研究综述吴玉新;孔雪华;马祥梅;王天升;王志江【期刊名称】《山东林业科技》【年(卷),期】2012(042)006【摘要】蚜虫与Buchnera是一种典型的互利共生关系,两者在低级阶元水平上具有系统发育一致性,而在高级阶元水平上进化关系存在差异。

作者就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进化关系研究进行系统综述。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hid and Buchnera is a typical mutualism, available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parallel di- versifications of aphids and Buchnera occur at lower taxonomic level. However, such relationships may not exist at higher tax- onomic level. In this article we reviewed the advances in mutualisic and 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hids and Buch- nera.【总页数】2页(P117-118)【作者】吴玉新;孔雪华;马祥梅;王天升;王志江【作者单位】潍坊市林业局,山东潍坊261041;潍坊科技职业学院;潍坊市林业局,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林业局,山东潍坊261041;潍坊市林业局,山东潍坊261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63.3【相关文献】1.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 [J], 冯利;孙玉诚;戈峰;马骏2.齿龈内阿米巴的检出率及培养成活率与口腔共生菌的关系研究 [J], 刘光英;陈金富;温旺荣3.蚜虫体内共生菌Buchnera trpB基因片段序列的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J], 吴玉新;张春玲;洪晓月4.桃蚜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J], 吴玉新;张春玲;洪晓月5.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菌的相互关系 [J], 李献辉;李保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蚜虫共生细菌是一类与蚜虫密切共生的细菌,它们通过与蚜虫建立共生关系,在蚜虫
体内提供营养物质和其他生理功能,从而保障了两者的生存和繁殖。

为了研究蚜虫共生细
菌的多样性和分布情况,以及揭示其对蚜虫的功能影响,需要建立一种可靠的检测体系。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多重PCR技术的蚜虫共生细菌检测体系的建立方法。

收集不同种类和地理分布的蚜虫标本,通过浸泡法或直接提取法从蚜虫体内提取DNA。

提取的DNA经过纯化处理后,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目标共生细菌的16S rDNA基
因片段。

选择16S rD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的原因是,这一片段在不同种类的细菌中相对保守,且具有一定的多样性。

多重PCR是一种同时扩增多个目标序列的方法,可通过设计多对引物和优化反应条件
来实现。

在本实验中,根据已报道的蚜虫共生细菌16S rDNA基因片段序列,设计了多对引物。

这些引物通过比对已知数据库中的共生细菌序列,保证了扩增的特异性。

PCR反应体
系中包括模板DNA,引物,酶和核苷酸,通过调整反应条件,如温度和时间等,优化PCR
反应。

在优化的PCR反应条件下,用提取的蚜虫D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

扩增产
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可观察到不同大小的特异性条带。

对扩增的特异性条带进行测
序和比对,确认其与已知的蚜虫共生细菌序列相一致。

可利用该方法进行蚜虫个体内共生
细菌的定量分析,通过计算扩增产物的强度,估计共生细菌的相对丰度。

基于线粒体和初级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基于线粒体和初级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基于线粒体和初级共生菌基因序列的荻草谷网蚜6个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作者:孙靖轩李迁谭晓玲范佳张勇陈巨莲来源:《植物保护》2022年第06期关键词获草谷网蚜;种群遗传结构;线粒体基因;初级共生菌基因;遗传分化荻草谷网蚜Sitobion rnzscanthi(Takahashi)是我国一种严重为害小麦的害虫,在我国一直被广泛误用为麦长管蚜,1999年由我国知名蚜虫分类专家张广学主编的《西北农林蚜虫志》在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正式发表,对该蚜虫学名进行勘误校正。

麦长管蚜在我国境内仅存在于新疆伊犁等少数地区,其腹管长度和触角节次生感觉圈分布位置与荻草谷网蚜存在一定差异。

本课题组通过对基因组研究也验证了我国麦蚜优势种为荻草谷网蚜。

荻草谷网蚜原产于亚洲,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以及太平洋地区,每年暴发,对小麦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

目前,我国研究报道中,包括本文引用的参考文献中“麦长管蚜”即为“荻草谷网蚜”。

该蚜虫在南方和北方均具有一定迁飞性。

了解其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相关因素有助于推测其迁飞路径并为害虫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早期的迁飞研究以传统的越冬调查、灯光诱集、雷达监测等测报方法来预报虫情。

张向才等依据越冬调查的结果推测麦长管蚜在5月份可以随西南气流由豫西、晋南、关中、陇南、陇东和延安等北方冬麦区迁往银川、内蒙古、张家口、承德等春麦区。

国伟等推测荻草谷网蚜种群南北向的交流要强于东西向。

董庆周等认为宁夏银川存在外来蚜源远距离迁入的现象,且外来蚜源可以成为春季田间荻草谷网蚜种群的主体。

了解麦蚜虫源及迁飞路径是准确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治的基础。

然而,由于蚜虫个体小,缺少合适研究技术方法,因此荻草谷网蚜的迁飞路径及迁飞规律的研究一直进展缓慢。

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高速发展为蚜虫迁飞研究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研究蚜虫群体遗传变异的地理分布可以推断不同地區蚜虫的遗传多样性和可能的迁飞路线,为研究蚜虫的迁飞扩散等提供分子遗传学证据。

其中线粒体DNA以进化速率快,遗传多样性丰富等特点,在昆虫近缘种和地理种群进化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昆虫内共生菌研究进展

昆虫内共生菌研究进展

昆虫内共生菌研究进展作者:赵志宏,赵晨晨,梁林来源:《吉林农业》2018年第02期摘要:昆虫体内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昆虫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共生菌在宿主的营养获取、取食消化、免疫活动、逃避天敌、生长发育、繁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尤其是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本文从昆虫共生菌的种类、功能以及与宿主的互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描述。

关键词: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中图分类号: Q96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8.03.051昆虫是自然界中最大的生物类群,已经鉴定的种类超过100多万种,占地球上动物类群的75%以上。

它们之中除了少数有害种类以外,大部分种类都在为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做着重要的贡献。

在食用(饲用、食用、药用)、环境治理、工业资源、观赏、土壤改良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昆虫在实现以上功能时都有体内的微生物的参与。

昆虫体内含有各种共生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在一般存在于昆虫肠道中、特殊的器官中或者细胞内。

这些微生物几乎参与了宿主所有的生命活动,一旦昆虫体内感染共生菌,会产生新的生物学性状,这些新的性状在昆虫的适应、进化和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般来说,共生菌与昆虫生长发育繁殖息息相关,经过长时间的进化,与昆虫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关系。

共生菌可为宿主提供必要的营养,使其对环境耐受影响其交配、繁殖、代谢、免疫等功能,还可以介导解毒昆虫取食,增强宿主自身防御病原微生物、寄生物的能力,保护宿主逃避天敌,避免被寄生或捕食,甚至可以赋予宿主对杀虫剂产生抗性。

共生菌与宿主的互利共生为昆虫的生存带来便利,同时昆虫共生菌在开发害虫新型生物防治、废弃物生物降解和虫媒传染病的阻断控制手段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还可以利用昆虫与共生菌的关系来进行病虫害防控。

近年来,昆虫与共生菌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高通量测序工具和分析软件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共生菌功能被明确,这些都在为共生菌——宿主——植物的互作研究奠定基础。

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

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

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多样性和功能曾凌达;刘倩;黄晓磊【摘要】内共生菌与其寄主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生物学研究的热点.蚜虫类昆虫的内共生菌分为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和一些次级内共生菌.Buchnera与蚜虫寄主之间有密切的营养共生关系,对蚜虫寄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虽然次级内共生菌在蚜虫体内含量相对较少,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次级内共生菌无论对蚜虫寄主的生态行为(抵御寄生蜂、耐高温特性、体色形成等)还是物种形成和进化的影响都不容忽视.此外,次级内共生菌基因组序列的测定,也促进了功能基因学的发展.在系统梳理已发表文献的基础上,本文主要综述了蚜虫次级内共生菌的基本特征、多样性、及其对蚜虫寄主的生态影响,进而对未来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期刊名称】《武夷科学》【年(卷),期】2019(035)001【总页数】8页(P4-11)【关键词】内共生;蚜虫;初级共生菌;次级共生菌;生态功能【作者】曾凌达;刘倩;黄晓磊【作者单位】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闽台作物有害生物生态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36+7.2具有刺吸式口器的植食性昆虫通常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但由于植物韧皮部汁液富含糖分却缺乏必需氨基酸,因此植食性昆虫体内含有为其提供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的共生菌。

例如,蚜虫类昆虫本身不能合成多种必需氨基酸,如组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精氨酸等,因此它们体内存在一类专性胞内共生细菌,该菌是呈卵形或球形的革兰氏阴性菌,隶属于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布赫纳氏属(Buchnera)(Munson et al,1991),其能够为蚜虫寄主提供必需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对于蚜虫营养代谢和正常发育有重要贡献(Munson et al,1991;Douglas,1998;Sandström et al,1999;黄晓磊等,2011)。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蚜虫与其胞内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展望:
植食性昆虫的食性和营养,在昆虫与植物间的关系中处于最为重 要的低位,这些问题在理论上和应用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因研 究技术的提高,对有关问题的研究引广泛的兴趣,使得在近期内可能 有重要发展。对于植食性种类的食性问题的澄清,无疑对其他食性的 种类有关问题的解决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方面的成就有必定会大大 丰富昆虫学的内容。


参考文献:
冯利,孙玉诚,等.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6): 65~68. 苗雪霞,丁德诚.蚜虫与其胞内共生菌的相互作用[J].生命科 学,2003,15(4):243-247. 黄晓磊,刘琳,乔格侠.蚜虫与其初级内共生菌进化关系:假说及演化机理[J]. 昆虫学报. 2011, 54(5): 582-588. 王兴亚,李学军,张广学.谈蚜虫的行为[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5, 23(4). 薛宝燕, 程新胜, 陈树仁, 魏重生.昆虫共生菌研究进展[J].中国微生态学杂 志.2004,16(3):188-189. 胡祖庆,赵惠燕,胡想顺,等.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6):163~物的另一重要功能是相当于动物的“肾脏”,它 能将寄主废弃的氮进行脱毒和再循环。脱共生蚜虫谷氨酸水平的提高 反映了它能经谷氨酸合成酶将废弃的氨转变为谷氨酸。换句话说,谷 氨酸是氨的一种脱毒产物,是由于脱共生蚜虫中氨浓度大量增加引起 的。这一现象也表明,共生蚜虫中的细菌进行了废弃氨的循环,从而 使氨浓度下降。
蚜虫与其胞内 共生细菌的相互作用
专业:农药学 导师:胡兆农 姓名:何振宇

昆虫共生菌: 指存在于昆虫体内特定部位的微生物,它与宿主昆虫相互依赖、相 互影响、协同进化。宿主昆虫为共生菌提供稳定的小生境和营养成分, 共生菌则帮助宿主合成自身不能合成的必需的营养物质,降解宿主体 内的有毒物质,协助宿主消化特殊食物。 昆虫对食料植物的选择性: 狭义的食性: 为对植物的趋性以及到达植物上以后咬食和保持不断取食等一系列 反应中所表现的特点。 广义的食性: 在含义上等于昆虫依靠何种植物能建立种群的规律,其间除了包括 上述的一系列反应之外,还牵涉到昆虫对营养成分的消化利用和某些 有毒物质的适应和克服。这样便和昆虫代谢发生了联系(钦俊德,昆虫 学报,1962,11(2))。

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进展

描述 和 分 布 才 进 一 步 被 明 确 ( Griffiths & Beckꎬ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ꎬ 尤其是对昆虫共生菌
基因序列的扩增( PCR) ㊁克隆和测序等技术的发展 和应用ꎬ从分子水平上对蚜虫内共生菌种类的鉴定 和系统发育关系的分析成为可能ꎮ Unterman et al. (1989) 首次基于蚜虫的 16s rRNA 序列分析了美国 加利福尼亚地区蚜虫内共生菌的种类多样性及系 统发育关系ꎬ研究结果揭示了初生共生菌 Buchnera 量属于肠杆菌科的次生内共生菌( 后被命名为 Can ̄ aphidicola 属变形菌门 γ - 变形菌纲ꎬ 同时检测到少
共生菌对寄主的存活和生殖影响并不显著ꎬ 但其在 寄主对环境耐受力㊁ 天敌防御能力等方面作用明 显ꎮ 在众多共生菌 共生菌间的互作研究最为透彻ꎮ 本文收集并整理 寄主系统中ꎬ 蚜虫与其所带内
了蚜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相关文献ꎬ 着重对蚜虫次生 内共生菌的种类及传播规律㊁次生内共生菌对蚜虫 表型的影响㊁蚜虫次生内共生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 研究现状进行综述ꎬ以期为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 菌的研究提供参考ꎮ
张㊀ 焱1ꎬ2 ꎬ 张毅波2 ꎬ 张㊀ 婧1ꎬ2 ꎬ 郭建洋2 ꎬ 郭建英2 ꎬ 刘㊀ 怀1 ꎬ 万方浩2∗
摘要: 蚜虫作为典型的刺吸式昆虫ꎬ需要以取食植物韧皮部汁液来补充营养ꎬ 几乎所有蚜虫均带有一种能为其提供植物韧 皮部缺失营养物质的初生共生菌 Buchnera aphidicolaꎮ 此外ꎬ蚜虫还可携带一种或多种次生内共生菌ꎮ 在众多共生菌 寄 主系统中ꎬ蚜虫与其所带内共生菌间的互作研究最为透彻ꎮ 虽然次生内共生菌对寄主的存活和生殖影响并不显著ꎬ但其在 寄主对环境耐受力㊁天敌防御能力等方面作用明显ꎮ 本文在查阅大量蚜虫次生内共生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ꎬ着重对蚜虫次 生内共生菌的种类及传播规律㊁次生内共生菌对蚜虫表型的影响㊁ 蚜虫次生内共生菌基因组学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综 述ꎬ以求为刺吸式昆虫次生内共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ꎮ 关键词: 刺吸式昆虫ꎻ 蚜虫ꎻ 内共生菌ꎻ 水平传播

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 菌的相互关系

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 菌的相互关系

(:) +,,4 :@
属— — —布赫纳氏属 !"#$%&’(, 称为布赫纳氏菌, 以此纪念 !"#$ %#&’()* 对昆虫 ) 微生物共生现 象研究的贡献 。+,,, 年, -$./&%01" 获得了豌 豆蚜 +&,*-’./01’.( 10/#2 ( 2(’’.3) 体内布赫纳氏 [4] 菌的全基因序列 。 ! 共生菌种类及其分布
[L] [!]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 断发展和应用, 使得近十几年来关于蚜虫体内 共生 细 菌 的 研 究 有 了 很 大 进 展。 "$$" 年, E/,=1, 等根据这种内共生菌的 "QJ ?P48 基因 序列分析, 认为此细菌与大肠杆菌 8 S ,"#- 亲缘 关 系 相 近,将 其 分 类 地 位 定 为 朊 细 菌 门 (! , 肠 2?1><1@+;><?*+, -2?1><1@+;><?*+ ) !朊细菌组 杆菌科 T,><?1@+;><?*+;<+<, 并把它们归入一个新
(R) !##Q RL
昆虫知识
67*,<=< 0/GG<>*, 1F T,>1D1G13C
・ RRL ・
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 菌的相互关系 !
! 李献辉 李保平!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南京 !"##$%)
!"#$%&’#()"* &+)", &-.(/* &"/ #.$(% $"/)*0+1()#(’ !"#$%&’( &"/ )#.$% *$’)"/&%0 *0+1()"#* & ’( )*+,-./*, ’(

蚜虫及其共生菌与植物互作研究

蚜虫及其共生菌与植物互作研究

蚜虫及其共生菌与植物互作研究:从赤道热带到极地冷原蚜虫是一种重要的农林害虫,它会吸取植物的汁液,繁殖迅速,对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为了解决蚜虫带来的问题,科学家们研究了蚜虫及其共生菌与植物的互作关系,探究其生态、遗传、化学和分子机制。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防治蚜虫害,更为人类探索生命奥秘提供了珍贵的资源。

蚜虫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昆虫,生活在各种植物上,特别是豆科与葫芦科等草本植物上,可以对宿主植物造成直接和间接的危害。

蚜虫体内存在许多共生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布氏链霉菌(Buchnera aphidicola)和细菌共生(secondary symbionts),这些菌群同蚜虫共同构成了一个微生物共同体系(microbe community)。

布氏链霉菌是蚜虫体内最主要的共生菌之一,它对蚜虫的生长发育、生殖、营养和抗病能力均有重要的影响。

这种菌群与蚜虫之间形成了紧密的协同共生关系,布氏链霉菌提供蚜虫必需的氨基酸、核苷酸等营养物质,同时蚜虫为其提供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环境。

此外,许多研究表明,蚜虫内还存在着一些细菌共生,它们与主共生菌有着不同的互作关系,可以影响蚜虫的形态和生理特性。

这种复杂的现象一度被认为只存在于热带地区,但最近的研究表明,气候环境变化导致蚜虫和共生菌的种类、数量、组成等方面发生了明显变化。

植物是生存于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命形式,它们是土地的绿化器和稳定剂,为保持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支撑。

然而,许多植株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受到了蚜虫的危害,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

因此,研究蚜虫及其菌群与植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对于有效控制害虫危害、提高农业生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许多科学家对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得出了许多重要的结论。

例如,在植物防御机制方面,研究表明蚜虫的口器唾液能够激活植物内部的生物合成途径,从而增加某些防御物质如生物碱、黄酮等的含量。

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

蚜虫-内共生菌的互利共生研究综述
Ab t a t T e boo ia h rce it so p i S e d s mb o t n n e a t n t p d r e iwe . A d t e p tn i sr c : h ilgc c aa tr i a h d’ n o y in sa d i t rci l a h s wee rv e d l sc f o l i n h oe t l a v u s i ilg d e oo y w r s i u s d l a e n boo y a c lg e e a o d s se . n l c Ke r s: p i y wo d A hd;E d s mb o t ;Muu l m n o y in s ta s i
许多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 中与其体内的共生菌建 立了互利共生的关 系… , 蚜虫与其共生菌的关 系是最典
型 的例子 , 是研究 共 生关 系 的模 型 。几 乎 所有 蚜 虫 种 也
111 分布 ..
在所 有 的蚜 虫 中 ,uhe 均 存在 于 血腔 B cnr a
的含 菌 细胞 中 , 菌细胞 呈两 叶状结 构 , 结构 被称 为 含 这一
的 6 %被 共生 菌 占据 0 。 112 传递 途径 B cnr 过卵 巢 在蚜 虫 亲代 与后 .. uhe a通
类中都带有一种革 兰 氏阴性 的球形胞 内共 生菌 ( uh B c-
hr) e 。这种共 生 菌存 在 于 腹部 的含 菌 细胞 ( ye ct a m ct y s o e 或 bc r ct ) ati y s 的胞 质 中 , eo e 它们 占蚜 虫 内共 生 微 生 物 的 9% 以上 , 此被 称 为初 级 内共 生 菌 ( r a y bot O 因 p mr s i s i y m n 或 P— y bot f 。它们是专性垂直传播的 , s i s 2 m n )] 是蚜虫的 正 常生 长 和繁殖所 必 需 的 。

共生菌Hamiltonelladefensa研究进展

共生菌Hamiltonelladefensa研究进展

共生菌Hamiltonella defensa研究进展(文献综述)摘要:Hamiltonella defensa是半翅目昆虫体内存在的一种次生共生细菌,目前在以植物汁液为食的昆虫体内发现,包括蚜虫、木虱和粉虱。

这些昆虫都是农业上重要的有害生物,因而它们体内的共生菌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科学家对H. defensa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H. defensa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H. defensa;次生共生细菌;蚜虫;研究进展1 共生细菌的概况昆虫体内存在许多生物,这些生活在昆虫体内的生物包含很大的范围。

“生活在昆虫体内的生物”至少包括(1)昆虫的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著名的例子有白蚁和蟑螂肠道内的微生物;(2)内寄生物(endoparasitism),包括内寄生蜂、真菌和线虫;(3)胞外共生体(extracellular symbiosis),例如存于蚜虫血体腔和脂肪体的类酵母体;(4)胞内共生体(intracellular symbiosis),即内共生体。

昆虫内共生体是指那些生活在昆虫细胞内,与昆虫密切相关的生物。

内共生体在许多昆虫种类中都有发现,Douglas在1998年曾估计大约15%的昆虫种类含有内共生体(Douglas, 1998)。

目前发现的昆虫内共生体,绝大部分是细菌。

除此之外,内共生体还包括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类酵母体等,以上内共生体统称为共生细菌。

昆虫中的共生细菌根据其在寄主昆虫体内的分布和与寄主进化关系可以划分为两类:(1)原生共生细菌(primary symbiont),如蚜虫(aphids)体内的Buchnera,粉虱(whiteflies)体内的Portiera,木虱(psyllids)体内的Carsonella,粉蚧(mealybugs)体内的Tremblaya 等(Baumann, 2005)。

原生共生细菌分布于特化的寄主昆虫细胞-含菌细胞(bacteriocyte)内,与寄主协同进化,可以垂直卵传。

柏大蚜和松大蚜体内细菌的16S rRNA-RFLP分析

柏大蚜和松大蚜体内细菌的16S rRNA-RFLP分析

C o mp o s i t i o n o f t h e B a c t e r i a A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C i n a r a t u j a f i l i n a a n d C .p i n i t a b u l a e f o r mi s
( C o l l e g e o f Fo r e s t r y,No r t h we s t A&F Un i v e r s i t y,Y a n g l i n g,S h a a n x i 7 1 2 1 0s t r a c t : Th e b a c t e r i a l c o mmu n i t i e s wi t h i n b o d i e s o f Ci n a r a t u j a f i l i n a a n d C.pi n i t a b u l a e f o r mi s we r e a n —
西北林 学院学报 2 0 1 5 ,3 0 ( 6 ) :1 6 8 ~1 7 3
J o u r n a l o f No r t h we s t F o r e s t r y Un i v e r s i t y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0 0 1 — 7 4 6 1 . 2 0 1 5 . 0 6 . 3 1
t h e i r e n d o s y mb i o n t s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e e n C .t u j a f i l i n a a n d C .p i n i t a b u l a e f o r mi s wh i c h

共生菌Hamiltonelladefensa研究进展

共生菌Hamiltonelladefensa研究进展

共生菌Hamiltonella defensa研究进展(文献综述)摘要:Hamiltonella defensa是半翅目昆虫体内存在的一种次生共生细菌,目前在以植物汁液为食的昆虫体内发现,包括蚜虫、木虱和粉虱。

这些昆虫都是农业上重要的有害生物,因而它们体内的共生菌也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

近些年来,已有不少科学家对H. defensa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主要介绍H. defensa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关键字:H. defensa;次生共生细菌;蚜虫;研究进展1 共生细菌的概况昆虫体内存在许多生物,这些生活在昆虫体内的生物包含很大的范围。

“生活在昆虫体内的生物”至少包括(1)昆虫的肠道微生物(gut microbe),著名的例子有白蚁和蟑螂肠道内的微生物;(2)内寄生物(endoparasitism),包括内寄生蜂、真菌和线虫;(3)胞外共生体(extracellular symbiosis),例如存于蚜虫血体腔和脂肪体的类酵母体;(4)胞内共生体(intracellular symbiosis),即内共生体。

昆虫内共生体是指那些生活在昆虫细胞内,与昆虫密切相关的生物。

内共生体在许多昆虫种类中都有发现,Douglas在1998年曾估计大约15%的昆虫种类含有内共生体(Douglas, 1998)。

目前发现的昆虫内共生体,绝大部分是细菌。

除此之外,内共生体还包括衣原体、立克次氏体、真核生物类酵母体等,以上内共生体统称为共生细菌。

昆虫中的共生细菌根据其在寄主昆虫体内的分布和与寄主进化关系可以划分为两类:(1)原生共生细菌(primary symbiont),如蚜虫(aphids)体内的Buchnera,粉虱(whiteflies)体内的Portiera,木虱(psyllids)体内的Carsonella,粉蚧(mealybugs)体内的Tremblaya 等(Baumann, 2005)。

原生共生细菌分布于特化的寄主昆虫细胞-含菌细胞(bacteriocyte)内,与寄主协同进化,可以垂直卵传。

桃蚜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桃蚜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

桃蚜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之间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吴玉新;张春玲;洪晓月【期刊名称】《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年(卷),期】2008(31)1【摘要】为进一步明确桃蚜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之间系统进化关系,参照前人研究蚜虫系统进化所用的COⅠ/COⅡ、12S/16S rRNA、EF-1 alpha的3对引物,对桃蚜的COⅠ/COⅡ、12S/16S rRNA、EF-1 alpha基因进行了扩增,并构建了桃蚜COⅠ/COⅡ、12S/16S rRNA、EF-1 alph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树。

通过分析发现,桃蚜的COⅠ/COⅡ、12S/16SrRNA基因序列均与已知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Kurdj))的相应基因序列最近,而桃蚜与麦双尾蚜的EF-1 alpha基因序列则处于相邻的分支。

综合我们以前的研究分析桃蚜及其内共生菌Buchnera的系统进化关系,发现桃蚜与其内共生菌是协同进化的。

【总页数】6页(P51-56)【关键词】桃蚜;COⅠ/COⅡ基因;12S/16S;rRNA基因;EF-1;alpha基因;Buchnera;系统发育分析【作者】吴玉新;张春玲;洪晓月【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昆虫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6【相关文献】1.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J], 崔晓峰;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2.内共生菌Buchnera对桃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J], 严硕;张战泓;刘勇;史晓斌;张德咏3.蚜虫与其内共生菌Buchnera关系研究综述 [J], 吴玉新;孔雪华;马祥梅;王天升;王志江4.蚜虫体内共生菌Buchnera trpB基因片段序列的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 [J], 吴玉新;张春玲;洪晓月5.桃蚜体内与病毒结合的共生菌Buchnera groEL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J], 崔晓峰;吴云锋;林林;梁小波;张建新;周广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蚜虫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研究进展*刘琳1,2黄晓磊1乔格侠1**(1 中国科学院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2 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摘要动物和细菌的内共生关系一直是生物学关注的热点,相关研究不但对于了解动物宿主的生长、繁殖等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探讨生命起源和进化等生命现象。

蚜虫类昆虫体内存在一类专性的胞内共生菌Buchnera,它对于蚜虫营养代谢和正常发育至关重要,被称为蚜虫的初级内共生菌。

由于两者间具有专性共生关系,使其成为内共生关系研究的理想模型。

本文将从Buchnera的基本特征、Buchnera与蚜虫进化关系、Buchnera在共生关系中的作用及Buchnera基因组学等方面对Buchnera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关键词内共生,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蚜虫,基因组学Research trends on the primary endosymbiont of aphids, Buchnera aphidicola*LIU Lin 1, 2, HUANG Xiao-Lei1, QIAO Ge-Xia 1**(1 Key Laboratory of Zoological Systematics and Evolution, Institute of Zo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1 Beichen West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100101, P.R. China;2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o. 19, Y uquan Road,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100049, P.R.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QIAO Ge-Xia, email: qiaogx@)Abstract Endosymbiosis of animals with bacteria is always a hot topic in biology. Studies on endosymbiosis are important not only for understanding the growth and reproduction of animal hosts, but also for investigation of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life. Aphids harbour obligatory endosymbiotic bacteria, Buchnera aphidicola, which are nutritional and developmental indispensable to aphids. Due to their obligate endosymbiotic relationship,aphids-Buchnera is a good model for investigation many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issues in symbiosi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trends of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Buchnera,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aphids--------------------------------------------------------------*资助项目:本项目得到国家杰出青年基金(No. 31025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No. 31272348),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103022)和国家基金委动物学特殊学科点(No. J1210002)的资助。

** 通讯作者,E-mail: qiaogx@收稿日期:2013-and Buchnera, the roles of Buchnera in symbiotic association, as well as functional genomics of Buchnera. We then highlight some scientific questions worthy of concer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Endosymbiosis, Primary endosymbiont, Buchnera, Aphid, Genomics蚜虫类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包括蚜科Aphididae、球蚜科Adelgidae和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世界现已知4700余种(Remaudière and Remaudière, 1997; Favret, 2012),最早的蚜虫类祖先可以追溯到两亿三千万年前的中三叠纪(Hong et al., 2009)。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该类昆虫与其体内共生菌建立了互利共生的关系(Buchner, 1965)。

几乎所有蚜虫体内都存在一类专性共生的细菌Buchnera。

该菌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布赫纳氏属Buchnera,目前已知1种Buchnera aphidicola,并且只存在于蚜虫类腹部血腔的特化含菌胞(bacteriocyte)内(Unterman et al., 1989; Munson et al., 1991a)。

该菌能够提供宿主蚜虫所缺少的多种必需营养物质,对于维持蚜虫营养代谢和正常发育发挥重要作用(Buchner, 1965; Douglas and Prosser, 1992; Baumann et al., 1995; Nakabachi and Ishikawa, 1997)。

Buchnera在亲代和子代之间母系垂直传递,并且离开宿主蚜虫不能独立存活(Buchner, 1965; Braendle et al., 2003)。

由于Buchnera在蚜虫中存在的普遍性以及二者之间的特殊关系,因此被称为蚜虫的初级内共生菌。

内共生关系一直是生物学关注的热点,对于了解共生菌对宿主昆虫的生长、繁殖、营养代谢以及传播植物病虫害等方面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作为探讨生命起源、进化、细胞器形成等生命现象的重要研究模式。

蚜虫-Buchnera胞内专性共生的特性,使其成为研究内共生关系的理想模型。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有关蚜虫初级内共生菌的研究日趋深入,本文将从蚜虫初级内共生菌Buchnera的基本特征、Buchnera与蚜虫进化关系、Buchnera在共生关系中的作用及Buchnera基因组学等方面对Buchnera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热点进行展望。

1 Buchnera的基本特征1.1 Buchnera的形态结构及分布Buchnera细胞直径2-5μm,为球形或卵球形,细胞壁类似于革兰氏阴性细菌(Baumann et al., 1995)。

电镜下观察发现,Buchnera由三层膜包被,由里向外依次为:细胞膜、细胞壁、内含体(symbiosomes)(Griffith and Beck, 1974; Houk et al., 1977; Baumann et al., 1995)。

在蚜虫整个生命周期中,Buchnera仅存在于体内特定的细胞,即菌胞中(Griffiths and Beck, 1973)。

菌胞平均直径85μm,每个菌胞约含有23 500个细菌,占细胞质体积的60%(Baumann and Baumann, 1994)。

在胚胎和幼龄蚜虫体内,菌胞聚集在一起呈“V”形分布,位于肠道的侧面,组成含菌体(bacteriome)。

若蚜体内的含菌体由一层鞘细胞保护,待发育到成蚜卵巢管膨大时,保护层破裂,菌胞散布在蚜虫的腹腔中(Houk and Griffiths, 1980; Douglas, 1998)。

前人的研究表明,根瘤蚜科中明显缺少内共生菌;球蚜科中尚未发现Buchnera,但是存在β-变形菌纲(Vallotia属)和γ-变形菌纲(Profftia属,Gillettellia属,Ecksteinia属)的若干种共生菌,可能发挥了替代Buchnera及其他次级内共生菌的作用(Toenshoff et al., 2012)。

而在蚜科中,除了大蚜亚科Lachninae和瘿棉蚜亚科Pemphiginae的一些雄性蚜和不育雌性兵蚜中没有发现Buchnera,扁蚜亚科Hormaphidinae坚蚜族Cerataphidini中一些蚜虫由伴生的真菌代替了Buchnera以外,Buchnera广泛存在于各种类型蚜虫之中(Baumann et al,1995)。

1.2 起源和传递途径蚜虫和Buchnera间的内共生关系可能起源于一次单独的侵染事件,并至少形成于160-280 mya(million years ago)(Munson et al., 1991b; Moran et al., 1993)。

Buchnera通过母系垂直传播的方式,由亲代的卵巢传给正在发育的卵或者胚胎。

随着该菌在蚜虫细胞内定居,二者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Baumann et al., 1995)。

但关于内共生菌释放和胚胎感染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Hinde, 1971; Buchner, 1965)。

2 Buchnera与蚜虫进化关系的研究Buchnera与蚜虫进化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内共生关系研究的重点。

前人基于少数蚜虫类群,通过构建蚜虫-Buchnera的系统发育关系,提出蚜虫-Buchnera平行演化假说(parallelism hypothesis)(Munson et al., 1991b; Moran et al., 1993)。

然而随着研究实例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当时的研究存在不足,并且在高级阶元(科级或亚科级)和低级阶元(属级及以下)水平上两者间的关系模式可能存在一定差别。

近年来,对Buchnera-蚜虫进化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蚜虫低级阶元(属及以下)演化关系的探讨,研究对象仅局限于少数几个蚜虫类群。

Clark等(2000)选取了分布于北美和欧洲的指网管蚜属Uroleucon14个蚜虫物种,并分别基于蚜虫4个线粒体基因和1个核基因,内共生菌基因trpB(编码色氨酸合成酶β亚基)构建了蚜虫和相应的Buchnera系统发育树,经过拓扑结构比对和系统发育一致性检验,发现所得到的指网管蚜属系统树和Buchnera系统树严格对应,暗示两者具有平行分化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