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 菌的相互关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射方法将布赫纳氏菌细胞注入蚜虫血腔后, 布
["!] 赫纳氏菌会迅速消解 , 这说明蚜虫的抗菌能
力强, 还是布赫纳氏菌对体腔内酸碱度、 渗透压 等状况的忍受能力差, 还不清楚。另外, 崔晓峰 等人对桃蚜 *+,-% ")./$/’) ( ;13</,) 的研究表明, 布赫纳氏菌的 =,->? 蛋白可能参与了宿主蚜虫 传播 多 种 植 物 病 毒 病, 如马铃薯叶卷病毒
[< ; =]
体内布赫纳氏菌的全基因序列的分析表明, 布 赫纳氏菌侵染蚜虫体内其它细胞的能力很差,
[>@, >:] 而且 "朊细菌组类群侵染能力均很有限 。
但是关于胞质内布赫纳氏菌细胞规则分布的调 控机制还不甚清楚, 而且尚不知在每个菌胞内 部边缘和中央布赫纳氏菌的分布密度是否也存 在差异? !"! 次生内共生细菌 迄今为止, 仅对豌豆蚜体内次生共生细菌 的研究较为深入, 它们的形态不规则, 有杆状、 棒状、 环状或卷曲状, 大致分 * 类, 即 " 朊细菌 ( F G 975&) 、 ( F H 975& ) 、 组的 DE-DE!DEI( F I 975&) 、 ( F - 975&) , 以及 #朊细菌组的 DEG
[#, "(] 值及渗透压 。 0-1234. 研究发现, 采用微注
由于布赫纳氏菌只能通过 !"#"# 蚜虫的功能: 蚜虫的卵巢在寄主世代间垂直传递, 而在寄主
["#] 体外环境里不能长期生存 , 故可以把蚜虫 $
布赫纳氏菌共生体系看作一个封闭的系统。布 赫纳氏菌的氨基酸和泛酸—合成酶 % 生物合 [&] 成途径均与蚜虫的代谢密切相关 。此外, 共 生菌的生长繁殖也是靠宿主蚜虫来进行调控 的
[*]
分布有一层鞘细胞, 待蚜虫发育到成蚜卵巢管 膨大时, 菌胞分离散布于蚜虫的腹腔, 或分散或
[?, =] 。在菌胞内部, 每个布 @ ; < 个集聚在一起 赫纳氏菌细胞外都有一层共生膜与外面的细胞
质分隔开, 所以, 当每个布赫纳氏菌细胞分裂 后, 产生的子细胞就会分离而形成 + 个独立的 布赫纳氏菌细胞。虽然布赫纳氏菌在菌胞内可 以大量繁殖, 但仅局限于菌胞内, 这可能是由于 布赫纳氏菌没有足够的能力侵染其它细胞以及
(:) +,,4 :@
属— — —布赫纳氏属 !"#$%&’(, 称为布赫纳氏菌, 以此纪念 !"#$ %#&’()* 对昆虫 ) 微生物共生现 象研究的贡献 。+,,, 年, -$./&%01" 获得了豌 豆蚜 +&,*-’./01’.( 10/#2 ( 2(’’.3) 体内布赫纳氏 [4] 菌的全基因序列 。 ! 共生菌种类及其分布
[>>]
遍, 而且有别于布赫纳氏菌的种群动态等特征, 垂直传递可能不是次生内共生菌的主要传播方 式, 个体间的水平传递可能是其主要传播途径。 如蚜虫可能通过取食其它蚜虫分泌的含有次生 细菌的蜜露, 也可能通过寄生蜂在寄主蚜虫间
[><] 的寄生产卵等方式实现水平传播 。但有关

在胚胎和幼龄蚜虫体内的菌胞聚集在一起 呈 “C” 形分布, 位于肠道的侧面, 称这一结构为 含菌体 ( 1(9&’.06& 0’ 67#&906&) 。在含菌体周围
[*, =] 然后被胚胎的菌胞内吞 。故菌胞不仅存在
与布赫纳氏菌相比, 这些次生共生菌的营养需 求比较单一, 但是侵染能力比较强。蚜虫体内 布赫纳氏菌的密度约为 > ; @ J >,< 个 K6/, 次生 [>?] 共生菌的密度约比其小一个数量级 。 显微镜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均证明, 在 多种 蚜 虫 中 次 生 共 生 菌 以 垂 直 传 递 方 式 传
[*] 坏 。布赫纳氏菌通过卵巢在蚜虫亲代与后代 [>,]
生细菌被局限在菌胞周围的鞘细胞中, 或分散 或聚集于蚜虫血腔中, 另外在脂肪体细胞和缺
[>*] 失布 赫 纳 氏 菌 的 含 菌 细 胞 中 也 偶 有 发 现 。
间垂直传递, 孤雌胎生蚜虫胚胎发育进行到囊 胚期从原卵区挤出时, 共生菌从菌胞中放出, 与 卵巢的卵泡上皮细胞接触, 通过胚孔进入囊胚,
对蚜虫与其内共生细菌共生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布赫纳氏菌 61,7)$+( 普遍存在于蚜虫
体内特殊的菌胞中,与蚜虫形成专性共生关系, 为宿主蚜虫提供多种必需氨基酸和 0 族维生素。蚜虫 体内的菌胞数量是一个动态变量, 受蚜虫体内、 外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某些蚜虫体内菌胞中还发现有若 干种类次生共生细菌, 其功能尚不完全清楚, 可能与蚜虫的生态学特征有关。对蚜虫与其体内共生菌相 互关系的研究提出一些新的问题。 关键词 蚜虫,内共生细菌,布赫纳氏菌,互作关系
[L] [!]
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的不 断发展和应用, 使得近十几年来关于蚜虫体内 共生 细 菌 的 研 究 有 了 很 大 进 展。 "$$" 年, E/,=1, 等根据这种内共生菌的 "QJ ?P48 基因 序列分析, 认为此细菌与大肠杆菌 8 S ,"#- 亲缘 关 系 相 近,将 其 分 类 地 位 定 为 朊 细 菌 门 (! , 肠 2?1><1@+;><?*+, -2?1><1@+;><?*+ ) !朊细菌组 杆菌科 T,><?1@+;><?*+;<+<, 并把它们归入一个新
(() !))7 (6
昆虫知识
BCJD/./ I133/GJD -M >DG-N-3-2K
・ ((’ ・
这 ! 种传递方式发生的比率及其机制等问题有 待深入探究。 ! !"# 共生菌与蚜虫的共生关系 蚜虫与布赫纳氏菌的营养关系
作用很可能主要靠这层共生膜的运输和渗透功 能来调控的。但目前针对这一层共生膜的研究 还是空白。 !"$ 蚜虫与布赫纳氏菌的其它关系 布赫纳氏菌对宿主蚜虫还有一些非营养功 能, 如布赫纳氏菌受宿主蚜虫体液 9: 值和渗 透压的直接影响, 同时又能帮助宿主改变 9:
(批准号:L#LM#!LM)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G@BN ,5+/& <9/& ;, ! ! 通讯作者: 收稿日期: 修回日期: !##%-#$-#M, !##%-"#-!%, !##%-"!-#" 再修回
・ ::: ・
昆虫知识
L$.%&3& !"BB&9.% 0M N%9060B0/7
"O%# 年, ’<C9*3 首次报道蚜虫体内存在共 生细菌, 生活在蚜虫体腔内特殊的巨型细胞
["] 内 。P<=D1,9 也曾注意到蚜虫体腔内含有颗
菌胞 ( DC;<>1;C><= 或 @+;><?*1;C><=) , 菌胞内含有 大量的球状细菌, 还发现有一些种的蚜虫体内
[R] 除了含有球状细菌外, 还含有杆状细菌 。
[>* ; ><] 一种螺原体 ( 35.’05B(36() 。这些次生内共
。菌胞通常是巨
大的细胞, 如体重 : 6/ 的豌豆蚜成蚜含有大约 菌胞平均直径 ?* ! 每个菌胞约 >,, 个菌胞, 6, 含有 +@ *,, 个细菌, 占细胞质体积的 4,A 。 在蚜科孤雌生殖型豌豆蚜中, 除了在短期的卵 巢感染阶段外, 很少在菌胞外发现布赫纳氏菌, 少量逃入血腔的细菌会被吞噬细胞吞噬或破
[>+] 在菌胞外的存活率低所致 。通过对豌豆蚜
(即后来的 !"#$%&’ 将数量众多的球状细菌 布赫 纳 氏 菌) 定义为初生内共生菌 ( 5’.6(’7 , 而把其它杆状或棒状的细菌定 &%803761.0%93) [:] 义为附属共生菌 ( (##&330’7 &%803761.0%93) , 也 有 人 称 之 为 次 生 内 共 生 菌( 3&#0%8(’7 。 &%803761.0%93) 初生内共生菌 $ 布赫纳氏菌 布赫纳 氏 菌 为 球 形 或 卵 球 形, 直径 + ; * 细胞壁类似于革兰氏阴性细菌, 在蚜虫整 6, ! 个生命周期中, 布赫纳氏菌被局限于体内特定 !"# 的细胞 (特称为 “菌胞” ) 内
! ( !"##$%$ "& ’#()* ’+"*$,*-") , 0+1-2*,3! .()/-)% 0%+-,1#*1+(# 2)-3$+4-*5 , 4+,5*,3 !"##$%, 67*,+)
21*#%&’# 89:+,;<= *, *,><?+;>*1,= @<>A<<, +B7*9= +,9 >7<*? =CD@*1>*; @+;><?*+ +?< ?<:*<A<9& E1=> +B7*9= B1==<== @+;><?*+ 1F >7< 3<,/= 61,7)$+( *, <,91=CD@*1,>*; DC;<>1;C><= +,9 >7< +==1;*+>*1, *= 1@G*3+>< F1? @1>7 B+?>,<?=& 61,7)$+( B?1:*9<= <==<,>*+G +D*,1 +;*9= +,9 0-:*>+D*,<= >1 +B7*9=& H7< +@/,9+,;< 1F DC;<>1;C><= *= + :+?*+@G< 9<B<,9<,> /B1, <,91@*1>*; +,9 <I><?,+G <,:*?1,D<,>+G F+;>1?=& J1D< +B7*9= 7+:< =<;1,9+?C =CD@*1,>=, *& <& @+;><?*+ >7+> +?< D1?B71G13*;+GGC 9*=>*,;> F?1D 61,7)$+( *, DC;<>1;C><=& H7< F/,;>*1, 1F =<;1,9+?C =CD@*1,>= +?< ,1> F/GGC /,9<?=>119 @/> B?1@+@GC +==1;*+><9 A*>7 <;1G13*;+G B<?F1?D+,;<= 1F +B7*9=& J1D< K/<=>*1,= +?< ><,>+>*:<GC B1=<9 F1? F/>/?< ?<=<+?;7& 3$0 4)%/* 摘 要 +B7*9, <,91=CD@*1,>*; @+;><?*+, 61,7)$+( , *,><?+;>*1,=
(R) !##Q RL
昆虫知识
67*,<=< 0/GG<>*, 1F T,>1D1G13C
・ RRL ・
蚜虫与体内布赫纳氏菌及其次生共生 菌的相互关系 !
! 李献辉 李保平! (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南京 !"##$%)
!"#$%&’#()"* &+)", &-.(/* &"/ #.$(% $"/)*0+1()#(’ !"#$%&’( &"/ )#.$% *$’)"/&%0 *0+1()"#* & ’( )*+,-./*, ’(
粒状原生质细胞, 但当时错误地认为这些细胞 是附带的脂肪体, 故称之为 “假卵黄” , 将这些 “假卵黄” 集聚在一起形成的球状细胞称为 “卵 黄球” 。他们的发现为以后的研究奠定了重 要基础。"$"# 年 J/G; 首次对蚜虫体内这种颗 粒状原生质的 “假卵黄” 予以澄清, 即它们是寄 主细胞内、 被局限在特定细胞质内的细菌 。 随着显微镜技术的不断发展, 到 "$Q% 年, 除根瘤蚜科 0/;7,<? 在总结前人研究后发现, 27CGG1I<?*9+<、球 蚜 科 89<G3*9+< 和 扁 蚜 科 蚜 总 科 8B7*91*9<+ .1?D+B7*9*9+< 的 某 些 种 外, 的所有种类体内都含有巨大的含菌细胞, 简称
[>* ; ><] 播 。但考虑到次生内共生菌存在并不普
于血腔里, 还大量存在于体内的胚胎中wenku.baidu.com最近, 他 !’(&%8B& 等人初步揭示了菌胞的发育起源, 们利用基因标记物在胚胎内发现了在母体细菌 进入前特定的细胞群 (菌胞亚群) , 确证了人们 曾经基于形态观察得出的结论— — —位于胚胎后 端的细胞核构成未来的菌胞核; 而且在胚胎发 育中发现了另一菌胞亚群, 可能通过胚带迁移 到原生菌胞处吸收布赫纳氏菌
[ ] +?@A 等 !( 。 !"! 蚜虫与其次生内共生菌的关系

利用含同位素的营 !"#"$ 布赫纳氏菌的功能: 养液饲喂, 高温胁迫或抗生素等方法去除蚜虫 体内共生菌的大量研究均证明
[#, !) * !!]
, 布赫纳
氏菌的主要功能是为宿主蚜虫提供多种必需氨 基酸。 +,-../, 和 0-1234. 研究表明, 去除布赫纳 氏菌的豌豆蚜虫体内蛋白质含量约减少 !)5 , 非必需氨基酸 (自由氨基酸) 含量约增加 ()5 ; 去除布赫纳氏菌的黑豆蚜 !"#$% &’(’) 对色氨酸 但正常蚜虫对色氨酸的同 的同化率仅为 6&5 , 化率为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