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第二章-中古文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文学史——欧美文学:第二章中古文学

第二章中古文学

第一节概论

从公元476年奴隶制的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7世纪中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是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即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欧洲的中世纪分为三个时期:公元5世纪至11世纪是封建社会的初期;12世纪至15世纪是封建社会的中期,也是欧洲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15世纪至17世纪中期,既是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时期。文学发展有其独特规律和特点,它的分期不完全等同于历史分期。就文学史而言,欧洲中世纪文学(即中古文学)指的是欧洲封建社会初期和中期的文学,而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学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

一、欧洲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基督教在社会中的地位

西罗马帝国是在奴隶起义和外族入侵的情况下灭亡的。入侵的外族大多是来自北方的日耳曼人,他们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建起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氏族公社解体、土地集中和农民被奴化的过程中,逐步完成了由氏族社会直接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公元8世纪末、9世纪初,其中的法兰克王国在查理大帝的统治下,通过征战不断扩大疆域,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的封建帝国。法兰克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欧洲封建社会形成后,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与农奴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决定了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的基本特点。

了解欧洲封建社会时,要特别注意基督教会的作用。基督教会中的一支——天主教会在欧洲精神文化领域中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学术、文学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无不受到基督教的支配和影响。

基督教发源于希伯来民族的犹太教。希伯来人(即犹太人的祖先)是位于西亚地中海岸边的一个古老民族,历史上曾多次遭受异族的侵略。后来,希伯来人又沦为罗马帝国的奴隶,犹太教也传到了欧洲,并发展成为基督教。早期的基督教教义虽有让人们忍受现实之苦以期灵魂进入天堂之说,但突出宣传了无贫富贵贱之分、无政治压迫和奉行上帝博爱旨意的主张。这种思想在当时深得人心,拥有了大量信徒,直接威胁到了罗马帝国的统治。为此罗马统治者烧毁了基督教的圣地耶路撒冷,但犹太人和基督徒仍不断暴动。公元3世纪时,罗马统治者被迫妥协,承认基督教会为合法组织。后来,罗马统治者与教会上层人物将基督教教义中的现实性改为虚无的神秘性,使基督教完全成了统治人民的工具。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也分成了东方正教和西方天主教。西方的天主教与中世纪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日耳曼人摧毁罗马帝国之后,天主教会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重大作用。天主教会不仅是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也是拥有欧洲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土地的大封建主。罗马教皇不仅是天主教会的首领,还凌驾于世俗王权之上。这种政教合一的统治,在中古欧洲延续了好几个世纪。

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垄断了一切文化教育。教会实行愚民政策,不给广大人民受教育的机会。

教会把一切学术都纳入神学的范畴,视哲学为“神学的婢女”,视科学为“宗教的仆人”,凡是与神学相抵触的正确思想,都被视为异端,遭到残酷镇压。基督教会还敌视古代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销毁古代文物典籍,压制各民族传统的文化活动,尤其反对世俗的文学艺术,认为文艺是虚构的,是说谎,不是给人以真理,而是挑拨情欲,伤风败俗。欧洲教会史上曾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扫荡世俗艺术的运动。当然,教会也利用文艺来为宗教服务,如用音乐和诗歌赞颂上帝,用绘画、雕刻艺术再现圣经故事。教会对文化教育的垄断,严重阻碍了欧洲中世纪科学与文化艺术的发展。

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是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它认为人的物质追求和精神享乐都是一种罪过;人必须服从神的意志,放弃欲望,忍受现实的苦难,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人活在世上,只有通过斋戒、忏悔,才能在死后进入天堂。这种愚昧的扼杀人性的思想,统治了中世纪的意识形态,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基督教用来统治人民的思想武器是《圣经》。《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旧约全书》是希伯来民族文化遗产的总汇,内容包括古代民间流传的神话传说、书信和言行录。中世纪的天主教会对《圣经》进行随心所欲的解释,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使之成为封建阶级统治人民的工具。随着基督教的发展,《圣经》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对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和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二、文学发展概况

欧洲中古文学主要包括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和市民文学等。

(一)教会文学

教会文学是指被天主教会用来宣传教义、进行宗教统治的文学。教会文学的主要题材取自《圣经》,形式主要有圣经故事、圣徒传、祈祷文、赞美诗等。其主要内容是宣扬神的权威和禁欲主义、出世思想。教会文学借圣经故事宣传所谓“原罪”说:人类的祖先亚当违背上帝的禁令,偷吃了伊甸乐园的禁果,因而犯下了大罪,人类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赎免这“原始的罪恶”,终身受苦,禁止一切欲望,以求来世升入天堂。教会文学还宣扬所谓圣母的奇迹、上帝的全能,赞颂那些抛弃尘世而进行苦修的圣徒。教会把世俗生活和人的一切生理要求都说成是一种罪恶,要求人们把得救的希望寄托于上帝的恩赐和渺茫的来世。如《圣徒阿列克西斯行传》就高度赞美了一个把全身心献给了上帝的人。教会文学充满了虚伪和荒唐。不过,有一些出自下层僧侣之手的作品,在宣扬宗教思想的同时,对现实生活中的神职人员的腐化、贪婪、欺诈行为有所揭露。

教会文学有着巨大的影响,在整个欧洲的中世纪,一切文化艺术都被染上了宗教色彩,尤其是《圣经》,对欧洲文学的发展极为深远。

(二)英雄史诗

在欧洲中世纪,民间文学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民间文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雄史诗是中古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作品的内容和形成的时间上来看,欧洲中古英雄史诗可大致分为两部分:早期英雄史诗和中期英雄史诗。

1、早期英雄史诗

欧洲早期英雄史诗反映的是氏族社会末期部落英雄的光荣事迹,并带有神话色彩。这些作品是民族大迁移时代的产物。其中著名的史诗有冰岛的《佛尔松萨迦》、日耳曼人的《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芬兰的《卡勒瓦拉》、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贝奥武甫》等。这些作品具有人类早期的宗教思想,在流传中还被加进了许多基督教色彩。

《贝奥武甫》是这类史诗中出现较早、保留较完整的作品。它大约在公元7世纪末、8世纪初形成。在成书之前,史诗已在民间广为流传,8世纪初由基督徒用古英语写成文字。全诗3000余行,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了瑞典南部耶阿特族国王许耶拉克的侄子贝奥武甫听说丹麦王宫受到半人半兽的怪物格伦德尔的袭击后,率领14名武士渡海前往除妖。经过激烈而惊险的搏斗,贝奥武甫先后消灭了格伦德尔和他的母亲,为丹麦人民带来了安宁。第二部分则叙述了贝奥武甫当上了耶阿特族的国王以后的英雄业绩:为了除掉祸害人类的火,年老的贝奥武甫带领威耶拉夫等11名武士向火龙攻击,最后杀死了火龙,但自己也因伤势过重而死去。可以看出,史诗是氏族社会的产物,它歌颂了贝奥武甫勇敢保卫氏族集体的英雄主义精神。贝奥武甫勇敢、慷慨、仁爱,富有牺牲精神,是氏族社会末期人们心目中的理想的英雄。

2、中期英雄史诗

欧洲中期英雄史诗是封建社会繁荣时期的产物。这些史诗与早期的史诗不同,往往是以某一历史事件为基础,虽有传奇的色彩而不具备神话性。作品的主人公大都是具有民族意识、忠君爱国、英勇善战的理想英雄。这些史诗形成于高度封建化时期,基督教思想影响较深。最著名的英雄史诗有法国的《罗兰之歌》、西班牙的《熙德之歌》、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等。

《罗兰之歌》是这些史诗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它大约形成于11世纪末,全诗共4002行,取材于法兰克历史。史诗描写了主人公罗兰跟随查理大帝征战的故事。查理大帝经过七年苦战,已征服西班牙大部,只剩下萨拉戈萨国还没有称臣。萨拉戈萨国王见大势已去,被迫派遣使者求和。在谈判过程中,查理大帝的姐夫加奈隆为报复罗兰,竟然与敌人勾结。在查理大帝班师回国的途中,敌人集中兵力,袭击了罗兰率领的断后部队。激战中,罗兰英勇杀敌,终因众寡悬殊而全军覆灭,罗兰也壮烈牺牲。史诗以查理大帝闻讯后回师全歼敌人并处死叛徒加奈隆而结束。

《罗兰之歌》歌颂的是主人公罗兰的忠君爱国精神。封建社会,尤其是在民族斗争中,忠君与爱国是统一的。史诗里的查理大帝是国家统一与强盛的象征。在罗兰看来,为查理大帝而战,就是为法兰西而战,因而在征服西班牙的战斗中,他表现出了坚毅勇敢、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史诗的这种思想是符合当时人民要求建立统一强大的君主专制国家愿望的,所以罗兰这个形象也就被人们理想化,并按照基督教的观点,让他的灵魂由上帝天使接到天堂里去了。

除长篇史诗以外,中古时期欧洲许多国家的民间还流传着一种诗歌形式——谣曲。这些谣曲歌颂的大多不是封建骑士和君主,而是一些人民喜爱的反抗封建压迫的英雄形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俄罗斯的英雄歌谣和英国的《罗宾汉谣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