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滨州市2020年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峥嵘吝啬斟酌喜上眉稍

B . 迷惘诧异沉湎汗流夹背

C . 急燥寰宇阴霾出类拔萃

D . 戕害曙光饿殍真知灼见

2. (4分) (2017高三上·滕州月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齐白石授徒时有一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李苦禅谨记老师的这句话,因此他学的是老师独到的艺术匠心,而不是简单地描摩老师的艺术样式。在绘画(题材/体裁)上,齐白石一生“为万虫写照、百鸟传神”,“万虫”“百鸟”寄托了齐白石对自然生活的思念。而李苦禅则有意避开老师常画的风物,更强调对象的象征意义,(赋予/付与)对象某些人格内涵。如综合了鹰、鹫等多种猛禽特点的“雄鹰”形象,是阳刚的化身;风中伫立的劲竹,是刚正不阿的人格写照;①“雪侮霜欺芳益烈”的白梅,则表现了坚贞不屈的品格……②在艺术修养方面,齐白石是诗、书、画、印四全,自谓“印第一,诗第二,书第三,画第四”;李苦禅未着意印学,诗不及齐,书法过之,较之老师又增武术戏曲之功。李苦禅认为:“齐老师治印是以金石艺术融入大写意,我把这功夫尽用在读碑贴,欣赏铜器图文和砖石刻画的拓片上——③体会它的金石味道,融进自己的书画里,习得齐派治印的真精神。”

此外,李苦禅对《易经》很感兴趣,他在绘画中追求一种“禅境”,齐白石赞扬他“能将有法为无法”。齐白石爱画暮鸦归林,从鸟的朝飞暮还中(领悟/领略)人生的真谛。李苦禅每临自然生机景象,往往喃喃念叨陶渊明的诗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④

(1)

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划线词语的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授徒伫(chù)立

B . 描摩劲(jìng)竹

C . 念叨着(zhuó)意

D . 碑贴拓(tà)片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题材付与领悟

B . 体裁付与领略

C . 题材赋予领悟

D . 体裁赋予领略

(3)

文中画线处的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3. (2分) (2017高一上·葫芦岛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 . 在中国传统中,文史哲是不分家的。这倒不是说中国的文史哲没有分别,而是说它们都是相关联的,不能彼此绝缘的状态下孤立地追求。

B . 桃花是山东肥城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境内10万亩桃花林,每年春天烂漫的桃花漫山遍野,自然错落,隔而不断,被誉为“世外桃源,人间仙境”。

C . 家是温馨的港湾,楼道则是通向港湾的必经之路,这条路走得顺不顺畅,影响着居民居住的幸福感;楼道也是一面透视镜,反映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实效。

D . 在改善医疗服务过程中,我们强调要同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和分级诊疗,否则现在备受关注的大医院人满为患是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的。

二、语言表达 (共2题;共15分)

4. (5分)仿写下面的例句,从正反两方面各写一个蕴含“学会放弃”意思的句子,要求使用恰当的修辞方法。

(正面)悬崖上的青松懂得,只有放弃大地的平坦,才更能展示自己独特的生命风采。

(反面)池中的荷花不懂得在严寒来临之前放弃漂亮的衣裙,才使自己变得花残叶败,形容枯槁。

5. (10分)惠民中学准备在全校推广诗歌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请你以学生代表的身份,写一段鼓励学生阅读诗歌的开场白,在全校大会上发言。要求: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不少于60字)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

6. (5分) (2019高一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人说中国武侠小说的鼻祖,就是《史记》的“刺客列传”,而刺客的流行,与春秋战国时期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他们解决身份焦虑的方法之一,是当一名刺客。

《史记》中的五位刺客并不以刺杀谋生,而且明明知道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为什么还愿意做刺客?《史记》中对此的交代是,公子光“善客待之”。这种“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模式,成为后世刺客的行业标杆。春秋末期,“士”的阶层正在兴起,这个新兴阶层很独特,自我认同也很矛盾,“我到底出于社会阶层的哪一层?”“我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士很焦虑。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价值的路径。

在“刺客列传”中,司马迁浓墨重彩描写的是后面三位,春秋时期的豫让,战国时期的聂政、荆轲,他们都凭借刺杀而青史留名。

豫让为历史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的名言,他十分强调自己士的身份,非常希望通过士的职业来自我实现。雇主对士的认同,一方面是认同其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是认同其在社会中的身份价值。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重要到可以以死相报,这种报答显然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

魏国人聂政的表现就更加明显。聂政为什么要替一个陌生人报仇,连人家给的黄金都没收?能解释得通的原因只有一个,报答知遇之恩。聂政和豫让不同,他没有固定老板,而是一个游士。他在街头卖狗肉的时候,严忡子以礼相待,尽管在我们看来,这更像一场交易,我想你帮我做事所以才对你好。但聂政不这么想,他自觉地用知己来解释这个过程。对无根的游士来说,他需要从与自己交往的上层人士身上,寻找自己的身份定位。

就像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公子光对他说,你死了之后,你的家庭我来照顾,我给你母亲做儿子,等等。公子光的话很有水平,他等于在告诉专诸,你替我行刺,你就会成为和我同阶层的人,这让专诸一下子看到了人生的

意义。

荆轲作为刺客这一行的明星,雇主燕太子丹的地位很显赫,行刺对象更是无比尊贵的秦王,堪称那个时代最高层次的一次刺杀。和前面四位刺客不同的是,荆轲不只是为了实现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而到了一个更高的社会价值,毕竟,他是为了六国和苍生,一不小心就要改变历史走向的。

在刺杀前,樊於期和田光就主动献出了生命,为刺杀增加筹码,这让独来独往的刺客这次成了团体作战。再加上临行前,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一个完整的悲剧英雄形象就有了多感官的塑造。司马迁力图把荆轲的刺杀行为纳入到历史和美学的逻辑框架当中,从而使荆轲能超越作为职业的刺客群体,成为历史的英雄。

司马迁对刺客的描述充满了赞美,可以看出他对这一职业心向往之。或许他心里想过千百次刺杀汉武帝,但作为历史学家,他又担心极端行为和价值观会对社会带来冲击,所以,无论如何,荆轲可以被欣赏,但注定是悲剧。这些载入历史的刺客,慷慨当歌,已经一去不返。

(蒋肖斌《〈史记〉中的刺客:新兴士人阶层的身份焦虑》,有删减)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春秋战国时期刺客的流行,与士人阶层的兴起有关,当刺客是士人解决身份焦虑的一种方法。

B . 《史记》认为刺客明知刺杀后自己多半也活不了还愿意做刺客的理由是公子光能“善客待之”。

C . 新兴的“士”自我认同很矛盾,而刺杀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让士看到了实现身份认同和个人价值的路径。

D . 雇主的认同对士来说很重要,而士“以死相报”已经超越了职业行为,达到一种社会道义的层次。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本从始至终围绕《史记》“刺客列传”进行探讨论述,其中例举的刺客事例都属于“你对我好,我以死相报”的范畴。

B . 文章中列举专诸、豫让、聂政的例子是为了论证刺客欲以刺杀的极端方式实现身份认同,个人价值,甚至群体价值。

C . 文章从士人阶层的兴起,士人阶层自我认同的矛盾以及刺客用极端方式实现个人价值等不同角度展开论证,给人以层次丰富的印象。

D . 司马迁欣赏的荆轲在《史记》中注定被塑造成悲剧英雄形象,这体现了司马迁对刺客现象持辩证的态度。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